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四月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四月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10-04-08

四月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干旱专题报道:

1、中国商报:     西南大旱之窘 生态环境是否可以随意改变?

http://science.aweb.com.cn/2010/4/7/359201004071548760.html

2、齐鲁晚报:     舆论漩涡中的速生桉树 桉树是西南大旱的罪魁祸首吗?

http://news.yuanlin.com/detail/201048/59760.htm

 

绿家园爱琴海、尼罗河生态文化风情游连续报道:

3、爱琴海、尼罗河生态文化风情游之八――撒哈拉沙漠人家

 

环境资讯:

4、中国新闻社:    中国将在近500条城市街道限行 纪念世界卫生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316581.html

 

污染信息:

5、新京报:      沈阳郊区水库被严重污染 现绵延2公里死鱼带(图)

http://env.people.com.cn/GB/11316004.html

 

人与自然:

6、时代周报:     《海豚湾》 人类把海水杀成红色

http://www.time-weekly.com/show.php?contentid-6500.html

 

环保观点:

7、中国环境报:    王旭东:治理污染应让公众深度参与

http://news.qq.com/a/20100408/001045.htm

 

气候变化:

8、中国经济时报:   姜根迪如真相

http://www.cet.com.cn/20100408/i2.htm

 

深度报道:

9、中国经济时报: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应加强制度保障

http://finance.jrj.com.cn/2010/04/0807197256929.shtml

10、人民日报:     农村严重缺水 警示城市珍惜水:城市里的抗旱

http://env.people.com.cn/GB/11316405.html

11、人民日报:     垃圾处理,我们该向日本学什么?

http://env.people.com.cn/GB/11316507.html

 

环境时评:

12、搜狐绿色:     解旱灾的口渴更要治变暖的根本

http://green.sohu.com/20100407/n271357232.shtml

13、大河报:      环境公益诉讼急需“救济基金”

http://news.sina.com.cn/o/2010-04-08/070417339249s.shtml

14、深圳晚报:     西南大旱,你还在浪费水吗?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4/671270691767_1.shtml

15、新京报:      国企理应率先履行环保责任

http://news.qq.com/a/20100408/000899.htm

16、人民日报:     武卫政:低碳别搞花架子 勿贴低碳标签赚钱

http://env.people.com.cn/GB/11316617.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

 

 

 

1、西南大旱之窘 生态环境是否可以随意改变?

来源:中国商报2010年04月07日

http://science.aweb.com.cn/2010/4/7/359201004071548760.html

  对自然环境长期肆无忌惮的破坏以及出于经济目的任意改变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都对此次旱灾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比如砍伐原始森林、不分范围领域地种植橡胶和桉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水电站密集上马,也对流域生态造成重大改变。”

  而记者查阅,根据有关资料记载,云南橡胶林集中的西双版纳地区,上世纪80年代后,有雾日减少了30天,现在更减少了60天,说明当地湿润度下降,区域性气候出现变化。而现在,云南橡胶林面积达300万亩,桉树的规划面积更达到3000万亩,如此庞大的生态系统改造是不是造成大旱的一个诱因?

  “尽管没有详实的资料与数据证明这种林木的种植直接导致了西南旱区旱情加重,但可以确定的是,其无规划、不科学种植对地区生态平衡与良性发展有害无利。并且,在粮食产量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这种林木大面积占用粮田是不应该的。从长远治本来看,我们应该重新认识旱区生态链条的脆弱性,不能像目前这样盲目开发。”刘恒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

  除了速生丰产林的大面积种植被舆论所质疑,近年来西南地区水电站建设的密集上马也被认为是加重这次旱灾后果的重要“推手”之一。舆论普遍认为众多小水电的建设会对河流流域生态带来重大改变,其对水流的蓄积不仅会让下游河道干枯,也会使地下水位降低。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孔祥智认为,应该客观看待水电站的建设。一方面,发展水电是应该也是必要的,它为发展水利创造了条件,可以灌溉下游的土地。

  “另一方面,其发展要有一个度,建设过程中应该有科学规划、有步骤地进行,力争在发展经济与生态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平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2、舆论漩涡中的速生桉树 桉树是西南大旱的罪魁祸首吗?

来源: 齐鲁晚报  2010-4-8

http://news.yuanlin.com/detail/201048/59760.htm

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桉树,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入中国,它一年最快可以长高十米以上,是效率极高的木材来源。但关于桉树也有许多可怕的描述:霸王树,抽水机,抽肥机,“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

绿油油的桉树?在黄色的旱区很显眼

中国园林网4月8日消息: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桉树,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入中国,它一年最快可以长高十米以上,是效率极高的木材来源。但关于桉树也有许多可怕的描述:霸王树,抽水机,抽肥机,“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

西南大旱,有观点认为桉树是“罪魁祸首”。事实上,业界对于桉树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那么,桉树是否会致旱?桉树种植对当地生态到底有何影响?林场见闻>>

桉树下也长草

数据显示,2009年,桉树已遍布我国南方17个省份的600多个县,总种植面积近4000万亩。

2003年,云南省大规模引种桉树,当时规划的种植面积高达近3000万亩,但到2008年底,实际种植面积为200多万亩。

4月4日,记者从昆明乘车前往禄丰县碧城镇——桉树规模种植区探访。高速路两旁,不时闪过成片的桉树。树干又瘦又高,顶部稀疏的叶子随风摇摆。转入山区公路,桉树的分布更加密集。路边、山脚、半山腰、水库边,处处都能看到桉树。在碧城镇一些村庄里,更有不少村民就在自家的院子边上密密麻麻地栽上了桉树。碧城镇上村村委会副主任李德青介绍,仅在上村,桉树种植面积就有600亩。

 “桉树在村里大规模种植之后,耕地的水涵养是不是变差了呢?”对记者的问题,当了25年村干部的李德青表示,因为成片的桉树大多种在了山上,而耕地多在海拔相对较低、地势相对平缓的地方,两者相距较远,近些年来还没听村里有人议论桉树种植导致耕地变旱。

至于“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的说法,李德青连连摇手。他说,在山上桉树林下面依然长着很多野草。记者在一些桉树林场实地查看时,发现树下确实长着很多野草。

种植者说>>

不下雨不是桉树的事

 “桉树不仅木材可以卖,而且叶子能熬桉油。”李德青说,村民种植桉树,主要是看上了它较高的经济效益。“就说这叶子吧,每年到了7、8月份,就有外地老板带着炼桉油的设备来到村里,现场收购桉树叶子。鲜叶子3毛钱一斤。”

上一季农作物减产三分之二,下一季农作物即将面临绝收,正在承受百年一遇旱灾的碧城镇农民对此却并不关心。

 “网上的争论没仔细看,但我知道。”寸金有是闻名整个禄丰乃至楚雄州的桉树种植专业户,只有初中文化的他靠承包荒地种植桉树迅速致富,并带动周边农户走上了生态农业发展的小康路,曾获“楚雄州十大杰出青年”。目前,在碧城镇他拥有桉树林1080亩,带动全镇桉树种植面积约3万亩。

 “天不下雨肯定不是桉树的事,这纯属谣传。”寸金有认为,“要说桉树大面积种植影响了生态,那顶多是影响了地表水的涵养,肯定不会影响到大的气候环境。”

寸金有说,桉树的大面积成规模种植多在荒山。“荒山本来就长着一些杂草和灌木,现在只是改种了桉树而已。相比杂草和灌木,桉树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由于周边宣威、富源等煤矿主产区在地下采煤时需要大量撑木,具有此用途的桉树价格暴涨。

专家观点>>

桉树致旱缺乏依据

 “桉树吸水的确厉害。”昆明市水利局一位工作人员与记者谈起桉树时表示,“究竟能不能说是桉树的大规模种植导致了旱情,谁也没有证据。”

针对云南大面积种植橡胶林和桉树林是造成该省百年一遇大旱的直接诱因的质疑,云南省林业厅副厅长王德祥此前回应说,这种质疑明显有失偏颇。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段昌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一次的干旱,首先是地球整体环境造成的。至于桉树的影响,主要是它所在区域的地下部分。地下的土壤可能相对会比较干燥,而且它的持水、蓄水能力也比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加剧立地条件下的干旱。

中国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谢耀坚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说,西南地区是多种季风环流影响的过渡交叉地带,干湿季节分明。该地区的森林只是对气候变化起到一定的微调缓冲作用。桉树引发西南地区大旱的传言根本不能成立。记者手记>>桉树无罪

记者多日在旱区走访发现,耕地稀少、交通闭塞、观念滞后,在如此艰难的现实羁绊下,如果有一条既能发挥当地优势,又能迅速创造经济效益的路子,必然会得到当地人的响应和支持。

桉树的叶子能炼精油、树干可作木材亦可造纸。很快,扩大桉树的种植面积成为共识。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地方砍伐烧山,改种速生林成为常态。

单一树种的大规模种植,经济利益是明显的,生态遭破坏也是不可避免的。当特大旱灾降临,人们终于想起了被经济利益埋没的陈年旧账。

桉树是否致旱只是表象,或许,转变多年来对土地资源环境的掠夺式开发才是关键。

3、爱琴海、尼罗河生态文化风情游之八――撒哈拉沙漠人家

文图 汪永晨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几乎占满非洲北部全部。东西约长4,800公里,南北在1,300 ~1,900公里(800~1,200哩)之间,总面积约8,600,000平方公里。撒哈拉沙漠西濒大西洋,北临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东为红海,南为萨赫勒一个半沙漠乾草原的过渡区。

我想台湾作家三毛对我们中国人认识撒哈拉做出了重大贡献。她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曾影响了一代中国文学青年。

我们此行到埃及的第一天看到世界奇迹金字塔时就看到了撒哈拉沙漠。乘火车从开罗到阿斯旺一下火车,车在公路上行驶,又是在撒哈拉沙漠中穿行,去阿布辛贝那天,因为要有警车开道为了安全,我们早上3点钟就出发了,更是在车子的行驶中看到了撒哈拉沙漠的晨曦。

撒哈拉的早晨

撒哈拉天地一色

离开阿斯旺大坝到卢克索的路上,导游阿鹰请司机停下车,让我们每人用矿泉水瓶子装了一瓶撒哈拉沙漠的沙子,他告诉我们那里的沙子最细。

撒哈拉沙漠的颜色

车上拍到的一层一层的沙漠

细细的沙漠

而我们真正走进的撒哈拉大沙漠是在红海边。看到沙漠与大海同在时,先是在车上欣赏,当置身于沙与海同在那一刻,对大自然的赞叹真是不能不用上那两个字:折服。

沙漠与红海同在

黄色与蓝色的交融

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气候条件极其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长的地方之一。阿拉伯语撒哈拉意即“大荒漠”。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约北纬35°线),约北纬14°线(250毫米等雨量线)以北,西起大西洋海岸,东到红海之滨。横贯非洲大陆北部,东西长达5600公里,南北宽约1600公里,总面积约9,065,000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32%。可以将整个美国本土装进去,“撒哈拉”这个名称来源于阿拉伯语صحراء,是从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引入的,在其语言中就是“沙漠”的意思。这块沙漠大约形成于二百五十万年以前。

撒哈拉沙漠腹地

科学家认为撒哈拉沙漠形成原因有这一些:

(1)北非位于北回归线两侧,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且非洲大陆南窄北宽,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范围大,干热面积广。

(2)北非与亚洲大陆紧邻,东北信风从东部陆地吹来,不易形成降水,使北非更加干燥。

(3)北非海岸线平直,东侧有埃塞俄比亚高原,对湿润气流起阻挡作用,使广大内陆地区受不到海洋的影响。

(4)北非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经过,对西部沿海地区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使沙漠逼近西海岸。

(5)北非地形单一,地势平坦,起伏不大,气候单一,形成大面积的沙漠地区。

撒哈拉沙漠西从大西洋沿岸开始,北部以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为界,东部直抵红海,南部到达苏丹和尼日尔河河谷。撒哈拉沙漠分为几部分:西撒哈拉;中部高原山地(包括位于阿尔及利亚的阿哈加尔高原,位于尼日尔的艾尔高原和位于乍得的提贝斯提高原;东部是最为荒凉的区域,为特内雷沙漠和利比亚沙漠。撒哈拉沙漠的最高点为位于提贝斯提高原中的库西山,海拔为3415米。

撒哈拉沙漠将非洲大陆分割成两部分,北非和南部黑非洲,这两部分的气候和文化截然不同,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界是半干旱的热带稀树草原,阿拉伯语称为“萨赫勒”,再往南就是雨水充沛,植物繁茂的南部非洲,阿拉伯语称为“苏丹”,意思是黑非洲。

沙漠里的花园

沙漠里的井

沙漠里的人家

在我们人类看来,沙漠里的生命是顽强的。而对于我们来说,生活在沙漠里的人更是坚强的。当我们的车走在撒哈拉沙漠腹地中时,车窗外几处只剩下残垣断壁的房基是我们突然看到。根据我的经验,这附近会有水源,或曾经有水源,因为只要有水,就会有人住。

果然,我们的车没有再多开一会儿,今天要到的贝都因游牧部落就到了。他们就是撒哈拉大沙漠腹地的人家。虽然有我从百度百科辞海中抄录的撒哈拉沙漠中说这里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长的地方之一,但即使是这样的地方,也有水,有水就会有人。

我们在沙漠腹地拍到的沙漠也不是一马平川,一望无际,而是有山,也有石。

沙漠里的山

沙漠里的石

从网上我找到的撒哈拉沙漠的自然特征有这样一些:

(1)自然地理。撒哈拉沙漠主要的地形特色包括︰浅而季节性氾滥的盆地和大绿洲洼地,高地多石,山脉陡峭,以及遍布沙滩、沙丘和沙海。沙漠中最高点为3,415公尺的库西(Koussi)山顶,位于查德境内的提贝斯提山脉;最低点为海平面下133公尺,在埃及的盖塔拉洼地(Qattara Depression)。

撒哈拉沙漠中埃及的杰迪代附近的流沙

撒哈拉沙漠约在500万年之前就以气候型沙漠形式出现,即在上新世早期(530万~340万年前)。自从那时起,它就一直经历著干、湿情况的变动。

(2)水系。有几条河源自撒哈拉沙漠外,为沙漠内提供了地面水和地下水,并吸收其水系网放出来的水。尼罗河的主要支流在撒哈拉沙漠汇集,河流沿著沙漠东边缘向北流入地中海;有几条河流入撒哈拉沙漠南面的查德湖,还有相当数量的水继续流往东北方向重新灌满该地区的蓄水层;

沙漠里的河、花

撒哈拉沙漠的沙丘储有相当数量的雨水,沙漠中的各处陡崖有渗水和泉水出现。

(3)土壤。撒哈拉沙漠的土壤有机物含量低,且常常无生物活动,尽管在某些地区有固氮菌。洼地的土壤常含盐。沙漠边缘上的土壤则含有较集中的有机物质。

(4)气候。撒哈拉沙漠气候由信风带的南北转换所控制,常出现许多极端。它有世界上最高的蒸发率,并且有一连好几年没降雨的最大面积纪录。气温在海拔高的地方可达到霜冻和冰冻地步,而在海拔低处可有世界上最热的天气。

撒哈拉沙漠由两种气候情势所主宰︰北部是干旱副热带气候,南部是干旱热带气候。干旱副热带气候的特征是每年和每日的气温变化幅度大,冷至凉爽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至最高的降水量。年平均日气温的年幅度约20℃(68℉)。平均冬季气温为13℃(55℉)。

没有去撒哈拉沙漠之前,我们想象的撒哈拉沙漠就是一个字:热。其实我们错了,那么大的沙漠,其实是应该有“环球同此凉热来形容的。我们此行虽然没有感受到撒哈拉沙漠里的冷,却确实体会到了撒哈拉沙漠的丰富。

沙漠中的绿色

 (5)植物。撒哈拉沙漠植被整体来说是稀少的,高地、绿洲洼地和乾河床四周散布有成片的青草、灌木和树。在含盐洼地发现有盐土植物(耐盐植物)。在缺水的平原和撒哈拉沙漠的高原有某些耐热耐旱的青草、草本植物、小灌木和树。

撒哈拉沙漠高地残遗木本植物中重要的有油橄榄、柏和玛树。高地和沙漠的其他地方还发现的木本植物有金合欢属和蒿属(Artemisia)植物、埃及姜果棕、夹竹桃、海枣和百里香。

(6)动物。撒哈拉沙漠北部的残遗热带动物群有热带鮎和丽鱼类,均发现于阿尔及利亚的比斯克拉(Biskra)和撒哈拉沙漠中的孤立绿洲;眼镜蛇和小鳄鱼可能仍生存在遥远的提贝斯提山脉的河流盆地中。 

撒哈拉沙漠的哺乳动物种类有沙鼠、跳鼠、开普野兔和荒漠刺猬;柏柏里绵羊和镰刀形角大羚羊、多加斯羚羊、达马鹿和努比亚野驴;安努比斯狒狒、斑鬣狗、一般的胡狼和沙狐;利比亚白颈鼬和细长的獴。撒哈拉沙漠鸟类超过300种,包括不迁徙鸟和候鸟。沿海地带和内地水道吸引了许多种类的水禽和滨鸟。内地的鸟类有鸵鸟、各种攫禽、鹭鹰、珠鸡和努比亚鸨、沙漠雕鴞、仓鴞、沙云雀和灰岩燕以及棕色颈和扇尾的渡鸦。

撒哈拉沙漠的湖、池中有藻类、咸水虾和其他甲壳动物。生活在沙漠中的蜗牛是鸟类和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沙漠蜗牛通过夏眠之后存活下来,在由降雨唤醒它们之前它们会几年保持不活动。

石狒狒

沙漠之舟

虽然撒哈拉沙漠(不包括尼罗河谷)大如美国,但是它的居民估计只有250万,每平方公里还不到0.4人。偌大的面积空无一人,但是只要瘦瘠的植被能供养牲畜,或有可靠的水源,散落的人群便会在这世界上最艰困的环境中和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下生存下去。

岩画

依据撒哈拉沙漠里的岩画内容,撒哈拉的历史可划分为几个时期:

史前时期在始新世的前後。撒哈拉当时并未很乾燥,而是广阔的河流冲积平原。这阶段没有发现人类活动迹象,因此取名史前,并非当时有岩画图像。

水牛时期 约从3万5千年前至公元前8000年左右。它们约画于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8000年之间,使用目前已在当地绝迹的动物奶汁混合颜料画在岩石上。这些动物包括水牛、象、河马和犀牛。画中人物经常戴著圆型盔帽,使用棍棒、斧头、弓箭,并投掷棍棒击打猎物,但未见标枪。

黄牛时期约从公元前7500年至公元前4000年左右。当地居民开始从事游牧生活,放牧牛、羊。曾经发现陶器和新石器时代经过打磨加工的石斧、石磨和箭头,及一些打猎用的弓箭。放牧的动物是从亚洲引进。后期并发现一些能聚集较多人和牲畜的村落遗迹。

马时期约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700年左右。这时期有迹象已引进了马、骆驼和奶牛,并从事大规模农业。从腓尼基人学会使用和锻造铁器,可能在公元前1220年前后。腓尼基人其时在当地建立了横跨整个撒哈拉到埃及的大帝国联盟。

从公元前2500年开始,撒哈拉已经变成和目前状态一样的大沙漠,成为当时人类无法逾越的障碍,仅仅在绿洲有一些居民,商业往来很少能穿越沙漠。只有尼罗河谷是一个例外,由于有充分的水源,这里成为植物生长繁茂的区域,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但是尼罗河有几个无法通航的大瀑布,也为商业贸易造成很大的障碍。不过埃及还是能够通过这里将铁器技术,也许还有帝王的观念传播到南方的努比亚以及更靠南的地方。

撒哈拉沙漠历史上最大的变化来源于入侵的阿拉伯人带来的骆驼,它们使贸易往来可以穿越沙漠,北方地中海沿岸的酋长们将马匹和工艺品运到南方,南方的萨赫尔王国由于出口黄金和盐而变得富裕强大。沙漠中的绿洲成为商业中心,逐渐被北方的酋长们控制起来了。

从50万年前开始,就有人类在撒哈拉沙漠边缘生活。在上一个冰河时期,撒哈拉还不是一个沙漠,气候类似于现在的东非,在沙漠地带发现了大约有3万幅古代的岩画描绘的都是河流中的动物,如鳄鱼等。同时也发现过恐龙的化石。但现在的撒哈拉自从公元前3000年起,除了尼罗河谷和分散在沙漠中的绿洲附近,已经几乎没有大面积的植被存在了。

7~11世纪期间伊斯兰教扩张至北非激起了更多的柏柏尔人和极欲保持传统信仰的阿拉伯群体迁入撒哈拉沙漠。伊斯兰教最终透过贸易路线扩张,成为沙漠中主要的社会势力。

尽管有相当大的文化差异,人们还是倾向将撒哈拉沙漠的人归类为牧人、定居的农夫或专业人员(诸如铁匠、牧工和耕作者)。

沙漠里的海市蜃楼

眼前都是撒哈拉

3月14日下午,我们的车刚刚在红海边进入撒哈拉沙漠,导游阿鹰就叫停了车,让我们蹲在地上往远处看。那一片片像沙漠中的水面,被阿鹰称为海市蜃楼。这样的景致,在我们中国西部的戈壁中也是常常能见到的。

那天,我们一行人在沙海中,沙丘上又是跳,又是照和沙漠疯了好一会儿后,开始了我们这天最有意思的与生活在沙漠中的贝都因游牧民族老乡们打交道。

贝都因族的孩子

等着我们骑的骆驼

从两个女孩一见到我们的那份热情,到等着我们骑的骆驼和牵骆驼的人,我们感受到的除了他们也对我们的好奇以外,就是如今靠旅游为生的他们的“现代化”生活。

撒哈拉东部沙漠由起伏的沙土高原组成,高原从尼罗河流域起骤然高耸,并在尼罗河以东约80~137公里处并入红海丘陵。在东部沙漠和撒哈拉沙漠中散落生活着很多游牧民族,贝都因民族就是其中一支。

贝都因民族,是以氏族部落为基本单位在沙漠旷野过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贝都因”为阿拉伯语译音,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荒原上的游牧民”、“逐水草而居的人”。

贝都因人共约为1000万人,分布在西亚和北非。而目前在埃及的贝都因人大概有100万。

他们喜欢生活在沙漠、荒原、丘陵和农区边缘地带。牧养为生,不同地域的贝都因人饲养牲畜不同,分为骆驼游牧、山羊游牧、牛群游牧,而埃及的贝都因人以饲养骆驼为生。他们饲养的是单峰驼,看上去它比中亚及蒙古地区的双峰驼清瘦,但耐渴力很强,可四五天不喝水,而且奔跑起来更快,世界上的赛驼奔跑一般用的就是这种单峰驼。

家与生计

小小牵马人

这个小男孩是我骑的那头骆驼的小主人。为了让我们照像,他还被骆驼踢得摔倒在地上。当时我们都紧张极了。在这荒郊野岭里,要是摔坏了怎么办?那份自责就别提了。可是没想到这位贝都因的小男子汉,从地上一个滚地爬起来后,竟然为我们摆出了这样一个姿势。我想当时眼眶都湿了的不只有我一个。

像他这个年龄的我们城里人,如果被骆驼踢了一脚会怎么样呢?我们在沙漠里旅游就一定要骑骆驼吗?我们这个骑骆驼的项目,是为了他们的生活,还是为了我们自己经历?一时间这些问题一个一个地拷问着我们每一个人。

不知是不是只为我们摆出的姿势?

贝都因游牧民族,基本是以家族为单位居住在一起,一般一个居住区就二十几个人,都是直系血亲。他们也是表妹要嫁给表哥,都是在一个小部落里通婚。不过,这里没有因为近亲结婚而产生残疾之类。说明他们的DNA还是很优秀的。

在沙漠范围之内,去之前我听说那里的灌溉情况允许有限地种植海枣。但是我们在那里时,却尝到了贝都因妇女为我们表演烙白面饼。为什么说是表演,因为当我们出乎意外觉得那饼太好吃了,而且也不知是真觉得好吃,还是因为自己是置身于沙漠中对食物的感觉特别,加上情感因素及烙时的新奇,想再请阿鹰为我当翻译再和烙饼的妇女聊聊,阿鹰却告诉我,那位妇女已经走了。

在撒哈拉沙漠里烙饼

饼烙好了

我们期待的沙漠晚餐,除了这张烙饼以外,他们为我们抬来的这一桌饭,就都是和我们在埃及期间吃的一样了。有米饭,有西红柿也有水果。这恐怕也是旅游对这里的改变,或说是发展,或说是“幸福”生活。

为我们准备的晚餐

在撒哈拉大沙漠里晚餐

长久以来,撒哈拉沙漠犹如天险阻碍着旅行者的深入探险。时至今日,几条穿越大漠的路线相继开通,使冒险家们的梦想成真。沙漠中的旅行是对人的体力与智力的挑战,但却奇异而刺激:游走漫漫大漠,远离城市的喧嚣。是世界10大奇异之旅之一。

中国人首次参加穿越撒哈拉沙漠行动,是中英撒哈拉沙漠环境科学考察队于2001年10月14日从中国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出发,考察队中有一名中方成员,这是中国人首次参加穿越撒哈拉沙漠行动。

那次探险性的科学考察是为了纪念第一个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英国探险家汉斯•威斯切穿越该沙漠一百年,同时要唤起全球对世界珍稀动物野双峰驼的关注。

考察队由中方一人、英方两人及美国地理杂志社五人组成。成员包括英国野骆驼保护基金会创始人简•海尔博士,中国生态学会理事、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袁国映代表中方参加这次考察。我在新疆采访过袁国映。当时他还送给我一张他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见证一头小骆驼从出生到站起来的照片。

袁国映参加的考察队于2001年十月下旬从中非尼日利亚大西洋海滨向北穿越二千四百公里的撒哈拉沙漠,沿古驼道到北非利比亚的黎波里地中海边,全程三千公里。考察队还把撒哈拉沙漠与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了对比,研究两者的沙漠类型、特点、动植物种类及分布区别等。

沙漠中孩子们的告别方式

2010年3月14日太阳西斜时,我们恋恋不舍地和贝都因人说再见,这三个小男孩竟用这种方式和我们告别。

而沉浸在近距离与沙漠民族接触了一番的我们,坐在车上眼瞅着太阳把天都染红了,也竟然没有叫停车,还没有从刚刚的经历中回过味来。好在多年的野外生活,还是让我举起了照相机,隔着车窗拍下了这两张撒哈拉沙漠的夕阳。留下了遗憾,也留下了动态中的撒哈拉沙漠的天地一色。

车上拍的沙漠晚霞

天地一色

明天,我要乘船在红海中一游,据说戴上潜水镜,就能看到五颜六色的海底世界。

4、中国将在近500条城市街道限行 纪念世界卫生日

来源:中国新闻社2010年04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316581.html

  中新社北京4月7日电(记者 曾利明)国家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今天宣布:4月11日将在内地449个城市的493条街道实行机动车限行,提供给公众开展健康活动;这是全国30个省区的449个市、县及乡镇参与世卫组织的全球“千座城市、千人故事”健康活动的内容之一。

  今天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为“城市化与健康”,倡导关注城市化给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带来的影响,呼吁公众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黄洁夫在卫生部、全国爱卫办和北京市政府联合主办世界卫生日纪念活动启动仪式上称,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由1949年的7%提高到2008年的46%。城市化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和住房紧张等一系列环境健康问题,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他表示,中国政府积极响应世卫组织倡导,积极组织全国卫生城市(区)、卫生镇参与世界卫生日纪念活动,鼓励各城市开放其街道开展健康活动,动员加入活动的居民将超过2.68亿 。

  他透露,今后1年,卫生部、全国爱卫办将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组织的健康城市全球活动。

5、沈阳郊区水库被严重污染 现绵延2公里死鱼带(图)

来源:《新京报》2010年04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316004.html

当地一位农民在团结水库堤岸边打捞死鱼。

团结水库出水闸口旁涌出的泡沫和流出的死鱼(4月6日摄)。

  据新华社电 沈阳市郊区团结水库被严重污染,造成大批鱼类死亡。4月6日下午,密密麻麻的死鱼漂浮在水库南堤岸边,形成一条2公里长、近两米宽的“银带”,一阵风吹过,扑面而来腥臭味。

  水库堤岸边整理渔网的工作人员说,今年1月,水库当时还被冰层覆盖,从泄洪闸门流出的水就已是黑色,即使在寒冷的冬天里也能闻到臭味。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进入4月份后,冰层融化,整个水库的水全部变黑,臭味越来越大,鱼死得越来越多。这种现象此前从未出现过。

  该水库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目前归沈阳市辽中县水利局管理。水库主要承担为周边乡镇提供灌溉用水和防洪功能。水库现已被辽中县水利局承包给一家养殖珍珠蚌的企业,这家企业也因水质污染蒙受损失。

  辽中县环保局有关人士表示,该水库位于蒲河下游,蒲河流经沈阳多个城区,长期吸纳沿途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因此水库水质受影响,导致其只能作为灌溉用水,无法饮用。但今年水质污染严重程度罕见,目前原因不明。

  据了解,今年4月,沈阳市提出在3年内,投资30多亿元建设蒲河生态廊道。其中,团结水库区域被重新命名为“珍珠湖”。要借湖建城,在其东侧规划建设以国际会议、度假旅游、文化创意和滨水高尚生活为主的休闲型原生态城市。但是,被寄予厚望的团结水库变成了“臭水塘”。

  ■ 应对

  死鱼将做无害化处理

  昨日,辽宁省环保厅及沈阳市环保局人员再次到水库调查,采集水样。

水库管理处负责人郭战英介绍,目前闸门关闭,但仍通过溢洪口向外放水,流量维持在每秒2立方米左右。辽宁省环保厅要求辽中县环保局立即向当地报告,死鱼也是污染物,应立即查明死因,尽快对死鱼进行无害化处置。

6、《海豚湾》 人类把海水杀成红色

来源:时代周报 2010-04-08吴娟

http://www.time-weekly.com/show.php?contentid-6500.html

2003年11月3日海洋守护者协会公布的图片,日本太地町港,船只上满是被屠杀的海豚,周围的海水已经被染红。

一群细小的鱼儿正溯流而上,海水突然慢慢变红,变得更红什么也看不见了。那是几千只海豚的血,当它们被赶到浅湾里聚拢,浮船上的人手持鱼叉刺向它们,一下,再一下,再一下,像所有濒临死亡的鱼类,它们会奋力挣扎,被鱼叉刺中的滚圆身体扑腾上水面,溅起一团团红色水花,又像梭子旋转着沉入海里;尾巴剧烈长久地摆颤,搅动海面成为一处处喷泉;或者想挣脱死亡奋力一跃,撞上海边的岩石再滚回水中……

它们的悲鸣乱作一团,那不再是“海豚音”,那是另一种刺耳鸣叫,充满焦虑、恐惧、压力和痛苦。“现在鸣叫的海豚已经死了,而明天又有新的一批”。杀戮几乎每天都在上演,长达六个月。它们逃不脱那个海湾。当从迁徙之路被赶到这个死亡之湾时,周围布下的重重大网使它们只能面临杀戮。

一只只流血死去的海豚,用钩子钩起来,拖上船满载而归。月光重新照耀着红色幕布一样的大海。

导演面临三项指控

日本南部和歌山县沿岸小镇太地町,现在正因屠杀海豚 “传统”而声名远播。秘密保守三十多年后被一群热爱海豚的美国人拍摄成纪录片《海豚湾》,在2010年3月,这部纪录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

颁奖礼上,《海豚湾》主角奥巴瑞高举标志牌,请人们发送短信“海豚”,获得保护太地町海豚的信息。

他手上总戴着一个戒指,用古希腊金币铸造,上面印有一只海豚。这一次,他和该片导演路易·西霍尤斯的团队合作,打了一场漂亮的海豚保卫战。

路易曾为《国家地理》摄影30多年,这是第一次拍电影。尽管斯皮尔伯格曾告诫他,不要拍动物和船。但他和他的团队“十一罗汉”还是把该片拍得像美剧那么好看,刺激的故事引人入胜,传递出强烈的环境保护信息。

此片公映以来,在豆瓣有16618人参与评价,得到9.6分的高分,高于《阿凡达》0.5分。互联网络疯狂传播他的电影,路易并不介意所谓版权,“我们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告诉人们真相”。现在,路易的邮箱每天收到100封全球来信,人们询问海豚的情况,表示以后会改变饮食习惯,不再吃大型鱼类,开始关注全球环境。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尽可能详尽地回答所有问题,并补充影片背后的故事。他对记者说:“我会根据从电影院走出来后被改变的人数,评判这部电影成功与否。”

在荣誉之外,他也接到了日本极端民族主义者给他打来的死亡恐吓电话。他知道如果再去日本,也许就不能返回美国。他将面临三项指控:非法侵入私人领地、商业阴谋破坏及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拍摄便衣警察。

世界上最大的谎言

当你坐在海洋公园,看到海豚奋力蹦出水面,带着特有的“海豚式微笑”顶着高空的气球,你报以热烈的鼓掌和兴奋的尖叫,你以为它和你一样开心。但事实绝非如此。有着10年海豚驯养经历的奥巴瑞会告诉你,海豚的微笑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言。所有大型海洋游戏场馆里,都必须给海豚喂食一种抗酸的“胃泰美”药。被长期囚禁、压力巨大的训练使它们和人类一样,患上胃溃疡,大多不到两年就会死去。海豚唯一的感觉器官就是声觉,异常敏感。人类最好的声波定位仪也无法与其媲美。被圈养的海豚,关在混凝土水池中,每天面对尖叫的人群,直到这些噪声杀死它们那天为止。

 “如果我身上佩戴着象牙,那大象灭绝的原因就是我,而不是森林里持枪的猎人。海豚的捕杀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我们向人们呼吁‘不要买票,你们正在参与着海豚的屠杀’。在这个每年20亿的产业中,人们从来就不曾过问那些海豚是从哪里来的。”奥巴瑞说。

在圣地亚哥海洋哺乳动物会议上,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两千名顶尖海洋哺乳动物学家,瑞克·奥巴瑞是主讲人。但在最后一刻他的名字被节目赞助商“海洋世界”删去。

路易看出了端倪:这其中定有什么故事!奥巴瑞告诉他:“因为他们不喜欢我关于圈养的观点,不希望我讨论日本太地捕杀海豚。”

当路易第一次随奥巴瑞来到太地,就像走进了斯蒂芬·金的小说。到处是海豚和鲸鱼的雕塑,牌子上写着“我们爱海豚”。在鲸鱼博物馆和市政府大楼的中间,有一个国家公园。“除了保护杀戮海豚的秘密,什么也不保护。”

奥巴瑞的影响力很大,从进入村庄警察就一路跟着他们。从这天之后,路易厌倦了多年的记者身份—那只能是个旁观者—开始变成一个行动者,参与到“秘密海湾问题”的解决之中。

 “偏执狂”奥巴瑞,此前4次到过太地,深谙其中的秘密。他早已成为当地不被欢迎的人。为了拯救这里的海豚,他曾带过CNN、BBC等媒体来到这里,试图曝光发生的一切,均无功而返。这个硬汉为了海豚,会戴上假发,涂上口红,装扮成女人的样子来到太地;听到海豚临死前的凄惨绝鸣,会眼眶湿润;只要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发生伤害海豚的事,他的电话就会响起。当本报记者采访奥巴瑞的时候,他正在偏远的所罗门的一个小岛上,那里也正发生屠杀海豚的情况。他还告诉记者,他有一个四岁的女儿,也来自中国广州。

蔓延全身的悲凉

太地只是个3000人的小村子,靠海。这里有美丽的风景和洁净的空气,也因是海豚胜地闻名日本,很少有人知道,这里也是海豚的地狱:共有数十万只海豚命葬于此。每年9月到次年3月,海豚成群迁徙路过村庄,当地渔民手拿金属棍敲打船身,制造噪声将惊慌的海豚赶入海湾,那里三面都是岩石,形成天然的囚禁区,渔网把它们团团围住。当海豚密密匝匝挤在一起,由海豚驯养师挑选出最好看的作为表演海豚出口到中国、菲律宾等国的马戏团、水族馆。每只能卖到15万美元。剩下的就被手拿鱼叉的渔民就地屠宰,每只大概价值600美元。而这发生的一切都很隐秘,通向海湾的道路被封锁,由带刀的村民守护,不容外来人士靠近。

影片中血腥杀戮的场面,震撼了所有的观众。早在2月份,韩寒就在博客上传了《海豚湾》的全片视频,他写道:“面对这震动的一幕,言语已经苍白了,感到悲哀,有一种蔓延全身的悲凉,为了那些海豚,也为那些无知的人类。”著名环保人士汪永晨则发出愤慨的声音:“人类怎会如此残忍,居然将海水都杀成红色?”

路易说,制作这部电影花费3年。其中最艰苦的就是编辑猎杀海豚的部分。影片中所谓的震撼场景只是真相的“迪斯尼”版本。因为他花费40个小时,编辑了没有人会愿意看到的最可怕的画面。就是说,“事实要比影片展示出来的可怕很多”。

拍摄成员之一潜水师曼迪第一次看到小海豚被杀,忍不住迸出泪来。她身旁的太地村民正谈笑风生。路易有意识表现了这种反差,意即“作为人类,在面对捕杀时态度如此不同”。路易说所有人都受到震撼,只有“太地无动于衷”。他甚至认为,这是因为他们长期食用海豚含汞极高的肉,对大脑造成伤害,失去了为他人考虑的能力。

也有当地人反感这一切,悄悄把学校中供应给孩子做午餐的海豚肉拿出来给他们做DNA检测。很快,这个村民就遭到恐吓,只好搬离村子—现在东京外围开出租车。

隐秘的拍摄

路易创办的“海洋保护组织”OPS小组先后去了7次太地,最长的一次25天。被标示为“私人领地”的海湾绝对不允许他进入,警察24小时跟踪,泡温泉也会遇到穿着浴袍的警察,并在酒店开了5个房间陪伴他们。因为担心房间被窃听,小组常常去到楼顶讨论如何拍摄。他们一直担心被捕。如果那样,作为负责人的路易就只能用所有拍电影的钱把同伴一个个弄出来,《海豚湾》诞生无望。

这是一堆有钱人。从美国带到太地的47个箱子里,有拆成十块的直升机、高空热气球、用于军事且禁止带出美国的热源摄像机(它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拍下人留在门上的热手印)、一整套DNA检测设备和无数个由好莱坞顶级工业模型造型师设计的内藏摄像头的石头。

在漆黑的深夜里,他们出发了。整个镇上都被他们安装了慢速拍摄相机—特别是在卖鱼市场。你在电影中看到过度捕鱼的快镜头就是这么拍下的。

他们经常是,前两辆车出发,和警察开个玩笑,把他们领到海边或镇上绕圈子。同时,行动小组坐着“不为警察所知”的第三辆车回到海湾。过程就像在上演一部间谍电影,也是这部影片刺激人心的原因。

顺利到达海湾的曼迪—曾获8项世界潜水大奖,能不借助呼吸器屏息6分半钟,下沉至水下300英尺—潜入被围困的海豚中,装好水下摄像头和听音器。同时,岸上、水下、树上、山上摄像头都已安装完毕,360度环绕着村庄和海湾,记录这里发生的一切。

为了避免被搜查出来,拍摄的音像设备被藏在空调管道中,每天都由专人带出太地,通过联邦快递运回美国。

含汞的海豚肉

电影制作到一半的时候,路易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海豚的电影,而且是一部关于人们破坏海豚生存环境的电影。因为,在做了大量DNA检测后,他们发现海豚肉中含有大量远超过人体安全系数的汞。即便如此,海豚肉还是被卖到各地食用,甚至被太地当作学校的午餐肉。

汞会对人类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尤其对儿童。环境中垃圾的随意堆积、化石燃烧含有大量的汞,汞经过小溪、河流以及食物链传递到处于顶端的海豚或鲸鱼,毒素会成倍增长。

偶然的一次,路易曾在飞机上遇到日本海外捕渔业的副主任,坐在他的旁边。他给对方看了这部电影,还有证明海豚肉有毒的日本科学论文,并且告诉他:“你手里掌握着5000吨有毒海豚肉,每年这些肉都供给学校的孩子们,还有许多不知情的消费者。要怎么评价此事呢?”他告诉路易:“我是负责食品的保安—但不负责食品本身的安全。”

这是多么反讽。“海豚是历史上唯一一种可以救人类生命的野生动物。而现在,我们解救它们生命的唯一方法就是证明我们使得它们的生存环境充满毒素,所以它们不可被食用。”

无论是路易还是奥巴瑞,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们从不打算把此片的主题放在“动物福利”上,那样对现实的改变无济于事。只有通过人权才能赢得争论。每一个人都有权利食用安全的食物。

太地的抗议

在此片获得奥斯卡奖时,引发了日本太地渔民的愤怒抗议,他们指控电影严重曲解事实,强调捕猎海豚是日本传统,而且捕猎海豚在日本属合法。

太地町渔协干部对媒体表示愤慨,尤其是路易影射“黑手党”,他们认为这是对事实的严重曲解。他对媒体说:“捕杀海豚没有违反任何法律,有必要在理解地方传统和实情的基础上,相互尊重饮食文化。”事实上,东亚环境信息发信所广濑稔也告诉记者,日本曾在去年第2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上映了这部影片,因为太地町相关人士的抗议,影片只上演了一个晚上就被禁止上映,目前还未在普通的电影院上映,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日本人并不知道这部电影。包括他本人也未能看过。

据他介绍,1991年,日本开始限制捕捞海豚,在法律规定的数量范围内,和歌山县的太地町是目前日本唯一实施大规模围捕的地区。

尽管如此,多数日本人并不吃海豚。有人会由于传统饮食习惯的原因食用鲸鱼,但也人数甚少。

在日本生活近20年的姜小姐,因为要接受本报的采访,特地看了这部影片。看后觉得震惊。她毫不怀疑镜头的真实,但似乎与她的生活常识相差甚远。“好像日本到处都在食用海豚,事实并非这样。”

在日本生活近20年,每个地方都去过—她也从事环保事业—却从没在哪里见过有卖海豚肉,鲸肉也只见过两三次而已。因为捕鲸的争议在日本引起的强烈反响,她专门买来尝了尝,味道并不可口。“我想大多数日本人可能和我一样觉得那并不好吃。”

谈到海豚肉含汞,她更觉得不可思议。“日本的食品安全卫生要求极严。尤其是学校里孩子们饮食,比家里的都更安全更放心。日本最近新设立消费者厅,专管质量投诉和赔偿以及弄虚作假等事。”对这类事件,处分通常很严厉,尽管从法律上只能罚款或从行政方面要求整顿,但舆论的压力也会使得有关企业难以维持,至少要大大影响其营业额。

为何会造成观众认知的偏差,艺术史硕士胤祥从电影的技术手段分析了原因—这也是影片为人诟病的一点,“这种迈克尔·摩尔流派的纪录片永远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材料,并以极具诱导性的方式加以组织。简言之,《海豚湾》里,缺失了一块日本的看法,尤其是当地渔民对捕杀海豚的观点和解释。”

在纽约一个亚洲协会举办的观众见面会,《海豚湾》的票被哄抢一空。影片结束,日本人站起来鼓掌。“其实他们很喜欢这部片子,并且想要为关闭太地海湾出一份力。”路易希望影片所得的国际声誉令更多日本人能够观看该片。

影片有一条光明的尾巴:一群海豚畅游在毫无伤害之虞的大海里,它充分感受着海洋的律动、潮汐和头顶上的天空;东条莫次郎,日本捕鱼会会长,他的头发被检测出有汞元素;太地“私人领地”的警示被从海湾中心移除;学校午餐禁止了海豚肉。

7、王旭东:治理污染应让公众深度参与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年04月08日 

http://news.qq.com/a/20100408/001045.htm

我们知道,一些大企业的经济效益很好,但为此付出的高昂的环境成本却时常“被忽略”。尤其是中西部开发与建设成绩显著,但那里的一些企业又正成为污染大户,牺牲环境换来的发展让人很揪心,一些大型企业成了污染环境的“恶虎”。

几年前,环保部门的官员曾提出:“解决中国严峻环境问题的最终动力来自于公众,公众应该充分行使宪法赋予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各类环保公共事务进行深度参与。”然而,由于没有配套制度的跟进,公众参与环保公共事务的权利并没有很好地实现,深度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沦为一句口号。因此笔者建议:在环保公共事务处理的过程中,应充分吸纳民意、尊重民意、顺应民意,甚至可以把“一票否决”权赋予公众。

环境保护部此次公布国控企业污染“黑名单”,给了民众一个参与的契机。“深度参与”能否就从惩治这一批环境违法者开始?在严惩环境违法者上,要以民智启发官智,使官智与民智形成合力,群力拔除环境违法的“钉子户”。

8、姜根迪如真相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0-04-08 杜悦英

http://www.cet.com.cn/20100408/i2.htm

    消逝的冰川

    姜根迪如,姜根迪如……

    作为经中国官方认定的长江正源,这一地名一直萦绕在曲向东和所有2°C计划考察队队员的心里。但是,2010年3月,当姜根迪如冰川出现在曲向东和他的伙伴们面前时,震惊写满了每个人的面庞。

   “这就是姜根迪如?” 1976年8月,时任人民画报社摄影记者茹遂初拍摄到姜根迪如冰川,而20多年后,曲向东他们根据茹遂初的记忆并借助GPS来到同一地点,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姜根迪如冰川分一南一北两支,由于北支冰川的光线比较适合拍照,茹遂初和2°C计划队员都选择了这一支进行拍摄。曲向东后来进行照片对比发现,20年来,姜根迪如北支冰川已经退缩了将近一公里。据说,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每一次江源冰川考察,科考队员都曾在北支冰川的冰舌下竖立多个标志冰川下沿的标志牌,但是由于冰川融化崩坍,这些标志牌都被冰川融水冲走了,而最近一次冰川考察是2005年,距现在不过5年。

  2°C计划队员更担心的是,他们的照片仅仅反映了北支冰川的现状,而事实上,南支冰川的融化更为严重。

   贴近,贴近

   姜根迪如之行对于每一位2°C计划的队员都是考验。在摄于考察期间的一张合影里,队员们的笑容很灿烂,但分明掩藏不住疲惫。从青海飞回北京后,曲向东撑不住了,“回家以后我就倒下了”,他说。

   这是2°C计划考察队第二次赶赴三江源,姜根迪如曾是他们未完成的夙愿。

   2009年6月第一次“出征”三江源,曲向东和他的伙伴们顺利找到黄河源头星宿海,并成功拍摄图片,然而在距离姜根迪如仅18公里的时候,却受阻于恶劣的天气和泥泞的冻土,考察队经历了一百多次陷车,油料和补给几乎断绝,通讯工具失灵……不得不下撤。

   虽然很多参与了第一次考察的队员将之视为“噩梦一般的经历”,但为了弥补遗憾,2010年3月,2°C计划考察队选择了又一次贴近姜根迪如——越野车在坚硬的冻土与河面上突进,不再有任何泥泞的阻碍,只除了海拔快速上升带来的严重高原反应,以及零下30°C的低温——终于,曲向东和他的伙伴们将姜根迪如今日的模样如实记录下来。这背后,是2°C计划考察队两年的时光。

   姜根迪如之后

   对于曲向东和他的伙伴们来说,姜根迪如不是偶然,更不会是终点。到达现场,追寻气候变化的真相,不是做样子,更是一种责任。

   一切缘起于2007年。这一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被授予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和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人类能够承受的最高升温幅度是2°C,假如超过2°C,对人类来说是灾难性的结果。”曲向东对这个结论感到好奇,“从人体感觉看,24°C到26°C、26°C到28°C,都不会有显著差异,但为什么地球温度平均升高2°C就会对人类有这么多影响?”

   2°C给世界带来了什么?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曲向东启动了“2°C计划”,决心到达现场,寻找真实。从2009年开始,曲向东和他的伙伴们跑遍了南北极、亚马逊、三江源、西伯利亚、南非草原、安第斯高原、罗布泊、塔克拉玛干、喜马拉雅冰川……特别是青藏高原,曲向东说,青藏高原的气温变化幅度是全球水平的3倍,“我们想知道,青藏高原发生了什么?”他们发现了,并以最直观的方式传播了出来。

   4月份,曲向东和他的2°C考察队又将启程北极,他们探寻真相的脚步不会停息。

    ■链接

    人物简介

     曲向东,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策划人。从2009年开始,曲向东通过民间力量发起了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环球考察活动“2°C计划”,目的是现场考察、拍摄南北极、三江源、亚马逊等受气候变化和生态危机威胁严重的地点,关注从1850年到今天以至2050年这些地区已经发生的、将会发生的生态变化。

9、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应加强制度保障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04月08日 杜悦英

http://finance.jrj.com.cn/2010/04/0807197256929.shtml

  “以信息公开为基础,从制定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相应规则开始,相关利益方互相作用,才能有助于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

  4月3日,国内环境NGO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和香港非营利公共政策智库思汇(CIVIC EXCHANGE)联合发布了一份题为《克服披露缺陷香港有责》的报告。报告显示,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1186家上市公司中,有175家存在环境违规记录。超过16%的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在大陆出现环境违规记录。

  报告称,在香港本地股、H股和红筹股企业三个类别中,出现排放违规超标的香港本地上市公司数量最多,超过100家;而H股企业的违规超标记录数量最多,超过400条。存在环境违规记录的175家上市公司中,共出现超过750条环境违规记录。“这表明不少公司曾多次出现超标违规排污。”4月6日,IPE负责人马军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

  马军介绍说,这份报告的环境信息数据来源是2004年以来中国大陆各级环保部门等官方渠道公开公布的环境质量信息、污染物排放数据以及各地企业的超标违规记录。

  IPE和CIVIC EXCHANGE还特别提醒投资人,鉴于执法不严以及环境信息公开尚处于起步阶段,上述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其余84%的港交所上市公司不存在环境违规行为,实际存在超标违规记录的上市公司数量和超标违规记录数量均有可能更高。

  环境信息披露不到位

  报告的工作团队在查阅近两年港交所及上市公司披露的有关信息发现,对于企业违规超标排放问题,港交所上市公司的年报和官方网站少有提及,相关解释说明以及后续采取的整改等信息更是欠缺。虽然近些年来,一些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开始发布企业责任报告或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然而,缺少对超标违规记录和后期整改措施的说明,依然是其普遍存在的缺陷。

  马军认为,对于港交所上市公司加强信息披露,应从法规等制度建设予以完善。中国大陆环境执法力度在加大,罚款额度呈现上升状态,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成本将增加。在通过法规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提出要求方面,中国大陆已经走在香港的前面。

  2008年5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环境保护部颁布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开始实施,中国大陆经营的公司在报告和披露环境信息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多来自于政府的压力。

  依据上述法规,大陆环保部门需向社会主动公开其掌握的多类环境信息。马军称,尽管企业信息披露规定的执法状况仍有待加强,但是来自中央政府持续要求和地方政府公布环境污染事故和环境违规行为的压力将会不断推动企业公布其环境信息。

<<上一页123下一页>>

10、农村严重缺水 警示城市珍惜水:城市里的抗旱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0年04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316405.html

  从4月3日起,昆明市政府“目督办”(目标管理督促检查办公室)组织的7个督察组投入工作,目的只有一个:节水!督察的内容涉及超计划指标用水、高耗水行业下调用水指标、再生水设施的使用和城市供水管网维护等。此前两天,市政府发出了节约用水的管理通告。

  昆明市区的一处洗车场,平时100辆的洗车量,眼下只剩一半,越来越多的车主选择使用干洗剂或者自己简单冲洗。还有不少幼儿园、小学校的孩子们开始自觉地关紧水龙头、少洗一次澡。

  大旱之下,山区农村抗旱救灾紧锣密鼓,城市也加快了节水步伐。谈起大旱对城市的警示,昆明市节水办主任龚询木直言:“城市‘抗旱’的核心是节水。”

  假如旱灾过去,我们还节水吗?

  城市节水平时不被关注

  “乖宝宝,洗澡澡,先洗头来后洗脚;关掉水,涂肥皂,一次冲完身上泡!”如今,一本图文并茂的《抗旱节水攻略》的小册子在昆明很流行。市民王女士在发放现场翻看完后,赶紧又多要了几本,她想给邻居的孩子们也带上几本。

  在昆明市北市区春之城小区,物业管理中心的武主任介绍,现在小区浇花用的是中水,并尽量减少浇水的次数,公共区域保洁次数也少了。他说:“现在大家没喝完的水不再一倒了之,都用一个桶积攒着,浇花、冲厕所,开始有意识地节约用水了。”

  如今,云南市民们对“水”的认识在变化,一股节水之风悄然兴起:水,不再是龙头里取之不尽的“自来水”,而是要点滴珍惜的宝贵资源。

  干旱的滋味,昆明市民并不陌生。2004年昆明遭遇干旱,城区不得不采取限水措施。从那时起,市民普遍有了一定的节水意识。

  昆明位于长江、珠江、红河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无大江、大河过境,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与严重缺水的以色列差不多,是全国14个极度缺水城市之一。节水,对昆明来说尤为迫切。

  因为缺水,昆明市在1982年就成立了节水办,2004年更是提出了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据副市长王道兴介绍,从1982年起,昆明就对城市企事业、公共用水单位等非居民用水严格实行计划定额管理,截至2009年底,累计节水4.8亿立方米。这个数字,相当于滇池水量的1/3。

  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此次旱灾中,许多市民还是有疑问,旱灾不是突发的,而要经历一个不短的过程,节水部门早干什么去了?为何不能未雨绸缪?对此,龚询木觉得委屈。这种委屈,恰恰说明了城市节水问题平时不被关注。

  龚询木反问道:“假如旱灾过去,我们还节水吗?”他说,节水可分为自发节水、效益节水和责任节水三个层次,不少人责任节水的观念不强。比如,有的人在家里节约用水,到了公共场所却大手大脚,这表明水在这些人头脑里仅是个钱的概念,而不是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资源。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郑晓云研究水资源文化已有10余年,他认为,建设一个节水型城市固然好,但节水的关键还是人们对水的了解有多少,能否形成节水文化。他担心旱情一过,不缺水了,大家节水的热情冷下去。他说:“节水型城市不是靠各种指标建成的,最根本的还是要有良好的节水意识和氛围。”

  多交钱就可以多用水、浪费水吗?

  管理水资源手段不足

  采访中,昆明市石林县水务局局长余春向记者谈起在澳大利亚悉尼一次印象深刻的见闻:不少人冒雨出来擦洗自家车辆。一打听才知道,澳大利亚人十分珍惜水资源,很少去洗车场,下雨擦车是为了省水。余春感叹:“在我们国家,下雨时的‘洗车指数’是零啊!”

  “这个例子反映出我们对水资源管理的手段还不足。”余春解释说,现在靠调高水价去增强节约用水意识作用有限,何况水价关乎民生,必须慎之又慎。除了经济手段,对水资源的管理,更多的是直接采用行政手段,如分片供水,而法律的调节作用发挥不够。余春曾看过一份材料,在美国的一些州,干旱发生时没有政府的许可,城市居民不得洗车和浇灌花园。他说:“这实质是法律调控的力量。”

  余春认为,法律手段调节水资源,可以给城市居民以稳定的预期,也会避免各地“各自为战”调节水资源引起的地域差异。

  此次大旱,曲靖市关闭了桑拿、洗车等高耗水行业,昆明市则规定这些行业的用水指标下调20%。

  对此,龚询木解释,根据政策,一个城市是否采取限制用水措施,是城市水源能否保障决定的。目前,为昆明供水的两座水库总蓄水量达3亿多立方米,按现在昆明日均用水85万立方米计算,在5月底雨季到来之前,水务部门足以调度,所以没必要关闭高耗水行业。况且,高耗水行业属于特种用水,水价是居民用水的四五倍。

  这种解释,并没有消除舆论的质疑。有市民对记者说,在农村严重缺水的背景下,不能说城市不缺水就不需要调控了,这种说法听起来就不舒服。何况,如果连续干旱怎么办?再者说,桑拿行业水费高就不控制,无异于鼓励多交钱就可以浪费水。

  为呼应舆论的关切,4月1日昆明市发布通告称:自即日起至5月31日止,洗浴业、游泳场馆、水上娱乐业等企业(单位),下调20%的计划用水指标。

  龚询木告诉记者,对各大企事业单位,昆明市执行的是阶梯水价,调控的力度还是很大。“这些单位的负责人如今都怕见到我,怕的是提高水价”,龚询木半开玩笑地说。

  龚询木介绍,节水的技术空间很大。他举例说,采用水量平衡测量的技术,可以发现水管的“跑冒滴漏”,但有些单位不愿意做,即使做了也未必肯花钱改造水管,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再比如,淘汰高耗水的器具,还必须借助有关监管部门从源头上引导、鼓励。“从‘责任节水’的角度讲,政府还是要有强制性的措施。”

  投资建设再生水设施划不划算?

  “吃干榨尽”已开发的水资源

  把每天洗车的水回收起来,经过沉沙池、隔油池、生化池几道程序,洗车水竟然可以养金鱼了!日前,记者在昆明市公交集团北部车场亲眼见证了中水回用的过程。技术部经理徐彬兴奋地告诉记者:“到今年底,我们公司就会有20座再生水回用设施了!”

  据徐彬介绍,昆明公交集团已有15座此类设施,每天补充20%的消耗,一池水可以反复利用半年之久。

  建中水回用设施是否划算?徐彬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建个中型中水回用设施约需50万元,按每个设施一天节约600元自来水算,除去设备折旧,有五六年就能收回成本。何况,企事业单位每使用10吨中水,昆明市还补助7毛钱。

  在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投资690多万元的中水处理站2009年7月投入使用。学校对污水口查缺补漏,从当年10月开始,处理污水回用从每天300立方米提高到1000立方米,全部用来浇花、冲厕等。至今年3月,云南师范大学共回用了8万多方中水。而自来水用量也从8个月前的每天2500吨,下降到如今的每天800吨。

  昆明市分散式再生水利用始于1998年。截至今年2月,全市共建成再生水利用设施241座,设计规模达7.98万立方米/日,约占全市正常日供水量的1/10,且广泛分布在小区、学校、公交停车场、企业、市政园林绿化等行业和单位。“关键是能否正常运转并发挥作用。” 郑晓云说。

  城市节水还可“眼睛朝上”,不让雨水白白流走。去年通车的昆明二环快速交通系统,都配套建设了收集雨水的设施。目前,全市共有50个这样的配套雨水利用设施。到去年底,昆明主城区的年雨水收集利用量达到1546万立方米。

  针对昆明城市水少和水脏(指滇池等水环境的污染)的现实,市委书记仇和日前提出,要实现水环境治理的“四个转变”:由开发、排放、单向利用向综合利用、循环利用转变;由水污染单纯治理向水生态整体优化转变;由对洪水简单截流排放向与洪水和谐相处转变;由一味依赖远距离调水转向提倡水资源就地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转变。

  为此,昆明还将强化污水收集处理,实现滇池流域工业污水、城镇生活污水百分之百进入管网、污水处理厂或中水回用设施;农业面源污染和分散的村庄生活污水进湿地,把已开发的水资源“吃干榨尽”,把有限的水资源留给子孙后代。

11、垃圾处理,我们该向日本学什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0年04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316507.html

  编者按:垃圾问题,关系百姓的生活环境、身心健康,解决不好,可能引发许多社会问题。目前,全国2/3的城市被垃圾包围。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54亿吨,垃圾处理量为1.34亿吨,不仅垃圾数量惊人,而且所谓处理还停留在卫生填埋等低级处理阶段。

  我们的邻国日本,通过推行垃圾分类及垃圾综合处理,垃圾总量在10多年的时间里下降了近一半。不久前,本报记者赴日采访,深入了解日本垃圾处理的观念、制度和办法。本期聚焦日本和我国垃圾处理的特点和差距,希望对各地解决垃圾问题有所启示。

  垃圾分类

  他们——

  投放规定严格

  按图轻松分类

  处理路径明晰

  一点小事可以折射日本的垃圾分类。考察团的向导孟宇是个北京小伙子,来日本学习工作已经八年了。孟宇说起自己在日本关于垃圾的记忆,滔滔不绝。

  “刚到日本,到当地政府办临时居住证,同时领到的就是垃圾分类的招贴表格,什么垃圾要放哪儿,怎么放,都得回去仔细看。刚开始还以为这不重要,还像在国内一样把垃圾混装在袋子里,可是没想到,扔出去的垃圾被扔了回来,而且垃圾袋上贴着有关部门的提示,上面写着‘你违反了当地垃圾管理的规定,请配合’等字样。这样几次之后,我们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每人都准备好四五个垃圾桶,扔垃圾也入乡随俗了!”

  在日本,对垃圾投放有着严格的时间规定。餐厨垃圾每天最早投放,其余的垃圾也规定了每周固定的投放时间,必须严格遵守。垃圾中转运输站等机构每年年初都会给责任区内的每一个家庭发放垃圾挂历,每天收运什么垃圾,在挂历上都有文字图案标明,一目了然。居民们每天只管按图行事,就轻松做到了科学分类回收。

  资源、可燃、不燃、粗大、有害,日本人把垃圾分成这几大类,每一类的“终点”都有着明晰的路径——可燃垃圾直接送往垃圾焚烧厂,烧完的残渣被运到垃圾填埋场填埋;不燃垃圾经中转站,被送往不燃垃圾处理厂,经拆解利用制成再生品,剩余物送往填埋场;粗大垃圾先经专门的破碎处理,可利用成分进行回收,可燃部分送往焚烧厂,剩余部分送往填埋场;资源类则送往再生设施,进行加工利用,生产出再生品;危险类垃圾被送往危险类专门处理的机构。

  我们——

  系统尚未建成

  意识还有欠缺

  试点曙光初见

  “放两个桶,一个回收,一个不可回收,然后考验市民的智力,这叫什么分类投放?”一位北京市民的牢骚表达了不少公众的感受。在一些城市街头,在居民区内,分类垃圾桶不仅缺少明确的分类指导,甚至连基本的图示都没有,“分类回收”的作用根本没有发挥。

  对垃圾分类的抱怨似乎不止于此。“管理者对垃圾分类全过程到底怎么做都没有想清楚,就开始忽悠百姓搞分类,最终结果只能是对居民积极性的挫伤。”一位长期倡导垃圾分类的非政府组织从业人员的话虽然有点偏激,却反映了目前北京乃至国内垃圾分类的尴尬。居民垃圾分类后的一系列处理设施、措施的不到位,使得居民垃圾分类工作还停留在“练练手”的水平。

  然而,在北京朝阳区的麦子店社区,记者看到了居民垃圾分类的通畅之路。在居民家中,厨余与其他垃圾分类放置;社区内的垃圾桶分为绿色厨余垃圾、蓝色可回收物和灰色的其他垃圾三种,每个垃圾桶上都用图示标明种类;巡回垃圾收集车将垃圾运送到麦子店北里密闭式清洁站,通过密闭收集运输,厨余垃圾被送到南宫堆肥厂,可回收垃圾通过物资回收系统进入循环,其他垃圾被送到高安屯垃圾焚烧厂。“只要居民分好了,我们保证绝不混装。”北京市朝阳区市政市容委助理调研员张明君说,受居民意识、常识所限,虽然目前厨余垃圾分类量还不多,但是,这样的试点让预先规划的技术路线完全实现了。

  “链条实现无缝连接,分类可以做到不白分,如果能放大铺开,意义不言而喻。”北京市垃圾渣土管理处副主任孙江说。

  处理方式

  他们——

  过程实现减量

  技术日趋多元

  方式因地制宜

  “我们到日本不光是来看垃圾焚烧的。”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委员张春贵所说,我们看到的是垃圾的综合处理。

  在东京台场附近的一家垃圾焚烧厂,接待室播放的厂区介绍片,实际上讲的就是日本垃圾的生命历程——居民把分好的垃圾投放到指定地点,由垃圾车运往垃圾收集站,经过人工分选、压缩后再送往大型转运站。大型垃圾转运站实际上也是一个资源回收中心,在这里通过机械与人工分选的方式,垃圾量进一步减少。下一步,在大型综合处理厂,分选预处理后的垃圾进入最后的处理阶段,要么直接焚烧发电,或者制成RDF(垃圾燃料棒)焚烧发电,最终的残渣被送去填埋。

  拿广岛县来说,为处置福山、府中、大竹等广岛地区的9个市町村的原生垃圾,广岛地区建立了多家RDF工厂。可燃垃圾在经过破碎、分选、干燥、成形等程序之后,变成了直径2.5厘米长约3至7厘米的燃料棒,热值相当于标煤,这样的燃料棒可以成为特别设计的发电厂的燃料。

  既然还是要烧,为什么还要把垃圾变成燃料棒?燃料棒工厂的负责人介绍,与普通的垃圾焚烧厂不同,RDF生产实际上是个物理过程,由于温度的控制较低、操作相对简单,所以管理比较容易,可靠性相对要高,对环境的影响小,因而受到了一些地区的欢迎。据当地环保资源部门的负责人介绍,原先这些地区也建立了一些垃圾焚烧厂,目前垃圾处理技术的多元化让他们有了更多选择。

  不仅如此,垃圾气化焚烧、生化处理等技术的应用在日本已经很普遍,各种垃圾处理技术不断被开发应用。

  因地制宜地选择处理方式也让人印象深刻。在鹿岛共同资源化中心,我们看到了RDF的“后半生”。之所以选择在这里设立垃圾综合处理厂,因为附近是个化工产业基地,化工厂、金属冶炼厂产生的废油在经过处理后可以成为发电厂的助燃剂,RDF与可燃建筑垃圾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燃垃圾一起作为燃料用于发电,发出的电又可以回供工厂。

  我们——

  填埋捉襟见肘

  焚烧渐成主流

  多元还需配套

  日产垃圾1.84万吨的北京,对垃圾的处理方式目前还主要依靠填埋,虽然有价值的垃圾要么进入商业物资回收系统,要么被拾荒者捡拾,但是综合处理能力还处在很低的水平。也正是因为填埋场库容的捉襟见肘,才让焚烧等多元处理方式提上日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焚烧一直被当成解决垃圾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北京市《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中关于调整垃圾处理结构中这样论述:“积极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按照垃圾成分、产生量和设施建设规划,2012年垃圾焚烧、生化处理和填埋比例为2∶3∶5,实现城区原生垃圾零填埋;2015年比例为4∶3∶3,基本满足不同成分垃圾处理的需要,实现全市原生垃圾零填埋。”垃圾焚烧的比例将在5年之内从2%提高到40%,成为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在其他城市,垃圾焚烧也成为重要议题,据统计,在国内,已经立项的垃圾焚烧厂超过了400家。

  要让焚烧成为安全的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一些配套的处理设施必须跟上,比如将厨余垃圾分类处理以提高垃圾的整体热值、比如将有利用价值的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等等。

  目前,各地的综合处理配套设施正在加紧建设,3月23日,日均处理垃圾2.4吨的广州首座餐厨垃圾处理厂投入试运行,在北京,继南宫餐厨垃圾处理厂之后,朝阳区的一家餐厨垃圾处理厂也将在年内投运。然而,大城市的综合垃圾处理设施还刚刚起步,可以想见,要从全国层面上实现垃圾的综合处理,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和更多的努力。

  运营模式

  他们——

  政府主导垃圾处理

  员工是公务人员

  为环境舍得投入

  我们参观了东京、横滨、广岛等多个地区的垃圾处理设施,各种与垃圾相关的产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要么是政府与企业组成利益共同体,要么是政府单独投资——政府的力量一直贯穿其中。“我们都是公务员。”一位焚烧厂的领导告诉记者,日本的垃圾处理设施大部分员工都是公务人员,这不仅有利于监管,而且也明确地告诉公众,这些设施的运营是以政府的信用做担保的。

  横滨金泽垃圾焚烧厂的建设方JFE公司的技术人员告诉我们,在日本没有通行的环境标准,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标准。垃圾焚烧厂不仅直接控制百姓最关注的二恶英的排放,而且与二恶英生成紧密相关的氮氧化物也被当作最为严格的控制指标。我国国内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一般是400毫克/标立方,而在日本的控制值都在100毫克以下。大阪为了申办奥运,对它的垃圾焚烧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氮氧化物的限制设计值为30毫克/标立方,业主方额外要求采用湿法烟气净化系统加触媒脱硝,投资额为此甚至增加了一倍。

  为了理想的环境质量,政府舍得投入,这是记者对日本各地的普遍印象。

  我们——

  投资体制需理顺

  设施监管要加强

  回归公益是根本

  上世纪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市场化变得炙手可热,BOT(建设—运营—移交)、TOT(移交—运营—移交)模式成了竞相采用的方法。这些市场化的建设运营模式有效解决了政府在资金紧张、运营无经验等方面问题,但是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天性,监管的不到位,也给许多基础设施的运营不稳定埋下了伏笔。

  “首先是法律的缺失,在这样的背景下,让企业以良心担负起垃圾处理的社会责任,显然是有风险的。”考察团里的市民代表、身为律师的黄小山(网名“驴屎蛋儿”)认为,这样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在国内,一些BOT垃圾处理设施因为缺乏严格监管,不达标排放屡屡发生,也增加了公众的忧虑。“我从来都不反对垃圾焚烧,我也知道从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我们担心的就是监管问题。”黄小山说。

目前,北京已经明确将垃圾处理定位于公益事业,要发挥其公益特性,政府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增加投入、强化监管,以政府的公信力消除公众对垃圾焚烧的忧虑,这正是政府需要做的。

12、解旱灾的口渴更要治变暖的根本

来源:搜狐绿色 2010年04月07日

http://green.sohu.com/20100407/n271357232.shtml

  5个月持续干旱,6000多万人受灾,5.03亿亩耕地受旱,直接经济损失236.6亿元。这百年不遇的巨灾发生在印象里温润宜人的云贵广西令人警醒,更让人不能不睁大双眼审视周围的世界,问一问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动用大量资源来催雨、供水济旱,或是动员大家捐赠一瓶瓶水,但这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仅仅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指标不治本?

  对于问题的源头,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气候专家许建初给出了耐人寻味的答案:“百年大旱是存在必然性的偶然事件。”简练的总结道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气候变化。包括前中国气象局局长、著名气候专家秦大河在内的众多专家已经指出,气候变化是南方持续干旱的原因之一。更准确地说,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会增加,强度会加剧。这次旱灾的不断升级,是在云南等西南省份近年面临灾害频发的艰难挑战中最新、最严厉的一环。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云南开始呈现气温变暖的迹象,90年代后期增温明显,高温干旱不断。进入本世纪,云南的高温干旱事件更由2~3年一遇变为1~2年一遇。水资源大省云南与干旱结下孽缘:2005年降水持续偏少再加上罕见多的日照,出现了近5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2006年平均气温为近30年最高,出现1986年以来最严重的冬春连旱;2007年2~3月则为30年来同期降水最少年。而此次牵动全国的干旱其强度和肆虐幅度又创下新的记录。这恰恰形象地印证了在科学界回响、但在此次媒体和网上讨论中却一再缺失的权威共识。

  前几天,也有人承认这次的确有气候变化助纣为虐的因素,却一味强调说这是“天灾”。其实,现在地球平均气温加速变暖,两极和高山冰川大量消融,旱涝、飓风灾害肆虐,这样的异常早已超过自然变化规律。气候灾难背后的推手不是捉摸不定的风云,而是由于人类在短时间内挖掘燃烧在地下埋藏了千百万年的煤炭和石油,排放出巨量加剧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因此归根结底,这是人祸!只有认可这个事实,接下来才能有行动的坚强决心。

  如果还对全球变暖的事实有质疑,请看看灾区干涸的水井和江河,龟裂的田地,还有灾区同胞那渴望的眼神以及孩子们脏脏的小手。这样的场景,对于昔日温润的西南是如此陌生而令人痛心。这样的情景,近年来同样越来越频繁地呈现在甘肃、宁夏、河南、内蒙、安徽、海南等地,甚至在亚洲水塔青藏高原,冰川和冻土加速消融已在不声不响之间流失了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动摇了当地居民的房屋地基,使牧场鼠害肆虐、沙化荒芜。

  比起冷冰冰的、听起来带有不确定意味的科学数据,这些真实的当下场景是一次又一次响亮的提醒。告诉远在都市,感受不到水资源宝贵也不懂得惜水如金的人们,在一个个看似孤立的灾害背后,出现了系统性的、亟需修正的大问题。除却对同胞灾民的关切,远离云南的都市人们目前担心的或许是喜爱的迤逦风景不复存在,甚至由于干旱歉收导致菜价上涨,茶叶、药材甚至鲜花的价格上涨。但这种遥远的关联在不久的将来,就可能成为每个人都“难以忽视的真相”:热浪、雪灾、海平面上升、暴雨、疾病等等。

几个月来,我也关注着云南关于水的点点滴滴——捐款、捐水、打井、抽水、催雨,试图缓解旱灾带来的灼痛。但仅仅是一次次的临旱而止渴,并不能改变人类自己打乱了行云布雨的气候规律的事实。阻止气候变化已不是软绵绵、轻飘飘的口号,而是在灾害面前依然脆弱、经济结构亟待调整的发展中中国的紧迫现实。只有抓紧步伐减排、低碳,做到治本和解远虑,才是让更多的地方免于同样焦渴的“未雨绸缪”根本之举。

13、环境公益诉讼急需“救济基金”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2010年04月08日 □孙瑞灼

http://news.sina.com.cn/o/2010-04-08/070417339249s.shtml

  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成立一年多来,因诉讼成本太高等难题,环保公益诉讼受理数字一直为零。面对“零公益诉讼”的尴尬,该法院与昆明市环保局等部门正联手建立“环境公益诉讼救济基金”,破解公益诉讼成本这一难题。(见4月7日中国新闻网)

  借助民间环保组织开展公益诉讼打击污染环境的行为,是国外环境治理中的一个好经验。在国外一些大的环保案例中,几乎都能看到公益诉讼的身影。然而,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少得可怜。昆明等一些地方即使建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成立了环保法庭,也面临“零公益诉讼”的尴尬,这固然与我国公益诉讼制度不健全、公益诉讼社会氛围不浓有关,但也与公益诉讼成本巨大有关。据悉,打一个环保公益官司,费用动辄数十上百万元,要让作为原告的公益诉讼组织来承担这笔费用,显然是不可能的。庞大的诉讼成本问题,正成为环保公益官司面临的最大难题。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救济基金”,有利于减轻公益诉讼的成本,有利于鼓励更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加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提高和调动他们参与环保公益诉讼的积极性,形成人人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虽然这需要地方政府掏出一笔钱来,但是,为了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为了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这笔钱显然花得值。

  在环保领域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在国外已成为惯例,如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都建立了该制度。美国早在1970年就将公益诉讼引入环境领域,目前此制度在美国的多项环境法律中均做了规定。在这些国家,环保组织通过公益诉讼的形式,或支持公民与环境违法行为做斗争,或对政府不利环境治理的行为提出抗议,或直接以原告的身份提起环境诉讼,对保护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护环境任务的加重,在我国建立起一个规范、统一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的呼声。

  但我们必须要看到,与国外相比,我国社会公益组织的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群众参与公益诉讼的意识还不强,社会公益组织的经济基础往往比较薄弱,无法承当漫长的环境公益诉讼耗费的巨额成本。如果不考虑这一国情,只是简单地引进环保公益诉讼制度,恐怕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同样会遭遇“零诉讼”的尴尬。在这种情况下,“环境公益诉讼救济基金”就成为必要的补充。

14、西南大旱,你还在浪费水吗?

来源:深圳晚报2010-04-08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4/671270691767_1.shtml

   被挖断的水管流出白花花的水,没有关紧的水龙头还在滴滴答答漏水,不少人还在用浴缸泡澡……就在西南五省面临严重干旱时,你身边是否依然存在这样大手大脚用水的行为?深圳也是一个缺水的城市,在旱灾面前,“春雨行动”号召每个人都将节约用水当成自己的责任。今天起,本报开通热线83519170,请市民拿起电话,举报你身边浪费水的行为。

  “看着那些因为建筑方的野蛮施工而挖断的自来水管不断涌出的自来水时,看着那些因为洗几辆车浪费几吨水而不自知的商人时,我感到愤怒!”西南旱情牵动人心,也引发越来越多人的用水恐慌。形形色色的浪费用水行为与灾区干裂的地面形成对比,引发众多网友的愤怒谴责。“每个人都应有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如果每个人每月能省一吨水,除了能少交几元水钱之外,更能节约我们宝贵的水资源。”在谴责声此起彼伏的同时,诸如此类呼吁节约用水的帖子也不胜枚举。

  除了呼吁提高个人节水意识,很多网友显然有更多的想法和提议。近日,网友“哥不懂节约”便在网上发帖,提醒大家关注地下的隐蔽管网漏失问题,“一提到节约用水大家都在看地上的东西,各种各样的节水器具多得数不胜数,关停洗车场,关停桑拿房等。可是地下的隐蔽管网呢?”该网友还举出具体的数字说明:如果地下存在一个每小时漏5吨水的暗漏,只要不停水,这个漏点24小时都在漏,也就说一天漏掉120吨,一个月就是3600吨,一年就是43200吨,再乘上现行的水价,如果是3元一吨,一年就是12.96万元人民币。“光只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漏点,数字都这么惊人,如果是每小时10吨的漏水量甚至更高呢?一个月多少一年多少”由此可见,树立节水意识,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是多么重要。

面对西南日益严峻的旱情,3月31日,深圳百户“节水好家庭”和百家“节水型企业”联合向市民发出倡议,用爱心行动向灾区送去春雨和甘霖,用节水行动传播绿色理念。深圳晚报联合市水务局、市节水办、市关爱办、深圳水务集团等单位启动“心系西南干旱灾区——春雨行动”,除了市民、家庭、企业参与节水行动,招募节水、净水、储水的设施、技术和志愿者,组建志愿者队伍奔赴灾区抗旱救灾,将市民捐献的爱心援助款物等送往西南灾区,帮助灾区百姓恢复生产渡过难关等行动外,通过此次旱情唤起每个人的节水意识,培养每个人的节水习惯也是此次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本报今天开通热线,请市民举报身边浪费水的行为,通过对浪费水行为的曝光和将节水小窍门送进市民的生活中,在全市掀起一股节水之风。

15、新京报:国企理应率先履行环保责任

来源:新京报2010年04月08日

http://news.qq.com/a/20100408/000899.htm

环境保护部刚刚公布了《2009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及污水处理厂全年监测超标企业名单》,将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分为废水、废气两大类。名单透露,2009年,3486家废水国控企业,全年部分测次超标和全部超标共计36%,约合1255家企业。在3557家废气国控企业中,41%的企业全年部分和全部测次超标,计1458家企业(据《21世纪经济报道》)。

估计许多人看到这份名单,可能要惊诧一下,以为这是惊天大新闻。其实,了解中国环境污染现状的人都知道,中国的污染,绝对不是在这份名单公布之后,才开始严重的;公众过去也不是不知情,因为污染就发生在他们身边,就发生在环境身上;媒体也不是第一次才了解,因为他们常收到公众的举报,只是他们没去一一调查。

这次尤值得一提的是,大量国企上了排污“黑名单”,其中有的企业还屡查屡犯,成了不折不扣的“钉子户”,更有甚者,一些政府投资,用于“治污”的污水处理厂,竟然成了污染大户。国企是政府用纳税人的钱举办的企业,在社会责任的承担上,理应走在民营或外资企业前面,而现在它们纷纷抛弃自身的环保责任,这实在令人遗憾。其实,无论什么企业,它应该认识到,承担环保责任并不只是为了他人的利益,也是为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因为,保护环境的第一受益人,一定是企业职工;保护环境给企业增加的竞争力,远远超过企业为环境保护所做的投入;生态环境反馈给企业的贡献,一定超过企业给环境的贡献。

不过,面对国企交出的糟糕的“环保成绩单”,单纯指责是无济于事的,现在最紧要的,是发现问题之后,迅速地进行整改。对此,不仅有关企业须有所反省,坦诚面对公众,拿出相关治理计划。环保部门也应有更强力的作为,不怕得罪人,以公众利益为重,雷厉风行执法,推动环境信息进一步向公众公开。同时,对于那些“环保钉子户”,地方政府和国资委等中央部门也应介入,配合环保部门,责令企业进行全面整改。

当然,不仅是国企,无论是民营还是国有。只要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存的企业,大家都一样肩负着保护本地环境的天然责任。这责任不是来源于环保部门的配额,不是来自公众的强行安装,不是来自上级领导的私下安排,完全来自于企业这个社会生命体本身的生存需求。因为道理非常简单,一个擅长污染身边环境的人,肯定也擅长污染自己的身体,伤害自己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环境污染与其他类型的罪行还真有些不同,环境污染有一种“共同受害”的物质,没有一个污染者自身,能够逃脱污染的后果,无论你拿什么盾甲来保护自己,你都一样会被自身的污染物所牢牢地污染个遍。你呼吸的空气,一定来自于你工厂的烟囱,你喝的水,一定来自你企业的排污暗管;你吃的食物,一定来自你污染的那片土地……

基于以上道理,我们深深地期望,2010年,会成为中国的环保转折年。虽然这样的年份,按照道理应当在更早的时候就该来临。何况,在中国,任何人、任何机构,只要愿意做点有利于自身利益并顺便有利于公共利益、生态利益的事,一定会得到广泛的支持,每一个明智的企业家都应好好算算这笔账。

16、武卫政:低碳别搞花架子 勿贴低碳标签赚钱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0年04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316617.html

  时下,低碳在某些人眼中成了个筐,什么都要往里装。一个烂尾楼摇身一变,就成了低碳建筑,每平方米售价8万;一座大楼号称低碳,却花掉三四千万:标榜采用新风系统、外墙保温、垃圾处理系统等低碳技术的住宅楼,看上去很美,运转维护费用奇高;一些城市不顾资源禀赋,简单地认为建设低碳城市就是多搞几个新能源项目,急着打造低碳园区、再生能源经济区;一些企业觉得只要贴个低碳标签就能赚钱,想方设法跑马圈地。凡此种种,把本来需要科学规划、系统安排的低碳经济弄成了只顾吸引眼球的花架子。

  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潮流,中国必须及时跟进,尽早布局。但是应该认识到,即便是在2003年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英国,也是瞄着到2050年“创建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点是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的许多地方提出建设低碳城市和低碳乡村,那得扎扎实实地打基础,一步一步往前走,不可能立竿见影。在此进程中,政府可以鼓励城乡居民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践行低碳理念,却不可以为了追求政绩而制造一堆“昂贵的盆景”,更不能纵容那些打着低碳旗号谋取一己之利的行为。

  还应该意识到,西方发达国家高谈低碳经济,已经解决了本土的水、气、垃圾等污染问题,他们关注的是气候变化能不能让自己过度消耗资源、能源的好日子持续下去。中国认同低碳经济,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发展方式,面临生态环境质量局部好转、总体下降的严峻形势,人们更加关注能不能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发展阶段不同,国情不同,决定中国走低碳之路既要注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也要挖掘工业、建筑和交通领域的节能潜力,还要着力解决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

  低碳,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研究表明,减排1吨二氧化硫,可以带动38吨二氧化碳减排;减排1吨一氧化二氮,相当于减排298吨二氧化碳。中国在“十一五”期间进行的以二氧化硫为主的污染物减排,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如果“十二五”期间再增加对氮氧化物的总量控制,中国的污染物减排对低碳经济的贡献会更大。

因此,实现低碳目标,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贪大求洋。评价一个地方建设低碳城市、低碳乡村的实践,不但要看书记、市长怎么说,标语口号怎么写,规划蓝图怎么做,示范项目靓不靓,还要看污水处理得怎么样,空气质量好不好,城乡垃圾多不多。若是广大群众对环境状况还有很多怨言,低碳的花架子搞得再好,也是伪低碳。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