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志愿行动 2017年黄河十年之六 ——走进黄河谣工匠博物馆

2017年黄河十年之六 ——走进黄河谣工匠博物馆

汪永晨

2017-08-21

自古以来,黄河做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辟蒿莱,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
2016年,一个以展示黄河沿岸文化历史的博物馆在黄河岸边拔地而起。"黄河谣工匠博物馆"位于内蒙古包头市哈林格尔镇新河村的黄河谣生态文化园内,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博物馆以黄河工匠为主要展示主题,收藏展示黄河沿岸生产生活用品2000余件,藏品跨度200余年。博物馆内以黄河沿岸真实老建筑为原型、通过建筑艺术和陈列艺术进行艺术创作、打造了油坊、酒坊、织布坊、地毯坊、豆腐坊、粉坊、磨坊、鞋匠铺、铁匠铺、医药铺等二十余座各类工匠铺,通过国内首创的"纯场景化实景展示方式"来表现黄河沿岸几百年来的生产生活场景。

2017年 黄河谣工匠博物馆

2017 黄河谣工匠博物馆

2017年8月21日早晨,在包头绿家园志愿齐家的推荐下我们去了黄河边黄河谣工匠博物馆,结果可以说让我们感慨万分。

工匠在中国可以说越来越少的今天,黄河边的工匠我们还能记起多少,还有多少呢?
工匠博物馆的主人叫李天东,这个博物馆让他自掏腰包4000万。采访中,他给我们讲起了办这座工匠博物馆的起因,我们来听听:
2015年初,我决定做一家博物馆。因为我从27岁开始收藏,收藏了30多年。收集了大量的民俗的和工匠的文物。如果把所有的收藏都展示出来显然是不现实的,我就以黄河沿岸的文物为一个切入点,还原工匠工作的场所和工作的工具及整个的生活状态。
在工匠博物馆里,主人李天东把整体的装饰结构和老物件一一地向我们做着介绍: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护墙板都是老波头拆迁的时候我们收集来的。收了40多件这些老的物件,还有这些工具,家具……
李天东告诉我们:馆内建筑是仿照当年走西口年代的建筑风格,根据他2012-2013年在黄河沿岸拍摄的老建筑照片一比一建成。各个工匠屋里的工具全部都是老的。
老油匠作坊,是过去真正榨油的手工作坊,榨油机是最早的榨油机。利用杠杆原理:够不够三丈六(约十二米力臂长度),重不重三千六(3600斤的大"力")。
过去说吹个油花花让你激灵3天,是因为过去先炒再蒸再压榨,现在压榨技术是直接把生料倒进去压榨,所以没有过去的油香。
另外,过去是原始技术,只把精华部分压榨出来。那时是六到八个劳动力,一天24小时的工作,才能压出两斤油,所以这个油很好吃。
这个50年代出的小炸油机一个小时就可以出油,它是把油料中的所有成分都压榨出来。所以过去我们吃一口榨油后的那个油饼,觉得是世界上最香的食品。现在的油就没有这个味道。
2017年 榨油机
2017年 磨的上面是驴的眼罩,驴拉磨要蒙上眼睛逆时针行走,人推磨是顺时针
2017年 粉坊
这样的粉坊,这样的工艺,流行于山西、陕西、内蒙古。 也可以说,这种工艺是黄河沿岸这一带特有的:漏粉和压粉。有人可能提出疑问,为什么漏粉这么粗?我们没吃过这么粗的粉。这是因为,和的糊糊是粘稠的,孔细了漏不出来,但是我们为什么吃的时候粉那么细?这取决于师傅的手艺,师傅把粉离锅远,漏到锅里粉就是细的。
黄河沿岸的传统手工艺:手工地毯。这里所有的架子、毛线、编织手法都是最传统的。目前在黄河沿岸一带流传下来的不太多了,而且都大量的出口。在北方地区比较寒冷。这里的地毯织出来都很御寒,都是纯毛的。弹毛的工具,弹好后毛可做成毡疙瘩。
过去没有这么好的皮靴子,牧民都是穿毡疙瘩。龙梅玉荣放羊穿的就是毡疙瘩。
2017年 处理皮毛
2017年  皮匠用的老工具
包头本地的特产是皮毛,包括远到大库列(乌兰巴托1921年独立)大量的皮张通过旱路运到这里一再通过水旱两路运往内地。走黄河或者走西口进行易货贸易,皮毛是当地非常重要的交流物资。
处理皮毛第一道工序一一毛毛匠。猎物宰杀以后先要去毛,本地叫毛毛匠也就是带毛的皮张。缸里面放上土硝经过沤制,再用各种刀将油和毛去除。
处理皮毛第二道是糅皮子,再做成各种工具,车马套,马鞍子。
蒙源文化特有的毡子,炕上铺的是它,蒙古包侧面、顶上是它,生活中离不开它。
过去包头被称为水旱码头。把口里的茶叶盐巴等运往包头,又从包头进行易货贸易。

2017年 老农具
2017年 工具的演变
工匠工具的演变:最古老的钻是利用惯性上下,后来发明了侧面来回用皮绳子拉。还有以前各种笨重的工具,小锯、大锯,还有带锯等。
李天国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一个国家的历史,很大一部分是要靠博物馆的收藏来传承的。所以这些虽然是民间的东西,但我们这一代人再不做传承的话,可能下一代都不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了。现在博物馆里边的许多老物件,不少年轻人包括40多岁的人都已经不认识了。
黄河流域典型的麦仓。麦子收割以后要进行脱粒,加工。李天东考察过十几种粮仓,这是最古老的一种,用土坯按一比一的比例垒起来的。
这样的场景上年纪的人一定记得
2017年 老理发店
过去的郎中,人医、兽医不分,只是药的剂量不同,工具的大小也不同。
黄河谣博物馆里收藏有药碾子和各种铡刀。比较珍贵的是清中期的男女两个针灸图,非常精确的标出几百个人体穴位,用蝇头小楷写的非常详细。还有蒙医看病的装蒙药的24个皮囊,里边的器皿都是银的,比较珍贵。
过去内蒙的所谓重工业就是打大铁,非常可怜。自从有了包钢,包头乃至整个内蒙古才结束了手无寸铁的历史!内蒙古人首次放下了牧羊铲,拿起了炼钢铲
白铁多为家用,黑铁多为工具。白铁年代比较近,在铁皮上镀锌,最大的好处是不生锈,可以盛水、烟炉子上的烟囱都是白皮子做的,民用的比较多。黑铁多用于生产生活中的工具。 
骑马一旦脱蹬,马靴前面的钩挂在马蹬上,里面的毡疙瘩会顺利的脱出来,人就不会被马拖着走,这是非常智慧的作法。因此除了实用功能,最主要的是安全功能。     
老铁匠坊,分黑、白铁匠钉马掌和给马喂药的装置。给马喂药要用牛角,叫"药爵"。

2017年 在这里钉马掌

在没有瓦以前,房子上的水顺着这个流下来的。过去一些老的寺庙都延袭这种排水方式。如果水直接顺着墙流,就把墙冲坏了

黄河谣博物馆里也展示了黄河流域民居的演进。从黄河的江源,一直到东营的入海口,应该都是这种土建筑。宁夏的西夏王陵就是这把土、这把泥,作为建筑材料,建筑起来的。房子的门小、窗子小,跟保暖,节能及黄土高原的贫穷都有关系。

2017年 很珍贵的课桌
旧时大户人家请私塾先生对孩子进行一对一的教学书桌就这么大。
2017年 桦树皮做的筒,可装筷子、或一些食品,纯天然无污染
这是摊饼的鏊子(ào zǐ),是一整套,看起来缺了一个盖子,其实是不缺的倒着用。可以摊鸡蛋饼,玉米面饼,荞麦面饼。
这里还有古老的马的化石,鸵鸟的骨架
他天东说:考虑到工匠博物馆青少年可能不太感兴趣,为吸引他们的眼球,他们准备做黄河沿岸的动物标本。上边是飞禽,下边是小型的走兽,以黄河滩涂特有的芦苇、芦荡为背景,一一介绍沿岸动植物,展示沿途的生态。还要加入一些现代化的展示方式,但由于资金问题,暂不能实现。
中国人大多不愿进博物馆的原因,李天东馆长认为:主要是展品展示的单一性,全放在玻璃柜里摸不得。所以他们也想在资金有限的前提下,采用窥探式的,开一扇窗,推一扇门进去看。
李天东下一步的设想还包括,把古老建筑的美好艺术地展现出来。参观者可能对展示的民俗、老物件不感兴趣,但一定对美景感兴趣,一定会怀旧。所以试图把这些土坯的建筑做得更漂亮,接近现实,对文化的传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们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包头近郊的黄河谣工匠博物馆,前往也是“黄河十年行”特别要记录的乌梁素海。
 
 
2017年 路边坡上的草是化纤的

2017年 拍乌梁素海

今年我们没有像去年那样坐着船在乌梁素海里观鸟,而是开着车寻找消失的乌梁素海。

非常遗憾,路两边的"草坪"是人造的。历史上曾经有过900平方公里的乌梁素海,今天我们开着车走在曾经的海子里,湖水被大片大片的荒漠,庄稼地所取代。

我拍到的写着乌梁素海景区的地方,穿越着一辆辆大车小车扬起一股股尘烟。

望着窗外的沙包,望着窗外的玉米地,我在心里问自己,这么大的一个湖泊历史的形成要多少年,被我们人类的改变用了多少年呀? 
路上有人从车里扔出一个矿泉水的瓶子我们车上一位志愿者下车劝阻把瓶子收回。

今天的乌梁素海,牌子还在,海子呢?

在乌梁素的一个湖边,我们看到停在岸边的一条条船,据说这里是渔场。渔船上飞着站着的鸟,对我们的到来完全不管不顾。我们这些访客也自知自明的在人的人家里静音录下它们的水中诉说着的"家长理短",望着它们的出出进进。

2017年 自然与人

2017年 自由自在

乌梁素海的鸟,要是没有人的时候多么自由自在,这儿是它们的家。

包头朋友齐家2016年为我们租了船让我们在湖里观鸟,今年,为我们找了创办乌梁素旅游的当地宏业旅行社老总白伏轶。白总向我们介绍了乌梁素海的现状。

白总告诉我们一些他掌握的数据:1943年乌梁素海900平方公里,
1949年800平方公里。解放后受到国家控制,修了个拦河大坝,限制了水量,河套的水越来越少,没有水的地方农民就种地。
1973年湖面最小时,乌梁素海只剩下了79平方公里。60多年过去了,现在是297.32平方公里。
我们中有人说:希望乌梁素海的海面上绝对不能有烧柴油的船,造成二次污染。今天我们看到海面上漂浮着油花。而且柴油本身对鱼类的影响非常大。
白总,做为一个为乌梁素海的旅游开发做出贡献的人,今天有点无奈。他说:
现在乌梁素的渔场归巴彦诺尔市。另外,河南的一个公司把乌梁素海的养殖业都承包了。
我们问为什么让河南的公司来承包?白总说因为旅游区没钱投入一些必备的基础设施,投资人来了这些就基本解决了。现在乌梁素景区的门票是30块钱一张,一年游客近15 万。
今天让白总遗憾的还有:现在乌梁素海的旅游管理急需有专业性的旅游规划。

2017年 水中
2015乌梁素海水少了
  
《水经注》的记载是这样的:乌梁素海原为黄河北支故道,北支(即今乌加河)流经乌梁素海后与南河汇合。新构造运动使阴山山脉持续上升,后套平原相对下陷,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黄河改道南移,在乌拉山西部则留下了一个乌梁素海。
乌梁素海,位于内蒙古西部的乌拉特前旗境内,南望黄河,北朝阴山,总面积293平方千米。它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是地球同纬度荒漠区最大的湿地型湖泊、是我国第八大淡水湖、内蒙古第二大淡水湖,已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很多来自北极圈的鸟类迁徙的中转站。也是全球同纬度最大的湿地。
2002年乌梁素海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正式列为囯际重要湿地名录
今天我们在乌梁素曾经的湖里开车穿行时,我在想一百年以前的黄河究竟有多美?究竟有多壮观?好像已经无法想象了。
“黄河十年行”曾有专家专家预测说,可能30到50年以后这片海就只剩下一片盐碱地而已,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水源能够保证这片海域了。我们有幸还能看到。说不定在我们有生之年再也看不到这片水域了。
2016 年社会学家黄纪苏在“黄河十年行”的大巴课堂说:我写过一篇文章叫"绿色环境与绿色社会"。环境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业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问题,它是人类文明问题,是人类本性或特性问题。
离开乌梁素海,驱车前往乌海。晚八点半到达“黄河十年行”要用十年行跟踪采访的当地农民康银堂的家。他的母亲是每次见到我都要抱一抱的老人。我们毕竟是他们家很少见到的外来客。
2010年 工厂边的玉米心都黑了
2013年 地旱
2013年 家门口的污染


“黄河十年行”对康银堂家的采访要说变化是够大的。他家门口的黄河边“黄河十年行”第一次去的时候是一个小山包。小山包的下面是黄河。2017年我们去,小山包推走了,黄河边修了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老人说这个马路一直修到了我们家门。

2010年我们到他家的时候,家门口因为旁边工厂的污染,种的老玉米心都是黑心的,老人掰给我们看。如今菜地全被国家收去种树了,一亩地赔偿600块钱。因为我们到哪儿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很遗憾没有拍到那里种的树,修的路。

如今一家人很是称赞现在家乡漂亮了有了树,可是一亩地才给赔偿600块钱够花的吗?他们说我现在在厂子里打工, 50多岁了退休以后怎么办不知道?也不敢想。真的不想吗?

这时,老人突然说,黄河的水没了,黄河都没水了。老人的孙子,当年就是他在放羊的时候看到我们在拍黄河,拉着我们进的他们家。如今小伙子快当爸爸了,是汽车教练。他说水少了是因为上游修了一个水电大坝拦住了水。又是大坝。家门口的水少了,会有补偿吗?我们问。他们说什么补偿没听说过。
在康银堂他们家门口的黄河边,我们都闻到了浓浓的味道,眼睛甚至也是涩涩的。他们家人告诉我们,就是附近神华焦化厂闹的,一到晚上就更严重。村子里现在患鼻炎的人占40% ,前不久一位癌症患者刚刚去世。
我们问为什么不去找厂里,一家子人都很无奈地说,找过没用。在环境力度越来越大的今天,一个企业还能这么肆无忌惮地排污,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咱们一起向环保督察部门举报吧。
康银堂家的生活显然比2010年我们来时有了不小的变化。那个时候他们在工厂打工一个月1600多块钱,现在可以拿到3000 块。特别是家门口的变化让他们甚至有些自豪。可是说到污染,他们着的急能看出来更大。
2010年第一次“黄河十年行”到她家时,我们曾经问过康银堂的妈妈:当年穷没钱,可是没有污染。现在有钱了,可有了污染,人的病也多了,如果让你选择你希望过过去的生活,还是现在的?老人想了一会儿说:还是没有病好。今天他们一家子人在说生活好了,家门口美了的时候,却还要一天到晚闻着工厂排放的味生活。我们没有再问他们希望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再说了他们能选择吗?
我们离开康家时,康银堂怕路黑跑着在路边为我们指路。车灯照亮了路,也照亮了树,而我的脑子里留下是康银堂的身影。
从早上黄河谣工匠博物馆到中午的乌梁素海,再到晩上黄河边农民康银堂的一家,今天的黄河文化,黄河生态,黄河人家,“黄河十年行”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