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绿色空间 资讯纵览 “硬约束”指标为节能减排“保驾护航”

来源:新华社

2008-10-24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记者韩洁 王宇)2007年,中国节能减排行动正在向纵深推进。英国一家媒体用“全民运动”来形容中国的这场行动。

  从去年起,各地钢铁、电力等重点能耗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展开,并置于政府重点监管之下,而自政府机关到每个百姓也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小事开始,认真履行“节能义务”。

  国务院近日还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按照部署,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十一五”规划已为节能减排工作确立了“硬约束”指标——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在“硬约束”指标的背后,彰显中国这个曾经为高速经济增长付出沉重环境和资源代价的国家的坚定决心:用更科学的发展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恢复碧水蓝天的美丽家园。

  沉重代价逼出节能减排“硬指标”

  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殊为不易。多年经济快速增长给我国资源环境带来了沉重代价,而经济发展方式尚难以在短时间内得以根本转变。

  从数据来看,2006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为5.5%,但能源消耗、钢材和水泥消耗却分别占世界的15%、30%和54%;单位资源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单位GDP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却是发达国家的8至9倍。

  资源环境不堪重负,生态环境也更加脆弱。国家环保总局去年发布的首个《中国生态保护》白皮书指出,我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已经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森林过度采伐、天然草原退化、天然湿地大面积萎缩、耕地自然生态遭农药破坏、海域污染、城市水源短缺、农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依然威胁中国的生态环境。

  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正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近30年里集中爆发。而且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国际关注的头号问题,中国在承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带来的“转移排放”困扰的同时,减排压力倍增。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不受国际上温室气体排放限额的约束,毅然根据国际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公约,制定了中国气候变化的应对方案,并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节能减排“突围”掀起全民行动

  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大型能耗国有企业签订责任状,到国家环保总局首次启用“区域限批”政策,再到包含45项具体措施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出台……近两年来我国推进节能减排的力度不断加深。

  “2007年是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组合出台的关键之年,中央财政共安排了235亿元支持节能减排。”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在26日举行的全国财政节能减排工作会上说。他指出,国家正在完善财政支持节能减排的政策体系,各地也在加大投入以确保节能减排的资金来源。

  实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是推进节能减排的重点。张少春透露,今年我国共对700个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进行奖励,如果完成可实现节能3000多万吨标准煤。此外,国家还在加快推进包括重点耗能行业余热余压利用在内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另一方面,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也在加大。一方面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投资,另一方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据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投资增速总体有所回落,其中粗钢、水泥、电石、铁合金等高能耗产品产量增幅也出现不同程度回落。

  此外,今年我国还将力争关停小火电机组1000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3000万吨,落后炼钢产能3500万吨,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也不断加大。

  在节能行动中,政府也担当着样板的作用。今年以来,各地政府机关都在掀起“绿色办公”行动,从少用一次车、少用一张纸、节约一度电等小事做起。这是我国开展的“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系列活动的一部分内容。

  “虽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有难度,但是今年以来的措施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在日前举行的中国节能减排论坛上说。

  行动的效果正在显现:继2006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1.33%,实现了200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两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也首次双双下降,出现“拐点”。

  形势依然严峻 未来任重道远

  虽然近两年来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当前形势依然严峻。2006年,我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GDP能耗降低4%的目标,这无疑加大了“十一五”后4年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是一项非常严峻的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说。

  他警告说,目前仍有部分地区把发展GDP当作硬指标,把节能减排当作软指标,不计环境代价发展经济的局面,将有可能阻碍“十一五”规划中能耗和污染物总量两个约束性指标的完成。

  此外,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之举——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均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当前我国产业结构重型化格局仍未改变,经济发展由偏快转向过热风险犹存,势必影响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尽管形势严峻,实现难度很大,中国并没有改变“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国务院近日发出通知,将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和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的重要依据,并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此举被视为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

  解振华说,当前节能减排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已引起中央高度重视,今后一段时期不仅会有多项密集政策措施出台,在资金上中央财政也会持续加大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

  此外,有关节能减排的法制保障也在完善。目前我国正在抓紧出台的循环经济法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并规定一系列激励政策支持发展循环经济。此外,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将于明年4月1日正式实施,为我国今后适应节能减排的需求,推进全社会节能指明了方向。

  随着节能减排进入关键阶段,各项措施的不断完善和产业调控力度的加大,中国努力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节能减排形势正在出现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