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2
三月二十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特别策划:
1、人民网: 2010年世界水日 西南焦渴难耐1600万人喝水难
http://env.people.com.cn/GB/11187078.html
干旱专题报道:
2、西南旱灾专题报道:
http://news.sina.com.cn/z/xngh/index.shtml
2009年“江河十年行”后续报道:
3、新京报: 都江堰也要追GDP?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3/06/content_72572.htm?div=0
环境资讯:
4、国际在线: 联合国环境署:全球25亿人口没有充足的清洁水源
http://news.163.com/10/0322/10/62CE9943000146BD.html
5、中国网: 2010环境绿皮书:正视西部开发中的环境忧患
http://green.sohu.com/20100322/n270994688.shtml
6、光明日报: 草原生态加速恶化被遏制 草原退化现象依然严重
http://www.hwcc.gov.cn/pub/hwcc/wwgj/gjpt/myfk/201003/t20100321_315395.html
地方信息:
7、重庆晚报: 重庆水利局称未来10年水资源短缺状况持续加重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3/671269223571_1.shtml
8、新京报: 北京垃圾处理 政府投资失衡
http://news.sina.com.cn/o/2010-03-22/014717251431s.shtml
9、中国政府网: 四川已投逾40亿元防治三峡库区水污染
http://news.sina.com.cn/c/2010-03-22/164117255618s.shtml
重大水事:
10、新华网: 三峡水库消落至156米节点水位
http://www.hwcc.gov.cn/pub/hwcc/wwgj/gjpt/myfk/201003/t20100321_315388.html
11、广州日报: 专家称温室效应致气候极端化 夏天更热冬天更冷
http://news.sina.com.cn/c/2010-03-22/041719911759.shtml
12、人民网环保频道: 矫梅燕:极端气候是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气象变化
http://env.people.com.cn/GB/11193093.html
环保观点:
13、搜狐绿色: 写在世界水日:何以解忧杯中水
http://green.sohu.com/20100322/n270997724.shtml
深度报道:
14、中国天气网: 世界水日谈云南水荒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3/671269219206_1.shtml
15、长沙晚报: 湘江枯水期河道龟裂 需科学管理水资源(组图)
http://green.sohu.com/20100322/n270994914.shtml
环境时评:
16、新京报: 处理“血铅事件”需破除GDP崇拜
http://env.people.com.cn/GB/11188491.html
17、人民网环保频道: 谁为“地沟油”筑起一道“壕沟”?
http://env.people.com.cn/GB/11189263.html
18、解放军报: 军报称大旱再敲水危机警钟 倡爱水、惜水、节水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3-22/2181967.s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
1、2010年世界水日 西南焦渴难耐1600万人喝水难
来源:人民网 2010-03-22
http://env.people.com.cn/GB/11187078.html
2、西南旱灾专题报道:
来源:新浪新闻 2010-03-22
http://news.sina.com.cn/z/xngh/index.shtml
3、都江堰也要追GDP?
来源:新京报 2010-03-06 汪永晨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3/06/content_72572.htm?div=0
世界遗产为的就是要保护不同。而都江堰,从一个旅游城市,到化工城市的过度,为的是什么?
由民间环保组织绿家园发起的江河十年行,关注的是中国西南的6条大江及住在江边与江河命运息息相关的人群。其关注,不仅是对江河生态环境的记录,也希望通过信息传递,舆论监督,让江河的保护能做到实际意义的公众参加。
都江堰是江河十年行的第一站,前不久的都江堰岷江边,各种大型运输车可用车轮滚滚来形容,整个天空更是烟雾弥漫。
同行的记者采访了70多岁的老人张跪华。老人指着白菜叶上的一层石灰说,家门口一个大水泥厂建成后,她家地里的蔬菜减产了。就在不远处,虹口山中的石灰石被一条传送带输送到凉水村边的转运站打碎,这道工序,给小村带来的也是灰尘。
随行的地质学家杨勇告诉记者们,5·12地震后,国内一些发达地区的化工企业以扶贫的方式,在都江堰开始了化工企业的大规模修建。
为什么让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向化工城市发展?当记者把这个问题向四川成都产业园办公室官员提出后,得到的是这样的反问:“假如你是都江堰的领导,你希望自己钱包里的钱多些好?还是穷光蛋一个,光被别人夸脸蛋漂亮好?”
这位官员强调的还有,全国都希望都江堰成为他们的花园,但住在花园里的人也需要发展经济。“三产富民,但不富财政”。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我也是坐车走在岷江边,隔着车窗都能听到外面哗哗的水声,看到江里卷起的一堆一堆的“千堆雪”。
可是自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都江堰上游,岷江流域被一座座大大小小的水坝所截流后,岷江干了,都江堰也从活的遗产,成了死的文物。
当我走在都江堰时,在一片化工区前看门的老人给我们指了路后,对着我们已经离开的背景说,这个化工区是打着救灾的旗号建的。
都江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是独特的,但地方政府认为住在花园里的人也需要发展经济。有这种观点的人不是少数。
让成都成为天府之国的都江堰,鱼嘴的四六分水和飞沙堰之绝妙,使它至今依然是全世界惟一的一座无坝水利工程。都江堰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因它有着不可估量的文物、社会、经济等价值,其中蕴涵了水文明、水政治、水文化等丰富的内容。它是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灵性的象征,甚至是比长城还要伟大的工程。
都江堰当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时,有这样一句评语:活的文物。考察的专家们走后,私下里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评委的话:这简直是天外来客修的水利工程。1958年,苏联专家为了能让都江堰增加灌溉面积,曾对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做了新建工程。可接下来的一场大雨,简直就是齐根把苏联专家新加的部分全部冲走,而2600多年前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依然完好。
可今天的都江堰,却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化工厂,整个城市在烟雾的笼罩之中,岷江也被一段段地干掉了。
几年前,法国雪铁龙公司曾在长城东段起点的“老龙头”拍了一个汽车广告,该广告在法国电视台播出仅十几秒,即招致无数观众的电话斥责:“具有悠久文明的法兰西民族怎能为了拍摄一则商业广告,竟让汽车爬上人类文化遗产!”法国人的遗产保护意识由此可见一斑。
美国作家比得·圣吉的《必要的革命》中有这样一段话:工业时代对效率和标准化的追求,逐渐成为无情的推动同质化的力量,从而在摧毁了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摧毁了文化多样性。
可以想想,今天世界每个角落的人都在看同样的电视节目,购买同样的商品,并且逐步在信奉同样的消费主义“美好生活”的理想。与这种同质化运动成为鲜明对照,是我们看到的自然界对多样性的独特性的钟爱:没有任何两棵树、两片叶子、两只蜻蜓、两只北极熊或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
世界遗产为的就是要保护不同。而都江堰,从一个旅游城市,到化工城市的过度,为的是什么?富财政就可以不要漂亮的脸蛋了吗?况且,都江堰不仅仅是漂亮在脸蛋。 汪永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4、联合国环境署:全球25亿人口没有充足的清洁水源
来源: 国际在线2010-03-22
http://news.163.com/10/0322/10/62CE9943000146BD.html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彭睿):今年3月22日是第18个世界水日。在世界水日到来前夕,位于肯尼亚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宣传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保障清洁水源,创造健康世界”,环境署的相关活动也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同时,环境署还发布了一份关于应对水质问题的研究报告,详细介绍了目前水资源污染的实际情况和造成的影响,呼吁各国政府及社会各界行动起来减少水质污染、保障清洁水源,创造一个健康、清洁的世界。
全球25亿人口没有充足的清洁水源
其中约有70%在亚洲
报告的引言部分提到,清洁、充足的水资源是所有生物物种生存所必需的,也是维系生态系统平衡以及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的基本要素。然而,由于地球人口数量激增,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日益扩大,以及气候变化导致的大气水体循环失调,水质安全日益受到严重威胁。
报告援引了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以及联合国水资源组织近两年发布的统计数据称,全球有25亿人口无法享有充足的清洁水资源,其中约有70%在亚洲,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则是全球清洁水资源储量增长最为缓慢的地区。全球约有12亿人没有条件使用室内厕所,这也导致居民住所周边水域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对居民健康造成极大伤害。此外,每20秒,世界上就至少有180万名五岁以下的儿童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每天,上百万吨未经处理的工农业污水汇入世界各大水体;每年,全球的江河溪流以及三角洲汇集了相当于将近70亿人口体重总和的污水;每年,全球死于水污染的人数多于死于战争等各种暴力冲突的人数总和。
报告还为各国算了这样一笔帐,用氯消毒饮用水并安全储水可以使1.222亿人避免感染寄生虫病,从而节省高达114亿美元的医疗费用;在非洲,因为水资源缺乏以及水资源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284亿美元,占非洲国家GDP总和的5%左右;而水净化工程则是回报相当可观的投资项目,每投资1美元,就能得到至少三倍甚至多达三十倍的经济发展回报。
报告提出三个解决措施
而目前如何应对水质污染问题,联合国环境署的报告认为,应从三个最基本的方面着手,就是阻断污染源头、处理污水废水和修复生态系统。首先是阻断污染源头,要对水体实施不间断监控,展开实时的、低成本的、可靠性强的实地考察,公布并共享准确数据,以更好地监测水质变化,及时发现,及时阻断。其次是积极处理污水废水,各国应把水质问题提升到一个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水质问题不仅仅是水资源质量的问题,更关乎经济社会诸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要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效的方法处理好污水废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再者,有条件的国家应该行动起来主动修复生态系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持生态平衡,使大气水循环恢复正常。
这份报告也明确指出,资金扶持、技术支持和法律保障对于保障清洁水源不可或缺,这需要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继续关注水质保护研究,投入更多资金,开发新技术,落实相关法律,让全人类在不久的将来拥有更为清洁的水源,更为健康的体魄。 (本文来源:国际在线 )
5、2010环境绿皮书:正视西部开发中的环境忧患
来源:中国网 2010年03月22日
http://green.sohu.com/20100322/n270994688.shtml
2009年,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使西部开发的投资热情依然旺盛,尤其是江河水电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在强力推进之中。这一发展态势,加之环评核准程序减化,监督失控,导致了对西部自然生态环境威胁的进一步加剧。著名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近日发布的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0)》(以下简称《报告》),阐述了西部环境所面临的威胁,并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和应对办法。
《报告》指出,最近几年,西部开发的投资热情持续保持旺盛,特别是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江河水电开发、矿产资源开发仍在推进之中。这一发展态势,由于缺乏严密的科学规划和可行性评估,环评核准程序减化,监督失控,一系列重大敏感项目的纷纷开工建设,进一步加剧了对西部自然生态环境的威胁。
中国西部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其资源分布密集,矿产蕴藏丰富,因此西部正在形成以资源型为主的产业集群。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深入和大量资本的进入,人们发现资源和土地的出让可以立竿见影获得收入,同时项目操作过程中利益链条长,实惠多。便开始淡忘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将重点转向资源型产业开发。
西部资源开发的产业链正大举深入生态敏感区,对水源、生物栖息地、遗产保护地等造成进一步威胁;而且资源开发缺乏地质、环境、生态科研依据,许多项目投资盲目,并存在着深刻的生态影响和地质风险;而且,西部地区地少人多,经济落后,环境容量有限,气象条件和水文条件复杂,排放条件差,“三废”处理困难,不少地方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宗教信仰根深蒂固,如何妥善处理安置原住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和价值问题。资源开发中人地矛盾突出、利益分配不均,增加了不稳定的因素。
另外,由于西南水电的过度开发,电网建设和负荷能力不能同步跟进,导致一些水电站弃水弃电,并引发刺激了西南地区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的空前膨胀和扩张,不少地方甚至制定了矿电联动的发展模式,同时一系列大装机火电站已经陆续建成发电。这些都给西南山区本来就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压力。照此态势发展下去,我国东部节能减排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将会被西部的粗放式发展而抵消,节能减排形势将更为严峻。
纵观2009年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情形,继续显现着资源开发型的重化工倾向和粗放开发态势,并且还有继续全面铺开之势,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耗将会进一步提升。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要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经济是根本改变我国发展方式的一次伟大革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制定新标准,建立新制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淘汰落后产能,控制“三高”产业,杜绝粗放式开发,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建立循环经济体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是富国强盛的必由之路。
中国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0)》是由中国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编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环境年度报告,由自然之友理事长、著名学者杨东平任主编,一批优秀的学者、NGO骨干和媒体记者等通力协作而成。
环境绿皮书重视用民间的视角纪录、审视和思考中国环境状况,主要以数据和事实说话,强调实证性、真实性,从而建立权威性。环境绿皮书在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长期支持下已连续出版五年,本书英文版本也将于今年底在欧洲出版发行。
6、草原生态加速恶化被遏制 草原退化现象依然严重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3-21
http://www.hwcc.gov.cn/pub/hwcc/wwgj/gjpt/myfk/201003/t20100321_315395.html
本报北京3月20日电(记者李慧) 农业部日前公布的《2009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显示,国家实施草原重大生态建设工程,集中治理生态脆弱和严重退化草原,有效遏制了全国草原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的势头,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然而全国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石漠化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据农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这项监测通过运用卫星遥感数据和全国400多个县的地面监测数据、入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测算,专家会商,形成了这份监测报告。监测结果显示,项目区草原生态逐步恢复,退牧还草工程围栏封育4503.5万公顷,工程区产草量比非工程区提高75.1%,京津风沙源工程治理草原343.2万公顷,严重沙化草原面积减少20%以上。在重大生态工程的带动下,各地加大草原保护建设力度,截至2008年,全国草原围栏6200万公顷,禁牧休牧轮牧面积9867万公顷,累计种草保留面积2867万公顷。2009年春季全国发生沙尘暴7次,比2000年减少9次,三江源地区草原水土流失面积比项目实施前减少12万公顷。
监测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全国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石漠化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全国重点天然草原的牲畜超载率仍在30%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接近1333万公顷,鼠虫害年均危害面积6153万公顷,草原旱灾、火灾、雪灾等灾害严重,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强。
7、重庆水利局称未来10年水资源短缺状况持续加重
来源:重庆晚报 2010-03-22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3/671269223571_1.shtml
今天是世界水日,市水利局昨日(21日)通报,重庆市属于中度缺水地区,重庆西部12个区县属于重度缺水地区,未来10年都还要喊渴。
今年3月22日是第十八届“世界水日”,主题是“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3月22日-28日是第二十三届“中国水周”。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
我市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腹地,坐拥三江,过境水资源丰富。市水利局通报称,我市工程性缺水依然十分突出,人均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人均蓄引提水能力和人均旱涝保收面积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居西部倒数第一;尚有700余万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全市10余个县城、近400个乡镇仍面临缺水威胁;有近400个城镇防洪不达标。
市水利局新闻发言人卢峰说,按我市现有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计算,未来10年,我市水资源短缺状况将持续加重。
但卢峰表示,我市在2006年那场百年不遇的大旱后大修民生水利工程。截至2009年10月,全市完成各类水利水电投资225.6亿元,相当于直辖以来至2006年底水利投资总和的76%。从而提高了抗旱的保障能力,这也使这次原本可能遭遇干旱的地区得到了及时“解渴”。
8、北京垃圾处理 政府投资失衡
来源:新京报2010年03月22日
http://news.sina.com.cn/o/2010-03-22/014717251431s.shtml
■ 专家解答
昨日会议上,针对居民比较关心的北京垃圾处理方面的问题,北京市人大代表、市政府参事、垃圾处理专家王维平进行了解答。
关于生活垃圾
将再建八九个处理厂
对于居民间流传的北京餐厨垃圾占生活垃圾的67%的说法,王维平表示,居民的餐厨垃圾,实际只占生活垃圾的20%。北京有23000多个大中小型餐馆,它们每天产出2000吨的厨余垃圾。
对于厨余垃圾的处理,王维平说,目前,北京已建设3个厨余垃圾处理厂,此后,还将再建设八九个厂。
关于垃圾分类
政府思路是“简单分”
王维平表示,北京目前垃圾分类行动中,政府的主要思路是“简单分”,不会一下子分出十几类。他解释,这样做一是能迅速普及垃圾分类,培养民众环保意识;二是这样简单有效,能让政府感受到民众支持的力量。王维平坦言,垃圾分类不可能一朝一夕实现,是个长期的过程。
关于建焚烧厂
紧迫形势下的决定
对于建设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包括焚烧厂),王维平解释,依照目前北京垃圾填埋的态势,再过4年,填埋场将“没地儿可填”。建设垃圾处理设施,最短的周期也要4年。
“北欧很多国家将总投入的三分之二用在垃圾前、中端处理。而北京95%的投入用在终端处理。”王维平表示,北京市政府其实意识到了投资的失衡,但目前的紧迫形势下,确定垃圾处理的主要投入还是在末端。只有当垃圾形势有所减缓时,政府才能将资金投入适当前移。
关于污染环境
政府有时无能为力
不少居民投诉一些垃圾填埋场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
王维平称,政府有时对制造环境污染单位无能为力,我国在此方面的法制法规并不健全。对于一些企业,相关部门不敢处罚,怕被人家反过头来投诉,因为缺少相应的明确法规。有时只能靠居民自己将污染企业告上法庭。“我们必须加快立法的过程。”他说。
9、四川已投逾40亿元防治三峡库区水污染
来源:中国政府网 2010年03月22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0-03-22/164117255618s.shtml
新华社成都3月22日电 (记者刘海)22日,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六部委工作组在成都听取四川省关于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的汇报,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杨雪鸿在汇报中称,“十一五”四川省列入《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下简称《三峡规划》)共203个项目,已经完成104个项目,实际完成投资46亿余元,超过计划投资的一半。
据杨雪鸿介绍,2009年,四川省《三峡规划》的执行情况总体良好,根据相关指标解释,四川省五个出川考核断面水质高锰酸盐指数评价全部达标,其中长江的沙溪口、嘉陵江的利泽、渠江的赛龙乡、涪江的老池以II类水质为主,琼江的大安以III类水质为主。
据了解,《三峡规划》中涉及四川的水污染防治项目共203个,其中包括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工业污染源治理和船舶流动源污染治理等四个方面的项目。目前,已经完成项目104个,调试项目14个,在建项目53个,前期项目28个,未启动项目4个。
据介绍,为提高排污单位的废水达标率,2009年,四川省对应监测的178家国控、82家省控废水污染源中的绝大部分进行了监督性监测,结果表明,废水污染源排放达标率从2008年的62%提高到2009年的75%,83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达标率也从58%提高到73%。同时,四川省加大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的建设力度,目前,污水和垃圾处理率均超过60%,65个城市集中式饮水水源地水质纳入省级监控,全年全部达标的有53个。
杨雪鸿介绍说,因受地震等因素影响,四川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监控平台建设和运行进度被迫减缓,部分监控平台倒闭,数据传输困难。目前,四川省正积极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加快建设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平台,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建成投运。
10、新华网:三峡水库消落至156米节点水位
来源:新华网2010-03-21
http://www.hwcc.gov.cn/pub/hwcc/wwgj/gjpt/myfk/201003/t20100321_315388.html
新华网宜昌3月21日电(记者吴植)截至21日7时,正处于消落进程的三峡水库水位已降至156米节点水位,比去年试验性蓄水完成后的最高水位下降了15米多。这一水位比去年早一个多月实现。
三峡水库于2009年9月15日开始试验性蓄水,11月24日达到171.43米水位后,未能继续抬升,遂进入消落期。按照计划,今年6月10日长江主汛期来临前,水库降至防洪限制水位145米。
据了解,在2008年三峡水库第一次试验性蓄水至172.8米后,水库水位于2009年5月上旬降至156米左右。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三峡枢纽梯级调度中心有关负责人说,今年156米水位较早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西南旱情导致长江上游来水较少,以及去年试验性蓄水离175米最终水位还差40多亿立方米水量等。
按设计要求,三峡工程分135米、156米、175米三个水位进行三期蓄水。水库于2003年6月首次蓄至135米水位,回水至重庆涪陵;2006年、2007年均蓄至156米,工程进入初期运行期,回水至重庆长寿。
三峡水库进入本轮消落期以来,已累计为长江中下游补水近120亿立方米,为沿江各省市及航运用水提供了有效保障。21日8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为4200立方米/秒,三峡大坝下游葛洲坝水库出库流量为5290立方米/秒,葛洲坝三江航道水深基本满足不低于39米的要求。
11、专家称温室效应致气候极端化 夏天更热冬天更冷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0年03月22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0-03-22/041719911759.shtml
匡耀求: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知识创新岗位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珠江三角洲环境与污染控制研究中心研究员,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明天是世界气象日。西南地区还在延续的百年大旱、去年北方冬麦区30年罕见秋冬连旱和黑龙江等地50年来最严重春旱,还有中国大部分地区刚刚遭遇的寒冬……为什么各种极端天气现象越来越频发?这些都与全球变暖有关吗?暖冬真的会越来越多吗?我们将迎来怎样的夏天呢?
昨日,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匡耀求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所有气候模型都存在着两大缺陷:一是忽略了地球气候变暖之后的反馈机制,即温室效应对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的影响;二是地热对海洋环流的影响。他预测,温室效应将会带来更多极端天气,冬天更冷,夏天更热。寒冬过后,今年北半球即将面临的是酷暑。 记者黄蓉芳
误解:暖冬越来越多?正解:夏更热冬更冷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公认的事实。很多机构发布的研究结果都认为,随着气温上升,地球上的冬天将会越来越暖。
对此,匡耀求并不认同。他认为,冷冬只会越来越多。
“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全球变暖这个说法。”匡耀求说,由于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的最初表现大多是变暖,所以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以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一定是使蓄积在地球表面的总热量增加,而且他们还以为,这些增加的热量在地球表面是均匀分布的。
匡耀求说,其实不是这么简单,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并不可能造成全球同步升温。因为温室气体只有在有太阳光照射的区域才有可能产生升温效应。随着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大气环流将发生明显的改变:太阳照射区域温室效应增强而导致的气温升高,必然导致其上空大气的膨胀上升,结果必然导致没有太阳照射区域大气的压缩下沉,大气压缩下沉的结果就是天气变冷。因此,他不认可“全球将有更多暖冬”的说法。
相反,他认为,温室效应会导致气候变得极端化,也就是夏天更热,冬天更冷,冷冬只会越来越多。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今后就没有暖冬了呢?匡耀求说,不是。因为影响气候变化的还有其他因素。受其他因素,比如厄尔尼诺的影响也可能出现暖冬。“比如说,今年我国北方特别冷,但华南却不太冷,就是由于厄尔尼诺的影响。”
误解:变暖已经逆转 正解:温室效应致冬寒
事实上,刚刚过去的冬季,包括我国北方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都的确遭遇了寒流的袭击。因此,又有一种说法:全球变暖的趋势已逆转。
对此,匡耀求也表示不认同。他认为,造成北半球冬天寒冷的“元凶”正是温室效应,严格地讲,应该是南北半球的差异温室效应。
“总的趋势还是全球在变暖,只不过,最低温度还在下降,而最高温度还在升高,平均温度还是在升高的。”匡耀求解释,夏季太阳照射北半球,温室效应在北半球的表现就明显比南半球要强烈,北半球升温必然加热北半球的大气,导致大气膨胀。而地球的大气是环绕整个地球表面自由活动的,北半球大气的膨胀必然导致南半球大气的压缩,气体受到压缩的结果是密度增大,密度增大的结果是受到地球的引力更大,因此就会产生下沉气流。高层大气的下沉就是高空寒冷空气的下降,从而导致当地气温的下降,人的感觉就是变冷。
事实上,美国国家宇航局哥达德太空研究所根据世界各地气象站记录的气温数据和通过卫星获得的海面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最新结果也表明,2009年南半球的气温确实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成为南半球自1880年有气温观测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因此,冬天变冷还是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惹的祸。
误解:海平面会持续上升
正解:上升不会超过1米
IPCC在2007年预测,到2100年海平面将上升18~59厘米;更有美国科学家预测,海平面上升速度将达到每世纪1米多。
对此,匡耀求表示,这也是气候变化被误解的结果。他说,情况绝没有那么严重。气候变化初期确实会导致海平面出现小幅度的上升,这主要是由于低纬度地区山岳冰川消融。但是,低纬度地区山岳冰川储存的冰水数量非常有限。而影响全球冰量变化的主要是海冰的变化。
地球上大量的冰水主要储存在两极周围。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的冰川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明显的减少,变化的只是北冰洋以及环南极海域。而这两个区域海冰面积的变化是季节性的,实际上是此消彼长的。两极海冰的总量其实没有明显的变化,所以在全球变暖的过程中,当海平面上升到一定程度(约0.6米)时,海平面就会稳定下来。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应该不会超过1米。
预测:
寒冬过后,今年会是酷暑
我国北方地区刚刚经历了严冬,那接下来的夏季会是什么样的状况呢? 匡耀求说,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不仅会导致北寒带的南扩、寒温带的南移,还会导致热带向南北两侧的扩张和暖温带的收缩变窄。这就意味着,经历了“严冬”之后,北半球即将面临的很可能是“酷暑”,而南半球则可能又是“严冬”。
那并没有遭遇极端冷冬天气的华南地区会不会迎来“酷暑”呢?匡耀求说,广州除了在去年11月和春节期间有几天比较冷外,基本上算是偏暖。这种偏暖,都是因为受厄尔尼诺的影响,否则,华南地区照样逃脱不了“冷冬”的命运。
目前华南地区仍处于厄尔尼诺的控制下,估计近一两个月内不会结束。因此今年夏季应该是偏热偏干的。
至于厄尔尼诺还将控制华南地区多长时间, 匡耀求说,暂时难以判断。因为厄尔尼诺取决于洋底地热活动,其周期性并不严格,可能是一两年,也可能是半年,目前它已经控制华南地区10个月。
西南暖湿气流弱
致当地高温少雨
本报讯 (记者叶卡斯)西南大旱至今未见缓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长时间大范围的干旱?从目前的情况看,气候专家大多认为,高温少雨是出现干旱的直接原因,但又是什么造成高温少雨的呢?个中原因众说纷纭。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研究员王劲松表示,去年6月以来,中、东太平洋一直增暖,处于厄尔尼诺状态,这种海温异常影响印度季风减弱,导致西南干旱发生。去年入秋以来,西南气流偏弱、水汽输送少造成降水偏少、气温偏高,这是云南等地产生持续气象干旱的直接原因。
“高温少雨是西南地区出现干旱的最直接原因。”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王永光认为,从大气环流形势看,入冬以来,南支槽偏弱,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比较弱,致水汽供应不足,加之南方地区气候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响应滞后,西南地区容易出现气象干旱。
四川省气候中心主任马振峰则认为,四川受“世界屋脊”的影响较大,青藏高原去年冬天积雪少,高原热力因素好,致省内出现干旱,另外还有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近年来,干旱成为我国“曝光率”最高的一种气象灾害。在一些极端天气现象背后,是不是有着共同的气候原因,或者有人为的因素在起作用?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资深科学家杰拉尔德·米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气候本身包含很多自然变量,例如干旱、洪水、风暴等等,这些都是气候系统的自然组成部分。有时人们可以把部分气候归因于一些自然发生的现象,例如厄尔尼诺。但米尔表示,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是需要长期累积的,一个特定的干旱或者风暴不能绝对地归因于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
12、矫梅燕:极端气候是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气象变化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10年03月2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193093.html
主持人:今年冬季在西南地区干旱的同时,感觉北方一些地区,包括北京,雪是比较多,在南方旱,北方雨水比较多的,降水不均衡,是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种表现呢?
矫梅燕:整个气象条件的确还是引起大家很多的关注,刚才讲到整个西南地区的干旱,我也讲到,是整个西南地区大的比较偏旱的背景下出现的。而且西南地区从整个气候的变化趋势来讲,最近这几年,一直是一个偏冷、偏干的年份,所以容易出现一些旱,所以大家感觉这个旱是不是和气候变化相联系,我觉得是这样,首先这是干旱背景下出现一种情况。在干旱的同时,北方地区的确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冷事件,就是低谷冷事件也是近几年我们强调极端气候天气事件的之一,不仅是我们这里,保证美国、俄罗斯、西欧北欧都出现了气温异常偏低,暴风雪频繁发生,他们也给北欧发达国家城市、交通运输居民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这在我们媒体上都看到了。
我们无疑让大家联想到,现在大家都讲全球气候变暖,这和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我们经常听到有这样的问题,这里我首先强调一点,什么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对一段时间气象条件平均的水平,我觉得一段时间可能很长,有可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一个时间段。但是每一个天气的出现,比如说干旱也好,暴雨也好,可能在大的气候背景下出现的,目前来讲,我们国家处在整个温度偏高,偏暖大背景下,在这样大背景下,容易出现干旱。出现高温, 热浪这样一些大的异常天气,以南地区是在大的背景下出现的事件,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在整个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还会出现极端的一些事件,就是说气候变化是一个有波动性的。今年我们过程的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就出现了暴风雪比较多,冷空气影响比较强的事件,这应该说是在一个大的暖背景下出现的一个气气候小尺度的波动,就是冷事件相对比较明显了。
所以我想,不能把一次事件就作为气候变化的影响,但是和气候变化的这样一个大背景环境是相联系的,所以我想说,如果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再强调一点,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们要注重干旱的情况发生,同时要注意这种极端的气候事件,极端冷事件,极端热事件的发生,所以气候条件的复杂性,或者气候影响的复杂性,就在于它的部分是单一的事件,似乎因为气候变暖就是全球都变暖,它会有一系列的气象变化。
13、写在世界水日:何以解忧杯中水
来源:搜狐绿色 2010年03月22日1
http://green.sohu.com/20100322/n270997724.shtml
作者:马天杰 绿色和平水污染防治项目主任
今天3月22日是第十八届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这也表明了联合国将对水的关注从“量”到“质”的转变。无论是饮用水,还是农业或工业用水,无论是江湖还是河海,水量的变化对于生活的影响已经随着气候变化议题逐渐得到关注而同样成为公众的谈资。但是,“水质”作为最贴近民生的水问题,更因为影响水质的物质大都无形无影无味,“质”的问题更理应得到足够的关注。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在不那么久远的将来,能否喝上干净的安全的水。种种现象表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水质正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
保护水量,我们可以养成好习惯,关上水龙头。保护我们的水质,不仅需要把握今天的机遇,更需要应对挑战,将无法看到的“杂物”从我们的水中去除——那些对水质更隐蔽也更危险的来自工业污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从09年频发的铅污染事件开始,这些在环境和生物链中都可以长久存在甚至代代相传,难以通过常规污水处理消除,有致癌、致畸和毒害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可怕影响的物质开始更多的进入公众视野,并引起人们的担忧。
在绿色和平去年10月发布的《解"毒"珠江——珠三角工业水污染调查》报告中,有不止一家的工厂,直接向河流排放铍、锰、铜等有毒金属,以及二氯甲烷、烷基酚等已被证明会严重影响健康的有机毒物。而对珠三角居民的电话调查却显示,虽然绝大多数受访者都对饮用水的水质、农作物和鱼类等食品安全表示担忧,但大部分受访者也表示对水中的有毒污染物所知甚少。这种现状和公众意识的落差,十分令人担忧,加上这些毒物本身持久累积的性质,如果不及时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无疑将成为我们未来杯中最大的隐患。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水质受到如此严峻的挑战,又有哪些机遇可以为其解忧呢?首先,我们需要防控重点的转换。在不久前的两会记者会中,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进一步明确指出,仅靠两种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来改变中国整体的环境质量是不够的,所以应该适当增加对主要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的种类。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目前中国的水污染正处在一个非常错综复杂的时期,新旧污染物交织。我国控制水污染的着眼点,很大程度上仍集中在监管化学需氧量或固体悬浮物等常规污染物,却放过相当多的有毒有害物质。只有尽快制定针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防控目标和法律法规,才能真正走出控制直至彻底消减这些物质的第一步。
同样需要转换的,还有对这类污染的防控手段。传统针对化学需氧量的治污方针,并不能解决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问题。以常见的一种有毒有害物质全氟辛烷磺酸(PFOS)为例,这种在纺织业中有广泛应用的物质被认为是最难分解的有机污染物,在浓硫酸中煮一小时也不分解。其半衰期为41年以上,也就是说,在自然条件下,这种有危害生殖系统和干扰内分泌等多种毒性的物质可以存在80年以上而不被降解。普通的污水处理技术不能解决这类污染,这是仅仅依靠“达标排放”无法消除的长久危害,必须从预防和避免污染着手,只有彻底停止使用和排放,才能避免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另外,针对有毒有害物质的信息收集和公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摸清这些物质在环境中存在的整个周期脉络,全面掌握有毒有害物质使用和排放的种类和数量,同时向公众提供更多信息,让公众了解其危害,避免健康损害;共同监察,共同治理,才能真正解大众杯中之忧,让我们和我们的后代都能喝上干净安全的水。
14、世界水日谈云南水荒
来源:中国天气网2010-03-22詹璐 张蕾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3/671269219206_1.shtml
今天(3月22日)是第18个世界水日。从这一天开始为期一周的时间,将是第23届的“中国水周”。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人类目前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0.26%,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被人类利用。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文地理计划说,到2025年,30%的国家将面临“水荒”。
在中国云南,一场“水荒”已经上演。云南是我国的水资源大省,地跨六大水系,水资源总量排名全国第三,但分布极不平均。从去年入秋以来的一场特大干旱,让水成为这里人们的心头之痛。目前全省有580多条中小河流断流,310多个小水库和3600多个小坝塘干涸。
滇池成为旱的证据
在省会昆明,因为这场大旱,被当地人称为“母亲湖”的滇池的水位正在下降,接近20年来的最低点。
“以前下面的台阶都看不到的,被水淹没了”,在湖边做游览车生意的阿姨说,“站在岸边的时候,衣服都会被浪打湿”。“风大的时候浪会一直打到我们这里来”,她指的是游客们租游览车的地方,距离岸边大约有十几米远。
但3月21日,在连续8个月没有大雨降临之后,岸边的台阶连带下面的泥滩已经完全露出水面,有家长带着孩子在捡石子。曾经的水下礁石也零落地散布在靠近岸边的水面。据测量,滇池水位比历史同期下降了1米左右。栈桥边,成片的水草贴在石板上,因为露出水面太多,已经完全枯黄。
1969年12月29日,昆明地区十万军民开进素有“滇池之肾”功能的草海,“移山填海,围海造田”。“滇池被填掉了1/4”,在昆明做出租车司机的严先生说。在去往滇池的必经之路上,两边随处可见的是高尔夫别墅和高级住宅,“这里都是有钱人住的地方”。
春城失去了约20平方公里的“天然空调”,在这个大旱之年仿佛如夏。过去环湖地区常有洪涝灾害,如今这里却成为了旱的证据。
母亲湖已无法承担生活用水
然而,即便滇池之水并未减少,她也无法为昆明或其他任何城市提供生活用水资源。90年代以来,滇池水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已成为5类重污染湖泊。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摸虾做菜,70年代游泳痛快,80年代水质变坏,90年代风光不在,现今时代依然受害。”这首流传于昆明的民谣,说出了滇池50年来水质的变化,也道出了昆明人的痛心和无奈。
严先生回忆说,他小的时候是经常在滇池里游泳的,水清的很,也可以喝。可是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随着穿过市内的盘龙江流入处于昆明市下游的滇池,滇池水不再可以饮用,甚至无法游泳。
现在的滇池呈浑浊的绿色,湖面漂浮着蓝藻,一些污染较重的地方,甚至有阵阵恶臭。在滇池海埂公园内,一位大婶走在湖岸边自言自语:“这里(水)怎么像阴沟一样臭,以前不是清凉的很吗?”
不过,据严先生介绍,近几年由于提高了治理的力度,滇池的环境已经比五六年前好了很多。现在,在滇池海埂公园里,人们三五成群的在湖边休闲聊天,小孩子嬉笑追逐。在滇池的水面上,偶尔还有成片的水鸟出现。
健康世界需要清洁水源
2005年,当被问到滇池治理问题时,当时的滇池管理局局长许苏昆说:“滇池水质迅速恶化的势头已被遏制,但要真正还滇池以碧水,困难很多,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在接下来的五年里,这个问题一次次被提上桌面。
2009年,滇池治理共完成投资55亿元,滇池出现了20年来最好的水质。预计在今年12月31日前,昆明市计划有6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先后建成或改扩投运,污水有望不再直接排入滇池。
“水利万物而不争”。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保障清洁水源,创造健康世界”。在多次将主题定在“水的数量”方面之后,今年世界水日的目光转向了“水的质量”。确实,即使水量再丰富,人们也只能取水质较好的饮用,污染的水再多也无济于事。这是滇池给我们的提醒,是今年水日的主题,也是我们未来需要更加关注的焦点。
15、湘江枯水期河道龟裂 需科学管理水资源(组图)
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2010年03月22日
http://green.sohu.com/20100322/n270994914.shtml
全球淡水资源正在枯竭,人类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污染和消耗着生命之源——水。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经济开发双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自然水资源又不可能随之增长,这一矛盾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科学管理利用水资源,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为了唤起公众的水意识,建立一种更为科学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制机制,联合国将每年的3月22日确定为“世界水日”,我国也将每年的3月22日-28日确定为“中国水周”。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清洁用水、健康世界”,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资源型缺水国家,严重的旱情一次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不少地方河流开发已经远远超出水资源承载能力,引发了河流断流、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立足长沙实际来看,表面感觉上水量充沛,但事实上我们正在不知不觉中经受着缺水的威胁。由于水资源总量中60%左右作为汛期洪水流走,市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大约为34%,这已接近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上限值,虽然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仍存在水质性、季节性缺水。尤为突出的是,城市水污染日益严重,农村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家禽养殖、养渔导致水库水体破坏、河流富营养化严重,等等。目前,全市农村还有饮水不安全人口188万。市政府决定用三到五年的时间解决农村居民用水工程建设,今年将解决45万人。总的来看,近年长沙进入枯水期的时间越来越早,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正常生产生活用水受到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去年,我市经受了历史罕见的城市缺水考验,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更为突出的是,全社会节水意识淡薄,用水效率不高,管理体制不顺,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水资源承受的压力也将更大,水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我市的水资源现状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紧紧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发展大局,牢牢把握统筹城乡、民生为本、创新机制、资源节约、生态保护、全面推进的基本原则,着力打造安全水利、民生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努力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具体而言:一是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水资源管理从供水管理到以需水管理为基础的战略转变,全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健全节水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加强制度建设,加快实施节水示范项目建设,严格规范水资源费的征缴与使用管理。二是要加强蓄水工程治理,增加蓄水量,提高用水效率,今年全市计划完成山塘清淤增蓄1万口、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平方公里以上;继续加强对病险水库的治理和改造,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机电排灌的更新改造等,切实增加水源水量。三是要大力实施清洁水源工程,确定水域纳污能力,加强饮用水源地和水生态保护,蓄水工程要退出投肥喂养,调整产业布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水污染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四是要加强农村安全用水工程建设,按照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加大力度,因地制宜,坚持“集中为主,水质优先”的原则,逐步解决全市农村安全饮水问题。
枯水期时的湘江。
龟裂的湘江河道。
湘江丰水期时的俯拍图片。
远景规划
长沙市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23.4万处,在我市经济特别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从2007年开始,小水库除险加固多次被列入市级为民办的实事,重点督办项目,至2009年底,我市用三年时间,市级财政投入达到上亿元,509座小型水库中存在病险的374座已完成除险加固,基本摘掉了病险的帽子。
而且从2008年开始,全面拉开塘坝清淤扩容的主战场,决心用四年时间实现5万口山塘清淤扩容。据统计,全市现有山塘20.92万处,其中骨干山塘5万余口,总蓄水量约11亿立方米,是山丘区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山塘淤积严重,工程效益退化,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至2009年底,全市已完成清淤1.4万口,山塘平均扩容增蓄30%~40%,增蓄的水量已达到一个中型水库的蓄水量。
近期发布
水和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市水利局提供的数据显示,长沙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322.9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1.19%,每年因开发建设新增水土流失面积40多平方公里,新增入河泥沙500多万吨。
其中由于城区的不断扩张,开发建设项目增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由此造成排水系统阻塞,致使道路和街道泥泞积水;淤积河道及水利设施,影响防洪和蓄水功能;因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及悬移物进入饮用水源地;移动大量土石方,导致泥沙粉尘污染空气等。
《水土保持法》明确要求: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因此,建设单位要依法承担水土保持工作的责任,履行水土保持义务,控制和减少水土流失。
市水利局表示,一是加强涉水工程监管力度。二是严格涉水工程项目的行政审批。三是做好市区内河流岸线规划的前期工作。即对“五区”范围内5km以上的沟、渠、小河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四是搞好浏阳河的采砂规划前期准备工作。五是进一步规范采砂船的管理。进一步明确禁采区、可采区及其相关规定,并进一步明确禁采期,即枯水位低于26m及洪水位高于35m时,湘江长沙段全面禁采。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公共性的社会资源。
如何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市水利局局长邱俊杰认为,一是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工农业生产用水安全,实现人水和谐;二是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邱俊杰说,要坚持以人为本,构筑覆盖全市城乡的防洪保安体系。同时要坚持全面协调,构筑和谐水利发展体系。要坚持人水和谐的原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充分考虑水环境承载能力,“项目不与水争地”。要合理配置水资源,“项目不与人争水”。首先要把病险水库险险加固置于防汛抗旱工程建设的第一位。其次,要实施农村人饮安全用水工程建设。三是实施治涝抗旱规划。由单一的农业抗旱向生产、生活、生态抗旱的全面转变。四是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大力搞好水土保持工作。营造和保护涵养水源的生态环境和植被,真正做到水有“源”。
“要坚持持续发展,构筑全方位的支持保护体系。”邱俊杰认为,要保持水利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以下三大机制:一是建立城市水利为重点的水环境保护机制。二是建立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水利投融资机制。三是坚持依法行政,建立以河道采砂管理为重点的水行政执法机制。
邱俊杰说,要理顺体制,努力推进水务一体化进程。“"多龙管水"体制已严重影响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邱俊杰说,必须强力推进改革,建立健全集城市防洪排涝、集中供水、排水治污、水资源管理一体化保障体系,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通过立法来保护江河湖库的水域面积不再减少,逐年实施河湖连通,实现水体交换,水质改善。”市水利局总工程师王力新表示,要转变水利发展方式,促进长沙可持续发展。
“长沙拥有丰富的过境水资源。”王力新介绍,在有利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同时,洪旱灾害历来频繁发生。
王力新透露,近十五年以来,受极端天气气候与人工因素的共同影响,湘江长沙段既有1994年、1998年、2002年历史排名前三位的高洪水位,也有1998年、2003年、2007年、2009年不断刷新的历史最枯水位。“这些充分反映出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配向进一步不均匀趋势发展,丰水更丰,枯水更枯,枯水期持续不断延长,水资源危机在长沙正不断凸显。”
目前长沙水工程调控能力还十分有限,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已开始危及水生态这个资源与环境的重要资源。王力新表示,要进一步转变治水理念,提升流域综合规划,启动我市湘江一级支流(浏阳河、捞刀河、沩水河、龙王港、靳江河等)流域综合规划工作。实施城乡水生态修复,在青山绿水中促进长沙发展。比如全市所有的水库、塘坝都要禁止投肥养殖,以解决水源地生态安全问题。
“要规范河道管理,维护河势稳定。”王力新表示,可以先行实施湘江长沙主城区河段河床形态修复项目,保证湘江的河势稳定,确保湘江长沙段取水安全。今后几年,要逐步实施精细化管理,按分级管理原则,像管理道路一样来管理长沙城区内河道,让城区的河岸成为市民近水、亲水的平台,自然、宜人的景观。
16、处理“血铅事件”需破除GDP崇拜
来源:《新京报》2010年03月2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188491.html
日前,湖南郴州市嘉禾县、桂阳县数百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引发舆论关注。郴州市官方通报称,“血铅事件”发生后,当地排污企业已关闭,血铅超标人员已得到营养干预和治疗。与此同时,郴州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清理小冶炼企业,环保不达标的坚决关停。这种做法,无疑是对舆论关注的一种积极回应。
尽管如此,也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澄清和解决的问题。比如,3月20日的追踪报道显示,虽然因铅中毒住院的村民人数不断增加,郴州市委相关官员却拒绝透露新增中毒人数。当地村民称中毒人数超过百人。
回顾整个事件从曝光到现在的过程,问题发生的根源尤其值得深思。
6年前,在嘉禾拆迁事件中,“谁影响嘉禾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的口号曾令人震惊。所谓“影响嘉禾一阵子”,是指拒绝拆迁的“钉子户”,影响了当地一些官员的政绩,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升迁。几年过去,类似的标语、口号或许已经不再,但当地一些官员对私权的冷漠,却依然时隐时现。
“血铅事件”中的拘留打击、封锁消息虽然以“维稳”为名,但其实质并不是真正的维稳。道理很简单,对受害人的拘留打击只会激化矛盾,把地方政府推向群众的对立面,从而导致更大的不稳定;封锁消息,则必定会引发更多猜疑,同时也把地方政府推向了舆论的对立面,从而错失果断处置和稳定人心的时机。
当信息封锁和反信息封锁成为舆论的主要关注点,污染企业的责任承担反被置于较后的位置。“解铃还需系铃人”,没有责任人的责任承担,何来稳定?这一点,尤其需要引起反思。如其不然,当地政府在救治患者上的努力,也将会大打折扣。
当然,“规避责任”本就是个别地方官员一心想达到的目的。“血铅事件”的直接责任人虽在炼铅企业中,但污染企业在这些年里能“屡禁不止”、“屡关不停”,职能部门的失职与渎职显而易见。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对一些官员来说,在GDP与民生之间,GDP仍被首先选择。否则,当地排污企业早就被关闭了。
GDP崇拜屡屡遭到舆论批评,但官员绩效考评却没有根本性改变,地方政府仍难走出“唯GDP论”这一怪圈。受任期和异地为官的影响,地方政府主要官员很难对履职之地产生真正的感情。所谓“先污染后治理”,因此被一些官员理解为“污染出政绩,治理也出政绩”。
郴州的发展、郴州的稳定,都是郴州民众期盼的。要防止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以发展或维稳为名,行侵害当地生态和公民人身财产权益之实,就必须让公权力受到私权利的制约。只有实行“谁影响地方生态一下子,就摘掉他的官帽子”,地方才会有可持续发展。
清除权力中的“血铅”,破除GDP崇拜,直面舆论监督,权力依法而为,全面及时公开信息,是化解此次“血铅事件”危机的惟一办法。也只有这样,当地政府的种种努力,才可能被舆论接受,更重要的是,才可能从根本避免“血铅事件”的再发生。
17、谁为“地沟油”筑起一道“壕沟”?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10年03月22日 梁江涛
http://env.people.com.cn/GB/11189263.html
日前,武汉一教授称,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中国广播网3月18日报道)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最终通过低价销售,重返人们的餐桌。这种被俗称为“地沟油”的三无产品,含有大量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在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一种理想的检测和鉴别“地沟油”的手段之前,谁来保卫我们的胃?谁能解除我们对“地沟油”致害之忧?
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你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食品安全法”规定了食品安全风险的监测和评估,那么,就武汉三镇的地沟油状况,难道仅仅让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9名大四学生“偷偷摸摸”来承当?难道相关监管部门遇到好处见者有份,面对这样一个事关食品安全的难题就只有“脚底抹油”?
“地沟油”之忧折射出食品监管具体环节上的缺失。“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制定并实施原料采购控制要求,确保所购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制作加工过程中应当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就是说,防范“地沟油”上餐桌,不缺法律与细则,缺的恰恰是谁来监督餐饮业把好食品用油这道关。
“地沟油”大有市场暴露出一个从原料、加工、销售到使用的利益链,这其中涉及多个执法部门,哪怕其中的一个环节懈怠放纵,就会让地沟油乘虚“流入”。那么,让老百姓看到一双双监管之手伴随着食用油生产、经营、销售直至上了餐桌的各个环节,食品监管者一旦嗅到“地沟油”的味道,严格依法处罚,让违法违规者付出昂贵成本,遏安全隐患于未然之时,就显得非常迫切。谁来为“地沟油”筑起一道“壕沟”, 期待相关部门尽快作出回应。
18、军报称大旱再敲水危机警钟 倡爱水、惜水、节水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03月22日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3-22/2181967.shtml
数月以来,历史罕见的大旱造成我国西南地区人畜饮用水困难,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仅贵州省的88个县市区,就有86个受灾,农作物受旱面积高达1000多万亩。目前,旱情仍在持续加重。
此次大旱,给我们又一次敲响了水危机的警钟。联合国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世界上大约有90个国家、40%的人口面临缺水的威胁,世界每年有2500万人因水污染而死亡。我国水资源更是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世界最为贫水的国家之一。据报道,目前,我国有60%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已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还有报道指出,在我国陇西的部分地区,给客人最好的招待就是能喝上干净的水。
面对严重的缺水状况,在历史罕见大旱的考验面前,危机再一次唤醒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爱水、惜水、节水意识。
水,生命之源。在占地球总水量2.5%的淡水资源中,99%以上的淡水蕴藏在南北极的冰原和冰山中,剩下不到1%的淡水,又有一半含在土壤和空气中,真正能让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仅为淡水总量的0.26%。由此可见,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丰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却认为水用之不竭,不知道爱惜水资源,有的甚至将水白白浪费。洗手、洗脸、刷牙时,让水一直流着;设备漏水,不及时检修等。残酷的水危机警醒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时刻树牢爱水、惜水、节水意识,树立“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的观念,时时处处注意节水。其实,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讲,节约用水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如洗衣水、淋浴水用来冲厕所,养鱼水可以浇花,淘米水可以洗碗,残茶水可以擦家具,洗菜应先择后洗,使用节水器具等。
水质深深影响着人类的体质。因此,不污染水资源同样是爱水、惜水、节水的重要内容。现实生活中,总是存在着污染水资源的情况。比如,农药、重金属、化学物质、油类以及各种垃圾被排入水中;大量的生活污水被排入河流,大大超出河流自身的净化能力,造成水域的污染等。因此,为了防止水污染,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使用含磷的洗衣粉,不乱扔废旧电池,当看到破坏水资源的行为时,要坚决制止。
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应从自身做起,使爱水、惜水、节水蔚然成风。(谢亚鹏)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