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三月十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三月十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杜陈

2022-03-15


国内环境信息
三部门:到2025年底黄河流域高校用水全部达到定额要求
高校是知识传播、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的主阵地,是城市公共用水大户,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水利部、教育部、国管局联合印发《黄河流域高校节水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针对黄河流域部分高校在供水设施和用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部署推进黄河流域高校节水工作,提高学校用水效率,培养师生树立节约用水理念,引领带动全国高校以及重点领域用水户节约用水,不断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方案》提出,到2023年底,实现黄河流域高校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超定额、超计划用水问题基本得到整治,50%高校建成节水型高校;到2025年底,黄河流域高校用水全部达到定额要求,全面建成节水型高校,打造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水效领跑者。(信息来源:人民网)
“老胡河长”和他的巡河之旅
查处垃圾污水偷倒偷排行为,难度很大,有时也很危险。老胡告诉记者,前年的一个夜晚,他接到群众举报,说有人往富水河里偷倒建筑垃圾。他立即赶到现场,发现一辆车正准备倾倒垃圾,于是他赶紧上前制止,可对方不但不听劝告,反而威胁说:“赶紧滚开,不然活埋了你。”面对恐吓,老胡大义凛然,怒斥违法行为。对方见状,只好把车开走。拴住船,走上岸,老胡拿起大喇叭开始吆喝:“各家各户注意了,不要乱倒垃圾,不要乱排污水,爱护环境,保护河流。”听声音,村里群众就知道老胡来了。“老胡河长,又来巡河呀!”沿岸群众热情地跟老胡打招呼。老胡很看重“河长”这个称谓。他说自己一辈子没当过官,如今带“长”,“官衔”虽小,但肩上责任很大,水下、岸上的大小污染事情都要管,管得好,才能生态好、环境美,老百姓打心眼儿里高兴。(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
鄱阳湖越冬候鸟集结北迁
进入3月以来,江西鄱阳湖区越冬候鸟陆续集结北迁。去冬今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沿湖区政府加强了湿地与候鸟保护,派人24小时轮班值守,密切监测辖区白鹤等越冬候鸟栖息情况。联合沿湖各县及有关部门,深入开展“鄱湖利剑”专项行动,开展联合执法440余次,出动人员5400余人次,解救受伤放飞候鸟300余只。2021年,鄱阳湖区建成23个视频监控点,设置了8个云广播,在都昌监测站建设了江豚监控中心,并创立了候鸟救护三方联勤机制,在湖区一线设立了候鸟救护中心。鄱阳湖有鸟类420余种,全球80%以上的东方白鹳、70%以上的白枕鹤在这里越冬。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是鄱阳湖冬候鸟北迁的高峰期,也是夏候鸟的迁徙期。(信息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北京地下水位6年累计回升9.64米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近年来,北京市积极推动河湖生态复苏,2021年密云水库蓄水创建库以来最高纪录;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全线贯通入海;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连续6年累计回升9.64米,健康水体达到86%,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是特大型缺水城市,曾一度为河水断流、地下水超采等问题所困扰。为让河湖再现生机,北京市水务部门通过4次生态补水工作,探索出“以水开路、用水引路”生态治理模式,基本形成了多年干枯河流复苏模式。该模式2021年已在潮白河等流域推广实践,断流22年的潮白河干流实现全线水流贯通。此外,北京市统筹调度密云水库、官厅水库、南水北调、再生水等多水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将洪水化害为利、高效利用。2021年北京市13座大中型水库有效存蓄洪水16.6亿立方米。2021年汛期以来,新增有水河道27条、有水河长452公里。(信息来源:人民网)
江苏开展精准造林绿化
江苏省今年着力实施精准绿化造林,深入推进国土绿化和全民义务植树。全省计划造林绿化20万亩,建设绿美村庄500个。江苏省各级绿委办将积极协调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广泛参与支持国土绿化。同时,开展各种线上线下植树活动,组织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动员广大公民营建各类纪念林,鼓励城市居民开展立体植树种花种草活动,鼓励农村居民开展四旁植树活动。江苏将大力推进生态屏障建设,系统抓好以沿海、沿京杭大运河、沿江、沿淮河等“两纵两横”生态廊道为骨架,以绿色通道、沿水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为补充的纵横交错绿色生态屏障。以沿江市县为重点,全面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积极打造长三角森林城市。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村一特色的要求,开展绿美村庄建设。(信息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泰州:长江增殖放流 保护“母亲河”
2021年5月20日,泰州市高港区永安洲镇组织党员群众在泰州长江大桥附近水域放流河豚鱼苗。当日,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永安洲镇开展“十年禁捕百年计、万尾河豚百人放”2021年“健康江来”志愿放流活动,来自永安洲镇机关、学校、社区的100多名党员群众放流了近10万尾河豚鱼苗,以实际行动践行长江生态大保护战略,向建党100周年献礼。活动现场还有来自泰州市永安洲实验小学的学生以涂鸦方式描绘长江生态美景,表达对长江母亲河的热爱和美好祝愿。(信息来源:现代快报)
武汉:河里钓起刀鱼属野生保护资源吗?
蔡甸区连通后官湖与三角湖的打鼓渡河内,有人垂钓钓到了刀鱼,这类刀鱼属于野生保护资源吗?近日,一位市民在武汉城市留言板留言,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对此,蔡甸区农业农村局调查后回复,打鼓渡河内垂钓到的刀鱼为湖刀,经济价值不高,不属于野生保护资源。市民赵先生称,他是一名垂钓爱好者,经常和朋友一道到蔡甸区打鼓渡河钓鱼。打鼓渡河连通了后官湖与三角湖,来此垂钓的市民较多。近期,赵先生发现,有人在河中钓到了刀鱼,有围观者称这种鱼很稀有,是长江刀鱼,属于保护物种;也有人说这不是长江刀鱼,莫衷一是;赵先生特意留言咨询,打鼓渡河里钓起的刀鱼属于野生保护资源吗?针对市民提出的问题,蔡甸区农业农村局立即联系赵先生了解情况。经过调查核实,蔡甸区农业农村局回复表示,刀鱼分为湖刀、长江刀鱼、海刀。湖刀和海刀资源丰富,长江刀鱼由于资源稀少,属于野生保护资源。根据现有打鼓渡河的水源情况,河内水源主要来自后官湖与三角湖,河内垂钓到的刀鱼为湖刀,不属于野生保护资源。(信息来源:长江日报)

国际环境信息

脱碳倒计时开启 全球航空业能否“氢”装上阵
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航空业经历了连续两年史无前例的重创,同时也在苦苦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美欧作为航空业的两大“引擎”,都不约而同将航空业减排目标大幅提前:明确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由于航空业具有跨境属性,必然涉及国际协商,欧美在确立新目标后随即会着力向全球推广……3月22日至23日,首届国际清洁航空论坛将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论坛的主题是“清洁航空起飞”。如何能飞得更清洁,已经成为航空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联合国将本世纪中叶实现全球净零排放作为当前全人类最为紧迫的使命。2018年,一场名为“飞行耻辱”的运动自瑞典发起并很快席卷欧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更加绿色的出行方式。大势所趋,浩浩汤汤。航空业如果不能革新转型,迎来的将是淘汰降级,而由此引发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全球竞争已然拉开序幕。(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德副总理:若德国停止进口俄罗斯能源,或致大规模贫困和失业
日前,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表示,如果德国宣布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将会给德国“带来大规模贫困和失业”。据《卫报》3月14日报道,哈贝克表示,“如果我们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实施制裁,那么会引起德国供应短缺、经济衰退和高通胀的情况。”此外,哈贝克预测,德国若停止使用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该国将出现“大规模贫困和失业,通勤、供暖和电力成本将会飙升”等情况。哈贝克表示,德国政府曾计划在今年秋季前摆脱对俄罗斯煤炭的依赖,今年年底前逐步减少俄罗斯石油进口,但短期内禁止进口俄罗斯能源,会让德国面临危机。哈贝克称:“尽管德国希望逐步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但这不是短期内就能实现的目标。”哈贝克曾表示,如果停止进口俄罗斯的煤炭或天然气,德国的下一个冬天将非常艰难。报道指出,德国目前55%的天然气、52%的煤炭等都从俄罗斯进口。(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环境曝光
取水口被投黄色液体!江苏通报多起环境监测站点人为干扰事件
2021年下半年,江苏省出现人为干扰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与地表水断面监测站点问题共5起,较上半年减少4起,涉及徐州市和泰州市。
徐州市:7月22日,徐州市“邳州中山路”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采样区域受到雾炮车喷淋。8月15日至9月15日期间,丰县“沙庄桥”国控水站取水口附近多次人工投放黄色液体,导致监测数据异常。
泰州市:7月30日、8月10、20日泰州市“留学生创业园”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采样区域受到雾炮车喷淋。7月30日、8月1日、9日、20日“莲花”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采样区域受到雾炮车喷淋。8月20日泰州市“公园路”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采样区域受到喷淋装置喷淋。(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环境评论
以水定岸,实现排污口全过程管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要以水定岸,根据受纳水体生态环境功能,确定排污口设置和管理要求,倒逼岸上污染治理,实现“受纳水体—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单位”全过程监督管理。笔者认为,以水定岸的管理思路是指从受纳水体的生态环境功能出发,确定水体的保护目标,再由目标确定水体的开发利用类型、程度和可受纳的污水量,最终明确水体可设置的排污口数量和规模,从而影响沿岸的产业布局。如受纳水体的现状水质已无法满足其保护目标要求,即代表这一水体已没有纳污能力,则需要排污单位采取治理手段减少污染物入河量,直至水体重新达到目标要求。如已丧失生态功能的劣Ⅴ类水体,需要对已存在的排污口实施整治,直至水体恢复生态功能。(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
海花岛事件:失守生态底线
最近,一份由海南省儋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书显示,儋州市海花岛2号岛2-14-1块地建设的39栋楼,因项目违法取得的规划许可证已被撤销,责令相关开发商限期10日内拆除。违建易拆,因填海造岛而被永久破坏的大面积珊瑚礁和白蝶贝却难以恢复。在海花岛事件中,各方显然没有绷紧保护生态环境的弦,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的功能失灵,环评替代方案缺失,公众参与不足。有鉴于此,未来各地与相关部门须综合施策。一是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责任和监督机制,使公权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的环境权益。二是必须加大社会公众参与力度,充分听取社会公众意见。三是引入替代方案机制,在多个可供执行的方案中综合考量。四是建立完善的司法审查制度,督促环评有效实施且发挥实质功能。五是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制度的有效衔接,将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融合其中。(信息来源:半月谈网)

环境学术与科技
森林野火怎么烧才有利于生态系统恢复
森林野火是导致生态系统更迭的重要因素之一。最近,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教授托马斯·博奇团队研究了森林火灾发生后,土壤有机质中氮元素的富集过程。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森林野火极大改变了储存和不稳定的土壤有机质(SOM)以及溶解有机质(DOM)的输出过程和路径。森林火灾后的生态系统恢复取决于土壤微生物群落和植被重建,而这些过程很容易受到土壤营养物质的限制,如含氮物质和不稳定的水溶性化合物的多寡,都会影响森林火灾后生态系统的恢复。然而,人们对不同野火强度下产生的SOM及其副产物知之甚少,导致难以评估野火严重程度并预测生态系统恢复进程。(信息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