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八月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八月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2022-08-04

  •  导读:八月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 水利部:到2025年新建100家以上国家水利风景区

  • 水利部部署南海热带低压暴雨洪水防范工作

  • 我国成功发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

  • 焦化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分三步走

  • 吉林省29座水库水位超汛限

  • 玉溪:万余株红柳筑起星云湖生态保护屏障

  • 超54亿元投入漓江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

  • 四川成立首个公路生态环境科研平台

  • 日媒: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设施建设工程正式开工

  • 新西兰发布首个气候变化适应计划:“我们要为流离失所做好准备”

  • 联合国警告:美国两个最大水库水位已降至“危险水平”

  • 全国首例渔业领域“蓝碳”赔偿案在榕执行

  •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命健康

  • 让城市生态与文脉传承并向而行

  • 海豹妈妈靠“牺牲”提升后代潜水能力

  • 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发现畜禽粪污净化与利用新机制



-全文共5404个字,阅读时间大约5~10分钟-




水利部:到2025年新建100家以上国家水利风景区

《经济参考报》记者8月4日从水利部获悉,近日,水利部印发《关于推动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充分发挥水利设施功能、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推动新阶段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指导意见》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水利设施和水域岸线保护,强化水文化建设,在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平稳运行、功能全发挥的前提下推动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信息来源:经济参考报)


水利部部署南海热带低压暴雨洪水防范工作

8月3日17时,我国南海海面活动的热带扰动加强为热带低压,并于8月4日9时40分前后在广东省惠东县沿海登陆,预计将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受其影响,8月4—6日,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将有大到暴雨,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我国成功发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

北京时间2022年8月4日11时0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遥四十运载火箭,成功将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以及搭载的交通四号卫星和闵行少年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主要用于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陆地生态和资源调查监测、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监测评价,并为环保、测绘、气象、农业、减灾等领域提供业务支撑和研究服务。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30次飞行。(信息来源:CCTV)


焦化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分三步走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网站8月3日发布《焦化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焦化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分三步走: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2035 年力争减碳30%,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印发的《焦化行业“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焦化废水产生量减少30%,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产生量分别减少20%; 能源管控中心普及率到达50%以上;全流程信息化管控系统应 用达到50%以上,智能制造在焦化行业有所突破;以及重点区 域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提高节能降耗效率水平等措施。对此,《方案》明确,焦化行业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通过采取有效的技术与管理措施,到2035年具备减碳30%的能力,最终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信息来源:中国环境APP)


吉林省29座水库水位超汛限

记者从吉林省水利厅获悉,8月3日5时—4日5时,吉林省中部和南部部分地方出现中雨到大雨,个别乡镇出现暴雨和大暴雨,其他地区雷阵雨。全省平均9.0(单位:毫米),降水量前十位为:集安蒿子沟村146.5,集安大青沟村118,蛟河乌林沟村100.4,双阳土顶子小学78.0,九台放牛沟村75.6,磐石松山镇70.6,永吉北大壶镇养老院69.8,长春合隆镇69.4,磐石马蹄村68.7,农安元宝沟68.6。据今日8时统计,全省有29座水库水位超汛限,其中,月亮湖1座大型水库超汛限水位0.36米,黑顶子等3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0.09~0.8米,中育等25座小型水库超汛限水位0.01~0.3米,均在有序泄流。所有江河均在警戒水位以下运行。(信息来源:CCTV)


玉溪:万余株红柳筑起星云湖生态保护屏障

近期,江川区在星云湖西南岸实施红柳栽植工程,完成1万余株红柳栽种,为星云湖保护筑起一道美观坚实的生态屏障。据了解,红柳又名柽柳,属柽柳科,具有高耐盐碱、耐旱、耐贫瘠、耐水湿、耐寒冷、抗风蚀沙埋等特性,是土地改良、防风固沙、湿地绿化和行道树种植的优良品种。江川区水利局项目负责人介绍,此次红柳栽种采用扦插方式,并按照科学合理的标准进行栽种,栽种面积约41.35亩,下一步将持续跟进栽植和后期养护等工作,最大限度提高红柳的成活率。(信息来源:玉溪网)


超54亿元投入漓江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

8月3日,记者从桂林市自然资源局获悉,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近日成功入围国家“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成为我区第一个纳入国家“十四五”期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也是目前桂林市获中央财政支持资金额度最多的单体项目。近年来,为让漓江流域的老百姓切实享受到生态保护释放的红利,从而实现“山清水秀民富”的目标,桂林市不断加大对漓江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漓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今年1—6月,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漓江排名全国第三。(信息来源:广西日报)


四川成立首个公路生态环境科研平台

四川省公路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日前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四川首个公路生态环境科研平台。近年来,公路建设发展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工程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大环境来看,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是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公路建设面临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融合发展等新课题。从四川实际来看,全省公路网特别是高速公路正往盆周山区、干热河谷等生态脆弱区延伸,衍生出一系列新问题。作为一个科研平台,未来,工程中心将聚焦公路生态环境,就面临的重大、关键以及共性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并将成果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上,提升四川公路交通行业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时,为切合四川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开展建设试点,工程中心发展方向主要为绿色低碳、生态景观、污染防治、水土保持。(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





日媒: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设施建设工程正式开工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4日上午,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正式启动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海设施建设工程。据报道,该工程预计2023年春季完工,但若因天气等因素致工期延误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在2023年夏季完工。不过,报道指出,当地居民仍然担心核污水排海会带来损失,即使排海设施完工,实际能否排放仍需获得当地理解。(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西兰发布首个气候变化适应计划:“我们要为流离失所做好准备”

3日,新西兰气候变化部长詹姆斯·肖(James Shaw)发布了国家(气候变化)适应计划(National Adaptation Plan)的最终版本,以应对未来六年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新西兰政府称,目前气候变化的一些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据估计,新西兰全国沿海地区有7万所房屋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还有数千所位于水道附近的房屋也面临着风险。詹姆斯·肖说:“国家适应计划意味着,除了通过减排计划努力减少我们的气候污染之外,我们还将为即将到来的且不可避免的变化做好准备。新西兰需要为人们因海平面上升而流离失所做好准备。”据悉,该计划的发布在新西兰尚属首次,但其前期草案经过了数月的公众咨询。(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联合国警告:美国两个最大水库水位已降至“危险水平”

据美国《国会山报》3日报道,联合国当地时间2日发出警告称,美国最大的两处水库受气候变化影响,水位已降至“危险的低水平”。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数据,目前美国米德湖和鲍威尔湖这两大水库正接近达到“死池”状态,这意味着水位太低以至于下游断流。一旦断流,当地的水力发电站将停止工作,危及该地区数百万人的电力供应。(信息来源:海外网)





全国首例渔业领域“蓝碳”赔偿案在榕执行

日前,全国首例以“蓝碳”赔偿渔业生态环境损害的案件在福州执行。“7月21日,违法行为人林某某通过福建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购买了福建亿达公司的1000吨海洋碳汇,并予以注销,用于弥补因其非法捕捞对渔业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福州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渔政渔监科二级主任科员邵志泉告诉记者,这是全国首例以海洋碳汇赔偿渔业生态环境损害的案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让损害生态环境者不仅受罚,还要为生态环境的修复‘埋单’,通过经济手段助推生态环境保护,体现了‘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认为,此次福州创新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方式,实现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与国家“双碳”战略的有机衔接,是海洋碳汇价值补偿在福建省的一次成功实践,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意义重大。(信息来源:金台资讯)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命健康

良好的环境是人们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和健康观念深入人心,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有了大幅提升,然而现实中,仍有部分个人或企业单位对环境治理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不够了解和重视,乱扔垃圾,肆意排放噪声、粉尘和尾气等情况不时出现。环境污染所导致的健康危害通常不易被察觉,发展呈渐进性,人的身体一旦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此时损害往往难以逆转。因此,不管是环境治理还是健康管理,事先预防比事后“医治”更为重要。这既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更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我国环境保护法也明确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环境就是民生,环境保护就是要满足人们的基本健康需求,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保护环境也是保护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信息来源:法治日报)


让城市生态与文脉传承并向而行

《管子》云:“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与自然和谐、风景如画的城市,即符合古人的规划理念。山水林田湖是城市生命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随意侵占和破坏。如果不保护好生态文明,那么城市就会失去生机活力,甚至会因生态环境恶化,而陷入巨大的生态危机,威胁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与城市的未来发展。过去,有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中,因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而导致城市的自然蓄水、调节能力下降,降低了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等风险的能力,有可能带来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警醒我们必须保护好城市生态。(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海豹妈妈靠“牺牲”提升后代潜水能力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韦德尔氏海豹会将肝中的铁转移至乳汁中,以此提升后代的潜水能力。这个过程会牺牲母亲自己的潜水能力,导致它们的潜水深度和潜水时长都有所减少。韦德尔氏海豹因潜水能力而闻名,已有记录的最长潜水时长为96分钟,这种能力离不开它们血液和肌肉中大量存在的含铁蛋白。和其它海豹科成员相比,它们的哺乳期较长(6—7周)。雌性韦德尔氏海豹不会每年繁殖,这可以让研究人员比较繁殖期与非繁殖期雌海豹在不同季节的差异。团队认为,与非繁殖期雌海豹相比,这种铁转移不仅会使雌海豹断奶后的铁储备减少,还会令它们的平均潜水时长缩短约5分钟。(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发现畜禽粪污净化与利用新机制

近日,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畜禽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创新团队对沼液藻菌共生净化系统中生物絮凝的发生机制进行了解析,发现了一种新的藻菌之间的信号交流机制,为畜禽养殖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固碳减污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据该团队研究员王文国介绍,藻菌共生净化是一种将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的技术,兼具固碳减污双重效果。在一些藻菌共生系统中可以形成生物絮凝体,实现微藻的沉降、收集,降低污水处理和微藻养殖的成本。研究团队前期构建了畜禽粪污沼液的藻菌共生净化系统,获得了稳定的生物絮凝体系。(信息来源:中国科学报)





编辑 | 杜陈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绿家园江河信息均采集公开的新闻门户网站,仅供参考


绿家园新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一区4号楼

绿家园邮编:100007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绿家园邮箱:g84039930@126.com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

退订每日江河信息:请发送退订至邮箱g8403993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