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绿色空间 环境观察 利用“溶洞”排污,危害性大,谁是广西新振锰业的保护伞?

利用“溶洞”排污,危害性大,谁是广西新振锰业的保护伞?


来源:极限救援战队

范成波

2022-05-20


广西新振锰业利用溶洞排放污水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与地下 河,暗湖。

广西新振锰业尾渣库习惯性利用“溶洞”排污,对独特的岩洞生态系统和地下水造成影响。


从奥维互动地图来看,广西新振锰业尾渣库污水流向:尾渣库的涌水通过溶洞向后山排放,出水口1距离尾渣库1.542公里,出水口2距离尾渣库1.172公里,出水口3距离尾渣库640.96米,出水口4距离尾渣库1.809公里。

广西新振锰业尾渣库污水对周边村庄的影响,1、大新县桃城镇岜马 2、大王 3、小王 4、爱国村

尾渣库排放的污水含有锰、氨氮、六价铬等,致污染土壤含有总锰、铜、铅、砷、镉、锂等重金属。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魏文超表示:“溶洞是可溶性岩石因喀斯特作用形成的地下空间,在长江流域多有分布,蕴含丰富的水资源。岩溶生态系统脆弱,环境承载容量小,溶洞之间多相互连通,一旦污染难以修复治理。”

溶洞排污,为什么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它的隐蔽性强,同时危害性又很大

1、隐蔽性强。污染物进入土壤和地下水后,短期内或靠感官是不易发现的,往往要等到对人体、牲畜或者种植物产生明显影响后,才会被人发现,而这时候已经晚了。

2、不确定性高。喀斯特地貌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很难追踪污染物的去向,加之地下水又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循环之中,经历着补给、径流、排泄各个途径,各个水力系统又有着密切的水力联系。因此,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其影响范围往往很难精确定位。

3,具有不可逆性。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很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需要极长时间才能降解。同时,受含水介质差异性、空隙、裂隙系统的限制,地下水的流动速度又往往极其缓慢,导致其循环周期较长,这就决定了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滞留时间也会比较长,受污染的地下水很难还原到以前的状态。

正是由于溶洞污染具有以上诸多危害,所以,“溶洞排污”这种方式一直是环境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中严厉打击的对象。

2017年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条规定:

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私设暗管,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2016年发布的《两高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规定:

通过暗管、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灌注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最新的与之相关的一部法律是今年10月21日刚刚发布的《地下水管理条例》,其中第五十九条规定:

利用岩层孔隙、裂隙、溶洞、废弃矿坑等贮存石化原料及产品、农药、危险废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由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

利用岩层孔隙、裂隙、溶洞、废弃矿坑等贮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和处理后的污泥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镇排水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2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面对广西新振锰业尾渣库“溶洞”排污,广西崇左市大新县环境保护局会做出如何处理?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环保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