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的行动 环境论坛 20190926记者沙龙

20190926记者沙龙

汪永晨

2019-09-26

今天下午绿家园记者沙龙请来了国家减灾专业委员会的原主任程晓陶先生。常常觉得我们的记者沙龙就像是一餐盛宴,丰富的内容,可以让我们学习享受和引导今后对问题的理解。

          原来生态文明就是我们中国自己发明的词,后来翻译了成英文,然后再从英文翻过来。

         程先生说,生态文明并不是说,农业文明结束了进入了工业文明,现在又进入了生态文明阶段。他认为,我们中国工业文明还没有走完,现在是在我们的农业文明中加入了生态文明经历着工业文明这个过程。

          程先生说,我们现在对污染企业就是罚款,但是日本他们对污染企业的惩罚是这样的,你造成的污染没有钱治理,国家可以给你贷款,然后你用这个钱不光治理,还可以总结出一些新的科学技术防止以后再污染。如今日本的很多环保措施技术是卖给世界各地的,如果仅仅是罚款,这个企业关门了,老百姓也会受损失,日本造成水俣病那个企业后来花了300亿日元,改进了生产方式赔偿了社会损失,这样的做法就不是两败俱伤。

        所以我们现在对污染企业的关门、罚款,是不是也可以有一些新思路呢?


        程先生说,其实现在很多的时候,人们把自然灾害说成是人祸也不公平,因为现在的自然灾害虽然人员的伤亡大道减少了,但是经济损失却大大增加,过去一个自然灾害损失,可能是几百万几千万,现在来不来就上亿。7.21北京大水的损失113个亿。这么大的损失和以前的救灾的概念就不一样了。


          以前救灾,民政、财政、防灾办解决一下灾后的民生问题。现在都是集约化生产,他们曾经在一个地方发生水灾后听养猪专业户说,他养了一万多头猪保险,只陪80头种猪,其他的不陪,本来建猪圈就是银行贷款,现在猪圈修了不到一年被水淹了,银行还能给他贷款吗?他的出路在哪里,所以这是新时期的救灾要面临的挑战。

         今天的听者有一位是来自做城市规划的专业人士,听了程先生的这番话。她说,在做城市规划的时候,对减灾、防灾、救灾这样的系列问题,真的是需要多听专家们来多讲一讲。

        我们的记者。沙龙当然不仅仅是听专家们讲,更希望有记者,把这些知识传递到更多的公众那儿。

         像去年寿光的水灾,很多媒体一直也认为是水库放水造成了很多人为的灾难。

        程先生说作为国家减灾办,他们对这些事件的分析是要从更大范围去思考。比如说如果当时不这样放水,那么寿光上游了一个移民村就会有生命威胁。放,下游造成了很多伤害,和经济损失。

         所以怎么样能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现实,就更需要专家们和管理者有更丰富的认识自然的常识及能力。用社会发展的角度面对挑战。首先要认识到,这和以前的救灾大大不同了。当然,我们公众对此应该也要有新的认知和新的面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