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二零一零年一月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二零一零年一月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10-01-04

二零一零年一月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9“江河十年行”系列报道之十:

1、2009“江河十年行”之十-从泸沽湖到阿海电站

 

环境资讯:

2、人民网环保频道:    环保部:西部大开发使生态环境恶化得到一定遏制

http://env.people.com.cn/GB/10701651.html

3、中国新闻网:      内地首座生态电厂投产 缓解鲁北电力紧张局面

http://env.people.com.cn/GB/10696470.html

 

地方信息:

4、中国环境报:      北京划定再生水使用范围 伪造进出水水质数据可罚1~3万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1/04/content_12751585.htm

5、新华网:        吉林:松花江干流出省断面保持三类水质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1/04/content_12751223.htm

6、湿地中国:       山东打治污"组合拳"高污染行业排污特权瓦解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1/671262566685_1.shtml

7、人民网:        青海58家国控重点排污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设备

http://env.people.com.cn/GB/10701750.html

8、中国环境报:      四川完成化学品污染风险评估 

http://www.cenews.com.cn/xwzx/zhxw/ybyw/201001/t20100103_629371.html

9、新华社:        江苏:水污染防治规划考核未过暂停审批

http://www.yzhbw.net/news/shownews-4_11827.dot

 

人与自然:

10、国家林业局网站:    我国提出三项措施加强野生虎保护管理

http://env.people.com.cn/GB/10698245.html

 

污染信息:

11、中国新闻网:      陕西渭南柴油泄漏致河南境内黄河水质超标

http://news.sina.com.cn/c/2010-01-04/023016873017s.shtml

 

气候变化:

12、人民网-人民日报:   京津出现罕见强降雪:全球变暖,天气变冷?

http://env.people.com.cn/GB/10696358.html

 

深度报道:

13、中国经营报:     “碳”价加速下跌:哥本哈根后遗症显现

http://env.people.com.cn/GB/10700383.html

 

环境时评:

14、人民网:        水伤害绝对不仅仅是水污染

http://env.people.com.cn/GB/10696784.html

15、中国环境报:      水电开发应顺环境而为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1001/t20100103_629380.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

 

 

 

1、2009“江河十年行”之十-从泸沽湖到阿海电站

汪永晨 周晨

 

走进泸沽湖

“江河十年行”离开攀枝花,路过平静安详的彝族小镇渔门,在圣诞前夜走进了泸沽湖畔。

小镇渔门

走向泸沽湖的路上

也是去泸沽湖的路上

还是去泸沽湖的路上

泸沽湖为川滇两省界湖,为四川云南两省共有,四川约占总面积的2/3,云南占总面积的1/3。泸沽湖是摩梭人家的母亲湖,摩梭人是中国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会,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所以被人称为“女儿国”。

圣诞节在泸沽湖人家的火前

灶房

在小旅馆的火堂里,结束在木里采访任务的新京报记者涂重航和瞭望周刊记者刘伊曼赶来与我们相见,小别重逢,大家济济一堂,围炉夜话。一面聊着这几天的采访,一面商议着下一阶段的行程。因为明天我们就要进入云南境内,进入考察的第二个阶段。结束夜谈,已是午夜时分,仰望星空,泸沽湖上微星点点。

这一夜,正是西方人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的平安夜。我们是在摩梭人的火塘前过的,并一起为泸沽湖的自然祈福。为中国的江河祈福。

泸沽湖边小学的孩子

码头的价目表

夜宿在四川境内的泸沽湖, 2009年12月25日一早我们向云南的泸沽湖进发。出行之时正赶上日出,我们的汽车和阳光一起奔跑在泸沽湖畔,阳光越过湖心小岛和湖面,追上我们,顿时整个车厢载满金光。

泸沽湖的清晨

晨雾中的泸沽湖

地质专家杨勇介绍,泸沽湖四周崇山峻岭,一年有三个月以上的积雪期。森林资源丰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也被人们誉为“蓬莱仙境”。

水中的小点是野鸭子

水边

停车观湖,波平如镜,尽管凉风习习,却丝毫感觉不到湖面的波动,让人疑虑这是不是人间。这时只见几只沙鸥从湖心小岛飞来,绕着竹筏盘桓,它们的飞翔不欢腾也不萎靡,只是轻轻的一划,划来划去,你一样感觉不到它的运动。于是,望着眼前无边无际的安静,你会认为,这里是仙境。

阿海电站

走过泸沽湖,就到了位于云南省丽江地区丽江县及宁浪县交界处的阿海电站,建在翠玉河谷的阿海电站,对“江河十年行”来说意义非常。

因为阿海电站在网上公示环评报告后,引起了民间环保人士、专家、记者的普遍关注,随后,十几个专家、记者和民间环保人士联名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项目。如此广泛的参与和关注,在中国大型水电站项目中是第一次,堪称公民参与国家工程论证的典范之一,被媒体戏称为“阿海事件”。

“阿海事件”虽然并没有停止阿海大坝的建设,但对真正落实公众参与权,可谓迈出了一大步。虽然相关方艰苦博弈的结果,令持反对意见的声音趋弱,但潜在移民和环保人士一直坚守“程序合法”和“程序公正”的阵地,强烈要求与开发方在法制框架内对话。

2008年12月阿海电站

2008年12月还没有通过环评前的阿海电站

2008年12月,刚刚走完“江河十年行”的地质与环境专家杨勇作为绿家园的代表,受邀参加了国家环保部有关阿海水电站的环评专家审议。国家环评会上,杨勇和另一位民间组织的代表直言不讳,阐述了金沙江中下游(石鼓~宜宾)共有鱼类160种,其中阿海水电站影响区常见鱼类16种,影响区江段中有细鳞裂腹鱼、鲈鲤2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鱼类;被收录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中的鱼类有长薄鳅1种。“若建了阿海水电站,这些鱼就要灭绝。”

在那个环评会上,环保部形成环评意见是:把金沙江的支流——水洛河,作为替代性河流,让那些鱼类在水洛河里繁殖。

这个方案的前提是,水洛河必须是完好的。然而,读者可能已从我们前两天的江河信息和其他媒体中获知,水洛河已经被水电站项目和非法淘金折磨的体无完肤,自顾不暇,那有精力去养育这些珍稀鱼类。

今日水洛河上要建企业丰碑

路上陷车后

  2009年12月25日,“江河十年行”走进的阿海水电站已经通过环评,正在紧张地施工。因为施工是由武警水电部队负责,禁止普通车辆入内。2009年“江河十年行”在来的路上就想好对策,谎称车上有病人,需要就近通过前往丽江治疗。环保者的无奈和弱势此刻毕现,但是能亲眼看看阿海水电站这个公众广泛关注的项目的进展,也是对我们的一种安慰。

经过一番交涉,武警哨卡经请示上级之后,同意我们的车辆通过施工路段,但不允许下车和拍照。

   车辆驶进施工区,我们在大坝主体工程前见到了“江河十年行”特邀的另一位地质专家,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总工程师范晓。

值得一提的是,范晓是跟随民工进入的大坝,这让“江河十年行”一行颇感意外。在大家眼里,范晓是典型的科学家形象,儒雅博学,和蔼可亲。不知他混入民工队伍时怎么就能没被发现。

车窗中拍的阿海电站

  

仅仅一年,阿海速度让人惊讶

范晓告诉大家,阿海水电站已在08年底通过环评,但环评之前已经完成了截流和坝基开挖,远远超过了基本建设项目开工的前提条件三通一平。所谓三通一平:“具体指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

所以,阿海大坝的工程进度十分迅速。

范晓认为,阿海大坝地处玉龙雪山断裂带上,地势陡峭,基本上都在四十度以上,地壳活动非常活跃。再加上处于金沙江翠玉河谷地段,砂岩居多,砂岩容易渗水,水气会对岩石产生水化,水解及碳酸作用,产生水斑,白化、风化、剥蚀、锈黄等各种病变,摧残岩石。

“在这种地段建大坝,有很高的风险,一到雨季,会造成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范晓沉重地说。

阿海所在的大山中

被护了坡的大山

大山的两边:自然与人为

大山中的大坝

生态学家徐凤翔认为,在大型工程项目的决策中,环保还不是一个具有约束性的条件,只能事后补救,环评报告也是在决策之后才进行的。

“这样环保就是一种形式,环评报告等同于一个手续,甚至是先上车后买票的手续。”杨勇说。

 杨勇这些年对金沙江的考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是亲眼看着金沙江阿海段的变化。2008年春天他曾在这里漂流,当时施工造成峡谷滚滚的烟尘,但大江还是自由流淌的。2008年12月,“江河十年行”到这里时,第二天要迎接国家环保部的环评审查。可是已经花了十几个亿的开挖,能不通过吗?杨勇对同行的记者们说。

这就是大坝

变了色的大山,没有水的金沙江

一年不见后的阿海电站

 “总的来说,金沙江水电开发的态势不可逆转,包括环保部叫停的一些项目。因为前期投入很大,这些项目不可能永远停止下去,否则损失极大。在金沙江这样的地段大规模开发水电,无论对生态环境还是地质环境,都是很大的损害。”范晓说。

 按照2003年国家计委(现国家发改委)通过的《金沙江中游河段水电规划报告》,规划了八座水电站,从上到下分别是虎跳峡、两家人、梨园、阿海、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和观音岩水电站。规划中特别强调这一库八级电站必须遵循总体开发的原则,下游7级水电站的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依据是虎跳峡龙头水电站。

“虽然现在不提虎跳峡水电站了,但下游的水电站建设,依然把虎跳峡作为调节库容的龙头。这样下去,有两种结果,一是倒逼,二是造成巨大浪费。因为有没有虎跳峡做为龙头水库,装机容量是大大不同的。”范晓不无担忧地说。

2009年12月阿海电站在快速的建设中

2008年12月阿海在等待着国家环评时

范晓的担忧同样传染了“江河十年行”中的每一个人,因为明天我们就要走进金沙江之子萧亮中的故乡,一个曾经要因虎跳峡水电站淹没的美景福地,却因萧亮中和他的父老乡亲们,还有关注中国江河的专家、记者、民间组织的呼吁而暂时保留。那里的美,去年就打动着一路看的都是破碎山河的“江河十年行”的参与者。上海的导演和文学家们还为此编排了一出话剧,今年那里还是金沙江的原汁原味吗,我们对那里的记录能一直保持着原汁原味吗?

大自然的山光水色

2、环保部:西部大开发使生态环境恶化得到一定遏制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10年01月0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01651.html

  记者从环境保护部了解到,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环境保护部认真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降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代价,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经过努力,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一、区别对待,大力支持西部地区污染减排工作

  综合考虑西部各省区环境容量、排放基数、工程削减能力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因素,对西部地区实行总量控制政策的倾斜,统筹解决了西部地区由国家审批环评项目所增加的二氧化硫总量指标。同时,毫不松懈地抓好污染减排工作。从2007年开始,每半年开展一次总量减排核查核算工作,对减排工作进展缓慢的地区启动了减排预警通报机制。对没有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的部分地市和单位实施了区域限批和行业限批。2008年,对陕西商洛、四川泸州川南电厂、贵州鸭溪电厂和甘肃靖远二电厂由于减排工作不力,作出了责令限期整改和进行处罚的决定。今年上半年,对减排工作滞后的内蒙古、四川、云南、贵州等西省区发出了预警通报。

  二、源头控制,充分发挥环评的宏观调控作用

  出台《关于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关于有序开发小水电加强生态保护的通知》、《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文件和导则规范,为从开发、建设源头控制生态破坏,实现西部地区工程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不断完善项目环评审批工作,支持西部地区煤电、煤化工、石油石化、煤炭深加工、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加工建设项目的环评工作,加快审批进度。十年来,共审批建设项目近1200个。做好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的监理与环保验收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积极支持四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加快灾区重建项目审批。全面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完成了《澜沧江中下游梯级开发流域环境影响研究和评价》等一批江河流域规划环评,在利用好当地资源的同时从源头上保护了生态环境。

  三、稳步推进,生态保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中央财政首次设立的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向西部地区倾斜。2008年,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安排资金1.67亿元,资金总量占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的33.4%,支持226个村庄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受益人口56万人;2009年,安排资金3.82亿元,支持500个村庄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受益人口107万人。

  区域生态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2004年我部组织编制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划出的50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中,西部地区占25个,保护面积达145万平方公里。2005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2005—2010)》,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实施《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2008—2020)》、《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06—2020)》。2009年,国务院审议通过《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为构筑稳固的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打下坚实基础。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护水平进一步提高。在西部地区新建了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自然保护区面积占西部地区国土面积的18%,为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一些地方为了眼前利益随意调整自然保护区范围、影响自然保护区功能的情况,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的通知》,组织开展自然保护区执法检查,加强对涉及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监管。

  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联合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共同印发了《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推动各地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同时,指导西部地区加大对重点资源开发和外来物种引进、转基因生物应用的生态监管与执法检查力度,强化了对流域开发和跨区域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物种资源保护有序推进。2007年,经国务院同意发布了《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在西部地区的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青海、新疆等7省(市、自治区)开展了生物多样性评价试点。通过试点,基本掌握了各省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变化趋势和威胁因素,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积极有序地开展。

  四、主动防控,稳步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

  集中力量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自2000年以来,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报请国务院批复了《三峡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等一系列规划,西部地区重点流域水污染状况得到遏制,部分流域水质得到显著改善。对西部地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和城镇污水管网建设项目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补助。其中,中央财政补助给三峡库区污水处理运行补助资金达42542万元。目前,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地区项目的平均补助比例已达到总投资额的70%。

  联合有关部门连续7年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有力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批示的“锰三角”污染问题,经过湘、黔、渝三省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集中整治,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群众环境权益得到维护。

  五、拓宽领域,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加强区域环境保护指导工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和宁夏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组织召开了支持新疆环保工作协调会和建设环境友好型宁夏工作协调会,提出了支持的具体政策措施。组织编制了《青藏高原环境保护综合规划》,会同青藏高原五省(区)环保部门完成了各专题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

  积极支持四川灾后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在汶川地震环境应急工作中,第一时间成立应急保障小组,建立应急保障机制,积极协调财政部安排抗震救灾资金1.05亿元。为满足地震灾区开展污染防治、防疫、饮用水安全、废物处置、过渡性安置区建设等方面工作的急需,陆续制定发布《地震灾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技术指南(暂行)》、《地震灾区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技术方案(暂行)》等一些标准,为保障灾区环境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切实做好对口援藏工作。召开了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会议,组织编制了《全国环保系统“十一五”对口援藏规划》,落实和启动了一批援藏项目。全国环保系统“十一五”对口援藏能力建设共投入13961万元,其中,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投入3335万元,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建设投入6094万元,环境管理基础设施和基本工作条件4532万元,支持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危险废物处理等,促进西藏环境保护工作水平的提高。

  六、多措并举,促进西部地区提高环保工作水平

  支持西部地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2000年以来,环境保护部配合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对西部地区下达了监测网络(辐射及地表水部分)建设项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中央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项目、冰冻雨雪灾后环境监管能力恢复重建与应急监测项目、地震灾区环境应急监测专项资金项目、中西部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项目、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等,资金总额达518503.9万元。2004年—2008年,为西部地区配备执法车辆1596辆,应急指挥车辆13辆,取证监测仪器设备19586台(套),西部地区省、市、地(市)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环境监管能力明显提高。

  支持环境科研工作。在支持甘肃、云南、四川、重庆等省(市)科研实力较强的单位科研立项的同时,采取央地结合的方式,以中央级科研单位为主、地方参与的形式带动青海、西藏、新疆、内蒙等省区环境科研单位,快速提升科研实力。目前,累计支持以上省市科研单位科研经费4300多万元。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在西部地区安排4个项目、24个课题,总经费达16.75亿元。支持环保产业发展,协助西部地区建设环保工程技术中心,提升西部地区的环保技术水平。积极开展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遥感调查工作,基本摸清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和动态变化,提出了针对我国西部不同生态承载力区域的产业发展建议,同时为科学合理地实施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基础。

  支持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区域督查派出机构建设。成立了西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西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统筹协调西部跨省域环境保护工作,督促检查突出的环境问题。增设了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西北地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积极指导和推动西部地区环保体制建设。十年来,西部地区环保机构由1999年的2131个增至2008年的3050个,增加43%;人员由17724人增至31368人,增加77%。西部12个省份中,已有3个省份的部分设区城市实行环保派出机构监管模式。1999年以来,累计培训西部地区地市级环保局长1220人、地市级环境监测站长234人、环境监察人员近3000人。

3、内地首座生态电厂投产 缓解鲁北电力紧张局面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0年01月0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696470.html

  中新网1月3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鲁北生态电厂2×330MW热电联产项目2号机组,近日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运行,标志着内地首座生态电厂—大唐鲁北电厂正式投产发电。

大唐鲁北生态电厂位于山东无棣县北部,为中国内地第一座2×33万千瓦生态电厂,亦是国家“循环经济”产业化示范项目。整个电厂形成一条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两台机组年发电量达35亿千瓦时,可有效缓解鲁北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

4、北京划定再生水使用范围 伪造进出水水质数据可罚1~3万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10年01月0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1/04/content_12751585.htm

    《北京市排水和再生水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由市政府第215号令发布,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的出台,为北京市加强和规范排水与再生水的统一管理提供了法治基础和依据。

    以举办奥运会为契机,北京市的排水设施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已形成由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再生水设施、污泥处置设施组成的设施体系。2009年全市污水处理量为10.8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量已达到6.5亿立方米,占全市总用水量的18%,成为首都水资源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规范使用再生水,《办法》规定,北京市再生水主要用于工业、农业、环境等用水领域。新建、改建工业企业、农田灌溉应当优先使用再生水;河道、湖泊、景观补充水优先使用再生水;再生水供水区域内的施工、洗车、降尘、园林绿化、道路清扫和其他市政杂用用水应当使用再生水。

    《办法》还特别规定,污水处理运营单位应当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并按照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污泥进行处置,防止再次污染。鼓励污泥干化、污泥堆肥等项目建设。在农林、建材等生产领域利用经无害化处理污泥的,享受国家和本市资源综合利用相关优惠政策。

    《办法》加大了对损害排水和再生水设施行为的处罚力度,设定了运营单位未履行维护管理职责的法律责任。排水和再生水设施运营单位未履行巡查、养护和维护职责的;再生水水质、水压不符合标准的;伪造、篡改、瞒报进出水水质、水量等数据的,将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张黎)

5、吉林:松花江干流出省断面保持三类水质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1月0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0-01/04/content_12751223.htm

    新华网长春1月4日电(记者王猛)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吉林省坚定不移地执行让松花江休养生息的政策。目前的监测数据表明,吉林省境内松花江水系水质保持稳定,出省境松花江干流的两个断面均稳定保持为三类水质。

    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环境保护能力,是吉林省加快推进松花江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措施;同时,吉林省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

    吉林省坚持“管住新的、管好老的,不欠新账”的原则,转变发展方式,突出源头治理。他们严把环保准入关,对向松花江流域排放一类污染物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对拟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建设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对松花江流域新建环境风险大的建设项目严格控制审批;对松花江流域新增COD排放的建设项目实行总量前置审批。同时,坚持有计划、有步骤地淘汰落后产能,关停了一批火电、炼钢、水泥、电解铝、酒精项目,解决了一批环境违法突出问题。

    几年来,吉林省把工业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项目全部纳入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总体规划。“十一五”规划启动前,吉林省松花江流域所有县(市)都没有污水处理厂,而现在,流域内33个县(市)的污水处理厂已全部纳入了国家治理规划开工建设,到今年底将全部建成。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日前指出,在取得明显成绩基础上,吉林省要进一步推进松花江“十一五”规划项目建设,推进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不断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做好松花江流域支流污染防治工作,谋划好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工作。

6、山东打治污"组合拳"高污染行业排污特权瓦解

来源:湿地中国2010-01-04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1/671262566685_1.shtml

山东省境内四大流域从1月1日开始统一实施流域污染物排放标准,以高于国家标准的要求,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约束,流域内的企业和个人打破行业界限,不享有任何排污“特权”。

流域污染物排放取消“特权”

随着半岛流域从1日起执行高于国家标准的流域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南水北调、小清河、海河流域在内的山东省四大流域全部实施了统一的流域排污标准。

按照这个标准,在四大流域重点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二级保护区),所有排污单位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不得超过60mg\l和100mg\l;氨氮排放量分别不得超过10mg\l和15mg\l。

以流域为污染治理单元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改变了过去依照行业排污标准来治理污染的旧模式,山东省环保厅科技标准处处长谢锋说,新标准的最大特点就是打破行业界限、治理对象由排污企业变成一个流域。

据山东省环保厅介绍,过去为照顾行业之间的差别,中国对不同行业污染物排放实行差别标准。如COD排放标准,造纸行业为450毫克/升,化工行业则根据去向不同,分别为100毫克/升、150毫克/升、500毫克/升。

曾参与国家造纸行业排污标准研究制定工作的山东省环境规划院史会剑告诉记者,山东省如果按照过去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约束排污单位,即使每个排污单位都完全达标排放,也可能因排污单位过多导致水体质量较低。

山东省2006年和2009年已分别在南水北调和小清河、海河三个流域实施了这一新标准,随着半岛流域被纳入,山东率先在全国全面实行严于国标的水污染物统一排放标准,行业水污染物排放特权在这个省成为历史。

位于济宁的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南水北调东线最早执行流域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之一,近年来投资近14亿元专项用于环保。公司董事长李洪信说:“达不到标准的企业必须关停或搬迁,环保工作实际上成了企业的‘生命工程’”。

太阳纸业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从2006年至2009年,太阳纸业年产量增加了一倍,但COD排放量却降低了近50%,目前基本稳定在70毫克/升以下,这一水平比欧美的排污标准还要高。 

高标准 高投入 高效益

标准严于国标,取消行业排污差异对所有企业来说是否公平,记者采访发现,治污高标准给排污单位虽然带来了高投入,但投入后的效益也是可观的。

山东是中国最大的造纸省份,根因此面对巨大的治污压力。谢锋回忆说,流域标准均曾遭到过质疑,认为标准过严可能扼杀这个行业,但经过测算,占山东造纸企业总数20%的大型企业生产了80%的产品,其余80%的小企业仅占产量的20%,且难以达标排污。

山东省决定让新标准为造纸行业重新洗牌,不保护代表落后生产力的小企业。至2008年,山东造纸企业从1996年的700多家减少至270家,其中草浆生产企业从522家锐减至16家。但同时,山东全省造纸产量至2008年达到1350万吨,较2002年增加了一倍,连续13年居全国第一位,而造纸行业COD排放量减至8.5万吨,同比减少了58%。

承担起环保责任的企业则因环保标准提高后,行业“大洗牌”而受益。李洪信解释其中原因说道,一方面企业因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环保标准提高使一些不能达到这个标准的企业从市场中退出,具备治污能力的企业通过精细管理、提高技术含量等方式优化产品结构。企业能够更快走上集约化高效发展道路,在碧水蓝天下收获“金山银山”。

排污企业用高治污成本同时换来了高环境效益,记者发现一些曾经污水横流的造纸厂在排污口上就有生态养殖池,里面养殖各种鱼类。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输水通道微山湖,周边生态环境改善使得湖泊生机勃勃。微山县微山岛乡万庄村党支部书记殷延品告诉记者:“近年来湖水水质特别好,没发生过一例因污染而死鱼的现象。”殷延品家住微山岛上,他关注微山湖水产养殖30多年。他说,湖水水质改善保护了群众的水产养殖积极性。

 “过去用行政命令方式管理企业排污,让不达标的企业硬下马经常会给企业经营造成硬伤,现在用流域水质改善整体要求倒推制订流域排污标准,有助于区域内企业根据标准调整产业结构。”谢锋说。

高标准下的治污“组合拳”

在实施新的流域污染物排放标准过程中,山东省还积极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用、保”并举“组合拳”,创新生态补偿、以奖代补等方式调动各地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治、用、保是密切协作的生态环境保护方式”,山东省环保厅厅长张波解释说,“治指污染治理;用指水资源循环利用;保是即生态修复和保护,是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综合采用河流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河道走廊湿地修复、湖滨及湖区湿地修复等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增加环境容量,改善流域生态环境。”。

以对太阳纸业的污水处理流程为例,厂区排放到水深度处理系统的污水COD浓度约在100mg\l以下,经深度处理到75mg\l以下;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市中水资源化工程区,经杨家河湿地、泗河生物、自然降解过程,由人工湿地进行最后净化后排放出境,这时的水质已完全达到南水北调标准。

2005年,山东省还在南四湖流域污染最严重的新薛河入湖口开始“退耕还湿”尝试,从南方引进湿地作物芦竹推广种植。 依照经验,河水污染物在通过15公里河道后,浓度会衰减一半,如果通过湿地再注入湖中,污染物含量会再衰减一半,这样就能使入湖河水的污染物浓度控制在三类水标准以内。目前,南四湖流域内人工湿地和湿地保护区面积已经扩大到8万亩左右,湿地的“地球之肾”功能正在发挥效果。

此外,山东省还积极创新生态补偿、以奖代补等方式调动各地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不久前,山东省“以奖代补”颁出2.01亿元财政“环保大奖”,大奖分设重点企业和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管、重点河流(河段)水质改善等奖项。山东省近9成市地获此财政环保奖励。获奖最多的市地得到3500万元财政环保奖励。

按照规划,到2013年,山东省将完成主要的环境保护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制订一批相应的环境保护技术规范。张波说,到2010年底,山东全省将使主要河流恢复鱼类,实现水生态的重要转折。

7、青海58家国控重点排污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设备

来源:人民网2010年01月0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01750.html

  人民网西宁1月4日电 截至目前,青海已完成58家国控重点排污企业自动在线监控建设,实现了企业现场端自动监测设施与省、地(市)二级监控中心的联网。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青海国控重点排污企业在线监控建设项目有两部分,一是省级、西宁市、海东地区、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共5个监控中心;二是企业现场的在线监控装置和视频监控装置。全省共计划为西宁特殊钢集团、中铝青海分公司等58家重点排污企业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安装80套自动监控设备。

据悉,通过在线监控建设项目的实施,将占全省主要污染物污染负荷70%以上的重点企业全部纳入了自动监控范围,通过自动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科学、准确、实时地掌握污染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数据、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等相关信息,有利于及时发现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最大限度降低污染事故的危害,并减少执法成本,提高工作效能。(郅振璞 王春燕)

8、四川完成化学品污染风险评估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01-03 

http://www.cenews.com.cn/xwzx/zhxw/ybyw/201001/t20100103_629371.html

为避免次生环境污染提供借鉴经验和方法

     中国环境报 记者曹小佳 通讯员王小玲 成都报道 国内首个重大灾后快速评估项目“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化学品污染风险快速评估项目”于2009年12月结束。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确保了灾区震后化学品对环境无明显影响,还对未来应对类似灾害、避免次生环境污染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环境保护部与世界银行立即合作开发“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化学品污染风险快速评估项目”。据介绍,项目分污染源风险识别、快速评估、消除风险行动建议、信息公开4个步骤进行,建立了包括58个优先风险源的数据汇总文件,以及相关的地理信息关联库。项目实施中,对58个优先调查点进行了考察,根据企业现场调研结果并结合监测结果,进行了优先污染源初步评估和潜在风险定级,同时给予了行动建议。

  四川省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指出,作为国内首个重大灾后快速评估项目,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化学品污染风险快速评估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仅仅是帮助灾区有效防范了次生环境灾害,更重要的是给未来应对类似灾害做出快速评估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式方法。 

9、江苏:水污染防治规划考核未过暂停审批

来源:新华社2010-1-4

http://www.yzhbw.net/news/shownews-4_11827.dot

  江苏将对沿淮8市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

  考核未通过暂停审批建设项目

  水质超标发生污染事件要扣4~10

  中国环境报 见习记者闫艳 通讯员李莉 记者高杰 南京报道 面对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严峻形势,如何才能有效推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实施和落实?近日,江苏省政府转发了江苏省环保厅等6部门联合出台的《江苏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对江苏省淮河流域的徐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泰州和宿迁8个省辖市人民政府实施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情况进行考核。

  对哪些指标进行考核?

  《办法》对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的三大指标进行考核,其中包括水质指标、工程指标及其他指标。水质指标考核方面,将对国家及省有关规划、计划和方案中确定的水质断面综合达标率进行全面考核。数据来源以手工监测数据为主,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数据以及水利部淮河委员会或地方水利部门的监测数据为辅。其中,人工监测数据包括各地自行监测数据和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的监督性监测数据。

  工程指标考核即考核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项目完成率,包括国家规划和省有关规划、计划、方案中确定的工业污染治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重点区域污染防治等项目。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验收报告或认可文件为水污染防治工程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依据。

  其他指标的考核,将对包括治污工程投资完成情况、排污单位废水达标排放情况、城镇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及收费情况、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在线监控设施安装运行及联网情况等进行考核,以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的材料为考核依据。

  如何进行考核?

  对于考核将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办法》也做出了详细说明。考核将采用百分制计分,其中水质指标50分,工程指标30分,其他指标20分。考核结果分为好(80分以上)、较好(70分以上,80分以下)、一般(60分以上,70分以下)、差(60分以下)。考核采用现场核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重点抽查过程中,若发生一起弄虚作假的,扣0.5分,扣完为止。考核结果为差的,将被认定为未通过年度考核。未通过年度考核的省辖市人民政府应在30天内向省人民政府作出书面报告,提出限期整改措施,报送省人民政府,抄送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每发生一例由于水质超标引起的环境事件,按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确定的事件等级,对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环境事件,分别依次扣减责任方10分、8分、6分和4分。因违法排污导致邻省、邻市河流水质发生重大改变的,酌情扣减责任方2~6分。

  淮河流域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按年度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自查,自查内容包括水质指标、工程指标、治污工程投资完成情况、排污单位废水达标排放情况、城镇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及收费情况、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在线监控设施安装运行及联网情况等。自查报告于每年12月底前报送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江苏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省有关部门对淮河流域各省辖市上一年度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并于每年1月底前将考核结果报告省人民政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后,向各省辖市人民政府通报。

  考核结果会有何影响?

  江苏对淮河流域8个省辖市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对各省辖市政府会有什么影响呢?

  《办法》要求,考核结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后,报送省委组织部,依照有关规定,作为对各省辖市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对考核结果为好的,省财政优先加大对这个地区列入国家和省水污染防治规划中的工程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对未通过考核的,省环保厅暂停审批这个地区新增水污染物排放量的建设项目。

  对未通过考核且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不力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由监察部门按照《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在考核工作中瞒报、谎报情况的地区,予以通报批评。对直接责任人员,应严肃处理。

10、我国提出三项措施加强野生虎保护管理

来源:国家林业局网站2010年01月0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698245.html

  国家林业局近日下发《关于加强野生虎保护管理和严厉打击走私、非法经营虎产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通知》,要求从三个方面加强我国野生虎种群保护,严厉打击走私、非法经营虎产品等违法犯罪行为,规范和强化虎驯养繁育活动及虎产品监管,并在全社会倡导虎年护虎行为。

  虎是自然保护领域中的重要代表,是国内外社会关注的热点野生动物物种,以虎为主的虎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加强虎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我国野生虎种群仍处于极度濒危状况,栖息地面积难以满足野生虎生存要求,供老虎猎食的物种种类和数量也较少,急需加大老虎拯救保护力度;一些边境地区和集贸市场仍存在少数走私和非法经营虎骨、虎皮等虎产品的现象,对我国形象和声誉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为此,国家林业局提出三项措施,切实加强野生虎保护管理。

  一要切实强化野生虎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各现存野生虎分布区及其潜在的活动扩展区域林业主管部门,要立即对上述区域组织一次深入细致的调查,进一步加强野外巡护力度,切实防范盗猎野生虎及其捕食动物活动;研究解决野生虎栖息地隔离等问题,为野生虎种群的稳定和扩大提供更好的生境;坚持对野生虎及其栖息地生境的监测和评估,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做好野生虎及其捕食动物伤害人畜、损毁农作物的补偿工作,化解周边群众与野生虎保护之间的矛盾,积极争取群众支持和参与保护野生虎行动。

  二要严厉打击走私、非法经营虎产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迅速组织力量对本区域野生动物产品交易较频繁的场所、环节进行调查,做到巡查到位、责任到人、执法有力。对情况复杂、问题严重的地区,要主动协调公安、工商、海关等有关执法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联合执法检查,适时组织专项打击行动。2009年10月1日起,国家林业局开设了野生动物保护举报电话(010—62888606)和邮箱(savewildlife@caf.ac.cn)。各地要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公众通过上述渠道提供有关走私、非法经营虎产品等犯罪活动的信息,并结合本地实际,向社会公布本区域的举报电话,有效发挥公众在野生动物保护执法中的积极作用。对群众多次举报、反映的走私、非法经营虎产品的情况,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将依法追究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三要严格规范虎驯养繁育活动,强化对人工繁育虎死亡后虎产品的监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严格规范虎驯养繁育活动,强化对人工繁育虎死亡后虎产品的监管。所有虎驯养繁殖活动,须依法持有驯养繁殖许可证,并具备开展观赏展览的场所和条件。对人工繁育的虎个体,须记录各方面情况,统一实行标记,建立全面的个体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对人工繁育虎死亡后虎体或经分类处理的虎骨、虎皮等虎产品,要予以封存,未经许可不得启用;对确无条件封存的,可在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监督下销毁。通过各类新闻媒体的宣传,告诫社会公众不要购买非法虎骨制品和穿戴非法来源虎皮服饰,倡导公众自觉抵制非法行为。(宣传办)

11、陕西渭南柴油泄漏致河南境内黄河水质超标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0年01月04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0-01-04/023016873017s.shtml

  中新网1月4日电 陕西省华县中石油地下输油管道日前发生泄漏,在渭河形成污染带进入黄河,造成黄河污染。环保部门监测数字表明,黄河河南巩义大桥以西的地区,监测值已超标,巩义大桥以东的监测值仍正常。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黄河从陕西进入河南的第一站是三门峡市,目前,尽管三门峡水库河面看不见明显油污,但监测数据表明河水已经被污染。

  从2日下午开始,三门峡水库大坝已经落闸停止发电,这样将可以把被油污污染的黄河水截留,为处置油污赢得时间。

  据悉,环保部、水利部黄河委员会已派人赴河南现场指导环境监测和油污处置,河南省委省政府也已成立应急小组,保证沿黄城市饮用水源,确保民众饮水安全。目前,河南沿黄各市在原来水质检测点的基础上增设了新的监测点,监测频次升至每小时一次。

  黄河水在河南省共经过八个城市,其中,郑州,开封都以黄河水为饮用水源。因此,河南省防控任务非常艰巨。

  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下将设置一条拦油带。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表示,政府将采取一切措施,保证不影响城市饮用水安全。他介绍,将在三门峡水库上方,三门峡水库中,以及三门峡水库下方设置三道拦阻坝,预计4日中午或者下午将全部完工。

  河南省正协调各地紧急调运吸油砖等物资,中石油也派出专门人员参与抢险治污。中国石油副总经理廖永远介绍,目前已有50名工作人员到达现场。

  最新监测数据表明,污染水体已经对河南省境内黄河水质造成了影响,部分断面水质中,石油类浓度超过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但是,尚未对城市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造成影响。河南各地正按照政府要求,积极采取应急措施,沿黄各市备用水源充足。

2009年12月30日凌晨,中国石油兰郑长成品油管道渭南支线发现大量柴油泄漏进入赤水河,在渭河形成污染带进入黄河,造成黄河污染。

12、京津出现罕见强降雪:全球变暖,天气变冷?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0年01月04日 刘毅

http://env.people.com.cn/GB/10696358.html

  核心提示

  京津大雪是否为“史上最大”?雪后出现的低温是否将是“史上最冷”?气候“全球变暖”背景下为何频现大冷天?

  气象专家为您带来权威解答。

  新年的第一场大雪,从1月2日到3日,纷纷扬扬降临京津冀等地。北京和天津地区的日降雪量,均突破1951年以来的1月份历史极值。

  中央气象台3日预计,未来三天,强冷空气将继续影响我国大部地区。3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橙色警报、暴雪橙色警报和海上大风橙色警报,同时还发布了大雾预报。

  京津日降雪量破1月份历史极值

  受蒙古高原强冷空气影响,是否为厄尔尼诺所致还需进一步研究

  从2日晚开始,京津冀等地出现大雪。

  气象监测显示,京津冀等地降雪量普遍有4—8毫米,部分地区出现10—18毫米的暴雪,北京居庸关20小时降雪量达到21.8毫米。

  北京大部地区积雪深度有10—20厘米,昌平和门头沟积雪深度达33.2厘米。

  气象专家介绍,北京和天津地区1月3日降雪量,均突破了1951年以来的1月份历史极值——北京1月份日降雪量历史极值为6.2毫米,出现在1989年1月6日;天津1月份日降雪量历史极值为6.6毫米,出现在1997年1月4日。

  中央气象台3日预计,3日夜间,京津地区的降雪将逐渐减弱,4日降雪会基本结束。

  未来24小时,大雪会出现在河北东部、天津东部、辽东半岛南部、山东半岛北部等地,山东半岛北部的局部地区将有10—12毫米的暴雪。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高级工程师陈峪表示,京津冀等地出现的这次大雪,从降雪量上来看,个别地方打破了历史极值,但大部分地区还是处于正常范围内。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3日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京津冀等地出现大雪的原因,主要是蒙古高原下来一股势力比较强的冷空气,而华北地区水汽条件比较充沛,冷空气下来时,水汽上升,带来降水,“由于华北气温比较低,降水以降雪为主”。

  “从去年3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由正常向偏暖方向发展,到6月偏暖幅度达0.5摄氏度,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孙军介绍,研究表明,这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暖的状况,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秋末至冬季的气候往往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北美地区和我国北方的降雪频次增多。

  孙军认为,厄尔尼诺是否是导致近期北方地区降雪较多的原因,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

  中国气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这次降雪过程中,气象部门没有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段丽说,“这场雪和去年11月的那两场雪不同,初冬的雪含水量大,下了就化了;现在是隆冬,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下多少雪就会积多少。”未来一周,北京的气温将持续偏低,估计积雪要一周左右才会逐渐融化。

  北京将接近历史同期低温纪录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低气温等极端天气出现是表现之一

  强冷空气还将带来大风及强降温,使我国中东部气温集体“跳水”。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受强冷空气影响,3日夜间至5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东部以及淮河以北大部地区将先后有4—6级、阵风7级偏北风。

  强降雪过后,包括华北地区在内的中东部地区,气温将普遍下降8—12摄氏度,局地最大降幅可达16—18摄氏度。

  气象部门预计,5日至6日早晨,华北北部最低气温将下降到零下20摄氏度至零下32摄氏度。大雪过后的北京地区,气温最低将跌至零下18摄氏度左右。这一最低气温,将接近有气象数据记录以来北京1月上旬最低气温(为零下20.1摄氏度,出现在1951年1月10日)。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介绍,中国气象局于去年12月31日就针对此次雨雪天气过程作出部署,并于1月2日启动寒潮Ⅳ级应急响应。

  随着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召开,“气候变暖”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是,这次会议闭幕后,欧洲、美国遭遇了极端暴雪天气。现在,我国京津等地也出现罕见强降雪。

  有人产生疑问:不是说全球气候变暖吗,为什么天气会这么冷?

  对这个问题,孙军指出,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经常会有比较极端的天气发生,“这些极端天气,包括极端高气温的高温、热浪,也包括极端低气温的寒潮、大到暴雪。气候变化,总的趋势是全球偏暖、气温偏高,但某一个时段内,会有极端冷的天气发生”。

他强调,气候变暖是大趋势,但天气变化会存在波动,并不是平稳发展的。

13、“碳”价加速下跌:哥本哈根后遗症显现

来源:《中国经营报》2010年01月0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00383.html

  不能太悲观。

  李硕(化名)最近反复告诫自己,要鼓足士气。

  然而,由于自己手头的一个CDM(清洁发展机制,发达国家通过该机制购买发展中国家可以出售的二氧化碳减排配额,美国有指定的碳交易场所)项目正在联合国等待审批,而哥本哈根大会之后的一周内,欧洲碳市场价格暴跌,已从15欧元/吨降至12.5欧元/吨左右,跌幅约16.7%,而暴跌的原因多方机构认为是哥本哈根并没有达成实质的结果而造成的。

  对于目前的碳交易市场状况,李硕想不着急都难。

  两年前,李硕成为国内从事CDM业务的一员。而眼下,像他一样着急甚至比他更着急的大有人在。

  “现在太敏感了,在国家发改委的具体政策出来之前,我们什么都不能说。”北京市环境交易所某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此前,2009年12月中上旬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明确表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将减少40%~45%。中国的“碳市场”有充分的空间和规模吸引着各方目光。

  “额外性”是关键

  李硕们之所以特别关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会议和碳市场价格的变化,是因为CDM项目的赢利与政策息息相关。

  据李硕介绍,从事CDM交易不外乎几个环节:寻找合适项目,设计运营模式,开发项目并购买,获得国内许可,到联合国CDM项目执行理事会(EB)处审批核发,EB审核通过后在美国的碳交易所卖给来自发达国家的购买商。

  从以上环节不难发现,CDM项目能够获得EB的审批是能否最终交易的前提。而日前,EB就曾经否决了来自国内的10余个风能CDM项目。

  “EB的审批主要有两项原则:一个是CDM项目本身是否符合减排原则,另一个则是额外性原则。”李硕说,所谓“额外性”某种程度上相当于CDM项目的“亏损”和交易额的“紧要程度”。

  举例说,假设某CDM发电项目因为减排设备的投入,其盈利水平只有2%,而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为5%,则企业往往因为3%的“亏损”而没有减排的积极性。这个时候,如果能够通过将该项目减排的二氧化碳额度转换成CDM项目出售给购买商获得3%以上的收益,企业减排的积极性就会很高。EB也乐于批准,在企业的减排中扮演“雪中送炭”的角色。

【1】 【2】 【3】 【4】

14、水伤害绝对不仅仅是水污染

来源:人民网2010年01月04日 冯永锋

http://env.people.com.cn/GB/10696784.html

  四川木里是许多好游之客毕生想到达的风景优美区,这个地方好像也一度拼命想成为“最后的香格里拉”之一。但最近发生了猖獗的水洛河河道采金事件,直接提醒我们,在中国,伤害水的方式绝对不仅仅是污染水,让水死亡的最好办法,是让它成为“空水”。

  在中国所有的生态系统中,水生态系统是被伤害得最严重的,而保护措施是最不得力的。虽然有些哲学家在那胡思乱想,想把中国的文化与水文化关联起来,可实际上,中国文化中没有丝毫的对水的尊重,几千年来的所行所为全都是要把水置之于死地,让所有的水都成为绝望的死水。

  稍微关注一点环境保护的人,谈到中国的水危机,往往喜欢谈“水质性缺水”,也就是谈水污染导致的生态灾难,有多余时间才会顺便谈一谈干旱带来的饮水困难和生态用水困难。而实际上,在中国,即使是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即使是水没受污染的地区,水也同样在遭受重大的伤害和灾难。因此,如果你打开全国水地图,进行一番粗略的浏览,你会发现,中国早已经全面进入水伤害时代,中国伤害水的方式,远远不止把水弄脏一种。

  根据我几年来小小的涉及,我发现,在所有迫害水的方法中,污染已经是最过时的一种;而随着全国治污能力的提高,水污染有逐步缓解的趋势;但与之相伴的,是其他伤害水的方式开始越来越波澜壮阔,惊涛骇浪频频涌现。

  伤害水的最通用的一种办法,是把水里所有的可抓捕出来卖钱的“野生动物”全都捉光榨尽,用鱼钩钓鱼太慢,就想细密的网去捕;用网捕会出现漏网之鱼,就用高压电去痛击;从源头下一遍毒药不够,那就下第十遍,直到把河里所有想活下去的生物全部毒翻;把鱼类抓走远不能满足致富的渴望,那就把虾蟹类、螺壳类、鳅鳝类、龟鳖类全都清空;直到清纯闪亮的水体里面,一只生物也见不到,这才肯放下心来,让水自流。可我们不知道,鱼需要水,水也需要鱼,他们就像夫妇一样在地球上相依为命,我们夺取走一方的性命,实际上就同时夺走了另外一方的生存权和幸福权。

  然而我们觉得做到这个程度还不够,我们不仅仅要让水里的生物全部消失,我们还要剥夺所有河流的生命权,肆意践踏河流伦理,让“鱼水”这对生态夫妇同归于尽。河床里往往有砂石,有些砂石里含有金银铜铁,有些含有宝石玛瑙,有些是怪石奇石,有些富有纪念意义,于是所有的石头都会被人们开采,直接破坏了河流的生命基础。水往低处流就意味着有落差,有落差就意味着有水能,有水能就意味着可以发生电。于是在某些水电开发商和水电科学家的眼中,所有的河流都是为生产电力而存在,于是全中国大地,开始泛滥起水电开发大潮,中国所有的河流都在变成湖泊,中国所有的活水都在变成死水。河流又是往往可以通航行船的,虽然由于近年来大量河流的干涸,渭河、永定河、海河已经不再可能放舟,但长江却被许多航运爱好者视为黄金水道。航运的发达意味着噪音、螺旋桨的增多,这就意味着对水生生物构成了频密的威胁。

所有让水死亡的过程其实都是让人类面临水危机的过程,所有伤害水的过程都是对我们身边的生态系统构成严重侵犯的过程,是人类自残的过程。因此,伤害水的行为其实是最得不偿失的行为。最简单的例子,海岸滩涂养殖的大量开发意味着沿海自由湿地的散失,也就意味着大量鸟类觅食地的消亡,也就意味着大量的鸟类在迁徙过程中无处落脚打尖休息住宿娱乐。因此,我们要想保护水生生态系统,唯一的方式就减少人类对各种天然水体的开发利用强度,减少对各种地下水体的挖掘利用强度。我们甚至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水资源保护局,以用来阻挡一切水伤害事件的持续发生。这样做其实是为了保护人类的自私权益,因为中国水危机的直接后果就是饮用水出现困难,当一个国家的人民,连一口放心水都喝不上的时候,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而让我们喝不上安全水的原因,恰恰是我们在不知何止地伤害着我们身边的水。

15、水电开发应顺环境而为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0-01-03  国冬梅 

http://www.cenews.com.cn/xwzx/gd/qt/201001/t20100103_629380.html

    21世纪的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是什么样的关系?美国的水电开发做出了很好的回答:水电开发及利用应该是顺环境而为,而不是逆环境而为,应当努力将环境对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对于已建成的水电站,可以采用生态调度及生态修复的方法,通过适应性管理的手段来调整水力发电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使其变得协调。

  水电没有生态环境影响吗?

  水电工程的建设对生态与环境造成各种复杂的影响。正面影响包括:替代火电以减少污染和生态破坏;资源转化,形成新的生态区,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区域城镇化的进程;水电站对局地气候的影响,对库区周边农业有利。负面影响包括:水库水位升高及水沙情势变化引起库岸滑坡、坍塌、诱发地震、地下水位上升使土地盐碱化和沼泽化;水质污染对水生生物和人群健康造成威胁等。

  总体来说,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构筑物(大坝或其他建筑物)对河道的阻隔,水沙情势的变化、河岸变化,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且,自人类开始建设水库大坝以来,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来的大坝建设高潮,世界各国对大坝的生态安全都给予了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是保护人类健康和动植物安全。随着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价值,尤其是基因资源价值的认识,人们对于水电开发的生态影响日益重视。

  当前社会上极为关注的是大坝建设对洄游鱼类造成的影响。大坝通过汇集水及改变河流的流速使河流的温度发生改变,并且大坝建设后使河流变得更具湖泊性质,大型植物及高等生物的需氧量得不到满足,使得下游水中生物的多样性受到限制。同时,大坝修建后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往往会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带来一系列环境生态问题。

  美国在水电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

  发达国家的水电工程大都建于上世纪30年代~80年代。随着大坝和其他配套设施的老化,水电工程的维修和退役已引起各方面重视。其中,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颁布了一系列环境法规,对大坝的建设和运行提出了严格的环境限制,并对原许可证已到期的水电工程进行严格审查,责令其中部分水电站退役。

  在美国,受到指责最多的是科罗拉多河的开发与利用,争议最多、情况最复杂的也是科罗拉多河。其中,对格伦峡谷水坝(鲍威尔水电站)的争议则最激烈。在建设格伦峡谷大坝前,科罗拉多河每天携带泥沙500万吨通过格林峡谷。建设格林峡谷大坝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在胡佛水坝库区中的格兰德峡谷中沉积泥沙。但是,格伦峡谷水坝的修建,却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其中,最大的影响或许就是对鱼类的影响以及泥沙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坝的负效应渐渐出现:河中的8种本地鱼类,有3种已经消失,在科罗拉多河生活长达200多万年的弓背鳜锐减。

  后来,有人提出要对格伦峡谷水坝发电机组进行扩容的时候,才引起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美国国会要求对格伦峡谷水坝的环境生态作全面的评估,从而促使环境科学家对格伦峡谷水坝进行环境研究。

  面对压力和指责,美国水电工程师联合环境科学家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并进行生态修复,提出了广受瞩目的“适应性管理”的概念。据美国有关资料介绍,水电适应性管理关注的焦点是生态,管理的对象是河流生态系统。在必要时,适应性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水力发电能力,但这种程度要以恢复自然生态和实现自然资源的长期可持续性利用为目的。

  处理好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目前,各级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在积极推动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正确处理好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必然的、历史性选择。

  首先,必须正确认识水电开发与环境生态的关系。在水电开发过程中,水电开发应主动适应环境生态,将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不能仅仅盯着眼前的、局部的经济利益,而应该着眼长远,对整个生态系统负责,应制定总体规划,彻底改变“技术经济最优”的工程目标。工程项目的选择、建设和运营都要真正体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

  其次,水电开发程度和规模必须考虑“社会强度”。河流生命的权利,在其与其他生态要素的相互作用中存在和实现。在国家层面上,水电开发有一个度,而在某一条具体的河流上也存在着度的问题。在欧洲和北美,很多国家对水坝的建设,更有近乎苛刻的审核规定。例如,新建的水坝不能干扰水资源系统,不能影响河流水质和水的生态状况,不能对交叉水域、海洋、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国内外各方对水电开发的生态影响日益关注,即“社会强度”不断增强。那么,水电开发的程度和规模,即“自然强度”将受到“社会强度”的影响。只有综合考虑到“社会强度”和“自然强度”,水电开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规范水电开发的法律手段和经济政策要进一步加强。要综合考虑水电开发的“自然强度”和“社会强度”,并将其作为加大执法力度的重要依据,有针对性地加大对企业的处罚力度;要核算生物多样性价值,并针对公共资源产品的价格收取环境税,将环境成本内部化,避免公共资源成为个别企业的“印钞机”;要进一步完善环评制度,在不宜进行水电项目建设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等区域,划定保护河段和保护流域区,禁止进行水电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设。(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