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五月十六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五月十六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8-05-16

五月十六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1、写给绿家园志愿者的公开信

 

汶川大地震专题报道:

2、南方周末:    地震之后,西南水电告急

3、21世纪经济报道: 四川江油报告:135座水库出现险情

4、第一财经日报:  唐山大地震时应急专家:警惕水成疫病之源

 

环境资讯:

5、农民日报:    环境保护部向灾区补充环境监测设备

6、中财网:     环保部急筹3500万元监视灾区饮用水水质

7、新华网:     我国首个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即将发射 

8、中国环境报:   防范地震次生灾害

9、新华网:     发展改革委紧急下达汶川地震受损水库应急处理投资

 

地方信息:

10、太原晚报:   山西省8家企业(项目)因环境违法被责令停产

11、新华网:     山东成立首个县级水生野生动物"120"中心

12、中国环境报:   四川环保部门紧急行动 严密监测水质 防环境灾害 

 

民间组织在行动:

13、北京民间公益组织发起绿丝带行动

14绿丝带行动孩子们的行动

15、民间团体救灾特刊(515日情况通报)

16、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对汶川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建议

 

深度报道:

17、大河网:    捐赠如何捐?怎么花?

18、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央企业如何实现“节能减排”?(图)

 

环境时评:

19、南方周末:   灾难孕育社会进步的可能

20、南方周末:   赈灾何妨更多民间参与

21、农民日报:   实施环评制度保证源头减排

 

 

 

 

1、写给绿家园志愿者的公开信

汪永晨

 

自从我们发了绿丝带活动通知后,有不少绿家园志愿者已经积极参加到我们的活动中,一天多的时间里,我们收到了近两万元的捐款。

当然,在我们努力和四川当地NGO联系,寻找、募集、购货、送货的过程中,我们也收到一些对我们提出的建议和质疑的信。我认为对于刚刚开始在大灾中希望发挥NGO作用的我们,需要改进,也需要解释。现在我们得到的质疑主要是:

一,政府这次做得很好,第一时间国家总理亲赴现场、全力、可信,为什么还要以民间的方式募集。

二,很多人献血,血库已经满了,为什么还要有鼓励献血的绿丝带活动;

三,NGO的公信度。捐款的使用怎么保证是真的送到灾民手里了,谁来监督。

我来解释一下:这也是我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给写给新京报写的一篇文章的一部分。

我们的绿丝带行动

从2003年的非典,到2005年底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后,民间组织中的人自己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救灾中,中国的民间组织在哪里?

2008年1月中国南方的冰雪灾难后,人们又在问:在国外,遇到这样的自然灾害,民间组织常常是最先到达现场的群体,可是,在中国,这时候民间组织在哪里?

在中国,政府在突发事件到来时的投入与组织化是强有力的。但是,给受灾人群个性化的服务,让受灾群体感到除了国家救助以外,还要有新朋好友,乡里乡亲人性化的帮助,无疑对身处困境的人们来说是需要的。还有,我们中国过去的老话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而在当今社会,发挥个人的优势成了年轻人的追求。那么,在突发事件中,发挥个人的,某些群体的优势也成了当今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特色。

2008年5月12日地震后的24小时之内,中国大大小小的民间组织就站出来,向社会宣布了自己对救灾的参与。5月13日下班后,北京的8家民间组织在绿家园志愿者办公室召开紧急会议时,每一家都已经有了自己准备要做的事。都找到了在四川,在成都的民间组织做为对口“单位”,前方后方一起做。绿家园的“江河十年行”两年来一直用的成都穿山甲的车。这次,穿山甲的人告诉我们,他们的38辆车随时准备替我们把募集来的救灾物资送往灾区。

北京民间公益组织联合行动紧急会上,有人建议为献血者佩带写有“小行动+许多人=大不同――北京民间公益组织联合行动的绿丝带。以示鼓励,以示唤起更多的小行动。

灾后第二天,民间团体震灾特刊开始在网上发表。前言中写到:从5月14日开始,民间团体震灾援助行动小组将每天发布《民间团体赈灾特刊》电子版,公布各地NGO工作进展及前线信息,便于进行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民间团体提供资料,本期内容分为:灾情和援助统计、民间团体救灾行动通报、物资交通情况、各地区NGO工作开展、后方情况通报、志愿者需求、行动小组工作通报

我们能做点什么:影像志愿者,记录当下灾区点滴;提供心理干预、心理治疗的帮助、意见、主意……给在一线进行救助的人出点好主意好点子,克服可能遇到的困难

民间组织的行动,就是在大灾难中凭着自己的良心和能力做自己想做的,能做的事。发挥自己的特长,奉献自己的时间与金钱。或许做的事都很小,但这毕竟是开始,请允许中国民间组织有自己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成长的经历。

我们为灾区人民担忧,我们也为他们与我们的相互扶持感动。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与他们将会再度微笑,而催生这笑容的,是我们共同的努力!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发起我们的绿丝带NGO行动的初衷。

另外,从5月15日开始,我们不断地接到了这样的求救:

5月15日上午十点四十几分从汶川发到群里的求助短信:我是汶川,有个地方特别适合空降!请救援人员速到那里。

我想对你说: 就在距离汶川县城往成都方向仅七公里的七盘沟村山顶。俗称大平头,是一块平坦开阔的山顶平地。那里现有很多事发时在地里摘樱桃的被困村民,如果那里没有泥石流的话他们都还在那里焦急等候救援。他们急需食物和水。

四川绿色江河的求救信中这样写到:从绵竹县兴隆镇到汉旺镇沿途农村,截至绿色江河志愿者到达的震后50个小时,村民们多数没有进食,没有喝水。震后的井水发黑,村民不敢喝。地震当时许多村民在田里劳作,身上没有钱。震后断水断电,无法打电话与外界联系,也无法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没有水不能做饭,没电不能打谷子,因此十分饥渴。有些村民出于生存本能,已经到了见水就抢的地步,并且请求发放一些糖给老人小孩。绿色江河发放了水和食品给村民。

前方的记者也开始给我们发来短信:大山里因一些受次生灾害,泥石流、塌方影响的人们,还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很多灾区饮用水遭到污染,加上本来河流就已经污染严重,没有水喝的问题非常严峻。

这些至今还在大山里,在灾区的记者,很多是在我们帮助下,找到与我们“江河十年行”合作的穿山甲俱乐部的车进去的。(包括凤凰台的几个摄制组,著名记者、主持人)穿山甲的领导老川这些天多次给我打来电话请战,说是有记者,有物资他们愿意帮助带到现在最需要的人那里去。他们的司机此时是不计报酬,不计时间地在往最需要救助的地区跑着的。因为他们有38辆车;因为每一个司机回到办公室,带回来的都是哪里缺水,哪里缺食,哪里缺药的信息、故事和悲剧。

基于中国的NGO在这样的突发事件中,在这样的大灾难中,需要培养自己工作能力,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精神与能力,需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绿家园和中国许许多多民间组织一样,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血库已满的问题

有关现在血库已满的问题,我们昨天在王府井百货大楼对面的献血车前时得知,那里当天献上血的人是早晨六点钟去排除才献上的。我们下午5点多离开那时,上午9点多去的人还在排队。血站的人说他们车一天只能有100多个人献上血。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这些血采集后需要加工才能装袋,现在加工不出来。这位献血车前的工作人员说,这次可能会打破我国短时间内献血人数的最高。他说因为来献血的人太多了,他们需要找志愿者帮助维持秩序,今天我们绿家园已经派了志愿者前去帮忙。

绿丝带行动,其实并不是号召公众献血,而是散发我们的“小行动+许多人=大不同的丝带和传单。绿丝带上写的除了有“小行动+许多人=大不同”以外,还有落款“北京民间公益组织联合行动。”传单上是告诉公众除了献血以外我们个人能做什么,当地缺什么和怎么募捐。

民间组织的公信力

前天我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被问到,你们这种民间募捐有什么监督机制吗?这两天,我们的志愿者在往我们的帐号上汇钱时,很多人也都被银行工作人员问到,为什么不给国家公布的帐号上,而是给什么民间组织,可靠吗?现在有很多骗子。

我没有想到,我坦承地告诉记者的和我们的志愿者告诉银行工作人员的那么一样,都是两个字:信任。

绿家园志愿者至今已有12年的成长经历。参加我们活动的人是有着共同理念的人。是经过双方从认知,到时间考验还行动在一起的人。我在为我们保护怒江,为怒江小学捐助阅览室,捐电影课的行动中,常常用的一句话就是“杀熟”。我的很多朋友都有过被我掏空钱包的经历。每当这时,我能说的一句话是:谁知道哪一天,我们自己也需要帮助。

这次四川的大地震,恰恰发生在我们绿家园2006年开始发起的“江河十年行”关注,行走的地域和人群。我们一直觉得这一地区的生态有问题。“为什么在地震如此多发的地段建了那么多水坝?”这是参与我们江河十年行的几位地质学家多年的关注和置疑。我们关注这个地区的生态,我们也关注这个地区的人。在我们的江河十年行中,将持续十年跟踪十户人家,及他们与江河命运的关系。大地震,可怕的灾难发生已经整整四天了,紫坪埔大坝旁的那户陈明一家,还是音信杳无。已经有好几拨记者在帮我们寻找。我也通过很多媒体表示了我对这一家人的担忧与牵挂。

有人说,那么多人受灾,你为什么那么牵挂这一家。我的回答是,因为我认识他们。我认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帮助我们认识的,我们碰到的人,这一个一个的相加就是一群人。这是我们普通人能做的事。

有人说,一个社会的成熟与否,民间力量的作用是一个重要指标。如果说过去我觉得这是一种说法,现在我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大灾中,我们绿家园志愿在帮助一个又一个记者,从采访线索到找专家,到进入灾区的交通;我们在和四川的民间组织联手,把我们募集到的钱,在当地买到食品,药品和水送到政府和军队没有到达的需要的灾民手中。

就我所知,在这次大灾中,中国的几乎每一个民间组织都动起来了,而且都有自己独到的工作方式和行动方向。像以北京大学教授吕植为首的山水-保护国际就希望靠他们组织的力量,帮助当地他们一直做项目的受灾的自然保护区。

致力于中国民间环保的十几年来,我从来没有像这次那么想发自内心地说,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民间力量!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志愿者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以民间组织的身份站出来了,说话了,行动了,发挥作用了。

我们虽然还不能像今天香港,台湾的民间组织那样站在大街上就可以募捐,但是通过我们的渠道,通过我们的关系,通过我们的朋友,我们在小范围内开始了,那走到大街上的日子还远吗?

灾区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以民间组织的形式发挥作用,是要和政府站在一起,和灾区的人民站在一起,这是我们的初衷。除此之外,我们还想把中国的老话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再来个翻新,有组织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特别是在这场大灾难中。

诚信,在灾难中得到考验。诚信,在灾难中得到成长。中国的NGO准备好了。

请大家相信我们。

2、地震之后,西南水电告急

来源:南方周末2008-05-15

http://news.21cn.com/zhuanti/domestic/08dizhen/2008/05/15/4723762.shtml

  ■地震引发紫坪铺水电站水库水位猛涨,瞬间淹没了山下的村庄。北川县上游一座被称为“枯竹坝”的电站水库出现渗漏。

  ■汶川所在的龙门山地震带上活跃着岷江最大的水电站群,山体滑坡已经把岷江的部分河段阻断,形成了堰塞湖。一旦溃湖,将严重威胁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

  ■政府已采取紧急措施应对水库隐患,紫坪铺大坝已打通卸洪通道。

  水库保卫战

  翁立达的担忧终于变成现实。5月12日,四川汶川县暴发7.8级地震后,这位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前局长一直担忧岷江上大大小小的水电站受到影响。

  5月13日上午,他终于等到了紫坪铺水电站的消息。这个名列国家西部大开发十大工程的水电站在此次地震中受到严重破坏。一位目击者称,地震引发紫坪埔水电站水库水位猛涨,瞬间淹没了山下的村庄。

  紫坪埔水电站位于都江堰市与汶川县交界处,2001年3月开建,2006年12月建成,是四川省在岷江上的“一号工程”。该工程的大坝坝高156米,总库容11.26亿立方米。

  这也是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之后,其他水利专家和地质学家最关心的电站。5月13日凌晨,在四川考察的地质学家杨勇在给南方周末记者的短信中表示了他的担忧:“我多次考察过岷江河谷地质灾害和电站水库,地震后将会形成一系列重大隐患,造成灾害叠加和连续成灾,必须引起重视。”

  南方周末记者收到短信后不久,新华社发布消息称,受汶川县地震影响,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大坝面板发生裂缝,厂房等其他建筑物墙体发生垮塌,局部沉陷,整个电站机组全部停机。

  紫坪铺水电站并不是惟一受灾的水电站,此次地震重灾区北川县的一位领导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北川县上游一座被称为“枯竹坝”的电站水库已经出现渗漏。如果出现垮坝,下游将不堪设想。

  5月13日上午,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在五省市视频会议中指出,从目前已经掌握的情况看,此次地震造成大量水利工程损坏,特别是水库隐患多、险情大,一旦排查、抢险不及时,应急转移不快,就有可能因垮坝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中科院地质所的一位专家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因为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已经把岷江的部分河段阻断,形成了堰塞湖。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历史上发生的事例证明,这些堰塞湖一旦发生溃堤,对下游水电站以及水库将形成威胁,进而威胁到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5月12日晚,杨勇通过各种途径向国家相关部门递交了相关建议:尽快调查堵江情况;密切关注水库变化;将水库库存腾空,避免二次灾害。截至2005年年底,四川省有6000多座水库,其中近800座为病险水库。

  与此同时,5月12日、13日,国家防总、水利部连续发出两个紧急通知,其中措辞严厉地要求采取五大措施应对水库隐患:

  迅速对水库(尤其是病险或在建水库)、水电站、堤防、闸坝、堰塞湖等开展拉网式排查研判,确保险情及时发现、及时抢护;对发生险情的水库等防洪工程,立即组织专家会诊,制定抢险方案;对一些难以有效排除险情的水库、水电站和堰塞湖,要采取果断措施,加大泄量,尽快降低库(湖)水位或腾空库容;应对好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崩塌对水库、水电站、堤防等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及时上报防洪工程的震损情况及处置措施。

 [1] [2] [3] [下一页] 

3、四川江油报告:135座水库出现险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05-16 黄磊

http://news.h2o-china.com/waterresource/dynamic/716881210899157_1.shtml

5月15日中午,国务院副总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回良玉抵达地震重灾区江油市。

“副总理主要是慰问了灾民的安置情况。在这一系列的行程之前,副总理到了厚坝地区。”有参与江油市雁门山区抗震救灾工作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厚坝地区是江油市水利设施最为密集的区域。

记者的采访也得到印证——15日下午13时,记者正在同江油市水利局罗进红局长采访时,罗突然接到命令,赶赴江油市中心百公里外的水坝,随身携带的还有5月12日地震发生以来江油市水利设施、特别是水库险患的汇总报告。

“汶川地震造成我市水利工程设施出现多处险情和受损情况,全市187座水库出现裂缝、滑坡、沉陷、变形、渗漏等险情,占全市水库总数的100%。”这份报告显示。

而在本报获得的另外一份由江油市水务局参与的“重点病险水库震后险情”的报告(下文简称《险情报告》)称,有135座水库告急,18座水库濒于坍塌。

当汶川、北川等地震重灾区成为公众关注的中心之时,震灾所造成的水患也在集聚。

18座水库濒于坍塌

这份《险情报告》中,列明险情水库135座。其中水库的编号、所在乡镇、库容、坝型分类详细列出。

记者发现,水库的范围基本涵盖了江油市所有的乡镇,库容从10万方(雁门镇敖盘山水库)到630万方(九岭镇秦家碾)不等,135座水库接近7000万方。

在表格中的险情汇总栏目中,所有的135座水库都出现了“坝体裂缝”和“放水设施损毁”的症状。

参与震后调查的江油市水利专家给记者分析,放水设施损毁主要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水库的放水通道可能遭遇阻塞。“地震形成的地表结构改变或者落石阻塞了放水通道”。

放水通道,是水坝采取坝下放水或者坝旁侧放水的通路。“无法有效放水,就可能造成水库漫水,库压过大冲毁水库自身”。

另外一方面是,部分水库无法控制放水通道的放水量,造成排水量短期增大。“过大的排水量经过水库的涵洞,容易在涵洞内部形成真空,容易导致涵管爆炸,震坏坝体。”

上述专家分析,两种情况在江油灾后的187座水库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但在135座告急的水库最为明显。

问题的关键是135座水库坝表的裂缝正在逐渐加大之中。江油市水务局纪检组长、涪江河堤整治指挥部副指挥陈良煜给本报分析:“裂缝加大,是震后前两天的雨水,增加本已产生裂缝的水坝的库容,从而增加了库压,加剧裂缝;另外是,这两天虽然雨水减少,但是不断的余震,也让裂口在加大。”

记者从江油市水利局独家获悉,这135座告急水库中,已经有接近18座被国家有关方面在14日开始的在江油专项灾后水利调研的过程中,划分为“濒于坍塌”。

这18座水库可能包括:星堰河、马凤庵、高板桥、老土地、中院、柏林、老坟林、向家沟、狮儿河、园门、岐山、胜利、上游、佛祖院、合作、六角堰、洞子沟、三角石、联合等等。

“濒于坍塌,在上面的意思看来,是要在近期内宣告报废。”有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罗进红明确告诉本报,马凤庵和高板桥情况非常危机,“可能要考虑报废掉”。

水库报废:放水还是炸毁?

其中马凤庵水坝,江油市水利局局长罗进红告诉记者,“马凤庵水坝,纵向断裂,要做出报废的决定”。本报记者通过其他的渠道获悉,马凤庵下游的人群已经开始疏散。

事实上,马凤庵水坝目前采取覆膜填充的办法减缓坝垮掉的速度。“我们的做法是在裂缝中填充黄泥巴(粘土),再在上面覆防水膜防止渗水,进一步防止坝内的土石流失。”陈良煜给记者分析。

而目前,更严重的情况是,马凤庵水坝不仅是坝上的裂缝在加大,而在坝的两侧也有滑坡发生。

而另外一座江油市高度重视的水坝是,高板桥。高板桥与马凤庵呈阶梯分布。他们的下游是江油市的贯山乡,而贯山乡再往下就是绵阳市的游仙区。

罗进红告诉记者,现在马凤庵和高板桥水库还在可控的范围内采取“新开渠道”的方式缓慢放水,“不能过急,否则反而加速坝体的内滑坡”。

但是缓慢的放水,可能继续让坝体承受巨大的坝压。

“现在新开渠道,需要经过设计单位的设计,才能保证放水过程的安全。”水利局何副局长给本报分析,“但这至少需要15天的时间。”

这对水坝来说,是一段漫长的考验。何副局长分析,也可以采取炸毁坝体的方法。“这就要疏散下游的群众”。

何坦承,水库病险和地震灾害,双重影响将加重水库民众的压力。

本报了解到,在12日地震当天,江油市水利部门就考虑到“敏感坝”的影响。下午即赶到马凤庵,判断应该疏散下游民众。

目前,马凤庵下游的贯山乡,已经疏散了乡一大队、三大队、八大队。

“水利损失17亿”

就在5月15日,回良玉视察江油市的同一天,江油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形成了一份《关于地震造成水利工程设施灾害的情况报告》(下文简称《灾害报告》)。

在这份《灾害报告》中,注明“江油市地震水利经济损失已经接近17.34亿元”。其中,水库损失2.77亿,渠道1.6亿,山坪塘7亿,土石河堰、水电站、引水河堰接近1亿,堤防护岸工程5.2亿。(这些数字,至本报截稿,尚未得到最终统计分析确定)

“江油在这次地震灾害中的损失超乎想象,在水利方面损失很大。”15日中午,江油市市长宋开慧正和记者展开话题,就急匆匆陪同国家领导人视察江油。

本报在15日晚20时,获得江油方面最新的统计数据是:全市7条江河堤防(护岸)工程中的50.75公里受损,占全市堤防总长的35%。灌溉渠道8000公里受损,占渠道总里程的50%。

有江油本地官员分析,江油的水患可能随着时间而加剧,这直接对下游构成威胁。

至记者截稿时,一份《江油市关于水库、水电站抗震保安全的紧急通知》下发,其中“对水库大坝、水电站大坝已经出现险情的水利工程,要果断采取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4、唐山大地震时应急专家:警惕水成疫病之源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8年05月16日马晓华

http://news.sina.com.cn/c/2008-05-16/095015552456.shtml

  ——专访唐山大地震时期的应急专家岳麟

  当10万大军正争分夺秒抢救有形的生命之时,无形的防疫战线警钟已经长鸣。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控制灾区的传染病流行,不能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我们将对不起国家、对不起灾区的人民。”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防疫组组长、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然而,交通中断,带来的不仅仅是救援的难度,也带来了防疫的难题。

  “如果不能及时进入灾区进行防疫工作,灾区的卫生问题、饮水卫生问题,抓晚一步,将会带来很多事情。”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原情报室主任,年届79岁高龄的岳麟对《第一财经日报》不无担忧地说。她从事环境卫生研究工作40余年。1976年唐山地震期间,任卫生部派出的灾区卫生防疫队队长,组织领导灾区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及流行病等工作。

  警惕水成疫病之源

  “我现在很担心汶川的环境。因为余震不断,可能造成的泥石流、岩石塌方,都会进一步加剧伤害。特别是饮水卫生问题,对于集中供水的地方,卫生问题会比较容易控制,但是分散式饮水,会难以控制卫生问题。”岳麟说。

  地震后,灾区的建筑物往往都会大面积倒塌,供水设施会遭受严重破坏,从而导致集中式供水中断,而分散式供水和农村供水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水管淤砂、井管错裂等。

  在忆起唐山地震时,岳麟说:“当时正值酷暑,人们迫切需要饮水和用水。在一时无法找到可供饮用的、适宜的水源,又无运水工具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就近取各种不卫生的水饮用,包括雨水、坑水、池塘水、河水、游泳池的水,甚至是工业废水等。从而造成居民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

  当时水质检测结果表明,水源普遍受到有机污染,大肠菌群普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这就必然导致震后早期,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急剧增多,短期内达发病高峰,如1976年7月底至8月底,当地菌痢发病率为9.72%~18.6%。而1975年同期的发病率仅为0.13%~11%。通过对流行因素的分析,可以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不卫生的饮水所致。“当时一度出现全国治疗肠道疾病的药出现紧缺。”岳麟说。

  “所以,汶川震后初期,卫生防病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保证卫生安全的饮用水供应,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饮水卫生尤为重要。要尽快对饮水卫生加强管理。”岳麟说。

  实践表明,经过快速的水质检测,尽快掌握可做临时供水水源的有关情况(包括水源分布点周围的污染与卫生防护情况,供水构筑物的破坏情况等),尽快确定可供饮用的水源等,无疑是震后早期的应急之需。同时,还要大力开展饮水消毒与广泛的水质卫生监督工作,才能有效地降低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

  “无论是分散式,还是集中式供水,最为重要的就是消毒,还要预防尸碱中毒。为防止饮水的尸碱中毒,必须尽快对水源周围的尸体进行清除。”岳麟提醒说。

  亟须妥善处理死难者遗体

  在对灾后的防疫工作中,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妥善处理死难者遗体问题的重要。高强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适当地处理好尸体,防止由于尸体腐烂而导致一些有害细菌的蔓延。”他并且表示,政府将会对灾区受难者的遗体全力负责,也将会对受伤群众的医疗救治全力负责。

  据研究,尸体腐化分解后将会产生气体物质(包括硫化氢、氨、甲烷、二氧化碳等)和液体物质(含硫醇、尸胺、腐胺、粪臭素……及水等)。其中的多胺类化合物总称为尸碱(包括尸胺、腐胺、神经碱、草毒碱等),尸碱可致人体中毒。这背后是尸碱与腐生菌同时繁殖的化脓性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所产生的毒素引起中毒,属于细菌性毒素所致的事物中毒。

  岳麟说,在清理遇难者遗体时,可能会接触多量的硫醇、尸胺之类的物质。为除恶臭,应戴用活性炭过滤的防毒口罩,接触遇难者的手要戴手套,特别要注意防止手部外伤,以免沾有细菌毒素引起中毒。进行清理遇难者操作后及饭前必须认真洗手。另外,进行遇难者清理工作的人员,为防厌氧创伤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必要时可进行接种免疫血清。

  另外,可以用石灰水、黑色草木灰吸附尸体的含臭物质,也可用1%的二氧化锰与木屑混合吸附硫化氢的臭气,也可喷洒3%~5%的来苏尔。实践表明,效果最好的是次氯酸钙、氢氧化钙和漂白粉混合喷洒,能很快除臭与消毒。

  较多遗体的处理不应采用焚烧方法,以防污染大气和防止周围人群的吸入中毒。

  “掩埋尸体后,还要注意对地下水和局部土壤可能会造成污染。所以在非常时期,必须遗体进行卫生处理措施。”岳麟说。

 [1] [2] [下一页]

5、环境保护部向灾区补充环境监测设备

来源:农民日报: 2008-05-16

http://www.farmer.com.cn/wlb/nmrb/nb2/200805160019.htm

  本报讯(记者 郑惊鸿)地震发生后,各级环保部门全力以赴,加密环境监测频次。截至5月14日,国家水质自动监测结果表明,与地震前比,水质无明显变化,符合饮用标准。

  针对互联网上“都江堰市一化工厂发生危险化学品泄露、污染成都市饮用水源”的传言,成都市环境监测站连续两天的水质监测数据显示,市民饮用水质没有异常。同时,环境保护部已安排向灾区补充环境监测设施设备,确保灾区环境监测的需要。 

6、环保部急筹3500万元监视灾区饮用水水质

来源:中财网2008年05月16日

http://stock.cfi.net.cn/newspage.aspx?id=20080516000832&AspxAutoDetectCookieSupport=1

  昨日,国家环境保护部紧急筹措3500万元资金用于购置环境应急监测设备、设施,防止灾后可能发生的次生环境灾害和突发污染事故,保障环境安全,支持地震灾区抗震救灾。

  环保部介绍,筹措的3500万元资金用于购置环境应急监测设备、设施,支持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其中1000万元的应急监测设备、设施已调往四川等重灾区,主要用于饮用水、农药化工等高危行业,以及核与辐射环境等应急监测。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卢耀如表示,地震后,水体最易受到污染。由于水体的流动性,还会扩大污染影响。对于因地震引发的生物灾害链,环保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及时开展相关监测工作。

  据了解,四川汶川的地震使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等省市环境监测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出现实验用房裂缝、精密仪器损毁、远程在线监测系统故障等情况,一些地区通讯尚未恢复,导致监测数据传输受阻。(章轲)第一财经日报

7、我国首个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即将发射 

来源:新华网2008年05月16日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8-05/16/content_8184599.htm

    新华网消息  2008年8月,我国第一个专门用于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的小卫星星座即将发射。它是我国第一个多星多载荷民用对地观测系统,可有效的应用于我国灾害监测与预报。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损失严重,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面对日益严峻的灾害形势,我们的监测与研究手段还基本停留在常规阶段,无论从时效上还是从了解掌握的具体程度上都不能满足国家减灾救灾事业发展的需求。国内外大量实践表明,遥感技术是灾害监测预报的强有力手段,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大范围的灾害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具有其它手段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减灾应用系统工程是整个小卫星星座系统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全新的针对多星、多载荷进行灾害"天地一体化"监测的业务运行系统。目前,减灾应用系统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在今年的卫星发射后将产生初步的应用效益。该减灾应用系统的建设目标是"满足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的应用需求,形成对小卫星星座的业务应用能力,实现灾害监测预警、灾害应急响应、灾情评估和减灾救灾指挥决策等基本功能,为提高我国减灾救灾水平和灾害监测预报能力,提供决策支持和公共服务"。

    按照国家对小卫星星座系统工程的建设批复以及国家航天"十一五"规划要求,民政部将成立国家卫星减灾应用中心。该中心将成为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工程运行管理和减灾应用系统业务运行的实体,承担着为国家自然灾害管理的灾前风险预警、灾中应急监测与评估、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提供空间决策支持的任务,以及推动国家综合减灾领域的空间技术应用和产品服务,制定减灾卫星乃至国家卫星减灾的发展战略规划,开展空间信息技术减灾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多项职能和任务。

8、防范地震次生灾害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8年05月1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7248349.html

  地震次生灾害源是指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火灾、水灾、滑坡、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放射性污染、疫情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和自然环境。

  对已经建成的次生灾害源,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对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泄漏的燃料油罐、食用油储罐、有毒物质储罐等应在罐体周围建造一定高度的防护堤,以防一旦罐体破坏后其中的液体到处流淌。储罐管道阀门与罐体之间的连接管道宜采用软管或柔性接头连接,以防地震时拉裂。储罐区周围不应有火源,以防火灾。在有毒物质生产和储存的重点部位应采取预防措施,如关键岗位应备有消防器材、防毒面具等。

  为有效防范地震次生灾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和当地群众摸清易于发生地震次生灾害的位置、所属单位,可能产生次生灾害的原因、规模及灾害源的现状,并登记造册,有些可绘制成分布图,并评估一旦在地震时次生灾害突发和蔓延的危害性。对于这些次生灾害源,地方政府应当认真负责,责令次生灾害源所在单位制定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柏棣泊崖)

9、新华网:发展改革委紧急下达汶川地震受损水库应急处理投资

来源:新华网 2008年5月16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94879

新华网北京5月16日电(朱一彬、江国成)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6日介绍,为确保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水库安全,尽快恢复水文、气象监测能力,满足抗震救灾和汛期气象、水文测报的需要,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发展改革委已于15日紧急下达5300万元投资,用于灾区受损的大中型水库应急处理和水文、气象观测能力的应急恢复。

此前,发展改革委已紧急下达3亿元投资,用于四川地震损毁基础设施应急抢修和恢复建设。

水利部部长、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总指挥陈雷15日表示,当前地震灾区水库、水电站、堰塞湖等防洪保安问题突出,特别是四川省水库数量大、震损多、险情不明;水电站因管理体制不顺,信息渠道不畅,受灾情况不明;堰塞湖形成突发性强,排查困难。

发展改革委日前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次生灾害防范工作,密切跟踪水库大坝受损情况,尽早查清险情,不间断监测,作出准确判断,提出应对措施,务必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受损水库、水电站、闸坝加强巡查,有针对性制定抢险措施和方案,在专家指导下加紧抢修,排除隐患。认真做好监测预警,进一步加强水文预测,及时发布震区水情、雨情和汛情。

10、山西省8家企业(项目)因环境违法被责令停产

来源:太原晚报2008-05-16

http://www3.xinhuanet.com/chinanews/2008-05/16/content_13278024.htm

    5月15日,山西省环保局通报了山西省今年第一批重大环境违法案件的整改落实情况,其中8个企业(项目)已停产。

    今年2月26日,省环保局对拒不执行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违反环保“三同时”制度长期不竣工验收的企业(项目)、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未批先建的违法建设项目共24起重大环境违法案件进行了通报。

    目前,拒不执行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的5家企业中,介休福田碳素厂、襄垣县常兴铸造厂和临汾市尧都区牛王碳黑有限责任公司已停止生产,后两家企业的供电设施已被拆除。另外两家企业正在进行整改。

    违反环保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环保“三同时”制度,长期不竣工验收的9家企业,都已进行了整改,等待环保部门的验收。

    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未批先建的10个违法建设项目中,稷山聚隆焦化厂年产60吨焦化项目等5个企业(项目)已停产,其余项目也已停止建设并正在补办环保手续。 (闫 伟)

11、山东成立首个县级水生野生动物"120"中心

来源:新华网2008年05月1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7247832.html

  5月15日记者从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获悉,山东省水生野生动物蓬莱救助中心日前揭牌成立,这是山东省首个县级水生野生动物救助中心。

  这个中心主要依托蓬莱海洋科技馆具有的水体、专业技术人才、医疗抢救设备、水处理设施、生命维护系统等资源优势,在黄渤海区开展海龟、江豚、斑海豹、皱唇鲨等水生野生动物救护行动。中心设立了野生动物“120”救助热线,人们发现有受伤或搁浅的水生野生动物,只要拨打“120”电话,海洋科技馆救助人员就会赶赴现场对野生动物进行专业救护。(苏万明)

12、四川环保部门紧急行动 严密监测水质 防环境灾害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08年05月16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8-05/16/content_8184768.htm

    千百年来,都江堰这一伟大的世界文化遗产哺育了“天府之国”,是大成都区域数千万人民的饮用水源地。5月12日发生的汶川7.8级大地震,不仅重创了都江堰,还威胁到了其下游成都平原数千万人的饮用水及环境安全。如何确保饮用水源地的环境安全成了灾后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强调“六抓”有效协调环保应急力量

    防止由地震造成的次生环境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关键是要做好环境监测监察。

    面对突发地震危机,环境保护部迅即启动应急机制,在第一时间及时向四川省、市环保部门发出指示,要求地方环保部门严密监测灾区水质变化,严防环境次生灾害发生。由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带队的21人应急工作组在地震发生后第二天即赶赴灾区,协调指导灾后环保工作的开展。

    在5月14日召开的工作组现场会上,李干杰明确要求四川省、市环保部门要确实做到“六抓”:一是抓监测,要把受灾严重的阿坝、广元、雅安、眉山、成都、绵阳、德阳等地市的主要水体、大气质量等信息通过各种途径汇报到省市应急指挥部门,以最权威的方式公之于众;二是抓监察,特别是对重点污染源的排查;三是抓预测,尤其是地震对重点水源地的可能影响要有评估、有应对方案;四是抓资源,要及时恢复受损地方环保部门的监察、监测能力;五是抓信息,各种环保信息的交流、汇总、发布、报道要畅通无阻;六是抓落实,应急方案、人员、责任都要落实。

    环境监测有力回击谣言

    5月14日晨,一股“成都市自来水遭受污染”的谣言向蓉城袭来,引起市民极大恐慌,市民纷纷抢购矿泉水,储存自来水,一度导致成都部分区域停水,商店矿泉水告急。

    谣言说彭州市和都江堰市化工厂发生爆炸,污染了水源,毒烟正向成都市飘来。成都市环保局局长王文斌立即指示有关人员核实情况,并加密检测水源地水质,结果显示水质并没有任何异常变化,彭州市、都江堰市也根本没有任何化工厂发生爆炸。成都市环保局立即将此信息通报市应急指挥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澄清了事实。

    成都市公安局随即抓获3名通过网络散布谣言的肇事者,并予以刑事拘留处分,谣言不攻自破。

  乘坐冲锋舟深入震中采水样

    为严密监测成都市水源地紫坪铺水库水质变化状况,5月15日一大早,环境保护部赴地震灾区应急工作组专家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金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业耀,会同四川省、成都市的环境专家一起,赶赴都江堰市紫坪铺水库,乘坐冲锋舟,深入水库各点实地采样,严密监测水质、水情变化。

    记者跟随工作组首先来到设在都江堰南桥的省、市应急环境水质监测点。据四川省环保局总工程师李合意介绍,这里作为重点监测断面,现在每两个小时监测一次,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异常。

    前往紫坪铺水库的沿途,路过二王庙,曾经的旅游胜地如今满目疮痍。沿途道路一侧到处是巨大的石块,行进艰难。到达紫坪铺水库大坝后,只见这里现场十分混乱,军车、急救车、工程车等各种车辆混杂,甚至还有骡子组成的物资运送队。

    通过简易施工通道,记者同工作组专家一道搭乘由成都市防汛抢险机动队提供的冲锋舟,前往紫坪铺水库取样。

    在3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工作组先后在不同地点采集了9个水样,最远处到达距此次地震震中汶川县映秀镇10余公里处。截至记者发稿时,监测数据尚未出来,但专家估计没有异常。

    随后,工作组来到成都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第六厂取水口,这里一切正常。(记者 黄勇)

13、北京民间公益组织发起绿丝带行动

文/绿家园志愿者

 

小行动+许多人=大不同

2008年5月15日下午,由绿家园志愿者、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社区参与行动、震旦纪、守望家园、绿色和平等多家民间公益组织共同发起的“抗震救灾——北京民间公益组织联合行动”在王府井步行街开展了发放绿丝带的活动,希望能够通过绿丝带传递这样的理念:小行动+许多人=大不同。每一个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出一点力,很多人的力量汇集在一起,就能够产生很大的作用,能对灾区人民有很大的帮助。

下午三点,约有50名志愿者在北京市百货大楼对面的献血车前集合,加入了发放绿丝带的行列。每一条绿丝带上都印着“小行动+许多人=大不同”。我们先把绿丝带发给了每一个正在排队献血和已经献完血的志愿者,向他们表达我们的敬意。一位常年在红十字会做义工的志愿者比我们更早到达了那里,帮助维持献血秩序,并对有献血意愿的人提供一些帮助,他也加入了发放绿丝带的行列。当然,我们的志愿者在发放绿丝带和宣传页的同时,也会帮助献血车维持秩序。

在发放绿丝带的时候,也有人问我们,你们这是什么活动?发这个有什么意义?事实上,除了向那些已经为抗震救灾作出了贡献的人表示敬意之外,我们很希望传达的还是一种理念:小行动+许多人=大不同。我们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现场,我们还向公众发放了宣传页,告诉公众灾区现在最缺的是什么,你们能以什么样的方式提供帮助,能提供什么帮助。我们希望能够为灾区人民提供他们目前最需要的帮助,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我们的很多志愿者除了亲自到王府井步行街参加宣传活动之外,也都捐了钱,可以说是出钱又出力,每一个人都抱着要尽最大努力帮助灾区人民的美好愿望。当然,仅仅依靠我们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希望大家都能行动起来。

在活动现场,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现场捐了200块钱,其实我们昨天的目的并不是现场募捐,这个小伙子的捐赠在昨天是最少的,但我还是想写一下他。他是一个在成都读书的北京孩子,地震发生后,父母不放心,让他赶紧回来。他告诉我说,他是一个学生,没多少钱,但他还是得捐。他说他是一个逃兵,现在自救成功了,要开始救别人。从他的脸上,我们看到的还是一种极其不安定的恐慌,他的脸色有点苍白,话说得有点语无伦次,看得出来,他还处在地震的阴影之中。他告诉我们,成都现在最缺的是水,成都的老百姓已经开始到处抢水了。

看着这个热心的年轻人,听着他的话语,我们都很辛酸,事实上,从地震发生后,我们每天都很辛酸。但是,现在我们能做什么呢?只能还是沿用那句老话: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补充一句,想办法让那些有钱不出钱有力不出力的人也出钱出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那些已经从废墟中死里逃生的灾区人民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帐篷、食品等物资,并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温暖。

现在的宣传活动只是我们整个地震救援工作的一部分,只是一个开始。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和成都当地的民间公益组织合作,将在北京募集到的善款交由他们购买灾区人民急需的物资,并送到灾区人民手上;随后,我们还会组织志愿者赶赴现场,帮助灾区进行灾后重建工作。

这个周末,十二年来和绿家园一起成长的孩子们将和我们大人一起走到王府井百货大楼前,向行人宣传“小行动+许多人=大不同”。

14绿丝带行动孩子们的行动

 

绿家园的小志愿者们:

 

相信你们也已经知道四川发生的强烈地震,有很多的人被困,有很多小朋友失去了家人、同学和小伙伴。在这样的时刻,小朋友们有没有想过要为灾区的人么做点什么呢?

我们已经联系上了四川的互助组织——小母牛,绿色江河、穿山甲汽车俱乐部,并与他们结成对子,做为他们的后方支援。现在他们已经奔赴一个重灾区-向峨乡建立救助站,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安抚灾民,并发放救灾物资。我们刚刚从小母牛的负责人那边得到的消息:

现在当地灾民紧缺的物资:

帐      篷——当地的房屋90%的房屋已经倒塌,现在他们所能提供给当地村民的只有一个军用帐篷,仅能容纳是二十人左右。他们现在只能用塑料布临时搭建一下临时的遮蔽场所。除了重伤员转移到了成都,很多轻伤者只能露天接受治疗。

药品及口罩------ 因为天气的变化,很多没有找到的遇难者的尸体已经发出了臭味,这是志愿者们比较尴尬的情况,气味让很多的灾民和救灾的志愿者无法忍受。所以目前急需一些预防传染病的药品和口罩。

饮  用  水------由于地震的原因,当地的饮用水非常的紧缺,当地的村民急缺饮用水。

血      液------ 这是现在整个灾区都非常紧缺的,现在灾区有大量的伤员需要输血,尤其紧缺的是AB型血。

关于小志愿者们的捐助,我们会直接捐给“小母牛”建的救助站,和绿色江河帮助的绵竹县兴隆镇到汉旺镇沿途农村。由穿山甲汽车俱乐部和这两个民间环保组织用于救助当地的灾民。购买饮用水和药品和食品。

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利用周末和我们一起走上街头,为灾民们募捐。号召市民为灾区的人们,为灾区的小朋友们送去一份温暖。你可以捐出你的压岁钱,为灾区的小朋友买一件衣服,买一瓶水,买一个方便面。也许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小,但是如果我们绿家园的小朋友联合起来,带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样我们就可以为灾区的小朋友撑起一片不下雨的天空。

   让我们一起行动吧,有了后方坚强的支持,一线的救灾志愿者不会孤单,灾区的人民更不会孤单。

地点: 王府井大街北京百货大楼对面的献血点

时间: 5.18日下午 14:00—16:00

下面附上各组织介绍:

 

绿家园

电话:84039930

邮箱:

g84039930@126.com

 

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

 

在西方人眼中,好水是蓝色的,如“蓝色的多瑙河”、“蓝色的海洋”;而在中国人眼中,好水是绿色的,如“”、“绿水青山”。实际上,纯洁的水是没有颜色的,西方人眼中的蓝色是澄明天空的反射,中国人眼中的绿色是周围植被的映照。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正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绿色江河”的名字就是这样孕育出来的。

“绿色江河”为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的简称,它成立于1995年,是经四川省环保局批准,在四川省民政厅正式注册的中国民间环保社团。

 “绿色江河”以推动和组织江河上游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促进中国民间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与环境道德,争取实现该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其主要任务是:在长江上游地区建立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站;组织科学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国内外环保团体及环保志愿者等对长江上游地区进行系列生态环境的科学考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并促进其实施;出版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文字、美术及音像作品等;开展群众性环境保护活动和国际间生态环境保护的学术交流。

联系方式:

Contact With Greenriver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碧云路3号4单元11号

Address:  Num.1 building-4unit-10F-17# Biyun Road 3, Wuhou District of Chengdu City, Sichuan, China.

邮件:

greenriver@mail.sc.cninfo.net

E-mail: greenriver@mail.sc.cninfo.net

绿色江河已经成立了震后专门项目,帮助政府分担一部分工作,接受捐赠并发放物资,已经开始了有组织的、持续的救助工作,绿色江河网站每天会公布收支明细及工作报告。

一、           我们不是专业救援队,只是协助政府做补充工作,请各位不要夸大英雄主义,目前的状态,不添乱就是对灾区的帮助。昨日绿色江河已经发放了价值3000余元的物资到灾区。

二、           以下是我们昨天在绵竹市城区、绵竹兴隆镇至汉旺镇沿途农村、什邡市考察的情况:

1、什邡市城区灾情相对绵竹较轻,目前城区救助相对有序,有一些志愿者也参与其中。绿色江河发放了水和食品给医护人员及伤病员。

什邡救援行动有序进行

灾后秩序井然

2、绵竹城区灾情比较严重,昨日绵竹医院的医护人员都没有食物,绿色江河发放了水和食品给医护人员。

灾情严重医院房屋倒塌,伤病人员在户外就医

为绵竹医院医护人员发放饮用水

3、从绵竹县兴隆镇到汉旺镇沿途农村,截至绿色江河志愿者到达的震后50个小时,村民们多数没有进食,没有喝水。震后的井水发黑,村民不敢喝。地震当时许多村民在田里劳作,身上没有钱。震后断水断电,无法打电话与外界联系,也无法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没有水不能做饭,没电不能打谷子,因此十分饥渴。有些村民出于生存本能,已经到了见水就抢的地步,并且请求发放一些糖给老人小孩。绿色江河发放了水和食品给村民。

汉旺灾情严重

当地居民严重缺水

迫不得已,用混凝土搅拌机送水

志愿者为当地老百姓发放饮用水

4、请各位坚持要自发前往灾区献爱心的朋友注意,请把你们的物资尽量用一辆大车送往灾区,私家车的容量小,8辆轿车耗费的汽油钱,不如租一辆货车专门运送,减轻了交通压力,也减轻了通讯压力,我们应该把通道让给专业的救援队和军队。现在少打一个电话,就是给被困人员一个机会,让他们发出求救信号。

5、去农村吧,农村什么都缺。城区的救助站目前比较有序。

6、灾区的农村需要饮用水、耐腐食物、常规药品、搭建避难棚的蓬布、口罩、喷洒用消毒药水,请各位尽量交到灾民手中,目前红十字会和政府救助站缺乏人手分发物质。

7、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灾区农村正值农作物抢收期,如果现在不及时抢收粮食,近期是灾民缺粮,远期是所有城镇居民都缺粮。本来村民晒粮食是在自家院子里,但是由于房屋倒塌,院子已经满目疮痍,收割的粮食既没有地方晾晒,也没有地方储存,只能眼睁睁看着粮食烂在地里。请大家想办法帮忙抢收粮食。

国际小母牛项目组织

 

    国际小母牛项目组织于1946年通过联合国善后救助总署向中国赠送了550头奶牛。1984年四川省畜牧局代表团参观了小母牛总部,同年小母牛批准了 四川省的大邑、雅安和简阳 的三个项目。1989年,国际小母牛中国项目在四川省成都建立了办事处。

 

    国际小母牛项目组织于1947年通过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向中国赠送了550头奶牛。在1984年,四川省畜牧局代表团访问了国际小母牛项目组织总部。自此,小母牛又来到了中国并开始了新的项目。

国际小母牛项目组织的使命是与社区紧密合作,减轻饥饿和贫困,保护地球。 国际小母牛中国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坚持不懈地实施以小母牛组织价值观为基础的综合发展项目,减轻农村饥饿、贫困和环境退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际小母牛中国办公室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610045)
武侯科技园武兴二路8号商环境C-5
电话:+86 28 85373997 传真:+86 28 85373667

info@hpichina.org

穿山甲越野俱乐部

穿山甲越野俱乐部总部在四川成都,有一支装备精良、素质高、经验丰富的车队可帮我们运送物资。穿山甲越野俱乐部预计此次可调动车辆80台,车型为丰田,三菱,具备超强的越野能力;还可以组织一些大型车辆装备物资;另外配备的驾驶员驾历均在10年以上,经验丰富。穿山甲目前在成都有很大的场地,方便堆放物资。穿山甲目前有上万个会员,大家心系灾区,都在密切关注灾区情况的发展,已经有一部分正在准备捐款。

穿山甲越野俱乐部曾参加了2007年绿家园组织的“江河十年行”及凤凰卫视的“江河水”拍摄活动,公司老总老穿亲自驾车,其优良的驾驶技术及对公益的一片热忱深受好评。老穿说,这次救助行动公司只收取成本费(即只收油钱,因为公司的营运成本也很高)。

另外,在开始我们救助行动时,大家如果需要到灾区采访或者运送物资,穿山甲也乐意提供帮助。

穿山甲联系人:

老穿:13980818790

办公室电话:028-81712499

小胡:13882171181

传真:028-81712498

地址:成都市贝森北路一号(穿山甲越野俱乐部)

15、民间团体救灾特刊(515日情况通报)

 

这是民间团体赈灾特刊》电子版,公布各地民间团体参与救灾工作的进展及前线信息,便于进行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民间团体提供资料,

目前急需要在成都本地的民间组织的信息,包括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项目的负责人,组织与政府、团委和红十字会的联系等。后方的许多基金会和NGO都希望通过成都本地的民间组织了解震区的信息,并且确定可以参与的工作。

 

资料登记处
信箱512china@gmail.com, alohayayo@gmail.com,请成都本地的组织同时抄送信息给laolu22222@gmail.com

网址:http://www.ngocn.org/bbs/forumdisplay.php?fid=43

本期内容分为

前方救灾行动通报
物资运输情况通报

后方情况通报
NGO风向标

前方救灾行动通报

l         成都团市委称 由于盲动,不少救灾志愿者沦为救助对象,自驾前往救援的私车也堵塞了通路,彭州等区的交通已经瘫痪。援助行动小组再次呼吁大家不要贸然前往第一线,把交通线留给最急需的人。

l         目前已经到达第一线的NGO大部分仍然在做调研,评估情况中,请后方的人员耐心等待前线的调研和讨论结果。不要贸然前往。

l         有NGO指出在救灾第一阶段NGO的工作应是:“拾遗补缺”,而不是在第一线替代已进行的救灾行动。以免占用宝贵的资源。

l         某些民间组织的员工自发前往做志愿者,引发矛盾。所属组织表示其行为不代表机构意志。希望更多的行动能够在更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

l         5月14日起,NGO四川地区救灾联合办公室在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交流中心办公室正式开展工作。总协调张国远(攀枝花市东区志愿者协会)在办公室联系捐助事宜,根与芽罗丹负责物资的统筹。
      截止到目前为止,联合办公室已经联系到了固定志愿者5名负责物资整理、搬运等工作;物资中转储放地点;筹集到现金15万(来自广东狮子会);价值23万的药品;联系好三个志愿运输车队。

目前正在进一步处理后方运来的物资。联系电话:028-68691383        13060092422      联系人:罗丹

l          

l         详见http://www.ngocn.org/bbs/viewthread.php?tid=9752&extra=page%3D1

l         成都爱白青年中心灾后心理干预以及自救培训正在招募,详情见

l          

l         http://www.ngocn.org/?action-viewnews-itemid-27788

l         參與彭州龍門山景區龍門鎮前綫調查的前线小组(石敢當社會髮展研究中心,心露基金會,《慈善》雜誌,貴州紅十字誌願者協會)安全返回成都并发回照片

l         http://ngoaid.blog.sohu.com/87479727.html

l         贵州赈灾团队前线小组 发回了15日到北川的情况和物资清单http://www.ngocn.org/bbs/viewthread.php?tid=9730&extra=page%3D1

l         周忠民老师发回了灾区的照片http://www.ngocn.org/bbs/viewthread.php?tid=9764&extra=page%3D1

,现又向什邡市的落水和红白镇出发了

l         成都、绵阳的体育馆将用于容纳受灾群众,将有大量的志愿者需求。成都的多家NGO和前往成都的贵州高地决定将参与体育馆志愿者作为救灾内容之一。

l         成都体育馆志愿者服务联系人:杨雪芹主任,手机 13350063336

l         甘肃绿驼铃、雨田、农民工之友的志愿者一行5人(包括1名女性志愿者),组成一个小的团队,搭乘兰州一企业的救灾物资运送车辆,到甘肃受灾最为严重的陇南地区评估灾情

l         http://www.ngocn.org/bbs/viewthread.php?tid=9760&extra=page%3D2

l         陕妇会等10家ngo形成小组,已派遣阿福等4个陕西ngo代表开赴灾区。

l         北京海天信诚公益基金会(筹建)秘书长张靖文将亲自押送一批物资到灾区。张靖文联系电话15811082687,存放地联系人 夏日莲,联系电话:13911801726

l         http://bbs.cdqss.com/thread-345810-1-1.html   8大医院委托成都全搜索网站发出千名地震重灾区伤员的名单,希望能联系到他们的亲人。四川省医和华医都已经在网上发布了收治伤员的名单。

l         512寻人志愿者服务需要有人帮助收集整理人员资料,详情请见www.512xr.cn

 

 

物资交通情况:

从5月17日起,钧瑶航空将每天提供一个航班的4吨舱位,用于从上海运送物资直抵成都双流机场。第一班飞机将于17日13:30分起飞。

可联系CFCSR-闫智勇(QQ:514922821) 手机 13366606787 邮箱yzy0201@sina.com

物品送往地址:涞亭北路451号13号仓库

物品接收联系人1:徐楠

电话:13816109242

接收时间截止:2008年5月15日 PM 18:00

联系人2:郝利琼       021-5840 2670       
       蒋亦凡               135 2417 9287      
  有意加入工作的志愿者,EMAIL请至 action512@126.Com报名,相关动态也将会在那里发送。

 

 

后方情况

l         北京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抗震救灾志愿者援助小组招募志愿者

详见http://www.ngocn.org/?action-viewnews-itemid-27793

l         昆明小组5月15日会议确定了民间组织震灾援助行动昆明小组工作开展的计划详见http://www.ngocn.org/bbs/viewthread.php?tid=9730&extra=page%3D1

l         贵州阳光志愿者之家的志愿报名活动http://www.ngocn.org/bbs/viewthread.php?tid=9774&extra=page%3D2

l         多家组织在寻找成都的本地NGO,试图进行对接工作。

l         厦门绿十字发了倡议书。

 

以后的主要工作是物质供应、心理支持,人员寻找

 

NGO风向标

l         由于第一次开展NGO的联合行动,因此出现了一些信息沟通上的混乱。有志愿者前往信息指向的仓库后,发现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没有能够及时更新,让志愿者白走一趟。以后信息援助行动小组的信息收集将逐渐转向机构发布的信息为主,以避免个人行为的变更和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问题和解释详见:http://www.ngocn.org/bbs/viewthread.php?tid=9778&extra=page%3D1

l         目前在群和论坛中联系的多是各个组织中的个人,并不一定代表机构意志。因此,我们将往机构间合作的方向发展,以保证工作的有序。

l         进入前线的人员工作并不顺利,工作难以找到接口,物资和志愿服务没有出口。有人建议目前第一线的工作重点放在帮助红十字会和扶贫会的工作上。具体前线人员能够做到哪一步,急需成都本地的民间组织提供帮助。

l         有更多人指出,NGO工作应该是在长期性上面。以时间顺序来排,如下工作是NGO可以参与的:

1.         帮助发放物资,安抚集中安置(如成都和绵阳体育馆)的灾民

2.         帮助人们找寻失散的亲人

3.         安置孤儿和老人

4.         心理援助,帮助残疾人

5.         灾后重建

具体的工作,需要各多组织进一步的协调

 

对民间联合行动提出的建设性意见:http://www.ngocn.org/bbs/viewthread.php?tid=9759&extra=page%3D2

 

全国各地部分红十字会及采血地点联系方式http://www.ngocn.org/bbs/viewthread.php?tid=9755&extra=page%3D2

 

民间救灾QQ1群:25438771  2群25438808 行动协调邮箱512china@gmail.com

论坛:http://www.ngocn.org/bbs/forumdisplay.php?fid=43 官方博客http://ngoaid.blog.sohu.com/

 

 

民间团体震灾援助行动小组

2008年5月14

16、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对汶川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建议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特殊教育学校金泰

 

  看到汶川地区大地震,看到同胞的生命正在受到威胁、看到救援交通受阻。。。。。。心里万分焦急!!!作为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更是感同身受,现有几点建议,供抗震救灾工作参考。

  一、 救援队工具配备一定要合理。昨天看到坐冲锋舟赶去救灾的战士只带了简单的锹稿工具,觉得很不合理,会给救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建议要合理配带多种简单机械,尤其是千斤顶、倒链、滑轮、大力钳等。千斤顶可以顶起楼板,而且力量均匀,没有回劲,既可以节省人力,又可以使压在楼板下的人免受二次挤压,还可以防止楼体进一步跨塌,压伤下面人员;千斤顶还可以将挡路巨石移开,快速打通道路;倒链可以一端固定,吊起或拉动楼板,一个倒链运用得好可以胜过百人;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还可以省力,大力钳更是断钢筋铁丝的应手工具。建议赶紧收集简单机械给抢险队配备,(千斤顶在机动车上一般都有),在大型吊车等现代化工具无法开进的情况下更加重要,会使抢险工作效率更高。

  二、 建议赶快疏通排水通道,以免积水灌入地震废墟,给废墟下的同胞生命造成威胁。唐山大地震时,很多压在低洼地带的人都是被积水呛死的呀。

  三、 建议快用“人力”打通救灾通道。救灾通道被堵死,外面的救援车辆无法进入,不要坐等专业修路队,要多派人手,利用现有的交通工具和简单机械打通道路:千斤顶完全可以将巨石移开,卡车也可以用推和拉的方法移开障碍!人命关天,灾情紧急,不容等待!

  四、 建议采取多种方法,搜寻地震废墟下的生命迹象。在先进科学仪器无法运达或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可以用铁皮等物品围成大喇叭形,小口放在耳朵上,大口对准废墟,这样可以将废墟下微弱的求救声放大几十倍,对寻找生命会很有效(尤其夜间效果会更好)。

  五、 建议灾民千万别大规模外撤,这样只会使灾区人心浮动、心理崩溃、人手更缺、道路更挤、灾上添乱。对抗震救灾工作有百害无一利。地震不比洪水和战争等灾害,灾民完全可以就地安置获得安全,根本没必要大规模外撤。看到一方面很多同胞被埋在废墟下等待救援,外面救援人员无法进入,另一方面却有很多灾民(尤其是青壮年)外撤,尤其是在一刻千金的救人时刻,很多灾民占用部队冲锋舟往外跑,很不合理!建议马上稳定人心,让灾民就地安置,展开自救,给废墟下的生命增加抢救力度,给伤员让开外运通道。

  六、 建议充分利用灾区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组织灾区民众充分自救。可以把幸存者就地组织成救灾队,也可以组织轻灾区救援队赶赴重灾区,可以带领群众挖野菜补充粮食不足,采草药解决药品短缺。。。。。赶快形成青壮年抢救废墟下生命、老人给救灾队出主意、做饭的局面。所有这些方法,唐山大地震时都用到过,效果很显著。尤其对目前救援人员无法及时赶到的情况下更是必要。

  七、 建议马上印制大量慰问宣传材料,给灾民送去全国人民的关怀、增添抗震救灾的信心、平息灾民恐慌浮躁的心理、增强灾民战胜灾害的勇气、增加防灾、减灾的知识……尤其在目前通讯中断的情况下,更是重要。唐山大地震时,我们很多灾民看到党中央毛主席的慰问信都感动得哭了。这些资料曾鼓励唐山人民擦干眼泪,满怀豪情地投入到自救工作中。形成了震不跨的唐山精神。

  八、 建议马上开办广泛收集抗震救灾建议的专门网站,立即收集大量好的建言建议,集广大民众的智慧来解决抗震救灾的种种难题。

  灾情紧急,人命关天!(我网络技术不行)请广大网友将此建议广泛传播,最好能直达抗震救灾指挥部。

17、捐赠如何捐?怎么花?

来源:大河网2008年05月15日

http://news.sohu.com/20080515/n256875986.shtml

    “(善款的使用)没有专门的监督部门。”章立凡说,“事实上,慈善一手托两家——捐款人和受助人,本身就应承担物资划拨过程中的监督作用。”

  四川震灾牵动中国人的心,全国上下都发起了捐赠行动。

哪个捐款渠道最可靠、高效,这几天成为捐款者们热点话题之一。几天来,很多论坛出现“捐款方式总汇”帖,不少人发帖推荐自己放心的渠道。

  就目前来说,捐赠的主要渠道还是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官方背景的民间机构。本报记者采访了解到,截至5月14日下午3时,中华慈善总会收到物资与善款共计1.6亿元。其中有5000万元来自一家匿名企业。

  截至发稿时,中华慈善总会已拨出400顶帐篷和应急善款100万元。到达成都之后将由四川省慈善总会接管并负责分配。

  但灾民并不会很快收到全部捐款——很大一部分捐款将作为重建资金使用。中华慈善总会宣传处工作人员介绍,善款将被分为应急善款与灾后重建款两部分。应急款会在紧急救援过程中随时拨发,而重建款则需要受灾地区主动申请,经总会批准后用于重建工作。

  “此次先拨发100万元应急款,是因为考虑到政府的投入很大。陆续还会有应急善款拨出,但具体数量未定,现在还是收集捐款的阶段。”该人士说。

  至于这些善款和物资的分配和使用,本报记者在5月14日下午多次拨打四川省慈善总会和红十字会,都因电话繁忙未能接通。

  与以往官方背景的慈善机构基本垄断各方捐款的情况不同,这次地震灾害空前严重,大量的民间组织也参与其中。他们多计划将物资运送到灾区,自己寻找具体对象,进行口对口的救助。

  13日,各大网站也纷纷开辟网络捐款通道。一家中国民间组织发表了一项《抗震救灾行动联合声明》,其中公布的接受捐款单位多达五十七家。北京民间公益组织也发动联合行动,包括“自然之友”、“绿家园志愿者”等组织参与其中。

  这也远不是捐款热潮的全部。北京一位捐赠者,两天来收到大量请求捐款的消息,已经到了让他觉得“乱”的地步。仅是提倡捐款的短信,他一天收到三条。“绿家园志愿者”谨慎地选择了在成都的合作伙伴——穿山甲汽车俱乐部,他们有30辆可供调用的空车。两个机构间也有着良好的信任关系,绿家园负责人汪永晨希望能在合作中发挥各家之长。“这是非政府组织的一次成长机会。非政府组织需要积攒信用值。”她认为。

  “官方与民间机构各有所长。”章立凡说,官方背景的机构在协调交通部门运送物资上占有优势,对账目管理也更有经验。而民间机构的效率更高,行动灵活,易发挥各家所长。

  他认为,“现在的混乱是因为过去开的口子太小,待到发生重大事件,各家经验不足。但非政府组织参与集资救援将是发展的大方向。社会责任要分担,不要包办。”

  而在整个物资和捐款的流动过程中,各类慈善机构和民间组织要共同面对的,是善款的监督问题。这也是许多热心捐赠者的疑问——怀着激动的心情把钱投进捐款箱时,他们多半会想:“钱会不会真正用到灾区和灾民那里?”“没有专门的监督部门。”章立凡说,“事实上,慈善一手托两家——捐款人和受助人,本身就应承担物资划拨过程中的监督作用。”

  官方背景的慈善机构接受监督的方式主要为公布账目,透明进出,由社会监督。“这些捐款的使用均应符合捐赠人的意愿。如果捐赠人提出要定向捐给学校或是医院等,都应被尊重。”中华慈善总会理事章立凡说。

  此外,捐赠物资还将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

  而审计部门的介入一般在应急救援结束后,即灾后重建工作开始之时。捐赠款的管理、分配过程都将划入审计范围。审计部门的审计方式包括检查账目和在灾区抽查走访。“下拨给当地民政局或救灾指挥部的钱都要求专款专用。我们通过走村串户的方式,抽查一条线。”一位曾参加过救灾款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说,“从以往的审计结果看,救灾物资拨付不及时的情况较多,另有救灾款被挤占和挪用,这些救灾款常在几年后不了了之。”

  而民间机构的捐赠活动中获得的善款、物资如何使用,则只能靠其自觉。“那些进入民间机构的捐款尚在审计范围之外。这些机构还主要依靠公布账目的方式,让社会监督。”章立凡说。

  汪永晨在和成都当地机构合作时,“对方将向我们提供正式发票,并出具接受捐赠者的签名,最后每笔款项的去处也将在机构网站公布。”她说。

  在整个物资和捐款的流动过程中,官方和民间机构要共同面对的,是善款的监督问题。这也是许多热心捐赠者的疑问——怀着激动的心情把钱投进捐款箱时,他们多半会想一个问题:“钱会不会真正用到灾区和灾民那里?”(来源:南方周末)

18、中央企业如何实现“节能减排”?(图)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05月16日

http://news.sohu.com/20080516/n256886732.shtml

图为工人为北京天安门城楼西侧的华灯更换新型节能光源。

  我国高度重视中央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将节能减排作为管理中央企业的一个重要内容加以贯彻和落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以来,也相继开展了一系列节能减排工作。就“节能减排央企在行动”的话题,本报采访了国资委业绩考核局副局长刘南昌。

  针对不同行业进行任务分解

  问:国资委制定的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目标是什么?

  答:根据国务院的总体要求,我们制定了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的目标。

这些目标是,到“十一五”期末,中央企业要确保GDP单位增加值的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减少10%。其中,石油石化、冶金、电力、交通运输、化工、煤炭、建材等重点行业的中央企业,要力争到2009年末提前完成上述目标。国资委确定的30家重点中央企业,各项主要生产经营业务的能耗、水耗、污染物的排放指标全部要实现历史最好水平,其中1/3以上的企业要接近或者达到各地先进水平。

  国资委针对石油石化、钢铁、电力、交通运输等不同行业的特点进行了任务分解,要求中央企业围绕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重点工作,增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和管理体系,落实节能减排的措施。

  关闭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企业

  问: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造成环境污染或弄虚作假的地方国有企业,有些地方国资委出于地方利益的考虑,采取应付的态度,不予严肃处理。国务院国资委对此是什么态度?有些中央企业的下级企业存在排污严重的问题,但这些企业可能是地方的税收大户,地方政府不舍得处罚。对于这些企业,国资委如何进行监督管理?

  答:对于地方的国有企业,如果发生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情况,应该由地方政府去处理,因为责任是很清楚的,地方政府要对地方的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承担责任。当然,我们也会通过政策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使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重视地方的国有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更好的表率作用。

  对于中央企业在地方的这些企业,责任是非常明确的,中央企业的负责人要对所有的企业、所有的资产承担责任。所以我们在和中央企业负责人签订责任的时候,不只是签订集团本部,而是从上到下的过程,我们不仅要求中央企业负责人做到,地方企业负责人都要层层签订责任状,确保责任制得到贯彻和落实。如果出现了严重污染当地的情况,地方可能会有一些保护,不会及时处理。但是从国务院国资委的角度来讲,态度是非常坚决的。凡是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企业必须予以关闭。

  促进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

  问:国资委是如何贯彻落实这些方针政策的?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推进中央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答:第一,组织有关中央企业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加强节能减排意识的贯彻和普及。中石油、宝钢、鞍钢、中国铝业、化能、一汽等6个中央企业联合发起了建立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倡议,此后,17家中央企业又在全民节约、共同行动的活动中向全社会作出了资源节约的承诺。在去年7月全国节能工作会议上,14家中央企业与国家发改委签订了节能责任书。

  第二,逐步完善节能减排的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我们要求中央企业把节能减排的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的完善,作为确保任务完成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保障措施。为了加强引导,大多数中央企业都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绝大多数企业都根据本企业的实际制定了节能工作的实施方案。

  第三,推动中央企业进一步加大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的力度,这是做好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这些年来,国务院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淘汰了一大批技术落后、污染环境、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引进了一批节能减排的先进设备和装置,自主开发了一批低能耗、低排放的技术装备。在结构调整方面,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

  第四,督促中央企业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的基础管理工作。要求中央企业以严格精细的管理做好节能减排的基础工作,创造性开展工作,进而总结出好的经验和做法。

  第五,推动中央企业建立节能减排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们绝大多数的中央企业都将节能减排工作纳入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并且与分配政策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19、灾难孕育社会进步的可能

来源:南方周末2008年5月16日 林正修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zmzg/200805150056.asp

  川北的百年强震至今将近72小时,从网络与境外媒体的评价中,中国政府展现了极高效率。现下仍有数万同胞在土石瓦砾中生死未卜,此时谈抢救之外的事未免缓不济急。诚然震灾的抢险的确是争分夺秒的决战,但灾后重建却是社会整体的持久战,必须有配套的改革议程,灾后重建才可能成功。

  灾难不只考验政府,也试炼着中国的公民社会。在救灾前期,真正能有贡献于第一线的必然是少数专业人士与强制纪律的部队,非灾民的广大公众若不想只安于当一个观众,公民社会就必须有想象力与实行力,以下仅建议三点:

  首先是灾后重建的情境想定(scenario)。

  古人常云:祸不单行。震灾之后可能伴随土石滑坡与疫情流行,更令人担心的还有即将而来的长江汛期与水库安危。与震灾同行的还可能有物价高企,关键材料囤积,有行无市。重建时必须谨慎处理土地的问题,过程中还要避免人谋不臧……

  每个社会都会有其特殊的方式响应重大的挑战,也都有其强项与待学习的地方,状况想定越有现实感,社会自我实践的能力也就越强。此事必须集众人之智,自然不能只靠首长与其智囊。

  可以想见的是,当8月奥运举办时,灾区必然还是百废待举,届时是一边庆祝一边流泪呢,还是可以有结合重建与奥运的新想法?北京原来的剧本有无更改的弹性?更为关键的是:全世界都会以灾区的重建,而非奥运的金牌数来衡量中国。

  其次是反省国家的角色与限制。

  震灾中的政府得到紧急的授权,可以调动一切资源并限制人民日常的自由,然而紧急权力是个古老的概念,古罗马设有执政官的制度,就是国家为了面对存亡而授予治理者极大的权力以作出决断。但如何授权,期限有多长,可以做哪些事,这些都需要公民同意,并且以法律的形式体现。过与不及都非民众之福,日本社会对于灾难有强大的共识与基础建设,但1995年阪神地震时,却因拘泥于地方首长的副署,而使自卫队延迟进入灾区。

  强大的能量与决心是中国政府救灾的强项,但政府既非万能,也不可能长期集中力量于一区一事。在灾害抢救上,国家力量绝对是先行且主导的,但在重建中,民间的企业与非营利组织才是关键,其中又以组织化的宗教团体表现最为突出。

  在台湾“9·21”震灾中,民间团体发挥了政府所没有的耐力与细致,而大陆对应的部份却仍在发育之中。

  其三是善用连结国际与网络。

  跨国合作的目的不只在救急与物资供应,而在于取信于国际与互相学习。切勿把全球知名的非营利组织当成政府的延伸,他们是欧美公民社会的展现,也许价值观未必与中国的民意合拍,但其初衷与实绩倒还经得起检验,中国需要这种软实力就像需要大飞机一样殷切。

  以印度尼西亚亚齐省为例,海啸带来超过二十万人的死亡。但国际的调停协助,使得亚齐打开独立内战的死结,走向重建之路。

  此外,正确及时的信息只是传媒第一步,网络在救灾上的潜能仍有待开发,如动员公众协寻失踪亲友,安慰家属,媒合认养学童等。而在重建的过程中,也可以迅速地获得信息。从政府的角度而言,公开信息可以降低贪污、以权谋私的疑虑。

  至于非灾区的朋友,我的建议是别急于现在去灾区。或许可以对自己许下承诺,在一年内要去灾区从事志愿服务,并对西南与山区少数民族的处境付出心力。这场地震真正严峻的挑战是灾区经济的萧条,而重建的大敌是公众的遗忘。

  灾难里孕育着社会进步的可能,灾难也可能拆解原来的社会对立与藩篱。1935年,台湾发生百年不遇的大地震,死伤数以万计,但日本殖民政府却善用这个机遇,试图在救灾的过程中,强化日台一体的认同,化解统治的矛盾,并在隔年开办台湾的地方选举。但愿汶川的灾难成为社会进步的新起点。(作者为台北市民政局前局长)

20、赈灾何妨更多民间参与

来源:南方周末2008年5月16日雨山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zmzg/200805150056.asp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掀起了向灾区捐款的高潮。中国红十字会公布的捐款热线一经公布即被打爆,最后只好借助媒体公布了红十字会银行捐款专用账户。为捐款,不仅媒体,私人关系也派上用场。比如,近日我就收到一个朋友的来电“求助”,他们打不通红十字会的捐款热线,想到通过熟人找到红十字会,代为转交捐款。

  捐款电话被打爆,固然反映出公众的爱心,可是赈灾需要的不仅仅是热情和爱心,还需要专业技能和充分的准备。红十字会对类似的重大灾情应有所准备。相应地,应该开通更多的捐款热线,安排更多人接听热线,以及通过其他措施,确保每个捐款人的善意能够及时表达。如今各级政府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都有详尽的应急预案。但此次地震中公众的捐款困境,可以看出红十字会在捐款的专业化上存在改善空间。这些技术问题看起来小,实则反映红十字会在应对重大灾害时不可承受之重。

  这次地震遭遇的捐款瓶颈,也对中国长期的民间组织发展政策提出了挑战。面对重大灾情,政府快速应对固然重要,多方位的公众参与也不可或缺。但是,按照民政部的相关政策,只有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少数几家机构,才被授权在公众中开展筹款。这次地震和它带来的次生性灾害,以及社会心理方面的危机,决定了灾民求助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事实证明,仅靠中国红十字会等少数几家民间组织,难以满足重大灾情发生时的复杂救助需求。

  再如,从捐款人的角度来讲,他们捐款之后,会关心善款如何尽快到灾民手中,如何派上最好的用场,满足灾民最迫切的需要。对这些救助机构来说,筹集善款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高效使用善款,同时向善款捐助者通报使用情况,对他们负责。而在一个垄断的,没有竞争的封闭救助体系中,少数几家慈善机构,是缺乏足够的动力和公众的监督压力去考虑上述问题的。一方面灾情深重,红十字会等机构难以应对,另一方面诸多社会民间组织意欲在救灾中有所作为,却不得其门而入。这几天,不少民间组织积极联系,希望介入救灾工作,但最后只能私下里组织小范围捐款,影响力十分有限,更难有其他介入途径。

  希望这次地震能成为中国建立政府主导、多种社会力量参与的综合性灾害救助体系的契机。如果政府从法律法规的层面适度放开,允许更多的社会民间机构加入到救灾工作中,并鼓励适度竞争,将促进各类民间机构提升公信力和专业水准,更有效地协助政府参与救灾工作,分担政府在救灾中的重担。

21、实施环评制度保证源头减排

来源:农民日报  2008-05-16

http://www.farmer.com.cn/wlb/xqb/xqb8/200805160140.htm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我国在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中,首次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作为法律制度确定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于2003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立法目的在于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规范和完善,环评已成为建工厂、上项目、做规划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国家提出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后,以“预防为主”的环评更成为源头减排、控制增量污染的一把利剑。环境影响评价力求从决策的源头防止环境污染,是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环评已成为项目建设的首要条件。企业改建、扩建、上项目……只要有污染物排放就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减排是国家确定的一项硬指标,主要通过削减存量污染、控制增量污染来完成减排指标。以前是环保局追着企业做环评,如今则是企业主动上门催着做环评。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做大做强,环保是第一位的,没有环评不能领取工商执照,贷款也要受到制约,对企业发展不利。所以企业在改扩建、上项目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做环评。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由于生活在某一区域内的人们对该区域的环境情况和环境变化有着更为直接的了解,所以在环评过程中鼓励公众参与,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自2003年《环评法》正式实施以来,公众参与已成为环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建设项目必须通过论证会、听证会、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公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在环评文件中要附上具有对这些意见是否采纳的说明。对一些重要项目,应该还要公示以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提高公众对环评的参与意识和热情,能共同为保护环境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