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八月二十一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八月二十一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9-08-21

八月二十一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寻找心中的小木屋和梦中的高原珍宝系列报道:

1、寻找心中的小木屋和梦中的高原珍宝之二-—走进波密,走近帕隆藏布江

 

环境资讯:

2、新华网:       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得到初步控制

http://news.sina.com.cn/c/2009-08-21/144618484639.shtml

3、新华网:       我国成为世界地质公园数量最多的国家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8/20/content_11922883.htm

 

地方信息:

4、新华网:       北京市环保部门称:可口可乐等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908/20/t20090820_19832503.shtml

5、新华网:       重庆强化三峡库区工业污染源治理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222425

6、新华社:       特大旱灾袭击内蒙古草原(组图)

http://news.sina.com.cn/c/p/2009-08-21/075818481992.shtml

7、中国环境报:     广东第二起公益诉讼胜诉 

http://www.cenews.com.cn/xwzx/fz/qt/200908/t20090821_621903.html

 

环保法规:

8、中国环境报:     从PX项目到京六里屯垃圾焚烧 规划环评立法正当时

http://env.people.com.cn/GB/9902498.html

 

深度报道:

9、经济参考报:     湿地玛曲生态悲歌:泉眼消失河流干涸

http://env.people.com.cn/GB/9906673.html

10、新京报:       陕西凤翔铅中毒调查:未按环评要求搬迁村民

http://news.sina.com.cn/c/2009-08-21/030618478793.shtml

11、生命时报:     “铅超标”孩子最受伤 生活中铅摄入无处不在 

http://news.xinhuanet.com/life/2009-08/21/content_11920438.htm

12、人民日报:      山西成全国唯一GDP下降省 因拒绝"带血的GDP"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908/21/t20090821_19832966.shtml

13、中国青年报: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还有多远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08/20/content_2813336.htm

 

环境时评:

14、中国水网:      公众参与,环境服务行业社会化的必然趋势

http://news.h2o-china.com/interview/expert/826951250833031_1.shtml

15、中国环境报:     跨界污染谁买单?

http://www.zhb.gov.cn/hjyw08/200908/t20090821_157930.htm

16、京华时报:      污染案件判决不能时松时紧

http://news.qq.com/a/20090820/000102.htm

17、中国经济导报:    环保:不看“口号”看“疗效” 

http://www.ceh.com.cn/ceh/shpd/2009/8/20/51999.s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1、寻找心中的小木屋和梦中的高原珍宝之二-—走进波密,走近帕隆藏布江

文图  汪永晨

 

2009年8月19日,我们从林芝前往波密。翻越了4700米的色季拉山口,一路下行至海拔2200米的通麦。经过了从寒带、寒温带至暖湿带、亚热带的过程。相当于从我国的东北至广东的季节变化。

波密,古称博窝,藏文意为祖先。从名字就可看出它的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的丰富。

高原的早晨

高原的河

波密位于西藏东南部,念青唐古拉山与喜玛拉雅山交界处。川藏公路318国道横贯东西,距自治区首府拉萨市636公里,距林芝地区所在地八一镇234公里。全县下辖3镇7乡89个村委会,总人口3.2万,其中农牧业人口2.1万,总面积16578平方公里。

雪山下的牧场

高原的田间地头

在波密,10公里内分布着三大冰川,而且这些冰川每天都在运动着。波密有一江四河,即帕龙藏布、曲宗河、波堆河、易贡河和康玉河。如此多的河流,一定离不开养育江河的森林。

路过的森林

森林与小河.

自然与人

徐凤翔先生坐在前往波密的车上时,嘴里就突然冒出了这样一句:绿满山崖。这点的确是让在西藏工作了18年,退休出藏14年的她,在重返故里时感到了欣慰。

云雾穿行

林芝地区署所在地

绿满山崖

我们一路走来,海拔在2300-4300米都是森林和绿地。虽然也能看到砍伐基地,但从整个林相看,原有的树木还很整齐。幼树丛生,且长得很好。林中空地上绿草茵茵,山花点点。

远眺

近观

山花

20年前,,徐先生在这片林子里看到的先锋树种,桤木已经从幼树长大,长成了密密的丛林把滩地护卫了起来。高耸的藏柏仍然在峭壁上昂然挺拔。还有通麦栎和润楠等珍贵的阔叶树种,树干粗大,树冠叠翠、藤萝缠绕。

藏在云中的南迦巴瓦

 

大山的宁静

云在林海

我们的车在蒙蒙细雨中停下来,这是可以看到南迦巴瓦雪山的地方。遗憾的是,此时的南迦巴瓦雪山还在云中没有露面。倒是在绿色的高山峡谷中那一片片黄绿色,让我们领略了高山牧场的宁静与自然;色彩与旋律。

走向牧场

峡谷间的牧场

小憩的牧场

徐先生拉着北京电视台的几位记者在这高山流水、野花斗俏、木屋炊烟的牧场中动情地说:每次带着学生来考察时,一定是要在这片牧场里小憩片刻,感受一下这里的自然情趣。

我们在这多彩牧场里环顾与聆听时,大家和徐先生心有同感,希望像这样的自然之地能一直属于大自然,我们人类只是这里的过客,可以在这里享受,永远也不要改变这里的模样。

争艳

享受自然

当我们的车再次在峡谷中穿行,在一片“汪洋”的路上停下来,司机为难地看着有没有车能过去。徐先生在一旁说到,我们当年考察时,212吉普车可常常都是水陆两用的。

水陆两用

路遇

水中小岛

见景生情的徐先生想起了当年在考察的路上,也是发了大水,一个从内地来的小伙子急于跨过大水,就迈向了大水中的一块大石头准备跳过去。哪想到赶上了上游冰川融水阵发性的下泄,小伙子站的大石头一下就被急流所包围。他急得大声呼救。徐先生叫她的学生找了旁边一个树杆试图让他抓住,把他拉出来。不料他拉住了树杆,脚下却没站稳掉进了激流中。一瞬间就被水冲出去了五米。

怎么办?几个学生七手八脚,最终总算是把小伙儿救了上来。在西藏的18年里,这样的经历,在徐先生的考察中,并不鲜见。

林中的雪山

帕隆藏布、义贡藏布交汇处

对于徐凤翔来说,她并没有把这样的危险和艰难放在眼里,让她深为感慨的是,她连续七年在岗乡的生长季考察,得出林芝云杉林一公顷有3831立方米的蓄积量,她由衷地把它视为中国的、西藏高原的珍宝向外界介绍,却被某些人认为国际、国内都没有,西藏怎么能有。

没有想到过了23年,中国国家地理的记者采访了西藏高原生态所的现任所长方江平,得知他们也曾调查过,得到的数据和徐先生当年做过的基本吻合,林芝云杉在岗乡的林子里,单位面积蓄积量也是3000多立方米。

徐凤翔得知这个信息后很平静。在中国国家地理发表的文章中,是对当前一株解析木考察的分析,而徐先生当年和助手及当地林业干部和职工考察解析的是,不同径级的近二十株的立木的数据得出的结论。

时隔二十几年的一桩科学院公案,终于还它以自然现实。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不亲眼所见,不亲自深入调查,怎么能轻易判断呢?其实,在科学界像这样的公案又有多少呢?

我们此行,望着绿满山崖的,藏东南林海,徐先生对我们说,当年她多么希望在自己的头上装一个小飞行器。在林海中考察时,可走可停。既能在林冠上空细看树木的生长分布,也能跨河越瀑,解析高原植物与生态的关系。想上就上,想下就下。

可以拍

人与自然在高原共同的绘制

如今,林区里的绿色依旧,从我们此行中可以看出科学家的考察仍然是艰苦的,是要付出的。被北京电视台记者称为最早的背包客,全国年龄最大的北漂,年龄最大的导游小姐,徐凤翔说,这就是生态科学工作者的生活。

明天, 我们要寻找的是波密的米堆冰川。在中国国家地理的评选中,那里是中国最美的冰川之一。

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得到初步控制

来源:新华网 2009年08月21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9-08-21/144618484639.shtml

  新华网北京8月21日电(顾瑞珍、杨舟)记者近日从科技部举行的“2009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积极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走出了一条防沙、治沙、用沙和变沙害为沙利的新路子,产业化治沙模式位居世界先进水平,全国土地荒漠化现象得到初步有效控制。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马燕合在论坛上介绍说,中国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地区探索的产业化治沙思路,紧密依靠科技进步,以沙治沙,开发了沙漠旅游、沙漠中草药种植加工、沙漠新能源等多种沙漠生态产业,实现了沙漠增绿、环境改善、农民增收、企业获利等多赢效益。

  “2009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由科技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全国工商联、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等主办,是中国举办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沙漠治理论坛活动。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沙漠·科技·新能源”,将于本月28日、29日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为期两天的研讨。

据了解,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荒漠化面积已分别达到3800万平方公里和174万平方公里,直接影响到全球20多亿人的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防治荒漠化任务十分艰巨。

3、我国成为世界地质公园数量最多的国家 

来源:新华网  2009年08月20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8/20/content_11922883.htm

    新华网北京8月20日电(记者王立彬)我国已有世界地质公园20个,占全球世界地质公园总数的三分之一,成为世界地质公园数量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

    国土资源部20日发布的信息说,作为世界上最先由政府部门组织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国家,我国也是全球建立地质公园最早的国家之一。上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创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号召,我国开始在全国组织实施国家地质公园计划,并分别于2000年、2001年、2004年、2005年四次开展了国家地质公园评审工作,批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138处,揭碑开园127处。今年8月,第五批次国家地质公园评审会在北京召开,经专家评审有44家地质公园获得了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它们将在三年的建设期后,加入到地质公园网络体系中来。

    重要地质遗迹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上地质遗迹资源比较丰富,分布区域较为广阔,种类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我国在开展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中,通过多年探索,逐步形成了通过建立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的方式来实现保护地质遗迹的目的,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通过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既有效保护了地质遗迹资源,又能充分推进地学研究、科普教育、地学旅游等目的。

4、北京市环保部门称:可口可乐等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

来源:新华网 2009年08月20日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908/20/t20090820_19832503.shtml

    北京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20日表示,可口可乐等在京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这些企业如果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可以深度挖掘企业节水和污染减排的潜力,为北京市环境持续改善作出更大贡献。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环保局17日发出“关于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深挖节 能减排潜力的通知”,要求今年对重点水污染企业和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在这份通知的附件中,可口可乐北京公司、百事可乐北京公司等12家企业被列入“重点水污染企业名单”;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则出现在“重点用能企业名单”中。

    北京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20日解释,水污染企业是指向环境排放水污染物的企业。而北京市重点水污染企业涉及化工、医药、电子、饮料、酿造和食品加工等行业。

    据介绍,自2005年以来,北京市陆续在化工、原料药制造、电子和部分食品加工行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今年为进一步推动污染减排工作,北京市将在酿造、饮料生产和乳制品三个排水量大的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这位负责人说:“名单中所列的在京企业已经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且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环境保护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些企业如果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可以深度挖掘企业节水和污染减排的潜力,可以进一步减少水污染物排放,发挥在同行业的示范作用,更好地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为北京环境持续改善作出更大贡献。”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知中所说的清洁生产审核是指采取先进技术和工艺、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从源头削减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式。它区别于过去的末端治理,是对生产全过程的控制。

    据了解,清洁生产审核是北京市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一个有效手段。自2005年至今,已在石化、建材、电力等20余个行业140余家各类企业陆续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已有86家企业通过验收。北京市政府对验收通过企业给予了审核费用和技术改造等项目资金补助4000余万元。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北京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在2007年通过了北京市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审核中产生的“降低磷排放和减排有机废气项目”等得到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目前这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并投入运行,每年可净节约成本1457万元。

    被列入“重点水污染企业名单”的北京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给记者发来声明,表示自己“在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并且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项目。”“公司在建厂之初就投入了大量资金建造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污水处理系统,公司所有的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均通过该系统进行一系列处理过程后,最终外排至金源京开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污水经第三方检测符合排放标准。

对于北京市发改委和北京市环保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深挖节能减排潜力的通知》,北京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表示:“将全力配合各级政府单位审核、检验,愿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而不断努力。” (责任编辑:陈磊)

5、重庆强化三峡库区工业污染源治理

来源:新华网 2009年8月20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222425

新华网重庆8月20日电(记者徐旭忠)记者日前从重庆市环保局了解到,重庆市通过严格环境准入、加强污染治理项目建设、严格污染源环境监管等措施,强化三峡库区工业污染源治理,确保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

重庆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重庆市对在三峡库区发展工业项目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推行产业分区准入制度,对不符合区域产业准入要求的不准招商引资,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实施工业园区污染集中控制和环境风险集中防范,配套建设相应的污染集中防治设施,从源头防治工业污染。同时加快实施污染治理项目建设,纳入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的86个工业污染治理项目中,已完工2个,已动工53个,完成投资4.7亿元。

重庆市严格污染源环境监管,重点加强对主力电厂排污监管,执行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全市国控、市控193家重点企业已有142家安装了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同时开展造纸、电镀、电解锰、碳酸锶等行业的专项整治和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

据了解,重庆市还加强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监测和研究,特别是加强对次级河流富营养化和“水华”成因及防治的研究,为防治三峡库区水质富营养化提供科学依据。

6、特大旱灾袭击内蒙古草原(组图)

来源:新华社 2009年08月21日

http://news.sina.com.cn/c/p/2009-08-21/075818481992.shtml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查干淖尔镇61岁的农民聂国全在自家的玉米地里“收割”旱枯的秸秆。

 

一匹出生不久的蒙古马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西拉沐伦苏木境内干旱的草场上觅食。

 

8月20日,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西拉沐伦苏木境内,大片草场因旱灾枯萎。

 

8月20日,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查干淖尔镇一户农民仅存的一些病弱羊羔在饮水。

  入夏以来,内蒙古持续无有效降水,遭受5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全区农作物受旱面积达4727万亩,20多万头(只)牲畜死亡,因旱造成189万人、427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6个县级城市因旱供水受到影响。全区有50多座水库干涸,大部分中小河流发生断流。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造成11058眼机电井出水不足或吊空,靠地下水灌溉的地区面临新的水源危机。

自8月17日10时起,内蒙古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内蒙古启动III级应急响应,全力做好当前抗旱救灾工作。自治区水利厅已经派出抗旱专家组赴各灾区指导抗旱救灾工作。

7、广东第二起公益诉讼胜诉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08-21

http://www.cenews.com.cn/xwzx/fz/qt/200908/t20090821_621903.html

赔偿款将用于公益治理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检察院对番禺区一家污染环境的工厂提起了公益诉讼。日前,广州市海事法院判决工厂必须立刻停止污染行为,并赔偿环境污染损失等费用共计6.25万元。

  据了解,赔偿款项将由检察院受偿后再上缴国库,用于公益环境治理。据悉,这是广东省第二起胜诉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去年7月,番禺区东涌镇官坦村的村民发现原本比较清澈的虾导涌受到污染呈现红色。番禺区环保局接到投诉后,迅速派环境监察大队对河涌附近的工厂逐家进行污染排查。

  调查人员发现红色废水来自于工业区内的一家个体经营皮革染整厂。经过调查取证,工作人员获知这家工厂的生产废水中含有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铬等成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虾导涌的色度和重金属等超标。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工厂的负责人卢某承认了违法偷排的事实。

  去年8月,案件移送番禺区人民检察院。作为原告的番禺区人民检察院委托番禺区环境科学研究所对污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经济损失为6.25万元。

  今年3月31日,番禺区人民检察院正式向广州市海事法院起诉这家工厂。6月11日,广州市海事法院公开审理此案,7月31日做出上述判决。 

8、从PX项目到京六里屯垃圾焚烧 规划环评立法正当时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8月21日 张俊

http://env.people.com.cn/GB/9902498.html

  常纪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社会法室主任

  “这是一部标志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入法制化轨道的重要立法。”

  编者按

  同《环境影响评价法》一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也是在争论了4年后方于近日获得原则通过。立法进展之缓慢,说明前行道路之坎坷、步伐之艰难,但我们终于迈出了这重要的一步。

  这4年来,从厦门市海沧PX化工项目到北京六里屯垃圾焚烧项目,从四川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到西南地区密集的水电开发,规划环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人们呼吁规划环评专门立法早日出台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我们终于在近日盼到了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草案)》的好消息。

  本报特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立法过程进行回顾,并邀请法学专家就规划环评的立法时机以及为什么要在《环境影响评价法》之外对规划环评进行单独立法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记者:为什么国务院会在这个时候通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它的必要性体现在哪里?

  常纪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既是为了适应法律上的要求,也是出于现实的要求。从法律要求来说,与建设项目环评的规定相比,《环境影响评价法》对规划环评的规定很原则,需要细化。为此,《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九条规定:“依照本法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报国务院批准。”国务院于近期原则通过了《条例(草案)》,是国务院依法行使立法职责,使法律规定具体化的结果。

  记者:《条例》出台的现实要求体现在哪些方面?

  常纪文:首先,在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能源的时代,《条例》的通过,可以防止金沙江等流域和区域的非科学化开发,预防生态灾难的产生。其次,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不同,其所涉及到的利益群体复杂,小至设区的市,大至省、直辖市以及国家部委和行业。对规划进行环评,必然会牵涉不同群体的利益。因此,与建设项目环评相比,其内容和程序都应体现出规划的特殊性。而现有的规划环评规定还比较缺乏,应当总结经验,在国家层次建立符合规划环评要求的程序性和实体性规定。

  而且,在金融危机期间,一些地方不顾国家的总体安排,忙于搞重复建设和低端建设。一些不符合规划的项目、老百姓有意见甚至抗议的项目也上了。《条例》的制定,可以使规划环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消除环境政策实施的软效力缺陷。《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入法制化轨道。

  另外,我国要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个减少不应是各单位和居民杂乱无章的减少,而应当是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下的减少。为此,应当对所有的规划进行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取向调整。国务院制定并原则通过《条例》,正是响应了这一要求。

  记者:《条例》一旦实施,会造成哪些影响?

  常纪文:《条例》的出台,可以制止一些不符合科学布局和不符合条件的黑色企业上马而造成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

  在经济危机期间,我国要发展绿色经济,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化不利为有利。只有实行规划环评,才能结合各地的实际,使个体的绿色企业经济形成合力,转化为行业乃至区域、流域的绿色经济。

  记者:《条例》的出台会给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带来哪些变化?

  常纪文:发展规划环评,可以发挥环保部门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过程的引导和监督。发达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情况表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不应局限于点上的项目执法,还应关注面上的区域执法。

  今后环境保护部门要把执法的模式转化为项目执法与区域执法并重。区域执法要围绕规划做好文章,一是对规划进行环评;二是对规划环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执法;三是对规划实施的环境后果进行现状评价和跟踪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调整规划的建议。

  记者:您对《条例》实施有何建议?

  常纪文:环境保护部应当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要求,严格规划环评程序,细化评价内容,防止走过场。而且,所有规划都应确定替代方案。替代方案至少应包括行业替换、企业替换、布局调整和区位替换。对于所有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需要公开发布信息,让公众和专家选出最合理的规划方案。

  要加强对规划环评的验收和对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机制。验收可采取分期分批的方式开展“三同时”验收,核对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规划环评成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软图章”。

  此外,建议建立公益诉讼机制。如果缺乏公众的监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不可能取得很好的实施效果。

  相关链接

  立法进程回放

  2003年9月《环境影响评价法》施行。其中规定,土地利用规划,区域、流域、海域开发规划和10类专项规划都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启动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立法工作,并随后将送审稿上报国务院。

  2007年11月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战略环评在中国”国际研讨会上说,规划环评立法遭遇艰难,但日益严重的环境资源问题不允许等到条件成熟了再开展规划环评,他呼吁社会各界支持规划环评立法工作。

  2008年1月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全国环保厅局长会议上表示,将加快推进规划环评试点,提高各地、各部门规划环评的主动性,同时还要启动战略环评。

  2008年3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全文,公开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随即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

2009年8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草案)》。

9、湿地玛曲生态悲歌:泉眼消失河流干涸

来源:《经济参考报》2009年08月21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906673.html

  地处三江源地区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几个县区的名字都与河流有关系。黄河从发源后的第一个大弯就是玛曲县,而玛曲就是藏语“黄河”的意思;和玛曲相邻的县区碌曲县境内有着高原神湖“尕海湖”,而碌曲这个县名就是黄河最大支流洮河的藏语;闻名中外的拉卜楞寺所在地夏河县,县名就直接是以流经当地的大夏河而命名……

  甘南州境内,有黄河、白龙江、洮河、大夏河及其122条支流发源或流经,州内水域面积达44.75万亩。特别是黄河在甘南州内玛曲县流经433公里,径流量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184.13亿立方米的58.7%,被誉为“黄河蓄水池”和“中华水塔”,是维系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

  近日记者跟随“陇原环保世纪行”记者采访团走入这片遍布湿地、草原和森林的高原,看到这片土地因为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破坏,在这里生态修复和保护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首曲湿地大面积干涸萎缩

  玛曲,是藏语“黄河”的意思,黄河也在这里转了第一个大弯,因此,也被称为“黄河首曲”。玛曲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黄河从青海省久治县门堂乡流入玛曲县木西合乡境内,环流该县七乡一镇复入青海省,流程达433公里。该县境内黄河支流众多,其中一级支流达27条之多,二、三级支流多达300余条。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充区和调蓄区,素有“高原水塔”之称号,被誉为“地球之肾”和“天然蓄水池”。

  在记者采访期间,当地发生了气象站建站以来最大的一场降雨,降雨造成5人死亡、1.2万人受灾。在这场降雨过后,记者来到了湿地面积较大的阿万仓乡,雨后的阳光把湿地照耀的异常美丽,但在平日里,许多沼泽湿地都大面积干涸。

  由于水土流失和干旱荒漠化,黄河首曲湿地面积曾严重萎缩,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40多万公顷萎缩至上世纪末的30多万公顷。

  玛曲县畜牧兽医林业局副局长杨林平介绍说,沙化和干旱导致黄河首曲湿地地下水位下降,降水量、河流量减少,境内数千泉眼已经干涸,黄河的27条主要支流中,已有11条常年干涸,另有不少河流成了季节河,大部分山谷的小溪绝流,数百个大小沼泽湖泊水位明显下降,地表径流量和土壤含水量锐减。沼泽湿地大面积干涸,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护牧草的能力大大减弱,旱、雹、风雪等自然灾害频发。

  首曲湿地大面积干涸萎缩,致使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植物种群大量消失,玛曲县副县长拉毛草介绍说,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关资料考证,玛曲各类珍稀动物达230多种,但目前据不完全统计,仅存国家规定的保护种类140多种,减少近90种。

  同时,玛曲县90%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的出现退化,沙化草场面积达80万亩,其中沙丘面积10.5万亩(流动沙丘5.1万亩)。

【1】 【2】 【3】 【4】 【5】

10、陕西凤翔铅中毒调查:未按环评要求搬迁村民

来源:新京报 2009年08月21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9-08-21/030618478793.shtml

  ■ 核心提示 在爆出儿童铅中毒事件前,陕西凤翔县长青镇的村民们,已与政府有过多次“冲突”。

  当年为了给“大项目”东岭公司征地,政府对村民“软硬兼施”。而当厂区建设必须搬迁的人搬完后,环评认为需搬迁范围内的人,政府搁置了。

  此前,2006年居民发现水污染并为此发生冲突。但企业从未因污染受罚。事实上,血铅事件爆发后,当地环保部门还称企业排放达标。

  在孩子住院、农民愤怒的背后,是地方政府强力建设的工业园和因此带来的财政收入。

  36岁的何星看起来一脸疲惫。

  自从两个女儿8月13日被拉到凤翔县人民医院,他没睡过一个好觉。

  女儿铅中毒,而关于铅中毒,有着各种传言。

  有人说铅中毒能致智力减退,影响发育。还有人说,即使铅排出,仍会遗留问题。

  这些话让何星烦躁不安。

  截至8月17日,治疗方案以及专家,仍未出现在家长面前。

  这天是周一,家长们领着孩子,集体向政府反映情况。

  次日,宝鸡市市长戴征社表示,首要问题是扩大排查铅超标年龄和地域范围,拿出医治方案。

  宝鸡市政府承诺,对长青工业园及东岭冶炼公司做出长远环评,不保证群众健康安全,该公司永不能开工。

  至此,愤怒的长青镇村民,情绪逐渐平息。

  但纵观6年来,身处污染包围的长青镇村民与东岭冶炼公司的拉锯战,这次或许仅是一次小小的胜利。

  政府招商强势征地

  为项目拆迁,赵县长强调,“不存在商量”,强制手段“一定要有”

  时间追溯到2003年3月。东岭集团与长青镇村民第一次“见面”。

  东岭冶炼有限公司,为凤翔县设立长青工业园区后进驻的第一家大型企业。

  当年一份凤翔县东岭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的材料中说,“这是我县进入新世纪最大的工业项目,是我县招商引资的历史性突破。”

  该项目当年被陕西省、宝鸡市确定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

  来自项目领导小组的材料中说,长青工业园区所处环境地质条件差,“从长远来看,不是人居最佳环境。”

  据凤翔县发改局副局长师平堂介绍,当时宝鸡周边几个县都在争这个项目。而东岭主要看中长青工业园属于河滩区域,地势开阔。并且从长青开车到宝鸡约20分钟。

  长青镇马道口村72岁的老人梁忠孝,作为村民代表,曾与项目指挥部展开过数十次谈判。

  8月18日,梁忠孝说,以前这个地方全是水浇地,有自流灌溉系统,属于旱涝保收的良田,并非居住条件差。

  当时的长青镇马道口村,居民人均耕地5分,这次建东岭公司,又先租后征1300亩地,村民意见很大。

  但东岭项目得到凤翔县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时任县长的赵晓明任东岭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组长。

  在2003年7月7日东岭项目专题办公会议纪要中,赵晓明要求,关于拆迁工作,两个月内确保完成,“不存在商量,不存在研究,不能有任何含糊”。

  赵称,在东岭项目拆迁工作上要坚持“两手抓”,一手宣传动员,一手是采取果断措施,强制拆迁。并强调,“第二手一定要有”。

  建厂区砍掉千亩青苗

  强砍玉米失败后,长青镇财政所带着现金进驻两村,“奖励”铲青苗

  2003年8月27日,长青镇政府下发铲青公告。要求东岭项目一期工程规划区内,各农户在8月29日下午6时前自行铲除农作物青苗。

  随后,8月30日,再次下发2号铲青通告,将自行铲青时间延至8月31日。凡在此期间铲青的,每亩玉米补偿300元;未铲的,镇政府将强行统一铲青,每亩玉米减少100元,经济作物减少25%。

  县政府的高压政策,遭到马道口村、孙家南头村村民强烈反对。双方谈判一直僵持到2003年9月1日。

  “那一天,他们下毒手了。”梁忠孝说。当天,凤翔县政府以抗洪救灾名义,将全县干部职工、教师、医生及各乡镇雇用的农民工近15000人,聚集到长青镇。人手一把镰刀,一顶草帽,要强砍玉米。

  当时的长青镇马道口村、孙家南头村村民,在大雨中趴在玉米地中护苗。而后,数百人涌上宝宁铁路,将铁路线截停47分钟。

  当天的强制铲青宣告失败。

  次日,长青镇财政所带着现金进驻两村。用奖励的方法,分化村民。

  当日的奖励方法是,头一家砍玉米的,每亩补偿1000元,而后的补偿600元,并且每人奖励30元至50元。

  在这种补偿下,两村1300亩青苗十多天内砍光了。

  随后,凤翔县政府以同样的方法实施搬迁。同意搬迁的,另奖励3000元至5000元。用这种办法,于2003年年底,搬走了厂区规划内近百户居民。

  在凤翔县对外宣传资料中称,2003年,全县干部职工自觉为前期工程拆借工资510万元,支持东岭项目建设。并由每个县级部门包抓2至3户拆迁户。

  近百户居民搬走后,在厂区围墙外面的居民,一直到2006年发生水污染事件后才搬走。

  此次血铅事件涉及搬迁户为马道口村8组、9组,孙家南头村6、7、8、11组共计百余户村民。

  搬迁范围缩水且未实施

  按环评要求,1000米内居民需全搬迁。政府将其缩至500米,且至今未搬完

  梁忠孝8月18日回忆,当时村民最担心的便是污染问题。

  凤翔县下发的东岭项目建设宣传册显示,该项目被陕西省发改委(2003)658、659号文件正式立项批复。

  而在陕西省发改委网站,凤翔东岭项目一期工程名列2006年省重点项目中,建设期限为2004年到2006年。

  同时,这份制作于2003年8月26日的宣传册称,该项目符合省市环评标准,按世界一流水平规划设计,环保方面高投入,不会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但东岭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事实是2004年3月由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作出。

  在《陕西东岭集团ISP冶炼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第202页陈述:“评价认为ISP工程的卫生防护距离确定为1000米为宜。据现场调查初步统计,处在此距离范围内的居民,需全部搬迁。”

  不过,凤翔县并未按环评要求实施。

  东岭集团冶炼公司总经理孙宏曾对媒体介绍,建厂之前,厂方曾与凤翔县政府达成协议,县政府承诺3年之内分3批将工厂周围500米内住户全部搬迁。而该协议至今也没实施。

  长青镇镇长蒲仪明解释称,根据规划,周边500米内两个村共581户居民需搬迁。原计划2006年起3年内搬完,但因长青工业园区规划调整等原因,只搬了最初的156户。

  156户中,除一号新址超过1000米外,其他两个新址仍在1000米范围内。

  三年前水污染事件

  40米深井下抽出的水,漂着油花。村民用这水洗衣服和浇菜地

  直到2006年初东岭公司焦化厂投产,出现水污染事件,梁忠孝才无奈搬家。

  72岁的梁忠孝,原来的家紧靠东岭冶炼公司围墙。2003年,他因拆迁补偿过低一直未搬。

  8月18日,梁忠孝说,2006年,村民家中40米的深水井里,漂上来油花花,味道很难闻。

  他只好到一公里外的半山坡拉泉水吃。“吃了一个月,我就同意搬了。”

  随后,附近马道口村、孙家南头村村民开始抗议,将东岭公司大门围堵数日。

  据马道口村民何红强说,当年,长青镇政府曾调查发现地下水确实被污染。

  据了解,东岭公司进驻长青工业园后,地下水位下降。

  8月15日,位于东岭公司2公里外的高嘴头村,马文勤老人指着堆放干草木柴的地方说:“这是我家以前用的井。”

  这井用了30多年,在东岭公司来后水位一直下降,直至干枯。

  凤翔县水利局局长陈勇锋说,该公司的确在抽取地下水用于生产。

  2006年,长青镇政府出面,为孙家南头和马道口村每个小组打了一口80米深的水井。

  但未过多久,深水井也被污染。

  据了解,目前已搬迁的村民说,2006年下半年起,村民把井水打上来沉淀半天才敢饮用。后来井水气味越来越难闻,烧的水也呈白色。

  2007年,长青镇政府让附近村民每户交了300多元,从附近的火车站水塔引来一根自来水管。

  但马道口村用来浇地的水,仍来自三个深水井。

  8月18日,在马道口村5组何红强家,其家中40米深井下抽出的水,水面上漂着一层油花。闻着有股淡淡的煤油味。

  何家介绍,平时这井里的水用来洗衣服和浇菜地。

  在该村中,每户人家门前房后都有小片菜地。村民们说,浇菜的水都是从受污染水井里抽上来的井水。

  但是,当年的水污染事件,企业并未受到处罚和通报。

  此前,东岭集团冶炼公司总经理孙宏说,该企业生产以来,冶炼和焦化一直按照环评要求,自建厂以来,没有收到一张环保罚单。

  2006年的水污染事件后,村民没有再为东岭污染“闹事”。直至今年3月,马道口村6岁女童苗凡查出血铅超标。

  铅中毒事件爆发

  截至18日晚的数据显示,受检的1016名儿童,851人铅超标

  今年3月16日,6岁女孩苗凡被查出铅中毒性胃炎。

  据其父苗建科说,此前他发现孩子脾气大,食欲不振,记忆力下降。

  继苗凡之后,部分马道口村村民带着孩子到宝鸡检查,全部“血铅超标”。范围扩大到孙家南头村。该村的孩子也被检出“血铅超标”。

  当时统计,村民自发检测中有138名孩子“血铅超标”。

  苗建科说,4月份他向长青工业园管委会报告了孩子病情,但至8月6日仍无果。

  8月3日至4日,情绪激动的村民围堵了东岭冶炼公司大门,双方发生冲突。

  8月6日,《华商报》报道上百名儿童血铅超标之事。之后,引来全国关注。

  截至18日晚,根据凤翔县政府公布的数据,长青镇3个村1016名受检儿童,851人血铅超标。

  8月15日,凤翔县人民医院4层,住满了儿童。

  “462”、“318”,这些孩子在病房里嬉戏。遇到人询问,就自报铅超标数字。

  其中雷鑫悦、马月月、马东升的数字是“506、480、499”,属于最严重的儿童。

  马东升的母亲赵俊霞数次情绪激动。她两个孩子全部铅超标。

  何星说,他两个女儿也都是重度铅中毒,压力很大。“这几天没有睡好觉,母亲也在住院。”

  不仅仅是铅。有几名儿童的化验单上,镉含量也超标。专家介绍,镉容易造成骨质疏松、变形及致癌等。

  据了解,2008年,宝鸡市曾在全市范围排查铅超标儿童,凤翔县也在县域内进行排查。但当时,惟独长青镇未被排查。

  15日,针对此事,凤翔县副县长称将调查。

  排放达标但造成污染?

  企业排放达标,但成为污染的主因———环保部门此言一出,引来各方质疑

  8月15日,宝鸡市环境监测站站长韩勤有,公布了此次事件的环境监测结果。

  韩勤有称,当地唯一的排铅企业,东岭冶炼公司各方面排放符合国家标准,但东岭公司排放也是造成儿童血铅超标的主要原因,不过也不排除还有其他方面因素。

  此言一出,引来各方质疑,一个排放达标的企业,能造成大范围污染?

  韩勤有回应,“达标排放”也可能造成人体危害,但危害程度并非环境监测部门研究范畴。

  当天,东岭集团党委副书记赵卫平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部分儿童血铅超标与东岭有一定关系。虽然企业污染排放达到了工业排放标准,但与人居指标仍有差距。

  但环保业内人士表示,国家环保标准只有一个,没有工业标准和人居标准之分。

  8月18日,对于环保部门“达标说”,一名马道口村村民端出一碗黑色粉末。他说每天早上起来,房顶上都能扫下来一满碗。平时坐在院里,银色、黑色的粉末像下细雨一样。

  该村村民说,玉米地里有一根暗管,整天都排着刺鼻的污水。打开井盖,可以看到暗管是混凝土管道,中间接缝处空隙很大。

  “这根管子,一边流一边往地里渗,不到尽头,污水就全部渗完。”马道口村5组村民雷铭说。

  多名在东岭冶炼公司工作过的村民说,之前,凡是上面来检查,厂里机子就停下,让工人歇工打扫卫生,不再上料。“外面看着就是烟囱不再冒烟,不出灰尘。”

  另外,每年东岭公司都会组织员工分批进行排铅治疗。

  41岁的马胜科,是马道口村5组人。他曾是东岭冶炼公司溶解车间工人。今年6月,他感觉头晕、反胃、睡眠失常。厂里组织他到宝鸡石油医院进行了排铅治疗。

  据他介绍,铅含量超过600微克每升的工人,分批到医院治疗,每次去20多人。低于600微克每升的,则在家吃药排铅。

  马道口村9组的梁克瑜在2008年也曾去该医院进行排铅。他说,医院不让知道吃的什么药,也不给单据,治疗一段时间就让回家。

  8月18日,宝鸡市环保局局长王海鳌再次回应“监测数据达标”说法。他说,可以确定,东岭冶炼公司是铅超标事件的元凶。他指出,此次监测是在企业停产情况下做的,并不代表平时能达标。并且,据该企业自检,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有三次超标排放记录。

  仓促搬迁方案被叫停

  搬迁范围仍定为500米内,而2公里外的儿童都出现中毒。村民对此感到愤怒

  血铅超标事件被关注后,凤翔县政府做出了积极的姿态。

  凤翔县政府称,拨出首批100万元用于支付血铅普查和患儿治疗。并启动紧急预案,搁置了6年的搬迁计划,准备两年内全部实施。

  8月12日,凤翔县政府表示,正着手对周边村民搬迁,425户的搬迁方案已确定,新址建设于13日下午动工。当日,定点放线及征地工作启动。

  长青镇镇长蒲仪明说,将通过县财政支持、工业园区开发筹资、企业承担、争取上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新农村建设项目五种途径,解决居民搬迁所需的资金。

  据估计,搬迁和新村建设费用,可能达到两亿元。

  8月16日,马道口村民指着政府确定的搬迁新址,位于孙家南头村一旁的塬上,是距东岭冶炼公司1.32公里外的陈村镇。

  “看那块工地上的‘移民新村’牌子。”何星说,这里本是宝平高速建设工地。

  而与此地隔一条马路,就是新开工的150万吨甲醇项目。该项目土地已征用,进厂公路已在4月份开工。若村民新址在此,“以后不是会两面夹击受污染”。

  此前,长青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蒲仪明说,工业园区发展速度超预计,园区规划不得不调整,导致搬迁地点一直没有确定。

  他称,原搬迁地址选定在千河三阶地,但2007年9月,某集团150万吨甲醇项目最终敲定落户三阶地。因此只能重新选择地址。

  8月12日凤翔县政府启动的计划,仍是只搬迁厂周500米范围内剩余的425户。

  而距离东岭冶炼公司2公里以外的高咀头村,已查出236名儿童血铅超标。对于这次的搬迁范围,周围村民群情激愤。

  据新华社消息,部分村民17日上午聚集到东岭厂区。

  这些村民除了马道口、孙家南头村外,还包括高咀头、长青村、罗钵寺村的村民。

  8月18日,宝鸡市市长戴征社说,此前,他认为处理此事需要“急”,所以紧急启动搬迁计划,但从征求的民意看,此事远比想象的复杂,需要制订一个长远的长青工业园规划。

  至于搬迁的范围和位置,戴征社表示,将进一步研究。而原来紧急搬迁计划,就此叫停。

  8月19日,宝鸡市委常委、副市长徐强说,将立足于确保群众安全和长青工业园区发展,对东岭冶炼公司生产线环评范围内群众,考虑整体搬迁。

  同时,陕西省环保厅派出专家组,开始对长青工业园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估。该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对该事件进行再调查,再研究。

  8月19日,宝鸡市政府副市长徐强说,对东岭冶炼公司关停整顿工作,将于8月21日全面结束。

  地方财政与“大项目”

  东岭公司去年为凤翔贡献了2400万元,占凤翔地方财政收入总额17%

  工商登记资料显示,陕西东岭冶炼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4亿元。目前股东为陕西东岭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陕西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前者出资10亿,后者4亿。

  根据陕西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公开介绍,该公司对东岭集团10万吨铅锌冶炼和70万吨焦化项目投资4亿元,项目被列为陕西省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

  东岭冶炼公司去年共上缴税收1.23亿元,其中为地方财政收入贡献2400万元,占凤翔县地方财政收入总额的17%。

  2007年,长青工业园又引进投资5000万元的东岭电解铅生产线、投资4000万元的东岭烟化炉、投资3900万元的难熔金属深加工和投资46万元的国电宝二电二期扩建项目。

  在凤翔县的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凤翔将全力突破五大项目:总投资64亿元的甲醇、总投资46亿元的国电宝二电二期扩建、总投资30亿元的东岭30万吨焦炭、总投资22.6亿元的西凤酒扩建技改、总投资15亿元的冀东水泥。

  与东岭项目毗邻的宝二电项目,目前正在建脱硫项目,预计今年将建成投运,投运后可削减二氧化硫42170吨。也就是,目前,该企业仍进行着二氧化硫排放。

  今年,凤翔县最引人注目的是150万吨甲醇项目。

  宝鸡市大项目办公室今年3月30日的资料显示,该项目尚未得到权威部门认可。150万吨/年甲醇项目备案期限到2008年11月5日为止,备案期已过,且项目计划分期实施,首期建设的60万吨/年规模,都未取得权威部门的认可。

  但另一方面是,该项目正在加快“上马”。

  资料显示,目前集团已于2008年12月份支付了4000万元的土地补偿款。宝鸡市政府要求,尽快协调项目区内拆迁工作。

  大举发展工业园的凤翔县,8月5日通过陕西省的生态验收,被评为“生态示范县”。

  “血铅事件”被曝光后,凤翔县官方网站上关于“生态示范县”的消息,目前已全部删除。而在陕西省环保厅官方网站上,多篇关于凤翔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也被一一删除了。

□     本报记者 涂重航 陕西报道

11、“铅超标”孩子最受伤 生活中铅摄入无处不在 

来源:生命时报 2009年08月21日

http://news.xinhuanet.com/life/2009-08/21/content_11920438.htm

   铅超标孩子最受伤

    专家呼吁,生活中铅摄入无处不在,必须把住“入口关”

    8月初,有媒体报道,陕西凤翔县两个村庄615名儿童怀疑因当地东岭集团冶炼公司造成的环境污染,导致血铅超标。目前,166名儿童已陆续入院治疗,449名在家进行非药物驱铅治疗。

    日前,陕西省宝鸡市环保部门宣布,责令陕西东岭冶炼有限公司停止冶炼生产,公司要按照环评要求全面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督促受污染的长青镇加快搬迁进度,同时还将配合省环保厅对凤翔县长青工业园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估。此次血铅超标事件,在全国立刻引起巨大反响。人们为这些孩子揪心的同时,也更关注生活中的铅超标问题,《生命时报》记者为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数百名孩子血铅超标

    据报道,事情的发生要追溯到今年3月份,凤翔县长青镇马道口村的一名6岁女童老喊肚子疼、表现烦躁。被家长带往凤翔县医院检查后,结果是“铅中毒性胃炎”。之后,不少村民也带着学龄前儿童前往宝鸡市妇幼保健医院、宝鸡市中心医院、宝鸡市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结果发现,所有儿童体内铅含量均超过标准。

    事件发生后,迅速引发各方关注。很多百姓对此事表示了极大愤怒,并提出质疑;各级政府及医疗部门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8月15日晚,当地环保部门公布了这一事件中污染源的调查监测结果,认为“陕西东岭冶炼有限公司是造成这次儿童血铅超标的主要成因,也不排除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

    有污染的冶炼厂为何被允许长期存在,对其危害却无人警觉?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对《生命时报》记者分析,这里面存在两方面问题:首先,该厂选址距离百姓居住地过近。据了解,该厂在建厂前,曾与当地县、镇政府达成协议,政府承诺3年之内分3批将工厂周围500米环评标准范围内的住户全部搬迁。然而,据长青镇镇长蒲仪明说,由于长青工业园区规划调整等原因,搬迁一直拖到现在。马军指出,铅锌冶炼的潜在污染经常很严重,既然有那么多百姓生活在那里,在该项目环评时本应考虑另行选址。其次,东岭冶炼公司自检发现三次超标违规的情况,但却没收到过任何罚单,这是否源于执法不严,监管不力,需要相关部门公示其日常监测记录予以澄清。在我国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确有一些地方政府降低环保标准,将此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

    马军还表示,相关部门称该企业废水、废气等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但并未明确这一标准是污染物浓度标准,还是总量标准。总量标准应该是建立在当地环境和人群所能承受的污染排放量基础上的,从该企业对周边社区的健康带来的巨大伤害看,其排放总量明显已超出当地的环境容量。此次铅污染的教训,再次提示各地迫切需要施行建立在环境健康基础上的总量控制。

    铅污染影响的是一个群体

    实际上,近几年来,甘肃徽县、福建建阳、河北承德、江苏邳州均出现过儿童铅超标事件。“这些已暴露事件其实依然是冰山一角!”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儿童环境医学研究室主任颜崇淮教授长期从事儿童铅中毒的预防和临床治疗研究,他告诉记者,目前工业污染已成为铅超标最主要的原因,这类事件一旦发生,影响的往往不是个别人,而是一个群体。

    在他看来,有铅污染的工厂,就有铅超标的风险。首当其冲的是蓄电池行业。我国是蓄电池生产大国,很多发达国家自己不生产而从我国进口。蓄电池从最初的铅矿开采、冶炼、蓄电池生产,到最后回收,都会产生铅污染。其次,是有色金属冶炼、造船业等。生活在这些“高危”工业地区周围的儿童,血铅超标率最严重。

    而马军则不无忧虑地指出,重金属污染面临严峻现实,特别是在金属矿开采和冶炼过程中,有毒有害重金属常常随着废气、废水、废渣排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对周边社区群众健康造成直接损害。“重金属污染和其他污染物不同,生活有机污染物可通过自然降解,而重金属不但难以降解,甚至会通过生物成千上万倍地富集起来,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马军呼吁有关部门反思并积极关注重金属污染问题。他认为,重金属污染清除成本极高,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减少排放,彻底控制污染源。

    食品、玩具都有铅“潜伏”

    除了工业污染之外,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途径都可能增加铅的摄入。颜崇淮表示,我国儿童铅超标率(即血铅含量大于每升100微克)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40%左右下降到3%—5%。然而临床上,依然有不少家长抱着孩子火急火燎地找他看病。

    儿童学习用品、食品、玩具、家居用品、化妆品等都有铅“潜伏”。比如,铅笔、油画颜料、香烟、路边摊上销售的仿瓷餐具、一些含有涂料的玩具、松花蛋、劣质罐头、由传统方法做出来的爆米花等。而装修时使用的油彩涂料如果质量不合格,也会有铅的存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电子垃圾成为近些年来日益严重的一个污染源,电脑的线路板是铅焊的,一台电脑的铅含量可能高达3—5公斤。很多非液晶电视的显示屏里面有一层防辐射的材料,可能含有2公斤左右的铅。

    那么,铅超标有哪些危害呢?颜教授表示,它对0—6岁的儿童危害最大。有研究表明,儿童血铅水平每上升100微克/升,智商值将降低3—7分。当血铅含量超过200微克每升时,儿童会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超过400微克每升时,会出现严重贫血;大于700微克每升则会腹绞痛,严重的出现昏迷、抽筋等症状。而对成人来说,国家规定的是职业中毒标准,即血铅含量超过400微克每升时,需要进行医学观察,大于600微克每升就是铅中毒,会出现肢体麻木、贫血等症状。

  把住“铅从口入”这一关

    “三大原因导致铅超标对儿童的危害远大于成人,这也就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尤其需要注意。”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郝凤桐解释,一是儿童胃肠道对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的吸收能力强,成人吸收的比例平均为摄入量的10%,而儿童吸收的比例可高达50%。二是空气中的铅尘多积聚在离地面1米的空间中,这正是儿童最主要的活动空间。三是儿童习惯用手抓东西,抓到东西后也喜欢往嘴里送或者吮吸手指,容易导致铅从口入。

    颜教授提醒家长,一定得为孩子把住“入口”这一关。90%的铅都是从口吃入的,孩子随便啃咬东西、吃手指的习惯要改掉。必须督促孩子勤剪指甲,饭前认真洗手。要经常清洗儿童玩具和用品,用干净的湿抹布清洁儿童能触及部位的灰尘,儿童食品及餐具应加罩防尘。在饮食方面,应保证营养均衡,经常食用含钙充足的乳制品和豆制品,以及含铁、锌丰富的动物肝脏、血、肉类、蛋类、海产品,还有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等。

    颜崇淮最后提醒,不能盲目使用药物排铅。对于血铅含量在100—250微克每升的,采取营养干预手段即可,比如让孩子多喝牛奶,吃鸡蛋,多补充钙、蛋白质、维生素等。而超过250微克每升时,则需要住院进行驱铅试验之后,决定是否使用二巯丁二酸等排铅药物。 (作者:江大红 田野)

12、山西成全国唯一GDP下降省 因拒绝"带血的GDP"

来源:人民日报2009年08月21日 安洋 刘鑫焱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908/21/t20090821_19832966.shtml

     今年4月,山西省出台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到2011年,全省矿井数量减少到1000处,单井年生产规模达到90万吨以上。

    上半年,山西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92%,万元GDP电耗下降8.54%,二氧化硫减排量达到3.9万吨,完成全年任务的8.9倍。     

    全国平均增长7.1%,山西为负4.4%——前不久,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近年来一直处于全国中上水平的山西,经济增速陡然跌落,成为唯一GDP负增长的省份。

    人们不禁追问:山西怎么了?山西经济的未来在哪里?

    面对负增长:

    是“进”还是“退”?

    实际上,从去年9月起,山西各项经济数据就持续走低。今年一季度,全省GDP下降幅度达8.1%。

    在山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复明看来,山西GDP的负增长有其必然性,“这是山西固有的产业特性,以及山西要极力打破这种特性的努力造成的,只不过是国际金融危机提前了这一时刻”。

    “山西固有的产业特性”,无疑与煤炭紧密相连。

    数据显示,山西119个县(市、区)中,91个产煤,财政收入的40%到50%来自煤炭;煤炭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焦炭、冶金、电力等四大产业占工业总值的80%以上。每个到山西的人,随处都能感受煤的气息、煤的分量、煤的希望和煤的遗憾。

    这种高度依赖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曾使山西经济高速增长。在煤炭等能源产业支撑下,山西GDP在2001年至2007年间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8年人均GDP首次突破两万元大关。

    在国家需要煤的时候,山西从未皱过一次眉头。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期间,作为北煤南调主要通道的大秦铁路平均每7分钟就要发出一列万吨运煤专列。短短一个月,山西煤炭企业生产煤炭3385万吨。无论是汶川大地震还是北京奥运会期间,山西在国家能源保障格局中始终保持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这样的模式,也一直让山西饱尝“苦酸”。每年因开采煤炭破坏损耗的水资源就达15亿立方米以上;采煤还造成全省5000平方公里面积“悬空”,引发严重地质灾害面积达2940平方公里,每年新增塌陷面积约94平方公里;因采煤等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经济损失高达3980多亿元……蓝天白云、明月繁星一度成为山西人的“奢侈品”。

    频发的安全生产事故更是山西的另一“痼疾”:50多年来,山西煤矿事故累计造成1.7万人死亡、1.3万人伤残;每年还有为数不少的官员因安全生产事故被问责、撤职或免职。

    “不要带血的GDP!”近年来,这句话屡屡出自山西主政者之口。对于山西来说,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山西省郑重提出“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口号。省委书记张宝顺坚定地指出:“不走这条路,山西的长期发展没有出路!”省长王君表示:“走好这条路,必须真正从体制和政策上做起。”

    尽管到今年6月底,山西的经济已整体向好,然而,面对上半年GDP的负增长,山西还是感到了少有的压力。是转危为机,为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还是重走老路,“薄利、多产、多销”,以求眼前增长的“面子”?

    连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分别召开经济形势会,形成的共识是:咬定牙关,将转型进行到底。

    煤炭产业:

    是“收”还是“放”?

    今年以来,朔州吸引了山西方方面面的目光。

    上半年,朔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6亿元,同比增长6%,大大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增幅居全省第一;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3%、5.4%、9.7%,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110.4亿元,是山西省11个市中唯一正增长的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海关进出口总额,增幅均为全省第一。

    朔州市何以如此?市委书记田喜荣谦虚低调:“实在没有什么,无非是前任和我们笨鸟先飞。两年前,不能干的就坚决不干了,要干的坚决干大、干强、干好。”他所讲的“先飞”,主要是指作为试点城市,朔州先期完成了煤炭资源的整合和提升。经济学专家冯子标认为:“朔州是刚刚尝到了转型后的甜头。其实,转型的初期,他们也付出过短时的代价。” 

    山西的转型发展,煤炭产业的转型首当其冲。“多、小、散、乱、差”是山西煤炭产业发展的瓶颈:产业集中度低,煤矿数曾近万,30万吨及以下小煤矿占80%;产业技术水平低,仅有12%的煤矿实现综采,40%的煤矿产能还是落后的炮采方式。煤炭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中小煤矿占了不小比重。

    早在2006年,山西就提出全面转型,以解决产业结构单一化、重型化、初级化的问题,剔除高耗能、高污染的弊端,抚平经济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的硬伤。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收紧拳头,拒绝粗放”。

    山西为此付出的“代价”是:2007年,淘汰落后的GDP1000亿元,占2006年GDP总量的1/5。称“壮士断腕”之举,毫不为过。

    2008年开始,山西省加快了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步伐。今年4月,山西省出台《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个规划推出的4个月内,年30万吨以下产能的煤矿全部“寿终”。规划提出,两年内,在现有2598座煤矿的基础上消减1000座。到2011年,全省矿井数量减少到1000处,单井年生产规模达到90万吨以上;到2015年,单井年生产规模达到120万吨以上。到2011年,山西全省形成3个亿吨级和4个5000万吨级的大型煤炭企业,大集团煤炭企业产量占全省的75%,到2015年占80%。

    目前,山西2000多座小煤矿都在找大型煤炭企业当“婆家”,超过七成的小煤矿已签订兼并重组协议。这标志着山西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及煤企兼并重组、在全国率先终结小煤矿的“资源新政”取得重要成果。

    按照山西省部署,8月底,将全部完成兼并重组的协议签订工作;9月份,新的企业主体要入场开工,新建扩建矿井的基本建设全面推开。对那些有圈占资源之嫌不进行实质性结构调整的煤炭企业要取消其兼并主体资格,对其拟整合的资源按照市场化原则重新配置。

    在做好“地下”产业的同时,山西省结合实际,发展好“地上”产业,出台了装备制造、煤化工、新型材料、食品四大重点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最近,又出台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为未来的科学发展制定“蓝图”。

    追求GDP

    是“绿”还是“黑”?

    谢海曾是山西省煤运总公司的董事长,后来担任过阳泉市的市长和书记,现在是临汾市的市委书记。

    临汾曾以“花果城”而闻名,后又因在全国污染检测中“名列前茅”而出名,又因洪洞矿难、襄汾的溃坝等事故成为舆论和媒体的“热点”。

    谢海在临汾下乡很“诡秘”,手里拿着在“关、停”之列的煤矿分布图四处“偷查”,看坑口封了没有,看电断了没有,看是真关,还是假关?一旦发现问题,就会通知县、乡干部到场,让那些工作不实的干部无言以对。他随时会让司机停车,一米八五的个头,举着个高倍望远镜,看哪家企业的烟囱在非正常排放,以此判断排污装置是否启动。

    “没有办法,这是形势所逼。临汾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该牺牲的必须牺牲掉!”

    日前公布的数据表明:汾河水库水质,达到了二类水质标准,这是山西20年来的第一次。山西是能源大省,也是能耗大省,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夺得”全国单位GDP能耗最多的“桂冠”。山西节能减排面临的压力不言而喻。

    2003年,山西烟尘粉尘排放量全国第一,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全国第一,危险废物排放量也是全国第一,所有城市的空气没有一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从2003年到2005年,在全国113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考核中,山西省的临汾、阳泉、大同被列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三市。

    山西必须举全省之力为GDP变“色”。山西先后发布《关于领导干部环境保护工作实绩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关于做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考核工作的通知》,把减排情况作为环保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问责制、奖惩制和一票否决制。2008年,将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列入科学发展考评体系。同时,山西还建立了环保“部门联动”机制,切断污染企业的“生命线”。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并没有让山西放缓环保的步伐,反而提高了产业门槛。截至今年6月底,山西已淘汰落后钢铁产能231万吨,水泥产能183万吨,电石产能13.24万吨,铁合金产能4.4万吨,小火电71.21万千瓦,造纸产能4万吨。

    去年,山西GDP单位能耗下降7.39%,降幅位居全国第一。今年上半年,山西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92%,万元GDP电耗下降8.54%。继今年一季度在全国率先实现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后,山西上半年二氧化硫减排量达到3.9万吨,完成全年任务的8.9倍;化学需氧量减排量约1万吨,完成全年任务的78%;大气综合污染平均指数同比下降近24%;11个省辖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平均达到了172天,环境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也由去年的1个增加至10个,达国家二级标准的县(市、区)由去年的13个增加到62个。

    今年,山西开展为期一年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形势明显好转。1至6月,全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356人,下降21.69%;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3.04%,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4.93%;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起数同比下降40%,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

    危机中毅然转型,转型中“绿色”当先,发展中民生第一。尽管转型之路注定不会轻松,却是必由之路。力图摈弃老路的山西,正努力在一条“阳关道”上实现转身。 (责任编辑:陈磊)

13、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还有多远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2009-08-20王俊秀 实习生 缪媛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08/20/content_2813336.htm

    “百姓是一个地方的主人,他们有权对自己所住地方的规划发表看法。但当前我国公众对于当地的城市规划一无所知,往往是自己的房子上被写了一个‘拆’字的时候,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蔡定剑教授近日在“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说。

    而本报今年8月12日的报道《一份乡镇发展规划的离奇变化》,更是引起专家热议。

    从重庆长寿区规划改变说开去

    重庆长寿湖镇湖边村的土地,原先以扩建长寿湖中学为名被政府征用,但几年以后,经过土地规划的更改,这里拔地而起的不是中学,而是政府建筑群,以及与之相邻的一排商品房。而长寿湖中学则与小学一起,建在了该镇西南角某处被村民称之为“泄洪区”的地方。

    蔡定剑教授认为,这是政府的不自觉。虽说政府大楼也是公共设施,但政府在其中涉及滥用职权的问题。从规划的控制来讲,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应由当地人大批准。但我国现在一般都是人大同意后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所以最后的决定权在政府,人大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此外还有知情权的问题,我国公民对于当地的城市规划往往一无所知。2008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城乡规划法》,首次使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有了法律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也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得到确认。但是,法律的实施过程还是困难重重。

    比如说,公示内容过于简单,很多规划公示只有几张主要的图纸和非常简略的文字介绍,技术指标没有解释,公众无法深入了解规划的意图。公众教育的匮乏,使得公众对城市规划知识了解甚少,即使把图纸拿给百姓看,也无法使其了解城市规划的实际内容。

    从重庆长寿湖镇的案例来看,虽然当地政府对于调整后的规划在网上进行了公示,然而,公示的主要内容是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片区三镇总体规划图,并不能具体看到规划改变的内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规划处处长邢海峰认为,公示时,应在图纸上标明每块土地使用的具体内容,比如那块土地是做什么的,楼层的高度等,同时也需要给出一些技术指标,方便公众咨询。

    近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快速的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城市建设量。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金晓春指出,2002年7月1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实施后,出让国有土地成为不少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建设冲动,征地和拆迁越来越多,由此引起的纠纷不断增加。如重庆的“钉子户”坚守孤岛、武汉鹦鹉花园业主起诉城市规划管理局、媒体质疑张家界观光电梯事件等。

    据浙江省政法委调查,最近几年因旧城改造、拆迁安置、城市规划、城市房屋登记管理等引发的矛盾急剧增多,征地、拆迁有时需要警察维持秩序,由此引起的“民告官”案件已占该省行政诉讼案的四分之一。

    厦门PX事件:公众参与缺位引发的问题

    随着我国公民民主意识的逐渐觉醒,公众要求参与城市规划的呼声越来越高。由于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公民诉求而导致的矛盾和纠纷也越来越多,其中最典型的是厦门PX事件。

    厦门PX项目是2004年2月国务院批准立项、2005年7月原国家环保总局审查通过环评的“十一五”大型项目。这样一个大型项目即将开工,但是,厦门大学的专家不知情,当地民众也不知情。根据2003年的《环境评价法》,环评报告应该有公众参与的环节,如果公众参与程度太低,或者投票赞成的数字不够,那么,环保局不应该通过该项目的环境评价。但事实上,不但厦门大学的学者们不知道有这个项目及其环评,甚至连当地的居民都少有人知。根据《环境评价法》原本应该提供给公众查询的“环评报告”,成了机密材料。在规划和审批的过程中,厦门市民没有得到参与和了解这个项目的机会。

    2008年3月,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政协委员赵玉芬等105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的“迁建提案”,指出离居民区仅1.5公里的PX项目存在泄漏或爆炸隐患,厦门百万人口面临危险,建议暂缓PX项目建设,重新选址勘查论证。然而,PX项目的建设进程没有因为这一提案停顿下来。

    厦门政府方面很快做出了反应,但是,在解释该项目的安全性时,用了一大堆老百姓无法看懂的名词,以致没有说服老百姓。不久,厦门百万人同传短信,号召“散步”,令当地政府的执政能力面临空前考验。

    在民意的推动下,厦门市政府启动公众参与程序,暂时搁置项目,重新进行了规划环评,然后又公开征求意见,特别是进行了两天的开放式座谈会,大量市民代表参与了座谈会。由于超过90%的座谈会代表反对PX项目,政府在专家、大众经过意见表达与汇总以后,最终决定将项目迁建漳州古雷半岛,从而使多方利益博弈达到共赢。

    北京大学法学院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主任王锡锌教授认为,这实际上是通过政治压力和社会影响来间接影响地方社会决策,虽然事情得到圆满解决,但这种行动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它始终存在危险:如果政府继续采取对抗的方式,很可能引发暴力事件。但如果在规划开始时就多方征求专家及公众意见,代价可能会更小,事情也会更顺利。

    公众参与需要法律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沿用苏联的城市规划体系模式,城市规划工作从立项到执行管理、监督的全过程,均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一手操作,几乎没有公众参与介入。

    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政治民主化的趋势,政府开始给予公众参加城市规划的权利,并将这种权利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然而,我国原来的城市规划法规,对公众参与规划的对象、机构、内容、程序、深度、职责、权利、义务和监督保障等体制和机制,均无明文规定,使得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规定成为一纸空文。

    而在许多发达国家,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已作为一项法定制度,被确定和执行。法律明确规定城市规划要有公众的参与,没有经过公众讨论、反馈的城市规划,是不能得到主管部门审批的。规划如果被公众反对,就必须修改。

    例如,英国1990年颁布的《城乡规划法案》规定,每一种类型的开发规划,从规划的编制、公布、审批到诉讼,都有法定的公众参与内容,公众参与被视作英国规划法规体系的“骨架”;法国《城市规划法》规定,个人、企业和协会对政府有关规划工作的决定持有异议时,可向行政法官起诉,并且不需要付费;美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行为,缘于联邦政府要求市民参与政府对地方项目投资经费开支的决策。

    邢海峰处长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状况进行了评析。他认为,中国还处在一个“无参与”和少量的“传统式协商”的阶段,虽然许多地方对规划项目开展了“公示”、“展览”、调查问卷等形式的公众参与,但都是象征性的,很少有决策性参与的案例出现。

    而在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开展较好的西方发达国家,公众教育就包括多种形式:规划展览、公众会议、专题讨论会、出版宣传册、家庭接待日、公众咨询会、听证会、电视专题、互联网站等。例如英国的城市规划专业网站Planning Portal 上就包含了规划法规、概念解释、常见问题解答等十分丰富的公众教育内容。

    邢海峰认为,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基本上处在“事后参与”、“被动参与”的初级状态,规划制定过程中群众参与很少,或者仅有极少数的专家参与了制定过程。导致出现问题后,群众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上访告状的“被迫参与”。

    2008年1月1日,新的《城乡规划法》开始实施,首次使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有了法律保障。该法规定,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必须征求规划地段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对修改必要性进行论证。同时规定,确需修改经依法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时,应当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而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更是强调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编制的权利。比如采取公示、征询等方式,充分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公布意见采纳结果;规划调整方案应当向社会公开,听取有关单位和公众的意见,并将有关意见的采纳结果公示。

    “这些修改,可以看出法律已经开始逐步实化公民参与城市规划的权利。制度性的保证,可以使公众参与从虚假走向真实,从形式返归实质,而这正是我国公民参与之路前进的方向。”蔡定剑说。

    中国式的公众参与该如何推广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展江认为,中国的公众参与有自己的特点,公众参与需要多种合力作用才有效,媒体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传动作用。参与的发生,往往通过某个学者或公民发起,律师或权威专家支持,各种媒体或网络进行报道,从而引起政府重视。因此,展江认为,我国的公众参与也可以说是“媒介驱动型”的,没有媒体对民意的放大,当下许多问题难以引起官方重视和产生改革结果。

    据介绍,我国城市规划也越来越注重公众参与,北京、青岛和深圳等地已经有很多成熟经验。

    北京自2007年8月3日起,在各城区街道办事处开展了《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历时15个工作日。其间,共接待来访群众2500余人次,收集反馈意见表470余份。

    在青岛等一些地方,也以设立规划展示馆、在新闻媒体公布规划等方式,开展了在编制规划过程中听取各方面单位和市民意见的工作。

    深圳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做法和经验,水径社区制定“法定图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水径地区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西部,大部分建筑为城中村,聚集了大量的私人企业和廉价出租屋。深圳市拟在此地区建立一个客运枢纽站。为了进一步明确水径地区的城市功能,使其与客运枢纽同步发展,深圳市规划局将此片区作为2008年法定图则大会战第一批启动项目,进行编制。

    在水径图则编制的过程中,公众一直参与其中。在编制前的调研阶段,就采取了问卷、座谈会、咨询活动来暴露存在的问题,反映规划意愿;在编制中的公示阶段,采用了问卷和意见箱的方式,让公众了解图则内容,发现方案缺点。并且在图则编制的全过程中,有邮寄、热线、传真、网站、电邮的共享平台。

    对于公众的建议和意见,规划部门分为采纳、部分采纳和不采纳3类处理办法,对每一条意见进行整理分类研究,与法定图则草案一起上报城市规划委员会决定。市规划委员会对收集的公众意见进行审议,经审议决定予以采纳的,市规划部门将根据公众的意见对法定图则草案进行修改。

但是,这些项目参与仍带有随意性,没有成为法定的必经程序;同时,参与的方法还是调查、咨询、展示、走访等简单的方式,与国外公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很大差距。但专家们认为,这开了一个好头。

14、公众参与,环境服务行业社会化的必然趋势

来源:中国水网 2009-08-21姚森婧

http://news.h2o-china.com/interview/expert/826951250833031_1.shtml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环境服务业日渐趋于社会化,公众对该行业的关注度日益升温。从近来频频发生的供水安全事故,到最近涨声不断的水价之争,甚至包括垃圾处理场(厂)气味污染问题,均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主流媒体到普通民众,都将视角转向了环境问题的种种“争端”。

  在7月31日河南省洛阳市举行的水价听证会上,18人参与者中17人赞同水价上涨的结果遭到质疑。无独有偶,长沙听证会26人参加1人反对,常州听证会19人参与1人反对,而在禅城举办的听证会上更是无一人反对。诸多地方的水价听证会出现了如此压倒性“赞成”的现象。不禁引来了片片疑声。语焉不详的价格成本,不尽人意的听证,消费者虽然不是水价改革的专家,但是他们对此次资源价格改革的态度和理解,却影响甚至决定着这一轮改革的成败。公众的参与已成为环境服务事业监管的重要形式。

然而,怎样才能引导公众有效的参与呢?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水网总编傅涛在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采访时谈到,针对水价改革问题,对于成本约束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要以适当的形式对公众公开,让公众理性的参与,而非对其完全的屏蔽。

此外,针对资源价格改革,国家发改委要求:严格履行成本监审和听证程序,切实加强对供水定价成本的审核,提高水价决策的透明度。由此可见,公众的参与在当前环境产业发展的形势下,已经被归结为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新一轮的水价之争中,公众更多关注的是水价本身,而非供水质量以及相关的服务质量。为此,在中国水网、清华大学与搜狐网共同设立的“环境讲坛”这一公共平台上,主办方请来行业专家,以科普的口吻,围绕水价的问题,同现场听众进行沟通与交流。

在听众选择方面,主办方邀请的均为当前社会的主流媒体,旨在通过媒体的有效宣传,让普通民众对水价问题有更深入且客观的认识。该讲坛定期针对热点的环境问题,邀请专家对行业中已经形成共识的观点进行解读,从而做到与公众的有序沟通。除上述提到的水价上涨问题外,还涉及到为何环境服务行业要引入市场机制、为何不能采取垄断经营等问题。

在日前举办的水业高级战略沙龙上,就水价上涨的公众参与问题,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公众对水价的认识依旧处于一个模糊的状态。应通过有效的途径,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与平衡,加强引导公众对水的深度认识:水既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产品。此外,还需正确调和政府、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做到各方面的平衡。加强知识的普及,诸如对国外水价的结构性认识,水价高的原因究竟何在等。

总之,环境的问题需要公众的理解与参与,只有同公众进行主动的、有效的沟通,才能使得环境服务行业不被社会误解,不被扭曲,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15、跨界污染谁买单?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09-08-21张楠

http://www.zhb.gov.cn/hjyw08/200908/t20090821_157930.htm

  山东省临沂市亿鑫化工有限公司偷排砷化物超标的废水,导致江苏省邳州市发生砷污染事故,使跨界污染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频频发生跨界污染事件,严重影响了受害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由于肇事企业和受害区域属于不同的政府辖区,跨界污染事件解决起来颇为棘手,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跨界污染造成的损失由谁来赔偿?怎么赔?

  在很多情况下,跨界污染给当地及下游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如沱江特大水污染事故给成都、资阳、内江、自贡、泸州5市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光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就达1500余万元。除此之外,跨界污染还造成了生态破坏,不仅影响当前人们的生产生活,还有可能危及子孙后代。为了处理跨界污染事故,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付出很大的行政成本。一些跨界污染还会导致纠纷,影响社会稳定。例如,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江苏省苏州市盛泽镇未达标的印染废水直接排入流向浙江嘉兴的河道,嘉兴市北部水域水环境受到污染,为此两地纠纷不断,2001年发生的筑坝事件则使双方冲突达到顶点。浙江庆元与福建松溪之间也因为水污染问题存在多年的纠纷。

  一些地方为跨界污染付出了巨大的经济成本、环境成本、行政成本和社会成本,如果将这些成本一一量化并加以累计,将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笔账该由谁来买单?在跨界污染事故赔偿中,肇事企业和企业所在地政府理应共同承担赔偿以及事故处理的相关责任,因为他们同处于一条利益链上。首先,违法排污企业须负主要责任,因为它是污染事故的直接制造者,所以应该按照“谁污染、谁赔偿”的原则,由它们来支付跨界污染事故所造成的所有损失。其次,要追究肇事企业所在地政府的赔偿责任。一是辖区政府有管理和保护当地环境的责任,辖区内企业偷排污染物,导致污染事故发生,说明政府监管不力。二是肇事企业向当地政府缴纳税费,当地政府从肇事企业获得了经济利益,按照责权利一致的原则,必须履行赔偿责任。

  为了确保排污企业及其所在地政府应承担的赔偿和恢复环境原状的责任落实到位,必须建立有针对性的赔偿制度和保障措施。例如,推行环境污染责任险制度,对“高危”企业实行强制责任保险,一方面确保赔偿及时到位,另一方面预防出现企业无力赔偿的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实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等措施,建立环境污染事故风险基金,专项用于污染治理和赔偿。同时,有关部门应该采取强制性、惩罚性措施,确保肇事企业所在地政府的赔偿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当企业无力赔偿时,政府应该履行赔偿责任,以此避免政府为企业撑起保护伞。

  防止跨界污染,必须从解决不当得利这个问题入手。长期以来,造成跨界污染的肇事者以及相关得利者并没有完全承担相应的责任,所造成的损失往往由全社会来买单。因此,要加大对企业和政府赔偿和处罚力度,坚决不让企业把自己该担负的成本转嫁给社会,也不让上游得利,下游受害。

16、污染案件判决不能时松时紧

来源:京华时报 2009年08月20日

http://news.qq.com/a/20090820/000102.htm

  尽管有些法律学者认为,由于我国《刑法》对重大环境事故罪的主观方面没有规定,对如何认定故意和过失有不同的认识,但这一判例出来后,还是赢得了大多数人的赞成。

  相对中国长年污染的现实,这是一个迟到的重罚,但总归还是来了。它说明,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已经到了危急关头。不用重典,保不住绿水青山,更保不住人民的生命健康。

  近年来,类似污染事件接连发生,严重危害百姓健康和生命,动则造成多人死亡、数百上千人健康受损,财产损失数万亿计。但是,根据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相关规定,即使以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中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定罪,量刑也只有3—7年。如此轻的刑罚,如何与其严重后果相匹配?这种低成本违法,造就了企业“不怕罚”的顽疾。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要求刑罚的轻重与犯罪性质和情节轻重相适应。当下环境污染欠账太多,需要法律上的保证和创新,对于明知会发生危害公众健康的严重后果而恶意排污行为,在一定条件下以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相应罪名定性是可以的,从刑法理论上讲得通。

  但立足中国当下现实环境,除法律之外,我们还需系统和立体思维。污染事件为何这么多?企业为何明知会造成危害还要肆无忌惮排放?说穿了,是当地有关政府部门和官员在纵容这种行为。监管与被监管者“猫鼠一窝”的现象并不少见。

  一个项目从引进到环评,再到上马开工,都需要政府部门审批,企业生产中的执法和检查,也要听命于地方政府。一家污染企业要不要罚款,要不要关闭,什么时候考虑过民情民意?

所以,通过这个案件,还需要提醒的是,在以后类似案件中,我们不能时松时紧,不能此地松彼地紧,不能谈经济增长时松,谈环境保护时紧,而应一视同仁、持之以恒。

17、环保:不看“口号”看“疗效”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2009 -8-20 崔立勇

http://www.ceh.com.cn/ceh/shpd/2009/8/20/51999.shtml

   ――从塑料袋和垃圾袋说起

   从2008年6月1日算起,“限塑令”已经在我国实施了1年多的时间。尽管我们已经逐渐习惯于携带布袋和菜篮,但还是会时不时“怀念”塑料袋。为什么呢?问题出在垃圾袋上。

   其实,过去塑料袋的功用除了购物外,在许许多多的家庭还充当着另外一个重要角色――装生活垃圾――一个塑料袋从市场装满日常用品回家,而后被放进垃圾筒,装满残渣剩饭等垃圾后,再被提出家门。如果说“限塑令”能够堵住塑料袋的源头,那么垃圾袋就自然出现了短缺。

   用超市里专门的垃圾袋行不行?这当然是一种选择,可生活经验毫不留情地告诉我们,这种垃圾袋并不好使,暂且不说没有过去塑料袋的两个提手不方便携带,大多数垃圾袋的不便更在于非常薄,容易破裂,挡不住垃圾中的尖锐东西和汤汤水水。

   环保有时候毕竟是有代价的,响应环保倡导的我们可以用垃圾袋来代替过去常用的塑料袋,一个不行就再套一个。然而,这些用来替代塑料袋的垃圾袋是不是就环保呢?相关资料显示,超市中的垃圾袋真正可降解的也才不足15%,因为可降解的生物原材料成本太高,很多厂家支付不起。在包装上打着可降解字样的垃圾袋,很多也无法完全降解。我国虽然对塑料购物袋已经有统一标准,但据了解,垃圾袋目前国家并未出台专门的标准。

   过去常见的塑料袋用量减少了,垃圾袋的用量却在大量增加。然而,如果垃圾袋不环保的话,就等于关闭了一扇白色污染的大门,却同时在旁边打开了另一扇白色污染的窗户。

   因此,“限塑令”不能一限了之,要积极寻找出合适的替代品来。如果垃圾袋不能做到结实耐用价格合适的话,那么塑料袋卷土重来的压力就会很大。因为消费者数量众多,对塑料袋的限制不可能像当年对家电企业禁用臭氧层“杀手”氟利昂一样顺畅。

   塑料袋和垃圾袋从经济学上可以说是一对替代品,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过高,消费者自然就会更多选择另一种商品。如果环保的垃圾袋能够物美价廉,那么用不着有关部门花太大的精力,“白色污染”用品将自觉地被环保用品顶替。

   2007年底,国家统计局的总经济师姚景源在谈到经济形势的时候曾举过一个例子――猪肉价格涨了居民怎么办,解决的办法就是多吃牛肉,因为牛肉的涨幅低于猪肉的涨幅,如果牛肉价格同样大涨的话,那么就多吃水产品。尽管姚景源的观点曾经引发争论,但他所说的替代的逻辑是可以借鉴的。

   美国经济学家罗塞尔?罗伯茨(RussellRoberts)曾以故事的形式说明,地球上最后一滴石油的情况永远不会出现,因为当石油越来越少,价格上升过高时,人们就不会用石油,而用其替代品作燃料了。只要石油价格上升到足够高,一定会有替代品出现,剩下的石油由于开发成本太高,无人开发,石油自然不会用完。

   英文中“经济学”和“生态学”两个词都是以词根“eco”开头的,都来自希腊文,希腊文中经济一词(economics)原意为人们的家庭事务,环境一词(ecology)则指大自然的事物,经济学和生态学具有某些共性。

   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具体环境政策是以“稀缺”观为基础的,同时也提出要开发替代品,特别是可以再生的能源和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

   环保的目的是要维护良好的自然环境,不能竭泽而渔,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尽可能多的自然资源,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却要依靠某条路径,而从“替代”上入手,不失为实现环保的一条可行之路。

   当然,替代也并非简单地取而代之,用什么替代、如何替代也还需要专家们去研究。近些年美国在用生物酒精来替代石油,但基于粮食作物合成的生物酒精大幅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对世界的粮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出于环保目的的替代品是不是真正环保也还需要深究。有资料显示,我们常用的布袋中很多是无纺布袋,无纺布袋与塑料袋相比,可以循环使用,但是无纺布同样也是石油提炼的副产品,同时由丙纶、涤纶制成的无纺布袋也都是不可降解纤维,废弃物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

   还有资料表明,洗衣粉中的磷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无磷的洗衣粉也并非对环境没有污染,因为磷的替代物对环境也有伤害。

   环保是理念,但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本身上,还需要科学的验证和切实可行的路径。环保不看“口号”,而要看“疗效。

特别关注:

想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