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
2022-04-12
达不到绿色矿山创建标准的企业,仍然获得了绿色矿山称号。本应是行业标杆的绿色矿山,却在越界开采、侵占草原。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日前督察内蒙古自治区时发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部分绿色矿山创建存在诸多问题。温图铁矿区长期存在越界开采行为。阿力奔公忽洞矿区铁矿甚至在申请绿色矿山期间,依旧在违规占用草原。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近年来开展的多批次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中,绿色矿山问题屡次被提及。山东港利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盘龙山矿山在2019年、2020年多次被当地有关部门处罚,却仍于2021年2月通过山东省绿色矿山评选。甘肃省的中国建材(漳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苟家寨石灰岩矿长期违法越界开采,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不到位,却仍被列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
根据《绿色矿山评价指标》,近三年未受到行政处罚或处罚已整改到位、矿区范围未涉及各类保护地等,是评选绿色矿山的基本条件。但多地出现被处罚却仍能获批绿色矿山的现象,显然,相关部门在绿色矿山评选过程中未按照标准和要求严格进行审核把关、检查复核,存在工作不严不实等问题,从而给了一些企业钻空子的机会。
对于一些地方来说,绿色矿山创建成为一项重要政绩。为了增加当地绿色矿山数量,一些地方在评选时降低标准甚至故意放水。此前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发现绿色矿山建设存在问题的贵州省,提出在3年内建成800个绿色矿山的目标。为了完成任务,当地一些地方在绿色矿山申报、核查、评估等方面,存在走形式等问题。
由于绿色矿山审批流于形式,相关监管未及时跟上,导致参评绿色矿山的企业成为破坏生态的反面典型,绿色矿山徒有虚名。此次被通报的乌拉特前旗矿山企业存在的问题,其实早已被发现。
早在2016年,旗国土资源局就发现公忽洞铁矿偷偷铲毁草原、越界开采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处罚。但到2018年,公司非但没收敛,反而扩大了越界开采面积。这说明当地监管部门处罚震慑力不足,并未打到企业痛处。去年12月,乌拉特前旗借对破坏草原的矿企进行治理之名,为两万余亩被破坏的草原补办征用草原批复,将不合法变成合法,让生米煮成熟饭。这种做法也让违法企业更加有恃无恐。这些监管问题暴露出,一些地方、部门并未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仍然存在重经济增长、轻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不顾生态环境承载力,放任企业长期无序开采矿山资源。
我国矿山大多处于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南、西北地区。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对于守护我国生态安全、推动矿产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获得绿色矿山称号的企业对当地具有很强的引领示范作用,其模式和做法对区域矿山企业绿色发展具有借鉴价值。另一方面,获得绿色矿山称号的企业能够获得优先划拨矿产资源、土地,优先银行贷款,优先获得财税与金融政策支持等政策红利,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企业有责任有义务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职责。
推动绿色矿山建设首先要把好绿色矿山名录准入关。一旦把关不严,不仅对其他投入真金白银创建绿色矿山的企业很不公平,还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打击整个行业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多地绿色矿山建设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部矿山达到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不符合绿色矿山标准的矿山企业逐步退出市场。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严把绿色矿山准入关,让违法企业真正面临生死考验,自觉主动将绿色矿山要求落到实处。
严格绿色矿山评审工作。涉及绿色矿山审批的相关部门应严格执行评估程序,做好监督工作。对于在评选时降低标准或放水的部门,应予以追究责任,增强绿色矿山评审的严肃性。加强行业监督,严厉处罚弄虚作假的第三方机构。扎实推进绿色矿山“回头看”工作,对不符合绿色矿山标准的企业,及时启动退出程序。
强化日常监督,以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审计倒逼有关政府部门履职尽责。审计时坚持问题导向,依法查处领导干部在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过程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对审计发现的因领导干部重大履职尽责不到位、重大失职渎职、重大违纪违法导致资源损失、环境破坏等问题,要严格责任追究,对造成生态损失的违法企业,要依法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程序。
绿色矿山评审旨在奖优罚劣,调动激发矿山企业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监管部门要扛起责任,用好这一制度手段,倒逼企业落实绿色矿山建设要求,推动矿产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