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洋河三角洲
尼洋河边的我们
从林芝沿尼洋河三角洲而下,进入与雅鲁藏布江的汇合处。其风景让给我们开车的司机师傅都主动要把车停下来,让我们拍照,并仔细地欣赏一下这大自然的佳作。
长在水里的柳树
西藏的柳树
从林芝到去雅鲁藏布江大峡弯的渡口,我们驱车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在渡口,那一排排,一棵棵水中的柳树首先吸引了我们,徐先生告诉我们,长在水中的柳树是因为他们有气生根,所以在雨季,挺立在水中的身影就别有一番风韵。
徐先生1986年也曾经在这个渡口乘林芝军分区运送物资的雅江1号前往雅鲁藏布江大峡弯。这次我们再到渡口时,让徐先生最为感慨的是,那时只有军分区向墨脱边防营运送物资的雅江1号、2号两艘船。现在,前往雅鲁藏布江大峡已有十几艘密封快艇了。
雅江上的快艇
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的交汇处
当然,昔日静静的大峡弯山村,派区、直白已经是一片旅游产业的兴旺景象。今天,每个想要看到雅鲁藏布大峡弯的人,那就要掏出780元方能成行。
江边的雪山
江边的绿色
雅鲁藏布江,在古代藏文中称央恰布藏布,意为从最高顶峰上流下来的水。它的源流有三支:北支发源于冈底斯山脉,叫马容藏布;中支叫切马容冬,因常年水量较大,被认为是雅鲁藏布江的主要河源;南一支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叫库比藏布,该支流每年夏季水量较大。三条支流汇合后至里孜一段统称马泉河,但在扎东地区也有称该江为达布拉藏布,藏语马河之意;或叫马藏藏布,藏语为母河之意。拉孜地区叫羊确藏布。拉孜以西,雅鲁藏布江统称达卓喀布,藏语意为从好马的嘴里流出来的水。曲水一带地方,藏语叫雅鲁,该江流至山南一带叫雅隆(因山南地区有条雅隆曲得名),因此,才称这条河流为雅隆藏布。但在曲水地区念作雅鲁,因为“鲁”藏语确切语音称“隆”,意即从曲水以上流经河谷平原的河流,所以全段河流总称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
以一般人的视角去看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是去看它的美。如果以生态学家的眼光,还会有这样的描绘: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弯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谷热带季雨林等垂直自然带,麋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
徐凤翔以自己20多年在雅鲁藏布江的考察、研究经历认为:我们通常所说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过于宽泛。有心的读者也许看出来,前面我一直用的是雅鲁藏布大峡弯,而不是大峡谷。
徐先生对此非常强调。她认为:在雅鲁藏布的上游至中游地段大多为支状水系、辫状水系和中游的宽阔河谷。只有到了中下游与尼洋河汇合以后,进入高山夹峙,激流涌动以后,与帕隆藏布江汇合,形成了马蹄形的大拐弯,飞流直下,雅鲁藏布江这一段方可称之为雅鲁藏布大峡谷,或雅鲁藏布大拐弯峡谷,也只有这一段方能称之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可是目前,从官方到学界,对此的界定并不严格,徐先生认为,这不符合雅江水系的全程。
江边的绿色天然长成
藏在云野的南迦巴瓦雪山
雅鲁藏布江像一条银色的巨龙,从海拔53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坡冰雪山岭发源后,自西向东奔流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南部,最后于巴昔卡附近流出国境,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它在中国境内全长2057多公里,在全国名流大川中位居第五;流域面积240480平方公里,居全国第六,流出国境处的年径流量为1400亿立方米,次于长江、珠江,居全国第三位;河床一般高程在海拔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
雅鲁藏布江由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绕过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经巴昔卡出中国境。进入印度后称布拉马普得拉河(Brahmaputra River),在孟加拉国与恒河相会后注入孟加拉湾。中国部分长1,940公里,流域面积24.6万平方公里(全长2,840公里,流域面积93.5万平方公里)。干流河谷沿东西向的断裂带发育,流域呈东西向的狭长带,支流多而短小,较大支流有拉萨河、帕隆藏布、拉喀藏布、尼泽曲、年楚河等。
雅鲁藏布江干流依自然条件、河谷形态及其流程变化,可划分为河源区、上游、中游和下游。从杰马央宗冰川的末端至里孜为上游段,河长268公里,集水面积265700平方公里,河谷宽达1~10公里。马泉河穿行在南面的喜马拉雅山和北面的冈底斯山之间,谷地开阔,一般都有10~30公里。马泉河谷地的上段,由于人烟稀少,目前的茫茫草地还是一个动物乐园,有藏羚羊、岩羊、野驴、野耗牛、熊、狼、狐狸、鼠、兔等多种动物。
1500年的古桑
古桑的根
从渡口上船到派乡,我们期待见到的南迦巴瓦雪山还是不肯从云层后面出来。还在船上的时候,徐先生就和我们的藏族小导游央金说:我二十年前来派乡时,印象最深的是这里有一棵千年的古桑,有一大块冰川漂砾的石缝里长着一棵野生的毛桃。不知现在还在不在了。
央金说,二十年前,和我年龄一样大了。这两棵树现在都是我们景点了。很快我们就会看到。
在我们看来这棵桑树及它裸露在外的根部可真大。可在徐先生眼里,这棵看似两棵的大树,在年幼时因顶梢折断后分为两枝,千年来,这两大枝树杆相伴,形成了巨大的树冠。
我们在大树前拍照时,徐先生当然为还能见到这棵大树高兴,但同时她认为,成了旅游景点的古桑树前,人为的东西的太多了。。
雅鲁藏布江边的冰川漂砾
长在大石头里的野生毛桃
当我们看到这块岁数起码以万年计算的冰川漂砾时。真的不明白这棵野生的毛桃是怎么钻进那么小的石头缝隙里出生,又是为什么就选择了在那么小的缝隙中“生活”。
徐先生说,当年她们到这里考察时,村子里静极了。现在,一群一群的游人,被导游赶着:快走,快走。
我虽然是第一次到这被称为雅鲁藏布江的大峡弯,但走在这里时,也完全没有以往心中想像的那份神秘。
雅鲁藏布第一湾
雅鲁藏布江的南面耸立着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喜马拉雅山,北面为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北之间为藏南谷地,藏语称之为“罗卡”,意为“南方”,谷地呈一东西走向的宽阔低缓地带,雅鲁藏布江就静静地躺在这一谷地里。与谷地的地貌相一致,雅鲁藏布江流域东西狭长,南北窄短。东西最大长度约1500公里,而南北最大宽度只有290公里。
这里不是大峡谷,只是第一湾
这段雅江就是在这样的弯弯曲曲中绕行
雅鲁藏布(藏布,藏语是江的意思)边有两座海拔7151米和7756米的加拉白垒峰和南迦巴瓦峰。从南迦巴瓦峰到雅鲁藏布江水面垂直高差7100米,可称为世界上切割最深的峡谷段。从峰顶的冰川和永久积雪带到谷地的热带,构成了垂直地带。藏鲁藏布大拐弯峡谷历来以它的雄伟峻险和奇特的转折而闻名于世。那里的雅鲁藏布江就像深嵌在巨斧辟开的狭缝里一样。谷底是呼啸奔腾的急流。
观江
穿越峡谷
雅鲁藏布江是中国含沙量最低的大河之一,流水对陆地的侵蚀平均每年只有93吨/平方公里。奴下观测站多年的平均含沙量只有0.28公斤/立方米。含沙量虽小,但由于径流量丰富,所以输沙量颇大。在奴下站1964年实测最大年输沙量为4620吨。
湍急的江水
雅鲁藏布江的形成主要是适应断裂构造的结果。它的中上游沿岸断续出现一系列超基性岩体,它们是深层岩体沿断裂上升露出地表的结果。同时,沿江两侧地层时代不同、产状不连续,一些地方还发现有混杂岩等等,地质上认为,雅鲁藏布江是坚固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的巨大地缝合线,下游大拐弯一带当时处在碰撞地带的东北隅,因而碰撞缝合线就有转折并密集于它的附近。因此,雅鲁藏布江主流中上游是适应东西向深大断裂构造发育的,其下游是适应着构造转折而变化的,一些巨大的反向支流是适应主干断裂的次级断裂构造的结果。雅鲁藏布江是严格适应断裂构造而发育的一条构造河谷,这种严格适应构造发育的情况在世界河流中是罕见的。
今天,当地人都说是北京来的一位商人在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搞的旅游开发。投资很大,所以价钱也不菲。现在路修到了直白,我们的车开到这里时,同行的人都有一种上当的感觉,因为这里并不是我们从照片上看到的大峡谷。导游说,那张照片是从飞机上的航拍,要走进那里,来回要一个月呢。我们看到的激流所在处,是雅鲁藏布江第一湾。像这样的湾,雅鲁藏布上还有十多个呢。
直白村
直白村南迦巴瓦雪山下
徐先生说,当年她来这里时,南迦巴瓦是阳光下高高地耸立在蓝天之中的一座大雪山。可是我们这次,在从林芝到波密的路上,从专门看南迦巴瓦的观景台看她时,她就藏在了云里,今天,雪山仍然是不肯露出真面目。同行的领队阿塞看着露出一点头的雪山肯求导游我们再等一等,雪山会让我们这些热爱大自然的人与她会面的。
我们不可能等,谁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不甘心的我们,一路走,一路回头张望,突然,全车的人都大叫了起来。虽然徐先生在一旁只是看着我们兴奋,可对于我们这些本想看看真正的雅鲁藏布大拐弯却没有看到,想看到南迦巴瓦雪山也没能看到的人来说,南迦巴瓦露出的一点一点头,已经足以让我们兴奋了。
导游央金说,进入7、8月雨季以来,我们今天看到的南迦巴瓦是最漂亮的。
云中大山
云中雾中的南迦巴瓦
雨中露出头的南迦巴瓦
阿塞说,那是因为雪山也知道我们对她的热爱。
当我们回到车上,仔仔细细地再看拍到的南迦巴瓦雪山时,发现全球气候变化对她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徐先生当年看到的雪山除了比我们今天看到的大以外,也比我们今天看到的雪多。雪线退缩在藏东南也是目前的现实。
雅鲁藏布江边的沙化
爬上山的沙子
全球气候变化对雅鲁藏布江的影响,表现在的是江边的沙丘有些已经从江里一直爬上了山。徐先生说,这是因为旱季河里的沙滩失水,在风的作用下,沙子被刮到了山的坡谷地带,形成飞沙上山甚至越岭的现象。
雪山下的村庄
不过这里的大山还是绿的,这里的江水还是清的。徐风翔先生开始向我们描绘明天我们将要看到的巴松措。因为那里是他们考察中发现的“具有极大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