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绿色空间 资讯纵览 《中国经济时报》:黄河首曲:湿地会变成沙尘源吗?

2008-10-10

中国经济时报》:黄河首曲:湿地会变成沙尘源吗?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06618   

甘肃呼吁举全国之力保护玛曲湿地这一黄河“蓄水池”

玛曲县素有黄河“蓄水池”和“中华水塔”之称,是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具有特殊的生态保护功能。

但是,近几年来,玛曲给黄河的补水量逐年下降,流域内沼泽、湿地大面积干涸,许多草场大片消失,有相当一部分草场的水涵养能力急剧降低。

一只肥硕的高原鼠兔坐在一堆刚掘出的新鲜黑土上津津有味地吃着草根,对几米开外的行人一点儿都不害怕,对着它大喊一声,它才警惕地向行人看了看。

这是去年10月,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采访途中,路经一座山丘时看到的一幕情景。这种高原鼠兔和它的“同道”——中华鼢鼠,专吃草根,它们的肆虐加剧了草原的退化。

鼠虫害严重加上牧民过度放牧、沙化面积日益增加和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使得甘南自治州玛曲大草原美丽的容貌日渐憔悴,首曲湿地退化,黄河“蓄水池”的功能正在逐渐萎缩。

黄河“蓄水池”在萎缩

黄河自青海省久治县门堂乡进入甘肃省,环流玛曲全县,形成了“天下黄河九曲十八弯”中的首曲景观。玛曲县的黄河流域面积10190平方公里,流程达433公里,占甘肃省境内黄河流域面积的59%,多年平均流量554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434亿立方米。玛曲县境内黄河支流众多,发源于阿尼玛卿山和西倾山南翼的黄河一级支流达27条之多,较小的二三级支流多达300余条。

据测算,黄河从青海省久治县流入玛曲时平均年径流量为137亿立方米,只占黄河总水量的20%,而流经玛曲境内再返入青海省河南县时平均年径流量增加到1641亿立方米,占黄河总水量的65%左右,补充水量达45%。该县境内1288万亩的草场以及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和沼泽湿地,构成黄河上游完整的水源体系。

玛曲县境内湿地分布广,面积达375万公顷,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状态最原始、特征最明显的高寒沼泽湿地,对黄河水源具有特殊的涵养作用,大片湿地像块海绵,它在丰水期大量存蓄黄河及支流的河水、降雨等,而在枯水期则随着河面的下降逐渐将蓄存的水量补充给黄河,从而确保黄河水量不减少,维护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

因此,玛曲县素有黄河“蓄水池”和“中华水塔”之称,是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具有特殊的生态保护功能。

但是,近几年来,玛曲给黄河的补水量逐年下降,流域内沼泽、湿地大面积干涸,许多草场大片消失,有相当一部分草场的水涵养能力急剧降低。

玛曲县县长杨建国告诉记者,目前,玛曲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还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湿地面积骤缩,草原干旱、退化、沙化严重,许多泉水干涸,黄河“蓄水池”和水源涵养功能及对黄河水量的调节补充作用正在逐年削弱。

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草地沙化严重。全县90%以上的草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退化现象,沙化土地面积已达613272公顷,共有36处大型沙化点,黄河沿岸已出现长达220公里的沙丘带,沙化草地面积达39996公顷,其中固定沙丘4060公顷,流动沙丘207272公顷,沙丘高达1215米。据甘肃省荒漠化测试中心运用TM卫星图片解译和实地核对调查,沙丘分布已由以前的斑点状分布的半固定、半沙漠向集中连片、全沙化和流动沙丘演变,并出现了典型的沙生植物和动物。而且,沙化面积还以平均每年299公顷的速度递增,同时年增加数值不断增大,沙进人退,可利用草场逐年减少,沙区2500多户牧民,168万头牲畜已完全退出沙区,沦为贫困人口。

二是湿地、河流萎缩、干涸。目前,玛曲县境内数千泉眼已经干涸,黄河的27条主要支流中,已有11条常年干涸,另有不少河流成了季节河,大部分山谷小溪绝流,数百个大水湖泊水位明显下降,地下水位下降了20多米,给黄河注入水量比1980年减少了15%,沼泽湿地面积减少160多万亩。

三是河岸塌方与水土流失严重。玛曲县境内黄河干支流由于缺乏治理,致使水蚀、风蚀、重力侵蚀现象恶性循环,水土流失纵深发展,出现频繁的泥石流灾害,河岸塌方宽处已达1000米,破坏了草地,增加了黄河泥沙量,并逐年抬高河床,致使黄河频繁改道,使原河床河沙裸露,随风泛起,加剧了草原荒漠化进程。每逢冬季多风季节,黄河沿岸遍地沙丘滚滚,沙土被卷高达百米,扬沙波及数十公里,形成沙尘天气。

四是生物多样性锐减。据资料考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玛曲有各类珍稀动物230多种,但据目前不完全统计,仅有国家规定的保护种类140多种,减少近90余种,许多珍稀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五是畜牧业生产面临严重危机。草地产草量与1980年相比降幅达四分之一,草层高度下降了二分之一,草场理论载畜量下降了3366万个羊单位。

12位院士联名上书国务院

玛曲湿地生态保护牵动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心,其中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曾在去年两度赴玛曲县进行考察。

去年5月,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和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兰州分院院长程国栋等先后分别带领有关专家、学者,就玛曲所披露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其与黄河水源的关系等生态问题进行了专门考察。

813日至16日,许智宏院士又带领北京大学研究员刘春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徐云远、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刘光、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安黎哲等有关专家,再赴玛曲进行考察。

11月,许智宏、程国栋、郑国、孙鸿烈、任继周、李吉均、丑纪范、李家洋、汤中立、刘东生、薜群基、吴国雄12位两院院士,联名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交了《关于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环境恶化亟待国家支持保护与治理的建议》。

建议中提到,地处甘肃省西南部的甘南州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是黄河及其主要支流洮河、大夏河的发源地和重要的水源涵养区。20世纪80年代,黄河在玛曲县境内流经433公里,径流量增加1081亿立方米,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18413亿立方米的587%,占黄河流域总径流量的16,玛曲湿地被誉为“黄河蓄水池”;洮河在区内的年径流量为45亿立方米,大夏河的径流量为10亿立方米,分别占黄河年均径流量140亿立方米的321%和71%。同时,黄河主要支流洮河、大夏河等120多条支流,纵横全区,水域面积达4755万亩,占甘南州土地总面积的08%,各干支流上不但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而且其生态变化对黄河中下游地区会产生跨区域的重大影响,并事关中华民族的生态安全。

近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口增多和草原过牧超载、乱采滥挖等掠夺式生产,致使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内十分脆弱且极不稳定的生态环境急剧退化。目前,全区90%左右的草地不同程度退化,平均沙化率达218%,且以每年2990平方百米的速度递增;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的48%下降到目前的1985%;水土流失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80万公顷扩大到目前的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62%。黄河干流年平均流量20世纪70年代为4726立方米/秒,80年代为5303立方米/秒,90年代降为3933立方米/秒,黄河玛曲段水源补给量减少了15%左右,洮河流量下降了147%,大夏河流量下降了316%。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加剧了区内高原气候的干旱、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草地、森林、湿地水源涵养的生态功能,成为近年来黄河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和河口断流的主要原因。

他们向温家宝总理提出三条建议:一是甘南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藏族群众生产发展、社会进步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责成国家有关部门和有关科学工作者继续深入关注这一地区的生态变化。

二是鉴于甘肃省、甘南州已作了相当的前期研究和规划工作,建议责成有关部门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治理项目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和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由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尽快实施治理。

三是甘南高原的地理环境独特,生物多样性特征显著,水源涵养与补给功能强,生态与经济具有较强的典型性,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生产发展相结合的路子,将对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借鉴与示范作用。建议在甘南州建立国家级生态经济功能示范区。

这些建议,迅速得到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曾培炎分别做出了重要批示,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委拿出意见。

同时,许智宏等专家学者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共同关注和支持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问题,号召更多关心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各界参与甘南玛曲湿地的生态保护。并建议采用三个保护策略:一是对该区域彻底进行科学考察,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专门保护机构,科学管理;二是建立区级补偿机制,设立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投资对该区域重点保护;三是采取综合措施,建立生态经济示范区,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发展,以保护黄河源区的生态平衡,对周边其他地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他们的倡议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很多新闻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

此外,20059月,全国政协环资委也组织有关部门,对该区域的生态状况进行了调研。

地方政府:近年来一直竭力保护

保护玛曲湿地的重要性,玛曲的藏族群众心里最清楚。奔驰的骏马、绿绿的草原,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生在黄河第一弯,长在史诗英雄格萨尔的故乡,一直是他们的骄傲。当他们用洁白的哈达、欢庆的锅庄舞、肥美的手抓羊肉欢迎远方来的客人时,心情是非常畅快的;但是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家园上草地退化、老鼠到处挖洞、一些草场渐渐沙化甚至连片分布,湿地生态越来越脆弱,心情是很郁闷的。

玛曲县一直以来都在竭力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自1996年以来,玛曲县财政就专户设立了育草基金,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草原围栏和草原灭鼠,先后控制鼠虫害面积5223万亩。1996年至1998年,在原国家计委、农业部关心下实施的牧区开发示范工程,投资400万元,围栏改良退化草场万亩,人工种草2010亩。1998年香港乐施会和兰州大学干旱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实施的高效畜牧业生态示范工程,总投资227万元,通过围栏补播、除莠、施肥、灭鼠等综合改良措施,改良治理草场面积10000亩。此外,还通过申请、争取“以工代赈”,国家下拨资金等方式,加大草原治理保护力度。自1996年以来,全县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总投资已超过6433万元。

然而,治理一亩沙化草场成本往往需要上万元。玛曲县投入的资金对于保护湿地生态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极度脆弱、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保护玛曲湿地的任务迫在眉睫。作为上级政府,甘南自治州、甘肃省政府也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致力于玛曲湿地的保护工作。

1999年,甘肃将黄河首曲湿地列为湿地类型候鸟自然保护区;

2000年,黄河首曲湿地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中国湿地生态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项目”(技术援助项目);同年,黄河湿地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国家生态功能保护区;

2001年,时任甘肃省副省长的洛桑灵智多杰负责,省发改委牵头组成课题组对甘南生态环境进行研究,《青藏高原甘南生态经济示范区研究》课题正式启动;

2003年,被列为全国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地区之一;

2004年,省、州继续加大生态环境投资力度,累计投资额246亿元,居历年来投资之首;同年,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积极争取玛曲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被甘肃省政府和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待国务院批准;

2005年,“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在省、州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争取列入国家“十一五”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总体规划当中。

20056月中旬,甘南州政府完成了《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编制提纲》,规划拟分两步实施:第一步,2005年-2010年,主要是以草原、湿地为重点,在完善现有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生态问题,选择不同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类型,尽快遏制自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第二步,2010年-2020年,以水源涵养和补给为重点,采取保护和建设并进的综合治理措施,全面完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构建较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和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形成完整的生态环境建设技术系统和组织管理系统,使甘南州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成为生态功能示范区。

去年年初,国家投资75亿元用于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消息一出,让邻近的甘肃省非常羡慕。甘肃省很多官员和专家学者呼吁国家把甘肃玛曲湿地保护纳入“三江源”生态保护系统。

保护玛曲湿地需举全国之力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近日在生态安全高层论坛上指出,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令人担忧,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国家生态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吴晓青指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制定下游对上游、开发区域对保护区域、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受益人群对受损人群以及自然保护区内外的利益补偿政策,积极探索建立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机制,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解决生态保护资金短缺问题。要制定综合性的生态保护法,同时,还要抓紧研究制订有关生态保护的专门法律、法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利顶博士认为,黄河首曲的“蓄水池”功能一旦减弱,黄河中下游、沿黄九省区乃至半个中国都要为此受损。黄河首曲湿地在蓄水、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于调节黄河水量、泥沙量、小气候及维持区域生态平衡极其重要,直接影响着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河南、内蒙古、宁夏、陕西等多个沿黄省区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供水紧张、连年大旱的景象。甚至每年都在向全国黄总告急,要求上游加大下泄量。这已经为黄河首曲生态保护敲响了警钟。

从事高寒草地研究已有20多年的兰州大学教授杜国祯说:“玛曲的表层仅为一层3040厘米厚的黑土,下面全是沙子,而现在出现的沙化现象所暴露出的本质问题就是首曲湿地已经弱不禁风。”他说,“按照近20年的退化速度,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治理,不用10年时间,玛曲湿地乃至青藏高原东部将成为我国第四大沙尘源,其强度和危害程度有可能不亚于其他沙尘源。”

青藏生态问题研究专家,甘肃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洛桑灵智多杰说,玛曲向黄河补给的45%的水量几乎全部下泄到了中下游,造福了中下游沿黄九省区,那么,中下游是否也应该考虑群策群力,共同来维护、治理黄河首曲湿地的退化现状?

 “甘肃一直在努力保护黄河首曲湿地,每年都在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但我们更应该认识到保护黄河首曲绝对不是甘肃一个省的事,况且,仅甘肃之力也无法解决好黄河首曲湿地的长期保护的问题。”他说,“国家真正要下功夫保护黄河首曲湿地,那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赶快投入资金。”

洛桑灵智多杰说,黄河流域有几亿人口,但黄河首曲才4万多人口,国家应该认识到玛曲4万多人口对于全流域的重要性。黄河首曲是黄河的生命之源,“实在不行,可以考虑把这4万人口全部迁出去。”

今年525日,来自甘肃日报的消息说,甘南已确定“十一五”43亿元环保投资计划,其中玛曲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项目,投资169290万元;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投资158300万元。这对玛曲、对甘南、对甘肃来说,无疑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

更让甘肃人感到高兴的,是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建设项目,已列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总投资664亿元,重点加强天然林、湿地和高原野生动植物保护,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牧民定居和生态移民等。

613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关注玛曲湿地保护的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兰州分院院长程国栋,他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国家发改委在今年3月份已经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在北京进行了玛曲湿地生态保护工程的有关论证。只有举国家之力,玛曲湿地生态保护才有希望。

甘肃省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说,玛曲湿地到了该好好保护的时候了。他们渴望国家给予玛曲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在资金和政策方面,因为,玛曲湿地保护毕竟是关乎全国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