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绿色空间 资讯纵览 让滇池水流淌起来

2008-10-09

让滇池水流淌起来

来源:滇池晨报 2007-8-9

http://www.h2o-china.com/news/51092.html

昆明水环境的前世今生之一

    开篇语

    谁能够为我们描绘百年后的滇池会是什么样子?今天,我们生活在滇池之畔,享受着四季如春,沐浴着阳光雨露,可是我们能把这样美丽的自然的馈赠完美地遗留给子孙吗?从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到今天的三百里滇池涌上心头。历史为我们的疑问早已设定了答案。

    由于城市的现代化,二十年来,滇池的污染严重影响着昆明人民生活,对于滇池的治理,已成为云南的社会各阶层生活的重要话题,是关系昆明发展的头等大事之一。经济建设的脚步超越了社会的发展,也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承受力。当前我们的发展已越来越感受到这种差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对环境问题历来重视,今年入夏后,滇池出现蓝藻。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多次作出明确指示。温家宝总理在“三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座谈会上,就“三湖”治理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指出要把治理“三湖”作为国家工程摆在更加突出、更加紧迫、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学规划、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定信心,坚持不懈地把“三湖”治理好。

    云南省委、省政府也对滇池治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今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启动了以“七彩云南,我的家园”为主题的“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在启动仪式上云南省省长秦光荣指出,全省上下要进一步牢固树立保护环境意识,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宁可牺牲一点发展速度,也要守护好云南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使云南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在此关乎民生大计、后代延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上,容不得我们再有第二次开始的机会。

    再造昆明水环境。是时代赋予全体云南人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对于滇池的治理,无疑是大众对滇池的一次再认识过程。只有全社会、各阶层充分动员起来,从自我做起,从小处入手,从长远考虑,从全局安排,共担责任,戮力同心。在人民和政府之间,在企业和社会之间,上下沟通无阻,左右协同作战,以为昆明人民谋福、为后代子孙留益为念,全民参与到滇池治理中,使滇池治理进入到新的局面中。

    本报创办“滇池专版”,推出一系列报道正当其时。正是想通过媒体发挥宣传阵地和舆论引导的作用,广泛主动地参与,为滇池治理摇旗呐喊,为昆明环保事业谏言荐计,为大众传播环保理念。本着正本清源的态度,详实梳理滇池的治理历史和状况,让大众对滇池治理能够达到更深入的了解,充分认识滇池治理的现状。以事实为根据,展现治理工作中的艰难和巨大的付出,呼吁来自全社会的更加理性的关注和支持,从政府和普通民众,都能站在为昆明谋福,为人民谋福的角度,理解治理工作,支持治理工作,参与治理工作。

    2007年5月29日,因太湖蓝藻暴发,造成无锡市自来水水源地水质恶化,一场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几乎席卷了整座城市,城区大量居民家中自来水发臭…

    2007年6月开始,滇池的蓝藻暴发如期而至,昆明官方出面解释,2007年并没有恶化。但他们表示,根据2007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无锡召开的太湖、巢湖、滇池治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要求,要把治理“滇池”作为国家工程摆在更加突出、更加紧迫、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学规划、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定信心,坚持不懈地把“滇池”治理好。

    滇池治污困境

    滇池治理所采取的措施还基本上是治理污染源的方式,如工厂治污、入河河道治污,草海治污等等,即采用“堵”的方式,希望将污染源堵在滇池之外,将滇池内污染严重的区块围堵起来,治理好,则滇池水质自然就提高了。

    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滇池烟波浩渺,泽清水澈,水生动植物繁茂。人们用通俗的话讲是“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摸虾做菜,七十年代游泳痛快”,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了滇池周围“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优美景观。“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1980年流域人口156.8万人,滇池水质III类水,1990年流域人口185.7万人,滇池水为IV类水,至2000年217.7万人时,为劣V类水。

    昆明是全国严重缺水的14个城市之一,人均占有水资源仅为3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量的1/8、世界人均量的1/31。目前的230万人已经处于“渴水”状态,更谈不上置换滇池水体。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云南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了60多个项目的综合治理,累计投资达40.78亿元,但仅达到了滇池污染迅速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的目标,谈不是改善。

    2007年4月昆明市政府发布消息,计划在未来27年内,将投资220多亿元,通过实施环湖截污及环湖生态建设等工程,使滇池外海水质从目前的劣5类水恢复到3类标准,主要采取环湖截污等手段,以期环湖生态得到改善。

    1997年,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提出了“滇中经济区引水方案设想”,云南省政府早将“金沙江调水入滇中”作为“十五”期间我省解决滇中地区水资源平衡问题的重大项目进行了专题研究。以期实施“水体置换”,但这一方案还仅处于研究阶段。

    滇池治理所采取的措施还基本上是治理污染源的方式,如工厂治污、入河河道治污,草海治污等等,即采用“堵”的方式,希望将污染源堵在滇池之外,将滇池内污染严重的区块围堵起来,治理好,则滇池水质自然就提高了。事实证明这种“堵”的方式仅仅只能做到减少污染的迅速恶化。客观上并不会起到根本性改善水质的作用。可以说昆明当前对滇池治理的方式和方法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治理政策多变,未来如何治理依然没有清晰的线路图。

    中国成立之初,昆明城市总人口不过160万,供水取自地下;20世纪60年代水源转自松华坝水库;进入20世纪90年代,已有480万人口的昆明市年需水量高达8.7亿立方米。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昆明市通过大量抽取滇池水来回补城市用水的不足。

    昆明市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周柏村分析说,通水后,昆明市未来供水总能力将达到140万立方米/日,一方面可以减少从松华坝等其他水源地抽水,让它们休养生息;另一方面有一部分水可以供应到呈贡新区,为新昆明建设提供资源保障;此外,还有一部分水可能将用于城市河道的补水和置换,盘龙江中段有望还清,而草海2000万立方米的水也有机会得到置换。

    1999年12月19日,投资近40亿元,建成后将使昆明日供水能力达到140万立方米的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由总库容4.84亿立方米的水库、总长97.72公里的输水线和日供水能力60万吨的自来水厂组成,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2007年6月25日昆明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通水,每日可向昆明市区供应将近60万立方米洁净甘甜的优质水。昆明市民都不再喝滇池水了。

    昆明地处金沙江、红河、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区内无大江大河过境,仅靠大气循环的降雨,通过径流汇于水库和天然湖泊,供城市工农生产和居民生活之用。据测算,昆明市人均水资源量为1650立方米,目前滇池流域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70多立方,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八分之一,仅为全国年人均水平的11%,是全国14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之一。

    掌鸠河耗十年奋战,虽然暂缓了昆明城市居民吸用水困境,但对应着昆明新昆明的宏伟规划,必然带来两方面的问题,其一还是水资源的问题,其二是环湖截污的“堵”的压力问题。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随着新昆明的城市扩大,昆明将要从何处取水,或许滇中调水的工期可能远远超过掌鸠河供水的10年。

    昆明市水系统现状

    近年来滇池的污染十分严重,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治理的“三湖三河”之一。滇池污染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水质污染从7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富营养化日趋严重。

    记者从昆明市水利局了解到,昆明市江、河、湖泊、沟塘众多,盘龙江穿城而过;城内金汁河、运粮河、宝象河、东白沙河、船房河、乌龙河、马料河、捞鱼河、梁王河、大河、柴河、东大河、古城河等20多条河道纵横交错?鸦滇池、翠湖像两颗明珠分别镶嵌于城西南、城中,大部分江河从东、南、北三面呈心状注人滇池?鸦另外,像莲花池、黑龙潭、宝海等以点状分布的小型沟塘举不胜数。所有的这些江、河、湖、塘构成了昆明的城市水系。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昆明人口急剧增长,有些河道遭遇填埋、掩盖、明渠变暗渠等,进人滇池的污染物也随之增加。这不仅降低了昆明城市水系具有的稳定的水源和灌溉、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纳污、防火、军事防御功能,同时也降低了水系改善城市环境、城市景观、塑造城市形象等功能。由此,恢复昆明水城风貌成为昆明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社会和谐型城市的基础之一,是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建设昆明生态城市的必经之路。

    目前滇池主要水系有l2个,主要入湖河流29条。据昆明市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滇池水质1988年以来基本为5类、劣5类。现草海水质劣5类?熏属重度富营养状态;外海水质5类?熏属中度富营养状态?熏与保护目标差距甚远。在已监测的新老运粮河、西坝河、船房河、篆塘河等19条入湖河流中?熏90%以上的河道水质均为劣5类?熏上游水质优于中下游。在入湖污染总量构成中?熏城市生活污染仍占主要地位?熏占入湖总量的52-74%。流域污染负荷主要来源城市生活。随着昆明市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熏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污染负荷急骤增长,由于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滞后?熏不能彻底、有效收集污水?熏旱季仍有40%以上的生活污水得不到处理。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相比?熏入湖主要污染负荷总量仍呈大幅上升趋势。

    滇池污染是一个令人揪心的话题。为了净化这五百里滇池的浑浊波涛,“七五”以来国家和云南省相继投入滇池污染治理的经费突破了40亿元。这些来自中央、地方政府的款项和世界银行的贷款虽然有效地缓解了滇池生态环境的恶化,却未完全根治滇池污染。目前仍属5类重污染湖泊。

    近年来滇池的污染十分严重,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治理的“三湖三河”之一。滇池污染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水质污染从7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富营养化日趋严重。造成滇池水污染的原因:一是滇池地处昆明城市下游,是滇池盆地最低凹地带;二是生活污水进入滇池;三是工业废水进入滇池;四是农业面源污染;五是滇池流域城镇化迅速发展;六是滇池属于半封闭性湖泊,缺乏充足的洁净水对湖泊水体进行置换;七是在自然演化过程中,湖面缩小,湖盆变浅,进入老龄化阶段,内源污染物堆积,污染严重。

    重塑昆明水系

    恢复水城风貌的目标是以滇池为主,形成一湖四片,通过对草海治理、盘龙江治理和截流污水、河道清淤、回补清水、修复生态等,以实现河道水体流动,部分河道实现河水清澈,河中见鱼。

    在明清时期,滇池号称800里滇池,滇池自身没有出水口,还常常闹水灾,但正因为滇池盆地的水面宽广,使滇池盆地及周边区域降水丰富,河流错杂,形成了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

    改革开放20年来,昆明市的国民经济、城市规模、人口数量、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水环境质量状况不断恶化的情况也表现得十分突出。经济发展初期,人们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对经济快速发展给水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虽有所认识,但限于资金短缺,加之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能集中较大的力量对污水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1990年以前,昆明市甚至没有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有的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水体,有的虽有处理设施,但运转不正常,形同虚设。

    滇池位于昆明下游地带,整个城市地形呈南高北低态势,城市污水和雨水排入滇池后通过海口流入普渡河,汇入金沙江。滇池在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期,水质呈黄色、淡黄色,透明度约为1~1.5m。过去,昆明市受城市规模、工业生产、人口数量及生活水平的限制,排放的污染负荷没有超过滇池水体的自净能力,滇池得以维持生态平衡。随着生产和生活用水量的迅猛增加,城市排出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负荷大幅度增加,这种生态平衡关系已经被严重破坏,这是造成滇池水质严重污染和恶化的根本原因。

    从60年代开始到现在,滇池水自身已经污染严重,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一样,虽然有大量的水源,但确是污水,不可利用。如何将污染的滇池水治理好,就目前已经成了一件很难之事,续继围堵截“城市污水”也面临着强大压力。如规划图上所示,整个滇池盆地全部城市化后,城区面积将远远大于滇池水面目前的面积,滇池就如一位美女,头顶一巨盆污水,随时有灭顶之灾。

    如何解决一方面昆明附近丘陵河流干困,城市缺水干燥,气温不断上升,春城美名日衰,重新建立起昆明盆地的地表水系,让城市与生态和谐发展,恢复老城的水城,打造新城的河流交错,并将昆明建成山水城市。“滇池水循环利用,让滇池水流淌起来”,将是解决之道。

    让滇池水流淌起来,就是将通过建设逆向的水流通道,将滇池水从滇池输送到四围的环山,让滇池水重新从古时的河道流回。以实现重建盆地的水系,恢复原有的地表水资源,逐步恢复盆地的蒸发量,逐步恢复原来的生态。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的城市规划专家董娜认为,随着昆明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河湖水系的效益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恢复水城风貌的目标是以滇池为主,形成一湖四片,通过对草海治理、盘龙江治理和截流污水、河道清淤、回补清水、修复生态等,以实现河道水体流动,部分河道实现河水清澈,河中见鱼。昆明城市水系的治理应满足四个要求?押防洪排涝标准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能够提供安全稳定的水环境?鸦河水清洁,生态平衡,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鸦充分利用水系的自然格局,体现昆明城市的水文化特色?鸦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水系治理要集景观、生态、文化等功能于一体,以显示水系在昆明城中的主体地位。

    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考虑生物多样性,为水生、两栖动物创造栖息繁衍环境,既有利于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又有利.于提高河流自净能力。除满足泄洪的要求外,还应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征及水流的多样化,只有水流的多样化才有水生物的多样化。在治理水系时,既要注重其功利性价值,如防洪、灌溉等,尽量保持多种自然力作用下形成的河床、河?穴湖?雪岸的自然形态,保持原有的视觉美感和亲水性,避免河岸陡直、落差大、水流快带来新的安全问题。同时也要注意景观与生态的综合作用。在解决河道瓶颈的基础上,保持河道的自然弯曲,收放有致?鸦尽可能多增设一些蓄水湖池,有益于防洪?鸦尽可能恢复水系的贯通网络,有保护和自我更新能力。如根据盘龙江上、中、下游不同的生态景观功能特点及要求,上游段恢复区域内的滨水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鸦中游段集中在绿化改良、开放空间,主要侧重景观效果,营造城市绿化带或休憩公园,以增加局部软环流,造氧和滞洪?鸦下游段绿化河堤,防止水土流失,建设生态河口景观,在滇池人口处附近建设生态湿地,改善河道进人滇池水体的质量,增强景观效果。这样既安全又可打破单调的硬线条,增加生机。或者可以建立水体、护岸、林带、公园的自然梯度。在草海沿岸建设湖滨湿地,恢复水生生态,构建水污染防治的最后一道屏障,形成一个具有自我维持和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提高草海的自净能力,并与周围社区和景观融为一体,提升沿岸自然生态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