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绿色空间 资讯纵览 SOS:全球变暖正在毁灭地球

2008-10-20

SOS全球变暖正在毁灭地球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20071130

http://env.people.com.cn/GB/6597586.html

  编者按:

  越来越温暖的冬天不只令科学家们感到“可怕的寒冷”,气候变化早已从环境问题演变成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甚至国家安全问题。1127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人类发展报告》,同时也作出了迄今为止对环境污染最严重的警告。扪心自问:我们将何去何从?

  危言·耸听

  “人类濒临发展倒退的边缘”

  联合国最新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指出,除非国际社会同意,在接下来一代人时间内,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一半,气候变化很可能造成大规模的经济倒退,和不可逆转的生态大灾难。报告就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水平的长久影响提出历来最强烈的警告,并呼吁国际社会采取紧急集体行动来解决此一问题。该报告的主要作者沃特金斯说:“我们可能在30年内首次看到,人类濒临发展倒退的边缘。”

  下个月,联合国将在巴厘岛举行气候峰会,沃特金斯说:“我们要向巴厘岛会议发出的信息是,世界无法再等下去了,它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改弦易辙。”该报告指出,如果未来15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着过去15年的增长趋势,出现灾难性气候变化的情况将无法避免。要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全球气温上升幅度,就必须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然而,巴西、印尼和其他地区的伐木活动,以及汽车和发电厂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却相等于要达到这个目标的两倍。

  该报告说,2000年至2004年的气候灾害,影响了2.62亿人,其中98%来自发展中国家。如果气温上升34摄氏度,3.4亿人将因为水灾而流离失所,旱灾将摧毁农作物,而不断缩小的冰川则将使多达18亿人失去水源。

  该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30年,全球每年需要将全球经济总产值的1.6%,花在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工作上,才能达到将气温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的目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严重的富裕国家,应在2020年之前,将排放量削减至少三成,并在2050年削减8成;发展中国家也应在2050年之前,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0%

  “一半物种可能灭绝”

  英国科学家日前公布了一项惊人的研究成果:全球变暖将会导致地球上的动植物大量灭绝。尽管人类可能最终逃过这一劫,但地球上有一半的物种将会消亡。

  英国约克大学和利兹大学的科学家对过去5.2亿年气候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范围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化石记录,第一次揭示了气候与生物多样性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发现,当地球的温度处于“温室”气候阶段时,物种的灭绝率相对较高。与之相反,在较冷的“冰室”状况下,生物多样性会增加。研究显示,目前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全球气温迅速升高很有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相似的后果。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供的数据,在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提高6摄氏度。

  论文的作者之一、约克大学人口生态学家彼得·梅尤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为学界提供了第一个有关全球气候对化石记录中的各种变化存在影响的明显证据。”梅尤发现,地球历史上发生的五次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四次与“温室”气候有关。当时,地球被容易吸收热量的二氧化碳或甲烷所覆盖。

  这四次物种灭绝事件包括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此前,科学界认为,1.6亿年前,两颗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运转的小行星发生碰撞,产生很多大块岩石急速冲向地球,其中一块撞击到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最终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这次撞击导致全世界的环境发生巨变,并向天空中发散了大量岩石和灰尘,引发了大规模海啸,造成全球性大火,使地球在多年内一直笼罩在黑暗之中。

  而地球上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2.51亿年前,当时95%的动植物都消亡了。研究者认为,导致这次大规模物种灭绝的最可能原因是大西洋中部地区火山熔岩的大爆发。另一研究者、利兹大学的蒂姆·本顿表示,由于过去的研究基本上都局限于相对较短的地质年代、有限的地理内容以及少数生物体种群,所以气候变化与物种灭绝之间的这种长期联系没有被发现。

  梅尤博士指出,未来,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物种灭绝将发生在气候与生物体之前所适应的环境出现失调之后。

  “我看到了正在融化的冰川”

  不久前,潘基文成为第一个访问南极的联合国秘书长。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看到的景像非常有震撼力,非常美丽,美丽之极,但同时也让人深深担忧。我们看到了……正在融化的冰川。”潘基文表示:“情况已经非常紧急,我们必须采取紧急措施。”

  自从潘基文今年接任联合国秘书长后,一直把应对全球变暖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924日,在今年的联大会议前就召开了气候变化的高峰会议。12月,潘基文将参加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此次会议的重点是,确定《京都议定书》2012年到期后各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新标准。南极考察就是为会议做最后的准备。

  第一受害人:贫困人口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127日发布的《2007-2008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贫困人口排放了相对来说最少的碳,不应该为生态恶化负责,然而事实上他们是最脆弱和最大程度上受到全球变暖影响的人群。

  报告警告称,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耕地紧缺,可能威胁到全球粮食供应,并使数以万计的贫困人口面临饥饿的危险。据了解,水稻这种数十亿人口的主要粮食作物,最容易受到全球变暖的攻击。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副主席马丁·派里说:“气候变化将很可能减少可实现的生产,并增加饥饿人口。气候变化的挑战可能会无法抵抗,尤其是对于那些自给自足的农民。”发达国家经济有适当的抵御压力机制,而贫穷国家没有这种机制。这就有可能使富国和贫穷国家之间更加不平等。

  数字说话

  375亿美元全球碳交易稳步增长

  据国外权威机构统计,截至20079月中旬,全球碳交易市场已达375亿美元,仅2006年碳交易市场价值就翻了两倍。从2005年起至20079月,政府和私人在碳减排方面的投资就分别增加了100%175%,总投资达到120亿美元。碳减排项目数在20079月的前12个月内就增加了100%以上。

  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1127日宣布,欧盟15个老成员国正朝着《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温室气体减排8%的目标稳步前进,并有望到2012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11.4%

  欧盟委员会负责环境事务的委员斯塔夫罗斯·季马斯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最新数字显示,欧盟15个老成员国2005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与1990年相比减少了2%,如果欧盟继续执行现行政策,并严格实施排放交易机制以及植树造林等计划,到2010年,这15个成员国将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7.4%,到2012年实现减排11.4%

  11万吨奢华气候大会破坏环境?

  为了共同商讨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将在下月初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尽管上万人的参与程度可谓是空前,但这次会议本身却遭到了环保人士的质疑,他们初步估计,短短11天会议时间将产生11万吨二氧化碳。这与非洲国家乍得一整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一样多。

  这次会议将于123日开幕,为期11天,14日结束。环保人士指出,虽然这场会议讨论的议题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但上万人的参加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有分析数据表明,会议期间到达巴厘岛的人数将达到15000人,其中包括政客、各组织官员、环保活动者、媒体从业人员等。美国碳排放专家克里丝·古多大致计算了一下这次会议的“环境成本”:按照与会15000人计算,那么代表们飞机来回将产生9.7万吨二氧化碳,再加上在当地出行使用的交通工具等,共计将比平时多耗费11万吨二氧化碳。

  10亿棵树联合国完成目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128日宣布,全球“十亿绿树行动”已提前实现今年种植10亿棵树的目标。

  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说,随着第10亿棵树在埃塞俄比亚种下,这一全球性环保行动宣告完成。200611月,环境署宣布实施“十亿绿树行动”,目标是2007年在全球种植10亿棵树,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据统计,这10亿棵树中有约一半是由个人或家庭所种。在世界一些地区,因各种原因流落异乡的难民也参加了这一行动,植树950万棵。施泰纳认为,这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政府关心的问题,而且已受到越来越多普通民众的关注。

  取代“六连冠”挪威冰岛当选世界最宜居住地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当地时间1127日发布“人类发展指数”排名,冰岛超过挪威成为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地区,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则排在最后面。

  排在该名单前面的都是富裕的发达地区,前五位是冰岛、挪威、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爱尔兰。美国则从去年的第8位下滑到第12位。

  亚洲地区中,只有日本跻身十大,但也只排在第八位。另外中国香港位列第21名、新加坡第25名、韩国26名。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所用的评分项目包括:国民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及人均所得等。根据调查,“人类发展指数”最低的22个国家,都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排在最后的是塞拉利昂。

  展开调查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说,在其中10个发展度低的国家里,2/5的儿童活不到40岁,艾滋病对该地区居民的预期寿命有“灾难性打击”。

  挪威此前连续六年位列名单榜首,今年因为预期寿命和国内生产总值略为逊色,把第一名让给了冰岛。

所有受调查国家的人均GDP排名中,卢森堡以60228美元排名第一,美国紧随其后,为41890美元。在预期寿命方面,美国人能活到77.9岁,跟丹麦和韩国一样;是最前面26个国家中最低的。日本人还是全世界最长寿的,预期寿命82.3岁;赞比亚人最短命,只有40.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