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四月二十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四月二十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2022-04-22

导读:四月二十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 一支黄河护河队带动一群民间河管员

  • 我国野生东北虎种群数量增加近一倍,壮大为家族繁衍

  • 冷空气前沿已到北京西部山区,12时前后平原区迎大风和沙尘

  • 河北全面排查整治违法采矿破坏生态环境问题

  • 浙江开展林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

  • 武义县建筑垃圾一年超300万吨

  • 武汉:动物园的鸟排队打疫苗做咽拭子

  • 热带风暴“鲇鱼”已造成菲律宾224人死亡

  • “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终身荣誉奖

  • 生态环境部公开第二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气监督帮扶领域)(节选)

  • 首个国家植物园设立:为万千物种搭建迁地保护的“诺亚方舟”

  • 打下14只斑鸠被判刑并交赔偿金

  • 10年努力让独蒜兰保护利用不再难



-全文共4744个字,阅读时间大约5~10分钟-




黄河源头的生态守护者

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麻多乡的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源头之一,也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核心区,生态地位极其重要。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原因,这里的生态曾经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近年来,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及正式设立,众多牧民放下牧鞭,园区内实现生态管护员“一户一岗”,牧民从生态利用者变为生态守护者,河源地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在海拔4400多米的约古宗列盆地,这些黄河源头的生态守护者与高寒斗争,和寂寞作伴,确保黄河源头的一泓清水源源不断向东流。(信息来源:新华社)视频来源:一丛自然


“十四五”我国能源保障将更安全有力

“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增强油气供应能力,主要措施包括,要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坚持常非并举、海陆并重,强化重点盆地和海域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和勘探,夯实资源接续基础。加快推进储量动用,抓好已开发油田“控递减”和“提高采收率”,推动老油气田稳产,加大新区产能建设力度,保障持续稳产增产。积极扩大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加大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开发力度。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对外表示,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以页岩气等非常规资源为重点,推动国内天然气增储上产,夯实国内资源保供的基础,因此非常规天然气将在“十四五”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信息来源:国际商报)


河南:回复生态多样化 让珍惜“鱼宝宝”重回母亲河怀抱
河南省依托省水产科学研究院成立了水产种质资源库,开展水产种质资源活体、标本、细胞和基因等遗传材料的收集、保存、利用。目前已保存黄河鲤鱼、黄河鲇鱼、拟鲿、黄尾鲴等水产种质资源33种、种质材料2万份。3月是黄河雅罗鱼的繁殖期。4月15日,科技日报记者获悉,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二级教授、河南省水产种质资源库负责人赵道全刚刚带领团队完成了该珍稀鱼种的繁育工作。近年来,黄河珍稀鱼类的保护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日益受到重视。今年2月起,黄河中下游迎来史上最长禁渔期。黄河河源区及上游重点水域从2022年4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实行全年禁渔;黄河宁夏段至入海口禁渔期延长一个月,由4月1日至6月30日延长至7月31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刘刚说:“调整黄河禁渔制度,为保护黄河珍稀鱼类资源开了一个好头。要统筹治渔与治污,努力恢复黄河水生生物多样性,多方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信息来源:新华网)


山东第一季度1086万人次植树4270万株

今年以来,山东省不断拓展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全省第一季度参与义务植树活动人数达1086万人次,共植树(含折算)4270万株。山东各地按照“方便尽责、多样尽责、全年尽责”的原则,对照义务植树八类尽责形式,组织开展了富有特色的义务植树活动。同时,积极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体系建设,探索在国有林场、森林公园设立义务植树基地,推行种、护、管一体化模式,满足公众植树尽责的多样化需求。自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以来,山东已有约12亿人次通过各种形式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全省共设立义务植树基地452处,栽植各类苗木超50亿株(信息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发现两个兰花新物种

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22日消息,该所兰花资源专家黄明忠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发现了两个兰花新物种,该研究成果日前在植物分类学专业期刊《Phytotaxa》上发表。黄明忠表示,越来越多新物种的发现,生动呈现了海南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谈及兰花发现过程,黄明忠介绍,此次发现的新种——海南隔距兰是其本人2008年在五指山科考调研时,从树上掉落的植株中获得的。栽培后第二年开花,但发现其花与广布物种大序隔距兰较为相似,难以区分。2016年,他又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吊罗山陆续发现了这一兰花新物种新的居群。结合其野外分布信息和分子证据,黄明忠在发现后的第12年将之发表为新种——海南隔距兰。(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甘肃敦煌阳关保护区鹅喉羚频频出镜

近日,笔者从甘肃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鹅喉羚频频出现在野外监控镜头里,种群再添新成员。据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阳关境内已监测到数百只鹅喉羚,种群活动范围覆盖阳关和西湖两个自然保护区,而且每年的种群数量稳中有升。特别是去冬今春以来,鹅喉羚频繁出现在野外监控镜头里,要么三五成群,要么一二十只成群,有小群甚至来到保护站附近活动。鹅喉羚属典型的荒漠、半荒漠区域生存的野生动物,体形似黄羊,因雄羚在发情期喉部肥大,状如鹅喉,故得名“鹅喉羚”,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信息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世界地球日: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4月18日至4月24日是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生态兴则文明兴。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各种生态要素彼此互相联系、互相依存,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遵循自然规律,维护地球家园的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唯一选择。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守护好自然生态,保育好自然资源,维护好生物多样性,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信息来源:人民网)


巴西生物燃料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为应对能源紧缺和国际原油价格飞涨,巴西政府把发展生物燃料(主要包括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作为解决能源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这也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圣保罗州是巴西最主要的甘蔗产地,全州有200多家甘蔗制糖和提炼乙醇的企业,过滤甘蔗汁产生的残渣、生产乙醇过程中产生的酒糟以及甘蔗秸秆等,都可用于发酵产生沼气,再通过沼气提纯制取生物甲烷。圣保罗州科技厅通过实施《圣保罗州沼气发展计划》,重点利用当地的甘蔗产业推动沼气和生物甲烷的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州议会针对城市天然气管网中输送生物甲烷的条件和标准出台了相关规定,要求公共天然气运输管网中至少要加入0.5%的生物甲烷,这一比例还将逐步提高。除甘蔗外,巴西的生物甲烷还有其他不同来源。巴西沼气和生物甲烷协会的一项研究表明,巴西的沼气生产潜力为每年820亿立方米,如果转化为电能,可满足巴西所有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需求。(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环境部:去年排查近1.5万家企业,近7成存在土壤污染隐患
4月22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苏克敬在介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和土壤生态环境监管等相关工作进展时表示,去年,生态环境部指导地方对近1.5万家企业开展了一轮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排查结果表明,近7成企业存在或多或少的土壤污染隐患。对于排查出来的隐患点,各地指导企业是边查边改,整改完成率目前已经达到73%。“从根本上保障人居环境的安全,需要强化在产企业土壤污染预防,确保企业用地不再新增土壤污染。”苏克敬表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就是在产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定了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的义务,这是防范企业用地新增土壤污染的重要制度安排。(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盗伐7棵树,6人判刑罚金还认购24吨“碳汇”
得知枫树、槭树可卖与商家制作小提琴、大提琴获利,在金钱的诱惑下,他们铤而走险,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盗伐高大乔木……近日,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法院对这起盗伐林木案进行开庭审理并宣判,6名被告人因犯盗伐林木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5000元至单处罚金8000元不等的刑罚,并承担按照植被恢复方案在宝兴县国有林范围内补种70株云杉,连带赔偿经济损失14751元,在市级以上媒体公开赔礼道歉的民事责任。
另外,6名被告人还通过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自愿认购24000kg的“碳汇”用于盗伐林木行为的替代性生态修复。这一案件也是四川省首例引入“碳汇”理念办理生态修复性司法案件。(信息来源:中国绿色守望者)




黑臭水体治理看似矛盾又很常见的两大问题

生态环境部、住建部、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4部委近日印发《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对“十四五”期间相关工作做出部署安排,并特别提出,持续推进源头污染治理,不应盲目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新扩建污水处理厂。在笔者看来,这一要求的目的,是及时纠正一些地方在黑臭水体治理上的浮夸冒进和本末倒置等错误做法,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上的不必要浪费。这就是目前黑臭水体治理中看似矛盾却又很常见的两大问题:不是污水处理厂排放浓度太高,反而是进水浓度太低;不是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太小,反而是收集的污水量太少。黑臭水体的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污水治理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协调推进。笔者认为,黑臭水体治理要治标治本,消除污水收集空白区和直排口是当务之急。开展污水管网排查改造和建设是重点,提高污水收集率和进水浓度是根本。在相关工作到位和确有需要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成本和技术的基础上,协同开展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才是科学合理的。否则,只能是本末倒置,造成浪费。(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


巧用微生物,改善水环境

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有的对人类有益,有的对人类有害,堪称分布最为广泛、生物量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命形式。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超乎想象,有微生物学家形容微生物是“最小的生命,有最大的作用”。人们常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水之所以不腐,就与微生物净化水体的作用有关。更好认识微生物的特性和功能,善加利用,可以在处理污水、改善水质上实现更好的效果。(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2014年撞地球的,原来是这颗星际流星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哈佛大学以色列裔天文学家勒布及其研究伙伴西拉杰早在3年前就发现2014年撞击地球的“马努斯岛流星”是一颗来自太阳系外的星际流星,但其数据来源和准确性在当时却颇受同行质疑。直到最近,这一研究成果终被美国军方证实。于是,“马努斯岛流星”成为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首个与地球“亲密接触”的星际来客,也是继神秘物体“奥陌陌”和星际彗星“鲍里索夫”后人类发现的第3个造访太阳系的系外天体,其访问时间更是比前两者早了很多年。又经历了一年政府官僚机构的多层运作后,2022年3—4月间,丹尼尔斯获得了美国太空军副司令约翰·肖中将和美国太空作战司令部首席科学家乔尔·莫泽尔博士的官方文件,证实了相关测量数据的可靠性,从而有效证明了“马努斯岛流星”的星际起源。在勒布与西拉杰最初发现的3年后,迄今人类观测到的首个来自太阳系外撞击地球的天体、第一颗已知的星际流星被正式确认,这场一波三折的身份之争终于落下帷幕,“马努斯岛流星”也迎来了真实而美好的终章。目前,西拉杰等人正在研究是否有可能从太平洋底部取回流星碎片,届时,那又将是一个新的故事了。(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 | 杜陈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绿家园江河信息均采集公开的新闻门户网站,仅供参考


绿家园新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一区4号楼

绿家园邮编:100007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绿家园邮箱:g84039930@126.com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

退订每日江河信息:请发送退订至邮箱g8403993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