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10
央视《经济半小时》2006年06月06日
被污染的五颜六色的河水
造纸厂排放的工业废水
我国政府在65世界环境日当天发表了环保白皮书,从这个白皮书里可以看出,我国生态保护,特别是水环境保护还面临不少问题。虽然各地近年来保护水环境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河流水质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今天我们来关注陕西的渭河。
这条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历史上水草丰美,被称为关中平原的“母亲河”。可如今渭河却因为多数流域水不能喝,也不能用,被陕西人称为“废河”。母亲河变废河,让一位
喝着渭河水长大的关中大汉很痛心,他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了这个变化的过程。
“母亲河”变“废河”
“你看,基本上都是污水了,这是排的工业废水。”
李平章向记者介绍,这几年来他几乎走遍了渭河流域,关注着渭河近年来的巨大变化,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影像资料。
“这个是沙子,这个是悬浮物。”
李平章介绍这是一家造纸厂正在向渭河排放工业废水的情景,浓浓的呈黑褐色的污水从上游缓缓流淌下来,并散发出浓烈刺鼻的臭碱味道,臭水翻滚着溅起恶心的白沫;而这里是一段被污染的五颜六色的河水;大量的工业污水就这样浩浩荡荡的排进了渭河,这些臭水泛起的泡沫就足有10几厘米,李平章说类似的情景在渭河流域可以说是并不稀奇,也正是这些源源不断地工业污水使得渭河在近年来由黄变黑,又由黑变臭,基本包括了关中地区的所有城市。
“宝鸡、咸阳、西安、渭南、铜川。”
每次看到渭河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李平章总会感到很难过,而同样非常关注渭河污染的,陕西环保局局长何发理对渭河的现状更是作了这样的描述。
“渭河的污染已经到了超过环污染容量的四倍。黑,臭,是渭河是关中的水道两岸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渭河成了下水道,何发理的这个比喻绝不是耸人听闻。陕西省环保部门统计,到2004年渭河流域废水排放总量就已经超过6亿吨,其中C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近27万吨,是黄河最大的污染源。而制造这种变化的,就是渭河流域大大小小的排污企业。我们的记者就在李平章的带领下,沿着渭河的一条主要支流—新河进行了考察。
新河情况
“这是一条路,从河床上过去,形成时间很长啊。踩出这个路来,这个新河的水基本是没有了。”
6月2日,李平章带领记者来到了渭河一条主要支流—新河的上游,看到的却是裸露的河床,已经成为来往交通的必经之路,在河道的中间堆放着挖沙后留下的碎石,而这条河断流已经有整整近6年的时间了。
“你看,几次挖沙(留下的)石头,既使洪水来了也不从那走了,都是这从这边走了, 水的水量也很小了。”
在生态水枯竭的同时,附近村子里面的生活污水还在不断的排放进入新河。
“由于生态水没有,这个生活垃圾水流出来后就成为新的源头了。实际上新河的概念已经不存在了。你看这是几年的时间,这个新河成了什么样子了。”
沿着干枯的河床,李平章带领记者继续向下游了解新河的境况,而在几百米外,我们就见到了这样的情景。
“现在新河的水,现在看到的是化工厂的水。”
这里是一家化工厂的排污孔,散发出刺鼻的错臭味,看到这种排放情况,李平章马上拿出了携带的设备,对污水作了监测。
“酸碱度为3.3,我们已经看到它这个水是不达标的。”
在这里汇入污水的新河的河面明显的加宽,水量也开始明显的加大。
“这个酸碱度我们看到,它是3.3。如果正常的话是6到9这个酸碱度也是超标从这可以看到,过去新河的概念就没有了。”
在这里汇入污水的新河的河面明显的加宽,水量也开始明显的加大。
“从这里的可以看到,过去新河的概念已经没有了,现在新河的概念就是这个污水做为源头了。对渭河水水质的影响非常大,像这样的直接注入渭河了,很难保证渭河的水质。”
在排污空的旁边,李平章见到了一位附近村庄的村民,他赶忙走上去了解情况。
“好的还这么红?”
“比这个红得多,还有比这个还红的,嫣红嫣红的,在我们老少住的那个江。”
据这位村民介绍,这些排放的污水,也直接影响到了附近村民的身体健康。
“人就是咳嗽,这气息一闻,一般的人走到这儿都捂鼻子,现在连青蛙都没有看见了。”
这位老汉已经70多岁了,亲眼看到了新河由清变黑变臭,直到现在青蛙都已经无法存在的过程,这些变化也直接影响到了他的正常生活。
“这个是不是不能浇地?”
“没办法的,有时拿试纸,那个黄黄的试纸。”
“你自己家里有没有买这个试纸?”
“有,没有试纸不敢。”
“为什么要买试纸?”
“沙大的不敢,沙大的不敢浇地。”
“一浇以后咋了?”
“一浇地就死。”
这条沿途需要试纸测试的新河就这样向下游流去,继续接纳着沿途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水量逐渐增大,颜色也越来越黑,最终汇入渭河。
采访中,李平章的心情一直很沉重,他说保护渭河就是他的职责。我们再一起来了解一下渭河:渭河发源于甘肃渭源县,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全长818公里,在陕西境内的渭河干流有502公里,流域面积6.71万平方公里,占陕西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聚集了陕西64%的人口、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和80%的国民生产总值,看得出来,渭河确实是陕西的生命河。然而,就在流过陕西的时候,渭河自己却失去了生命。
渭河现状:无水、污染
5月31日,记者赶到了位于宝鸡市境内的宝鸡峡水利枢纽,这里是渭河由甘肃进入陕西后的第一个水利枢纽,可是记者在这里看到的依然是干枯的河床,沙石裸露在外,难道上游的来水只有这些吗?
“用水和来水是相等的,那大概现在的这个水量是多少?”
“现在就是三十立方米每秒。”
这里就是渭河上游的河水,清澈、丰润,那么这样的渭河又流到了那里了呢?
“现在往下补给,补经三个流量。”
也就是说上游来水只有十分之一流入了渭河,而其他的来水全部进入了灌溉渠。
“灌溉需要决定是不是向渭河补给。”
而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为了确保渭河流域的灌溉,去年在这里渭河河道有60多天处于断流状态。
“现在这个水是非常黑,气味非常浓,非常刺鼻。你看一看,通过这个口直接排进渭河的。”
为了了解渭河中游的污染情况,李平章又将记者带到了西安市的生活污水排放处,这些恶臭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的排放进了渭河。而目前关中主要城区生活污水日排放量130万吨左右,实际处理能力不足40万吨,占不到总量的40%。
“西安市经济欠发达的同时,如果完全要靠征税来建这个污水水利场,的确很有难度, 经济上比较困难。”
“基本上这些生活污水都在直排进渭河?”
“是这样的。现在的生活污水基本上,沿渭河流域曲线的水利场,包含西安市百分之六十的城市污水,全部直接排进渭河。”
李平章告诉记者,渭河流域工业废水排放量约为3。2亿吨,造纸企业是渭河污染的重要来源,占工业总排放量的60%。关中地区大大小小的造纸企业最多的时候有近千家,虽然环保部门三番五次检查,不少造纸企业也被迫关停或整治,可仍然无法杜绝污染。
“虽然已经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但依然是污染排放,如果再继续下去,既使这种污染,也是渭河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造纸企业现在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来源。”
记者这次跟随李平章实地考察了渭河沿岸的宝鸡、杨陵、咸阳、西安、渭南等地,他说渭河的现状用三句话来概括就是“上游水少、中游水脏、下游淤积”。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渭河,陕西省环保局前不久在网站上开通了一个“治理渭河大家谈”网上论坛,一起来看一下。
治理渭河大家谈
李平章和陕西省环保局局长何发理是多年的好朋友,他们因为渭河而相知相识,经常会聚在一起探讨渭河的治理问题。不久前,正是在他们俩的策划下,“治理渭河大家谈”网上论坛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他们希望广大群众能够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而今天他们就是来看看网民的反应,并对论坛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真正网站形成一个网络,既有反映作用又有反馈信息。这样可以即时反映了以后就有回应,大大增强他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而谈起渭河的污染,何发理更是感到责任重大。
“环保部门的同志如果不认识到这一个严峻的现实,对人民漠不关心或者置之不理, 就应该说,你没有良知。”
何发理说自己上任以来主要的精力全部都放在了渭河上,倍感责任的他为自己、为渭河的治理制定了一个时间表。
“08年结束之后,把渭河在治理上能够走出一条比较好的路子来,看看从哪里解决 渭河的问题,症结到底在哪里。只要是照这样的劲头干下去,我认为二十年的时间,渭河还是能够解决好的。
何发理介绍,陕西省近期将为治理渭河投入三十二亿元,整个项目计划总投资为四十五亿元,在渭河沿岸加快建设54座污水处理厂,同时增加河道生态用水,加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保护。他说按照他的时间表,2008年之后渭河将变清,这不仅仅是愿望,而是必须实现的目标。
保护渭河,陕西省今年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年底前,宝鸡、咸阳等地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西安市达到45%以上,渭河及支流上的重点污染源全部实现废水达标排放,重要污染物年排放总量比2003年消减30%。随着治理脚步加快,渭河沿岸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变化。
关中地区造纸企业最多的时候有近千家,近年来根据环保排放标准以及生产能力,政府多次大力整顿,现在造纸厂只剩下了140余家。与此同时,现在正在生产企业加快了改造力度,污水排放也在逐步的改善。
“这个是符合标准的,如果不上这一条整顿改造的话,它达不到这个标准。”
“你的鱼呢?”
在渭河的另一条主要支流—沣河边,李平章见到了刚刚钓上来的鱼,他显得非常兴奋,随着沣河水质的改变,在两岸又出现了洗衣服、钓鱼的人们。
“现在你可以看到这个水,有钓鱼的。你看对面那个钓鱼的,现在有钓鱼的,那有洗衣服的,就在前年是根本不能想象的。你看现在这个水非常清是吧。”
作为省市两级环保局的负责人,何发理和李平章都承认几年内解决渭河黑臭问题,是个艰难的目标。但他们说,实现这个目标不仅是为了百姓,也是为了自己,因为渭河也是他们自己的母亲河。
2004年国家水利部通过了《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并上报国务院,2005年底通过国务院审查及批复。根据规划,国家在2010年前,安排投资229亿元进行渭河综合治理,其中在陕投资大约为160亿元,占总投资的69%,而陕西省目前对渭河的系统治理项目计划总投资为四十五亿元,其中近期三十二亿元。无论是何发理还是李平章都在迫切的希望这些资金能够早日到位,早日解决渭河的污染,早日看到渭河恢复其原有的面貌。(主编 张雪梅 编导 姜龙飞 摄像 樊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