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的行动 江河考察 乌江行之二――中国之最芙蓉洞

2008-10-08

乌江行之二――中国之最芙蓉洞

汪永晨

 

我一般不喜欢使用之最这个词,因为“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可著名地质学家,《中国国家地理》的重要作者,也是我们关注自然圈子里的好朋友范晓,在2007年第7期《中国国家地理》形容芙蓉洞时有这样一句我抄录在这:“国际洞穴联合会主席安迪先生评价芙蓉洞是目前中国最好的游览洞穴

昨天的“乌江行”我们说的是乌江画廊。说乌江有着树影水色叠化出来的墨绿。今年我们国家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项目“中国南方喀斯特”中,武隆它与云南石林、贵州荔波一起于今年627日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103日,我们一行人走进芙蓉洞后,着实被那里的宏大、细腻所震惊。说它大,被称为大厅的洞中一眼望不到边,说它细腻,每一个石笋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辨。在洞内灯光的帮助下,不用太高级的数码相机都能把它们记录在记忆卡上。

范晓在国家地理上说:这样一个重要洞穴的发现,应该说十分偶然,但它的蛛丝马迹却早就显露于地表。武隆县江口镇位于芙蓉江入乌江之江口,由此沿芙蓉江上行约4公里,在江右岸高出江面约280米的石灰岩崖壁上,有一个洞穴,因常年有雾气从洞口冒出,被当地人称为“气洞”。一进洞口便是一个400多平方米的洞厅,常有村民在此避雨或小憩,洞厅北侧有一道窄窄的石缝,但一直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1993526日,6位在洞内歇脚的农民看到了这个石缝,他们想要探个究竟,于是凿开一个小洞口后,打着火把钻了进去,里面竟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大洞。消息传出,江口镇政府随即组织对该洞进行探测,令人震惊地发现这是一个罕见的遍布各种奇异洞穴沉积的大型溶洞,从而揭开了笼罩这个洞穴千万载的神秘面纱,并借芙蓉江之名,将它命名为芙蓉洞。

有幸的是,芙蓉洞一经发现,就进入了科学家的视野。1993年,以中国洞穴研究会会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朱学稳研究员为首的专家,开始对芙蓉洞进行系统的科学考察与研究。自1994年起,中英美三国联合科考队、英国牛津大学红玫瑰洞穴探险队等也慕名而来,对芙蓉洞及其周围的喀斯特洞穴系统进行了探查。

范晓说,自从19世纪末,欧洲学者在今斯洛文尼亚境内研究石灰岩溶蚀作用及其地貌,并提出“喀斯特”这一术语以来,人们的眼界已大大扩展,遍及全世界的精彩的喀斯特景观,已远远超出了“经典喀斯特”最初的内涵。以桂黔滇川渝鄂湘为主体的中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喀斯特,就是地球上最壮观的喀斯特景观带之一,以至于国外的学者对它使用了“世界喀斯特的首都”、“世界喀斯特发育研究的最好模式”这样的赞语。

地下的岩层中之所以会形成洞穴,就是因为水在岩石裂隙中流动时,对岩石进行了溶解和侵蚀,带走了部分物质,留下了空洞。当地壳上升或地下水位下降,原来为地下水或地下河通道的洞穴,就会抬升到地下河水位之上,此时,洞内就会生长形成各种钙华堆积,不断充填着洞穴,它和早期洞穴形成时岩石被掏空的情况恰好相反。

芙蓉洞在许多方面都有它的独特之处。首先,洞穴位于寒武系至奥陶系的石灰岩层中,不同于多产在泥盆系至二叠系石灰岩中的华南喀斯特洞穴。其次,芙蓉洞的石灰岩中夹有泥质岩石,结构不均匀,加之岩层有较大的倾斜角度,所以在洞穴的演化过程中,伴随着强烈的崩塌作用。崩塌物覆盖了洞底面积的92%,并在洞内形成5座大的崩塌山,其地形起伏最大达87米。复杂多变的洞内地貌,对洞穴沉积的多样性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芙蓉洞最有价值的,正是在特殊背景下形成的类型极为丰富、形态极为精美的洞穴沉积。它几乎包括了已经过科学命名的所有喀斯特洞穴沉积类型。

喀斯特洞穴沉积都离不开水,一类和重力作用的水有关,例如:形成于滴水的石钟乳、石笋、石柱、鹅管等;由洞壁和洞顶流水形成的石旗、石幕、石瀑、石幔等;洞底流水会形成石田、石珍珠等;洞中飞溅的水,会形成石葡萄、石瘤等。另一类和非重力作用的水有关,例如在洞壁或洞穴沉积表面,因毛细管作用或自由结晶作用形成的晶霜、晶花、石花等。

芙蓉洞的洞穴沉积不仅种类极其丰富,而且有许多世所罕见的精品。其中,池水沉积堪称精华之一。例如洞中的“珊瑚瑶池”、“犬牙晶花池”、“贵妃浴池”等,在清澈透底的池水中,碳酸钙析出成为十分完美的方解石或文石晶体,它们或呈葡萄状、糖粒状,或呈犬牙状、梳状,而且不同形态的晶丛、晶簇层层叠叠,厚可达50厘米左右,晶莹剔透,玉洁冰清,让人如入梦中瑶池。

范晓说,这一珊瑚池内的浮筏石笋是世界级珍品。池内两个色泽洁白晶莹,高为50厘米的生长在水面的浮筏晶花之上的浮筏石笋为国内外罕见。

石幕、石瀑、石笋、石钟乳这类景观,常见于许多喀斯特洞穴中。但芙蓉洞的这类景观却让人难忘。被誉为洞中一绝的“巨幕飞瀑”,是芙蓉洞石幕景观的典型代表,它那种流畅如水、细腻精致的线条,使人想起古希腊的雕塑。

在芙蓉洞的东端,有一个向南延伸的支洞。范晓说,当专家们探查这个支洞时,既感到震惊,也不忍心踏入。因为在这个被命名为“石膏花支洞”的洞穴中,晶霜、晶花、石花几乎遍及每一块岩石表面,投足下脚都会不可避免地让它们受到损伤,特别是那些洁白如玉而又十分脆弱的叶片状、豆芽状、丝缕状、花瓣状的石膏花和卷曲石,一旦不小心将它们碰断碰碎,其代价绝不亚于一件国宝级的文物被损毁。例如,石膏花支洞中发现的鹿角状卷曲石的枝长可达到57厘米,为世界已知最长者。因此,当专家们考察了石膏花支洞,并仔细拍照以后,建议把这个洞封存起来,现在这个支洞也未纳入开发计划。虽然游客也许永远没有机会走进这个支洞,但毕竟有机会使这些稀世珍宝能够与世长存。

因为芙蓉洞的地表水与地下水是相通的,目前已经修好的芙蓉江江口电站水库在海拔300米的最高蓄水位,水电站的蓄水对芙蓉洞内的水位变化会有什么影响,对那些美伦美幻的天然“雕塑”会有什么影响,目前还不得知。只是专家们已经提出:蓄水以后江口水库的部分库水极有可能通过汽坑洞向乌江渗漏。

明天,我们要走进的是乌江支流芙蓉江。在那条里,我们坐了大船,机帆船,小木船,倒了三次才在珠子溪的木楼里吃上晚饭。然后又在江边水旁的帐篷里住了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