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7
进入四川以来,我一直在为眼前的大自然伤感。12月7日早上,江河十年行2010从康定出发前往木格措,当地人也称之为“野人海”的地方。
从2003年我们就开始关注的贡嘎山脚下藏族认为是神湖的木格措。今天我们知道了,这里确实已经被张家界的老板承包,大门挺气派。遗憾的是我的相机可能也不愿意再拍那些破碎的山河而罢工了。还好,同行的人拍下了这气派的大门,拍下了我们进山后,云里雾里的大山。
康定情歌风景区大门(宋莉莎拍摄)
进入木格措(宋莉莎拍摄)
从2003年6月开始到这次,我已经七到木格措了。这里不同季节的风情我拍了不少。在这里展示给朋友们看看。
2003年6月
2004年7月
2006年11月
2007年5月
2007年12月
2008年10月
2010年12月
木格措这片神湖能保留下来,不容易。不过,2008年这里改名为康定情歌风景区。与陪同我们的宣传部门的人聊,他们认为被承包了的木格措,有了更大的财力,也有了更先进的管理经验。我们一行人倒是希望在未来的江河十年行再到这里时,还能看到原汁原味的高原野人海。
景区里的新牌子(葛海亭拍摄)
雪山下的木格措
改名后木格措的介绍是这样的:康定情歌风景区位于四川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康定,地处川藏公路要道,是历史上南北民族频繁迁徙的“民族走廊核心地带”,是与丝绸之路媲美的“集中了中国西部最好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风情”茶马古道的中心,是远古传说、民间艺术、民族风情、民族歌舞繁衍生息的情歌之乡。
打造这一风景区的老板,并不仅仅要承包木格措的旅游,还要开发这里的民间艺术,民族风情。应该说还是有眼光的。如今的旅游常常让人担心的是到风景美好的地方玩,而忽视了对自然的保护,对民族风情的真正理解。
江河十年行还有五年的时间,这里的变化我们也会持续关注与记录。
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开始对这里关注的是件令人鼓舞的事。特别是这几天艰难地采访后,更是可以给我们力量。
那是2003年6月,第一次走近木格措,是因为一封当地藏民的来信。信是写给国家领导人的,诉说的是木格措要修水电站的事情。2004年7月,我第二次走近木格措,是因为那封信受到了有关领导的重视,也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2006年11月,我第三次来到木格措,是江河十年行把木格措定为我们要用十年的时间持续关注的一个高山湖泊。也是因为当地政府已在媒体上郑重宣布:打造“中国人文•生态旅游第一州”,突出发展自然生态旅游、康巴文化旅游。从1999年到2005年,甘孜州年旅游总收入从1000万元迅速增长到15.7亿元,在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中,甘孜州一举获得中国“最美的草原”、“最美的雪山”、“最美的湖泊”、“最美的村庄”、“最美的冰川”几张名片,显现出生态经济的巨大魅力。
走向木格措
向贡嘎山走去
在木格措的山里
几年前,有关部门曾经要在木格措上修建60米高的大坝。如果修建,大坝将危及周边包括七色海、杜鹃峡、红海、无名峰、药池、方草坪、金沙滩等景点。木格措是海拔3850米到4000米的高原冰湖,水位提升后,被淹没的主要是原始暗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和草甸牧场,很多动物会因为栖息地丢失、改变而受到影响,而亿万年来自然生态演替缓慢形成的资源和风光将遭到破坏。
中国的冰湖很少。木格措冰湖海拔近4000米,接近原始森林生长的最高点,再高就是雪线。这个冷水湖里到底有些什么物种,有哪些鱼类,科学家们还没有来得及考察。如果修建60米高的水坝,水位提升45米,虽然扩大了水面,但天然的木格措冰湖将不复存在,冬季不再有3个月冰冻期。木格措将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湖泊。在人工调控的湖水中,冰湖中特有的冷水鱼类的生存会大受影响,甚至可能灭绝。而依赖从木格措流下来的湖水维系的另一重要景点七色海,枯水期将会变成荒滩,只能靠雨季供给少量湖水。下游的众多山溪、小河也都将干涸。
2004年的七色海
2007年的七色海
2008年的七色海
2010年的七色海
在木格措边,贡嘎山高耸的雪峰直插云霄。贡嘎山海拔7556米,它是蜀山之王,也是青藏高原东部的最高峰和东亚第一高峰。以贡嘎山为中心的大雪山脉以及东横断山区,是中国西部和长江上游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那里汇聚了雪山、冰湖、温泉、草甸、沙滩以及冷杉、云杉、36种高原杜鹃和各种珍禽异兽。从大渡河河谷至贡嘎山主脊,直线距离不足30公里,而地形高差竟达到6500米以上,是地球陆地表面地形最为崎岖的地区之一。
我第一次到木格措时,拍到的贡嘎山是被云雾缭绕着的。今年我们上山时还是大阴天。昨天这里刚刚下了大雪。陪着我们的人说:今天想看到贡嘎山是不可能的了。
连我自己当时就说,大自然知道我们是爱它们的,常常会给我们惊喜。可是今天我在说,我们常常在受宠若惊时说的那句话“要啥有啥”是底气也不是那么足,天太阴了。陪我们来的人甚至说,快点吧,一会下雪就进不去山了。
2003年的贡嘎山
2010年的贡嘎山
真的没有想到,就像飞射卫星给了我们一个窗口似的。我们走进木格措时,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在我们的请求下,当地的牵马上听说我们就是和他们一起保护木格措的北京人时,破例让我们把马骑到了贡嘎山脚下,我们看到了睛空万里时的贡嘎山。
江河十年行2010走向贡嘎山
江河十年行2010在贡嘎山下
贡嘎山对面就是木格措
2003年,我第一次站在蓝天白云之下迷人的木格措湖水边时,四川省林科院的专家告诉我:木格措占主导地位的树木种类为云杉和落叶松,还有大量其他的高山植被。木格措湖边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尾虹雉、斑尾榛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狼、岩羊、斑羚、马麝、鬣羚、黑熊、白臀鹿、血雉、藏马鸡等,以及名目繁多的两栖类和昆虫。当地和周围各县的藏族群众和寺庙僧人经常到神湖木格措和七色海来参加宗教活动,每年四月初八、十月初八是藏族群众普遍参加的传统的“放生节”。
第二次到木格措,我在那里深深地被野趣打动的同时,也听到在木格措景区牵马、提供便饭和以出租帐篷谋生的雅拉乡三道桥村多位藏族村民的忧虑。藏民依玛拉姆担心建坝后,独特的景观消失,中外游客就不再来了。朴实的藏民不相信“靠大坝旅游、水库旅游也能发展经济”的说法。他们问我们这些外来人:水坝别的地方有,我们这样的海子别的地方有吗?藏民们还担心,修了水坝后当地政府每年能有上亿元的财政收入,而这些收入能体现到他们身上吗?
那次,和当地牧民有着同样担忧的还有康定城里的干部。他们说:“每当我们走进野人海,心中不免产生敬畏之情。他们是要毁掉我们最美最精华的地方啊!要知道,正因为辽阔平缓的高山牧场、草甸,各种各样的杜鹃灌木丛、自然的冰湖、原始森林、金沙滩在这儿浑然天成,才形成了闻名天下的木格措。大坝要淹没的这一片地方,是最美的。一旦没有了,以后投上多大财力也无法恢复。高海拔地区的生态太脆弱了。”
那天,站在神湖边,牧民们还告诉我们,让他们更为担心的是木格措的安全。当地人都记得,木格措岸边1955年曾发生强烈地震,当时所有的房屋都塌了。多年来,有震感的小地震不断,木格措坝址距离康定城仅21公里,一旦发生地震,整湖的水翻泻下来,肯定给康定带来灭顶之灾。而康定不仅仅是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更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歌中所唱的“跑马溜溜的山”的所在地。
康定头上是顶着水盆的
2003年采访当地的牧民
2003年采访当地人家
康定城处于高山之间,高原之上,四周有成百上千的高原湖泊,每一条流下山来的河都是水流湍急澎湃。2003年,康定的几位藏族老妈妈告诉我:几年前州政府为了扩大城市用地,曾要把穿城而过的雅拉河和康定河用水泥板盖住。工程才开始,咆哮的山水就把整个康定城淹了一米多深。那个“人定胜天”的疯狂设想,也被大水摧毁了。当地人形容说,他们是在“顶着水坛子生活”。在这样的地方也想改造自然,显然缺乏对自然的最起码的认知。
康定金刚寺的布楚活佛听说我们特为木格措而来,颇为感慨地说:庙子毁了能建,湖毁了就太可惜了。
甘孜州人大副主任、甘孜县大金寺的甲登活佛跟我们说:神山神湖是动不得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平措汪杰先生祖籍在甘孜。那次我们去木格措之前,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若不保护地球的话,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后代将生活在哪里。我们不能把这个丰富多彩的地球变成一片不毛之地,应当从长远的角度看木格措水库的事,我们不应当再为生物多样性的流失付更多学费了。对木格措这样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我们的研究还很不够,不能在还不认识它的宝贵价值的时候就把它毁掉。在过去,不计成本、不计后果、得不偿失的蠢事在西部发展中做了不少,要吸取教训。
给我牵马的扎西顿珠
今天,骑马往贡嘎山走去时,我和给我牵马的当地人扎西顿珠聊了一路。下面是我骑在马上和他聊时我打开录音机录到的:
汪永晨:你们家有几口人啊?
扎西:都是这样,有的比我还惨。
木格措边的冬景
木格措边的森林里
和当地人聊天,是我们关注一个地方的重要记录。可是后来发生的事,让我们又有了不太愉快的经历。就是我们中每一个人在骑马时,都听到了一个当地生活不容易的故事。有的是家里有了病人、有的是家里孩子上学太贵。
所以下马后,我们除了付牵马前说好的每人80块钱以外,他们又问我们要的转一棵他们认为是神树的树一圈的十块钱,我们也都付了,而且每个人出于同情都多付了很多。
可是,听了凤凰网赵兰健采访到的故事我们有点晕了。赵兰健与他的那位牵马人聊到的是,这些年轻人,不牵马的时候也会到康定逛酒吧,做些我们认为不那么健康的事。
特别是央视的李路手机不小心丢了,可他就在原地找就没有再能找到。
我们不知应该如何为这些事下结论,我们给他们家扶贫的钱会让他们玩了?我们的手机是他们捡到了不给我们?木格措是我们江河十年行2010,大家认为是大自然最漂亮的地方,可我们的记录却还有了这样一笔。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离开木格措时,终于还是找到了我们在这里将要用十年的时间跟踪的荣东江措家。
2006年教罗绒打电脑
2010年长大了的罗绒
仅仅一年罗绒已经工作了
让我实在没有想到的是这家的孙子已经工作了。他叫罗绒贡布。前面一张照片还是江河十年行2006年时,我们在他家教他打电脑是拍到的。那么小的孩子,几年不见成了大小伙子,而且就在景区工作了。他妈妈说他已经工作了时,我怎么也不相信就是那个学电脑的小男孩。罗绒的妈妈专门拿出了江河十年行2007年来时送给他们的照片。我说他不是去珠海上学去了吗?罗绒妈妈说,回来了,就在景区工作。说着打电话叫回了离景区只有几步之遥的正在上班的罗绒贡布。
我认为现在挺好的
我们再来一起看看这些年我们在罗绒家拍的照片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6年11月20日,江河十年行2006一行记者到木格措时天已经黑了,我们住进了路边一个藏民家刚刚修好的二层小楼上。屋子里电器一应俱全,藏式家具把房间装扮得富丽堂皇。那年65岁的男主人荣东江措坐在火塘边和我们聊起来。江措老人说,在考虑水电项目之前的1986年,甘孜州就已决定开发木格措旅游资源。1989年,木格措景区正式对外营业。自那时以来,景区的百姓依靠旅游服务业,生活明显比以前好转,孩子们上了学,家里盖起了新房。如果水电项目上马,木格措独特的自然景观将消失,他们也将失去经济支柱。尽管有关部门宣称,建大坝不但不会影响旅游业,而且大坝本身也将成为一个景点,可是老百姓不相信这种说法。他们认为,发展旅游业,增加的收入在百姓手里;开发水电,收入就不知道归谁了。
那次,荣东江措说,村里人都知道,外面对修水电站有很多争议,媒体上也有很多报道。让人高兴的是,对于水电项目,州里态度一直比较明确:一是认为会对下游安全构成威胁,二是相对于开发旅游业,修水电站带来的经济效益落不到百姓手里,因此不是好的选择。
2007年,水坝停修,令荣东江措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事实上,荣东江措家目前的生活过得挺好的:因为退耕还林,国家补给他家里的粮食吃不完;在风景区路边开了个家庭旅馆,家庭每年收入过万元;四个子女都已长大成人,自立门户。在荣东江措他们村,村民们都看到了生态旅游、绿色经济的前景,以及荣东江措家“榜样的力量”。
可是2008年,我们到荣东江措家时,两个老人非常着急的是听说张家界老板要来承包木格措景区,他们很怕人家承包后,要让他们搬出去。
江河十年行2009我们没有到木格措来。今年我一直在担心着是不是还能找到荣东江措家。在离开木格措之前,我们见到了江措的老伴,可是没能见到老人,老人生病住院了。
荣东江措家
罗绒妈妈的不满
房子还是那栋房子,罗绒妈妈告诉我们他们家被划在了景区外。可是地基成了景区的了。她本来从珠海回来,是希望和丈夫一起在这里经营农家乐。她说自己在珠海也是做管理工作,有管理经验。可是院子里的老房子因为地基不属于自己家了,所以不能翻盖。景区当初告诉他们,如果搬出去,可以为全家的人安排工作,不搬出去,就什么补偿也没有了。已经一年多了,他们一家还在和景区交涉中。
罗绒倒是很喜欢目前的生活。我问他,你2009年还是优秀少先队员,今年怎么就不上了。他说,不喜欢读书,喜欢在景区上班。他觉得木格措被外面的人承包了很好,因为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我说那你们家想开农家乐,却那么难。
荣东江措的老伴
会解决的。这是木格措边长大的罗绒,现在在康定风情景区执法队工作,一个月挣1200块钱的17岁月小伙子的看法。外面的一切,对里面的年轻人都有吸引力。这样想想那些牵马的年轻人,要到县城玩不对吗?穷是不是也有享受的权力。我们因为他们享受了,就不该再帮助他们了吗?
明年江河十年行再来时,我们多么希望他们家的农家乐已经开张!荣东江措老人身体已经康复,希望明年能见到他。
也希望我们再见到扎西他们时,能再带着我们的问题和他们聊聊。
还有,中国的媒体与民间环保组织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呼吁,能留住这为大自然的自然做出贡献的高山湖泊木格措能永葆原汁原味吗?
木格措流出的激流
明天,是我们结束江河十年行2010年的时候,我们还要最后再采访一下地质学家,请他为我们解解一路上碰到的疑难问题。有关2010年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西南的影响,有关今年那么多地质灾害到底是怎么回事。
再看一眼贡嘎山
群山环绕中的贡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