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的行动 江河考察 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之四—全球气候变化下的哥本哈根大会见闻

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之四—全球气候变化下的哥本哈根大会见闻

2009-12-18

全球气候变化在哥本哈根系列报道之四:

全球气候变化下的哥本哈根大会见闻――美国立法二氧化碳为有害气体

 

汪永晨

 

在哥本哈根国际大会的会场里有一排电视。电视上是一个地球,地球上面密密麻麻的有一些亮点,用手点上,地球上那个国家受气候影响的现状就会在屏幕上演示出来。可是我在上面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中国。

能点出国家的地球

这个地球上中国是空白区

为什么没有我们中国的?北京大学教授吕植告诉我,几年前联合国向各国征集受气候变化影响地区30年来生物多样性的监测数据。我们中国提供了,却因数据不符合要求而没能被录入。在哥本哈根大会的这个地球上,连非洲的一些小国都有,我们中国这么大的领域,却是空白。

会议厅里的墙壁

大会里的生意

杨勇在介绍长江源冰川

志愿者在向来人介绍长江源冰川

志愿者在气候大会上

昨天我采访了太平洋上的只有11万人口的小岛国图瓦卢在本次大会上的新闻发言人卡特拉。在我问到,你们国家的国民面对海平面日益升高,真的很恐慌吗?你们对这次大会的希望是什么?卡特拉说我们小国的声音太小了,要联合起来共同发出声音。结果今天他们就在大会上弄出了新闻。

图瓦卢展台

小岛国人在台上

为了维护小岛国的利益,他们今天在大会上要求继续使用[京都议定书]的条款,因为对他们更有利。如不行,就要求再成立一个工作组专门来解决小岛国的问题。在遭到成员国反对后,图瓦卢的代表竟然提出要休会。当时若大的会场里静极了。最后大会主席只能把这个问题搁下来继续会议接下来的内容。

小岛国人把地址穿在身上

请记住我们的家

这就是国际社会,你做的事达不到基本要求,对不起,不带你玩了。原有的规则是大家共同制定的,当然不能谁想改就能改的了。

今天,美国国家环保署署长丽萨•杰克逊在大会的吹风会上非常强调了她上飞机不久前,按照法律程序决定,在美国二氧化碳被认为是有害气体。这就使得美国联邦政府有权控制碳排放。

2007年,最高法院曾命令联邦政府研究二氧化碳是否为有害气体,可是小布什政府一直拖着不做。直到奥巴马上任后,新任政府才开始积极地从事这项研究,直到做出以上决定。有人认为,这一法律让联邦政府有权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也使奥巴马在18号的哥本哈根会上做出具体有了承诺依据

美国科学家在解读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在地球上

杰克逊说,这些还使得美国大公司和老百姓懂得控制碳排放有一个高度的政治共识,不容改变,使得利益团体继续反对控制碳排放和控制碳交易是无用的;可是一些共和党领袖也要到哥本哈根来公开表态:奥巴马在哥本哈根说的,不一定能表示美国政界在这个问题上有个共识。这就是美国的政治。

美国环保署署长今天也利用吹风会的机会,肯定了奥巴马上任11个月来已经做出了很多具体的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和行动。

一是用了800亿美元开展了清洁能源的研究和推广;二是,奥巴马政府也已制定出严格的提高机动车耗能标准;三是,规定排放量大的行业要公开他们的碳排放量,以便透明及监督控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这几天大会里有一种声音,说是欧盟对中国的减排承诺有质疑。下午我找到欧盟工作区,和那儿的工作人员提出了采访要求后,她简单问了一下我要提的问题。很快,刚刚当选的欧盟轮执主席瑞典首相办公室秘书长lars-Erik Liljelund就走到我们跟前。我先向他提出,这次大会为什么对中国更多提出的是减少碳排放,而我们中国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重灾区,大会上却少有人提及。

欧盟工作区

欧盟工作人员帮我找来lars-Erik博士,是因为他也是一个高山组织委员会的主席。lars-Erik说,中国冰川的融化,应该说是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虽然没有技术支持,但合作是在建立观测网站的领域。当然只是和国家层面的合作,不过和国际NGO的合作也越来越多。说着他还为我们推荐了在尼伯尔工作的科学家,希望我们能和他探讨有关青藏高原冰川的问题。

我问lars-Erik,以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我们自己已达到的减排速度,我们所做的相当于是志愿者。因这本应是发达国家所承担的义务。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采访欧盟轮执主席秘书长

lars-Erik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给我举个例子:1990年瑞典也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人口也从过去的700万增加到900万。但与此同时用了增加碳排放税收的办法,以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如果没有这个举措,便宜的排放当然难以制止。在这个问题上,价格的作用高于技术的能量。能源太便宜,哪能有节约的动力。瑞典解决这个问题,靠得不是法律,更不是自觉。

可是,现在发达国家一直是比着来的没有对发展中国提供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如果是真的有诚意承担社会责任,应该履行签署的协议呀。我把这个大会上最具争论的问题也提给了lars-Erik。他对我说,这是知识产权的问题。这次大会希望能通过由政府购买知识产权的办法,转让技术,这虽然不容易,但应该去做。

采访欧盟轮执主席办公室秘书长后,我最深的感觉是,在一个大家庭里,得寸进尺是一种生活态度,你进我一尺,我进你一丈也是一种态度。谈判是有尊严的,但友谊也是无价的。国际社会难道只能针锋相对吗?用我们一句俗话,从自我做起,应是一个好的开端。

中国通气会上

中国谈判代表在会下

今天听到的另一个有意思的事是,一个坐在儿童车的小贝贝竟然也带着大会发的身份证。不知这说明的是大会的开放还是什么。如果把哥本哈根说成是将有可能翻开人类发展史上新的一页。那这个孩子的明天,会比今天好吗?

危机挂在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