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绿色空间 地球家园 未来应对极端高温,“韧性城市”能否给出答案?

未来应对极端高温,“韧性城市”能否给出答案?

来源:中国环境APP

2022-08-26

今年夏天,中国各地都在经历持续性极端高温天气的考验,多个城市创下高温记录。不仅如此,英国、法国、西欧多个国家也经历热浪席卷,这些都对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的工作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二工作组报告第十章针对亚洲区域的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共分析出15个主要风险,其中5个为高信度风险其中就包括极端温度升高。

报告同时指出,到2050年,全球将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城市是气候变化影响的热点地区,也是解决方案的关键部分。

高温如何影响城市运行? 城市又如何迎战高温?如果“过热”的夏天成为未来常态,城市该怎样适应来保持自身正常运转?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8月17日监测评估,综合考虑高温热浪事件的平均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40℃以上覆盖范围为历史最大。

今年夏天,四川盆地东部、江汉、江南北部等部分地区成极端高温“重灾区”,重庆、湖北、四川、浙江等多地气温都突破历史记录。重庆北碚区更是连续出现45℃高温。

如果说不同地区的高温数值难以让人们互相身临其境感受热浪带来的不便,但是今夏抱怨“酷热”确是很多人共同的亲身体会。

期望空调“续命”却遇到高温限电、吃火锅身边放巨大冰块降温、地铁关闭照明灯只开放红色LED灯牌、户外工作者的健康风险提高、全球由极端高温造成的相关死亡人数上升……

极端高温天气在考验城市的运行,而城市热岛效应又进一步加剧了高温。

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万艳华告诉中国环境报记者,“热岛效应是指局部地段的气温高于其他的地方。因为建筑物建设过于紧密、过大的交通流量排放废气,过于密集集中的人口和人类活动也会产生大量碳氧化物、二氧化碳及粉尘,这些物质会进一步促使大气升温,都可能造成热岛效应,使得城市局部地段气温高于其他地段,城市气温高于农村区域。”

高温对城市带来的压力,包含人口风险、基础设施损毁、健康风险等多个方面。其引发的风险是复合性的,之间可相互影响,并造成不同行业和区域之间风险的叠加。

万艳华告诉本报记者,高温往往伴随着干旱少雨,对城市水资源供应带来挑战,同时,居民习惯依赖空调、冰柜、冰箱等冷家电应对高温,但是也会带来用电负荷大量增加,可能会造成局部地区停电,工业生产用电、民生用电都会受到影响。

“在灾害风险的角度来说,高温下火灾的风险可能提升,例如家庭用电隐患,对道路的抗热性能也带来挑战,可能会造成交通安全隐患。在城市生态环境维护和治理方面,高温可能造成生活垃圾加速腐败、对污水处理、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都会带来一定压力。”万艳华表示。

“一般短期内应急措施包括人工降雨、道路洒水等措施缓解高温。”万艳华特别强调,城市应对高温措施一定要将像室外工作人员等一线劳动者考虑进去,也应充分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比如说地铁、商场等公共场所,有条件的一定要对弱势群体提供纳凉空间,让一些受缺电影响的居民、当室外工作人员感到身体不适时可以暂时‘中转’。”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20世纪中叶以来已经观测到了许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其中高温热浪的频发多发是显著特征之一。

如果在未来,高温热浪事件成为新常态,除了不断减排来减缓气候变化,降低极端高温的发生率,城市该如何“适应”高温?

万艳华认为,长期来说,或许可以向“韧性城市”要“答案”。他向本报记者解释,“韧性城市”是指城市能够“韧性”应对各种灾害,例如气象灾害、人为灾害、公共卫生安全灾害等等多方面灾害的一种城市发展的模式。

“韧性包含适应性,一些灾害难以避免,就需要城市能够采用各种规划手段适应灾害,同时韧性又包含弹性,即灾害发生时,城市能够有一定的恢复能力。”万艳华说。

他表示,目前“韧性城市”的概念较新,相关的定义标准仍处于探讨阶段。但是目前“韧性城市”主要针对的灾害集中在暴雨、台风,城市内涝、洪水、地震、火灾等等领域。

自今年来,极端高温逐渐成为“韧性城市”关注的对象。

万艳华认为,规划组团式城市而非“摊大饼”式城市、给城市预留通风廊道、避免城市高大建筑物过于密集、设计建筑时保持其内部自然空气流动等都有利于城市应对高温。

他还强调,应注意弹性“蓝绿空间”的规划,蓝指水体,湖泊河流等等,绿指绿地、公园等,“蓝绿空间”泛化就是山水林田湖草。蓝绿空间实际上会形成一种跟热岛效应相对的冷岛效应,就是冷源。如果在城市中均匀分布一些蓝绿空间,对降温应该有很好的效应。

当前,对于能够应对极端高温的“韧性城市”评价体系仍需建立完善。

万艳华介绍,目前“韧性城市”的评价指标还在探讨中。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8年就开始了城市体检评估工作,经过几年实践,我国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已基本建立。

记者梳理2022年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发现,其中生态宜居19项,安全韧性占12项。其中安全韧性的评价范围是针对城市各项应对安全的指标而言,并不局限于对应对气候风险、极端高温风险的专门评价指标。

再例如针对蓝绿空间的具体指标,他介绍,《城乡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等针对绿地率、绿化覆盖率有相关要求。同时,在城市生态规划中有要求“300米见绿,500米见园”,部分亲水城市的要求是“2000米见水”甚至“1000米见水”。但是要求一般是作为“底线”,在能够应对高温的“韧性城市”时,蓝绿空间的相关指标应该更高。

万艳华提醒,在未来规划“韧性城市”时,由于不同区域的城市面临的灾害有所不同,例如本轮极端高温并非覆盖全国所有城市,要因地制宜建立韧性评价体系,受高温影响城市要有针对性地提升韧性,沿海城市更需抵御日益加剧的台风和风暴潮的影响,部分内陆城市要注意防范内涝方面的问题。

总体来说,提高基础设施的气候韧性、建立有效的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是城市走向韧性,拥有弹性,强化气候适应能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