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绿色空间 普及园地 北京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工作要点解读

北京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工作要点解读

来源:蔚蓝地图

2022-06-05

2022年4月27日,北京市发改委与生态环境局印发《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2年度工作要点》(下称《工作要点》),制定推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源头减量,加快推进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利用,全面实施重点区域塑料垃圾清理整治等重点工作任务。《工作要点》从8个方面深化治理工作,提出23项具体措施。其中,针对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将推动源头减量,规定到2022年底北京市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此外还包括:开展重点用塑单位报告制度试点;探索建立减塑领跑者制度等。《工作要点》的发布将引领北京市减塑工作的进一步深化,给塑料治理带来新的动力。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持续关注塑料治理进程,通过绿色供应链和垃圾分类地图等项目推动减塑和塑料循环利用机制建设。近期受北京新闻广播节目《新闻天天谈》邀请,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围绕《工作要点》中一次性塑料制品源头减量相关内容,对于快递电商塑料治理、塑料废弃物回收模式、可降解塑料替代等做出解读。


01
推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源头减量:为何从快递行业入手?落实会带来哪些影响?

对于北京市选择以快递电商行业为塑料减量切入点,可以从快递电商快速发展和该行业减塑工作仍未到位两方面进行理解:近几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迅速增长,至2020年达到833.6亿件。有数据显示,在我国特大城市中,快递包装垃圾增量已占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这一数字也达到了85%至90%。快递电商行业产生的庞大塑料废弃物给环境带来极大压力。

以一家全球主要国际电商企业为例,据相关机构测算,2019年其生成的塑料包装废料,仅塑料泡垫这一种,就可以绕赤道500圈。而快递领域减塑工作的力度却与其加速发展的现状不匹配。

近年来,快递包装减量工作得到重视,我国多家主要快递企业,在包装减量、循环回收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2020年底,45毫米以下瘦身胶带使用率达96.4%,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72.1%,可循环中转袋全网应用率达93.8%,循环使用次数最多可达百余次。

但由于产业发展迅猛,因而塑料垃圾产生的总量仍在增长。很多企业在塑料减量上的主体责任重视程度仍需加强,缺乏有力的减塑目标,研发投入力度不足,在包装采用、回收再生、培训教育等方面仍需加大力度。在这一领域,仍需统筹推进全生命周期的塑料减量,需要明确责任和目标,构建循环回收利用闭环,提高相关技术和标准。因此以快递电商行业为切入点是合理的选择。


1 2015-2020年中国快递业务量(亿件)
数据来源:国家邮政局
02
加快推进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利用:如何看待探索废弃物回收模式、提高塑料废弃物资源化水平?

基于塑料的便利性和广泛性,在现阶段彻底放弃塑料包装目前来讲是不现实的。当前的重点,应是提高回收再利用水平,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特别是在快递电商行业,要逐渐构建完善回收体系,鼓励企业共建回收平台。同时,要充分与垃圾分类体系结合,在投放、清运等环节相融合,探索回收新模式。

塑料循环利用,需要设定相应的标准,目标应是从源头上保障易于回收再利用,体现生态设计理念。近期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与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发起的《塑料制品易回收易再生设计评价》标准(简称“双易标准”)正式发布。我们开发的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2022年版中,已经纳入双易标准及同级别标准,以评价品牌在自身以及供应商塑料制品的使用中,是否注意提升塑料制品的易再生性和环境友好性。

此外,在推进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利用方面,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携手万科公益基金会,于2020年开发垃圾地图,其中塑料垃圾有效分出和回收再生利用,是一个重要的部分。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也在第五部分推动公民绿色选择的章节增加评价指标,旨在引导品牌在垃圾分类机制较为成熟的地区参与建立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或其他途径,从而引导公众参与废弃产品与包装物的分类和回收再利用,规模化降低废弃产品与包装物对环境的影响。


03

开展重点用塑单位报告制度:用塑单位报告制度能带来哪些好处?

建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是推动企业承担环保主体责任的重要手段。北京市工作要点的一大亮点,是要求开展重点用塑单位报告制度试点。其具体要求如下:

13.发挥党政机关带头作用,围绕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和回收情况、减量替代措施等方面,试点开展2022年度党政机关用塑状况报告工作,逐步向国有企事业单位推开。(市机关事务局负责;2022年底前完成) 

14.在连锁超市、餐饮外卖领域各选取5家单位、电子商务平台选择2家单位,围绕一次性塑料购物袋、塑料连卷袋、一次性塑料吸管、塑料咖啡搅拌棒、塑料餐具(刀叉勺)、塑料餐盒、塑料填充物等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和替代情况,试点开展报告制度,推动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市商务局负责;2022年底前完成) 

15.围绕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胶带的使用量和回收量,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数量和总循环使用次数等,开展2022年度邮政快递业试点报告工作,基本覆盖全市各主要快递企业,带动行业全链条减塑。(市邮政管理局负责;2022年底前完成) 

重点用塑单位报告制度通过抓住关键环节、龙头企业,促进其对用塑情况进行测算、披露并积极向社会公开,实现共同监督,体现企业主体责任,将有利于减塑的高效进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在持续跟进全国千万家企业的环境表现,其中也包括塑料使用情况。我们将关注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信息披露,并持续收集、整理,协助各界便捷获取,共同推动源头减量和塑料循环再利用。


04

强化塑料污染治理科技支撑:可降解塑料替代是不是未来的主要选择?

对可降解塑料的特别关注,源于当年城乡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置机制很不健全,导致不可降解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超薄塑料包装袋等带来白色污染,严重影响城乡环境。

但可降解塑料包装是否应该是主要的解决方案,需要进一步区分和探讨。可降解塑料分为可生物降解塑料、可堆肥塑料、光降解塑料、热氧降解塑料等。其中光降解或热氧降解塑料的降解能力存在争议,首先充分降解需要温度、湿度等方面的条件,部分可降解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这一点往往存在公众认知偏差;同时还可能产生微塑料问题。从成本和供应量上看,尚且不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条件。

此外,可降解塑料使用还存在标准老化、缺失、滞后,监管乏力、产品混杂,回收处置方式不明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可降解塑料发挥替代作用、体现环境友好特征,要与分类回收体系有效结合,保证其能够真正有效降解。建立塑料回收再生体系是真正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方式,不能只是靠某种材料或技术。

总之,落实北京新规,要重视塑料源头减量,从快递物流行业入手构建并完善塑料回收再生体系,明确塑料回收相关标准,实现产品设计、消费、处理等全生命周期的塑料减量,通过多元参与,共同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本文根据北京新闻广播节目《新闻天天谈》访谈整理,内容有所增删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