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8
三月二十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特别推荐:
1、绿家园志愿者: 绿家园江河信息每周综述与导读(3月21-3月25)
http://www.greensos.cn/ljy/html/jhxx/view/92402.html
水电开发:
2、昆明日报: 盲目开发导致云南中小水电站出现“转让风潮”
http://news.qq.com/a/20110328/000568.htm
特别策划:
3、网易探索: 化工厂威胁三峡库区
http://discover.news.163.com/special/basfmdi/
4、搜狐绿色: 绿色榜样Vol.6:双汇公信力缺失 浙江再现血铅案
http://green.sohu.com/20110328/n304983198.shtml
环境资讯:
5、中国新闻网: 环保部:“十二五”将完成6万个村的环境治理
http://news.sohu.com/20110328/n280031806.shtml
6、新华网: 我国86个城市参与“地球一小时”全球环保活动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1-03/26/c_121234976.htm
7、新华网: 财政部、环保部启动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
http://news.sohu.com/20110328/n280034073.shtml
8、人民网环保频道: “日中环保生态网”开通 搭建中日环境商务新平台
http://env.people.com.cn/GB/14258275.html
污染信息:
9、经济参考报: 媒体称再生铅原料非法回收致次生污染事件频发
http://news.sina.com.cn/c/2011-03-28/012622190251.shtml
环境曝光:
10、千龙网: 山东东营开发区每天向渤海排放数万吨废水
http://quyu.qianlong.com/44348/2011/03/27/4884@6762957.htm
11、京华时报: 山西鲁能晋铝否认违法挖煤 记者采访前紧急停产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1-03/28/content_644635.htm
12、工人日报: 涂山湖:几千万治污只管两个月?
http://news.workercn.cn/c/2011/03/27/110327024432277110133.html
环保人物:
13、工人日报: 滇池之子张正祥告倒100多官员:仇人至少十万
http://news.qq.com/a/20110328/000593.htm
人物访谈:
14、腾讯科技: 张醒生:如果对环境过度破坏将遭大自然报复
http://www.techweb.com.cn/news/2011-03-28/1008604.shtml
深度报道:
15、现代快报: 重点监控企业缘何成为污染源?
http://dzb.jinbaonet.com/html/2011-03/28/content_180725.htm?div=-1
环境评论:
16、东方早报: 环境信息公开保障公众核安全参与权
http://www.dfdaily.com/html/63/2011/3/28/585436.shtml
17、燕赵都市网: 地球一小时与母亲的365天
http://news.yzdsb.com.cn/system/2011/03/27/011000863.shtml
18、经济参考报: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节能不止一小时
http://www.eedu.org.cn/news/envir/eview/201103/58177.html
19、南方都市报: 别放大“地球一小时”的象征意义
http://gcontent.oeeee.com/2/69/269d837afada308d/Blog/0c0/11edcf.html
绿家园3月记者沙龙内容:
20、绿家园志愿者: 绿家园环境记者沙龙2011年3月速记稿
http://www.greensos.cn/ljy/html/jzsl/view/92401.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
1、绿家园江河信息每周综述与导读(3月21-3月25)
来源:绿家园志愿者 2011-03-28
http://www.greensos.cn/ljy/html/jhxx/view/92402.html
一、关键词 [十二五 环境 规划]
我国进入“十二五”之际,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受到了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关注,理由很简单:“十二五”是我国转向绿色发展的序曲时期,环境保护是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驱动力量之一,认真研究“十二五”时期我国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的目标与政策,十分重要。
新闻链接:
“十二五”时期的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目标与政策
http://www.cet.com.cn/20110322/g1.htm
生态补偿机制列入“十二五”规划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3/713599.html
“十二五”减排战:破解区域间指标分配不公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23/yMMDAwMDIyODMyMw.html?source=hp&position=focus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将上报国务院
http://www.eeo.com.cn/Politics/beijing_news/2011/03/25/197258.shtml
二、关键词 [小南海 怒江 珠江 水坝 鱼类 生物多样性 地震]
今年年初,环保部发布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告。按照这个公示,长江上游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有73公里长的缓冲区被调整为实验区。 珞璜镇附近长江江段正在调整范围之内,而这一降格,实际为筹划数年的重庆小南海水电站立项扫除了最后一道障碍,引起诸多N G O和环保人士的强烈反对。如果小南海、朱杨溪、石硼完成开发,将是中国首次在人口稠密的长江流域丘陵地区驻坝,不仅可能给珍稀鱼类带来灭顶之灾,宜宾、泸州、自贡等工业城市流经江段的自净能力或将进一步下降。无独有偶,有关研究人员对珠江流域长期跟踪研究也表明,水坝也同样在影响着珠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尤其是鱼类的生态环境。
而怒江建坝更因为地处地震断裂带而带有灾难性隐忧,尤其近段时间以来,新西兰、云南盈江、日本和缅甸相继发生地震,诸多现象表明目前地球正处于板块活动活跃期。绿家园也联合了地质学家们持续地进行呼吁。当然,针对地质学的质疑声音,水电专家也有各自的看法。
新闻链接:
“小南海”之忧
http://gcontent.oeeee.com/4/65/465636eb4a7ff4b2/Blog/01a/2ea5c2.html
中国新闻周刊: 长江生态最后战争:小南海水电站与保护区冲突
http://news.sina.com.cn/green/2011-03-24/144422174256.shtml
环保组织质疑长江珍稀鱼类保护区将被调整缩小
http://discover.news.163.com/11/0325/10/7003AOQ7000125LI.html
水坝建设等因素导致珠江70%鱼类濒危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p/2011-03-22/101322159372.shtml
云南怒江福贡强降雨引发泥石流
http://society.yunnan.cn/html/2011-03/23/content_1541396.htm
地质学家指建怒江大坝“违背常识”
http://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4174-At-fault-on-the-Nu-River
中国电力网:专家:怒江地质稳定 水电可以安全可靠开发
http://www.china5e.com/show.php?contentid=165575
云南盈江5.8级地震、日本9.0级地震之后我们的几点呼吁
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nxw/view/92169.html
中国水电开发热潮重启 主战场在西部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25/0NMDAwMDIyODg0NA.html
中国网:专家谈缅甸地震称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
http://news.china.com.cn/txt/2011-03/25/content_22220489.htm
中国水电开发热潮重启 主战场在西部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25/0NMDAwMDIyODg0NA.html
大规模水电建设毁灭珠江生态 濒危鱼类已占3成
http://news.sohu.com/20110325/n279989265.shtml
三、关键词 [国际森林日 世界水日 世界气象日]
上周可以说是“世界环境周”——3月21日是“国际森林日”,3月22日,是第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
在全球气候危机频发的今天,森林在减缓气候变化上的作用越来越受关注。研究数据显示,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木材,大约可吸收1.83吨二氧化碳,尽管如此,森林目前却仍在以每年5万平方英里的速度被砍伐,成为现代人生活奢侈与便利的牺牲品。
“世界水日”是人类在20世纪末确定的一个节日。1977年“联合国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正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世界水日”的目的就是为了唤起民众的节水护水意识,保护地球上宝贵的水资源,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
世界气象组织为了纪念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和《国际气象组织公约》生效日把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每年的“世界气象日”的主题,都集中反映人类关注的与气象有关的问题。2011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人与气候”。
新闻链接:
国际森林日
2011青少年“1+6”气候影响力行动启动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p/2011-03-22/144222160351.shtml
环保组织惊现:四川珍贵天然林遭滥伐
http://ditan360.com/GongYi/Info-81331.html
世界森林日:我们还剩多少森林能去保护?
http://green.sohu.com/20110321/n279926487.shtml
世界水日:
中国7.7%水源地全年水质不合格 华北漏斗区面积扩大
http://ditan360.com/News/Info-81517.html
世界水日,给我们一次反思的机会
http://env.people.com.cn/GB/14194164.html
上海商报:蔡英元:在世界水日呼吁保护每一滴水
http://news.sina.com.cn/pl/2011-03-22/104522159517.shtml
现代快报:“世界水日”:我们莫忘“水危机”
http://kb.dsqq.cn/html/2011-03/22/content_79408.htm
湖北湖泊水质仍不断恶化 城区直饮水将写入规划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1/03/1011300774055_1.shtml
世界气象日
2011世界气象日:人与气候
http://news.sina.com.cn/pc/2011-03-18/27/6219.html
川西高原环境在恶化 盆地中西部干旱东北部洪涝频发
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11-03/21/content_22330432.htm
世界气象日:天气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http://env.people.com.cn/GB/14217078.html
极端气候频发引关注 专家:与全球变暖有关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3-23/2923967.shtml
四、关键词 [国务院 《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
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复《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这是迄今为止,全国第一个由国务院批复的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方案。由于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严重问题,各地方也开始采取一定的措施。山东自今年起从严审批新建铅酸电池拆解、再生铅类、铅酸电池生产等涉铅行业建设项目的环评,各县(市、区)环保部门不再审批。然而,一些地区性重金属污染事件,依然时有发生。
新闻链接:
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案获批
http://www.chinanews.com/ny/2011/03-21/2919418.shtml
山东从严审批新建涉铅行业项目环评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1-03/24/c_121227795.htm
广东一铝灰厂污水坝垮塌 千亩农田将遭重金属污染
http://env.people.com.cn/GB/14224836.html
浙江台州路桥上百村民血铅超标 系工厂违规排放所致
http://zjdaily.zjol.com.cn/qjwb/html/2011-03/24/content_761496.htm?div=-1
谭俞雄:治理重金属污染必须下重拳
http://www.chinanews.com/ny/2011/03-24/2927318.shtml
浙江上百村民铅中毒续:老板被监控 员工免费体检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1/03-25/2929635.shtml
近年来集体铅中毒事件频发 呼唤法律层面加大惩治力度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110325/20110325084545674.html
血铅事件重演闪动着污染政绩的魅影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80_13380.html
五、关键词 [跨省 生态补偿]
刚刚过去的两会上,生态补偿是代表中关注环境保护的较集中的议案议题之一,目前地方上已在探索各种可行的路径和模式。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由中央财政和安徽、浙江两省共同设立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基金,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新安江流域的先行先试,将为全国大江大河流域推行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借鉴。
新闻链接:
皖浙跨省生态补偿探索双赢之路
http://www.ah.xinhuanet.com/news/2011-03/21/content_22327016.htm
全国首个跨省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黄山启动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1/03/1141300929764_1.shtml
六、关键词 [双汇 瘦肉精]
于“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陷入“瘦肉精”丑闻的知名肉类生产商——双汇集团,由于影响面广,引发社会普遍的关注。媒体的深入报道将一条令人心惊胆战的供应链展现在了公众面前。
新闻链接:
“高端产品”双汇依云问题频现
http://green.sohu.com/20110321/n279918636.shtml
禁而不止的“瘦肉精”
http://discover.news.163.com/special/leanmeatpowder/
七、关键词 [地球一小时]
“地球一小时”作为一项知名的环境保护行动,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尤其在唤起公众的环境与资源意识方面,起到非常积极的效应,得到了全球的呼应。但由于参与面广,也有声音指某些参与者作秀。绿家园认为,缺乏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终级关照,缺乏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融入到人类活动常态中的一场形式运动并不是真正的“地球一小时”。
新闻链接:
世界各地的“地球一小时” 倡导低碳环保
http://ditan360.com/News/Info-81361.html
2011地球一小时策划:左右地球 熄灭漂流灯
http://gongyi.qq.com/zt2011/earth_hour/
地球一小时:让环保成为潮流
http://discover.news.163.com/special/earthhour2011/
八、关键词 [南京 绿评 梧桐]
南京政府日前表示,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加强该市古树名木及行道树的保护,提出了具体落实措施,其中一项邀请民众参与城建项目“绿色评估”的最新制度成为媒体关注热点。面对市民的自发护绿行为,本次“砍树风波”中南京政府与民间的互动,也为城市公共管理上提供了一个范本。
新闻链接:
南京公开“绿评”城建项目 “梧桐去留”成首案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3-22/2922832.shtml
树与路可得兼 梧桐风波催生南京“绿评制度”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23/xMMDAwMDIyODIxMQ.html?source=hp&position=newscolumn
南京:重大工程须先做“绿评”
http://www.dfdaily.com/html/42/2011/3/23/583463.shtml
梧桐生死劫
http://www.nbweekly.com/news/special/201103/13853.aspx
九、关键词 [垃圾分类]
3月2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等议题。会议提出,到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50%的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广州市将于4月1日起实施《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终端阶梯式终端计量收费及奖惩办法》,建立统一、规范、先进的垃圾计量管理平台和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生活垃圾阶梯收费工作。而北京对垃圾分类工作也将有所推进。但垃圾分类的实施一直是个操作难题。
新闻链接:
广州生活垃圾阶梯收费下月实施 排放减量将奖励
http://www.chinanews.com/ny/2011/03-24/2927012.shtml
陈玲:公众是垃圾减量的最大功臣
http://env.people.com.cn/GB/14226694.html
北京市45%小区年内实现垃圾分类
http://bjrb.bjd.com.cn/html/2011-03/25/content_383467.htm
南京10年前参与垃圾分类试点 仍陷“垃圾围城”
http://env.people.com.cn/GB/14232802.html
2、盲目开发导致云南中小水电站出现“转让风潮”
来源:昆明日报2011年03月28日
http://news.qq.com/a/20110328/000568.htm
云南省怒江州中小水电企业协会秘书长徐振铎:投资商把辛苦建成的水电站卖掉,也有无奈。真正靠倒卖电站发财者不多。
昔日的“抢手货”,如今变成了“烫手的山芋”、“鸡肋”,有些小水电站迫于无奈出手转让。
目前,中小水电转让、收购、重新组合,在一些地区蔚然成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对此,云南省怒江州中小水电企业协会秘书长徐振铎这样评价:“客观地讲,中小水电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转让、重组并不奇怪,也可以说是中小水电发展到商品化经营的一种趋势,但是要想‘一统天下’也很难做到。”
盲目开发引发“转让风潮”
都市时报:您在云南省怒江州中小水电企业协会工作了七八年,如何看待这一波水电站的“转让风潮”?
徐振铎:当前部分中小水电投资开发商把辛辛苦苦建起来的水电站卖掉,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不可否认地讲,当初一部分投资开发商投资中小水电站就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对电力这一特殊行业缺乏深入了解,只看到了能源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没意识到电力行业的复杂性;只看到了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而忽略了新生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不可预见性。另外,一些地方在推动招商引资开发中小水电的过程中准备不足,缺乏统筹规划和科学预测,部分人士出于招商引资的需要,说了一些误导的话,承诺了一些自身难以兑现的事,从而更加助长了中小水电开发的盲目性。
水利部对此总结了三条原因:跑马“圈河”,滥占资源;无序开发,浪费资源情况严重;工程质量低劣,不经验收和安全鉴定就投入运行,缺乏管理经验,威胁防洪安全,酿成多起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自水利部于2003年6月发出《关于清查“四无”水电站确保安全度汛的紧急通知》以来,已经有3415座“四无”水电站全面完成整改并销号;1785座违规水电站完成了清查整改。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3、化工厂威胁三峡库区
来源:网易探索 2011-03-28
http://discover.news.163.com/special/basfmdi/
近日国务院发改委已于近日批准巴斯夫在重庆建设年产40万吨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项目。由于化工厂建在生态环境原本就很脆弱的三峡库区附近,引起人们对环境安全的争议。在国外,MDI化工项目一般都放在沿海,放在内陆的情况很少。化工本身就不适合放在偏远的内陆,因为对环境的潜在威胁比较大。在水库附近建化工厂这在全球来说都是首例,况且这一事件的主角又是安全事故多发的巴斯夫。
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http://discover.news.163.com/special/basfmdi/
4、绿色榜样Vol.6:双汇公信力缺失 浙江再现血铅案
来源:搜狐绿色 2011年03月28日
http://green.sohu.com/20110328/n304983198.shtml
【编者按】
本期《绿色榜样》评选内容参考了3月19日至3月25日期间27家平面及网络媒体的51篇新闻报道。
"瘦肉精"事件曝光后,虽然双汇工作人员表示:停喂"瘦肉精"后,猪肉指标可以恢复正常,但随后在相关部门的抽查中,我们很遗憾的看到双汇品牌部分冷鲜肉"瘦肉精"抽检呈阳性;在浙江台州,上百村民血铅超标,方圆300米内土壤重金属超标,这是因为一个叫速起蓄电池的工厂直排含剧毒的粉尘,私自偷排污水。
以上由两家企业引起的环保劣迹让人感到不安和痛心,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更多企业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提高。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6日"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给了具有环保意识和领先技术企业展现的机会,他们不但发出了自己绿色的声音,还用行动实践着自身的环保承诺......
>>黑榜榜单<<
黑榜:第一名 双汇
事件背景: 3月21日,河南相关部门通报,在双汇品牌冷鲜肉的抽查中,部分产品瘦肉精呈阳性。而在之前的曝光中,双汇公司负责人曾表示:停喂"瘦肉精"后,猪肉指标可以恢复正常,这个结果让人怀疑双汇的品牌公信力。
辐射面:★★★★★★★★(8/10)
双汇集团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建有二十多家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年屠宰生猪能力1500万头、年销售冷鲜肉及肉制品200多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济源市,是河南双汇集团下属的分公司,仅此公司每天就会宰杀5000-6000头生猪,销往全国市场。此项给出,8分。
杀伤力:★★★★★★★★(8/10)
瘦肉精既不是兽药,也不是饲料添加剂,而是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毒品。常规烹调对肉食品残留的瘦肉精起不到破坏作用,人食用后重者出现心慌、肌肉震颤、头疼、神经过敏等症状;轻者感觉不明显,但长期食用可致"慢性中毒",引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此项给出,8分。
可控性:★★★★★★★★★(9/10)
"瘦肉精"喂出来的 "健美猪"不仅在小市场上流通,居然还流入了双汇这样以质量把关严格著称的知名肉制品企业。相对市场零售肉类,双汇冷鲜肉可谓"高端品牌",但此时品牌已不可靠,消费者在购买时又无法直接辨别是否为"健美猪",真可谓防不胜防。此项给出,9分。
上榜总分: 25分。
相关新闻:双汇冷鲜肉查出瘦肉精 封存1877公斤冷鲜肉(图)
黑榜:第二名 速起蓄电池
事件背景:据浙江媒体报道,由于速起蓄电池将工厂设在一个村子中央,直排含有剧毒的粉尘,并偷排污水,导致工厂周边300米范围内土壤被重金属污染,周边超过100名居民血铅严重超标,并造成数人死亡。
辐射面:★★★★(4/10)
血铅超标、土壤污染,这对人和环境都是巨大的安全隐患。虽然事态严重,但是该事件可考证的影响范围只在周边,辐射面并不很大。此项给出,4分。
杀伤力:★★★★★★★★(8/10)
血铅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吸入人体后,对人的影响是全身性和多系统的,可引发神经系统的一系列疾病,并伴有腹痛恶心、贫血、高血压、心率失常、甚至是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疾病。此项给出,8分。
可控性:★★★★★★(6/10)
导致该事件的原因已基本查清,责任企业已经被责令停顿整改。但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何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案还需要责任企业和相关部门做很多工作。此项给出6分。
上榜总分: 18分。
相关新闻:浙江台州上百村民血铅超标 企业停产整顿
黑榜:第三名 空缺
>>绿榜榜单<<
绿榜:第一名 尚德电力
事件背景:3月21日,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将在西藏高原投资兴建一座10兆瓦的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在今年6月底项目竣工后,尚德电力将负责该电站的日常营运。
创新性及阶段成果:★★★★★★★★★(9/10)
西藏地区阳光充足,拥有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但西藏的生态环境还相当脆弱,因此,选择使用清洁、安全、永不枯竭的太阳能能源,就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局面。此项给出,9分。
影响力:★★★★★★★(7/10)
尚德桑日太阳能光伏电站坐落于西藏桑日县桑日镇赤康村,当地生活和工业用电主要依赖水电供应,近年来,由于枯水期长、水库储量不足等因素造成水电供应紧张,在6月底项目竣工后,尚德桑日光伏电站将并入藏中电网,年发电量预计可达2000万度以上,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地电力缺口的问题。此项给出,7分。
上榜总分: 16分。
相关新闻:尚德将在西藏高原建10兆瓦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
绿榜:第二名 3M、百事
事件背景:3月22日"世界水日",百事和3M同时承诺,将关注西部缺水和贫困农村,落实对"母亲水窖"项目的支持,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安全清洁饮水。
创新性及阶段成果:★★★★★★★★(8/10)
在过去的十年里,百事已捐赠1870万元,在四川等7省建立了1500口"母亲水窖",已有5.8万人直接受益。3M在淘宝旗舰店发起购买3M省水阀的义卖活动,义卖期间所有销售所得将全数捐赠给"母亲水窖"项目。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3M淘宝旗舰店累积义卖的省水阀就可以支持18个"母亲水窖"工程。此项给出,8分。
影响力:★★★★★★★(7/10)
百事承诺继续在水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实践方面做出表率。3M启动 "珍爱城市水资源"系列活动,在公众中倡导更加合理、可持续的节水概念和行动,带动广大消费者身体力行,共同推进城市水资源节约的步伐。此项给出,7分。
上榜总分: 15分。
相关新闻:百事帮助缺水和贫困农村获得清洁饮水
关注西部城市缺水 3M启动"珍爱城市水资源"活动
绿榜:第三名 太平洋保险
事件背景:一年一度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即将来临之际,太平洋保险全面启动包括在3月26日熄灯一小时在内的环境保护活动——"绿G划",旨在进一步加强其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把环境保护责任更好地融入公司运营、服务、办公等各个方面。
创新性及阶段成果:★★★★★★★(7/10)
太平洋保险"绿G划"有新颖的创意。"绿G划",谐音"绿计划",其中"G"代表"Green"绿色,同时代表"GO"行动。近期,"绿G划"推出了"绿G划,动起来"的传播口号,将环保理念推广到全社会,号召更多的人加入"绿G划"行动的行列。此项给出,7分。
影响力:★★★★★★(6/10)
太平洋保险向内部员工和外部公众发布了倡议书,积极推广节能环保的理念,并将通过持续开展的系列环境保护行动,将环境保护的具体做法切实融入公司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此项给出,6分。
上榜总分: 13分。
相关新闻:太平洋保险参与"地球一小时" 启动环境保护行动
【“绿色榜样”栏目介绍】
2011年,搜狐绿色频道再上路!我们继续“负责的媒体”的路线,引领并推动中国绿色产业发展。
2010年“首届中国绿金奖”从11个行业的106家企业中评选出了15个绿色榜样企业。4个月过去了,哪些企业继续践行着他们的绿色承诺?又有哪些企业不顾社会责任,破坏生态环境,置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于不顾?搜狐绿色频道推出全新周刊类栏目——绿色榜样。
我们将回顾各企业一周相关新闻,打造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绿色环保榜单。我们坚信:有榜有真相!
【“绿色榜样”栏目介绍及评选规则】 >>> 详细介绍
【"绿色榜样"往期内容回顾】
·绿色榜样Vol.6:双汇公信力缺失 浙江再现血铅案
·绿色榜样Vol.5:"高端产品"双汇依云问题频现
·绿色榜样Vol.4:沃尔玛加工销售过期食品208公斤
·绿色榜样Vol.3:肯德基"黄金蟹斗"内藏臭鱼烂虾?
·绿色榜样Vol.2:H&M等名牌因"致命牛仔"登上黑榜
·绿色榜样Vol.1:"归真堂用活熊取胆"列黑榜榜首
5、环保部:“十二五”将完成6万个村的环境治理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3月28日
http://news.sohu.com/20110328/n280031806.shtml
中新社北京3月28日电 (记者 周锐)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28日在此间透露,中国计划到2015年完成6万个建制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在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环境保护五个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28日在北京召开,李干杰在会议上表示,中国农村地区目前普遍面临污染排放总量大,生活污染、面源污染严重,工业污染、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加剧等突出环境问题。
李干杰指出,中国环保城乡差距十分突出,农村环保欠账太多。全国约60多万个行政村里,绝大多数没有环保基础设施。目前,农村每年产生90多亿吨生活污水、2.8亿吨生活垃圾,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随意排放。
此前公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源主要污染物如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3.7%、57.2%和67.3%。
李干杰表示,自2008年中央财政设立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以来,三年共安排资金40亿元,带动地方资金投入近80亿元。今明两年中央财政还计划安排95亿元。未来,将会有更多资金投入农村环境保护。
李干杰透露,环保部门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明确农村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争取到2015年,完成6万个建制村的环境综合整治,通过推进生活污水治理等方面的工作,让农村环境质量得到初步改善。
6、我国86个城市参与“地球一小时”全球环保活动
来源: 新华网 2011年03月26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1-03/26/c_121234976.htm
新华网北京3月26日电(记者罗沙)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的“地球一小时”全球环保活动26日晚拉开帷幕,中国和其他133个国家和地区展开熄灯接力。北京时间20时30分,随着八达岭长城、鸟巢、水立方、东方明珠等诸多城市标志性建筑熄灭灯光,我国86个城市的众多社区、企业、学校熄灯一小时,并开始实践各自的环保改变。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介绍,今年是“地球一小时”登陆中国的第三年。除了号召大家熄灯外,今年的活动主题有了新的内涵,希望大家在熄灯的同时能为地球做出一个力所能及的行动承诺。在北京,众人齐聚在中国大饭店,一起见证北京最高楼国贸三期关灯。世界自然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关徳辉、“地球一小时”全球推广大使李冰冰以及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高管与大家分享了各自的改变。
关徳辉号召说:“让我们把‘地球一小时’作为通向可持续未来的起点,改变我们的商业和生活方式,用行动扮靓地球。”
世界自然基金会表示, “地球一小时”已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以及人人网等社区网络上,网友们更新着自己所在地的熄灯状况,交流各自的环保体会。
参与这场熄灯接力的全球标志性建筑还有全球最高建筑迪拜塔、纽约时代广场、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埃及的金字塔,还有吉隆坡双子星塔、印度尼西亚国家纪念碑、泰国王宫、越南歌剧院、新加坡的鱼尾狮身像等。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20时30分至21时30分熄灯一小时,来表明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7、财政部、环保部启动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3月28日
http://news.sohu.com/20110328/n280034073.shtml
新华网北京3月28日电 财政部28日发布消息说,为加快推进新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切实保护千岛湖水环境安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于日前联合启动实施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工作。
财政部说,2011年暂安排补偿资金3亿元,专项用于新安江上游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其中,中央财政安排2亿元,浙江省安排1亿元。
财政部、环境保护部要求安徽省加快新安江上游水污染防治进程,促进水质不断改善;浙江省尽快落实资金,加强千岛湖水质保护,促进新安江上下游生态环境建设协调推进。
新安江是浙江省千岛湖最大的入湖河流。两部委表示,启动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是保持和改善新安江和千岛湖水质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促进安徽、浙江两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新安江和千岛湖流域水资源保护;也有利于为我国其他地区开展跨流域水环境补偿,以及在全国逐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起到示范作用。
8、“日中环保生态网”开通 搭建中日环境商务新平台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11年03月2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4258275.html
人民网北京3月28日电 今天,由日经商业出版(以下简称:日经BP社)承接运营的“日中环保生态网”(网址:http://china.nikkeibp.com.cn/eco/)在中日各方的期待中正式开通。
“日中环保生态网”以“立足日本,放眼中国,传递最新环保生态信息”为理念,收集了大量的中日环保生态信息,开设了产业动向、技术信息、环境经营、环保政策、中日合作项目、技术交流、案例研究、时评、访谈等栏目和板块,采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进行报道和传播。网站集新闻性、专业性、服务性和互动性为一体,为环境相关产业及涉足周边产业的中国专业人士、政府、各地方政府及相关团体人员、中国企业以及在中国的日本企业管理层及技术人员等提供最新、最全面的环保生态信息。网站还将挖掘热点新闻,开放环保生态话题评论,并适时策划推出访谈、时评专题。网站注册会员目标为15万。并开始为注册用户免费提供满载各种最新环境信息的邮件发送服务。
“日中环保生态网”(ECO JAPAN-CHINA)是日经BP社面向中国网友开设的环境信息网站。网站将发挥日经BP社的高度专业性,以“水业”、“智能城市”、“电动汽车”为三大主题,每日推出新能源、节能技术、循环再利用技术以及公害对策等的最新信息,向中国环境领域的注册用户介绍日本精湛的环境技术、环境商务相关信息及解决方案。网站还将通过举办各种展会和论坛,促进中日两国的交流与合作,以打造新时代的商务平台为己任,搭建起中日友谊的桥梁。
日经BP社
日经BP社是一家提供管理、技术及生活领域高增值信息的跨媒体专业出版社。日经BP社于1969年4月成立,隶属日本经济新闻社集团,在不同专业领域提供尖端信息、内容及服务,是日本首屈一指的专业出版社。由日经BP社运营的中文网站“技术在线”,受到了国内广大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喜爱。日经BP社致力于对环境问题的解决,于1999年取得ISO14001认证,建立了“从公司内部控制到鼓励社会环保活动双管齐下”的环保策略,利用杂志、网站、展览、研讨会和会议等不同平台发放信息,以满足读者对环保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日经BP社是日本唯一可以就促进绿色产业市场拓展,提供跨媒体策略建议的媒体公司。此次,日经BP社希望通过“日中环保生态网”的开通,搭建起中日环境商务的新平台,并为解决中国的环保生态问题做出努力和贡献。
9、媒体称再生铅原料非法回收致次生污染事件频发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1年03月28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1-03-28/012622190251.shtml
近年来,在资源紧缺和节能环保战略背景下,我国再生铅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但今年1月初发生的安徽高河血铅事件,以及2010年相继发生的9起血铅事件暴露出的次生污染问题值得高度警惕,此外,再生铅产业发展还面临着原料回收网络不健全、行业集中度低、产业引导政策不够等问题。业内专家建议,为促进我国再生铅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亟需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力度,从财税政策上给予扶持,建立先进完备的铅酸蓄电池回收体系,实现生产—回收—再利用的闭合式良性循环。
需求拉动再生铅产业迅速发展
“这段时间,前来洽谈订购产品的客户太多了。想当初,市场不景气的时候,都是我出门求着别人买货。”安徽华鑫铅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桂贤颇有感慨地说。他的公司位于全国最大的再生铅回收、加工基地———安徽界首市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内。
有着47年烧陶、贩电瓶、炼铅经历的朱桂贤告诉记者,我国是用铅大国,铅消费涉及到飞机、火车、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众多领域。目前,再生铅产品在市场上很紧俏,基本上达到供不应求的地步,不提前预订恐怕很难买到。
记者了解到,朱桂贤的公司是在2003年由12家企业合并重组成立的,目前是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的龙头企业。2006年,该公司实现产值和税收分别为18 .6亿元和0 .5亿元,再生铅产量不到20万吨,而到2010年,产值和税收已经大幅攀升至60亿元和2.3亿元,再生铅产量达到33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4左右。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秘书长王吉位介绍说,近年来,我国资源紧缺状况日益严重,原来还出口的部分有色金属,现在已经转为进口了,其中,铜、铝50%以上的原料都要靠国外进口,尤其是2010年,铅的原料也开始从国外进口,这给我国再生铅产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
“环保既是再生铅企业的本职,也是再生铅企业具有的竞争优势。”王吉位说,这些企业用的是废旧金属原料,环保风险比用矿开采要小得多,因为矿从开采提炼到金属,含铅量很低。比如,金矿里铅的比例仅30%左右,剩余的70%都是废弃物 。 而 铅 酸 蓄 电 池 的 含 铅 量 高 达62%,绝大部分是可用的金属,因此,环保的风险比原生的小多了。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再生铅产量达到123万吨,占铅产量33%。预计2010年,我国再生铅产量将接近150万吨,占铅总量的比例将提升至38%,再生铅产业已成为我国铅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涌现了一批年产量三万吨以上的骨干企业,一批年产量两三万吨规模的企业正在逐步成长。
再生铅产业面临四大制约瓶颈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整个再生铅产业和企业步入发展快车道的同时,一些阻碍发展的制约瓶颈日益显现,业内专家对此表示担忧,归结有以下四大因素:
一是原料回收网络不健全,回收环节秩序混乱,造成再生铅企业原料供应不稳定,且环保问题凸显。上海鑫云贵稀金属再生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小云说,目前,我国废铅酸蓄电池及含铅废料年发生量约180万吨,在回收 途 径 中 , 个 体 私 营 收 购 点 占 到80%,而大多数没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虽然他们对再生铅产业发展做了巨大贡献,但从法律上看,这种行为无疑是非法的。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过程中,还存在随意加水、倒酸液现象,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朱桂贤表示,有些地区还有小企业非法冶炼情况,给产业的良性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二是行业集中度低,企业高耗低能现象严重。“目前,我国拥有各类再生铅企业约300家,平均产能规模还不到5000吨,绝大多数都是小企业。”王吉位说,由于基础设施成本太高,与大企业施行的规模化处理不同,部分小企业采用的都是落后的处理技术装备。因此,整个行业的生产工艺技术落后,能耗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三是产业引导政策不够,正规企业经营艰难。朱桂贤说,虽然政府环保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关停取缔一批非法企业,但很快又会死灰复燃,而符合行业准入条件等国家产业政策的规范经营企业却饱受压力和困难“单从税收看,2009年可退税70%,每吨赚300多元。2010年退税50%,只能赚200元。如果2011年取消退税政策,肯定要赔钱了。这样的话,无异于打击交税的合法企业,而让不交税的非法企业大行其道。”
四是次生污染事件频发,企业环保意识较弱。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表示,近年来,重金属污染事件保持高发态势,2010年相继发生了江苏大丰、四川隆昌、湖南嘉禾、甘肃瓜州、湖北崇阳、安徽怀宁等九起血铅事件,这表明目前铅冶炼企业造成的污染仍然很严重。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曹国庆也认为,我国再生铅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粗放无序生产的状况仍非常突出,企业普遍存在不重视环保现象,造成次生污染的发生。“近年来,我国涉及铅污染处理事件超过60起,媒体报道铅冶炼和电池企业铅污染事件约24起。”
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需规范扶持
为引导再生铅行业规范有序发展,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些企业家、专家和官员建议,应从加强行业规范管理、产业政策引导和扶持、建立先进完备的废铅酸电池回收体系,以实现我国再生铅产业及铅酸蓄电池产业上下游的协调联动。
第一,应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力度,制订再生铅行业准入制度,并在实施细则上多做文章。曹国庆认为,尽管国家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2010-2015)》等法律法规,但没有出台实施细则,往往在基层操作时会有不合理现象发生,因此,必须要细化到操作层面,如跨省市废旧电瓶转移,电瓶生产商如何回收废电瓶等。只有将法律落实到细节,才能发挥再生铅产业的最大优势。
第二,制订财税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淘汰高耗能落后企业。“一只四公斤重的废旧电瓶,若埋在土里,要污染两平方米的土地。我们工业区每年生产33万吨再生铅,可减少污染342平方公里土地。”安徽省界首市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管委会主任段克祥表示,国家应该切实加大对环保、社会等做出贡献的企业的扶持力度,而对非法经营、环保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应严格实行关停取缔。
第三,完善铅酸蓄电池的回收体系,采用回收基金或回收联盟的模式,探索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专家建议,应给个体回收户一个合法的地位,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保障原料供应,为含铅废物建立合法有序的回收渠道奠定基础。同时,应加快废旧铅酸蓄电池规范化交易和集中处理,逐步在全国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再生铅回收利用体系。
10、山东东营开发区每天向渤海排放数万吨废水
来源:千龙网2011-03-27
http://quyu.qianlong.com/44348/2011/03/27/4884@6762957.htm
原㼵:化工污水直排渤海 东营环保局辩称因管道铁锈所致
山东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材料园明港老闸(广利港对岸),正在向渤海排放“酱油色”的化工污水。
2011年3月13日,记者在隶属与山东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材料园明港闸附近水域看到,来自该开发区多家化工类企业的工业废水,正通过已经废弃的明港老闸直接流入渤海中。
记者看到,该水域自黄河路向南有4000余米,宽度在30米左右,中间虽有几处被土坝截住,但均有涵洞将其连接,里面的水俱已呈暗红色,并夹带有刺鼻的气味。据了解,该水域的水均来自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材料园的多家化工类企业。
据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局监察大队王博队长介绍,这些废水来自东营市滨海新材料园内的化工类企业,材料园区的污水处理厂亦尚未建成。
对于记者所说的工业废水,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分局盖局长表示,水质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排水管道内的铁锈所致,企业排水之前在企业内部已经进行过污水治理。
盖局长同时表示,该开发区的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6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这一规定在我国环境立法中通称为“三同时”制度。它适用于在中国领域内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含小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其他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工程建设项目和自然开发项目。
据了解,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规划控制面积153平方公里。记者发现的排污口,所排放的正是该开发区滨海新材料园化工类企业所排放污水。
附近负责抽水的东营新凯电机有限公司的员工告诉记者,他们是被经济开发区相关单位花钱雇来抽水的,四个电机同时开工,每天抽水7个半小时,至少数万吨废水均此直接排到渤海之中。
渤海素有“天然鱼仓”和“海洋公园”美誉,近年来,随着陆源污染一直未得到有效治理,渤海正日渐失去她美丽的容颜,污染程度连续多年位居四大海区之首。面对国家和环渤海各省市采取的各种治污措施,渤海污染防治似乎成为了一道难解的方程式。
近几年,包括中国国家海洋局、国家审计署等部门,对渤海污染调查数据显示,陆源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现象有增无减,排污口邻近海域海水质量持续恶化,渤海沿岸减排压力尤为突出。
今年两上,政协委员孙太利提出,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内海,渤海湾沿岸是典型的淤泥质缓坡海岸,渤海湾又是渤海中的滞缓区,陆源排放的污染物极易造成滩涂和近岸海域的严重污染,如不加快治理将严重制约渤海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国家要求地方政府及企业采取措施保护渤海,但这片海域的污染程度仍在加剧。当前,环渤海地区已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污染加剧暴露出的实质性问题,是环渤海地区一些地方政府的发展观念和执政行为,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去甚远。
11、山西鲁能晋铝否认违法挖煤 记者采访前紧急停产
来源:京华时报2011-03-28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1-03/28/content_644635.htm
宁武县薛家洼乡宽沟村后(鲁能晋北铝业宽草坪矿区)的采矿点。新华社发
原题:鲁能晋铝被指挖黑煤 有矿工透露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开采煤矿
近日,网络上一则“被称为山西工业转型发展样板的山西鲁能晋北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却与其他投资商联手,在宁武县违法大规模挖‘黑煤’,造成严重的区域生态灾难”的消息引发网民强烈关注。
记者实地调查时,工人透露挖煤是主要工作,但鲁能晋铝否认采煤,称也没安排其他单位施工。
■目击
地表生态破坏严重
24日,记者前往网曝鲁能晋铝挖“黑煤”的地点——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与原平市交界处的鲁能晋铝宽草坪矿区调查,在现场看到,连片的山体被挖成道道沟壑,一些山头被齐刷刷地削平,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碎石又堆成了新的小山。
据了解,宁武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62%,同时被山西省有关部门列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易发区。而鲁能晋铝宽草坪矿区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宁武县薛家洼乡宽草坪、常峪、宽沟等村庄位于鲁能晋铝矿区范围内,当地村民反映,矿区被开采利用的过程中,他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极为恶劣的影响。10多名村民反映,自矿区开采以来,夜间巨大的施工噪声让他们无法正常休息。
另据忻州市环保局介绍,鲁能晋铝一期工程投入试生产后的一年时间内,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擅自建设暗渠,夜间偷排生产废水,被依法追缴排污费5700多万元。
2010年12月20日,环境保护部对鲁能晋铝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指出该公司一期工程项目2006年6月投入试生产,环保设施至今未经验收合格,责令其停产,缓期至2011年5月1日执行。
■调查
采访前晚矿区紧急停产
记者24日在采访矿区村民和鲁能晋铝矿工时了解到,头一天晚上,鲁能晋铝宽草坪矿区紧急全部停产,连夜拉走了所有矿山机械设备。村民们反映,“在停产前,他们没日没夜开工,煤、铝都在开采。”鲁能晋铝宽草坪矿区矿工说,他们在这里的主要工作就是开采煤 然而,在位于原平市的鲁能晋铝办公楼内,鲁能晋铝政治工作部主任赵宏否认“鲁能晋铝开采煤之说”:“我们没办过采矿许可证,根本涉及不到煤矿,只是一个非煤矿山,没有采过煤。”现在安排的这段施工是鲁能晋铝的一期工程,大概300亩,从2010年开始只在这个区域施工,他们没有安排任何一家单位去其他区域施工。
山西省忻州市国土资源局矿产开发管理科科长王志胜称:“宽草坪矿区属于共伴生矿产,铝土矿在煤的下部,煤层在上部。鲁能晋铝进行的是露天开采,那么开采铝的过程中必然要剥离,剥离就要动煤。”他说,在鲁能晋铝矿区内采煤,势必影响到鲁能晋铝的生产,因此鲁能晋铝公司不可能“不清楚”挖煤的事。
26日,鲁能晋铝回应说,他们针对铝土矿开采编制了一系列方案,这些方案都已完成评审。当记者追问“这些方案是否已经落实或有所落实”时,鲁能晋铝宁武矿业分公司综合部经理蔡彦峰咬定,他们不仅没有开采煤,甚至还没有开始开采铝矿,因此也不存在开始复垦、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回应
山西省未批准鲁能晋铝采煤
据了解,2010年6月,受鲁能晋铝之托,忻州市国土局向山西省国土厅请示,在该矿区内适当增加开采矿种。但是,由于鲁能晋铝在此区域露天采煤存在相关的生态和地质安全问题,山西省国土厅对适当增加开采矿种的请示一直未予批准。
山西省国土厅高级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郭有录表示,虽然在宽草坪矿区内有煤层,但是鲁能晋铝宽草坪矿区属于铝土矿区,这就意味着要开采这些煤炭,就需要依法办理相关手续,持有煤炭生产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方可进行开采,否则就是私采行为,应按非法开采处理。
王志胜说,根据我国矿产资源相关法律,对于私采行为,应没收违法所得和矿产品,再处以50%以下的罚款。
我国矿产资源法还规定,对暂时不能综合开采或者必须同时采出而暂时还不能综合利用的矿产以及含有有用组分的尾矿,应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破坏。专家指出,究竟应该由谁来保护、谁来负责,国家并没有出台相关细则,这就导致相关规定难以落到实处。 据新华社电
12、涂山湖:几千万治污只管两个月?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2010-03-27
http://news.workercn.cn/c/2011/03/27/110327024432277110133.html
1月,治污结束,湖水变清;3月,湖水又遭污染,臭味重现
占地110亩的涂山湖,位于重庆南山镇街道联合村,上世纪90年代,这里还是当地居民游泳消夏的好地方,但随着城市发展,周边新建的小区和学校生活污水直排入湖,使得整个湖水受到污染,一到夏天便散发出浓浓的臭味。
“你闻闻,好臭啊,这湖今年1月才治理好,现在又臭起来了。”3月15日上午,65岁的何大妈一手提菜,一手捂鼻走过湖边。
“投入几千万元治理污水,怎么只管了两个月?”湖周围的居民议论纷纷。
治污未达到预期目标
据了解,在市民们的强烈反映下,去年重庆南岸区将涂山湖整治工程纳入该区民心工程之一,拟投入7000余万元进行整治。
南岸区环保局局长周永秋介绍,在湖岸两边修建了环湖管道,结束污水直排历史,将收集到的污水全部接入鸡冠石污水厂。然后把湖水抽干,清除受到污染的老淤泥,并在湖底洒了几百吨生石灰消毒,前后消毒3次。
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靠近黄桷垭一边的湖水,清澈见底,湖上白鹭纷飞。加上刚修好的休闲步道和草坪大树,让涂山湖郊野公园初显美丽。
然而,靠近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的涂山湖,却污水横流,又黑又臭。
靠近学校的桥下是一条新修好的环湖截污管道。管道连接着高山流水等居民小区的污水出口。管道附近,看得见有多股污水直排涂山湖,还有许多小股污水在慢慢渗透。污水染黑了一大片涂山湖水,水上漂着花花绿绿的垃圾,散发出阵阵臭味,与远处的休闲步道、喷泉、草坪、大树格格不入。
据了解,这根截污管是去年初才动工修建的,修管道时,工程方还对湖中淤泥进行了清理。
“今年1月,截污管道修好,很快,再也没有污水流入涂山湖了。新储湖水,清澈见底。我们好高兴哟,南山空气好,树多,以前的涂山湖又黑又臭,和南山环境不般配。这不,涂山湖变干净了,小区业委会准备在附近‘二外’桥下修一个锻炼场地。”家住附近的杨大妈说起涂山湖的治理,一脸笑容。
果然,“二外”桥下,是一大片推土机刚刚平整过的黄土。“这里要建半个蓝球场,那里是看台。这里要修乒乓台,那边是麻将室。”小区居民如数家珍。
“现在湖水变清了,大家都想在湖边锻炼身体。”
“谁知,不到两个月,这湖水又发黑变臭了,咋整的,大家都搞不清楚。”
小区居民七嘴八舌,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共 2 页1 2下一页
13、滇池之子张正祥告倒100多官员:仇人至少十万
来源:工人日报2011年03月28日
http://news.qq.com/a/20110328/000593.htm
[导读]张正祥告停了160多个环滇池污染企业、62个采石场,他付出的直观代价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感动中国人物”、国家形象代言人之一——张正祥。 资料图
张正祥寄居的清代危房。本报记者 陈昌云摄
滇池污染久治难愈。一个人与一湖一山的环保故事仍在继续…… CFP/图
官员恨他,农民恨他,房地产开发商恨他,采矿者恨他,挖石取土者恨他,渣土车司机恨他,搞汽车修理的人恨他,开饭馆的人恨他,土杂商店经营者恨他……在与滇池有关的利益链上,他的“敌人”几乎举目皆是。张正祥,这个被各界仇恨的63岁老农,多年来,因为他的不断的告发,告停了160多个环滇池污染企业、62个采石场;告倒了100多个各级官员、240多名老板。因为这一切,他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片的代言人之一。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付出的直观代价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右眼失明、右手残疾、穷愁潦倒……
3月22日上午10点,张正祥带着中央电视台7套“聚焦三农”栏目记者王雅龙等来到位于白鱼口的云南省交通疗养院滇池边,在这里拍摄几个镜头后,他还要带他们到对岸晋宁县的牛恋乡拍摄。
此时的湖边,气温在5摄氏度以下,记者的手被冻僵了,湖水被大风掀得很高。记者注意到,张正祥穿着一件在各种场合都见得到的蓝色衬衫,里面有两件薄的贴身内衣,这大概是他唯一最好的衣服。
拍摄之余,张正祥大步流星巡视着湖岸边的一个池塘,看到有死鱼浮在水面,他要央视记者拍下来,“这是他们养鱼的证据。他们用饲料养鱼,污染滇池。”
12时15分,采访组一行来到牛恋乡金线泉的几个泉眼,张正祥告诉记者,这些山泉水已被当地政府卖给企业,泉水被抽水机抽取去洗矿,使得滇池得不到清水补给。在现场,一根硕大粗壮的水管从泉眼里伸出来,再伸向远方,抽水机声隆隆作响……
这样的一天,像张正祥很多个普通的一天一样,总会遇到各种让他愤怒又无奈的环保问题。而在这些无奈的背后,张正祥的人生,也同样充满了戏剧性,荣誉、崇敬、报复、戕害,无所不有。
利刃留下两处伤痕:
“我直接的仇人至少有10万!”
开车出昆明主城,从海埂公园出去沿着昆明西山脚下高海公路向西,大约要行走20多分钟可以到达张正祥所居住的观音山村,2月27日和他联系采访地点时,他告诉记者,沿老路开车到观音山,他在“观音山公墓”路牌处等候。
下午4时,到达观音山村口,果然看见右侧有条陡峻的岔道,入口处还真竖着一块指路牌子,上书“观音山公墓”五个大字。
身着蓝色衬衫的张正祥蹲在路边,看到记者的车,他引颈企望。
来到村口,停了车,张正祥引导着记者,沿村庄小巷曲曲拐拐来到一个静寂的农家小院,红油漆的铁门上斜刺里开着一个大约五六厘米的口子,“这是今年年前人家用斧头来砍我时留下的口子,”他说,“那天要不是跑得快,关门及时,我就被斧头砍翻了。”
进了小院,再进一道古旧的木门,就是张正祥自2009年10月就开始居住的清代危房,但这个名字曾叫“观音山村”现名“观音山社区”的村庄是张正祥的借住地,他自己的村庄名叫“富善村”,在那里,他得罪了不少人,加上房子被拆,无法立足,只好借屋栖身于此了。
对于“观音山村”而言,张正祥是一个“移民”。
“房子是我干妈借给我住的,我没有房子住,我在我的家乡富善村的房子被拆了,村民又恨我,我只好搬来这里居住。这里的村民也有人恨我。”张正祥对自己生活了50年的故居所在地富善村充满了十分矛盾的心理,既怀念,又讨厌。“我不愿在富善村住,不愿回去,不想见那些村民,他们恩将仇报,很心酸!那个村有1600多人,至少有几百人恨我。”
富善村有的人不承认张正祥,他们对张正祥说:“你不要集体,集体也不要你了,你的户口在北京了,你去做你的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国家形象人物吧。”
2009年11月,张正祥的老宅被拆,直接原因是他的房子和鱼塘处于昆明市保护滇池的严厉规定“四退三还一护”(退田、退塘、退房、退人、还湖、还湿、还林、护水)范围内,但是,别人同样处于这个范围内的房子鱼塘被拆,得到了高达上千万,少至七八十万、数百万元的赔偿,而他的房屋和鱼塘被拆,却没有得到一分赔偿。
村干部对张正祥说:“‘四退三还一护’是为了保护滇池,你不是‘感动中国’的‘滇池卫士’吗?这次拆迁你就再做点贡献吧。”最终,张正祥离开富善村时没有拿到一分钱。
在张正祥自己看来,这个不赔偿的现象中隐含着对他这些年保护滇池、西山行为的仇视和报复。
如今,张正祥临时寄居在观音山村一个已有300多年历史的破败院子里。陪伴他的,是叠床架屋的环保书刊报纸和一条见了生人就龇牙咧嘴的狗。
在张正祥宁静的小院中,只有他高亢的叫喊声,他的讲述很少有低迷平坦的叙述,多半是在叙述中伴随着高亢嘹亮的叫喊。
“你是男人,你不妨看看我为了保护滇池留下的伤疤,”说话的同时,张正祥脱下裤子,左臀部靠近大腿处外侧真有一块长约七八厘米的锐器伤痕,“这是多年前为了制止盗伐西山森林被盗树贼砍伤的伤痕。当时,如果不是我披着的蓑衣稍微挡了一下,我的腿就断了。”
门上的铁门留下斧痕,屁股上也留下斧痕,这两块不同部位的伤痕,都与张正祥的行为密切相关。
早年,他直接制止破坏环保的行为,后来感到力不从心,1994年以后,张正祥学会了依法依规有根有据采用“告状”的方式来举报他所发现并取证的破坏滇池、西山的违法违章行为。而且他知道,就地告发没有用,他采取的手段是异地检举。
这些“告状”和“检举”不知坏了多少人的利益,渐渐地,不知不觉间,在张正祥的周围,产生了黑压压的仇家。
“我在外面经常会被打,用石头,用粪便,迎头就砸过来。是石头,就是血流如注;是粪便,就一头一脸的恶臭。”张正祥说,“通常打我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围观起哄,不知道是谁打的,等你挨打了去找,他们就鼓掌叫好,还哈哈大笑,你根本找不到是谁干的。”有一次,张正祥被石头打得头破血流,无奈之下报警,“几个警察模样的人把我按在地上,卡住我的脖子,问我‘是谁打的,你指出来?指不出来你试试,看你还敢不敢乱报案。’我受不了了,就说‘以后我再也不报案了。’”
“还有一天,我去一个地方取证,被8个警察模样的人按住打,还是云南电视台的记者救了我,那天如果没有电视台记者,我就被他们打惨了。”
据张正祥自己说,从保护滇池以来被打过数百次,“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到2000年,几乎每个星期都被打。我这个‘滇池卫士’不仅是我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是他们用野蛮方式鼓励的结果。”
他遭遇的迫害还有投毒。1998年至2003年之间,有人往他家两口水井里投毒、投粪便,毒杀养的猪、鸡等家禽,毒死了几十只鸡。
在不少当地人眼中,张正祥是骗子、疯子、偏执狂、沽名钓誉之徒,更是“麻烦制造者”。在云南,在昆明,张正祥的名气其实不如在省外。而骂名,倒是比省外大得多也多得多。除了“昆明好人”称号,张正祥所有的荣誉都是云南以外的人士给的,有人说,张正祥感动了中国,但感动不了云南,更感动不了昆明。
当然也有不少好人在帮助他,“没有好人帮我,我活不到今天。”一位深圳的何女士看了他的报道后,给张正祥寄来了9999.90元,“她怕我对媒体说给了一万元,故意少寄一毛钱,我去邮局取这钱,邮局工作人员加了一毛,给了我一个整数。这位女士是我最大的恩人。至今,云南的政府还没有给过我一毛钱。”
和张正祥接触多次,记者感到,提到滇池 ,他的确很偏执,仿佛那是他的禁脔,染指当然不行,即使觊觎或者窥望,张正祥都会暴跳如雷。
痴狂的“滇池之子”:
“西山是我爹,滇池是我妈”
据张正祥自己说,早在19岁当上生产队长起,他就开始保护滇池的工作了。“那时我就恨人砍伐西山上的树木,恨人在滇池洗脏东西,遇到有人这样做,我会上前指责他骂他的。”他说,“我们在滇池里驾船捕鱼,有人从船上向滇池大小便,我就骂他们是畜生,不是人。他们说,又没有拉在你家锅里,我说,大家口渴就喝滇池水,你们这样做,脏不脏?他们觉得我很可恶。”
对滇池的爱,使得张正祥近乎疯狂,任何人,不管是谁,也不管职务高到什么程度,更不管是否“斗”得赢,只要敢对滇池环境有所损害,张正祥就要和他缠斗。“彩云湾高尔夫旅游开发项目,我告了他们三年,终于把他们告垮了。我的一个好朋友,要在滇池边承接一个土建工程项目,我和他翻脸。西山是我爹,滇池是我妈,谁和滇池过不去,我就要和他过不去,即使要我的命我也不会饶他。”
“为了保护滇池,”张正祥告诉记者,“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落得一身残疾,儿子也被逼疯,自己一无所有。如果不是因为做这些事,我现在怎么也是千万富翁,我曾经是富善村最早的养猪专业户,那个时候很有钱。”
张正祥结过两次婚,两次婚姻均告失败——一个女儿和她母亲不知所终,唯一的儿子也疯了,被送进精神病院,另外的女儿和妻子也离他而去,剩得今年63岁的他孑然一身。“其实,到底我是多大年纪,我也不知道,我爹妈死得早,我不知道自己的生日。”
听到电话铃响,张正祥看手机上所显示的电话号码动作很特别,他必须把手机递到距左眼一两厘米处仔细看半天,才知道是什么号码,是谁来的电话——他的右眼失明,左眼视力也很差。
右眼失明,右手残疾,是他全身百十处伤疤中最为严重的两处。这是一次看上去很像普通交通事故的车祸,而这次车与人的“邂逅”,源于他“断人财路”的一次上山拍照取证。
2002年1月9日,为阻止一矿主在滇池边的西山上采矿、破坏植被,他只身前往拍照取证。
该矿主一辆重型卡车径直朝他撞来,结果,张正祥七窍流血,右手粉碎性骨折,右眼近乎失明。“大概过了两个小时,一场雨淋醒了我,耳朵已经听不到声音了,眼睛也看不清东西,全是血,两个鼻孔也都是血。”张正祥说。
尽管遭遇如此,张正祥从未停止巡湖,每周他都要把滇池环游一遍。
张正祥对滇池的爱,往往使人疑窦丛生。“我觉得他的行为很可疑,爱滇池的人多了去了,没有人会像他如此癫狂,抛妻弃子,舍家离业,把所有的精力、财力、时间、情感全部投在滇池环保上。我觉得他的动机不可理喻,其行为很可疑。”市民陈先生如此说。
其实在昆明当地,不理解张正祥,如上述陈先生者,多的是。一是因为张正祥的行为难以理喻,再则也是因为一般人没有张正祥的特殊遭遇,很难从“爹妈”的伦理和情感角度去解读西山和滇池对于哺育自己生命的意义。
但张正祥少失怙恃的凄楚遭遇使得他对西山和滇池有着独特的伦理视角。
张正祥5岁丧父,7岁丧母,两个弟弟后来被饿死,他成了不折不扣的孤儿,就靠在滇池边钓鱼捞虾、挖野菜摘野果维持生计。“困了就睡在大树上,渴了就喝滇池水,饿极了,就伸手去抓只螃蟹,活生生地吃下去。鲜美得很。”他现在逢人就说,自己守卫滇池是在“报恩”。“我的母亲只给了我生命,没有给我生存的条件。”按照他的说法,滇池才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父母。“我的衣食是滇池给的,毛主席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我最恨破坏环境的坏人和贪官。”
在一般人眼中,滇池即使再秀美,也只是一个湖泊而已,而对于张正祥来说,西山和滇池的意义绝对不是常人眼中的湖光山色,而是哺育自己成长,佑护自己生命的父母亲,所以,他逢人就说:“西山是我爹,滇池是我妈。”
而为了“爹妈”,他可以付出一切。
1 2 上一页 下一页
14、张醒生:如果对环境过度破坏将遭大自然报复
来源:腾讯科技2011.3.28
http://www.techweb.com.cn/news/2011-03-28/1008604.shtml
腾讯科技讯(乐天)3月28日消息,大自然保护协会北亚区总干事张醒生今日接受腾讯科技专访时表示,从这次日本大地震、福岛核电站的事件中看出来,如果人类对环境进行过量透支,环境、大自然将会让人类付出代价。
张醒生指出,中国改革开放30年使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都得到了非常长足的进步,但是中国也透支了对环境的成本。所以现在中国的生态环境非常严峻,山、水和生活环境以及食品安全等等各方面都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张醒生还表示,现在气候变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几年自然灾害频繁是前所未有的出现在人类面前,可以知道这就是气候或地球在用它的形式来向我们表达着它已经在发生变化的迹象。“如果现在我们不能遏制这个方向,将来地球会很可能高烧到40度,人高烧到40度可以到医院去打针,地球高烧到40度,我们是没有办法挽救的。”
张醒生呼吁说,希望从现在开始就要把地球已经感冒的趋势停止下来。全球抑制气候继续变暖来低碳、节能减排,都是人类共同的挑战和共同要努力的方向。
以下是专访大自然保护协会北亚区总干事张醒生:
腾讯科技:各位腾讯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很高兴的采访到大自然保护协会北亚区总干事张醒生先生,首先请您给大家打一声招呼。
张醒生: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
腾讯科技:我看到您经常在腾讯微博里面发一些保护自然环境的微博言论,称目前中国整个环境破坏得非常严重,从您的角度上,您能否谈一谈应该如何进行环境保护?
张醒生:我觉得中国改革开放30年使我们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都得到了非常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也透支了对环境的成本。所以现在中国的生态环境非常严峻,我们的山、水和生活环境以及食品安全等等各方面都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从这次日本大地震、福岛核电站的事件中看出来,如果我们对环境进行了过量的透支,环境、大自然将会让人类付出代价。
所以我从过去的科技行业现在转型来做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就是想在这个领域能够团结一批中国的企业家共同来做生态的环境保护。
现在挑战是非常巨大的,我举一个数字来讲,可能流经中国城市和人口居住地区的河流,80%以上已经被污染了,水是任何生命的生存条件,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清洁的水源,我们不可能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我们也知道中国的食品安全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可是如果我们的土壤、水、空气都是一个污染的状况下,食品是不可能安全的。
所以如果说互联网是改变每一个人生存状态的一个很重要的科技基础手段,那么环境安全也是使我们能不能延续幸福生活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所以我可以讲中国的环境挑战可能是现在全球最大的挑战。
腾讯科技:目前中国已经在行动了,也提出了很多低碳、环保的措施。您如何来看待中国目前的节能减排行动呢?
张醒生:首先,中国政府制定了2020年底节能减排的目标方向,这是非常可喜的,但是我们也知道做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它可能需要一个长期的、持续的、不断的努力,社会的意识和生产形态的转型也成为非常关键的一点。中国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是好事,但同时也把世界环境的污染和碳排放的指标压在了中国人自己的头上,所以从这个角度,今天的大会主题是IT的转型,实际上我们中国社会整个的生产和未来经济发展都面临一个转型问题。
腾讯科技:在哥本哈根会议的时候提到关于低碳的问题,但好多人怀疑这是一个阴谋,您认为呢?
张醒生:我觉得可能大家对自然环境的各自理解和变化情况都不同,但我从事生态环境保护以后,我经常有机会到冰川、雪原或高原地区。我可以告诉大家,现在气候变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几年自然灾害频繁是前所未有的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可以知道这就是气候或地球在用它的形式来向我们表达着它已经在发生变化的迹象。
举一个例子,如果人会感冒,在感冒之前你会头疼、发烧,你会身体不舒服,甚至会呕吐,如果到了40度就要赶紧送医院。现在地球已经感冒了,地球的感冒就属于劣迹的阶段,如果现在我们不能遏制这个方向,将来地球会很可能高烧到40度,人高烧到40度可以到医院去打针,地球高烧到40度,我们是没有办法挽救的。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把地球已经感冒的趋势停止下来。全球抑制气候继续变暖来低碳、节能减排,都是人类共同的挑战和共同要努力的方向。
腾讯科技:微博是一个媒体的平台,我觉得您可以在微博里面多发出像这样的呼声,呼吁您身边的人都去进行节能减排和低碳的生活。您能否谈一谈你们接下来准备做哪些工作?
张醒生: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现在微博成为社会沟通的一个很重要的平台,无论是腾讯的微博,还是新浪的微博,都在这里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所以成为社会更加直接获得信息、互相进行交流的平台,在宣传环保里面和发动全民参与环保行动中,微博将起到更大的作用。作为企业领袖也好,作为商界精英也好,今天在这里开会的这些朋友们,实际上很多人已经和我一起站到了保护环境的前列,包括腾讯董事会的主席马化腾(微博)先生,包括阿里巴巴马云先生,他们都是在生态环保领域中大自然中国理事会的理事,马云甚至是全球董事会的董事。
所以中国有一大批商界领袖和我一起来从事着中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我们未来在中国主要发力的三个方向:一个是要保护森林,大规模的保护森林,没有森林,我们就不会有生态好转的发展方向;第二,要大规模的提高中国的淡水质量,要提高、要保护我们的淡水;第三,要用各种手段、用各种模式,使得我们的碳排放能够降下来,符合全球工业发展、IT发展的趋势。
腾讯科技:非常感谢您接受腾讯的采访!
15、重点监控企业缘何成为污染源?
来源:现代快报 2011-03-28
http://dzb.jinbaonet.com/html/2011-03/28/content_180725.htm?div=-1
■《台州路桥上百村民血铅超标》后续
村民多次举报蓄电池厂排污,但环保部门监管不作为
肇事企业主被刑拘,环保分局副局长、街道办副主任等三人遭停职
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139名村民近期被查出血铅严重超标,而元凶竟然是建在当地村里的一家被列为重点监控企业的蓄电池企业。
台州市路桥区27日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对路桥区“血铅事件”的查处结果。路桥区环保分局副局长等3名公职人员被停职检查,肇事企业法人代表应建国被公安机关以涉嫌重大环境事故罪予以刑事拘留。
重点监控企业缘何成为污染源?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调查
逾百村民血铅超标中毒 村中蓄电池厂是元凶
14个月大的豆豆是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上陶村第一位检出血铅超标的村民。看到孩子老是哭闹,情绪焦虑,家人带他到当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所有的指标都很正常,唯独血液中的铅含量是儿童安全指标的两倍多。
豆豆的检查结果引起了全村的恐慌,不少父母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医院检查,结果又有20多名孩子被检出血铅超标。随后,一些成年人也加入到了血铅检查的行列。在上陶村前去医院检测的179人中,有105人都被查出血铅含量超标。
“难怪我总觉得浑身乏力,头晕胸闷,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会突然感觉喘不上气,然后惊醒。”上陶村村民陶德明的血铅含量高达591微克每升。他和大家一样,一致把矛头指向了村中的一家蓄电池生产企业:台州市速起蓄电池有限公司。“这家整天飘着恶臭的公司就是污染源。”
血铅事件发生后,路桥区委、区政府立即采取了措施。峰江街道党工委书记王赵勋说,当地政府部门在第一时间封存了嫌疑企业的车间及其物资,责令企业停产接受调查。同时,在台州医院路桥院区设立治疗绿色通道,组织蓄电池厂附近村民免费进行体检和治疗。
在当地政府组织的自愿血铅检测中,共有路桥区峰江街道上陶村、浮排村、葛家村三个村501名村民参加,有139人被检出血铅异常,其中儿童35人,血铅含量严重超标者3人。超标者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才14个月。
环保部门随后对这家企业周围的空气、土壤和水质进行了综合环保检测。结果显示:这家企业违规排水排废,是导致此次铅中毒事件的罪魁祸首。“调查发现,该蓄电池厂排放的废气铅含量超标1倍,工厂排放污水超标3倍,附近土壤铅含量超1倍。”台州市路桥环保分局局长蒋新才说,环保部门还发现蓄电池厂存在铺暗管排放废液的情况。
村民多次举报排污 环保监管成摆设
正在台州当地为患儿进行诊治的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竺智伟表示,铅中毒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由路桥当地村民血铅超标的人数、范围和铅中毒程度看来,这家厂的污染应该持续了很长时间。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这家蓄电池企业建于2003年,至今已经有8年历史。据当地村民反映,平时,站在厂房外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厂区也时有污水排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铅酸电池拆解、再生铅类、铅酸电池生产等涉铅行业是国家明令从严审批、重点监控的重金属污染企业。该企业也由此被列入路桥区的重点监管企业,环保部门对其的检测力度和频度远高于普通企业。然而,令人感到费解的是,就是这样一家重点监管企业,环保部门在此前进行的多次环保检测中,却从未公布其有检出违规超排的现象。
“我们的确对这家企业投入了比其他企业更多的关注。”环保分局局长蒋新才对此的唯一解释是:日常的检测没有检出排放超标,是因为平时的检测项目中没有涉及大气的检测。他说,每年也不定期对速起公司进行监管,“但没有发现问题,也没有接到过群众的投诉或举报。”
但这样的解释,显然难以服众。血铅严重超标的上陶村村民陶锡华说,他不仅通过电话向路桥区环保局投诉过,还亲自去局里反映速起蓄电池公司偷排污水的问题,但就是不见执法人员来处理。
上陶村民丁美菊也表示,环保部门事后曾承认,他们3年前就发现上陶村的土地有毒了,并要求速起公司进行整改。“但环保部门和街道并没有把这些信息及时告诉我们”,丁美菊说,这直接导致不明就里的村民仍继续在有毒的土地上种植粮食蔬菜,并最终引发了上百名村民血铅和镉超标的严重后果。
住宅距厂不到5米 当初建厂如何成功获批?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这家企业正好坐落在上陶村村民房屋的中间,除了西面是一块农田以外,另外三面均靠近房屋。离村民家最近的一面,只有不到5米的距离。而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这样可能产生较大污染的企业,应该设立在居住区500米以外的安全距离。这家窝在居民堆里的蓄电池生产企业是如何成功获批的,令人生疑。
医学研究表明,血液中的铅含量超标会引起机体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一系列异常表现。并表现出类似易激怒、多动、注意力短暂、反应迟钝、运动失调、颅神经瘫痪以及腹痛、便秘、腹泻、恶心、呕吐等直接症状,长期、严重铅中毒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和昏迷,乃至死亡。铅对儿童的毒副作用尤其明显。并将直接影响儿童的智能行为发育和体格生长。
早在几年前就有村民反映蓄电池厂的污染问题,村民们也一直没有放弃举报。可为何直到有这么多的人出现严重血铅超标时,政府才介入调查?“如果环保局对百姓的生命关心一点,对‘黑心企业’监管严格一些,这些灾难完全可以避免。”村民陶锡华说。
追责
3名官员被停职
肇事企业主被刑拘
台州市路桥区27日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对路桥区“血铅事件”的查处结果。路桥区环保分局副局长等3名公职人员被停职检查,肇事企业法人代表应建国被以涉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予以刑事拘留。
台州市环科院等专家调查认定,这是一起由台州市速起蓄电池有限公司引起的铅污染事件。该公司在熔铅、球磨、焊接等工段产生含铅粉尘和废气,化成工段产生含酸废气,未经收集处理直接外排;同时该公司还存在着产生并外排部分酸性且含铅废水、含铅固废外运处置等情况,当地村民血铅超标事件与速起公司含铅污染物特别是含铅粉尘废气排放有直接关系。
3月25日,路桥区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对台州市速起蓄电池有限公司责令关停的决定》。同日,公安机关以涉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对该公司法人代表应建国予以刑事拘留。
据调查,台州市速起蓄电池有限公司迁扩建项目存在审批不严、监管不力的情况,目前,对此事件负有直接责任的路桥环保分局一名副局长、峰江街道办事处一名副主任、路桥环保分局城南环境监察中队中队长等3人已被停职检查,其他相关责任正在调查中。
声音
遏制政绩冲动
规范制度保障
路桥血铅超标事件,折射出的是当地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过度追求和对百姓生存权、健康权的漠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政府监督与公共问题管理专家范柏乃表示,在调结构、促转型被确定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内容,绿色和低碳已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仍有巨大的利益诱惑,使我们的管理者在对污染和政绩进行权衡时,将天平倾向了后者。在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部门采取了及时的补救措施,亡羊补牢的积极态度当然值得肯定。但如杲政府能将关口前移,未雨绸缪,防范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危险于未然,那今天的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
范柏乃分析认为,对百姓而言,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不仅仅只有经济的增长,更应包括蓝天、碧水、净土和自身的健康和生命的尊严。在反思自身执政理念,端正自身政绩观的同时,有关部门应深思如何建立更为严格的条例,遏制污染企业赖以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保证执法部门履行其责任,让污染远离每一个人。
16、环境信息公开保障公众核安全参与权
来源:东方早报 2011-03-28潘洪其
http://www.dfdaily.com/html/63/2011/3/28/585436.shtml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有关负责人3月26日介绍,设在黑龙江饶河县、抚远县、虎林县的三个监测点的气溶胶样品中检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初步确认系来自日本核电站事故放射性物质的释放,所检测出的放射性剂量值小于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仍在当地本底辐射水平掌握范围之内,不需要采取任何防护行动。全国其他地区的气溶胶取样监测点尚未发现人工放射性核素,目前我国环境辐射水平仍在本底范围内。
自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后,环保部每天发布全国主要城市辐射水平以来,26日黑龙江三个监测点检测到极微量核放射物,是首次确认日本核电事故的放射性物质“扩散”到了中国,尽管其影响细微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但环保部仍在第一时间全面、如实地公开这一信息,体现了在履行政府信息公开责任上的自觉和担当,值得称道。
连日来,环保部门的环境辐射信息发布,让公众知道了“空气吸收剂量率”、“天然本底辐射水平”、“气溶胶”等与核监测有关的指标和概念,了解到日本核放射物质的影响在扩散过程中将如何发生变化等知识。同时,环保部相关机构的官员接受采访,针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事故原因,从中国核电厂选址及设计对预防海啸的考虑、万一发生严重事故如何确保安全壳完整性等方面,说明中国新建核电厂有较高的安全水平。这些都从履行政府信息公开责任的角度,较好地满足了公众知情权,起到了释疑解惑、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的积极效果。
上述核安全信息公开工作之所以卓有成效,与环境信息公开已成为环保部门一项“优势职能”分不开。一个突出的例子是,2007年4月5日国务院发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当年4月11日环保总局(2008年机构改革时组建为环保部)就发布《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成为第一个出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细则的中央部门。然而,环境信息公开不仅要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更要满足公众对环境事务的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以参与权为核心)。西方发达国家核电站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表明,公众对国家发展核电的参与程度,决定了公众对发展核电的接受程度,广泛而充分的公众参与,不但有助于国家核电战略的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也能让公众和政府一道有效分担核电监管与治理的任务,即便发生核电事故,公众参与也有助于政府采取更得力的处置措施,将事故危害和影响控制在最小限度。
中国公众的环境参与之路并不平坦。2009年中国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该条例最初的征求意见稿中,原本为公众的环境参与设计了详尽、具体的途径,使公众可以在各种土地利用规划、区域建设规划及工业、农业、能源、水利等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发挥实质性的参与作用和影响力,但《条例》正式通过时,删去了公众参与的大部分内容,只留下了几条照搬自《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原则性规定。鉴于法律保障不力和社会发育不足,公众的环境参与明显滞后于环保部门的环境信息公开,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需要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环境信息公开的作用,为公众的环境参与搭建广阔的平台,推动公众参与到核安全事务等多方面环境事务中来,切实保障公众在核安全事务中的各项权利。(作者系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17、地球一小时与母亲的365天
来源:燕赵都市网2011-03-27 王彦龙
http://news.yzdsb.com.cn/system/2011/03/27/011000863.shtml
据新华社日前报道,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的“地球一小时”全球环保活动26日晚举行,中国86个城市的众多社区、企业、学校熄灯一小时,并开始实践各自的环保改变。
地球的环境正在恶化,这已经是事实了。所以,我们很需要像“地球一小时”这样的公益活动,它从理念再到仪式,可以说都能给地球上的村民们一个实践的机会,使得大多数的人都能够参与到节能、环保这场持久战中来。不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态度,都看出了合作的诚意,这是好事,非常值得推广。
然而,作为一个普通的学生,之前我并不知道有“地球一小时”这么一个全球性的活动的存在。由于接触网络的关系,才对此略有所知。但是,我觉得我从未失去对节约、环保等理念的切实行动。尽管,我没有参加“地球一小时”的活动,但是,我每天基本上都在做着“地球一小时”活动所倡导的行为和理念。这一切,都归功于我平凡的母亲,她教会我这些,可是,她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并不知道其背后还有着更深层的含义。
母亲是大西北一个普通的农民。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这边缺水,各种资源也较稀缺。因此,为了能够做到尽量的节约,母亲白天的时候,只要稍微能看得见摸得着,她从不开灯;用洗完脸的水,再去浇园子、洒地;她几乎不怎么用一次性的塑料袋……不但母亲如此做,她要求我也这样做,而且是一年365天都是如此。可能你会觉得这样的母亲节约到已经有些“吝啬”的程度,但这确实是一位平凡的母亲的环保行为。
可能,对于大都市的人来说,平常并不会像我母亲那样做。对他们而言,只要“地球一小时”就够了,通过365天中的一个小时,来完成一个壮大的仪式。但是母亲却不会因为别人的号召,因为口号的煽动,因为做某件事件背后非凡的意义,而非要做不可。她这样做,只是出于“勤俭持家”的本能,出于几十年养成的习惯,这对她来说已经足够了。
看到有“地球一小时”的活动,我就不由得想到了我的母亲。在这个世界上,很少人知道她的存在,但是她可以成为“地球365天”的一个楷模。她不需要一个小时来做某件事情,而是需要一年,一辈子来做某些在她眼中微不足道,在别人眼中更是微不足道的事情。这可能就是平凡中孕育的伟大吧。
说到节约与环保,都在不停地呼吁民众意识的觉醒。但这种意识,并不是一个小时的仪式就能呼吁来的,更是一个人内心的遵循,是她把每天做的看似毫无意义的事情当成美德,并且坚持下去。节约和环保并不是时尚,所以无需追风。如果这一小时过去了,节约的人还是照常节约,浪费的人仍旧是恶习难改,那么这一小时的神圣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因此,如何把“地球一小时”的全民嘉年华,变成每天都奉行恪守的行为习惯,这才是需要我们对地球做出的庄严承诺。我觉得我母亲的一些“小气”的习惯,可以当之无愧的成为我们每个普通人的参照标准。所以,以节约,以地球的名义,应该向我母亲深深地致敬。
18、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节能不止一小时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1-3-28 杨玉华
http://www.eedu.org.cn/news/envir/eview/201103/58177.html
媒体报道,本周六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倡导节能环保为宗旨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国80多个城市同时举行,参与城市数量比去年猛增1 .5倍。从去年下半年各地纷纷掀起节能减排集中行动,到此次迎来的“地球一小时”,无疑将有助于强化社会大众节能减排的意识。但节能远不止一次一时的活动即可完成,如何成为全社会长期坚持的自觉行动仍是急迫课题。
去年下半年全国开始的节能减排集中行动,迅速强化了社会的节能意识,并在短期内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果。不必要的景观照明关闭、五楼以下走楼梯、人走灯灭等公共场所常见的浪费问题大有改观,过去写在纸上的杜绝长流水、长鸣灯等现象也切实落实到行动。正如一位地方官员所说,集中行动也是一次集中教育,节能任务让你想方设法去节约能耗。
然而,在年底任务完成后,节能风气和意识在一些地方又出现再度淡化的苗头,耗能浪费行动开始故态复萌。早晨天已透亮,路灯还没关;晚上天还未黑,路灯早已“上岗”。深夜车马人稀的道路两边,每杆有着三四盏灯泡的路灯如火龙般在道路两边延伸至远方。而公共场所特别是政府机关一度实行的一些节电节能好习惯现在也开始松懈。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要分别下降16%和17%。要完成这个目标,任重而道远。必须持续不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工作,这既是完成我国对国际社会庄严承诺的需要,更是“十二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节能不止一小时,更不是一两次行动就结束。当前急需加强节能教育宣传,大力倡导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让“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和人人争做的常态行动。
节能不止一小时,更需要健全长效机制,补上社会节能的“短板”。如果把企业比喻成大象,单个用电惊人,那么社会用电就像蚂蚁,单个用电量虽少,但成千上万的蚂蚁力量不容忽视。当前,急需尽快出台社会生活领域的能耗改造计划和标准,推动如循环用水、太阳能、节能灯使用等一系列节能措施和标准的制定,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完成节能任务。
节能不止一小时,更离不开每个人从我做起,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将空调温度调高些,随手关灯关水,打印纸两面用,多步行少开车,这些生活中俯首可做的小事,也是对节能减排的最大贡献。
地球一小时,超越一小时。保护地球这个人类共同的家园期待更多持之以恒的节能行动。
19、别放大“地球一小时”的象征意义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1-03-28 王石川
http://gcontent.oeeee.com/2/69/269d837afada308d/Blog/0c0/11edcf.html
3月26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正式举行。全球共有134个国家和地区展开熄灯接力,中国有86个城市加入到“地球一小时”活动(3月27日新华社)。
集体熄灯一小时,初衷良好,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这一两年来,也有人不断表达担忧,比如有一种声音认为,突然集体熄灯,会造成瞬间的电压发生强大波动,从而造成供电线路瘫痪,甚至冲击和损害全球的供电网络。这种担忧已被证明多余,据专业人士称,“地球一小时”能减少的用电量主要是来自照明用电,这部分用电量在国民用电总量中大约只占10%,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也就有限(3月25日人民网)。
此外,更有人表达了对熄灯一小时的过度乐观,刻意放大熄灯的意义。实际上,熄灯一小时只具有象征意义,它表达的是人们对自身状况的关怀,释放的是一种应对气候的决心。一方面既然在活动中减少的电量微乎其微,就没必要放大其价值。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提防一种倾向,即熄灯不仅没造成节能减排,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浪费。比如不少人熄灭了电灯,转而采取点蜡烛的方式,而点蜡烛比用电无疑更具损耗性,因为点蜡烛会产生更多的碳排放。以不低碳的方式来宣传低碳环保,有点好笑。还有人将家里的灯熄了,而是选择驾车出去逍遥,驾车所造成的损耗,岂不是同样比开灯大?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些在公众心中颇具环保精神的明星,近年来一再号召公众减能节排,甚至大讲特讲熄灯的意义,但吊诡的是,正是他们,却拥有多辆大排量轿车,更不要说身穿令人不能容忍的貂皮衣服了。由此而言,这样的环保倡导,因其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就无法形成积极的正面意义。
熄灯一小时,只具有象征意义,我们不能陷入形式主义之中,不能一方面参与熄灯,另一方面又大肆消耗能源。更不能因这个时候熄灯了,而在其他时间耗费能源时心安理得。
众所周知,我们正在转方式、调结构,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行动。因此,不能把“地球一小时”仅仅当做一个熄灯仪式,要全面理解它,就应该把握住其内核,即传递和践行环保理念、节能理念,把这种理念贯穿到日常生活当中。事实上,只要用心,生活中处处可以节能减排,比如:循环用水,节约水资源;少用打印纸,节省纸张;少开私家车,多选择公共交通;自带环保袋,拒绝塑料袋等一次性用品……当然,节能减排并不代表仅仅节省,还可以选择替换,比如更换节能灯泡等。
还需提及的是,节能减排不只是普通老百姓的事情,对一些政府机关来说,更应该如此。调查显示,有的政府公务人员1天的耗电量,够一个普通老百姓19天的生活用电。在一些机关,“窗外阳光明媚,窗内灯火通明”,“人已去,只留长明灯”的现场此起彼伏,更有甚者,明明开着空调,窗户却敞开着,这就是所谓的“开足空调、开窗换气”;明明规定夏季开空调的条件是,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但空调屡开不鲜,空调调得温度之低,简直如冰窖般……诸如此等,并不鲜见。至于公车,不少是大排量的,消耗能源无疑更巨。在此语境中,政府机关更应该节能减排,发挥正面引导作用。
“‘地球一小时’活动是一个仪式,代表公众保护地球的信仰和参与改变的愿望。”有学者如是说。诚然,我们既要把熄灯当做一种仪式,更要读懂它所蕴含的深刻理念,把节能减排当做一种融入生活之中的信仰,节能减排才不是虚妄之谈。 □王石川
20、绿家园环境记者沙龙2011年3月速记稿
来源:绿家园志愿者 2011-03-28
http://www.greensos.cn/ljy/html/jzsl/view/92401.html
特别致谢:
感谢徐道一先生,赵亚民先生,不辞辛苦,逐句审核速记稿。
主题:怒江建坝为何应慎之又慎?
日本核电站安全隐患对我国的启示?
会议时间:2011年3月16日下午
会议地点:中青记者之家10层会议室
主讲人:孙文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研究员)
徐道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赵亚民(国家环保总局核安全中心研究员)
孙文鹏:我跟徐道一都是同学,以前都是搞地学研究的,跟大家见面很少,所以也不太熟悉,也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一些看法。今天要讲的东西主要是回应这个月3月6号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举办的《绿色能源水库大坝与环境保护论坛》,回应他们几个问题。关于前面章柯先生报道过的,我不打算重复讲了,想知道以后还可以说。我要抓紧时间谈几个问题。
那次论坛我们觉得很好,为什么呢?大家把观点摆出来公开地来讨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头。另外,那些专家们以真实姓名来谈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我们觉得很好,就表示自己对自己所说的东西负责,所以这个会是很好的开头。当然那个会议也有美中不足,既然是论坛嘛,就应该邀请不同观点的专家,比如说环保,虽然地震专家请了一些,但是另外搞预测的地震专家就没有请,环保组织没有请,搞构造方面的人也没有,所以总的来说我觉得还有美中不足,但这些不足不是主要的,以后还可以改进。更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论坛发现我们之间还有共识的。
首先他们提出来“大坝原则上不能建在断裂带上”,这一点跟我们的观点相似。“能抗震不能抗断”,这是什么意思呢?地震还是可以抗的,但是在断裂带上是抗不住的,任何风险也抗不住。所以这两点我觉得很重要,强调这两点,为我们以后达成共识奠定了基础,要没有这两点,交流就没有意义了。现在我们在论坛上的分歧主要在水电建设要不要考虑大的环境,他们也考虑了,但是从他们所作的工作来讲,是没有考虑这个问题的。这是我们必须应该考虑的。考虑水电建设既要考虑当地建坝的安全环境,也要从整个大环境背景下来研究这个问题,这是我们之间最大的根本分歧。
怒江可能好多人不了解到底在什么地方,在地质图可以看到就在这个地方,这是断裂的,是地质图上有的,这就是怒江流域,深颜色的是怒江流域,一看这条江很怪,江河本来都是像扇子一样,怒江是一条缝。这两边是分水岭,很窄,最窄只有21公里。所以要不要从大环境来看这个问题?要不要做大的环境评价?这是我们跟他们之间大的分歧。因为搞水电建设研究的往往是距库区几公里。
徐道一:几个范围:8公里以内、25公里以内、150公里以内,不同的范围有不同的要求。
孙文鹏:它在这些范围里面做工作,对整体他们没有做评价。他们的工程、他们的水电建设都是按照规范来执行的,所以他们认为我们什么也不知道,只是几个老爷吃饱了撑的瞎嚷嚷,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对于具体的水电建设我们是外行,了解是不多,但我们也没有在那方面发表意见,我们没有指手划脚说建设应这样那样。我们讲的是怒江地区是个特殊地区,在这个地区建设水电站风险很大,只是从这方面讲。所以我们感到自己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区域评价、环境评价我们还是知道一点的,就拿徐道一来讲,他是搞地震预测的,搞了40多年,颇有成就,对中国很多大地震都做过预测。最近日本发生的这次9级大地震他在两年多以前就做了比较好的中期预测,所以在地震预测上他不是外行。
汪永晨:这有他预测的资料,想要的可以到这儿来拿。
孙文鹏:那次中期预测有正式材料上报,包括国家地震局,所以在这方面,他是内行。我本人是研究断裂构造的,研究了50多年,开始学的就是断裂构造,研究论文就是有关断裂的,就是中苏边界上的一条大断裂,比怒江小一点,小不了多少。回国以后主要从事铀藏研究工作,研究铀矿藏跟断裂构造的关系,所以在自己的领域,我不认为自己是个外行,也不认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而这个水电站的区域评价是回避不了断裂构造的,特别是怒江地区,它对这个地区的稳定性起决定作用。这个地带能不能建水电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地区的稳定性怎么样。也就是看到这个地区的特殊性、危险性,所以当我们知道怒江要建水电站的时候,我们条件反射地说什么这个地方能建水电站?感到很吃惊。这不是什么新发现,而是一种常识性的东西。在活动的断裂带上建水电站,太危险了!
怒江断裂是活动的、切割地壳的延长上千公里的一条大断裂。这是卫片看到的,就是怒江断裂,这不是哪个人想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
提问1:红颜色是什么?
孙文鹏:红颜色是断裂构造带。
汪永晨:有横有纵的。
孙文鹏:这也是断裂带,这些小一些,这是大断裂。
汪永晨:盈江在什么位置?
孙文鹏:盈江靠这边。确定它的长度没有问题,确定它的深,你看不见你怎么知道?这不是我们想当然的,这是根据所有的中国专家李四光、黄汲清等等都一致认识的,但这还不够。1980年联合国搞一个岩石圈计划,就是研究岩石圈。我们中国的马杏垣教授,前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他对中国的岩石圈进行研究,采取了多种方法,确定它有多深。地下深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通过什么办法?通过航磁资料、地震资料、重力资料三种资料综合起来确定怒江断裂。这不是哪个人想出来的,这是一个普遍的只要是学过地震的人都知道的常识性问题,这不是我的发现,也不是我的发明。我相信这个,深信不疑。所以怒江的确在断裂带上。这不是哪个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问题,就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参加论坛的人意见并不都一致,有些人也承认这些,另外他们写设计报告的人也承认,没有异议的,他们也这么认为是活动的。这一点不光是我个人的看法,这是共识。所以问题就在这儿。
现在出现一个问题?他们在会上分歧就在于对这个断裂怎么看,那个会上提到33个同位素年龄数据,用这些物证来作为否定怒江大断裂活动断裂的主要依据,这33个数据否定不了怒江大断裂带在活动的的事实。为什么?他们篡改了地质新构造运动时限,他把它变成的十万年,第四纪两百万年都是新构造运动时期,在教科书上教的是在喜马拉雅期,因为在喜马拉雅这个地方,他们说在33个样品中间有32个大于10万年的,有一个是9万年,它算新构造,其他的都算老构造。他这个说法第一、他篡改了活动的时限,他的依据不足,假如就是33个数据,这是不够的,是不可能推翻前面结论的。第二、33个样品中间有一个是代表新构造运动的,既然有一个说明,就不能否定怒江不是一条活动断裂,这个大家很明白,因为有一个,不能少数服从多数,就说明怒江断裂就在新构造运动带上,也是存在活动的。第三、还有一个概念问题,在33个样品中间他没有说用什么方观测的,这个很重要,对于外行来讲觉得无所谓,但是对我们不一样,不同方法适用范围不一样,精度不一样,对样品的要求不一样,另外对取样地点也要求很严格的。但是他们不讲这个,不提供这些数据,他那33个样品只能算是一些数字,做不了物证,就没有做科学证明的资格。只有经过地质专家跟放射性专家证明这是可能的、正确的、可用的,才能作为证据。所以他这33个样品证明不了任何问题。
他们否定怒江是活动的深大断裂这个事实,刚才不是有共识嘛,“在活动断裂带上是不能搞水电建设的”。
再一个问题我要回答一下,就是他们经常提到的“在断裂的危险地区也可以找到安全岛”,所谓安全岛就是在活动地方有相对不活动的地方,你可以找到这个地方再建。在这上面找安全岛,这什么意思?怒江断裂是一条剧烈活动断裂,旁边有很多小的断裂,像枝枝杈杈一样,在任何一个坡面上至少有两条其他断裂,现在所有的断裂带没有走出山区,没走出分水岭,怒江河流也没有走出,就在主干断裂中间摇摆,所以两个是一体的东西。他们在这上面找安全岛是什么意思呢?就在主要的两条断裂之间、一条小缝里面找到安全的地方,所以这个地方安全不安全?不活动的断裂是安全的。断裂构造活动不强的地区是相对安全的,但是在活动的断裂上面是不安全的,在怒江地区它是不安全的。因为整个江都在破碎带中间,破碎带中间有那种相对破碎比较低的,靠近交接的地方破碎强,远离它要好一点。但是整个大地带就在活动,它就在活动,它是不安全。所以安全岛在怒江地区是不存在的。所谓的安全岛不安全。
怒江地区是个极不稳定的地区。
第一,怒江两岸是一种典型的峭壁地形,为什么?两个分水岭流域之间是一个细条,只有21公里,高差3000多米,所以这个地区是个峭壁,到过怒江的人都知道它是很陡的峭壁,这个地方安全吗?都知道它是很危险的。
第二,在这个断裂带中间有纵向断裂把它切成一条一条的,这也是不稳定的,岩石整体性破坏了。
第三,两岸岩石是弯曲的,走向,和沿江的方向一样,这样一弯曲,就形成了滑动,所以在岩石底层中间有个滑动的面,另外这个岩石是陡壁,就跟墙一样,墙上挂着很多瓦,你说安全不安全?
第四,在地层中间还有一些元古代的片岩、板岩这种岩性很柔软的东西,一经水泡,它又是滑动面。
这就是现在怒江地区特别是中游这一带地质灾害频发的根本原因,在这样一个不稳定的地区搞水电站,那是很危险的。他们的观点就讲建了水库以后可以使边坡稳定,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论证。为什么?水库,最高的水坝300多米,假设它是存在的东西,它淹也只能是300多米。但是上面还有2700米高,他能解决问题吗?他能稳定吗?根本答非所问。他讲的东西都是想象的。在丘陵地区两岸不高,没有山,那可以。所以怒江的特殊性就在这儿,它是个特殊地区。
最后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是他们所谓的规范,按规范办事能不能保证这个地方的安全?不行。他们现有的水电建设规范必须修改,在这个地区很难用上。
这里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多的,其他的就不在这里讲了,他讲“我认为……”这样的论述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回应了,因为太多了,也不值得一说,“你认为”这不是论证问题。
最后再讲一个问题。
他们现在讲紫坪铺坝的问题,他们对紫坪铺坝的评价是他们认为紫坪铺坝是技术高潮、经得起考验的一个典范。我说这个问题应当慎重一点。
第一,紫坪铺大坝是不是经过了5·12的考虑?我说没有。为什么?这不太准确,听说当时大震前蓄水只有三分之一,基本没有什么蓄水,所以不能说它通过了考试,只有蓄水以后,大坝才受力,所以那三分之一的水代表不了什么。
第二,一些院士讲紫坪铺库水坝不是没有破损,还是有破损的,这个破损对水坝产生什么影响没有研究,没有做出评估,这种说法也有点勉强。
第三,他没有讲这个水坝现在看似还好,是不是有内伤?做过“体检”没有?你把现在水坝的状况做过检查没有?跟大震以前做过对比没有?只有做过这种“体检”,对大坝进行“体检”以后,才能确定它是否完好无损。这里我想举个例子,就是新西兰去年的7级大地震,房子没有倒,也没有死人,大家讲这个建筑抗震怎么怎么好。今年地震比它小,房子大量倒塌。有没有内伤的影响啊?你没有发现,但有内伤了。有没有?一次地震以后,主要地震过去以后,往往房子倒的不多,余震一来,哗哗都倒了。所以对紫坪铺库的评价我认为还是慎重一点好。我因此提出一个建议,将来蓄水的时候,建议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不要一下就把它蓄满了,一有风吹草动,这个灾害是受不了的。
好,我现在讲到这里,谢谢。
汪永晨:这些所有的红点都是?
孙文鹏:这是他们的一个水电站,上面发着电,出水管里面又往一个水电站进水,江里没有水了。把所有用水人的权利都剥削了,这种开发很可怕。
徐道一:水是国家资源,上游水电站跟下游水电站把水资源都给霸占了,河床里面没有水了,这么发展下去——
汪永晨:讲一下这都是哪条河。
徐道一:这是电台(音)——
孙文鹏:我就讲这么多。
汪永晨:你讲一下,它是一个直的峡谷,如果一旦发生灾难以后——
孙文鹏:他来讲吧。
徐道一:我来补充一下。接着孙文鹏研究员讲,地质构造一个是火山,一个是地震,还有地质灾害,怒江地区从我们角度搜集的资料,都觉得这方面是很值得注意的。我们看了看他们的报告,这方面也提到,但我们觉得问题更要严重一些。这个方法论是郑易生教授给我提出来的,所以我最后要有时间多说两一句,没时间就少说一句。
怒江及其周围地区的地震这样一些事实,一是地震方面的,二是泥石流的,再讲怒江周边发生的一些泥石流的情况。
地震方面。
大家可以看到怒江的范围,这是怒江,这是地震区域,他们现在强调六库以上泸水以下地震比较少,泸水以下地震比较多他们也承认,问题是比较多的地震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不是几百年前发生的,而是不到几十年的时间。从这长张图上看,这是云南地震局做的,从1450年开始到这儿6级地震很少,每50年不到10个,到1900年以后30个了,到了近50年到了40个,到21世纪以后会进一步增加还是减少?因为水坝要用50年、100年、200年,这个问题就需要回答他。他们则根据过去的资料,就说这个地方最高的烈度就是刚才说的六库以下是VIII度,六库以上是VII7度,按这个趋势很有可能再增加。这次日本地震9级,日本历史上空前的。我们修这样的水坝对这样的高风险是预防还是不去管它?这个问题应该回答。
从周围的形势看,它处于高地震发生地带。1950年8月15日西藏察隅8.6级地震,是现代地震中最大的一次,离怒江上面只有五六十公里,但他们就不管,察隅地震8.6级可以影响到很远的地方。紧接着下面这个地震,1976年5月29号两个7级地震,1988年澜沧、耿马两个7级地震,都在怒江跟澜沧江中间。所以几十年的时间地震活动比较活跃,这是四个7级地震,所以这些问题都应该展开讨论。,修水坝切是人命关天的事儿,这样的轻描淡写,一旦发生像过去的7、8级地震,修高300米的大坝,从对国家、人民负责的角度确实应该注意。
我们认为中国大陆西南尤其怒江地区与20世纪上半叶的情况显著不同,正处于地质灾害、大地震频繁发生的高活动时期。这应该注意。
这是我的文章中的一张图,用李四光的《歹字型构造》,这是汶川地震的时候,这是刚才说的察隅地震的时候,1897的阿萨姆大地震,这几个都是8.5级以上的地震,玉树地震,整个区域处于活动地带。他们所看中的是水位高差大、雨量丰富,就是因为这个地形比较特殊,而且所处的位置也比较特殊,因为中国大陆的西南地区很多雨量,通过非洲索马里进入孟加拉湾,水汽上来碰到的第一个高山屏障就是高黎贡山,怒江地区、三江地区雨量确实丰富,但为什么丰富呢?就是因为这个特殊地形,一个高,一个高差大,高差大就是因为青藏高原向上隆起。所以这样河流落差大、水急滩高,形成这样的大峡谷。
怒江所处的特殊背景也存在发生特殊的地质灾害的隐患。现在的地质灾害经过舟曲泥石流大家比较清楚了,所以在这样一个特殊地质、地形、地震、气象条件的交汇下,形成了怒江的地质灾害特别严重频繁发生的情况。
这几张图在这儿,这是国家科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1995年出版的,他们在2003年报告中一句话没提这个,我放大了一下大家看看,从泸水到马吉这个地方是泥石流重发地区,根据1949年到1990年资料编的。下面是预测的,结论也是发生泥石流为主的地区。
下面举两个例子,离现在都不远。一个是1967年6月8日四川甘孜州唐古栋特大滑坡,滑下来长200米,底宽2公里,堆成的堰塞湖坝高355米,国外历史上有没有这么高的我没有查过,肯定很罕见,滑坡下来堆成坝高300多米,蓄水6.8亿立方米,这就是发生在雅砻江的上面。6月17号就垮坝了,溃坝流量57000立方米/秒,下游10公里的地方水位上升48米,影响到1700公里以外的重庆。它还拐了好几个弯,到重庆的时候寸滩站水位还上涨了1.4米。这个例子发生时间隔得不远,在1967年。
再有一个例子离怒江更近。有人说水库可消能300米,山头不会跨,有个记者采访我,后来我给他看,这就是唐古栋,整个山大半个山头发生垮塌。
孙文鹏:这跟怒江很相似的。
徐道一:怒江要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两边高。
孙文鹏:它地势是斜的。
徐道一:这还没有怒江两边高,怒江两边高黎贡山、梅里雪山,高5000米,唐古栋这个地方肯定达不到那么高,这一下垮下来,这不是一时一地的,可能是由于过去地震,这个我倒没证据,就是说受过去地震影响、过去各种因素影响没有垮下来,突然一下就垮下来了。而怒江垮下来的可能性要比雅砻江大得多,你们可以比较一下,怒江的情况显然要严重得多。你看,这就是垮下来的坝在雅砻江,回水到这么高的地方。
下面这个离怒江很近,时间也更近了,离现在11年,2000年4月9号西藏波密县易贡镇札木弄沟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易贡滑坡,开始是300万立方米的岩体从海拔5000米山顶崩滑,近期原因说是雪融化。从5000米高崩塌,掉下来1500米,走了8—10公里,形成长达4.6公里、宽达3公里、高达60—110米的坝体,总量约3亿立方米。现在他们报告里面查到有滑坡的,估计200万—600万立方米,要多上100倍,就是怒江要真发生很可能规模比这要大。后面有两张片子,这次垂直落差3公里,最大速度达到44米/秒,应该说在世界上还是罕见的,这都是公开出版的数据。
易贡,发生的滑坡在这儿,它是东经96度,怒江经度98-99度大概是差三四百公里。而地质、地形情况怒江跟这里很相似,都是5000米的高山,陡的程度,深大断裂的地带,比易贡这个地方产生特大滑坡的可能性更大。而且时间是11年前。所以我觉得这些特大滑坡不能作为少见而不加考虑,又这么近,是大自然给我们的警告,发生这么大的灾害我们都受不了,再发生更大的不是没有可能,日本地震如此。
这是滑坡前的情况,这是札木弄沟的卫片,这里原来有一个湖,本来就有的,从这个山的5000米高处直接滑下来。大家看到红色的部分,滑下来以后整个都变了,这么大一片都滑下来了。到过怒江的都知道两边的沟里面要是发生大规模的滑坡会怎么样。
还有舟曲泥石流。舟曲泥石流发生以后,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发言,就讲舟曲泥石流的原因是受了汶川地震的影响。汶川离舟曲有两三百公里,这么远都受到影响了,所以要是怒江几百公里范围内要发生大地震,影响也是比较大的。所以这些例子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警告,就看你注意不注意了。刚才老孙讲他们只局限于150公里以内的情况来考虑,根据舟曲情况来看,这个规范就不适用。因为我也找过我们所里搞过五六个怒江水库安全的研究员,谈了两个小时,他说我们都是按安全规范做的。问题是对安全规范怎么看待?最近国务院就不让在面粉里面加增白剂了,原来让用。昨天《环球时报》上的一篇文章讲的很好,他说不要以欧美为标准,他引用人民大学搞农业的一位教授的说法,以前为什么会同意使用增白剂?因为欧美标准。欧洲人、美洲人吃的面包是黄颜色、黑颜色的,白不白他们就不讲究,所以用增白剂不多,他们顺便放上的,我们吃的馒头,片面地要求白,加了很多增白剂,对身体危害相当大。好像也是争论了十几年,农业部门提了几十年,专家一讨论,就说欧美标准,没有问题,到今年还是禁用了。水库标准也是这个情况,所以规范怎么看?后面讲到了。舟曲泥石流长远的原因,因为白龙江上这几年已经建的、在建的、准备建的有41个水电站,有人统计了,还要核实了。搅动地表面积很大,就是弃渣就达3000多万立方米了。
这是舟曲泥石流的情况,原来中边都是楼房,泥石流一来都冲走了。他们的证据就说是脱贫,觉得怒江州发展慢,都是贫困县,要脱贫,舟曲盖这么多楼房也是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建了楼房,居住条件改善了。但是泥石流一来,命也没有了,一辈子的积蓄都没有了,这是提高还是损害?对怒江地区脱贫的问题,我们就是有些好心,但是受了大自然的惩罚以后,这样的话对当地老百姓来说是犯罪。所以各方面情况都要慎重地、全面地、从整体的、局部的、系统地考虑。
就是在舟曲泥石流以后11天,舟曲泥石流发生在8月7号、8月18号怒江州普拉底乡就发生了泥石流,大约失踪了100人,我们也去看了。中央领导还写信慰问了。他们自己统计怒江州已经有657个滑坡泥石流点,也说整个怒江州50万人,有5万人生活在地质灾害威胁下,还有两个滑坡,但是都比较小,现在看得摸得着。我们还查了一下,它在150公里和25公里范围内,以坝址为中心25公里,两边山脊相距21公里,一直到5000米高度的泥石流滑坡隐患调查过没有?我估计他们不会爬到5000米的山上搞调查,那肯定会困难。
孙文鹏:他们的的坝址一个接一个的,所以评价应该是整个流域的,但是他们不这么做。
徐道一:大地震、特大地震灾害是具有高风险的突发事件。
3月10号盈江地震、3月11号日本9级特大地震及福岛核电站的反应堆爆炸。可以看到,这么多年来这些特大事件,西方科学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不管中期还是短期的,像新奥尔良海啸把整个城市都淹了,印泥的海啸,2008年缅甸的台风据说也死了二三十万人,对汶川地震我们还有一些人(尽管地震局不承认),实际有所预测。我们中国在1975年就预测了2月5号有7级地震,避免了10万人死亡,西方人还抹煞这点,说还死了1000人,因为天冷嘛,有些人受不了,徐好民也到辽东考察,老百姓有一人说“我们没有信地震预报,所以全家都死了,剩我一个人”。死了1000人,按美国标准觉得预报不怎么样,没想到不做预报要死几万人呢?所以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是西方科学的薄弱环节,汶川地震以后,一直到现在还在争论地震能不能预测,我觉得是能预测的。像3月11号、日本这次地震,我有四、五份材料就是讲地震事先预测的情况。用的方法当然不一样了,这是日本地震,从板块构造各种角度都没有人做任何预测,现在由于日本人60年代末有学者提出东京南面相模湾有七、八级地震,他们70年代喊了几十年了,地震没有发生。所以现在对风险、高风险的问题,今天我看《环球时报》也提了,现在西方的科学发展,现在我们这个社会处于高风险社会。你看北京车一多,马上首都就变成“首堵”了,稍微一停电就不行了,都生活不下去了。像日本几个反应堆一爆炸,原来都是有保证的,都是很科学的,技术都很高的,一有事情出来了,就受不了,这样的社会发展下去,怎么能长治久安?怎么能持续发展?西方从70年代提出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持续发展问题,也就是从二次大战以后,西方一些有头脑的科学家提出反科学主义问题、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问题,说西方科学有优点,但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后来才提出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持续发展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中国老祖宗处理得很好,尽管中国的地震一直很多,气候灾害也很多,解放前一次旱灾就死了四五十万人,一次地震死个二三十万人,都是有的,但总的还是几千年来持续发展下来了。因为我们俩到美国、加拿大、欧洲、南美洲也去过,中国的自然环境确实比较差,现在经济刚发展30年,跟环境资源的矛盾就很大了,再按西方这个思路发展下去,确实各种风险、高风险会有很多的。
对待风险、高风险有几种态度。是美国人提到的,一种认为,现在认为科学没有证明的、不能预测的风险就不考虑;但是欧洲人的态度现在开始变化,欧盟法律正在提出来,就是科学不能证明、一定程度的风险应该考虑,这是跟过去态度不一样的。过去像核反应堆的时候,也考虑了各种风险,但是他认为可以大量发展,第一个核反应堆是1954年建成的,后来美国三哩岛事件出来以后,30多年就没建新的核反应堆,最近好像又要开始了,这个9级地震一来,更说明要重新考虑。什么是对风险的基本态度?你们可以查一查,做一些工作。还有高风险,怒江是特别高的风险,因为它的地震、地质灾害的特殊条件,所以是高风险地区。所以孙文鹏一开始听到这个马上一拍大腿站来就说“怒江怎么能建水电站呢?”在了解资料很少的情况下,得出结论是对的。
在怒江就是没有人为破坏,也可能发生很大的灾害。但是要再修13个水库,一个水库上游的泥石流、地震或者大坝垮了,他设计的时候只设计周围的,垮坝影响他不考虑,所以我们建议他们来考虑,你是13个坝也好,14个大坝也好,上面的坝垮了以后,对下面的大坝造成的“多米诺牌效应”你有什么对策?风险多大?我们粗略估计,这样造成的灾害有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因为它的蓄水就有——
孙文鹏:141亿立方米。
徐道一:几百亿立方米。刚才说滑下来就300万立方米,到下面一个个地带动,连锁的,到上亿立方米了。
汪永晨:怒江又是很直的。
徐道一:又是很直的。下去到缅甸、泰国,这个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所以在没有人为因素发生的时候,我们要认识到这些地方,因此不能在怒江建设大的水电站。
到时间了,我就不说了,我的材料也有,大家可以看一下。
孙文鹏:我再补充几句。怒江支流没有注意,因为它是狭长条,21公里,两边山要高3000米,它的支流特点是什么?陡而短,它是“非”字型,像排骨一样,10公里范围以内要下降3000米,这是什么意思?直接往下灌。在雨季6到8月份,一场暴雨下来,充沛的雨量往下冲,这个力量是很大的,这是造成山崩泥石流的一个引爆因子,所以从怒江下游到上游水面高差是1100多米,就是河谷啊。
徐道一:上游河谷到下游河谷。
孙文鹏:1100多米还是1400多米记得不清楚了。
徐道一:1700米好像是。
孙文鹏:1400米还是1700米?
徐道一:1100米。
孙文鹏:13个水库的蓄水141亿立方米,前面讲它那么多不稳定因素叠加在一起,这个地方很脆弱了,旁边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风吹草动都会造成影响,而修了水库以后的影响跟没有修水库的影响差着十万八千里,现在是不垮坝没事,一旦一个坝一跨,那就山崩,只要有一个地方、这几百公里范围内只要有一个点发生山崩,它形成的冲击波、泥石流是任何力量挡不住的,你设计的几级保险都保不住,因为它很直啊,刚才大家都看到一条直线,那么高的高差,那么笔直的河流,水运动的加速度,水还没到已经跨了,它有冲击波啊。所以这种风险我们要看到,要预先有预估,那么多风险集中在一个地方,你敢冒这个大险,这是国际河流啊,这种风险是冒不起的。
徐道一:这是不能去碰的。
孙文鹏:所以这很危险。
徐道一:我再补充几句,因为大家很多解释说是经济利益,确实水利部门有经济利益考虑,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确实还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另外我们大家用的方法,小学、中学、大学都用的还原论方法,就是分科学、分专业、分类别,像我们搞地质的拿个标本来,看看什么颜色,分析里面是什么矿物,矿物什么成分,什么元素,这就叫还原论的方法。他们现在就是这种方法,一个坝一个坝把线索研究清楚了,再回过来综合就没有问题了。现在也强调综合,要把分析工作做清楚了,再来掌握它的整体。不或较少考虑分门别类之间的很多联系。,我们刚才讲的是另外一个思路。但这个思路管不管用,中国一百多年来都说中国落后,所以全部学西方的东西。应该用网络的方法,开放度很大,我有本本书里面有详细的论述,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主要研究子系统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它的物质本身,天灾预测方面实例,一个是翁文波院士1984年出的书上,他也不是搞洪水的,就根据可公度性,原来是13个数据,他筛选了6个数据,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预测了1991年中国要有洪水,过了9年证明是对的。他不是去研究每个洪水流域多大、雨量多大、过去的洪峰多大,所以他报了几百个水旱、地震的例子,包括1992年6月28号美国地震,当时他已经80岁了,掌握的资料也不多,预测结果给了美国一个很有名的学者,事先报了,报6月19号在旧金山150公里内发生地震,结果6月28号发生了7.4级地震,到现在是美国近30年来上最大的一次地震。去年的4月5号墨西哥7.5级地震,我事先也预测了。日本地震两年前开始有中期预测,这个方法不是用板块构造概念的。所以大家也要想到他们这些科学家可能真以为他们这套方法管用,他们这套方法找不到毛病,所以我们要挑他的毛病,他觉得你们是不是不讲科学的。还有方法学思想体系的问题在里面。
汪永晨:徐先生的预测这里有,谁需要可以来拿。
徐道一:对这个问题的深刻讨论,对以后我们的年轻人有意义,我们中国古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他们会上几位专家都说我搞了几十个水电站,一辈子的水电站,因为这四个专家我都很熟,下面交流很多,彼此之间都很了解。片面强调做实际工作,是以偏概全,容易盲目,片面强调理论,也容易脱离实际。而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应该是不按西方概念去区别理论实际的问题,而是一切以符合一个具体问题的发展过程为标准。西方方法我归纳如下:尽量收集一些资料,以后得出一个模式,假定它是代表整体的,解决具体问题,就拿那个假定的规律性套着具体参数,解决具体的问题。这样在有些场合下能解决具体问题的,像人为控制环境很好的情况下,但是在大自然这样一个复杂的、各种因素交叉的过程中,它又显得无能为力的。我们用的的方法不去追究它的普遍性,而是在客观事实上找到一些跟未来预测有关系的这些数据,找出里面的东西,具体研究具体事物。这就是前面说的整体的、网络的、系统的思想方法、思想体系。所以中华传统的思想很多人都觉得比较低级一些,我是觉得这是跟西方思想不同的体系,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中国人对客观自然界了解得更全面、更多一些。
汪永晨:我想今天很多人可能更关注盈江这次地震,我们《中青报》的刘世昕昨天发布的一篇稿子,就是国家环保部找到了卫星云图,盈江和怒江大峡谷基本上就是紧挨着的断裂带,刘世昕是不是能够稍微介绍一下你昨天那篇文章?这次“两会”的时候,人大环资委的副主任,两个专家给他讲了以后,他写了一些建议,我们的这些声音现在通过各种渠道也在向上反映,从刚才大家看两位老专家焦急的态度,可以看得出来这种危险性,所以真的拜托各位记者、各位关注自然的人,我们应该把这个信息让更多的人知道,面对当前这么大的灾难。刘世昕你是不是稍微介绍一下他的建议,刘世昕十几年一直在写环境保护方面的文章,所以是非常专业的记者。
刘世昕:我是《中国青年报》刘世昕,因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环资委副主任委员汪纪戎听到两位老先生的建议以后,他自己做了大量研究,他从环保部的一个小卫星中心调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卫片,大概有十几张,上面的一些结论,包括地质灾害,包括断裂带,包括地震点,卫片上的状况跟两位老先生的观点是一样的,所以在刚刚人代会期间就专门写了一份建议,就是说怒江开发要慎之又慎,里边大部分声音也跟两位老先生也是一致的,他有一些个人的思考,也就是说既然这个开发有很多疑问未解,我们是不是不要盲目上项目,所以他提交的那份建议的名字就叫《怒江开发需要慎之又慎》。我先给大家介绍这些。
汪永晨:盈江和日本地震以后,我们中国非常著名的一位地质专家范晓(音)写了一篇呼吁,昨天《第一财经》也发表了他的这篇呼吁,我刚才给打印出来了,我们现在也希望通过我们这样一个NGO的渠道来签名,现在不知道传到谁那儿了,不要停在你的手里,我们有个人签名和NGO签名,当然也有人认为还早了点,认为日本的事态还在继续发展中,我们想大家先签名,然后时机成熟了以后,我们会向社会公示我们这些人的担忧和建议,这是由我们的中国的地质学家发起、由我们的NGO参与、由我们的媒体来报道的呼吁。大家愿意的话可以传递一下。
那现在我们开始提问吧,因为我们下一个话题大家也非常非常得关心,但是我想刚才讲的这些,特别是我们有几位水科院的专家,我们也很想听听各种声音,我们非常希望把刚才孙先生讲的他们另外一个主张水电的(信息),他们认为两位专家“他们太老了”、“他们知识陈旧了”,把这样一些观点的人请到今天来,但是我们费了很大的劲也没请到。所以欢迎大家不同的意见可以各自发表。
与会者1:为什么现在西南这么热衷于怒江搞水电站、搞大坝?我真的不理解,好好的水截成了一段一段的。干旱的时候需要水的没水,真的水要来了它又放水,这公平吗?再说,自然界的水不是一个国家的,它要流经很多地方。如果你在上游建一个水电站,现在的资源真的越来越紧张了,特别是水资源,谁见了谁就把持着,那别人怎么办?况且现在还有那么多的危险,刚才两位老专家也谈到了,所以我不太明白。
汪永晨:我们对两位老先生提的有没有不同意见,我们希望大家能够交流。好,你先自报一下,因为有后来的人。
苏可忠(音):中国水科院的。刚才听了两位专家的报告,我觉得两位专家对于区域地质和地震方面很有研究,但是现在学科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用地震、地质能够解决的,因为它还牵扯到很多复杂的科学,所以一百多年来,现在发展出两门独立的科学,第一门科学就是地震学,我怎么进行测地震、怎么预报地震,因为地震是自然灾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必然要发生,你不欢迎它它照样来,所以你怎么样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而且最大限度地减轻,这是我们当前一个最大的任务。为了解决这个任务,所以发展出两门独立的科学,第一门科学就是地震学,一百多年前地震仪发明以后,它的任务就是预报地震,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预报地震,来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因为你预报了地震,人都跑出来了,人不就不死了嘛,所以它的作用很大。但是它分临震预报、中期预报和长期预报。临震预报,就是说你预报了以后,我赶紧采取措施,人跑出来,可以减轻灾害,这也是很自然的。但是这门科学太复杂了,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说我能准确地预报短临预报,有的说我哪儿哪儿预报出来了,如果说你真预报出来了,真能得诺贝尔奖金,这贡献太大了。第二个就是长期预报,长期预报也就是现在我们要讨论的,就是在未来比如说五千年或者一万年之内能不能发生大地震?大地震多大?位置在什么地方?时间、地点、强度来进行预报,但是时间可以不预报,只预报一下未来地震在地方,震级多大,我就抗震,后边它的贡献就相当大(如果预报很准),比如说唐山大地震——
汪永晨:对不起大家,因为我们下面内容还很多,我们是提问,最好不是阐述,如果以后可以专门请您来讲,现在我们还是问答的形式好吗?谢谢您。
与会者2:老先生您的问题我先回答一下,您刚才讲地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古代成立,但现在不行,现在人的行为可以影响地震,所以现在的地震是受人影响的。
苏可忠:但是你不能控制地震,你说我这儿不能发生地震,可以吗?
汪永晨:后面还有一位提问,请站起来。
万金华:(这位老师讲的很专业,加之普通话也不太标准,所以讲话内容录入不完整)航天航空706所,退休了。孙老师、徐老师都是我的老师,我们经常在一起开会,我非常崇拜他们,这次日本大地震,不管它中长期,不管它多么了不起,唐山大地震我们有老师预测到,但是得不到官方的承认,我讲这些什么意思呢?就是凡是超大型、特大型的灾害不敢承认天象。刚才几位老师也强调,特大型的隐患很多。特大型跟天象有关,这个天象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会引起大地震、大灾害?它是因为由于强放射性光,或者是太阳系,卫星进行旋转的时候,它的光返回的时候跟月球进行合力,使月球瞬间加大它的万有引力,特别强大,所以我们在上个世纪70年代,发生大量的天气异常。包括汶川地震,包括日本核电站爆炸,我很担心,担心什么情况呢?肯定有放射性,它这个放射性跟核电站内外部无关,造成物质改变,可能过去从来没想到,我们改变物质的内部结构,化学反应核反应,过去我设计成功了,就搞建设,完全把东西全部改变了。什么意思呢?我们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按照土星、火星、木星运行方式,有什么方法、有什么威胁,可是就没有想到改变物质,我改变光谱就改变物质,不同物质就是不同的光谱,改变波长频率就改变,改变了频率也就改变了光谱,我用这种方法就能使它的结构彻底改变,历史上就有,现在不是不能实现,多种方法,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现在呼吁有能力的人来研究,1982年我们发生了?可是我们的媒体说是不会发生灾害,我们统计1981年到1983年——
汪永晨:我们就不展开了好不好?我们针对刚才这两位先生的发言,还有刚才我们专家提的。
《经济观察报》记者:我有一个问题。先说为什么大跃进?这也是我提供的内容,从国家层面上来讲,现在国家化石能源很枯竭了,我们国家提出来要发展非化石能源,包括水电的大力开发,当然现在还有核电,也是清洁能源,我想问现在从国家层面上提出来2020年达到15%的节能目标,其中非化石能源比重要占10%,我们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实现水电和核电开发到2015年达到11.4%,刚才我知道建设水电站肯定对环境是有影响的,但同时它和国家规划它又是不冲突的,我们怎么解决这个矛盾?我们知道它是有危险的,但是不建又不行,怎么解决这个矛盾?
与会者1: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刚才他强调了关于气候变化的问题,关于化石能源的问题,咱们现在碳排放确实太多了,现在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主要是化石燃料所产生的,不管是烧媒、天然气,哪怕是烧电,只要是煤产生了电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咱们就要大力开发核能、水电,实际上这不是个方法,虽然国家给了规划,但是咱们可以对规划提出意见和问题,比如说水电站,刚才老先生也讲得非常透彻、非常清楚了,那么危险的地方要建那么大的水电站,你说将来发生了事儿怎么办?再说了,咱们雪山雪线在不断地退缩,以后很有可能水越来越少,你这儿截下来下游怎么办?周围的那些生态怎么办?谁不靠水来涵养?咱们不能再做违背自然的事情了,其实咱们完全可以在能源上发展风能、太阳能、海浪能,这些都可以,这也是需要时间的。但最主要的一个地方是什么?怎么能够比较快速地解决问题?现在究竟什么对气候变化起明显作用?有两种:一种是二氧化碳,一种认为是甲烷和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为什么他们原来强调呢?因为二氧化碳在这几个温室气体里头来说含量最大,但是它的温室效应是最低的,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72倍,氮氧化物是二氧化碳的300倍,还有更严重的,如果把这两种东西控制下去,那么咱们很快就可以把温度降下来。这两种主要来自于畜牧业,来自于肉食,谁都知道肉是高碳排的东西,要说起来真是讲半天也讲不完,但确实是这个东西,在联合国——
《经济观察报》记者:您说的减排的问题,还有一个化石能源枯竭的问题。
与会者1:对。还有一个化石能源枯竭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时间,所以要最快地减排,那么我们要从生活上做到这一点。
汪永晨:节约是很大的一个前提。
与会者1:另外它要破坏森林和草原。
郑易生:我现在回应一下刚才两位先生的两个问题,一位老专家说地震预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人能够预测时间、地点、震级,等于说现在的预测都是打问号的?是不是这个意思?我大概听懂了。这个问题怎么看?地震预测是一个国际难题,世界没有完全解决,但不是讲没有人能解决,不是讲没有人能做准确的预测,只是讲这个人不能每一次都能准确预测,中国唐山地震大家都知道,唐山地震死了大量人口、损失了大量财产的同时,有一个地方就没有死人,青龙县就没有死人,不能没有预测,是有预测的,这是有先例的。为什么几十年前我们能做到这一步,为什么现在进展不大?这一点我就要问地震系统的那些先生们,他们现在还是抱着一个“地震不能预测”不放,而现在能够搞地震预测的是谁?都是业余的、非地震系统的人,他们在一分钱没有的情况做的预测,你能要求他们有那么高的水平吗?并且他们的成功率也不低啊,他们一个检测手段能做到容易吗?我们现在要改变这个状况,拿点钱没有好好搞预测,不搞预测只讲机理,马后炮,讲救灾队,把地震预测搞成救灾了。我们要呼吁大家、呼吁国家,唐山地震30周年时我给中央写过一封信,就是救救这些国宝,都老了,都是70多岁的人了,要把他们组织起来,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地震、预测地震,他们做得很好。我不了解具体东西,因为我不是地震系统,我跟他们打过交道,我写过一封信,国务院温总理批了,科技部我们去谈过了,最后是什么?还要经过专家委员评审以后才能采纳。完了!
汪永晨:其实我们前几期请耿庆国来专门做过一次,对汶川地震他有非常近期的预报预测。
孙文鹏:这个我就不展开讲了,因为我是搞构造的,构造跟地震是分不开的。
另外水电也不环保,核电也危险,风能、太阳能不稳定、成本高,太阳能也有污染,太阳板制造过程有剧毒的东西,这大家可能不知道,所以现在怎么办?出路在哪里?能源消耗那么大,有两条路:一是我们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别那么浪费了;二是我们在两年以前就提出来“煤地下气化”,就是我们不采媒,不运煤,就让煤在地下燃烧,产生气,什么气?氢气占60%—65%,还有一氧化碳(甲烷),把这个气采到地上来用,现在这个技术成熟不成熟?中国已经有好几个地方在搞了,甘肃华亭煤矿在搞,这不是个新技术,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现在我们建议中央采用这个办法,用它采集气,气可以分馏,可以彻底解决污染问题。这样生产出来的氢达到65%,又不用烧煤,所以污染问题基本解决了。能源问题、碳排放的问题,当然还要有过程,为什么?要把全部煤都改造过来还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方案是有的,所以大家有兴趣以后我们再聊这个问题。
汪永晨:我们这里藏龙卧虎,现在有一个人给我写了一个条,他拍的地震云,3月8号拍的,我们大家看看他的解释,您先自报一下家门。
某地震云观测爱好者:我是一个业余的地震云的观测爱好者,我是一个二把刀,这里都是专家,我们就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个好玩儿的拍摄。这是3月8号在永定门拍西南方向,因为我参加了一个群测群防的组织,这个组织教给我怎么看那些地震云。日本有一个市长有一套理论,就是说地震云,像这种叫放射性的,这个不常见,这种一字形的地震云比较可怕,这种放射性更可怕,我3月8号早晨9点钟拍了以后,这里有证人,正好是这位金微记者,我给他发了短信。
金微:对对对,这个短信还在,就是说这两天可能有地震。
某地震云观测爱好者:就是比较好玩的一张图片,我得出的结论是地震可以预测的,我这样的二把刀都可以预测,地震局他们的专家更可以了,就是他们敢不敢预测,敢不敢报,有没有这个雄心超越这个世界最先进水平,毛主席那会儿就有。
与会者3:但你这个看不到具体的方向、指向。
某地震云观测爱好者:西南方向。
与会者3:它这个是在北京的西部,我当天也看到了。
徐道一:这位搞地震云有比较长的历史了。
孙文鹏:我再讲一下。日本搞核电规划的人要是懂一点地质,要从大环境去考虑,就不会把核电站一字排开,排在东海岸,因为那里是深海沟,地震常发区,你即使要搞,干嘛不搬到西边去呢?那里能减轻多少啊?所以我们搞规划、搞建设不能光看到这一点,按照规划,他讲完全合格,就因为他没有看到全面就造成了灾害,这是教训,是现实。
汪永晨:还有什么问题?后面有一个举手的,举手的都站起来。
《第一财经》记者:我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什么叫怒江断裂带?关于什么叫怒江断裂带,我看到的文章都没有很准确的描述,到底是整个怒江是一条断裂带,还是说怒江通过很多断裂带,它的延伸到底是几百米还是几千米?第二个问题,刚才徐老师跟孙老师这张图上面表明,从一九五几年到现在之间发生地震的频率在增加,我到地震所去又看到另外一张图,这张图是几万年前的地震情况,是通过地质分析得到的,通过最近两三百年的情况分析得到的,这两张块的地震发生频次是很高的,但恰恰这两张图中间是一个空白,他们当时给我的是因为这个地区过去是一个开化的地区,历史记载比较少,所以中间是个空白,但对比一头一尾两个时间段,就证明现在的地震频发状态如何解释?
孙文鹏:大家对什么叫断裂带感兴趣不敢兴趣,感兴趣我就讲,不感兴趣我下面跟他交流,别耽误大家时间。
汪永晨:简单地讲一下。
孙文鹏:好。断裂带是什么意思?断裂带有一个主干,主干下面也有它派生出来的断裂面,这些断裂面跟主要断裂面混合在一块,就好像枝丫一样,那是主干,这是枝,它是上面有,下面也都有,它是一排排下去的,整个来讲断裂带不只是一条断裂,往往是几个断裂面组合起来的东西,它经过错动可以联合起来,经过运动以后它几个面可以连起来,连起来又断,下面又出来一条,但在总体上它是沿着这个方向走的,沿着固定方向延伸下去,它不是一个断裂面,只是一群破裂面,破裂面中间有一条主要的,这主要比较连续的,在刚形成的时候它并没有连通,只有经过不断地运动以后,慢慢面形成一个大的,越拉越长。
提问2:我只想向您提一个问题,就是实际上有好多断裂带。
孙文鹏:好多断裂面。
提问2:我们现在工程需要什么呢?就是您认为哪个地震带将来地震活动就是这个,这个是活动断层,活动断层你不是说就产生断层了嘛,产生断层我离开它、躲开它,不就没有错断的问题了,关键您这个学科就是长期地震预报,就是为工程服务的,但是您——
汪永晨:不能光为工程服务,还要为我们人身安全服务。
提问2:没深入研究。比如说地震发生了——
孙文鹏:我懂你的意思,翻译过来是不是这样?你就是讲我们研究还不够深入,你还没告诉什么时候产生断裂,对不对?
提问2:不要什么时候,起码哪个地方是活动断裂——
孙文鹏:我们讲怒江断裂带就是活动断裂带,怒江从上面到下面都是活动断裂带,具体到哪个面在动,它基本上都是活动的,只要一个动,都会带动其他的动。
汪永晨:最后一个问题。
提问3:我想请教两位老师,2008年汶川地震我正好在报社,正在做现场报道,当时我记得是在10层,但振动还是比较敏感。因为之前我——
汪永晨:提问题。
提问3:就是说好像是从六几年开始,当然我也记不清楚了,有一批老专家一直在跟国务院建言,因为有一种说法是凡是在大型水电站或者是水库附近都会(时间我记不太清楚了)会引发大型地震,因为它是要截流的,当然我不是特别专业了。因为我在2008年的时候,开始还有很多这方面的信息,比如说三峡,但后来因为做媒体的大家都明白,就是被“和谐”了。我就想问您这个问题。
汪永晨:就是水库诱发地震。
孙文鹏:我再讲讲自己的看法,因为水库诱发地震也是一个真正的问题,我讲讲我的观点。讲到三峡,三峡我是不反对的,因为三峡在比较稳定的地方,所以我没有参加讨论,生态问题我也不太熟悉,所以我没有发表意见。水库能不能引发地震这是真正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它不会引发大的地震,因为修水以后破坏了当地平衡,当地被水淹的地方要调整,以前没有水的地方要规划。它引起一些地震,这些东西通过几年以后没多大可能。是不是有因为蓄水以后引发大地震,可能这种情况也有,但不是建水坝、水库的原因,只是因为本身这个地方迟早就有这个隐患。
汪永晨:好,我们这一阶段就结束了,现在就请出我们的赵亚民先生,真的是非常非常不容易能够请到他,很多记者这两天也经历了找专家的艰难,我们真的是非常感谢赵先生可以站出来为我们的记者普及一些尝试,我们现在就欢迎,我们先PPT里面已经写了赵先生的身份。
赵亚民:大家好,我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核安全的基本知识,结合日本地震以后,福岛第一核电厂几个核电机组相继停堆,甚至产生爆炸,给大家回答一些问题。
今天介绍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核安全概要。
第二个方面,核安全原则。
第三个方面,日本核电站事故回顾。
第四个方面,日本核电站事故启示。
第一个大方面,核安全概要。主要讲两个问题:一、什么是核安全,二、与核相关的其他安全。
什么是核安全?这是一般人不太熟悉的、只有专业人员才弄得比较清楚的问题。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给出了核安全的定义,核安全的定义是:“实现适当的运行条件,防止事故或环节事故后果,从而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免受过量辐射危害”。这里有几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实现适当的运行条件”。这句话非常重要,涵盖很多问题,包括下面介绍的一些核安全原则;第二个是“防止事故和缓解事故后果”。这句话指的是,像核电厂这样的核设施的责任要防止事故、缓解事故后果;第三个条件是指达到的效果,是“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免收过量辐射危害”。这里提的是过量辐射危害,为什么提过量呢?因为环境中包括我们人体在内,到处都有放射性物质,由于我们的人为行动产生的附加影响,一定要限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不要过量。
核安全主要是针对核设施本身的设施安全。核安全的核心是防止核设施事故和缓解事故后果。核安全要特别强调:
第一、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安全停堆;
第二、停堆以后,核电厂里的放射性物质仍然在产生热量,要把这些余热有效地疏导出去;
第三、要有效地包容放射性物质,核电厂发电就是利用核裂变能来发电的。核裂变过程中除了产生核能之外,还产生放射性物质,这些放射性物质要包容在反应堆里面。
与核相关的其他安全。刚才介绍了核安全,在日常生活中及在专业领域,大家还听到讲辐射安全、放射性废物安全、放射性物质运输安全甚至辐射环境安全等其他安全。这些其他安全与核安全相关、相互联系,又不完全相同。
先介绍一下辐射安全。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个方面。电离辐射指的是核辐射或放射性物质,有人也把核辐射叫做能量流,把放射性物质称为物质流。非电离辐射也是一种辐射,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的差别在于能量,组成人体的成份主要有氢、碳、氮、氧几种元素,使这几种元素产生电离的能量最小要12个电子伏。如果射线能量小于12电子伏,不会产生电离。反过来说,能量小于12电子伏的辐射称为非电离辐射,大于12电子伏的称为电离辐射。对于日本核电站所遇到的辐射是属于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我们经常遇到,无线电广播、电视、移动通讯这类的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辐射安全主要是针对人的健康,所以辐射防护标准跟其他环境污染要素的标准有所差别,涉及到辐射防护的标准,直接是与人的健康或者是与健康相关的危险度相联系的。
其他相关的安全还包括放射性废物安全。核设施,比如核电站必然产生放射性废物,放射性废物迟早要进入环境。放射性废物包括流出物和固体废物,流出是核电厂在运行期间通过液体途径和气体途径排入环境的含放射性物质的液体或气体,这就是说核电站在运行期间就有一部分放射性物质以流出物的形式进入环境。当然,这一部分放射性物质的排放要经过审管部门的批准,对公众健康是没有害处的。固体废物,核电厂在运行期间产生两类固体放射性废物,一类是中低放废物,最终要送区域性处置场去处置;还有一类是乏燃料,乏燃料经过后处理以后产生高放废物,高放废物未来要送国家地质处置库处置。
放射性废物必须妥善管理。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后,全世界核电发展处于滞缓时期。在这个时期,放射性废物和核电站安全这两点都成了制约核电发展的因素。事故后,在总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基础上,新设计的核电站安全性有所提高,但是放射性废物问题仍然是一些对核电站持有怀疑态度的人反对核电的重要理由。他们认为核电站的寿命是40年或现在提的60年,但是放射性废物在环境中有效的隔离时间非常长,中低放废物要隔离300年到500年,高放废物则要隔离万年甚至几十万年。这么长时间的安全隔离,一定要妥善管理。
另一个与安全相关的安全问题是放射性物质运输安全。放射性物质运输可视为流动辐射源。运输安全的关键是放射性物质的包装容器,放射性物质加上包装容器称为“货包”。包装容器需经严格的检验,现在已有一套管理规程,运输不同的物质用不同的容器,不同的容器接受不同的检验,并且还要经过权威部门的批准。放射性物质运输必须制订应急计划,包括辐射应急和保安两个部分,这是以防万一的问题。
下边介绍第二个大问题:核安全原则。
分四个方面来介绍:一是国家监督管理原则,二是营运组织或营运企业安全管理原则,三是技术原则,四是人因和机构。
先解释一下,在核电站发展的早期核安全强调技术原则,认为核电站设计牢靠、技术先进,问题就解决了。通过两次大的核电站事故,一个是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事故,以及后来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证明,这两次事故都跟人的失误密切相关。所以,现在对核电站的核安全管理,特别把人的因素提到重要位置。
首先介绍一下国家监督管理原则。监督管理原则要考虑如下诸多方面:
•确定安全管理系统。
•制订安全优先政策。这是核安全与其他安全很不相同的一点,核安全要安全优先,有人也说安全第一。
•创建安全文化。
•贯彻质量保证制度。
•保证足量合格人员。这是提出数量要充足,质量要合格。
•实行安全评价与验证制度。
•做好应急计划于准备。
•重视经验反馈。
•要考虑人的能力及其局限性。
在前几年,香山举行了一次香山科学会议,请了一位心理学家,姓王。心理学家在会上做了一个简短发言,他说人在紧急情况下,做出的动作常常是失误的。这就告诉我们:在操作像核电站这样与安全密切相关的所需要的人员一定要有好的素质,而且要经过培训再培训。这样才能够胜任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他能够不慌、不忙、不乱,才能防止像前面讲的两次事故中重大的人为失误。像核电站这样的核设施,核安全管理的社会责任重大,大家已经看到了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影响是非常大的。对核电站的核安全管理,除了靠企业自身管理外,还必须由有权威的部门对企业进行全面的监督。对每个核电厂来说,除了企业它自身的管理之外,必须有独立于核电厂的监督部门去监管。监督部门的这种监管是全面的,是法定的,但是监督部门的这种监管不能取代企业的责任。现在,在我们国家负责对核电厂全面核安全监管的部门是环境保护部属下的国家核安全局。监管部门安全管理就包括落实上述那些监督管理责任,包括制订政策、标准及其贯彻执行,也包括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等。
下边介绍的原则是营运组织的安全管理原则。对核电站的安全管理属于最严格的管理。顺便说一下,在座的很多人对环境保护都非常熟悉,对于环境保护在我们国家有两条路线:一条走经济路线,如对一些污染企业通过采取排污收费的办法让它进行治理,保护环境,这是经济路线;另外一条路线是针对核设施的管理,走的是严格管理的路线。严格管理就意味着所制订的安全标准非常严格,管理的程序、要求都非常严格。营运组织的安全管理原则就是负责执行、落实这些非常严格的要求。这里讲“企业对核设施负有全面和最终责任”是跟国际上的规定一致的。对核电站的核安全管理虽然有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在外部进行监督,但是核电站的核安全管理责任落在核电站自己身上,外部监督虽然是法定的,但是外部监督不能取代企业的责任。
核电站事故可能导致大量的放射性物质释放,核电站的营运者安全管理的重点就是防止事故发生,及缓解事故后果。为了做到这一点,要从选址、设计、建造、运行和维护等各个环节预防事故。万一发生事故,首先设法缓解,实在缓解不了的,通过有效应急响应,保护人员安全及健康。这里提“有效应急响应”指应急响应及时和有成效。这次日本核电站事故的应急响应,比如隐蔽和撤离应当说动作比较快,范围也比较大。
核安全原则的第三个原则叫技术原则。技术原则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从技术层面上要保障设施的安全,这里有几个要点,简单介绍一下。
•纵深防御原则。纵深防御原则意思是说若有一道防线被破坏了,由于有多重屏障,下边还有几道防线在防护,仍然在起安全保障作用。
•经过工程验证的技术。意思是说采用的技术一定是可靠的。
•设计要留有余地,要使用经过鉴定的材料,冗余和多样性的安全系统。设计时要考虑对核方面的、传统的、及外部危害都要能够防御。核电站关于核方面的设计,包括确保安全运行,屏蔽核辐射,和包容放射性物质等防止核损害。传统的危害指非核方面的,包括火灾、爆炸、洪水和地震等,核电站对它们都要能够进行防御。现在的核电站设计,假定飞机撞上去都不会产生严重的破坏。这次日本核电站事故看来对海啸可能影响考虑的不足。
•要有足够的工程能力、分析技术来处理核设施老化问题。核设施老化这是个必然现象,人有生老病死,核电站早期设计40年,现在新的都是60年,有些器械构造设备会老化,要及时进行检验,发现问题要进行更换,不能“带病工作”。
•电场要及时保养维护,要用概率论方法从系统分析和经验运行中洞察风险。近十年来,在核安全领域逐渐强调要用概率论方法,来分析各种初因故事故的进程和后果,通过不断地概率论分析,看看哪里存在薄弱环节,要找出风险较大的地方。对于薄弱环节,要加强安全设防,以便减少安全风险。
最后一项基本原则是人因和机构。这里说的机构也就是组织或组织管理。强度人员必须有好的资质,要有经过培训、忠于职守的人员来操作设备、维护设备。如核电站的操纵员要有能力始终使反应堆和放射性物质处于绝对的受控之下。大家知道轮船上的船长在遇难的时候不能带头跳船,早期更是要求他们与船共存亡。核电厂的操纵人员也应有这样的要求,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要沉着冷静,不能先脱岗,一定要使反映堆和放射性物质处于绝对的受控之下。核电站要建立完整的运行、维修和事故处理机构或组织,该机构或组织制定操作程序和技术规格书,其中包括对严重事故处理的程序及指导水平。操作程序、指导水平和技术规格书要写的要非常详细,使操作员判断超过技术规格书以后可准确采取措施。这些程序要用已建立的人机接口原理进行检验。不论你的软件系统是不是非常先进,若是人机接口不好,最后就容易出问题。人机接口一定要是非常良好或者是友好型的。
在核电站公司层面上要建立强有力的管理机构。该管理机构要制订一套突出核安全优先的准则,使工作人员在执行其工作任务时,在安全和其他业务之间不会出现矛盾,如果出现矛盾,要以核安全为准,要把安全放在绝对优先的位置。并且管理机构能够提供适当的资源保证,要保证核设施的安全运行。在我们国家现在非常强调这一项要求,就是说不只单纯给你任务就行了,还要给你保证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手段、人力、物力。以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差一些,在这方面做得略有不足,现在是越来越好了。
下面再介绍一下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也是跟人相关的。要在整个运行机构中建立最高的安全价值观,鼓励做决策时坚持保守的态度。国际原子能机构关于安全完全的定义是:“在组织和工作人员中建立起将安全问题根据重要性作为最优先关注的这样一种特性和态度的结合”。安全文化在核电厂以前是一种文化素养,现在已经变成一种管理制度。下边讲安全文化的作用。安全文化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安全文化可以导出有利于减少风险、提高安全水平的有形成果。
现在介绍第三个大问题。就是对日本核电站事故回顾,这个回顾因为大家都看报纸了,我就简单罗列一下。
3月11日发生9级地震;12日15时30分左右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机组发生氢气爆炸;14日11时01分福岛第一核电站三号机组发生氢气爆炸;15日6时10分福岛第一核电站二号机组发生爆炸,之前报出压力容器部分受损;15日12时左右福岛第一核电站四号机组发生氢气爆炸。日本很快执行应急计划和应急响应,先是撤离10公里,后来变成20公里,在30公里以内进行隐蔽。
最后介绍一下日本核电站事故的启示。我归纳有这么几个重要问题需要我们思索:
•余热导出成了关键
•意外事件常常使人措手不及(地震/海啸)
•我国应吸取其经验和教训
•注意一些不准确的提法
先介绍余热导出问题。对核电站的核安全管理强调三点:一是能够安全停堆,二是把余热导出,三是包容放射性。在日本福岛核电厂,地震后核电厂做到了安全停堆,但是余热导出遇到了困难:第一个困难是失电,因为余热导出要用电来驱动泵,使水在反应堆里面进行循环。地震后,它自己停止运行不发电了。还有,外电源也失去了,据说配备了柴油发电机,没有想到柴油发电机被海啸淹掉了。这样,没有了电,冷却水就补给不了。这时候一回路里边的冷却水因为有余热不断蒸发而减少,最后堆芯裸露出来。堆芯裸露是非常危险的。蒸汽与燃料包壳反应又产生氢气,氢气和蒸汽不断生成,并跑到上面安全壳里累积使压力升高。最后经过人工泄压和氢气爆炸带出了放射性物质。
会过头来再讲一下失电所导致的缺水。核电厂反应堆里边的冷却水正常情况是不能用海水的,它是要用专门经过处理的去离子水,这样可减少腐蚀。但是看来由于海啸,去离子水大概也不充足,甚至淡水也不充足,最后不得以要注入海水。注入海水以后,核电厂十之八九要报废,因为腐蚀太大。由于余热导出出现了问题,就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余热导出出现的困难,这也我们应当思索的。
顺便讲一下人工泄压。为防止更严重的事故,人工泄压是允许的。实际上,很多国家的核电厂当其蒸汽压过高时,为防止爆炸可人工泄压。这样泄压之后才能够保证一回路的安全。减压方式有人工泄压,也有氢气爆炸,氢气爆炸是不得已的事故。人工泄压,氢气爆炸都会带出了放射性物质。
下面讲的是要关注意外情况。大家知道事故往往发生在意外情况下,都是计划中的事儿往往不会出事儿,就像一个人下楼走自己家的台阶一般都不会出事儿,但如果外边有一个人喊他,说快点,如果一着急,可能就两脚拼一脚,会摔跤。日本福岛核电厂的事儿也是这样,地震不是意外,因为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在它的核安全设计中肯定对地震影响考虑得很周全。因此,地震时核电站安全停堆。但是海啸如此大的影响应是意外,海啸把它的柴油发电机都淹没了。所有电源失电,失电紧接着失水。失电,失水最后引起严重事故。
这些事儿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说我们在设计核电厂,对核电厂在进行核安全管理,考虑的问题不能够简单地都从理想情况下出发,要多问一下万一不是这样怎么处理,这样可能使问题更早发现更好解决。如果想得都非常理想,一旦出现意外情况,最后处理很可能就出现很忙乱和失误。
下面谈经验和教训问题。前面我讲了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事故以及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对核电发展确实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影响是两个方面的,一个是使一些国家停止了核电的发展,另一种影响是使核电的设计通过这两次事故,用中国的老话叫“失败是成功之母”,吸取了很多教训。但是,问题是能不能吸取教训?怎么样吸取教训?如果说我跟他不一样,我比他好。这就是非常危险的。日本核电站事故对日本无疑是重大损失,日本核电站事故的教训以及处理经验我们现在看到的还不多,我想是会有相当多的经验和教训的。这些经验和教训对我们将来都是非常有用的,因此我们一定要跟踪研究。我举个例子。在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站出事故之后,前苏联曾经有人写文章“这是资本主义的必然结果”,到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出事故,西方又反驳一击“这是社会主义的结果”。从科学角度看问题,首先要看到问题可能存在的各个方面,然后考虑周全。教训有时候比经验还有用,这就要看能不能领会到这些教训,以及怎么看这些教训。如果幸灾乐祸,吸取不到经验;如果把事故看得非常非常严重,从此就扼杀了核电事业,这都不好。我们不能不重视日本核电站发生事故的严重性,要把日本核电站存在的问题拿过来跟我们的对照,如发现我们有类似的问题,马上改正。
另外要注意一些不准确的提法。
•核电站发生的爆炸认为就是核爆炸
•核污染就会是产生核损伤。
核电站发生的爆炸认为是核爆炸这是不妥的。核电站发生的爆炸有化学爆炸和蒸汽爆炸。氢气爆炸是一种化学爆炸。为什么氢气爆炸叫化学爆炸呢?氢气浓度高到一定浓度,跟氧气结合产生化学反应引起爆炸,故叫化学爆炸。另外还有蒸汽爆炸,核电厂也发生过蒸汽爆炸。这两种爆炸在减压的同时,会带有放射性物质排入环境。在紧急情况下,这些爆炸小的损失有时可免除大的灾害。一般人认为发生在核电站的爆炸就是核爆炸,这是不对的。下面讲一下为什么不对?核爆炸是指不可控的核反应,在极短的时间(不到一秒)产生数千万度的高温和高压(压力到数亿大气压)下发生的爆炸。核武器才能产生核爆炸。用于核爆炸的铀235丰度要大于90%。核电站与核武器不同,核电站是可控的核反应,使用的是低能油,铀235的丰度为2%到5%。另外,核电站设计多重控制核反应速率的措施,它要在适度的反应速率下释放能量,可控制地进行发电,不希望它发生爆炸。最不利的情况下,反应堆失水,余热导不出去,堆芯熔化,也不会形成像原子弹那样的核爆炸。
核污染就会产生核损伤或者是核损害。核安全的目前之一是防止核损伤或放射病,核损伤或放射病在短时间受到高强度的照射才可能出现。这就是说放射病是有阈值的,这个阈值因为有些专家在网上都讲过,我不再说了。核电站排放出一定数量的放射性污染物,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污染,这是肯定的。但通常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伤害,意思是说离产生伤害的那个阈值相差很远。由于对大气层核实验监测的需求,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全世界对核的检测能力非常强大。这次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出的放射性物质若要用特别专门的仪器,特殊的分析方法或许能够采集到,但是检测到的量会十分的微小,与本底差不多。用通常的简单方法是测不到的。
下面介绍几次大事故向环境排放放射性物质的数量。
•1957年英国温斯凯尔(Windscale)事故,放射性物质排出是5E15Bq。
•1979年美国三哩岛事故排放出放射性物质是2E14Bq。
•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排出的放射性物质数量是11E18Bq。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排出的放射性物质数量巨大。这么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排放,苏联两次撤离了几十万人,只有救援人员产生了损伤,它撤离得还是比较快,所以对公众没有产生放射病,报纸上报道有不同说法,有人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死伤了7000多人,这个报道我也看到,但是这篇报道很可能在统计方法上把正常死亡人也算进去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国际机构去了哪里进行多次考察,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的资料,只有28个参加救援的人员死亡归因于放射病死亡,另外还有三例因为其他问题病故,救援人员一共有31个人死亡。这个问题就是说核事故是严重的,后果也是严重的,但是只要是我们的应急准备充分,应急响应及时,公众健康还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如果说我们的应急响应不及时,应急准备不充分,出现了大量放射性物质泄露的情况,不及时采取措施,仍然处在污染的环境里面进行生产和生活,就会产生严重的问题。这次日本应当说采取隐蔽和撤离,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尽管日本四台机组相继发生爆炸,并有一定数量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对放射性物质的包容措施至今仍然是有效的。包容措施除了二号机组一回路好像有些损伤,其他都在较好的包容情况下,核电站绝大多数放射性物质仍然在受控情况下,通过泄压,通过不希望的氢气爆炸排除了一些放射性物质,造成了核电站周围的放射性污染。在核电厂大门口测量数据高也是客观的。
通常核电厂都有一个非居住区和规划限制区,非居住区离核电厂有一定距离,规划限制区就是限制在里面的人员不要机械增长,不要有托儿所、医院、监狱等等不好撤离的机构。
日本核电事故后,采取了措施,进行了撤离,应当说他在应急响应方面还是比较快的。我们国家也需要特别注意这一点。我们国家人口密度大,要考虑到核电厂可能出现相类似的事件,我们必须及早做准备,万一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能有效地使公众进行隐蔽,必要时进行撤离。这种种措施的目的是防止产生放射病。
好,谢谢大家。
汪永晨:我想在大家提问前给大家介绍两位日本朋友,今天也来参加我们这个会了。慧子,她是日本《朝日新闻》。
慧子:大家好,我是日本《朝日新闻》在中国总局的记者基冈慧子(音)。我以前在北京工作过三年半,那个时候我有时候来绿家园记者沙龙听听你们在环境方面的意见,这次日本发生了大地震以后,我马上决定听听老师介绍和说明这个核电站的安全问题,大家都学习一下,所以我非常愿意参加这个会。首先我想表示对在这次福岛核电站事故和大地震中,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很多的鼓励和问候,还有很大的帮助,这是日本所有朋友非常感动,非常感谢你们。然后,对核电的问题,因为专业性非常高,而且科学词语也很多,所以很抱歉我不能介绍日本的具体情况,这个很不好意思。但是我会对记者们介绍现在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对记者发布的情况。现在日本政府差不多24个小时的样子对记者发布现在的情况,所以我们《朝日新闻》的同事也在24小时政府高楼里面睡觉等等,有六个记者一直在政府部门高楼里面,听听他们发布的内容,然后马上告诉日本的读者和国民。还有一个东京电力公司,他们也在高楼里面举办了24小时的发布会,很多记者集合在此倾听他们的意见。第三个是日本的官邸总理部门,他们也准备了记者发布会。现在跟过去相比,因为大地震和核电事故的规模很大,所以日本政府和电力公司也比较好地在准备记者发布会,所有媒体都会参加,所以中国在东京的媒体也会参与报道很多东西。我在北京看中国报道的时候,我还是跟过去相比,总觉得报道很多,特别是事故的时候,在这样一种国难的时候,可以说对全世界的安全问题有很大影响事故的时候,日本的政府和老百姓都受全世界的支持和帮助,超越国难的袭击,所以非常感谢你们的关注,谢谢。
汪永晨:还有一位大岛,他也是一位日本朋友,可能走了。那我们就开始我们的提问吧,我想好多记者今天憋着要找我们赵先生提问的,已经有一些问题了,你给读一下这个问题。
赵亚民:他的问题是这样:中国正在运行的核电站在安全上存在哪些安全隐患?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中国当前运行的核电站主要是压水堆核电站,也有江苏连云港(田湾)的重水堆核电站。从安全隐患来说,我们现在运行的核电站应当是安全的,没有问题。但是要注意的问题我想有两点:第一点,中国核电站现在面临快速发展的时期,前面我介绍人的因素非常重要,我们在培养人的方面可能也需要快速进行,不然人就显得不充分。先建核电厂的人员不断地往其它核电站分流,有的人员可能取得了经验,有的经验还不足,就可能出现问题。在这个前提下,我个人觉得我们应当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包括核安全知识的培训。第二点,我们近期在内地(不是滨海)要上一些核电站,内陆核电站跟滨海核电站有所差异,内陆建造核电站它的环境容量小,所以在设计上、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的能力上需要加强。 还要说一个问题,我想这也是我们需要提高的问题。现在,我们的滨海核电厂在温排水排放方面做的不是很先进,希望能够改进,以便改善环境质量。据说有关方面已经开始关注温排水排放的问题了。
提问3:我接着问一个问题,您刚才提到我国的压水堆技术,这次日本大多数是沸水堆技术,我想请教您一下,好多专家也说因为我们是压水堆技术,比日本要先进很多,能不能讲讲到底先进在哪儿?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立法,因为最近我也看到一些报道,中国目前有《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等,但关于原子能立法是空白,所以很多人也指出现在我们国家原子能监管,虽然有个核安全局,但是这个监管还是差很大一截,刚才您也谈到企业的一些做法,不知道日本政府是怎么监管的?
赵亚民:第一个问题,压水堆和沸水堆谁更先进的问题,我想这两个问题不必去争论它,因为这两个堆型从大方面来说都是轻水堆,只是沸水堆要处于沸腾状态,沸水堆较压水堆的回路少一个,沸水堆的蒸汽直接推动发电机。压水堆通过提高堆内压力避免堆水沸腾,但经过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用此蒸汽推动发电机发电。从数量来说,全世界压水堆运行数量较沸水堆更多一些,从经验反馈来说,也可能更好一些。但是沸水堆也有它的优点。所以我不太想回答谁更先进,谁不先进,它们都是安全的,都需要注意核安全,也都要考虑纵深防御,设计要冗余,而且一些安全措施要进行多样性,防止一个因素影响一连串的安全措施都失效,考虑多样性以后,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监管方面,监管方面各国体制不完全一样,但基本做法相同,都是在国际原子能机构那些原则的指导下,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从压水堆来说,中国引进的压水堆,特别是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美国AP1000,其先进性更好一些,但是还没付诸实践,我们还正在建设过程中。在监管方面都是很严格的。日本它在核能发展方面,也是跟国际原子能机构密切相关,我们也是这样,都是属于国家有一个部门要负责外部监督部门,另外企业要承担起安全的最终和全面的责任。有了这两个方面的管理,应该说监管上不会有漏洞。
提问4:您好,我有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知道日本这个机组是70年代的机组,它的抗震是六到七级,我们现有的机组抗震要求指标设计的值是多少?包括秦山核电站是1991年建的,它当时设计的等级是多少?第二个问题,我们知道包括压水堆或者沸水堆在它控制中,它有五个控制和三个防线,现在日本沸水堆的防线已经达到了安全壳的破裂,我想知道如果它的最后一道防线破裂的话,它产生的辐射会不会对我们中国产生很大的影响?第三个问题,您刚才提到要建内陆核电站,但是我们如何解决它的冷水冷却的问题?因为它需要大量的水,为什么我们要建在滨海?就是因为它需要水,但是建在内陆的话,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水需求的问题?第二就是它的核废料怎么去储存?
赵亚民:据我所知是这样的,关于抗地震等级,各核电站是不一样的。前几位专家已经讲了地震,他们是地震方面的专家。我过去参加过对核电站厂址的审评,我们的要求是要有区域性的地震论述,还要有相关工程的,厂址附近的地震、地质分析。区域性地震论述要考虑到几百平方公里,看看有没有大的断裂带,有没有能动断层。能动断层据我的记忆是在10万年之内有过活动的称为能动断层,如果说十万年以上的我们叫做死断层。把这些因素综合考虑以后,要听取地震方面专家的意见,要取得中国的地震列度表,依据上述基本资料判断核电站所选的抗地震列度是否合适。核电站的抗地震列度是几度,不是几级。地震的能量用级,破坏程度用列度表示。核电站的抗地震列度在所对应的基础上要加一级,这样就可以充分地保证在这个地方万一发生地震会安全停堆。
提问4: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现在在建的有18个核电站,这18个核电站它的等级是几级到几级之间?
赵亚民:这无关紧要,你们记者可能关心这个事,从专业方面考虑就是无关紧要的。关于核电站的抗地震列度要对每一个核电站逐个的进行审查,审查是非常严格的,所以笼统的说18个核电站它的等级是几级到几级之间没有实际意义。
提问4:日本肯定也经过了选址。
赵亚民:如果这个地方地震频发,地震列度很高,非常危险,这样的场址就不会批。
汪永晨:但水电就批了。
赵亚民:水电我不了解,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提问5:就这个问题我了解到一个信息,就是安徽在建的一个核电站就是处于一个地震带上。
赵亚民:地震带是个模糊的概念。核电站不会建在地震频发的地带上,决不会的,可能是说法不够准确。
在核电厂选址的时候有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外部事件,包括地震、地质、水文、极端气象(包括龙卷风、海浪、海潮、海啸)等等都考虑在内,要考虑它们可能对未来核电厂的影响,如果风险很大,这个地方不适宜,要排除掉,不能批准。第二个因素,在这个地方建了核电站之后要看它可能对环境的影响,如果影响非常大,这也是不适宜。对核电站来说,不可能假定它一点放射性物质都不排放,前面我讲到核电厂泄压,这是一种主动的防范措施,伴随核电厂泄压或事故放射性物质的排放如果环境难以承受,场址是不适宜的。
第二个问题是水的问题。内陆核电厂水问题也是好解决的。对核电厂来说需要水量最大的是冷却水,在滨海核电厂采用直流冷却,100万千瓦的核电机组需要50立方/秒的水做冷却用,在内陆核电厂不采取这种冷却办法,内陆核电厂是采取冷却塔二次循环冷却办法,用水量大大减少。我们国家在滨海已经有了一个样板,是火电厂,宁海有两个一百万千瓦的火电厂,一个火电厂建造了一个海水直接冷却的冷却塔,用冷却塔以后,对环境的热污染消除了,用的水量也大大减少了。在内陆核电厂冷却水的问题只要用冷却塔,水的问题就解决了。但是一定要保证在事故情况下水的供应,一定要有蓄水池。现在据我所知,我们在内陆新上的AP1000,它的上面有两个巨大的水池,平时不用,准备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每个都是两三千立方米的蓄水量。
汪永晨:核废料。
赵亚民:核废料问题是这样的,对于正常运行期间产生的中、低放废物我们国家有一个政策,这还是在我退休之前制订的一个政策,该环境政策的文件名叫《中发45号》1992,核工业中低放废物环境处置政策,该环境政策要求建设区域性中、低放废物处置场,处置场的安全年限是300年到500年。现在,国内已经有建成并运行的中、低放废物处置场。除了这类中低放废物,核电厂还产生乏燃料。乏燃料数量很小,我们国家现在是安全储存乏燃料,以后要送后处理厂进行后处理。法国、日本、英国都有后处理厂,在法国和英国有大规模后处理厂。乏燃料经后处理厂处理以后,废物体积大大减少。后处理厂产生的高放废物,将来要送国家的地质处置库。关于地质处置库,现在世界上只有美国有确定的收贮日期,美国准备2017年收贮高放废物。美国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在内华达州的核试验场附近,已经建好。还有很多国家正在建设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建设在我们国家已经起步。高放废物送到地质库里去,安全应当是有保证的。
提问4:第二个问题还没回答,就是关于日本的,如果那个安全壳破裂之后,它里面那个控制棒最后一环如果也破坏了,会不会对我国产生影响?
赵亚民:假如发生这种事,影响范围也是很有限的,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第二,我本人认为不大会发生这种情况,为什么呢?不能瞎说。因为我已经注意到日本现在采取多种措施在注水,有一条新闻说开始注入海水,甚至用直升机进行浇灌。只要有效的注水,不论核电厂是否以后还能够使用,都可防止事故再进一步扩大,所以不大会出现你说的那种情况。就是万一出现的话,放射性物质泄漏出来的数量也是有限的,我们即使能够测得到,存在一定环境污染,但对人体健康还是不会有问题的。
提问6:可是现在日本政府都已经撤离那些工作人员了,现在是不是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地步?
赵亚民:工作人员因为要处理这件事故,存在一定风险,他们可能受到较大的辐射剂量。但是,工作人员辐射防护标准跟公众的标准不一样,在事故情况下控制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标准跟公众的标准相差50倍。
福岛有没有钚的辐射危险?应当这么讲,这个事我不是十分清楚。我看了有一篇报告,讲到MOX燃料原件,如果日本真的使用MOX燃料原件,反应堆中就会有钚。日本存有大量的钚,很有可能使用MOX燃料原件。但是,总体上看,钚这些重金属不太容易出来,就是出来那么一点点,影响也是很小的。
哪些气体容易出来呢?核电厂的惰性气体、挥发性气体容易跑出来。惰性气体比如说氪、氙,挥发性气体碘和铯,这些核素容易出来。像铀、钚这些重金属不太容易出来。
提问7:两个问题。第一,这次日本核电厂失去了供电,我想请问一下日本是储能技术的一个故乡,他为什么不在核电厂安装大型的储能技术呢?我国的核电厂是否充分考虑了这个因素?第二个问题,我们国家了堆型非常复杂,有加拿大、俄罗斯、法国的技术,还有很多重水堆、压水堆,像那种复杂的机型和堆型是否会造成管理和监管难度,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赵亚民:对于储能技术,我不是十分熟悉。但是据我所知,储能技术在世界上都是难点,为什么这么说?大容量储能很难做,这是第一点。第二,对核电厂来说,它有几套能源来保障它的安全,设计上都有外电源,平时发电的时候外电源可以不向它供电,需要的时候供电。此外,核电厂还备有柴油发电机。这么多系统为的是保证万一失电情况下有电可用。但日本的情况很特殊,地震与海啸的影响和破坏力是意想不到的。
第二个问题说我们国家多堆型对审管或者监管来说是不是有难度?这是显而易见的,必然对监管产生难度。顺便讲一下,对核设施的安全管理与普通行政管理是两件不同的回事。对核设施的安全管理离不开专业知识,这就是说你要想去管人家,你自己不懂的话,很难管好。要懂的话、要弄清楚的话,有多种堆型,各式各样,确实费力气。所以增加难度这是必然的。现在好在中国人多,可以按堆型分派成多个组别,你去重点管这个堆型,他去重点管那个堆型,以此来弥补多堆型带来的这种问题。
提问7:那国家有没有计划说把这些堆型和机型进行统一规范?
赵亚民:统一规范堆型涉及到商业上的事情,所以国家统一堆型可能不好办。在发展过程中,哪一种堆型建起来时间短、寿命长、发电多、安全性又好,自然最后就变成一个主导堆型了。
提问7:您作为专家看好哪一种堆型?
赵亚民:不能笼统地说哪一个堆型好。现在,从资料层面上看AP1000确实好,但是它还没有实际建起来,如果建好以后它表现好,我们就说它好。
(下一个问题)
压力测试,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条信息。我想可能是测试核电站抗御地震等的一种测试,以此全面检验核电站抗拒意外事件的能力。这个问题我不能完全肯定。
提问8:中国有没有来进行压力测试呢?
赵亚民:是否需要普遍做一下压力测试是需要考虑的,因为中国的核电厂都很年轻,在审批的时候作为核安全审批的要素,进行了全面审查,所以现在要不要做压力测试,可能要权衡做这项工作的代价和所取得的好处。如果电站很老,应当进行压力测试。欧洲140几个核电站,做进行压力测试也可能代价很大,我们是不是一定要做?当然,做肯定有好处。是不是一定要做,要看审管部门考虑它的必要程度,如果经过判断不必要,也可不必做,如果从保守考虑进行压力测试有必要,就也可能去做。
汪永晨:咱们还是提问,不再收条了,问的话大家可以听见。
赵亚民:这个问题讲到了概率论的事。概率论它是一种方法学,通过这种方法先找出一些初因,然后不断地进推理分析和行算,来发现在安全中可能的一些薄弱环节,然后进行改进。概率论方法很有用,但也不能完全依靠它。
在安全指标方面,国际上也提出一些安全指标,安全指标跟概率有关系,比如说第二代核电站讲堆芯熔化的概率是万分之一,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AP1000对应的概率要低得多。概率这个数是相对的,堆芯熔化的概率低表明安全性好。但是,概率很低并不意味不发生事故。核电站的安全要靠一环套一环的技术措施及有效管理。从技术层面、管理层面、人因工程等各方面都不能忽视。特别是不能忽视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用一句话来讲,就是从领导到员工要不时地问自己在安全方面还有没有改进的余地?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止事故发生。如果相信某一个堆型说的非常好,你去睡大觉去了,那么百分之百会出问题。
(下一个问题)
关于小企业加入核能市场的问题,这不是我这个行业内的事,我也不懂,所以也不能回答。
汪永晨:汶川以后。
赵亚民:地震在核安全管理,对核电站的审批、监督都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它不会因为汶川地震或什么地震再重新考虑这个问题,这跟日本这次的情况不一样,因为地震已经作为一个重要的监管指标,在核电厂的选址、设计、建造、运行、维修甚至“退役”过程中都考虑了。日本这次事故是意外中又有意外,它不仅仅是单一的地震影响,还有海啸的协同作用,有复杂的意想不到的事情。日本事故提醒我们不要把问题想得太简单,要考虑符合因素,甚至还要想到现在预计不到的因素。
(下一个问题)
关于人才问题。我说我们核电站快速发展需要的人员非常多,我感觉到我们现在人才有些不足,不是说人的数量缺乏,我们国家人不缺,所谓不足是指满足要求的人短缺。于是就是需要培养,让他们在专门领域掌握他应知的那些知识。这种培训已经在进行,培训有两个方面,一是环境保护部对所有从事核安全辐射防护的单位要发安全许可证或者安全使用许可证,发这个证其中就有一个条件:要对单位人员进行培训,环境保护部在国内指定了六、七个单位专门进行培训,大概一个月一次;另外还有一个高级培训,就是国家核安全局跟人事部一起有一个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培训,刚才我讲核电厂运行的操作员必须是核安全注册工程师。这种培训每年也有一到两次。这些培训都在进行。我们一定要加强培训,做到该知的应知,这样在处理问题或者应对紧急情况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或者做错事。顺便讲一下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大家已经知道报道很多,有人说它的堆型存在设计缺陷,这是实际情况,但是真正导致事故是人员失误,官僚指挥。
提问9:核泄露以后核放射是直线传播还是随风飘啊?按理说辐射应该是直线传播,怎么又说他们现在刮风到不了这儿,怎么回事?
赵亚民:好,我回答你这个问题,一般人可能分不清射线和放射性物质。我们讲核辐射包括射线和放射性物质,射线它是能量流,能量流是直线传播。另一种就是放射性物质,指能够放出核辐射的那些放射性核素,比如铯137,是一种金属微粒,它会随风飘来飘去。
提问9:对,我知道,比如说铀235,一个中子碰到它,它就会传下去,同时它还会放出碘、铯来,它们本身不是放射性,但是它是以分子状态出来的,它不会是一团儿随风飘。
赵亚民: 大家看到爆炸场面,先是一股气团,气团出来以后,要随着外部气流的运动而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它上下左右进行扩散,理想情况下扩散服从高斯分布,有公式可以计算,如果它抬高到混合层顶了,它会再往下折的,原子能气象学专门讨论这些问题。
《南华早报》记者:您觉得有没有必要重新评估“十二五”普及发展新能源加速推进核能的发展计划?因为在欧美国家特别是普遍发展大国最近出现了很多的关于慎重发展核电的声音。
赵亚民: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重新评估“十二五”关于核能的发展计划,但是有必要检查我们对核能审查过程中有没有想不到的问题,安全上有没有薄弱环节。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核能发展是我们国家能源安全中的一部分,这一点我考虑好像动摇不了。但是核能发展一定要保证安全,一定要保护好环境。如何保证好安全、保护好环境?这里有很多工作要做,不能说我们现在是尽善尽美了,不会出问题了。我们事先要考虑到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怎么阻止这些问题的发生,万一发生之后怎么减少它的影响后果。日本发生事故了,说它是70年代建的核电站,老了;说我们的核电站是新的,安全没有问题。如果这么说的话,就不符合核安全理念了。
《南华早报》记者:那您觉得这个工作应该谁来做呢?
赵亚民:安全隐患已经讲清楚了,在核电站的核安全管理方面,核电站安全的全面和最终责任者是企业,是营运单位。另外,还有一个是监管部门,就是国家核安全局,它负有对各核电厂的安全检查监督的责任,如果不满足要求的话,可勒令其停产。
《南华早报》记者:还有一个简单的问题,您能不能谈谈人的因素,人的因素在这个制度里到底起多大作用?
赵亚民:人的因素,在核安全管理中,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之后,才被国际原子能机构非常强调地提出来,像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这样的核电厂发生事故也主要是由于人的错误造成的。在核电厂的运行中,人的素质、组织管理、人所依据的操作判断参数都是十分重要的,都是属于我们需要加强的。
徐道一:我提两个问题。先是地震,接着说核电站,因为没有考虑到海啸,我们媒体上都这么报道,我有怀疑,因为日本人对海啸很重视的,1960年智利地震就影响到日本了,海啸导致死了好几万人,所以他们不可能没有考虑海啸。还有第二点,海啸的英文词儿就是从日语里翻译过去了,所以说核电站因为没有考虑海啸才造成了事故,我不赞成。刚才我听一个人说,当然还要落实,他说日本沿海为了防海啸投了很多资,修了很多堤,结果海啸来了一冲而光,所以这还应该深度地探讨,是不是意外事故?还有现有的科学认识?很多问题还没认识到。
赵亚民:您提得非常好,我要修正一下,不是说日本没有考虑海啸,而是说没有考虑到这么严重的大海啸。实际上,各国核电厂的选址都要考虑外部事件的影响。比如滨海核电厂要考虑几种因素:海浪,海潮,还有大风,等各种因素,并还要留有余地。在日本,他们不可能不考虑海啸,我讲的意思是他没有考虑到这么大的海啸。如果考虑到了,不会把柴油发电机都给淹掉了。我的意思是日本没考虑到海啸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对海啸影响的程度考虑不足。
徐道一: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就是高风险对风险这个问题应该怎么来看?还要从根本上核定中国发展战略的问题,因为现在很多媒体都说日本科学技术最先进,核发展也是比较早的,前苏联发生核事故以后,它也有了很多加强,但是这次还是出了很多的错,所以这个问题还要慎重地去思考。
汪永晨:我们能不能问问日本的记者,慧子你能不能说说为什么?
慧子:我不能说,我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很抱歉。
赵亚民:日本对核电站的风险肯定有所考虑,但是没有考虑到这么严重的情况。
提问10:赵老师我想请问一下日本的56个核电机组好像属于二代改进型,我想问一下核电站的寿命我们怎么来界定?比如说二代改进型的寿命有多长,像中国的三代技术的话大概寿命有多长?
赵亚民:评价核电站的寿命不是我的专长。但是据我所知,我可以回答这么几点。第一,核电站寿命是由核电站的设计单位提出。一般来说二代核电站设计寿命是40年,现在的三代核电站设计寿命是60年,这是第二点。第三,核电站到寿期或接近寿期,核电厂要进行全面检查,通过检查对老化等问题进行分析、改善,有的核电站可以申请延寿。美国很多核电站已经延寿了,一般来说一次延寿10年。10年到期的时候还可以延寿,这都是一些通常的指标。能不能延寿,与安全条件相关。要通过查看技术上的问题、安全管理问题,还有人员素质问题来确保核电站安全。而不是一定说核电站设计寿期40年,39年前就不会出事故。,
汪永晨:《成都商报》今天的文章《中光核集团昨日回应中国核安全问题》,大标题“中国反应堆厂房可抗万年一遇地震”,以您一个科学家来看这样的提法可行吗?万年一遇,可笑啊。
赵亚民:这个问题我无可奉告。
提问11:赵老师我追问一下,刚才您说“十二五”规划不需要重新评估,你可以说一下理由吗?觉得现在中国核能已经达到那个技术了?
赵亚民:我的理由有两点:第一点,“十二五”规划不是草率做出来的,也不是某个人拍脑袋的结果,它是经过科学论证的结果。第二点,日本出事故,包括以前的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事故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都是为核能发展既产生了阻力也产生了动力。现就从这两个方面讲讲,事故产生阻力是使人担心核电站的安全。如果现在能源不紧张,最好停止发展。比如说当时的欧洲,它们是发达国家,它的发展和能源需求是处于相对稳定,增加速度已经很慢,能源需求不那么迫切,所以就出现了核电站它既然有风险,就看一看、等一等。我们国家情况不一样,我们国家处于快速发展期,能源需求非常多,专家们,包括社会各界也认为核能在目前是弥补能源缺口的最有效的办法。所以,基于这两点考虑,我们大概不必要去修改“十二五”规划中关于核能的发展。但是,反过来我们一定要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教训,来改进我们核电站的安全状况,力求核能既得到发展又要保证安全。
提问11:那反过来说会不会因为需求过大,而忽视安全方面的考虑?
赵亚民:在社会上,需求决定发展这是很自然的供需关系。我们的需求大,我们什么能源现在都在快速发展,你看我们的石油,派多少人到世界各国去采购,帮助人家开采,还有我们的煤炭已经到40多亿吨了吧?
徐道一:33亿吨。
赵亚民:核能也是这样的,要发展,但不会忽视安全。
《凤凰周刊》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事故发生以后都有评级,什么特大事故、重大事故,我想问一下核事故是怎么评级的?
赵亚民:对核事故专门有个评级标准。我们也在执行。国际原子能机构大概在1991年就发布了核事故评级标准,零级是根本与核不相关的事件,一、二、三级叫事件,四至七级叫事故。这次日本核电站事故初步定为四级。四级是最低一级的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是七级。
汪永晨:今天也有人说他们隐瞒,实际上六级。
赵亚民:日本核电站事故实际事故是几级以后再看。因为很多事情当初可能看不太准确。隐瞒也有可能。因为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不是最先由苏联人自己报出的,是由芬兰人报的。那时东西方分两个阵营,芬兰是东西方阵营的边缘,所以在芬兰的国界线布满了辐射监测仪,它构成有一个网。芬兰测到放射性之后,首先它没有想到是苏联发生了事故,想是不是自己的核电站出了问题。芬兰有核电厂,打电话过去得知自己的核电站运行正常,然后才想到了苏联。这时候美国的卫星拍到核电厂的屋顶都掀翻了。这时,苏联人才承认和报导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出了事故。
《凤凰周刊》记者:第二个问题,就是事故发生以后,有媒体评价应对不力,我想问一下这个事故发生作为政府应该怎么样处理比较合适?
赵亚民:关于对事故应对是否不力,这个问题涉及到政治方面的问题。我想任何政府在处理这类问题时,都要请专家来判断和讲话,不是政治人士自己拍脑袋。自己拍脑袋可能有两个结果,为了给自己增加选票,可能要多花拿纳税人的钱做过分的响应,这是其一。第二,如果响应不快、不力,最后伤害老百姓,最后要下台,老百姓不选他了。所以,政府处理事故时应多听听专家的意见话,然后辅以保守的观念,从安全优先考虑作出决策。
《凤凰周刊》记者:那是不是注意了也有失误?
赵亚民:这个问题我不能肯定,因没有那么多的资讯可供判断。
《凤凰周刊》记者:目前我们环保核安全局作为法定部门,以日本事故作为教训,目前有没有针对中国的核电站采取进一步的一些核安全管理的措施?
赵亚民:这个问题我已经讲过几次了,就是说日本发生这次事故,我们要跟踪,它的经验,就是成功部分,它的教训,也就是失败的部分。无论是它的经验还是它的教训,我们都要认真研究,然后与我们现在的情况对照,这样才真正做到把别人的失败变成我们的成功之母。这样就达到了我们跟踪研究的目的。我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我前边举的例子,苏联人讲美国三哩岛核电事故是资本主义的弊病,然后美国人讲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是你社会主义的弊病,不去分析根源。一定要找到根源,这样才能找到解决办法,才能提高安全水准。
《凤凰周刊》记者:目前核安全局有没有采取一些动作?
赵亚民:肯定在采取。环境保护部核安全局专门有一支负责应急响应的队伍,这支队伍要一直跟踪国际上在核领域出现的任何异常,包括事故。这是其一。第二,是国家还有辐射检测网,我们前面也讲了芬兰有,我们现在也建了辐射检测网,辐射检测网也一直在检测。第三,我想我们在任的核安全领导会思考日本对我们影响和教训,以及尔后我们应采取什么办法。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的核安全部门他们会考虑的,甚至有些人会考虑得很深入。
提问12:我有几个问题。一个是现在讲的不管是地震也好,还是爆炸也好,都是讲地球上发生的事情,地球上的灾害,因为天灾,在某种狭义的意义上,上天让地球发生的灾害,和天上一定有有关,我做了一些研究,我举一个例子。
汪永晨:咱们提问题行吗?
提问12:就是提问题。他讲到靠企业去管,这个行不通,因为不是政治行为不行,市场经济在我的理解里就是雌性经济,计划经济是雄性经济,雌雄不交不行。
汪永晨:您的问题是什么?
提问12:发生灾害了企业去管,企业管不了。
汪永晨:这不是问题,这是您的结论,咱们提问题。
汪永晨:提问题就是对天灾怎么想,天灾从来没有考虑。
赵亚民:我先回答他问题。在核电场的核安全管理中对天灾不是不考虑,是要考虑的,但是我们在考虑过程中还考虑发生概率的问题。一般来说,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十的负七次方被认为不大可能发生,就不考虑了。如果天灾的发生概率大于十的负七次方,还是要考虑的。
提问13:赵老师我想问您一下您刚才说国家有关核安全专业性比较强的培训已经有了,现在国家如何对普通老百姓进行这方面的宣传、这方面的知识普及呢?因为像日本是个地震多发国,这些防护措施他们可能比较习以为常,可能知识比我们中国公民要深入一些,现在像我们这种普通公民几乎对这个一无所知,所以我想问下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赵亚民:你提的这个问题比较好。据我所知,唐山地震以后我们国家就发了很多有关如何应对地震的宣传小册子,前不久我也见到我们国家在电视上不断地宣传应对各种灾害的办法,也就是说国家已经考虑到这方面的宣传。
提问13:核放射方面呢?
赵亚民:核辐射方面的知识普也有考虑,在各个核电厂制订应急计划时,都要制订一些宣传材料,宣传材料内容包括在出现事故的情况下,人员怎么进行服碘、隐蔽、撤离。这些宣传材料也有核电站安全知识的内容。
提问14:其实我的问题跟这个有关,我想知道一些具体的防辐射的知识,我看到网上有人说戴那种厚厚的围巾或口罩,我不知道这是否有效?
赵亚民:这个问题我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我们讲的辐射实际包括射线和放射性物质。如果是放射性物质,那么在空气里它以气溶胶或者挥发性气体形式存在,我们戴口罩特别是专用口罩(里面含有活性碳的专用口罩)在防护上是很有效的。但对,对于射线的防护,戴口罩对射线不起作用。
提问15:我看到环保部网站在3月15号首次公布了中国每个省的核辐射信息,为什么之前没有公布过类似的信息?我们在核辐射信息公开方面都有哪些立法?现在哪些信息应该公开,哪些信息不应该公开?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环保部在编制“十二五”关于辐射的规划重点是什么?为什么之前没有看到过?
赵亚民:信息公开这是一种发展趋势。以前有的信息是被查性的。这次考虑到日本事故是否对我们有影响,关心的人数众多,被查性的一个个回答很慢,不能满足公众和社会需求,需要把数据发布出来让公众自己判断,或者去找专家判断,所以把大量数据地公布出来了。这是一个理由。还有一个问题,公布于不公布还有一个代价的问题,效益跟代价还要权衡。有时候大家都知道了肯定没事,这种情况也要公布,公布信息消耗了社会财富,而社会效益并不大。
提问15:现在核信息哪些应该公开,哪些不应该公开,有个标准吗?
赵亚民:因为信息公开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应该这么说信息公开的方式很多。比如说核电厂在选址的时候专门有公众参与这一章,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信息公开。核电厂出了事故以后,对周围公众有应急响应相关告示,也是一种信息公开。对一个特殊事情特殊处理也是一种公开,不会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总体上公开的资料会越来越多。
提问15:“十二五”关于核辐射规划这块都有哪些重点?
赵亚民: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不便回答。说到核辐射信息哪些公开,哪些不公开,这可能要从有关各个方面需要进行综合考虑。要考虑的第一个因素是必要性,第二个因素是代价。代价有时候很大,比如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街上竖立一个信息牌,即时报导核辐射的数据,每天对其都要检查,要保证它正常工作。如果有一天信息牌出了故障,数据显示失实,那就会产生很严重的误导。所以不是说公开都是好事,公开与否要与的代价、效益和保障能力相适应。
提问16:刚才你说最担心的就是怕不分析根源,那您感觉日本这次地震造成核事故的根源是什么?
赵亚民:这不是我们的强项。
提问16:要分析原因嘛。
赵亚民:日本这次地震造成核事故的根源应是在设计的时没有充分考虑到防震、同时伴着重大的海啸的严重后果。日本肯定没考虑到海啸影响如此的严重。若考虑了地震与海啸联同作用的影响如此的严重,当会有设防。如果设防考虑到这么大的地震与海啸,核事故不会如此严重。可以说日本对稀有事件的影响考虑不足。
提问16:那我们企业在日本有没有相关机组?
赵亚民:这个我不知道。
汪永晨:最后一个问题。
提问17:赵老师您刚才分别分析了我国内陆核电厂和滨海核电厂可能的环境隐患,又说您对滨海核电厂的废水处理有过一些担心,曾经也提过一些建议,您能展开讲一讲吗?
赵亚民:废水排放存在一定的热污染。内陆核电厂因为环境容量小,所以要求内陆核电站采取用冷却塔的方式进行冷却。用这个方法可以来解决废水排放产生的的热污染。
提问17:我是说在滨海呢?
赵亚民:滨海核电站向海里排放热量,海洋的容量很大,但仍然有局部污染,也需要关注。
——结束——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