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志愿行动 绿了荒山白了头——柳荣升三代人在红古八虎台20年植树30余万株

绿了荒山白了头——柳荣升三代人在红古八虎台20年植树30余万株 

来源:兰州日报

2022-07-08

盛夏时节,从红古区花庄镇八虎台高处俯瞰,眼前成片的绿色让人心情愉悦,心生希望。“你看,那一片都是早期种下的树,现在都成林了。看着这些我心里就更有盼头了!”6月底的一天,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采访团走进红古区八虎台,了解这里退耕还林的情况。



柳荣升


走在记者身旁的柳荣升,是八虎台国家退耕还林工程荒山绿化承包责任人、兰州荣升农场负责人。柳荣升今年70岁,在这片山上坚守、劳作、种树已经有近20年了。瘦弱的身躯,不再挺拔的身姿。在阳光下格外显眼的满头白发,让老柳看上去更多了几份沧桑。

▶三代人坚守同一个绿色梦

“娃,这一片山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让这里变个样!”这是父亲柳国基对柳荣升的嘱托,更是一份责任、一个梦想。

2003年,正值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出台。柳国基想要申请承包八虎台上的荒芜山旱地,实施造林绿化,发展林业生产。但是当时的他已经70多岁,虽然身体还算硬朗,但毕竟年岁大了。于是他把想法告诉了儿子柳荣升,而没想到心系家乡发展的父子俩一拍即合。

合同签好了,摊子铺开了;国家的项目下来了,战场也摆开了。但是父子俩发现在这荒山上植树,真的太难!台上没有水,蒸发量又大,想要种活一棵树很难。“不能就这样放弃,既然决定了就要突破一切困难去做。”带着这样的想法,父子俩从台地下面的湟水河中一桶一桶、一车一车地拉水。机械整地、开挖树坑……1960亩初期平整土地,近30万个树坑。艰难的步履努力地向前。

人勤树不懒。在柳荣升一家的细心呵护下,这些栽进荒山里的小树苗,跟找到了家门的孩子一样,年年蹿着往上长。父亲柳国基的岁数也越来越大,已经上不了台子干活了。他郑重其事地儿子叫到跟前,把这片山的绿色使命交到了柳荣升的手中。



山间林地


但这么大的摊子,仅仅依靠补助是远远不够的。艰苦的劳动,艰苦的环境,需要持续投入的资金人力,让柳荣升一筹莫展。柳荣升的儿子看着父亲如此艰苦,也总是上山帮忙。责任和绿色的梦想就这样传承了下去。

但是退耕还林的补助有限,老柳就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投入了进去,还把从银行的贷款撒到了八虎台上。实在不够还把女儿的彩礼也砸了进去。采购树苗,挖坑、栽树、浇水、管护,柳荣升已在八虎台投入了3000多万元。

“不怕你笑话,我们现在去趟海石湾,有时候兜里连加油的钱都不够!”采访中,柳荣升对记者说道。一边走着他还一边沿路仔细查看着路过地方每一棵树的生长情况。一株株树木或高或矮,用自己的身高诉说着在这里成长的故事。



柳荣升查看果树的生长情况


“我老父亲现在已经93岁了。但是只要身体状况稍微好点,他就要来山上转转,看看这一颗颗成长起来的树,指导指导我们植树造林的工作……”柳荣升对记者说道。不仅仅是柳荣升的老父亲,儿子、女儿、女婿只要一有时间或者山上忙的时候,都会过来帮忙。

▶6000亩林地见证梦想蜕变


沿着台地的路一路往上走。现如今,这里的道路已经全部硬化了,好走了很多。“你看,我们人走一会儿就满头大汗,这树在这样的天气里也更是缺水。”柳荣升对记者说道。



绿树已成阴


的确,在蒸发量大、干旱缺水的西北种树,种活一棵树甚至比养一个娃娃还难。如果不能解决浇水的问题,无疑把树苗扔进了火坑。起初,雇车从山下湟水河里拉水,再雇人肩挑着一棵树一棵树地浇。直到 2009年修建起了第一座蓄水池,浇水难的问题才得到缓解。“这就是我们的蓄水池。”指着眼前一方偌大的池塘,柳荣升告诉记者。这样的蓄水池在山台上现在共修建完成了两个。



山上的蓄水池


柳荣升介绍说,“植树要因地制宜,哪些地方适宜栽植经济林,哪些地方适宜生态林,柳荣升按照不同的环境选择不同的树种。有些树像杨树需要的水多,就栽到低处, 像枣树榆树抗旱,栽到高处,桃树杏树等有经济价值的,要栽在土壤好的地方,这样成活率就高。”

说话间,记者和柳荣升走到一片果树林前。一个个果子正被特制的纸袋包裹着,这样长出来的果子个头均匀,外观也更好。“最近就该到除虫的时候了。我们这几天也正在着手准备。”柳荣升对台上每一种树的生长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生长中的果树


一约既定,万山无阻。因为一份坚持和执着,柳荣升在山上一干就是将近20年。作为主力军,柳荣升在这里既当山台长又当工程师,既是水泵工又是护林员。每一日在山上一劳作就是一整天,曾经的中年人累成了如今的“尕老汉”。而因生活无规律,经常饱一顿饥一顿,患上了严重的胃病。2009年柳荣升做了3/4胃切除手术,几乎送命。因为心中有着这片绿色的梦,术后他继续拖着病体长年累月地在八虎台上规划着、奔波着、付出着、奉献着、期盼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柳荣升和家人的坚持与努力,让八虎台的底色由黄变绿,曾经的荒山变成了如今的荣升农场。环境的变迁也吸引来了不少野生动物,岩羊、狐狸等也曾出没于果园。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在八虎台退耕还林工程区,完成退耕地造林1200亩、荒山造林1700亩、公益林3100亩,合计6000亩。其中生态林5000亩,主要树种为柠条、杨树、柳树、国槐、侧柏、文冠果、山杏等70万株;经济林1000亩,主要树种有苹果树、桃树、杏树、李子树、樱桃树等6.5万株。



早年间种植的一颗柏树已经长得很高


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时,柳荣升自己也收获了很多荣誉:曾被授予“全国绿色小康户”、“兰州市绿化奖章”、“兰州市护林防火先进个人”、“兰州市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等荣誉称号。但是在采访中,柳荣升对这些荣誉只字未提,是乡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的。

瘦弱的身躯,脸上一道又一道深深的皱纹,书写着柳荣升这些年在八虎台上的付出。他说,现在最发愁的就是农场资金不足,薪酬有限,请不到专业的管理人员。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加入到八虎台的规划与发展当中,让八虎台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