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五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五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2022-05-30

 导读:五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 壶流河家事——聊聊家庭教育

  • 绿家园乐水行走二道河

  • 珠江流域西江发生2022年第1号洪水

  • 南方地区陆续进入主汛期,自然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Ⅳ级响应

  • 白酒“新国标”、噪声污染防治……这些新规6月起正式实施

  • 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保护、恢复和种植700亿棵树

  • 安徽加强科技支撑助力生态保护修复

  • 7县78站降雨超过100毫米 江西启动防汛救灾Ⅳ级应急响应

  • 青海:40余名生态管护员为藏羚迁徙护航

  • 气候变化让印巴发生热浪可能性增加30倍

  • 毁林采矿先后形成5个采矿点!这起案件终于告破了

  • 迷失法国塞纳河虎鲸将被安乐死

  • 讲述蝴蝶与人类的故事——读《彩虹尘埃:与那些蝴蝶相遇》

  • 野生动物保护频上热搜说明了什么?

  • 淡水缺了 “非常规水源”来补



-全文共4744个字,阅读时间大约5~10分钟-




珠江流域西江发生2022年第1号洪水

受降雨影响,珠江流域西江上游龙滩水库5月30日11时入库流量涨至10900立方米每秒,依据水利部《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编号为“西江2022年第1号洪水”,为今年我国大江大河首次发生编号洪水。水利部维持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指导相关地区加强水工程调度和运行管理,保障防洪安全。(信息来源:CCTV)


南方地区陆续进入主汛期,自然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Ⅳ级响应

当前,我国南方地区陆续进入主汛期,江南、华南、西南等地已经遭遇多次强降雨过程,接连发生贵州织金、四川荣县、福建武平等多起地质灾害。澎湃新闻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为应对本轮强降雨,自然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Ⅳ级响应。同时,自然资源部66名专家分赴各地,一线驻守加强基层地质灾害防御技术支持,联合各省专家队伍,指导趋势研判、监测预警和避险转移,协助优化落实防灾预案,做好应急救援技术支撑。据气象部门预报,5月28日至31日,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地区自北向南有较强降雨过程,局地雨量可达150~200毫米。经研判,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等省份局地灾害风险较高。根据《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御响应工作方案》有关规定,自然资源部于27日18时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Ⅳ级响应,增派上述省份现场专家技术力量。(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白酒“新国标”、噪声污染防治……这些新规6月起正式实施

湿地保护工作全面进入法治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将于2022年6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专门针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立法保护,共7章65条,将引领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全面进入法治化。湿地保护法明确,禁止占用国家重要湿地;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应当避让湿地;鼓励单位和个人开展符合湿地保护要求的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教育、自然体验等活动;加大对重要湿地保护的财政投入,加大对重要湿地所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擅自占用、破坏国家重要湿地的,按照违法占用湿地的面积,处每平方米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一亩地最高处罚可达660多万元。

噪声污染防治有法可依

2022年6月5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施行,鼓励、支持低噪声工艺和设备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鼓励开展宁静小区、静音车厢等宁静区域创建活动。禁止驾驶拆除或者损坏消声器、加装排气管等擅自改装的机动车以轰鸣、疾驶等方式造成噪声污染;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持续反复发出高噪声的方法进行广告宣传。同时提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饲养宠物和其他日常活动,应当尽量避免产生噪声对周围人员造成干扰;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场所活动,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进行室内装修活动应当按照规定限定作业时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轻噪声污染。(信息来源:中新经纬)


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保护、恢复和种植700亿棵树

5月27日,国家林草局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对近日社会关注较高的“10年植树700亿棵”的中国行动目标进行详细解读,中国将在2021—2030年的10年间种植、保护和恢复700亿棵树。世界经济论坛于2020年年会上发起“全球植万亿棵树领军者倡议”,提出“在2030年前,保护、恢复和种植一万亿棵树”的目标任务,以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为响应倡议,中国政府提出了“力争10年内种植、保护和恢复700亿棵树”的中国行动目标。5月24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正式宣布这一行动目标,引发广泛关注。(信息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安徽加强科技支撑助力生态保护修复

记者30日从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安徽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按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理念进行重大工程项目部署,注重科学性、整体性、系统性,同时提出,加强科技支撑助力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从维护国家及省生态安全出发,突出巢湖生态绿心、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生态屏障以及长江、淮河、新安江、江淮运河生态廊道的“一心两屏四廊”骨架支撑作用,并体现淮北平原和江淮丘陵差异化的生态基底,将该省国土空间划分为全覆盖的9个修复分区。(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7县78站降雨超过100毫米 江西启动防汛救灾Ⅳ级应急响应

5月28日16时至29日16时,江西多地暴雨,共7县78站降雨超过100毫米。其中,九江市武宁县清江乡清江165.0毫米,九江市修水县四都镇四都162.0毫米,上饶市鄱阳县枧田街乡东源160.0毫米。截至5月29日15时统计,此次灾害过程已造成南昌市湾里管理局,九江市武宁县、修水县,上饶市广信区、信州区、广丰区、铅山县、玉山县、横峰县、三清山管委会等10个县(区,含功能区)1万人受灾,紧急转移284人(其中紧急避险转移88人,紧急转移安置196人),需紧急生活救助4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30公顷,绝收62公顷,倒塌房屋1户3间,严重损坏房屋2户3间,一般损坏房屋47户175间,灾情还在进一步统计核查中。目前,江西省应急管理厅已启动防汛救灾Ⅳ级应急响应。(信息来源:CCTV)


青海:40余名生态管护员为藏羚迁徙护航

5月27日,记者从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获悉,当地40余名管护员正在执行今年的藏羚迁徙护航行动。进入5月,位于三江源深处的玉树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勒池草原,历经一次次降雨,草场逐渐变绿,草原深处一群群的藏羚聚集,准备前往数百公里外的可可西里太阳湖、卓乃湖产羔。为了让藏羚在迁徙过程中不受或尽可能少受人类干扰,今年5月中旬起,由曲麻莱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组织的40余名生态管护队员组成的藏羚迁徙护航队,为藏羚迁徙护航。藏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旗舰物种,它的长途迁徙被称为是世界上气势恢宏的有蹄类动物大迁徙之一。雌性藏羚在每年5月开始,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等地前往可可西里卓乃湖、太阳湖等地产羔,7月至8月产羔结束后陆续返回原栖息地与雄性合群。(信息来源:西海都市报)







气候变化让印巴发生热浪可能性增加30倍

自今年3月初起,印度和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一直处在极端高温天气下。世界天气归因组织近日发布对这场热浪的归因分析,指出气候变化让本次热浪发生的可能性增加了30倍。“高温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很常见,但不同寻常的是,这次热浪事件开始得很早,持续时间很长。”印度理工学院大气科学中心教授Krishna AchutaRao说。为了量化气候变化对两国这轮持续极端高温的影响,科学家分析了天气数据和计算机模拟结果,使用经过同行评议的方法论,将19世纪末以来全球变暖约1.2摄氏度的气候(对应现实中的情况)与过去的气候进行比较。(信息来源:中国科学报)





毁林采矿先后形成5个采矿点!这起案件终于告破了

近日,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警方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成功破获一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嫌疑人朱某某被警方依法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2019年,武平县万安镇石寮阁石场非法占用林地案被列入中央环保督查案件,武平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接案后立即介入开展调查,初查发现该石场从1994年开始采挖,先后形成了5个采矿点,其间有整合又有拆分,股东也有增加和减少,虽然在采挖石矿的过程中被占用林地总面积已经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但具体涉案人员是否构成犯罪则由于时间跨度长,涉案人员众多,占用林地的状况不断变化,而且其间又有被林业行政处罚过几次,使得案情异常复杂。几年来办案民警走访调查了大量的证人,仍没有取得大的突破。其间,武平县公安局多次主持召开案情分析会,集中警力,深入研判,抽丝剥茧,5月12日,警方最终锁定涉嫌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朱某某,成功侦破该起时间跨度大、情况复杂的中央环保督查案件。(信息来源:中国绿色守望者公众号)


迷失法国塞纳河虎鲸将被安乐死

头虎鲸在法国塞纳河迷失10多天后仍无法脱困,且身患重病。相关管理部门29日宣布,将对这头虎鲸实施安乐死。据路透社报道,人们最初于16日在法国北部港口城市勒阿弗尔与翁弗勒尔之间的塞纳河河口看到这头4米长的虎鲸。它当时身体状况已经不好,后来往上游方向游了几十公里,游到鲁昂附近。救援人员利用无人机对虎鲸播放其他虎鲸发出的声音,试图引导它游回大海,但未能成功。与此同时,救援人员录到这头虎鲸发出的声音显示,它正遭受痛苦。(信息来源:CCTV)





讲述蝴蝶与人类的故事——读《彩虹尘埃:与那些蝴蝶相遇》

这些年来,人们在研究中发现,蝴蝶的数量在减少,不少品种的蝴蝶慢慢绝迹了。为了保护蝴蝶,维持生物的多样性,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对采集制作蝴蝶标本进行了限制甚至取缔。不过,《彩虹尘埃:与那些蝴蝶相遇》一书的作者对于这样的处理方法,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在他看来,“蝴蝶的困境不在于被采集,而在于其栖境发生了变化或遭到破坏。”作者这样的认知正确与否,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证明。不过,他的另一段话,倒是为我们如何真正保护蝴蝶敲响了警钟:“自然保护作为遮羞布被大张旗鼓地宣扬。我们围绕着法律钦点的一张精挑细选的蝶蛾名单,转手就把它们的栖息地变成了停车场。法律创造了蝴蝶园——却连一只蝴蝶也没有。”但愿现实生活中,自然保护地不会成为作者所说的“停车场”,更不能让曾经蝴蝶飞舞的园地,再见不到它们美丽的身影。(信息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野生动物保护频上热搜说明了什么?

人们常说,看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要先看其对待生灵的态度。人与动物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注脚。远古时期,人类过的是茹毛饮血的生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是弱肉强食。后来人类自认为到达了食物链顶端,对动物、对自然有着强烈的征服欲,于是动物为人衣、为人食、为人驯养,人类对动物的态度取决于人类自身的利益。直至今日,很多情况下我们看待动物的视角仍然是俯视的。《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的作者花蚀曾提到,现在中国很多动物园会设置一些“大坑”,在这些坑的上方设置观赏区,人们围在一起俯视着坑里的动物走来走去。而真正尊重生命的视角应该是平视,我们观察它们,它们也可以观察我们。(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






淡水缺了 “非常规水源”来补

5月26日,联合国大学水、环境与健康研究所(UNU-INWEH)、联合国大学材料通量和资源综合管理研究所以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出版新书——《非常规水源》,呼吁各国利用地球上丰富的“非常规水源”——例如在地下深处或冰山中发现的水资源,帮助全球面临饮用水、卫生设施、农业和经济发展用水短缺的四分之一的人口。“利用非常规水源的潜力可以使数十亿人受益。”该书主编、UNU-INWEH副所长曼佐尔·卡迪尔说,“这些资源对于在干旱地区建立未来至关重要。”该书确定了六大类非常规水源,它们的获取方式各有不同:通过播云和集雾器从空气中收集水;在近海和陆上开采淡水和微咸地下水;再利用水;微量收集原本会蒸发的雨水;充分利用船舶压载舱水,或拖曳冰山将水以物理方式移动到缺水区域;海水淡化等。(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 | 杜陈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绿家园江河信息均采集公开的新闻门户网站,仅供参考


绿家园新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一区4号楼

绿家园邮编:100007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绿家园邮箱:g84039930@126.com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

退订每日江河信息:请发送退订至邮箱g8403993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