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
让孩子回归应有的童年(上)一一孩子们的辩论会“手机利弊”要说勇敢,攀岩是锻炼孩子们的机会,而且有一半的孩子在自我介绍的时候都提到了攀岩。可是真攀岩的时候第一期上去了两个,第二期一个没上去,第三期27个中好歹登上了6个。后来孩子们自己说,攀岩锻炼的不仅有勇敢,还有毅力和技巧。每次攀岩后我们都会到小菜沟湿地公园观鸟。水库里的水,因为是挖煤出来的是温的,所以每到傍晚的时候,野鸭子成群成群的在天上飞,飞着飞着就落到水里,在那里过夜。夕阳中的水鸟和孩子们一样叽叽喳喳的叫着,笑着……一湖水鸟及水边的孩子们相聚在一起。(文图/汪永晨,全文及视频已在绿家园公众号发布)国内环境信息
王树理:9年17件“黄河提案” 保护母亲河“未完待续”连续9年向全国政协提交了17件“黄河提案”,年逾古稀的全国政协委员王树理,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介绍,他出生在黄河边、工作在黄河边,对于黄河有着深厚的感情。多年来他沿着黄河调研了1.2万公里,走过了沿黄9省20多个市和30多个县。王树理今年的提案之一是倡导建立“黄河入海口多物种生物种质资源库”。王树理介绍说,黄河入海口的黄河三角洲拥有鸟类370种、植物685种、昆虫512种,东营野生大豆、黄河滩区谷子、河口绵柳、柽柳等物种都是黄河入海口特有的生物资源。王树理建议,加快整理黄河入海口现有物种资源,依据生物的濒危程度相应列出清单;组织科考力量,对黄河三角洲生物物种开展普查,将考察所见的物种分类记录在册;请中国科学院、农科院等科研机构或高校制定方案,落实制定物种资源库的相关规划。履职9年来,王树理提出的提案和建议,有不少得到了采纳与吸收,有些还成为了学者们的研究课题。王树理说:“保护黄河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辈人的事。虽然,我已经71岁了,但未来,我还将尽自己所能,把母亲河保护的工作坚持下去。”(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全国首个湿地保护与恢复本科专业获批教育部日前发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西南林业大学湿地学院申报的新专业“湿地保护与恢复”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湿地是全球重要且脆弱的生态系统,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已成为国际共识。“湿地保护与恢复”本科新专业的获批,将有助于我国履行湿地公约,落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培养湿地保护修复与合理利用等专门人才。(信息来源:中国绿色时报)生态环境部:2022年中国将继续发挥好主席国作用 稳步推进COP15第二阶段会议据生态环境部消息,3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率领由生态环境部、外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林草局等有关部门及中国常驻联合国环境署代表处人员组成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第二阶段会议,并在多边环境协定领导者对话会上视频发言。黄润秋表示,多边环境条约是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环境污染全球三大环境危机的主要框架。中国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和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全力支持公约秘书处工作,如期完成各项履约目标和任务,是推动国际环境条约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信息来源:人民网)上交所发布“十四五”期间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在3月1日召开的绿色金融主题研讨会上,上交所正式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十四五”期间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旨在为上交所支持资本市场创新、协调、绿色发展,建立健全服务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提供行动纲领。《行动方案》以“目标引领、有序推进,创新驱动、实效优先,市场导向、和谐发展”为基本原则,提出了6个方面的举措:一是优化股权融资服务,强化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推动企业低碳发展;二是扩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完善绿色债券制度建设,提升产品投资吸引力;三是完善绿色指数体系,推动绿色投资产品开发,丰富绿色投资标的;四是稳妥推进绿色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组织绿色金融工作,深化国际合作;五是加强绿色金融研究力度,加强绿色投资者培育,推进绿色金融宣传推广;六是加强自身节能减排,推进绿色低碳交易所建设。(信息来源:经济参考网)数十款濒危野生动植物标本亮相南京3月2日,在第九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前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驻上海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金陵海关、江苏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联合开展了主题日宣传活动。活动现场,主办方推出了濒危野生动植物标本、珍稀野生动植物科普等展览,工作人员向家长和小朋友们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普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倡导抵制非法野生动植物交易,呼吁全社会保护野生动植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据悉,2021年,南京海关所属金陵海关在进口邮包中共截获包括象牙、西洋参、红珊瑚、砗磲在内的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143批次共404件。(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西安公布“国土三调”数据成果近日,陕西省西安市公布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国土三调”)数据成果。数据显示,目前西安市有耕地面积212.98万亩,园地90.44万亩,林地891.2万亩,草地15.08万亩,湿地9.71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27.65万亩,交通运输用地36.31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5.09万亩。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鄠邑区4个区县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市耕地的73%;周至县、蓝田县、鄠邑区、临潼区4个区县园地面积较大,占全市园地的81%;周至县、蓝田县、长安区、鄠邑区4个区县林地面积较大,占全市林地的96%;临潼区、蓝田县、长安区3个区县草地面积较大,占全市草地的66%;周至县、临潼区、未央区3个区县湿地面积较大,占全市湿地的57%。数据成果反映了西安市国土利用状况,也为下一步全市耕地保护、生态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等工作提供了改进依据。(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广东出台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广东省日前出台湿地公园管理办法,严格规范省级、市县级湿地公园的设立、建设、管理和撤销。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办法规定了适用范围,明确了湿地公园的概念、建设原则、分级管理、建设条件、审批程序、机构职责以及湿地公园调整、撤销等内容,将湿地公园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和合理利用区,对湿地公园的认定与命名、保护与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广东将持续规范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加强湿地资源保护,促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信息来源:中国绿色时报)福建:闽江水域进入禁渔期3月1日,执法人员在闽江开展沿江执法巡查。当日,2022年闽江禁渔执法行动启动仪式在福州举行。据介绍,今年禁渔执法行动通过网格化监管、无人机飞行巡查、沿江高清摄像头动态智能监管等措施,全面提升物防技防和群防群治能力。3月1日至6月30日,闽江水域进入为期4个月的禁渔期。(信息来源:经济参考报)国际环境信息
新西兰东北部海域发生6.6级地震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2日消息,新西兰东北部克马德克群岛附近海域发生6.6级地震。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报告。此次地震发生在格林尼治时间2日12时52分(北京时间2日20时52分),震中位于南纬30.06度、西经177.77度,震源深度为36.21公里。克马德克群岛属于新西兰,岛上无常住居民。克马德克群岛由数十座火山岛组成,分布在新西兰和汤加之间海域,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信息来源:新华网)环境曝光
十堰郧阳区落实《长江保护法》严查非法采砂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水利和湖泊局近日查处一起未经许可私自采砂案。郧阳区水政监察大队对非法采砂者张某处以罚款20万元,并没收其违法开采的砂石料和生产工具。这是《长江保护法》实施以来,郧阳区开出的首张“罚单”。下一步,郧阳区水利和湖泊局将以此案件查处为契机,大力宣传《长江保护法》,引导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共同守护好一江清水。(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千余钓友守护半年多 蔡甸江面如今静悄悄汉江,从秦岭一路向东,在武汉与长江交汇,武汉蔡甸段水美鱼肥,是渔民喜爱的鱼窝子。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实施后,武汉市公安局蔡甸区分局抽调25人组建长江禁渔专业队,与当地渔政部门一起进行禁渔管理。队员们发挥办案特长,沿线架设监控,不间断巡查。怎奈沿岸草木茂盛,非法捕捞者藏身其中难以被发现,无功而返。2021年7月10日,一钓友反映,在汉江针织厂宿舍附近水域有人用密眼网非法捕鱼,禁渔队员依此顺利抓获非法捕捞者邹某。这件事给了长江禁渔专业队教导员王波不小的启示,禁渔队员随即建了6个长江禁渔微信群,分头邀请沿岸钓友入群,请他们提供非法捕捞信息。7月23日,网名为“一江春水”的钓友在群里举报,一男子正在非法捕鱼。禁渔队员闻讯赶去,将其抓获。沿线钓友听说后,纷纷要求入群。钓友胡汉桥一家三代在汉江捕鱼为生,长江禁渔政策颁布后,他“洗脚上岸”,被渔政部门聘为护渔员。听说这里需要人,他主动加入。很快,长江禁渔群群友达到1306人,线索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是去年七八月份,一天有五六条线索!”长江禁渔专业队队长张志军介绍,建队至今,共收到涉渔线索77条,九成来自群友,侦办涉渔案件13起,刑拘6人。(信息来源:长江日报)环境评论
绿色发展释放更多红利“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我国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加快构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迈出新步伐……华夏大地奏响绿色发展新乐章。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渔民退捕上岸,长江得以休养生息;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展现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见证了西溪湿地变迁的居民,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车船部员工周忠伟感慨:“游客畅游其中,梦里水乡又回来了。”“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定的生态环境领域8项约束性指标顺利完成。”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孙守亮说,中国生态环境安全监管取得进一步成效,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持续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有力推进。(信息来源:经济日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需驰而不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是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短板和难点,与人民群众对美好农村生态环境的需求仍有不小差距。农村生活污水管网收集难度大,难点在于如何根据实际地形和生活特点做好主管网和入户管网铺设工作。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管护往往存在主体责任不清、资金投入不够、技术支撑薄弱等问题,最终导致设施管护不力、运行不达标。村民对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主体意识提升还不够,存在“等靠要”思想,村民自主自治的内生动力有待进一步激发。(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环境学术与科技
汤加火山爆发会造成怎样的气候影响?科研团队最新成果发布2022年1月,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剧烈喷发。卫星探测显示,火山灰到达了30公里的高度,向平流层注入的二氧化硫总质量约为40万吨。作为自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之后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事件之一,汤加火山爆发是否会对全球气候造成显著影响,引发社会关注。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和浙江大学的科研人员从类比历史上大型火山爆发的角度,估算了汤加火山爆发的气候影响。结果于3月1日发表在《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期刊上。据悉,火山喷发时会将大量的火山灰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大气中,最终抵达平流层的火山灰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气溶胶。这些气溶胶可在平流层中停留1-2年,通过阻挡太阳辐射,产生“阳伞效应”,使地表冷却。作者使用基于气候系统模式的过去千年气候模拟试验数据,发现火山爆发后次年,地表冷却的幅度与火山喷发的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准线性关系。研究估算得出,汤加火山爆发后,次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仅下降0.004℃,这一幅度处于气候系统自然振荡的范畴之内。其中,澳大利亚和南美洲部分地区降温超过0.01℃,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温在0.01℃以内。(信息来源:新京报)砍伐森林之斧伸向热带“热带森林相当于‘地球之肺’。近年来人们认为全球毁林在逐步减少,但这是一种错觉,我们的研究表明,地球的‘肺病’仍在加重。”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曾振中告诉《中国科学报》。3月1日,《自然—可持续发展》发表曾振中团队、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郑春苗团队和香港大学教授陈骥团队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利用多源遥感数据,探究了热带森林碳储量损失的年际变化特征和驱动因子,发现热带森林碳储量损失自21世纪以来呈现倍增趋势。(信息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