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2022-08-26
河北康保志愿者放飞遗鸥、狍子
近日,河北康保志愿者联合有关部门成功放飞了12只救治成功的遗鸥和1只人工状态下抚养长大的狍子。
前不久,河北康保护飞队志愿者联合康保县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将救治痊愈的5只成年遗鸥、7只今年出生的遗鸥幼鸟,共计12只遗鸥成功放归康巴诺尔湖。这次放归的12只遗鸥是护飞志愿者近期在康巴诺尔湖周边发现并带回救治的。5只成年遗鸥均为翅膀伤,7只遗鸥幼鸟多数是因为觅食原因和体外受伤而导致其不能飞行的。这些受伤遗鸥,经过一段时间的救治与康养之后,伤势基本痊愈,符合放飞条件。
(图一 志愿者与法院工作人员放飞伤愈后的遗鸥)
志愿者考虑,将这些伤愈后的遗鸥及早放归康巴诺尔湖有利于它们迅速地融入到遗鸥群体之中,为即将到来的迁徙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本次放飞活动,护飞队员们还对参加此次活动的几名小学生进行了爱鸟护鸟宣传指导。
(图二 志愿者给小学生讲解遗鸥的有关知识)
之后,河北康保护飞队志愿者将一只完全在人工环境下抚养长大的哺乳动物狍子成功放归野外。这只狍子是去年夏天张北县森林公安转送过来的。据当时的森林警察讲,这只狍子一出生就被母狍弃养,是当地的一位牧羊人最早发现并报警求助的。随后张北森林警察将这只仅出生两天的狍子紧急转送至康保野生动物救助站。在最初的救助过程中,志愿者付出了极大的时间和精力,护飞队长麻喜荣及其妻子李秀莲直接将小狍子接回家中,用鲜牛奶将其成功养活。在小狍子的整个哺乳时期,它的吃喝拉撒全部都在麻喜荣队长家中进行。在随后的成长期,从饲料到圈舍的每个环节,护飞队员都对它进行过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为了早日将这只在人工环境下长大的狍子放归野外,护飞队员们对它进行了科学有效的野化训练。如今,随着放归的时机逐渐成熟,把它成功放归野外已是必然趋势。为了让这只狍子能够安全、健康地生存下去,我们志愿者将野外放归地点选择在春秋航空的林业种植基地,一来这里有野生狍子的生活种群,便于狍子放归后尽快融入;二来这里有完善的生态保护措施,狍子的生存环境能够得到保障;三是这里牧草丰盛,有充足的食物来源。
(图三 志愿者将狍子引向水源地)
狍子成功放归自然后,志愿者也随时关注它的行动,直至它完全融入野外生态环境之中。
(图四 护飞队员对放归的狍子饱含深情)
河北康保志愿者一周内连续放飞救助成功的野生鸟类
近日,康保志愿者护飞队在卧龙图西山区,将一只救治痊愈后的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秃鹫成功放飞野外。这只秃鹫是护飞队员们今年五月在野外救助回来的,这也是康保志愿者护飞队2021年以来救助的第10只秃鹫。被救助时,这只秃鹫由于饥饿与外伤无法飞行,身体出现严重衰竭现象。在最初的救助过程中,志愿者细心、认真、全面地照顾到了这只受伤秃鹫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护飞队长麻喜荣和护飞队员石小斌、李在今、张铸钢等,更是做了许许多多的工作,喂食、看护、监测,无一不认真仔细。为了让这只受伤秃鹫能够早日重返蓝天,志愿者起早贪黑,不辞辛苦。
如今,这只身体痊愈后的秃鹫重返蓝天,是对所有参与救助的护飞志愿者一种最好的回报。
(图一 放飞过程)
经过精心的救治和康复训练后,中动协志愿者康保护飞队在康巴诺尔湖将救治痊愈后的4只成年遗鸥、6只遗鸥幼鸟成功放归康巴诺尔湖。这次放飞的10只遗鸥均是护飞志愿者近期在康湖周边地带救助回来的。4只成年遗鸥均为翅膀伤,经过一段时间的救治后,伤势基本痊愈,符合放飞条件。6只遗鸥幼鸟均是今年在康巴诺尔湖繁殖出来的幼鸟,大多是因为饥饿与身体外伤导致无法飞行。这些幼鸟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养之后,及早放归康巴诺尔湖更有利于它们迅速融入遗鸥群体之中,为日后的迁徙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期间,护飞队员还救助回一只赤麻鸭和一只遗鸥幼鸟。
(图二 放飞伤愈遗鸥)
福建泉州志愿者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湿地保护科普宣传活动
近日,福建泉州志愿者联合泉州市林业局、晋江市检察院、晋江市湿地保护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和园林局、水利局、深沪湾保护区管理处)、深沪镇政府等单位联合开展“珍爱湿地,共参与、齐行动”科普宣传活动。活动邀请20多名深沪镇小学生代表参观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科普馆。
活动期间,志愿者带领小学生走近湿地,近距离观察湿地的红树林、滩涂、水鸟等生态知识,同时介绍相关的湿地保护常识。随后,志愿者们耐心指导学生使用单筒望远镜和双筒望远镜,教会他们如何对照材料进行观测。学生们一边观测一边记录,记录到环颈鸻、白鹭、斑鱼狗、黑翅长脚鹬、黑水鸡、家燕等鸟类,并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体型特点。
(图二 志愿者指导学生观测野鸟)
本次活动还设置了鸟类放飞环节,志愿者带领小学生现场放飞了此前救助的国家Ⅱ级保护动物褐翅鸦鹃和池鹭。
(图三 志愿者准备放飞此前救助的褐翅鸦鹃和池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