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志愿行动 黄河十年行2011之一

黄河十年行2011之一

2011-08-25

黄河十年行2011之一                   

 

 ---古柽柳难怪生错了地方

 

汪永晨 周晨

 

    绿家园志愿者2010年发起黄河十年行,希望通过记者、专家及志愿者们在行走中,记录黄河十年内的变化。被我们称为母亲河的黄河,可以说是目前中国生态环境的缩影。源头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中上游调水的不均和下游的污染都可以说在深深地伤害着我们的“母亲”。

    2011年8月12日下午,绿家园黄河十年行队员在中科院西北高原生态研究所启动了2011年的黄河十年行。受绿家园邀请,中科院西北高原生态所研究员吴玉虎、中科院旱区寒区研究所研究员蓝永超、生态学家赵连石、王海滨等专家学者加入了第二年的黄河十年行。

     

      黄河十年行之前的预热

       参与“黄河十年行”的媒体从业者、专家以及环保志愿者也希望通过这一长达10年的黄河考察计划,关注黄河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希望通过这种记录影响中国环境保护的公共决策。

    2011黄河十年行从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的黄河源头出发,至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入海口,历时三周。2011黄河十年行在行走中,重点要关注气候变化对三江源的影响、水资源开发和调度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污染与企业环境表现、泥沙治理与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与湿地管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自然保护、黄河人家生存现状等。

  

   青藏高原,白色的是雪山

    除了上述对固定领域的关注,作为民间环保组织的绿家园,也希望媒体和志愿参与者能够列出自己的关注重点,便于整个团队互相协调。在绿家园独具特色的大巴课堂上,黄河行的队员开始了自我介绍并列出各自的关注方向。    

   时代周报记者严有良任务颇重,一口气提出了四个方向:气候变化与黄河源、水电开发对黄河生态环境的影响、黄河的生物多样性、水电移民的生存情况。

   《环境保护》杂志首席记者孙钰此行着重关注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的影响,以及黄河流域沿岸的环境保护现状,并希望通过专家的视角,寻找黄河的生态意义及近年来母亲河自身所体现出的问题。有关一条大河周边的生物多样性与人为的影响,也是孙钰这次采访的重点。

   齐鲁晚报记者石念军认为,母亲河博大精深,日常的考察,都有可能成为他的选题。对于生长在黄河下游的这位年轻记者,对黄河源充满着向往。

    摄影家周一渤近年来一直在关注着怒江、金沙江等中国的大江大河。对于一个资深记者来说,对于黄河源的今天,他认为去行走,去认知,去提示,对于一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此行,他还计划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移民的生存状态上,行走结束后,他要用摄影展这种直观且易产生冲击力的方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中央电视台编导李路和绿家园一起已经走了五年江河十年行,这次是他第一次加入黄河十年行。他希望用纪录片的形式记录黄河十年行关注的生态与民生。

    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年轻的导演乔乔已经在黄河两岸拍摄了四年纪录片,他希望用镜头记录黄河两岸的野生动物。在今天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这位电影人甚至卖掉了在北京的住房和车子,把自己的全部都投身于自己所要表现的黄河边的野生动物之中。这次加入黄河十年行队伍之中,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看到更多的野生动物,把它们拍摄下来,编辑成故事,让更多的人通过他的镜头去认知母亲河边我们人类的朋友。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区家麟说,香港人对水资源和水系知之甚少,希望通过自己在黄河十年行中的考察,能够有效推动香港各界对母亲河的关注。同时,他对黄河如何成为地上悬河有着自己浓厚的兴趣。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博士覃哲近年来一直在关注媒体与NGO在环境运动中的互动。这次黄河十年行,他要亲眼见识一下,一个民间环保组织在与媒体的合作中,是如何相互影响,完全共同的使命—-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

    生态学家王海滨关注的自然是黄河边的生物多样性。他要对河源目前做的招鹰工程做一下跟踪调查。看看这一花巨资旨在保护江源高原上的猛禽的工程有何效果。作为生态学家,能与民间组织和媒体从业者一起关注一条大河的生态,他说愿意将自己的学识用在这一行动中。

  

高原上的猫头鹰

猛禽的嘴

高原上的动物

    同行的另一位研究黄河的学者蓝永超,在网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此行有他在大巴课堂上回答记者们的问题,让记者们心里踏实了许多。一条大河中所包融的内容毕竟太多,太多。

    研究非盈利组织管理的中南大学董文琪女士,也是希望在黄河十年行的行动中,着重关注作为民间NGO的绿家园的运行模式,类似黄河十年行这样活动本身的组织模式。

    丹麦的亚洲专家米小琳女士在欧洲是关注中国妇女问题的重量级的学者。此行她关注的角度别具一格,她注重的方向是女性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文史作者周晨将黄河两岸的文化遗迹纳入关注范围,试图从一个个文化符号来解读母亲河的前世今生。

    随队的中医师许冬华说,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自然界和人体十分类似,人有头疼发热,大自然也有洪涝地震,参加黄河行就是要走进自然探寻其自然的精妙。

即将升入高中的徐子沫说,关注环境问题应该落到实处,不能从书本到书本。她说她的同学们听说她这个暑假要走黄河,都盼着她能带回去更多的照片与故事。徐子沫自己也准备把参加黄河行的体会带回学校跟同学们分享,还要把她在行走中的感受带回到同学中去。

    作为黄河十年行的发起者汪永晨,向2011年参加者介绍了2010黄河十年行在河源她拍到的,2009和2010仅仅一年之隔湿地的退缩;讲述了河源之美及对河源牧民的集中放牧,网围栏对生态的影响。黄河几个大电站的调水,调沙,照片拍出来很是壮观,可是这壮观后的影响又会是什么呢?此外,已经在黄河源兴起的一个又一个化工企业,将母亲河在大地上的最后一程变成了什么样?也让汪永晨有着深深地担忧。让她牵挂的还有黄河十年行采访的那八户人家和河源那所小学的孩子们。

     参加者自我介绍之后,绿家园黄河行总领队、生态学家赵连石向大家介绍了黄河源的部分情况。赵连石首先对黄河源做出了高度评价,他说,在世界五大文明中,只有华夏文明生生不息,黄河源的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黄河源地处青藏高原,是游牧民族世代居住的地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喝牛奶、吃牛肉、穿牛皮、烧牛粪,祖祖辈辈过着零污染的生活,甚至去世之后还要行天葬,参加生物圈大循环。赵连石认为,正是因为这种堪称完美的生活方式涵养了黄河源头的水源,使母亲河持续流淌了数千年,孕育了华夏文明的主体——黄河中下游文明。

   

走向黄河源

    黄河十年行的大巴课堂上另一说法是: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流,长江中下游平原也养育了众多人口,是不是也应该属于母亲河范畴。

    对此,文史作者周晨认为,长江虽然在流量上大大超过黄河,但长流流域的文化并没有得到传承。长江上游的三星堆文明、金沙文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归于湮灭。而黄河流域的文化传承则比较连贯,炎黄文明、夏商周文明、汉唐文明都是在河洛文明的基础上完整有序的发展而来。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开发,不是长江流域本身文明的作用,而是黄河中下游农耕文明南迁带来的繁荣。长江中下游的繁荣其实是黄河流域文明的延伸,所以,黄河是中华民族理所应当的母亲河。

   同时,周晨回应赵连石的观点,认为黄河中下游流域存在的过度开发问题,是中华经济重心南迁的主要原因。黄河中下游地区,农耕文明占据主导地位,农耕文明相对游牧文明,生产力高,改造和破坏自然的力量更大。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黄河中下游地区过度开垦,大片树林被砍伐,水土流失严重。不注重自然保护的结果,必然要得到自然的惩罚。其后果是大量泥土流入黄河,河流泥沙过多,使部分形成河段形成悬河,河流两岸面临危险。最终,黄河文明的中心不得不步步迁移,从长安到洛阳、再到开封,最终转移到长江流域。

    在2011黄河十年行出发之前,先期抵达的记者对中科院西北高原生态研究所吴玉虎研究员进行了采访。因为2010年黄河十年行即将结束采访吴玉虎研究员时,他告诉记者们,他自己在长期关注黄河源区的植物中,在一次科学考察中无意间发现一片树龄三百年左右的古柽柳树林,仅胸高、径围在一米以上的古树就在360棵以上。而通常的柽柳只是灌木。这片古柽柳树之高大让这为老科学又找到有关专家联合调研后确认:这种古柽柳十分珍稀,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以及生物多样性价值。

    

古柽柳

     吴玉虎研究员认为,从生态价值上来说,近三百年来的气候变迁没有使其毁灭,足以说明其在水土保持上的能力。还有,古柽柳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气候变化,这些变化被古树们记忆,犹如一个数百年气候变化的资料库,科研价值不可估计。此外,从生物多样性方面考虑,这一片自然界罕有的古柽柳树林,是青海省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生物库的宝贵财富。

     但是,让吴玉虎感到担忧的是,由黄河上游水电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水电站项目,将要淹没这片位于库区的古柽柳。消息传出后,在吴玉虎的组织下,包括数名院士在内多位科学家联名呼吁并上书有关部门,要求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古柽柳。

林业部门对专家的呼吁研究后,倾向于迁地保护。不过,吴玉虎认为。针对如何保护古柽柳的问题,人工栽种永远达不到野生的状态。“理论上说迁种后80%能活,实际上8%都不到”。在科学家们的反对下,林业部门决定“暂不同意”异地迁种。2011年的两会期间,绿家园联名中国的民间环保组织一起支持吴玉虎上书青海省领导,要求留下这片古老且珍稀的大树。呼吁得到了省领导的重视。

    然而,就在2011年黄河十年行将要出发时,吴玉虎研究员还在和我们说着,如火如荼的水电站项目已经进行了三通一平,盖好了工棚。在有关部门有迁地保护时,一些消息灵通的商人甚至也打起了这些古树的主意。一个园林企业的老总说,这三百多棵古柽柳我全包下了。

    如今,让吴玉虎心急如焚的是:“古柽柳难怪生错了地方?”吴玉虎说:青海大部分是草原,近些年来荒漠化严重,应该以生态为主。青海省以“中华水塔”自居,倡导生态第一,这些不能是口号,要看怎样选择?利益还是责任?古柽柳生在这样黄河源区中,它的独特,能引起更多的关注,还是忽略不计?黄河十年行将把这有关命运的关注视为责任。

  

在标本室的讲解

    在2011年黄河十年行结束采访吴玉虎研究员时,他把我们一行人带到了中科院西北高原生态研究所的标本室。这里几十万件动植物标本都是专家们在考察中采集的。

  

   

    大鸨

天鹅   

    

     认识它们

 

    看着这些动物标本,吴玉虎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几年前一个美国的狩猎者在青海打到一头盘羊,当地有关部门给他发了准许证,所以这位狩猎者顺利地通过了中国的海关。但是在美国海关这位狩猎者被拦了下来。美国海关的规矩,能签字放行的不是有关部门,而是这个专业领域的里的专家。于是,电话打到了中科院西北高原研究所,专家研究青藏高原野生大型动物的专家蔡桂全那里。蔡先生接到这个电话后说,光凭照片我不能签字,除非让我亲眼看看这是不是能打的盘羊。最终蔡桂全研究员也没有签字,这个故事至今流传在中科院西北高原研究所。我分别于1993年和1998年两次在青藏高原上采访过蔡先生。他对高原野生动物的爱与担忧至今让我难忘。这是一个令人尊敬的科学家。

   

      盘羊的角

    在高原所的标本室里,还没有走进黄河源的我们,被高原上的雪豹,大头羊,野牦牛,大鸨等一个个野生动物的标本所吸引,未来十多天的旅途中,我们会与它们相识,相伴吗?

 

    雪豹

大头羊

    明天,我们将要向青藏高原前行,海拔4200米的玛多县是我们要去的地方。八十年代那里曾是全国最富裕的县,后来因草场的退化,又成了最穷的县之一。这些年随着我们对高原的认知,政府对高原生态保护的投入,那里的生态状况当然是我们此行一定要好好看看,要认真记录的了。

鸟的威风

鹰的眼睛

高原猛禽

高原上的猫头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