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七月二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七月二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2022-07-27

  •  导读:七月二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寻踪消逝的白鲟:“再不保护好,要出大问题的”
      面对大坝,鱼儿要如何跳跃实现洄游?引发各界关注
        重庆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6%
          济南:“三水统筹”让黑臭水体焕发新生机
            开展滁河禁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 苏皖携手禁渔护鱼
              南昌:赣江干流10个断面较历史同期首次全部达到Ⅱ类
                探索生态养殖的“绿色之变”:海南文昌创新推动海水养殖综合整治
                  陕西省生态领域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加强 制定修订21部地方性法规
                    青海:“绿电”行动探路减碳节能 
                      巴基斯坦遭遇多轮强降雨天气 引发洪涝灾害
                        德国投资40亿欧元实施“自然气候保护行动计划”
                          极端天气致印度比哈尔邦至少26人死亡
                            男子非法捕鱼被判巡河318天
                              由巨魔芋观赏热潮引发的思考 
                                引导全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 
                                   鲸鲨最大杂食动物
                                    珠穆朗玛峰出现异常,威胁10亿人生存?



                                    -全文共4804个字,阅读时间大约5~10分钟-



                                    寻踪消逝的白鲟:“再不保护好,要出大问题的”
                                    中新网北京7月27日报道,近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以下简称:IUCN)更新物种红色名录,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长江白鲟被正式宣布灭绝。消息一经公布便引发热议。在本次更新的名录中,不仅白鲟被宣布灭绝,而且还有中国特有的长江鲟也被宣布野外灭绝。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危起伟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解释,灭绝是指在野外的、原本的栖息地和人工繁殖条件下都找不到活体的物种。野外灭绝则是野外已没有活体,仅有人工和迁地保护的物种群体。其实,白鲟灭绝已不是新消息。早在2010年,危起伟就曾与团队联合国外同行做出过模型,观测数据并记录,推测出白鲟已经灭绝。(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面对大坝,鱼儿要如何跳跃实现洄游?引发各界关注

                                    每每提起大坝,我们都会想到它是国家和人民的好工程,是防汛抗洪和水力发电的大工程,但是对于大江大河的鱼来说,它是“回家路”拦路虎。如果鱼类不能及时回家产卵,那么它们就会面临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的危险。已基本建成贵州八吝大坝水电工程,因未设置过鱼设施,阻隔了鱼类迁移、洄游通道,对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斑鳠生命周期、栖息空间、生活习性造成影响,被社会组织自然之友告上了法庭。近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这起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引发各界广泛关注。(信息来源:中国环境APP)

                                    重庆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6%

                                    记者近日从重庆市林业局获悉,根据最新监测数据,重庆市草地面积2.36万公顷,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6%。据重庆市林业局资源处负责人介绍,重庆市从2020年6月起,全面开展草原资源调查监测工作,近日相关监测成果报告已通过专家审查。通过本次监测工作,全面摸清了重庆草原面积、类型、生态状况等资源本底情况,建立了草原资源信息数据库,为年度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动态监测等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信息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济南:“三水统筹”让黑臭水体焕发新生机

                                    为彻底整治这两条沟的水体黑臭、雨污合流等问题,济南市将两条沟的黑臭水体治理同华山湖湿地项目整体规划实施,突出“渗、滞、蓄、净、用、排”,并创新使用“清水型生态系统构建技术”,目前已完成水生植物栽种约160万平方米,投放各类鱼贝生物10余万尾。经治理,黑臭水体消除了,水质明显改善,透明度大部分已超过1米。(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

                                    开展滁河禁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 苏皖携手禁渔护鱼
                                    滁河是长江一级支流。2021年,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启动后,来安县与南京六合区、江北新区构建了一个联席会议平台,建立协作共管、联合联动、执法处置、信息共享、联合宣传5项机制。据统计,一年多来,该县组织开展禁捕执法巡查约400次,陆上巡查27500公里、水上巡查2000公里。现场驱离垂钓人员1400余人,收缴违规网具20余张。在滁河来安段多个河段开展增殖放流活动,陆续投放草鱼、鲢鱼、鳙鱼等鱼苗100万余尾,助力渔业资源增殖和水域生态环境修复。(信息来源:安徽日报)

                                    南昌:赣江干流10个断面较历史同期首次全部达到Ⅱ类
                                    记者日前从江西南昌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南昌市全市11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稳定为90.9%,赣江干流10个断面较历史同期首次全部达到Ⅱ类水质;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另据生态环境部通报,今年1—6月,南昌市国考断面水质综合指数降低16.39%,水质改善幅度位于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19位。(信息来源:中国环境APP)

                                    探索生态养殖的“绿色之变”:海南文昌创新推动海水养殖综合整治

                                    海南省文昌市冯家湾畔,新厂房陆续落成投产,光网、路网、电网、气网、水网“五网”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一座现代化的渔业产业园初具雏形,这里正是文昌探索生态养殖、推动渔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曾经的冯家湾,密布的鱼塘像一块块伤疤,海岸带遍布一条条取水管道,养殖废水直排大海……水产养殖粗放扩张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2017年,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在海南督察时指出,“文昌、琼海两市交界的冯家湾海域海水养殖最为集中,部分区域沙滩已淤泥化”。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落实环保督察整改,推进渔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信息来源:经济参考报)

                                    陕西省生态领域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加强 制定修订21部地方性法规

                                    陕西省在关中地区和渭河、汉丹江流域实施生态补偿,补偿资金约8.39亿元;对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全面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持续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加快黄河西岸绿色廊道建设,开展新型淤地坝试点,巩固毛乌素沙漠治理成效;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保护,汉江、丹江出境断面始终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6.8%和92.8%,全省水环境质量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信息来源:陕西日报)

                                    青海:“绿电”行动探路减碳节能 

                                    6月25日至7月29日,青海开展为期35天的“绿电5周”活动。其间,青海使用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供电,实现了生产生活用电碳的“零排放”。据了解,青海省自2017年起每年实施“绿电”行动,5年累计清洁供电251.56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114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058万吨;新能源发电量占比从19.4%提升到31.8%,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方共赢。(信息来源:国家电网澎湃号)




                                    巴基斯坦遭遇多轮强降雨天气 引发洪涝灾害
                                    受季风影响,6月中旬以来巴基斯坦遭遇多轮强降雨天气侵袭,引发洪涝灾害。据巴国家灾害管理局25日公布的报告,截至24日,强降雨在巴基斯坦共造成至少310人死亡、295人受伤。(信息来源:新华社)

                                    德国投资40亿欧元实施“自然气候保护行动计划”

                                    德国联邦环境部近日报道,联邦政府计划在2022—2026年间提供总计40亿欧元,用于实施“自然气候保护行动计划”,通过保护和恢复自然,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气候保护,为德国应对气候变化做出重大贡献。在该行动计划下,资金将用于泥炭地再湿润、洪泛区恢复以及森林、土壤和水体的保护,提高生态系统对干旱和洪水等气候危机的抵御能力,从而保护自然资源和民众生命财产安全。(信息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极端天气致印度比哈尔邦至少26人死亡

                                    印度媒体27日报道,印度比哈尔邦26日遭遇雷电暴雨极端天气,导致至少26人死亡。报道说,绝大部分死者都是在农田务农的农民。比哈尔邦首席部长库马尔当天宣布将向每个死者家庭提供40万卢比(约合5007美元)的补偿金,并呼吁人们遵循灾害管理部门的建议,尽可能不在恶劣天气出门。比哈尔邦气象部门预测,未来48小时内,该邦多地仍将遭遇雷电暴雨极端天气。(信息来源:CCTV)





                                    男子非法捕鱼被判巡河318天
                                    今年53岁的男子肖某系赣州市城市管理局水上环卫所合同制工作人员,主要负责章江河段杨梅渡大桥至飞龙岛大桥段的河面清洁工作。2010年1月开始,肖某在下班之后会使用渔网在该河段捕鱼并售卖。2021年10月26日,民警在肖某所居住的船上将其抓获,并在船内扣押作案用的单股综丝材质的三层刺网9副。经认定,肖某非法捕捞活动对章江河流域水生生物造成的损失为73151.2元。6月16日,赣州经开区人民法院一审以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判处被告人肖某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一年,同时全部支持了检察机关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判处被告肖某以劳务代偿方式赔偿生态修复费用73151.2元,即对章江河流域的河面进行垃圾清理、巡视并报告破坏河域生态资源违法行为,共计318天;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公开赔礼道歉。目前,一审判决已经生效。(信息来源:法治日报)



                                    由巨魔芋观赏热潮引发的思考 
                                    除了植物本身的特质自带“流量”,人们对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度以及国家植物园影响力的提高也是重要原因。三株巨魔芋首次在人工栽培状态下群体开花,正是国家植物园在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和栽培养护方面的努力成就了这一幕奇景,这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国家植物园设立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科技与人文的共同作用。随着人们对神奇植物的好奇心越来越浓厚,也需要发掘、打造更多像巨魔芋这样的“植物明星”。如何把神奇植物的故事讲得生动,从而更广泛地进行科普教育,是值得探索和努力的方向。(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

                                    引导全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 

                                     生态环境治理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积极引导全民有序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主体多元化发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从现实经验看,全民参与历经政府、企业及各种社会主体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互动,基本形成了由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也是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运行良好的重要标志。因此,以全民有序参与的方式,可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来源:学习时报)






                                    鲸鲨最大杂食动物
                                    海洋科学家发现鲸鲨除了吃浮游生物和鱼类外,也会以植物为食,这使该标志性鱼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杂食动物。相关研究7月19日发表于《生态学》。鲸鲨是滤食性动物,人们长期观察到它们在西澳大利亚宁格罗暗礁群捕食磷虾。但当研究人员分析鲸鲨的活组织样本时,发现这些动物实际上吃了很多植物。这一发现使长达18米的鲸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杂食动物。“这让我们重新思考鲸鲨到底以什么为食、它们在公海中如何活动。”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鱼类生物学家Mark Meekan说。(信息来源:中国科学时报)

                                    珠穆朗玛峰出现异常,威胁10亿人生存?
                                    2022年7月13日上午,“巅峰使命-2022”珠峰联合科考学术交流活动在北京举行。极高海拔冰芯钻取小组组长、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徐柏青研究员指出,珠峰科考首次成功获取了海拔6500米、7028米和8848米冰雪样品,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极高海拔冰雪在加速暖化和融化;极高海拔环境变化具有显著的梯度特征;1860年以来,珠峰极高海拔地区印度季风降水变化幅度巨大,且自1950年代以来持续降低,而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在持续加强。喜马拉雅山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珠穆朗玛峰是其主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下,喜马拉雅山也在加速消融,有科学家预测,这一现象很有可能会造成珠穆朗玛峰的“垮塌”。(信息来源:净水科普馆)





                                    编辑 | 杜陈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绿家园江河信息均采集公开的新闻门户网站,仅供参考


                                    绿家园新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一区4号楼

                                    绿家园邮编:100007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绿家园邮箱:g84039930@126.com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

                                    退订每日江河信息:请发送退订至邮箱g8403993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