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绿色空间 资讯纵览 水源生态腹背受敌 天津“水缸”有点悬

2008-10-10

水源生态腹背受敌 天津“水缸”有点悬

来源:新华网2007-9-25

http://www.h2o-china.com/news/52495.html

    近年来,有“城市水缸”之称的天津最重要水源地于桥水库面临严重生态安全风险。尽管当地采取了诸多措施,但受入库河流污染防治跨境协调难、“农家乐”旅游兴起和移民历史遗留问题的制约,入库河流工业污染、水库周边餐饮扎堆以及10余万百姓生产生活带来大量污染物,水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有关环保专家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有力措施遏制污染物排放,于桥水库将可能成为第二个“太湖”。

 

非法采沙的船只在盗采河沙(2006920日摄)。

 

工人们在非法采沙的船只上(2006920日摄)。

  在天津市主要民用水源地——蓟县于桥水库的部分库区,非法采沙现象非常严重。短短的一段河道内,竟聚集了几十只采沙船。据当地人反映,这种非法行为已经存在了六七年。昼夜不停的掠夺式开采不仅污染了于桥水库的水质,更加速了河床渗漏,影响汛期行洪安全。摄新华社记者 王晔彪

    水库周边餐饮扎堆 库区10万百姓生产生活污染令人忧

    位于天津蓟县境内的于桥水库库容15亿多立方米,是引滦入津工程的重要调蓄水库,也是天津市唯一具有相当自产水的重要“水源地”,承担着全市80%以上的城市用水供给。然而作为天津的生命之源,近年来水库却受到周边餐饮扎堆和村庄环绕带来的污染威胁。

    “于桥水库受人畜影响比较大。”天津市引滦入津水源保护项目办主任周勇说,水库周边生活着10多万百姓,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人畜粪便都对水质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库区农田农药化肥残留经雨水冲刷也对水库造成了很大污染。”一直关注于桥水库生态安全、曾多次在周边和上游进行实地调查的天津师范大学环境学与地理学教授徐华鑫说,“水库两岸和流域农田过量使用氨肥、氮肥、磷肥、钾肥等化肥,而这些化肥基本上只有三四成被作物吸收,剩下的相当一部分随雨水进入水库,造成污染物氨氮和总磷增加。”

    国家环保总局饮用水源保护处处长石效卷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担忧地说,于桥水库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堆存生活垃圾3万吨,保护区内农田每年施用化肥19340吨,使用农药180吨。经过暴雨冲刷,这些污染物一旦进入水体,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近年来于桥水库凭借“翠屏湖”美誉引来一股旅游热,京津到此观光和品鱼的游人络绎不绝,成为当地一个重要景区。与此同时,餐饮住宿场所也如雨后春笋般,与水库一路之隔呈“项链状”分布四周。记者数了一下,仅水库南岸路边就有大大小小的农家院、餐馆、度假村、宾馆和培训中心等近百家。

    “旅游业和餐饮业兴起对于桥水库的污染不可小视。”徐华鑫教授说,不仅一些游客和餐饮场所向水库随意丢弃垃圾,而且接待游客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被直接或间接排入水库造成水体污染,尤其是污水中的洗涤剂等化学物质和其他有机物质对水库水质的污染破坏十分大。 刘元旭 刘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