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志愿行动 2017年黄河十年行之一 ——黄河入海口的变化

2017年黄河十年行之一 ——黄河入海口的变化

汪永晨

2017-08-16


2010年,民间环保组织绿家园志愿者发起了“黄河十年行”。希望通过记者、专家及志愿者在黄河边十年的行走,记录,书写黄河及生活在黄河边的十户人家十年中的变化。到2017年“黄河十年行”已经是第八年了。八年来,在“黄河十年行”的记录中,有黄河源头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所发生的变化;有腾格沙漠的污染在媒体的曝光后,引起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视并批示;也有入海口山东东营黄河对大地母亲最后的吻别时的“人为干扰”。
在我们八年的行走中,越来越感受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如果做不好,将会影响几代中国人的利益,如何开发和利用好这些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不仅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还将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大江大河的科学开发与利用,在水资源缺乏的当代中国,成为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而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更是值得全体公民深思的国家、民族大事。
“黄河十年行”领队生态环境学者赵连石认为:“黄河对于中国人来说,都很厚重,恐怕十年想摸清楚很难。以前大家可以看到一个从自然的河流到农耕的河流,从农耕的河流到工业的河流,黄河在承受人类的野蛮干预。“黄河十年行”将一步一步地了解当下行为对黄河的影响,并通过媒体呼吁对黄河开发应该适度。
“黄河十年行”行走的八年来,同行的记者坦言,这是一场非凡体验之旅,在一生中能有这样深入接触黄河生态的考察机会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事情,再苦再累也要坚持走完全程。并付出最大的努力,让外界知道一个真实的黄河生态现状。
2017年“黄河十年行” 从北京出发到黄河源头行程是八千多公里。我们每天要写“黄河十年行”纪事和集体日记,这是参与者一起完成。后方北京还要把我们每天走的行程整理记录下来,发到每天的“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每一天后方的编辑是位中学老师叫刘敏。她是利用暑假时间在做这次“黄河十年行”志愿者编辑。
2017年8月16日早上,“黄河十年行”大型生态考查队在北京整装待发。

2017年 早上七点准备好了,出发!

各位队友:咱们的司机是志愿者高爱生先生,高先生是做景观设计的老总,这次义务全程为考察队开车,好感动啊!一早上,大家已经感受到了他浓浓的激情。 
本次考查特约专家李敏,1983年7月参加国家计委下达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专项规划。1986年开始从事黄河流域沙棘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管理工作。1991年主持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经济分析工作。1995年当选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沙棘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参与主持的“沙棘遗传改良系统研究”成果获199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的水利部水利技术开发基金课题“砒砂岩地区沙棘育种研究”获得黄委黄河上中游管理局1997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次考察队最小的队员,是位高中生。名字有意思——黄河。黄河参加“” “黄河十年行”,在高中阶段有机会、有勇气从头到尾走遍黄河,是他人生的一个有意义的历练。

今天的目的地,黄河入海口

 
我们要走的黄河


从早上七点北京出发,下午四点多,经过九个多小时的跋涉,我们抵达了黄河放海口。“黄河十年行”从2010年开始,我们每年都要来到这里。


2017年 远眺黄河
东营,黄河入海口的湿地及黄河故道,是国家级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5.3万公顷,是全球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际重点保护的全球十三处湿地之一
黄河三角洲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候鸟东线最大迁徙驿站,被誉为国际鸟类降落场)。2012年“黄河十年行”采访了黄河入海口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研究人员。得知区内水生生物资源达800多种,其中分布着各种珍贵、稀有、濒危的鸟类,现已证实的187种鸟类中,列为国家一类保护的有丹顶鹤、金雕等5种,二类保护的有27种,世界存量极少的濒危鸟类黑嘴鸥在保护区内却有较多分布。
遗憾的是,近年来大规模的海水养殖业,导致丰富的滨海湿地水漠化(与荒漠化相类,滨海滩涂消逝),浅海生物数量锐减。
根据国际鸟类监测,2013年往返于北极、澳洲的候鸟,在返程北迁时,大部分鸟类在途经中国沿海滩涂时,突然改道日本南方诸岛,避开福建、江苏、黄河三角洲湿地,绕行阿留申、硫磺岛、琉球群岛等,在接近日本岛前,折回辽宁湿地,向西伯利亚迁徙。
候鸟改道应与黄河三角洲大面积围海养殖,造成滩涂水漠化,近海生物栖地丧失,生物量锐减,食物短缺有关。

2012年 黄河入海口

滨海滩涂所孕生的底栖生物量较人工养殖的海产丰富的多,复杂的多,是一个数量巨大、种类庞杂的生物链,而人类只取自己所需的鱼、虾、蟹,视其它生物为废。

浅海滩涂(沼泽性滩涂,海洋生物的主要产卵区和栖地)的大面积淹没,致浅海滩涂的巨大碳汇效应弱化(根据中国海洋国际合作委员会对黄、渤海生态区的调查,滨海滩涂的碳汇能力为森林的15倍)。 

黄河入海的地方叫仙河镇。当地人说,仙河镇,原本为仙鹤镇,因这里曾是仙鹤的栖息地。曾经它不单鸟类和植物超多,还有在不断发现着的新种。

2017年 黄河入海口

黄河携大量泥沙、微量元素、硅藻类物质(构成生命的基础元素)及汇集了沿途数千公里的营养物,输送至黄河三角洲,于浅海滩涂构成的自萌生生态系统对生态建构、物种繁育、排海污染起到巨大的“生命摇篮”及生物养化塘的净化作用。没有化工厂的黄河入海口就是这样的

黄河年泥沙量超过17亿吨,近代治河思想为高筑堤,窄束河,使冲入海,变造田运动为造陆运动,于入海口处每年造陆约30平方公里。

黄河的造陆运动,令国土面积不断向海延伸,极大地便利了沿海大陆架的石油开采(胜利油田系我国油井最为密集的石油开采区),围绕石油建立的大型企业化工园区亦在此云集,工业用地涉及保护区者被划为“非地”。石油开采、化工污染、盐田、虾塘的过度开发、垃圾填埋、湿地退化、保护区面积萎缩等各种问题错综交织。
2013年和2014年,黄河水利史专家徐海亮两次加入我们的“黄河十年行”。在大巴课堂上,他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到,原来从北京到山东东营,途经的很多河流,都曾是黄河入海口。比如廊坊附近的山经河,是5000年前黄河可追溯的最早的入海口。如今,天津至郑州的黄淮海平原,就是黄河经数次改道,并携带大量泥沙在渤海凹陷处沉积形成的黄河三角洲。今天,这里是中国湿地和濒危鸟类的国家级保护区。 从徐海亮那儿我们知道,原来治理黄河泛滥的英雄不仅仅是大禹,虎门销烟大英雄林则徐对黄河改道居然也有过重要的预测,对黄河的治理做出过杰出贡献。

2017年“黄河十年行”发现,路边的牌子和前几年比,有了变化。

  
2017年 大牌子是滨海梦了

2013年 成了盐池的湿地

2016年黄河入海口处堆着卖不出去的盐

2017年,盐还是有没有卖出去的,但大堆明显减少了。

2014年 黄河入海口仙河镇的垃圾场

2017年 黄河入海口的垃圾场清理了
2017年8月17日早上,“黄河十年行”再次记录了黄河入海口的变化。从2010年“黄河十年行”开始,我们就跟踪记录着这些保护区的牌子。可从有字到牌子,到牌上的字几乎快掉完了,以到这两个连牌子也找不到。不过,2017年,我们看到了另一番情景。

2017年 自然保护区的新牌子立起来了,远处是正在拆除中的不达标企业
这几个“黄河十年行”在黄河入海口当地人总说:东营,原来的湿地现在变成成片的化工厂。每到晚上或有大风的时候,整个东营港被难闻的气味年笼罩、就连距离东营港15公里远的仙河社区也难逃空气的污染

2014年化工厂边的水是黑的

2015年 “黄河十年行在” 记录
2016年8月26日,让“黄河十年行”最高兴的是,前两年我们拍的到工厂里流出的黑黑的污水现在看不到了。河里的水是清澈的。当地司机说或许是因为这两天下大雨,让这里的水质有了改观。
每年都陪我们来的任增颖告诉我们,当地的政府和企业是花了大力气进行了改造。所以,记者们镜头里的黑水变了颜色。我们一年年的报导应该说是见到了成效的。

2016年 原来流出黑水的大管子不见了

2017年 “黄河十年行”拍到的照片水清了
 “黄河十年行”的记录,如果说真的影响到了当地的执法部门,那么东营今天的水清,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个好的案例。
今天的东营水虽然请了,但是味道还是浓浓的臭。多希望“黄河十年行”结束的时候,黄河母亲向大地最后的吻别,是她原本自然的颜色,自然的味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