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六月二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六月二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9-06-24

六月二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中国找水系列报道:

1、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中国找水之四――走在黄河、长江的分水岭

 

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特别报道:

2、人民网能源频道:       华能首次回应:违规项目已按环保部要求停工

http://energy.people.com.cn/GB/9530485.html

3、中国企业报:         环评罚单亮剑潜规则

http://news.bjx.com.cn/html/20090622/219454.shtml

4、21世纪经济报道:       华能煤电项目环保违法调查:方案变更未批复

http://news.21cn.com/domestic/shiyong/2009/06/23/6468577.shtml

5、中国环境报:         电力企业打“擦边球” 为何补票永远能成功?

http://env.people.com.cn/GB/9530575.html

6、羊城晚报:          环保部的“叫停令”何以失效

http://env.people.com.cn/GB/9522289.html

7、每日经济新闻:        环保部黄牌能落地? 别让环保独自战斗

http://info.ep.hc360.com/2009/06/23091159992.shtml

8、新民晚报:          环保罚单应开给违法项目决策者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9521946.html

9、人民网:           国电集团陈飞:水电不应被"妖魔化"

http://energy.cctv.com/20090623/103184.shtml

 

环境资讯:

10、国际石油网:        专家:下半年是推行资源税改革好时机

http://www.in-en.com/oil/html/oil-0904090464383493.html

11、南海网:          中改院:提议海南率先在全国建第一个环保特区

http://env.people.com.cn/GB/9531142.html

 

地方信息:

12、新华网:          安徽巢湖出现30多平方公里蓝藻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219159

13、南方日报:         深圳“两河”流域污染企业要曝光

http://news.h2o-china.com/policy/market_supervisor/810661245805359_1.shtml

 

污染信息:

14、人民网环保频道:      组图:太湖局部蓝藻污染严重

http://env.people.com.cn/GB/9530024.html

 

环境时评:

15、中国环境报:        考核机制至关重要 减排须强化政府主导责任

http://env.people.com.cn/GB/9529966.html

16、中国环境报:        污染治理须未雨绸缪 不能等到无路再找路

http://env.people.com.cn/GB/9530486.html

17、中国环境报:        排污者不能一走了之 土壤不修复不能直接盖房子

http://env.people.com.cn/GB/9530148.html

18、人民日报海外版:      全球变暖 我们咋办?

http://env.people.com.cn/GB/9531293.html

 

 

 

 

1、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中国找水之四――走在黄河、长江的分水岭

文图  汪永晨

 

昨天我们拍到了黄河九曲第一湾,夕阳下弯弯的黄河,很难让我们与平时常见的黄河相比。夕阳中的黄河是辉煌的,但毕竟天有点黑了,而且因为时间关系,我们选择的角度也不是拍九曲黄河第一湾的最佳位置。

今天早上六点起床后,我们又换了个地方,爬到了九曲第一湾的黄河边-海拔3620米的大山上。我们要从另一个角度拍摄我们母亲河“风华正茂”的美景。

 

孕育大河的大山

 

山中的人家

 

河源的小花

昨晚,九曲第一湾的日落是在弯弯的,闪着光的河床里。今天,九曲的日出则是在霞光中的大山上。换了一个角度,从山顶上看九曲,不单是我们眼前的黄河又多了几道湾;同时那一道道弯弯曲曲的水,也让我们感受着母亲河在这里的孕育和成长。

 

清晨的九曲

 

在弯中成长

从山上看山下那片藏族寺庙和民居时,看着看着我又忍不住问自己:他们的先辈把家安在了这样的大山中、这样的大河边,是一个好的选择,还是一个不好的选择呢?

这里的美,这里的人与天地同在,是我们人类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又在向往生态文明的原生地。九曲的美,九曲的自由是不用说的。可这里的偏僻,这里生活的艰苦,也让这里的人一时半会儿还难以与现代文明,现代生活接轨。

 

九曲边的民居与寺庙

 

河水、人家

 

家与河水同在

我们关注中国江河的记者、环保志愿者第一次到怒江时,我问过同行的人,这么美的怒江,你们最长能在这儿住多久?很多人回答:首先要弄明白那里能不能上网,有没有手机信号,才能决定自己在那里能待多久。我说,假如什么都没有呢?记得那次很多人的回答都是不超过一个星期,最长是一个月吧,最短的则说,最多三天。今天我问同行的一位朋友,如果可以自由选择在九曲的一栋土屋里住,最长你能待多久?他说:有网络,有信号,能待三天。没有的话一天吧。

 

怒江石门关

 

怒江人家

 

怒江的孩子

我想,这应该就是我们今天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吧。我们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空间,住在九曲边的牧民有吗?他们有蓝蓝的天,清澈的水,草原上的小花,我们又有吗?

我们有网络,知道天下事,享受不断进步的文明生活。而住在母亲河边的牧民,他们除了与美丽的大自然同在,就是与自家养的牛羊陪伴。

如果不是走进了这片大自然的天地,我不可能也不会想这么多。只是过着城里人能过的生活,知晓着每天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只有在走进了大自然,走在了天地之间时,我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到底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快乐!这样的问题在脑海里不断出现,一次次地与周边的朋友一起讨论后,越发觉得古人怎么就能总结出如此深邃的说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路上从大自然中悟出这些,得到的是智慧的启蒙、思想的升华。

 

静静地流淌

 

天、水之间

今天早上我们从阿坝州诺尔盖县唐克乡,黄河九曲第一湾出发,向诺尔盖大草原腹地进发,一条颠簸的土路西行约80公里,就到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的最后一个枢纽-贾曲枢纽。

按规划,西线调水工程将在这里建一座66米高的大坝,以接纳从通天河、雅砻江、达曲、泥曲、杜柯曲、玛可曲、阿可曲这些河流上的调水枢纽,通过输水隧洞,以自流方式输过来的水在贾曲宽谷草原形成高坝大库。

我们过了贾洛乡,进入宽阔的贾曲河谷地时,杨勇叫我们的车队停了下来。他指着这片河谷告诉我们,这个河谷已经被我们人类规划了它未来可能的命运。

 

 

贾曲

杨勇说:通过我们这几年多次独立考察认为:西线调水规划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

1,  西线调水的七个枢纽均位于海拔3500米左右的山原地带,并且都是这些河流的上游段或者源区。在这样的地理区域调水,水量缺乏保障。

2,  七个高坝大库水的替换将很会漫长,有的需要几年甚至十年的时间才能将水库蓄满。这些源区河流的水都来自于高原沼泽和泥炭,本身就含有大量的腐殖层和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在这种替换周期很长的大水库中会进一步产生生化反映,调水水质难以得到保证。

 

泥炭

同时近几年以来,这个区域已经发现通过水传播的包虫病疫情,这直接导致了大量牲畜的死亡。在这种水文状况下的调水枢纽是很难保证把优质的水源输入黄河中去的。甚至还会将一些传播性很强的地方性疫情传播到黄河流域。

3,  在这样高海拔区域,每年将有四至五个月的河流冰冻期,大部分的河流将在冬季全部封冻,这将导致一年中有好几个月的时间不能实施调水。甚至还会进一步加剧黄河上游的冰情、凌汛。

今年3月我们绿家园志愿者到壶口种树,就看到因黄河上游凌汛的炸冰,使得壶口瀑布突遭大水,景区设施遭到摧毁性的破坏,直到春暖花开时,还有厚厚的冰冻布满在壶口瀑布上。

 

 

壶口结冰

二,       西线调水七大枢纽均规划在横断山北部的高原与山地峡谷的过度地带,是四川和青海的重要牧区。这里山体浑圆、谷地宽阔、河床平缓。规划中的高坝一旦形成,将在这一区域形成广阔的水域,淹没大量的牧区,将给传统牧区和众多寺庙带来深刻影响。

 

山谷里的人家

 

太阳能在江源的使用已经很普遍

三,       这个区域是中国几大地质构造体系的复合、交接、重叠区域。地质背景极其复杂,并且有几大地震活动带。如此超大规模的高坝大库群将面临很大的地质风险。

这次我们出发前,环保部刚刚暂停金沙江水电项目的审批。杨勇这些年的呼吁也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高度重视,一路上都有记者在采访杨勇。全国政协环资委的领导还紧急让杨勇把有关西线调水和西南水电开发涉及到的关键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迅速传过去。

写到这儿时,我们已经是在海拔4600米的玛多县境内了。昨天晚上我们住的白玉乡没有电,今天这篇我是在路上的颠簸中写完的。在海拔4600米,高原的土路上写下了上面这位独立科学家杨勇的担忧,是因为我和他一样着急,一样希望我们多年来对江源的调查、对江源的记录,对江源的思考能引起决策者的关注,能引起更多公众的认知。我们做事总要讲个性价比,为了下游人的用水,就破坏江源的生态。而这种破坏会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灾难,不应该只是杨勇这样的科学家担忧。今天如果有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些,还可亡羊补牢,如果还在一味地以人的需要调动自然,明天的灾难一定会等着我们。

 

江源源区

 

 

牧民的转场

今天,一路上我们看到很多牧民在转场。我觉得这种游牧生活是今天江源还能保留着原生态的重要原因所在。夏季牧场一般在高山上,这里的牦牛可以说个个是体肥腰壮。

 

 

山左边的水流入黄河水系,山右边的水流入长江水系(杨勇拍)

 

 

 

一边是黄河,一边是长江,在两江源的怀抱中

今天我们跨越了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进入到长江第一大支流大渡河源区。两大流域在四川、青海两省交界的山原中发育,涓涓细流,汇成网状小溪,流淌到各自的水系中。

公路在两大水系间穿行,盘旋,使我们看到了大江大河源头的乳汁是如何孕育而成的。而这些乳汁,又是如何哺育生活在大江大河两岸的一切生灵。

不到江源很难想象,如此大的河流是在这样的大山中从小到大,流入各自水系中的,以至于我们今天的路上,一会儿是在大渡河边急驶,一会又在黄河边穿行。在天水间行走的我

们,在这里如同找到了回归母亲怀抱的感觉。

云南一位学者这两天给我们发来短信:请转告杨勇:冰川和沙漠是重要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的储存系统和调节伐,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勿轻言调水!找水来浪费,还影响生态平衡,不合算!我建议改变思路,把水价提高,用好现有的水!

我非常同意这位学者的意见。我们此行的找水,其实从前面杨勇把我们在贾曲河谷叫停也可看出,我们的找水,是希望把地球上的水用在应该用的地方,不仅仅是今天,还有明天和未来。把不该开采的水,恢复其原来的面貌。西部不用我们再造,西部人过去靠自己的文化、宗教、习俗守住了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原生态。大自然需要我们做的,是对它的尊重,是给它以它本有的自由。

 

在路上

 

江源的小花

 

 

孕育母亲河的天地间

2、华能首次回应:违规项目已按环保部要求停工

来源:人民网-能源频道2009年06月24日

http://energy.people.com.cn/GB/9530485.html

  

 

 

人民网6月23日讯 6月11日,环保部发布“停工令”,称位于金沙江中游的华能龙开口水电站和华电鲁地拉水电站“未批先建”,要求主坝工程暂停建设。后外界质疑“华能被叫停水电站仍在施工”。针对这一质疑,华能今天首次回应,称公司已按环保部要求暂停主体工程施工,“水电站围堰、边坡等正按要求施工”。

    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今天发布的公告中指出,公司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落实环保部的限批决定。11日下午,华能集团召开会议,研究落实环保部通报内容和处理决定,对整改自查工作做出全面部署。一是立即成立了由公司领导为组长的专门领导小组。二是第一时间责令华能龙开口水电工程和华能伊敏电厂三期工程停止建设,并迅速对两项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提出初步整改措施。三是举一反三,对所有前期项目、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加强监督管理,切实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四是要求各单位高度重视,深刻认识,汲取教训,并以此为鉴,切实贯彻落实好国家环保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大环保工作力度,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减少污染,发挥中央企业在环保方面的带头作用。

  公告里说,目前,两个项目已停止建设。龙开口水电工程一方面采取加强雨情监测、现场安全管理、开展防汛应急演练等措施,以确保安全度汛;另一方面立即按照新的要求,组织开展水电站环境影响补充论证,检查梳理工程环保水保措施实施情况。伊敏电厂三期工程已落实整改机构和人员,并委托设计单位对三期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重新复核。

3、环评罚单亮剑潜规则

来源:中国企业报   2009-6-22

http://news.bjx.com.cn/html/20090622/219454.shtml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报道 环境保护部正在研究制定火电、钢铁、水泥、造纸、煤化工、石油化工、农药等行业环评审批和技术审查原则,明确相关行业环保准入要求和鼓励使用的环保工艺、技术等

  由于“未批先建”,国家环境保护部日前通报了对两家大型央企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决定:暂停审批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建设项目(除新能源及污染防治项目外)。通报中称,这两家公司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在金沙江中游建设华电鲁地拉水电站和华能龙开口水电站,并已开始截流。

  专家指出,从总体上看,水电作为清洁能源,本身对环保就有着巨大贡献。水资源是可再生的天然资源,但水电的开发利用会对环境因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水电开发中,环保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拿到“路条”便开建已成为电力行业项目建设的 “潜规则”,环境保护部此次对华能、华电开出最严厉的环评罚单,可以说是向“潜规则”的一次亮剑。

  “水”之争

  我国水资源丰富,而西南地区集中了我国75%以上的水能资源,仅川、藏、滇 3省区的技术可开发量就约占全国的61%,并且未开发的资源也主要在西南。

  金沙江是西电东送重要的电源基地金沙江干流 (青海玉树至四川宜宾)流经青、藏、川、滇4省区,天然落差3280米,水能资源极其丰富,可开发容量为7032万千瓦,约占全国水电的1/5。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信息称,到2020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要达到9.8亿千瓦左右才能适应经济增长的需求,到2020年需要水电装机容量3亿千瓦。而到2002年底,国内水电开发只占全部可开发量的 15%左右,其装机容量仅为8600万千瓦。电力告急,西部正成为中国解决未来电力短缺的重要“着力点”。

  金沙江中下游山高谷深,水能蕴藏量极为丰富,但与此同时,这一江段有着最为丰富的珍稀、特有鱼类资源,而沿江一线还是数十万百姓的安身立命之所。目前金沙江的水电建设开发项目中,仅在中下游就规划了12级大坝,这些百米甚至200米以上的高坝中,6座已经截流,4座在大规模前期施工。而这些电站设计上几乎首尾相连。

  金沙江水电开发建设一直备受关注。根据有关部门2002年批复的《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规划》,金沙江中游拟建虎跳峡、两家人、梨园、阿海、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等8座水电站。这“一库八级”的水电开发被水电行业称为是继三峡水电工程后,长江干流上又一巨型水电开发计划。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作为化石能源的煤炭的价格也随之高涨,增加火电之外的发电产业则成为各大电力集团投资的重要战略部署。环境保护部此举重拳出击电力内部顽疾,或将会制约其水电扩张的步伐。

  在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中国水电建设开发所采用的模式已逐渐被接受,即流域水电梯级协调综合开发,已开发的重要大江大河都组建了流域开发公司,如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负责长江和金沙江下游河流的开发;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负责黄河上游河流开发;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开发公司负责澜沧江流域开发;国电大渡河水电开发公司负责大渡河流域开发。

  前车之鉴

  此次两项目被叫停并非国内首次叫停水电站的建设。2004年,云南怒江水电站开发曾经引发一场激烈的争论。发源于唐古拉山南麓,流经西藏、云南、通过缅泰边境的怒江是中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三江并流”大河之一,天然落差最大达1578米。《怒江中下游流域水电规划报告》通过评审后,立刻引来一片反对声。专家学者围绕水电开发对生物多样性、水生生物以及自然保护区等的影响展开讨论,该水电站最终被叫停。

  事实上,电力巨头因环评问题遭遇环保部门“限批”也是有“账“可查。金沙江中、下游共计安排了12座水电站,下游的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因违反环保法规被查。

  2007年1月,大唐、华能、华电、国电4家电力集团,因脱硫不达标,被当时的环保总局首次启动了 “区域限批”,来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迅速扩张趋势。

  不过,这么大力度针对水电项目整改,并且暂停集团所有项目审批还是首次。分析人士表示,环境保护部针对集团所有项目停止审批相当严厉,但因多数在建项目已取得审核,因此对于集团的在建项目影响不大,主要影响后续审批项目,这将促使电力企业加快整改。

  尽管有了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溪洛渡两个水电站环评未批先建的前车之鉴,但龙开口、鲁地拉两座水电站的建设方似乎并没有吸取教训,直到大坝都已经截流了,才向环境保护部递交了环评报告。而这或许也是总结了前人的 “经验”,几乎所有被叫停的水电项目在补交了环评报告后重新获得恢复建设的通行证。

  据了解,单从水电站的建设周期来看,一般在5—10年,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周期甚至更长。而水电站的建设需要充分的前期准备,要经过复杂的勘察设计、环境评价、移民安置等工作。巨大的资金投入就更不用说了,通常大型水电项目的投资都上百亿元,环保部门发出处罚禁令的时候,项目大多都已经截流,这时候再来叫停,基本只能是给以短期停工的威慑,不可能否决项目本身,所以补交了环评报告继续前行。业内人士表示,这已成为电力行业项目建设的“潜规则”。

  一份由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签署的文件称,水电开发,只有获得地方部门的批准就可以修建水电站的进场道路,就可以对拟建坝址的区域进行三通一平,甚至可以建设导流洞,水电项目的开工是指开始坝体的建设和大江截流。

  环保先行

  有关人士指出,“跑马圈水”的现象虽然被社会批判,但似乎已是既成事实。关键看企业如何协调水电开发与环保的关系,如何做到在开发的同时保护环境。

  环境保护部环评司负责人说,中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杜绝大、小公司“跑马圈水”、“遍地开花”现象。而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保护压力最大、地质灾害最频繁”,开发工作必须严格做好环评环保。

  为确保金沙江流域合理有序开发,环保部已决定暂停审批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对金沙江中游已批和未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进行补充论证,并根据论证结论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和措施。

  值得关注的是,环境保护部还透露,环境保护部正在研究制定火电、钢铁、水泥、造纸、煤化工、石油化工、农药等行业环评审批和技术审查原则,明确相关行业环保准入要求和鼓励使用的环保工艺、技术等。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崔宝山介绍说,修建大坝后会产生屏障效应,具体表现在由于水流的流量变化,致使上、下游的连通性受到了一些破坏,整个生产过程可能要受到影响。同时,由于洪水流量改变之后物种的生活格局会发生变化。大坝建设后,对鱼类造成不可逾越的屏障之后,可能有一些鱼类不能完成它的生命周期。另外是截流,对泥沙和营养物质的截流,这样下游的泥沙量会减少,对下游鱼类食物的来源产生影响。

  环评管理包括项目建设的审批、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管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三同时”监管,就是指对环境有影响的一切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区域开发建设项目当中,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设施必须与主题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产使用。而在实际中,很多建设项目在获得环评批复后,在设计、施工和试运期间,由于缺乏监管,建设的地点和建设内容擅自发生了变更,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另外,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也有一定的普遍性,也是环评管理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落后的局面,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环境保护部将进一步加大“三同时”的监管力度,来确保环评审批要求的环保审批到位。目前环境保护部正在研究制定全过程的监管办法,充分发挥各级环保部门和督察中心的联动作用,建立现场检查机制,加强试生产环节的管理,彻底扭转施工期间监管失控的局面,来确保“三同时”违规项目及时得到查处,并按照要求整改。据了解,金沙江中游的水电开发项目的暂停审批就是在“三同时”监管当中发现的。

  《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确,水能是可再生能源,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但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并必须结合流域开发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结论,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严格实行项目环评审批制度,根据环评审批文件指导水电开发项目的环保工作。

环境保护部在叫停金沙江这两项水电项目时称,此举将警示拥有众多“两高一资”建设项目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强环境管理,履行环保责任。

4、华能煤电项目环保违法调查:方案变更未批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09-06-23   

http://news.21cn.com/domestic/shiyong/2009/06/23/6468577.shtml

6月17日中午11时,26岁的李家田在工棚屋里看着电视。这是他去年从家乡山东来到内蒙大草原后第一次有大把时间来看电视。

在他住宿地半公里外,湛蓝的天空下一座高60米(设计高度是120米,建了一半)的双曲线冷却塔矗立着,周围的工程脚手架上空无一人。

 “已经停工5天了。”李家田对本报记者说。他所不知道的是,其所在的项目建设单位日前收到了环保部的一张禁令。

6月11日,环保部对外通告,由于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华能伊敏煤电联营三期工程,不顾当地水资源匮乏,擅自将环评批复的直接空冷方式变更为水冷方式,对当地生态环境具有潜在重大不利影响。

对此,环保部责令该工程停止建设,在重新完成环境影响补充论证和整改(包括华能另一项目——龙口水电站建设)之前,暂停审批华能集团(除新能源及污染防治项目外)所有建设项目。

6月17日,环保部督察组赶赴伊敏煤电联营三期工程的所在地,即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对被暂停审批的企业进行现场督察,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本报记者也随同该督察组前往现场,参加了全程督察活动。

督察组初步意见是,华能伊敏煤电三期项目违反了《环评法》第24条的规定,违法事实是存在的。

而对华能伊敏提出的“当地水资源丰富、该项目采用水冷方式更合理”的理由,督察组表示,需要相关专家进一步论证。

违法代价:“错过了黄金施工期”

 “按照国家环保部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处理决定,伊敏电厂三期项目部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即刻进行停工整改。”督察现场汇报时,华能伊敏煤电三期项目部主任于乃士表示,11日当日,项目就停工了。

伊敏电厂是伊敏煤电公司的下属企业,伊敏煤电公司是我国第一家大型煤电一体化企业,下辖移民电厂和伊敏露天矿,伊敏电厂三期工程计划建设2台6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

 “在未经环境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决定将机组冷却方式变更为水冷并付诸实施,违反了国家项目建设的有关规定。”于乃士表示,该项目违反了环保法规,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此次事件对该企业的教训极为深刻。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此次事件造成的影响可能是无法挽回的。”督察现场,华能伊敏煤电公司总经理姚常明对记者表示,现在只能尽快完成整改和重新申报工作。

违法造成的代价是惨痛的。

 “呼伦贝尔地区冬季寒冷,可利用的施工期也就5个月。”据于乃士介绍,由于停工,该项目错过了现阶段的黄金施工期。由此,也影响了主厂房未暖封闭的实现,直接制约整个工期,并无法保证提供鲁能电厂及国华电厂启动电源。“直接影响到给东北电网供电。”呼伦贝尔市副市长刘杨明对记者表示。

另外,由于停工,该项目近3000名施工队员都“歇着”,“每个工人每天工资100元,是从全国各地来的,现在发工资和维持施工队伍稳定等都成了问题。”在华能伊敏三期施工现场,一位施工队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空冷”与“水冷”选择:仅是程序问题?

此次华能伊敏煤电环保违规行为主要集中在,“空冷”和“水冷”两个专业词汇的转换中,即擅自将环评批复的直接空冷方式变更为水冷方式。

所谓“空冷”、“水冷”指的是电站的一种冷却方式。对于两种模式的特点,简单而言是“水冷”比“空冷”(也要用水)更耗费水资源。据业内人士测算,水冷方式中循环水的80%都无法利用。因此,在北方干旱地区,一般建议用空冷机组方式。而“空冷”方式前期投资比较大,且对技术要求更高,而且空冷方式要消耗煤炭资源。

据于乃士提供的整改方案显示,2003年伊敏电厂三期工程前期工作开始启动,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机组冷却方式均采用水冷方式,供水方案是采用红花尔基水库水源,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批准了《取水许可预申请书》,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以《关于华能伊敏煤电联营三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批复》批准了机组采取水冷方式。

 “当参与国家组织的发改委项目招标时,要求采用空冷机组。”华能伊敏煤电公司副总经理王书杰对记者表示,2006年,伊敏电厂三期工程参加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呼伦贝尔煤电基地电力项目评选,“空冷”成为竞标项目的前提条件。

呼伦贝尔市环保局副局长吴锁柱对记者表示,按国家发改委竞标“门槛”,该企业把设计方案,从水冷机组改为空冷机组。

改“空冷”后,华能伊敏煤电公司编制了三期工程环评补充说明报告,上报了原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以“关于同意伊敏煤电三期工程2×600兆瓦发电机组冷却方案变更申请的函,批复同意三期机组水冷方式变更为直接空冷方式。”

2008年3月14日,国家发改委以《关于内蒙古华能伊敏煤电联营三期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对项目进行了核准。

然而,华能伊敏煤电三期并没有按照国家发改委和原国家环保部批复内容执行,在建设中,仍就采取了水冷方式。

按项目建设和环境影响评价法规,更改批复内容要及时上报主管部门,需要获得重新审批。而直到接到环保部“禁令”,该项目未通过国家发改委重新批复,而环保部也没收到该项目的申请报告。

对此,华能伊敏煤电公司给出的理由是,原计划向国家发改委请示方案变更事宜,但此时恰逢发改委体制改革组建能源局,方案变更报批事宜延误。

 “呼伦贝尔市和鄂温克自治旗环保局未收到华能伊敏煤电公司三期工程冷却方案由湿冷变更为空冷的批复文件。”吴锁柱对记者表示,此前并不知道该项目建设与环评要求不符(编者注:此项目属于环保部审批和监管)。

从现场督察会上,华能伊敏煤电公司提供给环保部的整改方案中,并未看出“为何没有及时上报更改机组方式的申请报告给环保部”的直接答案。但从一个表述中看出了华能当时的考虑。

 “我们简单地认为水冷、空冷方案均已获得过批准,无论按哪种方案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都不会造成负面影响,而且水冷方式在环保方面更有优势。”于乃士称。

和于乃士一样,华能伊敏煤电三期的设计者们认为,未经环保部审批,改变之前批复的机组模式,只是在法规程序方面存在问题,而对环境本身并不存在潜在的危害。

 [1] [2]

5、电力企业打“擦边球” 为何补票永远能成功?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6月2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530575.html

  6月11日,环境保护部决定暂停审批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项目、华能集团和华电集团(除新能源及污染防治项目外)建设项目、山东省钢铁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以遏制环境违法行为,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此次限批涉及的企业包括华能、华电两大电力集团,以及山东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潍坊钢铁有限公司。

  事实上,电力巨头遭遇限批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记者随后电话联系了两大电力集团的相关负责人,希望能了解更多的情况。

  企业承认违规了

  华能集团新闻处负责人在电话中向记者表示,华能集团已经在当天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全面配合环境保护部的建议进行整改,其被点名的两个项目均已经停工。华电集团也表示,鲁地拉水电站已经停工。

  据介绍,发改委批准企业进行相关项目前期工作的批文在电力业界俗称“路条”。企业获得“路条”后,可以进行前期施工准备工作,如三通一平(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等。但项目还需要通过环保部门的环评,经发改委最终核准才能正式开工。长期关注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项目的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打‘擦边球’,在前期施工阶段就开始进行截流、开凿导流洞等工作,已经远远超出了前期准备的范畴。”

  华电集团也承认,虽然鲁地拉项目已取得“路条”,环评也做了大量工作,但在未通过环评审批的情况下截流,事实上已形成了违规。对此,有媒体在报道中引述业内人士的话说,多年来电力企业的项目一直是按照以前的老规矩,先开工,同时做其他相关工作。

  中信证券的分析人士认为,此次限批相当严厉,但因两大集团多数在建项目已经取得审核,因此对于集团的在建项目影响不大,主要影响后续审批项目,这将促使电力企业加快调整。

  为何选择铤而走险?

  在被限批后,两大电力集团都在第一时间表示会认真、迅速地进行整改,而对于造成违规的原因,都不愿多谈。

  马军告诉记者:“水电建设具有特殊性,进行截流施工必须在枯水期进行,一旦错过就是大半年的时间,会给投资方造成很大损失。”另一方面,在水电建设中,这种“先上车后补票”的情况一直存在,而且之前这些项目都一定能够补到票。这也让很多项目在建设中选择了铤而走险。

  马军在金沙江中游进行考察时发现,很多项目的前期施工已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比如,废渣随意堆放,甚至被冲进江里。他说:“任何商业利益都不应威胁生态环境的安全,更不能藐视法律的尊严。”

  金沙江是世界上少有的水能富集的河流。金沙江流经地区,天然落差达到5100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000多万千瓦,约占全国的17%。同时,金沙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

  由中国科学院、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组织编撰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9》认为,在梯级开发的淹没区,由于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由流水变成缓流甚至静水,原来许多喜急流生活的鱼类,将因不适应环境而消失。此外,多座水库的影响会产生叠加效应,使得水温的变化幅度变大,对鱼类的影响也更严重。

  对此,马军说:“我们已经多次论证,有关部门采取的生态补救措施效果有限。我们希望在进行水资源开发的时候,要注重干流与支流的协调,在干流上建设了工程项目,对相应的支流应该有所放弃,给鱼类的生存留下空间。”同时,他认为,国家相关部门要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不能让“先上车者”永远都能补上票,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刘秀凤 )

6、环保部的“叫停令”何以失效

来源:《羊城晚报》2009年06月23日 张海英

http://env.people.com.cn/GB/9522289.html

  11日,环保部暂停审批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项目,同时华能集团和华电集团各有一家在建的水电站,被责令停工进行整改。这是环保部成立之后的第一张大“罚单”。然而,14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水电站的施工并没有停下来。(6月22日《京华时报》)

  在一个法制国家,问题企业公然叫板国家部门,让人难以理解。如果换成一家民营企业,同时面对公众的怒视和环保部门的“叫停令”,相信没有多少胆量敢于继续施工。

  从某种角度而言,水电国企的霸道是长期以来行政惯养的,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水电国企早在2007年就拿到了开展前期工作的“路条”,那些当初发出“路条”的部门,助长了水电国企的霸道。况且,水电国企对抗“叫停令”还有一个公共理由,项目暂停损失的不仅是企业利益,更是民众利益。因已经投入巨资,即便环评通不过,环保部门也无可奈何。

  当然,环保部的“叫停令”“失效”也与政令不“硬”有关。几年前的环评风暴最后不了了之,这些水电国企都知道。更重要的是,环保部只发“叫停令”,并没有落实“叫停令”。

  一个有威力的“叫停令”,绝对不是一张纸令,而是有具体的落实措施及监督措施——有执法队伍进驻施工项目,对正在施工的项目进行暂时封存,等“叫停令”撤消之后才能撤封。所谓监督措施,就是环保部主动邀请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施工项目。而且,环保部在发出“叫停令”的同时,应该同时出台惩戒措施。如果没有这些措施,显然谁也不会重视“叫停令”。

当然,环保部门今天的尴尬,也是因为有责任没有权力,其实,这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尴尬。

7、环保部黄牌能落地? 别让环保独自战斗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09/6/23/

http://info.ep.hc360.com/2009/06/23091159992.shtml

    环保总局变为环境保护部,不仅是名称的改变,意味着环保部的责任和权力是一次升级,然而,首张罚单成“空炮”,让我们不得不思索:究竟是因为环保部门的政令太“软”,还是因为这些水电国企的胆子太大?在一个法制国家,无论是政令太“软”,还是企业以身抗法,其实都是对法律的嘲弄。

    这些水电国企之所以公然抗法,显然是因为其有特殊的背景。从某种角度而言,水电国企的霸道不是自己形成的,而是长期以来被“惯养”出来的。

    据说,在水电开发领域早就形成了一个潜规则:“先上马、后补票”。所以水电站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普遍流露出对通过环评的百倍信心。这意味着通过环评对他们来说,似乎就是走走过程、做做样子,也注定了环保部的“叫停令”没有多少威力可言。

    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水电国企早在2007年就拿到了有关部门允许开展前期工作的“路条”(或者叫做“通行证”)。其实,自从有了这个“路条”之后,水电国企已经不怕“叫停令”了。如果要问谁让环保部门今天这么尴尬,显然是那些当初发出“路条”的部门。这或许说明,我们的项目审批制度可能存在某种漏洞。这些大项目之前上报环保部门了吗?经过环评了吗?为什么环保部没有能及时发现问题,而是在工程上马后才匆忙叫停呢?这样的损失代价太大了。而如果项目审批制度还继续让环评走在“路条”后面,“先上马、后补票”的潜规则还要横行下去。

    水电国企对抗“叫停令”应该还有一个公共理由,即已经投入了巨额资金,所建项目造福于民,项目多暂停一天就多一些损失,而损失的不仅是企业利益,更是民众利益等等。因为经验告诉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因为环评没有通过而下马的大坝。”而工程投入资金的巨大也给了他们博弈的勇气——百亿、千亿的投资面前,环保部的黄牌能真的落地?

    这就与环保部的“叫停令”硬不硬有关。几年前的环评风暴最后不了了之,或许让这些水电国企知道,环保部门并不是真的要叫停,而是一种姿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环保部只发“叫停令”。在笔者看来,一个有威力的“叫停令”,绝对不是一张纸令,而是有具体的落实措施及监督措施。所谓落实措施,就是有执法队伍进驻施工项目,对正在施工的项目进行暂时封存,等“叫停令”撤消之后才能撤封。所谓监督措施,就是环保部主动邀请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施工项目。

    环保部在发出“叫停令”的同时,应该同时出台惩戒措施。一旦发现水电项目在叫停期间违法施工,就应该有相应的措施来惩戒。无论工程项目多么庞大,无论工程是否应该继续,既然有人违反相关规定,就一定要有人承担相应责任。如果工程对环境危害确实很大,该下马的要坚决下马。当然,每一个项目的背后,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部门利益也不例外。对于如何解决“叫停不停”的问题,环保部与其“一个部门在战斗”,不如通过国务院联合相关部门进行执法,这样或许更有效。

众所周知,4万亿项目正在各地陆续开工,由以上问题项目人们自然忧虑4万亿项目的环评问题。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曾公开表态:“我们宁可现在做‘恶人’,也不能做历史的罪人,一定要严格把关。”现在,为了避免4万亿项目出现环评问题,环保部是不是先做一回“恶人”?

8、新民晚报:环保罚单应开给违法项目决策者

来源:《新民晚报》2009年06月23日 赵  勇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9521946.html

  央视《新闻周刊》6月20日播出了专题节目“谁来保护金沙江”,令环保与上项目之间的矛盾再度浮出水面。

  事情缘起于6月11日国家环保部的一份通报。通报中说,环保部叫停了“严重违反环保法规”的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项目;属于五大国有电企的华能集团和华电集团,各有一家在建水电站被责令停工整改。

  央视称这场“环保风暴”是环保部开出的首张罚单,但这张来势凌厉的罚单却还是成了一纸空文——环保部发出通报之后,央视记者现场探访,发现被叫停的华电集团鲁地拉水电站仍在施工。

  先上车再买票,好像也已经成了一种潜规则——那些动不动投资上百亿甚至上千亿的重点工程,维系着地方政府发展的焦虑和现实政绩利益,“先上车”成了一种必然选择,至于环评,生米煮成熟饭之后总是可以补做的,即便补做不成,大不了罚点款了事。于是,环保部能扮演的角色,好像就永远只能是一个盯着逃票者的售票员,除了叫人补票,它什么都做不了。难怪环保部副部长潘岳曾经不止一次抱怨:环保工作真的很难做。

  有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据报道,环保部对未通过环评就开建两个重点项目的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处以了20万元罚款。这20万元罚款,已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未过环评先开工”的最高处罚上限,但这样的处罚又有什么用呢?对一个年产值过百亿的中央直属骨干国企来说,20万元罚款只是九牛一毛。用这点罚款换来两个重点项目的无障碍施工,对企业来说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环保部6月11日集中开出的那批罚款,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无法制止企业先上车后买票,即便最后按罚款上限20万元罚款,违法工程造成的环境损害已经无法弥补。目前的环保困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到底谁来领环境违法的罚单?这个“谁”,不能是“集体不负责任”的企业,而应该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决策人。

  我们现在的环保法规中,经济处罚是最主要甚至唯一的手段,比如说重大水污染的罚款上限是100万元,大气污染的处罚上限是50万元,但对环境违法决策者的处罚,却没有明确规定。经济处罚对民企可能还有点威慑力,但当处罚对象是国企的时候,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交罚款用的是公家的钱,违法开工换来的是自己的利益。这种无本万利的生意,任何一个国企领导都很愿意做。

如果换一种思路呢?环境违法的决策者要自己承担罚款,还要被追究决策失当的责任,哪个国企领导还敢不把环保法规放在眼里,还敢“先上车后自己买票”。处罚是为了震慑,震慑是为了预防,想要消除环保执法的无力感,除了提高经济处罚上限,调整“对单位不对个人”的环保法规处罚理念,恐怕更显紧迫。

9、国电集团陈飞:水电不应被"妖魔化"

来源:人民网  2009年06月23日

http://energy.cctv.com/20090623/103184.shtml

  环保部因 “环评违规”叫停华能、华电两水电项目后,水电界再刮“环评风暴”。

  对此,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专访时,国电集团副总经理陈飞表示,上述两水电项目只是存在审批程序缺失,不能因此“妖魔化水电”。他认为水电建设应该“越早越好、越快越好”,“走出价格误区,让水电、火电同网同价。”

  “反对妖魔化水电”

  在环保部叫停华能龙开口、华电鲁地拉两处水电站后,媒体又陆续报道出金沙江上的多处潜存违规问题的水电站,环保部将其定义为“跑马圈水”。有环保人士认为,水坝的建设将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地域文化及居民的生活。

  陈飞认为华能、华电的两个项目的过错在于没有 “按照环保的程序和要求来走”。据华能龙开口水电站筹建处主任张之平介绍,早在2007年9月,该公司就已经向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递交了环评报告。

  据了解,一个水电工程从规划到上马要经过大量的论证,并做出详细的地质勘探、生物物种调查、移民安置方案、环保方案等很多报告。“不惜一切代价,只要能想到的全做了。”陈飞说。

  “哪里有那么多世外桃源?”陈飞并不认同一些环保人士关于 “水电破坏世外桃源”的说法,“西部很多居民的生活条件是很艰苦的,水电建设实际上是造福一方。”

“水电建设越快越好”

  陈飞表示,水能资源是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其质量要明显高于风电和太阳能。特别是依靠龙头水库的调节作用,水电可以按照季节进行调节,龙头水库还可以调节洪水、进行灌溉,这都是风电和太阳能所不具备的。尤其是“在风电、太阳能技术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水电是可以依赖的新能源。”

  “一江春水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这是陈飞非常认同的一个观念,他认为水电资源确实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水电的发展步伐却很缓慢。在风电连续4年投资增速超过100%、太阳能投资每年翻倍增长的同时,因移民和环保问题的影响,水电开发深陷各种矛盾之中,增速远远落后于前两者。

  “我们目前的水电装机量只有蕴藏量的1/4。”陈飞表示,考虑到水电建设的周期比较长,“水电建设越早越好、越快越好。”

  “水、火电应该同网同价”

  “我们现在都是在用水电补火电。”陈飞告诉记者,在去年火电企业普遍亏损的同时,水电企业基本保持盈利,这还是在水电价格明显低于火电的基础上实现的。

  陈飞介绍说,目前水电的上网电价在每千瓦时0.20元~0.30元之间,而火电的上网电价是每千瓦时0.40元~0.50元。据了解,国家发改委此前一直坚持按成本价加上合理利润空间来核定水电的价格,但由于水电前期投入大、后期运营成本低,致使水电的上网电价远远低于火电。

  “提供同样的电,凭什么水电要比火电低?”陈飞认为不能因为水电的成本低就限定其价格。

  今年年初的“中国水电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曾表示,如果按照同质同价的原则,水电价格和火电价格应当一致,但鉴于其中涉及电网公司和发电公司的利益,因此调整水电价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只要走出价格误区,让水电、火电同网同价,水电企业完全可以解决所带来的环保、移民等争议问题。”陈飞说。(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张超)

10、专家:下半年是推行资源税改革好时机

来源:国际石油网 2009-6-24

http://www.in-en.com/oil/html/oil-0904090464383493.html

    近来,中央政府频频发布推进资源税改革的信息。5月国务院公布的《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提出,“今年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研究制订并择机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在财政部上周召开的2009年“两会”资源税改革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座谈会上,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表示,“将资源税改革类建议提案确定为今年重点办理建议提案。”

    种种迹象表明,酝酿已久的资源税改革渐行渐近。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顾问刘克崮认为,7月1日是资源税改革方案出台的好时机。

    专家表示,一旦资源税改革方案出台,将对原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增加相关企业的经营难度,但考虑到下半年需求复苏,上游企业具备一定的向下传导能力,因此资源类企业的经营压力应在可控范围内。

    四方面改革势在必行

    在财政部上周召开的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已就资源税进行四方面改革的思路达成了共识,分别是扩大征收范围、改革计征方式、提高税负水平、统筹税费关系。

    我国目前对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盐等税目征收资源税。这七个税目覆盖了大部分已知的矿产资源,但仍有许多自然资源未包括在内,如水资源、地热资源、森林资源等,预计此次资源税改革方案有可能会增加部分税目。

    征收方式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或二者并行也是此次改革的重点。目前资源税采取从量计征方式,以煤炭行业为例,原煤每吨征收资源税2-5元,焦煤8元,平均每吨3.5元,尚不足吨煤销售价格的1%。在2008年上半年资源品价格疯涨阶段,肥焦煤曾一度上涨到2000元/吨,但资源税仍然保持不变,完全不能反映资源价格的变动。目前,市场预期比较强烈的方案为资源税的征收比例为销售价格的10%,以煤炭为例,资源税将从平均每吨2-3元左右,提高到平均每吨20-30元。

    统筹税费关系也是本次资源税改革的应有之义。目前虽然资源税税负不高,但是围绕着矿产资源征收的各项费用却名目繁多。仅以煤炭为例,就有矿产资源补偿费、水资源补偿费等费用,在山西地区还包括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等。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产品都存在同样的问题。有专家认为,如果在提高资源税税负的同时,不归并一些费用,必然会遭到矿产品生产企业的极力反对,从而增加改革的难度。

    方案出台面临良机

    在明确资源税改革内容的同时,确定资源税改革方案推出的时间也是中央政府反复权衡的关键。

    国联证券研究员杨平表示,2008年上半年,全球对资源矿产的需求急剧膨胀,资源类价格迭创历史新高。基于控制资源浪费,保护环境和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政府相关部门计划对现行资源税制度进行改革。由于2008年下半年经济形势突变,资源税改革方案不得不推迟。此次政府重提资源税改革是想借经济调整之机,完成早已制定的政策规划。

    全国政协委员刘克崮表示,去年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的措施,估计今年减税额在5000亿左右,而改革资源税初期增加的税负也就是二三百亿左右,相关行业增加这样一个税负,和国家给予他们的大量减税数额相比是可以冲抵的,所以今年是最好的时机。

    杨平认为,资源税改革短期增加企业负担,长期利好行业发展。今年上半年资源类企业市场环境普遍不佳,并非资源税改革推出的好时机。下半年,随着下游需求的复苏,资源品的价格将相对稳定,资源类企业将有实力承担资源税改革的成本。

11、中改院:提议海南率先在全国建第一个环保特区

来源:南海网2009年06月2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531142.html

  23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公布《海南国际旅游岛政策需求与体制安排》的咨询报告,提议建立海南日用消费品免税区、实现服务业全面开放、建立第一个环保特区及推进海南城乡一体化进程等,为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提出了比较全面的政策与体制需求的建议。

  建立海南日用消费品免税区是关键一步

  在中改院《海南国际旅游岛政策需求与体制安排》的咨询报告中,认为国际旅游岛首先要求旅游产业高度开放,加快推进旅游要素的国际化改造。

  23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报告》课题组组长迟福林向记者表示,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首先要建立旅游产业高度开放的地区,要求旅游产业高度开放,加快推进旅游要素的国际化改造。比如说海南可以参照香港的经验,建立海南日用消费品免税区。建立海南日用消费品免税区,即在海南全岛实行与旅游相关的日用消费品的免税政策,在限额、限量的范围内,对海内外旅游购物者在海南购买的日用消费品免征消费税。这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它既有利于扩大国内消费,又有利于吸引国际消费。

  据迟福林院长介绍,关于具体的政策设计,建议参照日本的冲绳岛、韩国的济州岛等符合国际惯例的相关规定和管理办法。“扩大与旅游相关的消费品免税政策,已成为增强旅游吸引力的国际性趋势,而海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岛屿优势以及旅游度假的资源优势,使其有多方面条件成为国内第一个日用消费品免税区。”迟院长认为,近些年海南国际旅游度假的发展势头很好,尤其是对俄罗斯等国家的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已对建立日用消费品免税区提出现实需求。特别是海南作为一个独立的岛屿,实行全岛免税政策的管理相对容易。

  实现服务业的全面开放是突破重点

  《报告》中认为,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决定旅游业和旅游消费的关键因素,而海南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滞后,面对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其中的重中之重在于相关服务业的先行开放,这至少应该包括五个方面:金融、保险业的对外开放,放宽限制,降低门槛,积极引进国外知名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驻海南,开办各类业务;鼓励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各类国内外社会资本参与教育、医疗的供给,率先实现社会资本投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积极推进文化、体育事业的对外开放,更多地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旅游文化赛事和体育活动;推进会展业的对外开放,尽快把海南建设成为亚洲会展中心之一;适应国际游客的文化消费和信息咨询的需求,以及文化创意等新型服务业的发展,推进电讯产业开放进程。

  迟福林院长认为,海南应当积极争取在与旅游相关的服务业开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并且有大的突破,这比争取某些旅游方面的具体政策要重要得多,对海南发展产生的影响也要大得多。

  提议海南率先在全国建立第一个环保特区

  “要想身体好,常来海南岛。”这句海南省精心策划并大力推广的口号吸引了中外游客将视线投向海南,其中海南的先天资源成为其魅力的最大资本。

  中改院在《海南国际旅游岛政策需求与体制安排》的咨询报告中提出,建议海南实行绿色发展战略——率先在全国建立第一个环保特区。海南一流的生态环境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优势,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一是建立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绿色发展模式。

  何谓环保特区?《报告》称,在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下,划定一个特定的区域,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运用先进治理环境技术和治理机制,治理各种污染,采用严格、科学、有效的环境保护标准进行工农业生产和从事经济运行、城市管理。

  《报告》称,建立环境保护特区的重点任务是,制定和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同时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强生态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使海南建成世界环境保护与发展协调的典范。

据迟福林院长介绍,海南最有条件建立环保特区。海南自然生态基础较好,作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有体制优势,具备在环保方面先行先试的条件;海南有制度基础,十年前,海南率先全国提出建设生态省。其后海南制定和修订了五十二项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内容生态环境各个方面。同时海南长期探索生态补偿制度,有政策积累优势。(记者李晓梅)

12、安徽巢湖出现30多平方公里蓝藻

来源:新华网 2009年6月24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219159

新华网合肥6月23日电(记者蔡敏) 记者从安徽省环保局了解到,随着晴热少雨天气来临,安徽巢湖西半湖蓝藻出现较大面积集聚,气象卫星最新遥感图片显示,巢湖西半湖北部、西半湖东部、忠庙附近有3处蓝藻集聚,面积约33平方公里。

据了解,为防止巢湖蓝藻暴发造成湖区水体黑臭、威胁群众饮用水安全,安徽省监测站组织合肥、巢湖2市环境监测站对东、西半湖区的12个测点进行加密监测。

最新一期水质监测显示,巢湖西半湖区平均水质重度污染,6个测点水质均重度污染,为劣Ⅴ类。东半湖区平均水质轻度污染,6个测点中,有5个测点水质轻度污染,为Ⅳ类,1个测点水质重度污染,为劣Ⅴ类。西半湖区水体(平均)呈中度富营养状态,东半湖区水体(平均)呈轻度富营养状态。

最近一次湖区气象卫星遥感图片显示,巢湖西半湖北部、西半湖东部、忠庙附近有3处蓝藻集聚,面积约33平方公里,占全湖面积4.2%,为今年以来湖区蓝藻发生面积最大的一次。其他各处未见蓝藻。

对于沿岸城市饮用水安全问题,安徽省环保局水办负责人认为目前不会造成影响,因为合肥市饮用水主要取自城市附近的两大水库,巢湖蓝藻即使暴发也不会威胁合肥市民的饮水安全。而巢湖沿岸的另一个城市巢湖市的饮用水取自巢湖东半湖,目前市民完全可以放心饮用自来水。

13、深圳“两河”流域污染企业要曝光

来源:南方日报2009-06-24

http://news.h2o-china.com/policy/market_supervisor/810661245805359_1.shtml

“这没有以前那么难看了!”昨日(6月23日),在龙岗上洋污水处理厂,副省长林木声对附近坪山河水域的目测水质比较满意,污水处理厂对面的人工湿地水草青青,鸟儿不时从草间飞过。

龙岗区环保局局长杨锦科介绍,根据2008年坪山—惠阳交界断面水质监测,坪山河和龙岗河断面水质均劣于地表水Ⅴ类标准,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与上年同期相比,“两河”断面2008年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下降分别为9.5%和47.9%。

而今年5月份最新水质监测数据显示,“两河”断面的COD及所有工业污染因子浓度均低于地表水Ⅴ类标准。“实现了省里提出的‘一年初见成效’的整治目标。”

污水处理厂已建成配套干管122公里

据了解,淡水河发源于深圳市梧桐山,淡水河西湖村断面以上流域面积541.2平方公里,分为龙岗河、坪山河流域。龙岗河、坪山河(简称“两河”)在惠阳淡水城区汇合后称为淡水河。

据了解,为了降低“两河”的污染,全面改善淡水河水质,自2007年9月18日实施限批政策以来,至目前为止,龙岗区通过市环保局审批的建设项目仅233宗。

除了有效控制新增污染量,龙岗区还全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据悉,龙岗在“两河”流域共投资17.7亿元建设10座污水处理厂。截至去年年底,5座污水处理厂已经投入使用,横岭污水处理厂二期预计2009年9月可通水试运行,其余4座将于明年底前建成。

 “届时龙岗‘两河’流域污水处理能力将达113.5万吨每日。”杨锦科表示,龙岗区还在“两河”流域投资16.7亿元建设10座污水处理厂的配套干管,总长度为201.9公里。“截至今年6月15日,已建成配套干管122.6公里,完成任务的61%。”

对电镀企业要严格把关

龙岗区还加强了环保执法力度,2008年至今,共出动执法力量11680人次,共检查污染源7134厂次,查处违法案件1054宗,取缔无牌无证地下排污企业27家。

深圳市东部电镀基地管理有限公司,就是近日被龙岗环保局查处的一个例子。该公司未经各级环保部门批准,今年初擅自从事招商活动。5月25日,区环保局执法人员在例行巡查中发现该公司已擅自设置了四个电镀车间和一个线路板车间,部分已经开始调试。第二天,区环保局对该公司作出立即拆除电镀、线路板生产设备,并处1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截至目前,该公司的生产设备已经拆卸搬走。

 “这件事干得不错!”林木声表示,省里很重视淡水河的整治,环保部门一定要严格把关,对于重污染的电镀企业一定不能“千里长堤、溃于蚁穴”。他要求环保、工商、国土、规划和建设等部门要对此案彻底查清楚,并对污染企业要做到三点:第一要严查、第二要处理、第三要曝光。

接下来,龙岗区将加速推进“两河”流域截排管网工程、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将流域内污水截排至污水处理厂。并进一步加强与惠阳市沟通,建立联合执法检查和联席工作制度。

14、组图:太湖局部蓝藻污染严重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9年06月2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530024.html

  6月21日,太湖湖区西北角竺山湖村民在湖上打捞蓝藻。图为常州市武进区蓝藻打捞点。连日来,受持续高温天气和风向影响,太湖湖面局部出现大量蓝藻,当地环保部门正组织人力加紧打捞,以减少蓝藻对太湖水体的污染。记者 扎西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考核机制至关重要 减排须强化政府主导责任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6月24日 韩孝成

http://env.people.com.cn/GB/9529966.html

  不久前发布的《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有一个引人瞩目的亮点: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7年都实现了下降,连续两年取得双下降的成绩,并且2008年首次实现污染减排任务完成进度赶上时间进度。这为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为取得这样的成绩而高兴,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减排工作任重道远,政府主导责任必须继续强化。

  首先,保持这种良好的污染减排形势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一项政府承诺,两项约束性指标,三大工作体系,四项考核标准使污染减排责任明确、措施到位。其中,污染减排政府责任考核机制牢牢牵住了污染减排工作的牛鼻子,抓住了问题关键。实践表明,在我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和冲突相当激烈的今天,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政府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履行责任,对推动污染减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行政主导的污染减排模式的特点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得比较快,一旦有所放松,反弹起来更快。仅仅依靠政府单一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存在着后续乏力的问题。在今年世界环境日召开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暨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指出,今后要加强节能减排监管,强化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导责任,打好节能减排的攻坚战。可谓一语中的。

  其次,污染减排必须促进环境质量逐步改善,这是政府不能推卸的责任。污染减排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环境质量改善;二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在某种程度上,我国环境质量改善与目前的污染减排相关性不强。其原因之一,环境污染是多因子、多因素相互叠加的产物,而且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污染物的种类呈现更为多样化的态势,环境问题会更加复杂。而这也说明今后污染减排政策设计,必须把改善环境质量与污染减排挂钩。污染减排搞得再轰轰烈烈,指标完成得再漂亮,如果老百姓总感觉身边的环境质量没有因为开展污染减排而逐步改善,污染减排的社会支持力将会不断衰弱,老百姓对污染减排的期望值也将大为降低。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最近指出,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深入研究主要污染物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着力把污染减排与改善环境质量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减排目标着眼环境质量、减排任务立足环境质量、减排考核依据环境质量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这就指明了污染减排工作今后的方向。

  第三,污染减排需要强化政府的监管责任。污染减排任务完成进度赶上时间进度,标志着前一段时期采取强力行政手段推进污染减排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今后污染减排工作要进入严格规范平稳推进的发展期。许多地方脱硫设备该上的也上了,污水处理厂该建的也建了,工程减排的潜力得到了很好释放。淘汰落后产能进行结构减排的效果也比较明显,而监管减排的成效需要进一步加强。加强监管减排效果,必须让各级人大、政协及新闻媒体等参与污染减排监管,形成污染减排监管的综合模式,使企业及地方政府不能、不敢放松污染减排工作。

  古语云: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完成任务,越要集中力量,不走神,不松劲,不懈怠。

尤其是在当前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不少地方已出现了污染减排工作松动的现象。例如,有的地方政府对污染减排的投入资金无法及时到位,减排工程项目无法如期完成,部分企业的减排设施开始不规范操作、不稳定运行,一些打着保增长旗号的落后产能有死灰复燃、异地转移的迹象。不加强政府主导责任,污染减排任务完成进度赶上时间进度的大好形势会有可能出现逆转,无法按时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任务要求。

16、污染治理须未雨绸缪 不能等到无路再找路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6月24日 张业修

http://env.people.com.cn/GB/9530486.html

  最近,笔者连续看到两则关于污染治理方面的报道,感触颇深:

  一则是6月11日,环境保护部决定暂停审批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项目、华能集团和华电集团(除新能源及污染防治项目外)的建设项目、山东省钢铁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这三大项目都存在未经环评审批就擅自开工的问题。

  另一则是,广东省普宁市因练江沿线乡镇、街道办污染治理不力,导致居民生活污水和企业废水直排,造成练江严重污染,几乎变成“黑江”的问题。广东省普宁市责成相关责任人在当地电视上,就本镇或街道存在的向练江偷排污水和偷倒污染物的情况,向市民公开道歉。

  这两则消息虽然报道的时间不同,但却共同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对治污这件关系人类生存环境、关系人民生命健康、关系子孙后代永续发展的头等大事,各地、各级政府都不能掉以轻心,不能等到没有退路时再去找出路。而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准备。

  一要从源头上抓起,认真把好环评关。各地在招商引资、新上项目时,要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项目和规划审批不可逾越的“高压线”和“防火墙”,凡未经环评或环评不过关的“两高一资”项目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都要坚决“卡”住,绝不能重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二是要出重拳,狠抓对污染源的综合整治。首先,要进行地毯式排查,切实弄清造成污染的点源和面源情况;其次,要明确责任,对造成污染的点源和面源进行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管理;再次,要多管齐下,对造成污染的点源和面源进行综合治理,该关的企业要坚决关,该停的项目要责令停,该转的产品要限期转。唯此,治污才能赢得主动并收到实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样的道理,如果污染治理都像上述两则报道所披露的那样,总是要等到没有退路时,再去抓的话,不仅工作被动,相关责任主体还要付出代价,其利弊得失显而易见。

17、排污者不能一走了之 土壤不修复不能直接盖房子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9年06月2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9530148.html

  在污染企业原来的地块上建住宅小区,会不会对将来入住的居民健康带来危害?随着一批批污染企业搬出主城,土壤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关注。即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的《南京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首次以条例的形式将土壤“健康”问题提上日程。

  江苏省南京市是以重化工为主要支柱产业的城市,其在固体废物污染防控上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近日,《南京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由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江苏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批准实施。

  《条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其在具体防控环节和措施上,在分门别类、细化量化等方面做了很多创新规定,力图在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有大的突破。

  重化工型城市

  亟须一部操作性强的地方性法规

  南京市产业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这样一部详尽的、可操作性强的地方法规出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南京市环保局固体废物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南京市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钢铁为支柱产业,年产生固体废物约达1340万吨,其中产生危险废物种类涉及国家危险废物名录47种类别中的近40种,数量约达34.2万吨。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均较国内其他同类城市多得多,且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潜在以及滞后性污染与危害已经开始显现。

  据了解,此前,南京市管理固体废物时主要依据的是国家修订后于2005年实施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由于这部法律原则性较强,但涉及到具体地域和领域时则存在难以“到边到底”的问题。

  固体废物较高的排放压力,给南京市环境安全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威胁。因此,在依法加大管理力度的同时,南京市决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部符合、适合南京地域以及发展特点的固体废物防治地方法规。

  鉴于此,南京市环保局在南京市人大和政府法制办的支持下,于2008年牵头着手制定《南京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排污者将不能一走了之

  须对受污染土壤进行修复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南京市新出台的《条例》对于污染土壤的修复做出了明确规定。

  化工、印染、电镀等单位停产、关闭、搬迁后的原址,或是填埋过危险废物的场地,如果土地需要开发利用的,开发利用者应当事先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评估受污染的程度,并明确修复和处置的要求,按照污染者承担治理责任的原则进行修复和处置。修复后的土壤环境应当按照环保部门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进行专项验收,符合相关标准后方可开发利用。

  “相对空气污染和水源污染来说,土壤污染是‘看不见’的,容易被人忽视。但土壤一旦‘中毒’,其毒性释放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到上百年。”南京市环保局局长严苏扬解释说:“很多污染搬迁企业存在严重的重金属残留,如果不对土壤进行处置修复而直接盖房子的话,对今后的居住者会产生漫长、潜在的伤害。”

  同时,《条例》还明确了对污染土壤的处置和修复的法律责任问题。《条例》规定,对被污染的土壤未进行修复和处置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修复和处置费用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电子废物不得一丢了之

  集中拆解杜绝泄密

  为了加强日益严重的电子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南京市的电子废物应当进行集中拆解、回收利用和安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有害废物、电子废物应当分类堆放,在指定的场所处置,不得混入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处置。违反规定的,将处以5000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的罚款。

  针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所导致的“泄密”问题,《条例》也做出了相应的禁止性规定,强调严格按照集中拆解、回收利用和安全处置的原则进行管理。从事电子废物拆解、利用、处置的单位,应当建立电子废物经营情况登记制度,定期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电子废物数量、来源、流向、拆解、利用、处置情况。电子废物拆解、利用、处置中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的,处置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好保密工作。机关、企事业单位处理电子废物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交由列入电子废物拆解利用处置单位名录的单位处置。

  违法违禁物品不能一烧了之

  给露天焚烧亮红灯

  长期以来,行政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收缴的假冒伪劣、违法违禁物品,通常都是采用浇上汽油一烧了之的销毁方式。在焚毁伪劣假冒产品的过程中,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有些物质经高温焚烧甚至还会产生有毒气体。

  南京市即将施行的《条例》对目前这种一烧了之的处置方式亮起了红灯。《条例》规定,销毁假冒伪劣产品的,应当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不得露天焚烧。属于危险废物的,应当交有资质的处置单位集中处置;未集中处置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有关单位处置。

  也就是说,今后在南京市要处理沥青、油毡、橡胶、轮胎、塑料、皮革、电线电缆、电路板、生活垃圾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必须使用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设施进行环保销毁。( 徐小怗 邵艺)

18、全球变暖 我们咋办?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06月24日■ 叶小文

http://env.people.com.cn/GB/9531293.html

  日前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常委会学习讲座,常委们个个神情严峻,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地倾听科学家讲解一个“惊天动地”的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有道是“天变不足畏”,可今日之“天变”——全球气候变化,已在广泛深刻地影响和危害人类的根本利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今无善举,后患无穷。

  都说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今日之“天下”,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行动中如何分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如何在“低碳经济”领域夺取竞争优势,而穿梭往来、吵吵嚷嚷。国际公认的气候变化科学评估组织IPCC发出警告,最近50年主要是由于排放二氧化碳等大气温室气体的浓度大幅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增强,致使全球气候变暖。1906年至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C。若在一家一户,这点变化或不易察觉,但在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却已是危机四伏。山地冰川和格陵兰冰盖在加速融化,海洋升温引起海水热膨胀、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增强。预计到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可能升高1.1°C至6.4°C,在较短时内达到甚至超过近1万年来的最高值。到那时,已经体现在冰冻圈、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人类健康等诸多方面的气候影响会更加严重,高温、热浪、强降水、台风和飓风将不断来袭。

  “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我们着什么急?”的确,近50年气候变暖的主要责任在发达国家。美国国家和海洋大气管理局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由工业革命前1750年的约280ppm,上升到2008年的近386ppm,超过了近65万年以来的自然变化范围。发达国家无疑应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承担更多的义务。但也不能不看到,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的我国,在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难免总量大、增长快,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世界二氧化碳排放增长量的主要来源国。

  天下如此堪忧,我们不能不忧!金融危机来势凶猛,毕竟还是阶段性的;气候危机初露端倪,却是趋势性的。经济复苏或可倾力而为,“绿色复苏”断难一蹴而就。关键是要赶快行动。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必须以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我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不懈努力,就包括努力去研究和发展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与清洁能源开发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经济”,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让我们都关注并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吧。此非“杞人忧天”,实乃“先天下之忧而忧”!

  (作者为本报特约评论员、全国政协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