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02
九月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地方信息:
1、中国环境报: 河北禁止挪用生态补偿金 两部门将不定期核查
2、新华社: 河南首推"绿色审计" 企业向大气排污需接受审计
3、新华网: 辽宁启动"绿色信贷"20家企业贷款被限
4、安徽商报: 安徽6市连续8月水源地水质有害超标
污染信息:
5、人民网-人民日报: 广西北海海域发生油污染:数公里海滩变黑油带
人物访谈:
6、中财网: 专家建议将碳税纳入环境税
金东纸业上市遇阻真相调查系列报道(一)
7、人民网: 国际环保组织密谋阻击金东纸业上市
深度报道:
8、人民网-人民日报: 区域功能划分能否终结GDP崇拜②:三笔账 算算"洱海清"
9、中国经营报: 环保新政震荡车市 追踪中国汽车“绿化”方案
10、北京科技报: 专家激辩:单双号限行延长执行?
11、安街时报: 推进节能减排何处是关键?
12、中财网: 我国实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调查
环境时评:
13、新京报: 把“奥运道”变为“公交道”如何?
14、上海金融报: 中国绿色崛起呼唤企业家社会责任
15、中国绿色时报: 奥运专题301:从关注到参与还有多远
1、河北禁止挪用生态补偿金 两部门将不定期核查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8年09月02日
河北省财政厅、环保局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子牙河水系生态补偿金管理使用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扣缴的生态补偿金使用情况进行了明确规定。
“通知”明确了生态补偿金的使用范围,包括:为解决由于子牙河水系污水造成下游沿岸地下水污染,需要打深水井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的项目;由于子牙河水系污染造成下游经济损失,经权威部门鉴定,应给予补偿的项目;子牙河流域水污染物减排项目等。
“通知”指出,生态补偿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挤占、截留和挪用。对违反规定的,将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河北省环保局将会同河北省财政厅对项目实施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不定期调度和核查。
据了解,自今年4月河北省在子牙河水系试行扣缴生态补偿金政策以来,子牙河水系主要河流的考核断面水质有了明显改善。7月,河北省环保局对子牙河水系主要河流跨市考核断面水质进行的现场监测显示,石家庄市5个考核断面中,4个达标,一个超标0.16倍。邢台市3个考核断面中,两个达标,另外一个考核断面水质污染物浓度超标,但较上游来水没有增加。沧州市一个断面、衡水市3个断面均达标。邯郸市两个考核断面断流无水。河北省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说:“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责任意识,推动了各地加大环境监管的力度。”
2、河南首推"绿色审计" 企业向大气排污需接受审计
来源:新华社2008年09月01日
新华社郑州9月1日电(记者李丽静)记者从河南省审计厅获悉,今后,企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多少,需要接受审计机关审计。
据悉,河南省审计部门日前已派出审计组,分别赴济源豫光金铅有限责任公司、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两企业2006年至2008年6月的排污费缴纳、向大气排放污染物和大气污染防治情况进行绩效审计。据悉,此次审计是河南省第一个环境绩效审计项目。
据介绍,河南将通过此次“绿色审计”,全面掌握被审计企业对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揭示排污费缴纳和环保专项治理资金的投入、使用、管理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促进及时纠正,关注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主要环保措施、环保项目的实际效果,同时通过审计提出改进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探索企业大气环境效益审计的路子。
3、辽宁启动"绿色信贷"20家企业贷款被限
来源:新华网 2008年09月01日
记者从辽宁省人民政府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辽宁省正式实施“绿色信贷”,企业环保信息全面纳入金融系统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鞍山西洋集团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20户企业成为辽宁省首批“绿色信贷限制类企业”。
辽宁省环保局副局长杨哲表示,辽宁省环保局、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和辽宁省银监局三方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推进企业“绿色信贷”。环保部门负责提供违法排污企业名单、企业环评项目审批情况、重点污染源减排情况和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企业名单等信息。金融部门加强国家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对接,督促辖区内各金融机构严格掌握信贷投放的环保标准,加强对污染减排授信工作的监管。
人民银行沈阳分行有关人士表示,辽宁企业今后履行环保义务的情况会全部纳入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这类数据将成为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重要参考,提示其注意相关企业环保风险、审慎贷款。
据介绍,辽宁省实施“绿色信贷”制度,将企业分为“鼓励”“预警”“限制”3类。其中,限制类企业包括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企业、县以上政府下令关停的企业、违反环评法擅自建设或生产的企业和造成重特大环境损害威胁群众安全的企业等。辽宁省有关部门今后将继续定期发布绿色信贷信息,对相关企业进行动态管理,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4、安徽6市连续8月水源地水质有害超标
来源:安徽商报2008-09-02
记者昨日(9月1日)从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了解到,8月在对17个省辖市和4个县级市饮用水源地监测中,蚌埠、亳州、巢湖、阜阳、桐城和界首6市水源地出现超标,而在监测站今年的统计中,巢湖、阜阳、界首已连续8个月水质超标。
本次监测,合肥、淮北、宿州、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宁国和明光15个城市饮用水源地监测项目全部满足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
蚌埠、亳州、巢湖、阜阳、桐城和界首水源地出现超标:蚌埠市水源地溶解氧超标0.72倍;巢湖市水源地总磷最高超标0.80倍,总氮最高超标0.70倍;桐城市水源地总氮最高超标0.88倍;亳州、阜阳和界首市地下水源地氟化物最高超标0.59倍。
5、广西北海海域发生油污染:数公里海滩变黑油带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8年09月02日
人民网南宁9月1日电 (记者庞革平)最近,广西北海市涠洲岛的居民发现,附近海域出现大片油污。这些油渣不断被海浪冲涌上岸,数公里长的海滩已变成一条黑色油带。目前,广西环保、海洋管理及海事等部门正在调查此事,全力追查污染源。
发生油污事件后,涠洲岛附近的一艘沉船成为调查部门锁定的目标。但经过调查后,海事部门基本排除了沉船漏油导致污染的可能。8月29日下午,该局通航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污染发生前的8月12日,一艘从防城港开往南京的南京籍“顺强1”号货船在涠洲岛往西偏北方向40海里的海域沉没。经调查,“顺强1”号沉船海面的浮油、涠洲岛溢油、涠洲岛油田终端生产油品分别进行了抽样,于8月25日将油样送到国家质检总局深圳计量检定站进行检测。8月29日得出的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油属于不同类型的油品,可以排除是“顺强1”号沉船燃油泄漏造成的涠洲岛油污染。
6、专家建议将碳税纳入环境税
来源:中财网 2008年09月02日
环境保护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尤其当前工业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迫切,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今年年初,我国财政部税政司、国税总局地方税司和环保部政策法规司联合启动了"环境税"的研究制定项目,据最新消息,目前包括环境税目、税种、启动试点环境税制等在内的"环境税"基本理论架构均已成型,即将进入方案的研讨决策阶段。
为此,本报记者历经两周采访业内数名专家,得到了他们的独家看法。
受访专家:
朱四海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后
李 晶
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博士
王小江
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杨引福
北华律师事务所能源环境保护 律师
"考虑到2008年下半年世界与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年内推出'环境税'的可能性极小。"8月31日,东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李晶教授告诉《现代物流报》记者说。
当前,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与经济的矛盾日趋激化,地方和企业以破坏环境、污染自然、掠夺资源为经济发展代价的现象频繁出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埋下隐患,可以说环境问题已不容乐观。
"而这一问题,随着奥运会的举办变得尤为敏感和突出。"李晶建议,在"环境税"尚未推出的情况下,较为现实且可行的办法便是继续完善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等现行税种,通过对现有部分税种的改革和完善,逐步推广环保理念,加大污染成本,发挥税收对于环境的保护作用。
建议
将碳税纳入"环境税"
当前,我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这一背景下,适时开征环境税来解决我国环境保护中的问题,无疑是改善环境治理现状的一种最佳选择。
《现代物流报》:作为业内专家,您对"通过制定和征收环境税来实现环境保护"这一举措有何看法?
朱四海:征收环境税是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重要手段。必须强调,征收环境税只是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从实体角度看,环境保护是需要依托技术进步实现的,无论是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等,还是工业污水处理、城市污水处理,都需要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治理设施。因此,环境税的制度设计应有利于促进环境治理的技术进步,有利于环境产业的发展。
当然,考虑到气候变暖问题的紧迫性,还应该考虑将碳税纳入环境税政策框架,尽管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我国还不需要承担具体的CO2减排义务。
李晶:从经济原理角度看,通过建立这种约束和补偿机制使环境成本内部化,令环境资源的使用者和损害者承担与其行为对应的环境责任,督促其有效地节制自己的环境损坏与污染行为,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机制为环境资源的再生产提供制度化的补偿通道,以维护生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性,也是切实可行的。
另外,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支持环保政策(目前已形成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广泛实施的排污收费制度、不断推出的支持环保税收措施等,为开征环境税打下了坚实基础。
王小江:"环境税"征收的根本在于通过税的征收来达到促进经济合理发展、进行资源有效配置和收入在社会各阶层进行合理分配。
所以,在环境税理论机制的建立上,我们应重点注意经济发展与税收的合理关系的建立,如果因为税制建立的不合理,导致经济下滑或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就失去了我们本次改革的意义。这一点,无疑也是我国在推进"环境税"改革中应予注意的问题,否则就会陷入经济发展与环保相抵触的怪圈。
坚持
污染者"埋单"原则
在征税原则上,业内有三种方案值得考虑:以污染者付费为征收原则的"污染排放税"和以受益者付费为征收原则的"一般环境税"及以使用者付费为征收原则的"污染产品税"。
《现代物流报》:作为业内专家,您认为当前实施上述那一方案更具必要性?
杨引福:当务之急,实施"污染排放税"更有必要。现阶段先实施"污染排放税";条件成熟时再同时实施"污染排放税"和"污染产品税";条件具备时再同时实施"污染排放税"、"污染产品税"和"一般环境税"。
李晶:比较看好"污染排放税",因为其不仅有成熟的国际经验可以借鉴,还有直观的目的性,即基于以"污染者"付费为征收原则,征税就是为了减少污染排放,从污染的源头治理污染,责任明确,目的明确,便于提高公民纳税意识。
另外,更有现实的可操作性。这一方案可以将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在内的污染物排放和二氧化碳排放设定为征收范围,并借鉴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设置经验,分设税目及具体子目,灵活性大,可操作性强。
朱四海:环境税的税种设计要反映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矛盾,具体讲,就是要有利于促进"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污染物(SO2、COD)排放总量减少10%约束性指标的实现。
因此,"环境税"既要依据污染者付费原则征收"污染排放税",也要根据使用者付费原则征收"污染产品税"。其中,面向煤炭消费者征收的硫税、碳税,面向汽油消费者征收的"能源税",以及面向水体污染者征收的"污水税"应成为主体税种。
总体上看,"环境税"发挥作用还有赖于对现行税种的"绿化",特别是对现行的资源税、消费税的改革。
王小江:掌握谁污染、谁付税;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两个原则,选择实施条件成熟、易于推行的污染排放税目,如硫、氮和工业污水等,先行开征;在适当时机,再考虑独立开征碳税。另外可先在利润丰厚的行业入手,依次递减,保证企业和个人的基本利益不受损,保证社会正常稳定。向有利于环保的方向改进。
专家会诊"环境税"(二): 定税改路径需"博弈"
博弈
方定税改路径
我国环保措施主要是以收取各项费用为主,征税为辅,并且这些少量的税收措施还是零散地存在于资源税、消费税、增值税等有关规定中,很难发挥遏制并减少环境污染的合力作用。
当前,业内公认的税收环保改革路径有二:其一,"费改税"即:将目前环境收费中的几个大的收费项目直接统一转为环境税。其二,"税费并举"即:新设环境税和已有环境费并举,保留已有的环境费,同时新设环境税。
《现代物流报》:您怎样看待"费改税"和"费税并举"这两种基本改革路径?
杨引福:我认为在现阶段"费税并举"的改革路径比较合理。我国税收征管的模式是自主申报,重点核查。如果全部费都改为税,征收难度太大。从现实操作角度看,以"费税并举"为宜,随着环保税收经验的积累和税收征管能力的增强,再逐步过渡到"费改税"。
王小江:在税制的具体设计上,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现状及社会各团体、各阶层的不同利益诉求,我坚决认为实行"费改税"并一步到位。初期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可以避免给社会、给人们带来双重负担,保持社会的相对稳定。
另外,管理机制的设计要符合环境保护的内在规律的需要,从征收对象的确认到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到利用,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相互制约的机制存在。
李晶:从统筹规划的角度看,最好以税的形式来表现,我国目前采取"税费并举"方式更为可行,更为现实。
费改税的前提条件,是保证环保治理必要的经费。如果完全"费改税",全部归属于税收收入,必然造成地方环保部门资金短缺,基层环保投入力度减弱。
任何改革都需要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环境税也不例外。因此,在环保税推出的前期阶段,只有"税费并存",并通过在税务部门和环保部门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才能确保地方政府积极性,确保环境税的顺利推出与征收。
朱四海:征收"环境税"的根本在于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外部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中,通过市场机制优化配置环境资源。
尽管环境费也可以通过"收支两条线"实现专款专用,但由于税收的征收主体是代表国家的各级税务机关,具有强制性、稳定性和制度成本节约优势,所以征收环境税比征收环境费更有利于环境保护。
当然,从目前现状来看,最终"费改税"还是"费税并存"将取决于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分配格局和政府部门间的博弈结果。
钢企
积极影响较大
我国"环境税"出台,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便是冶炼、化工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支柱之一的钢铁行业更是"难逃其咎"。然而,万物都具有两面性,征收"环境税"在加大企业成本的同时,更给企业带来了积极发展的一面。
《现代物流报》:倘若实施"环境税"将对国内大型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王小江:征收"环境税"必将加大国内企业的成本,给国内企业造成一定的压力。尤其钢铁行业,近两年来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和宏观经济的预期下调,已经进一步压缩了钢铁业的盈利空间。
不过,根据国家"十一五"计划钢铁业的调整步伐已经开始,大规模的产业兼并、整合,或许将会对未来"环境税"的征收带来有利影响。
杨引福:征收"环保税"可以保持国内外钢材市场价格的平衡,进而促进国内钢材市场的健康发展。还可以提高国产钢材的出口价格,从而抑制盲目出口、缓解贸易顺差,进而淘汰落后产能。
另外,通过推广实施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倡导建设国家环境友好企业,从而引导外企探索、建立并健全企业内部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从而,提高外企的环境保护自律能力。(记者 王京 杨世新)
评论: "环境税"加油!
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近年来在我国也已集中显现,可以毫不遮掩地说,我国已经进入污染事故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
尤其伴着当前国内工业的高速发展,如何能切实做到环境保护呢?面对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业内专家提出过无数方案,其中便有通过制定、开征"环境税"进而来抑制、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其实,推出"环境税"已经并非稀奇之事。上世纪70年代起,就有国家把实施"环境税"作为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政策,比如荷兰,开征环境税费时间最长,自1971年~1996年间环境税收已占荷兰国家税收的2.5%。
随即,"环境税"手段得到了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机构的广泛重视,并逐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我国,早在2007年6月份,"研究开征环境税"就已经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被明确提出。今年初,我国财政部税政司、国税总局地方税司和环保部政策法规司终于联合启动了"环境税"的研究制定项目,但转眼半年多过去了,究竟何时推出"环境税"再次成为业内争论的焦点。
一方面,面对严峻的"十一五"计划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日益逼近;另一方面看着眼前地方和企业以破坏环境、污染自然、掠夺资源为经济发展代价的现象依旧出现,环保人士只能急迫而无奈地自解道:"或许环境税研制组也休假呢!"。
显而易见,随着环境与经济的矛盾日趋激化,加快推进"环境税"出台的步伐显得尤为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就曾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尽快将开征环境税纳入议事日程、出台环境税》的提案,目前我国已具备开征环境税的基本条件,应抓紧时机将其纳入议事日程。
当然,加快开征"环境税"经济政策,能够早日激励、改变社会主体的环境行为,但仅有"环境税"也是不够的。
"在推出环境税的同时,还应同时修改现行实体法中的有关条款,不仅以费配合'环境税'的推出,而且以其他相关税种配合环境税的出台(如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部分条款便是环境保护方面的进步体现),使所有政策形成一股合力,共同发挥作用。"东北财经大学李晶教授这样告诉《现代物流报》记者说。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解决环保问题的最根本方法就是改变目前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基本生活方式,但愿"环境税"的出台将为之带来改变。(记者 王京)
让我们在期待 "环境税"尽快出台的同时为其喊声"加油"!
宣钢:吨钢耗新水实现0.66吨
8月底,本报记者从河北钢铁集团宣钢炼钢厂获悉,该厂6、7月份吨钢耗新水量实现0.66吨,优于全国先进企业炼钢工序平均水平。
据了解,全国先进企业炼钢工序平均水耗为吨钢耗新水0.8吨。而之前,宣钢炼钢厂吨钢耗新水量为1.38吨。
其内部人士介绍, 6月份以前,该厂每天消耗工业新水9500m3,其中6座转炉汽化冷却消耗约为1400m3,各水系统平均蒸发量为4480m3,三个炉区除尘水系统排泥带走水量为1350m3,钢渣冷却用水等耗水约1100m3,还有约1100m3水属于不合理消耗。
为尽快改变炼钢生产中因设计、操作、管理等原因造成的不合理用水问题,宣钢炼钢厂成立了攻关小组,综合归纳出包括2项管理、7项技改、9项不合理用水方面问题,并逐一制定节控并举、整改结合等挖潜式治理措施,力争做到开源节流,合理利用。
譬如,在避免30吨炉区地下涌水浪费上,该厂在18米浓缩池下开挖了一个宽1.5米、长约2米、深1.5米的水池,将地下涌水引入,又在水池上安装自吸泵2台,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自吸泵启动,将地下水引入除尘水系统作为补水实现利用。
计算得知,这样一个小举措,对于宣钢炼钢厂来说,一年将可能节约新水约12万吨。
厂长底根顺在年初安排2008年作业计划中强调,降低炼钢工序水耗是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挖潜赢利的关键。(记者 王京 通讯员 邱云龙)
7、国际环保组织密谋阻击金东纸业上市
来源:人民网2008年09月02日
和多数对环境影响大的产业上市前遭遇一样,江苏省最大的造纸企业金东纸业在上市环保核查公示期间,引来6家环保组织反对,其中不乏国际环保组织的身影。
在某国际环保组织的精心策划下,它们“一致”认为:“金东纸业及其关联企业近年有8起环境违法违规记录,建议环保部慎重考量、谨慎处理并考虑暂缓批准金东纸业上市环保核查。”
这是继策划转基因食品、广东毒菜等事件后,该国际环保组织再次对中国企业的环保问题出手,而时机就选在金东纸业上市前环保核查的关键点上。
金东纸业是江苏省最大的造纸企业,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铜版纸厂,是首批国家环境友好企业,其生产设备几乎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
随着记者深入调查发现,整个事件从收集网络信息到发布联名信再到媒体炒作,一系列成熟运作的背后还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8月5日至14日,国家环保部对金东纸业上市环保核查情况进行公示,公示认为 “该公司基本符合上市公司环保核有关要求”。
首先得知这一消息的是一家叫做自然之友的环保组织,自然之友项目主管张伯驹告诉记者,此后,自然之友随即与绿色和平商量,由绿色和平起草了《建议谨慎处理并考虑暂缓批准金东纸业上市环保核查》联名信,又联合了几家环保组织联名递交给环保部,“绿色和平在其中起了重要角色。” 他说。
事实上,自2004年以来绿色和平首次发难APP后,只要是APP中国有重大举措,定会看到绿色和平强烈反对的身影。例如,2004年APP云南造人工林,2005年3月APP中国旗下海南金海浆厂投产,2005年APP中国试图收购云南省云景林纸,以及这次金东环保上市核查。
8月12日,绿色和平联合共6家环保组织联名致函国家环保部,主要提及此次申请上市的金东纸业及其下属控股公司共约7家企业在2005年8月到2008年7月共发生8起污染事故,金东纸业和部分的下属公司在云南省和海南省等地的工业原料林营造过程中涉嫌毁坏天然林、破坏自然保护区等违法行为。
就在12日当天,6家环保组织同时致函金东纸业,要求其按照《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规定,对此次环保核查所涉及的具体信息进行公开。
同时,绿色和平单方面给金东纸业发去《绿色和平促请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公开环境信息的信函》,除要求金东纸业公开各种环保信息,还特别要求金东纸业在网站上提供取水口、废水排放口的GPS位置、尺寸等非常具体的数据。
业内人士称,其实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绿色和平总部所在地──欧洲的造纸企业,以及美日等全球领先的造纸公司,几乎都没有在网上提供此类信息。
绿色和平森林项目高级主任刘兵告诉记者,“目前正是国家环保部就金东纸业上市环保核查的最后关头。环保审查通不过,金东纸业的上市申请便会受阻。”
对于函中所罗列的网上金东纸业环保不力案例,张伯驹认为,“事例不是他们自己实地调查得到的,但来源是其它媒体报道过的或是地方环保组织发布的,也是比较有说明性的。”
面对质疑,金东纸业作何回复,相关事态将怎样发展,背后利益链条如何延伸?9月3日请继续关注人民网经济频道、环保频道“金东纸业上市遇阻真相调查”系列文章之二。
8、区域功能划分能否终结GDP崇拜②:三笔账 算算"洱海清"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8年09月02日
洱海风光。资料图片
环卫工人在洱海清理水草。章轲摄
区别发展,是为了科学发展。大理开始琢磨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得与失
【核心阅读】
当地人都说,洱海是大理的“眼睛”。大理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首要准则,就是让洱海“顾盼生姿”。
海西有大理古城,海东将是商业新城,下关是老城区,风仪则为工业园区——四大功能区,把明珠般的洱海围在正中。正在实施的“整治海西,保护田园风光”行动,正是大理探索区别发展、科学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
因保护洱海而划区,又因划区而明晰发展思路,对大理来说,洱海不只是文化名片,更是滋养今天和未来的母亲湖。
退塘还湖 渔民变成“护海员”
8月,正值开渔期。半年休渔期过后,洱海热闹起来。
一大早,家住云南大理洱海边石屏村的李子丽和丈夫就划船出海,不为自家打鱼,而是专职捞取水面的垃圾和水草。水面保洁员,是这对渔民夫妻的新职业。
李子丽是土生土长的白族人,祖祖辈辈靠洱海吃饭。1996年、2003年,洱海两次大规模暴发蓝藻,让她心有余悸:“鱼大片大片地死,腥臭味在家里都闻得到,水都没得吃!”
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局局长李文标说,暴发蓝藻是洱海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过度开发的“报复”。围海造田、滥挖鱼塘、机动船盛行,洱海水质一度徘徊在Ⅳ类。
2004年1月1日,大理白族自治州将洱海上游原隶属洱源县的江尾、双廊划归大理市,并取消原先大理州、洱源县都设立的洱海保护管理局,管理权统一到大理市。
管理理顺了,大理取消了洱海机动渔船动力设施和网箱养鱼。退田还林、退塘还湖、退房还湿地,加上每年半年全湖休渔,让洱海休养生息。现在,像李子丽一样由渔民转行“护海”的,在洱海周边有1000多人。
【渔民算账】
李子丽一家1995年承包了10亩鱼塘,加上打零工,每年收入近4万元。现在退塘还湖,做了水面保洁员,月工资只有450元,夫妻俩一年固定收入才1万多元,亏吗?
“不亏!”李子丽说,退塘还湖当年补偿了两万多元,现在除了固定工资,每年开渔期还能打鱼卖钱;就在家门口工作,顾家很方便;村子变化也很大,以前泥巴路,现在水泥路,以前吃海水井水,现在有了自来水;周围干净了,房子翻新了,地价也涨了,以后还打算开个“农家乐”。“洱海清了,大家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
水质好坏 挂钩干部升降奖惩
目前,洱海治理初显成效:总体水质连续四年保持在Ⅲ类,今年1、2月份还达到了Ⅱ类。
“这个好转,除了管理顺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改变了过去单纯追求GDP的考核体系,建立了一整套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干部考核机制。”李文标说,从2003年开始,大理把保护洱海的任务分解细化到各级各部门和个人,同时将其作为干部考核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
“我以前是审批网箱养鱼的,整天想着怎么尽可能利用洱海;现在呢?整天琢磨向大家宣传怎么保护洱海!”在洱管局工作20年的熊国忠,现在是法制宣传科的科长。
“对我们触动最大的一招,是市里实行的风险抵押金制度。”熊国忠说,农林、水利,甚至宣传,凡跟洱海治理沾边的部门,副科以上干部都要一次性交纳洱海综合治理风险抵押金,按级别从3000元到8000元不等。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抵押金就要悉数上交财政。李文标说,现在市里有43个部门的干部都交了抵押金。
【干部算账】
熊国忠是副科级干部,月收入不到2000元。风险抵押金一交就是3000元,差不多相当于两个月的工资,不心疼吗?
“压力相当大!”熊国忠说,洱海水质只要有一个月是Ⅳ类,自己的3000元就没了。不过,如果水质达标,不光这钱能收回,还有奖金。
“这几年也明显感到执法阻力小了,工作顺多了。”他说,以前对偷捕的渔民以罚为主,碰上一次就罚三四千元,民怨大,效果还不好。这几年渔民看到了保护的好处,很配合。现在一年的罚款还不到一万元。
城市发展 “保护”先行“开发”并重
早在1989年,大理州就实施了《洱海管理条例》。两次蓝藻暴发之后,又对《条例》进行了修改。六个配套文件也在实践中完善。
洱海治理有了谱,大理市的未来发展脉络也随之清晰。市长段力说,现在大理就是两个“保护”两个“开发”:保护海西,保护洱海;开发海南,开发海东。
现在,大理禁售含磷洗衣粉,洱海环湖都建了排污管道,工业园区绝不允许有排放不达标的企业。段力说,对污染企业,“就是造金子都不能批”。
【城市算账】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2000年,鼓励开发的时期,大理市靠洱海收入不过4000多万元。而1996年以来保护治理洱海的投入已近20亿元,“得”远远不偿“失”。这么多的投入,政府什么时候才能收得回?
“不能只看眼前,保护越早越划得来!”段力说,保护所营造的环境,不光是旅游环境、居住环境,还包括招商引资环境。事实证明,洱海一旦发生问题,整个城市都无法发展;反之,城市环境治理好了,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保护洱海不是一朝一夕、一届两届政府的事,关键是思路要清晰。坚持,必见效果。”
9、环保新政震荡车市 追踪中国汽车“绿化”方案
来源:《中国经营报》2008年09月02日
旨在“抑大扬小”的汽车消费税“新政”,终于在市场传闻一个多月后正式落地。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的通知,从2008年9月1日起,新汽车消费税调整政策将正式执行。
此轮消费税调整已经对整体车市产生涨价的不良预期,更为关键的是,大多数市场人士预计,政府“上调大排量车税率、降低小排量车税率”的信号作用已经不言自明。
油价压力将助推中国尽早出台一系列鼓励新能源车、减少汽车排放的政策。只有一揽子政策出击,才能保证汽车业“绿”得更彻底。
一切才刚刚开始
排量在3.0L以上的汽车,在新消费税执行后,税率分别上涨了10%~20%,对于拥有此类车型的企业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消费税是在生产端收取,因此企业的成本压力空前加大。“要挺住。”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裁史凯有点自我鼓励的劲头:“我们不会贸然涨价,以免损失市场,损失品牌。”奔驰、奥迪等企业也表示要咬牙扛。不过,如果我们告诉你这还只是中国汽车“绿化”政策的第一步呢?
正在酝酿中的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是继消费税“二次调整”后最有可能刺激车企加速“绿化”战略的务实政策之一。至于什么时候政策落地?官员的表态又是一个“择机”。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商业化尝试,本土汽车企业已经表现得非常积极。而国家发改委为了推动汽车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已经开始着手应对之策。”8月27日,天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由发改委牵头并委托汽研中心操刀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政策研究》(以下简称《政策研究》)项目,早在2007年年底就已经启动。
“截止到今年6月份,汽研中心已经将‘关于鼓励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若干意见’上报发改委,不过,最终如何定稿并上升到政策层面,还取决于发改委和相关的政府部门。”一位曾参与《政策研究》项目的汽研中心专家向记者披露,围绕着如何激励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消费,发改委已经委托汽研中心完成了对车企的意见征集工作,并形成“若干意见”上报给政府决策部门。
“在几轮碰头会议上,汽车企业之间的讨论确实形成了不少建议,汽研中心也已经把汇总的意见以讨论文件的方式发到每个车企。”长安汽车混合动力项目总监任勇日前告诉记者,企业的建议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激励政策方面,例如:由国家提供财政补贴、减免车辆购置税以及仿效国际(如北美)通行做法,对新能源车使用提供便利等。
按照任勇的说法,如果企业上述建议得到采纳,未来国家可能选择两种方式来补贴新能源汽车消费者:一、补贴差价,即新能源汽车售价高于同级别汽油车的部分,国家补贴50%(暂定);二、税费调整,即按照企业所走不同的技术路线,不同程度地减免新能源汽车的车辆购置税。
“发改委给我们的要求是,年底前就要将拟定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技术政策》草案报上去。”汽研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家发改委等主要政策制定部门将依据“草案”,决定何时出台与之相关的激励政策。据此,任勇推测,年内出台相关政策略显仓促,新能源车鼓励政策最佳的落地时机可能是在2009年下半年。
“我们拿到的还只是初步建议,政策出台的具体时间还不好说。”记者致电国家发改委时,工业司车船处的一位官员明确告诉记者,年内不可能出台新能源车鼓励政策,此前的消息都只是传闻。
油耗“紧箍咒”步步紧逼
如果说新能源车鼓励政策的出台,影响到的仅仅是极少量仍处“商业化探索”的新能源车型(含混合动力、纯电动和替代燃料等);那么,乘用车燃料消耗限值标准的更新,则意味着国内所有汽车企业,都将一个不少地接受真实“油耗限值”的终极考验。
参与编制“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第三阶段限值标准”的汽研中心标准化研究所专家告诉记者,将于2011年出台的这项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所有整车生产企业,在三年时间里将发动机平均油耗降低15%。“如果新车发动机油耗不达标,产品根本上不了‘新车目录公告’。”汽研中心专家告诉记者,目的是让更苛刻的标准倒逼企业对车辆进行节能技术升级。
在此之前,“油耗限值”第一、第二阶段标准已经相继实施。2004年10月发布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是我国控制汽车燃油消耗量的第一个强制性标准,该标准明显压低了我国乘用车的平均燃油消耗。根据汽研中心的评估,实行《限值》第一阶段标准后,汽车的耗油量比2004年降低5%~10%;到第二阶段时对比2004年则能降低15%左右。
纷至沓来的“油耗限值”新政,已经将本土车企逼到墙角。奇瑞汽车发动机研究二院院长朱航告诉记者,如果不加快节油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三年时间里要将发动机平均油耗降低15%,这将是绝大多数本土车企难以逾越的一个阶段性目标。
据记者了解,在奥运会结束后,国家对汽车业降低能耗、减少排放、鼓励小排量和新能源车消费的各项政策,将相继出台。根据日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安排,中国不久将出台更多汽车节油措施。
一是鼓励使用低油耗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降低小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税率,提高大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税率,扩大不同排量汽车消费税税率差距。把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列入政府采购清单,新购公务车应优先购买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
二是完善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提高并严格执行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出台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制订营运客、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建立并实施强制性汽车燃料消耗量申报、公告、标识制度。
“择机”燃油税将釜底抽薪
在汽车节能降耗的一揽子政策中,最令业界担心的,也是目前中国可能采用的“终极”政策手段,即开征燃油税。在近日国际原油价格阶段性下跌的情况下,有观点认为,酝酿了14年的燃油税政策,即将加快出台。
在此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和经济建设司副司长曾晓安等官员都接连表示,将在形成合理的成品油价格机制等条件下,择机征收燃油税。而在燃油税政策的出台时机上,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则直接建议:在今年开征燃油税。日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能源系统分析和市场分析室主任姜克隽在某论坛上公布了《中国2050年低碳情景报告》的部分内容。这份报告建议中国在2008年起实施燃油税征收,并在2020年提高到4~5元/升。
另外,根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国将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例如适时出台燃油税,并且研究开征环境税。由此看来,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汽车燃油税出台只是早晚的事情,而且燃油税“择机”的余地已经越来越小。
毫无疑问,出台燃油税政策是实现汽车业节能减排最有力的“杀手锏”。虽然政策的目标效果同样指向节能减排,但是燃油税开征后对汽车产业可能造成的“颠覆性”影响,将从市场传递到整个汽车产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
对于刚刚崭露头角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技术而言,燃油税出台将加快它们的应用。如高效内燃机技术、汽车传动与驱动技术、整车设计与优化技术、材料轻量化技术、电动汽车技术及替代燃料技术等,将伴随国内燃油税政策的出台而步入高速发展的春天。不过,留给企业改革的时间似乎并不多,一场绿色革命即将在中国打响,看车企如何接招?
10、专家激辩:单双号限行延长执行?
来源:《北京科技报》 2008年09月02日
“今天是单日子还是双日子?”每天早晨醒来,家住南城的王强都会首先想到这个问题。因为他的车牌尾数是单数,所以他只能在单日子开车到中关村上班,而在双日子,他只能选择打车。“坐公交车和地铁都不方便,每天一百多元的车费让我快承受不了了。”王强很无奈的说。
现在,北京的有车族都会在上路前和王强考虑同一个问题。为了保障奥运会期间的交通顺畅和空气质量,北京实施单双号限行已经有一个多月了。
自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以来的15天中,北京的空气质量一级天有8天,创造了有监测记载以来的月最高水平。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污染物浓度比去年同期降低20%以上。此前,市环保局曾预计,单双号限行将使北京市的汽车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63%,在奥运期间削减11.8万吨污染物。
“能不能把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的政策延长,甚至长期施行呢?”虽然距离措施截止日期的9月20日还有一个月,有的市民已经大胆提出了这一想法。
对此,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说,奥运会期间的临时减排措施将会以一定形式固定下来。而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副局长王立则对媒体表示,“不妨在一定程度展开大讨论,让市民更多地发表意见,也可以为政府今后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政府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并教育市民选择绿色出行的方式。”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教授史其信虽然参加了北京市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对环境污染的贡献的课题研究,但是他还是不同意将临时措施变为常态化强行实施。
他认为,蓝天和交通顺畅,是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所带来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的效果实现了北京向国际社会所做的空气质量和交通的承诺,更重要的是树立了环保意识,让市民感受到了自己对生活环境的渴望。“单双号限行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实施的,实现常规化必须要进一步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包括路网、运力、准时、换乘方便都要进一步完善。”
奥运期间,公共交通所承受的压力已经逐渐凸现。
仅8月17日一天,公交IC卡就售出了1.5万张,日刷卡1200万笔。公交车热门线路在高峰期,比以前更显拥挤。而最大的压力在于地铁,测试第一天,地铁加开37列,运送乘客比上周五增加95万人次。尽管发车间隔缩短,但应付起来仍显勉强。
“配合奥运限行政策的实施,北京公共交通部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应该是拿出最大能力了。地铁、公交、出租车已经是超负荷运转了。”史其信说,地铁发车间隔由原来的4-6分钟,缩短到现在的2-3分钟;对于目前的地铁来说,2分钟的间隔已是极限,因为北京地铁的硬件决定了不能再压缩。
尽管从运力上讲,公共交通已经能够解决单双号限行后,市民的出行,但在路网的密度、运行时间、舒适度等方面仍然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奥运会之前,全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超过300公里,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北京的交通结构。“相比先进国家,北京市的公共交通还有极大的发展余地。”史其信说,世界上,交通状况良好的70多个大中城市里,公交分担率达到80%,国外大部分城市的公交分担率在40%-60%之间。而目前,北京的公共交通分担率只有30%。“我们希望,北京的公交系统改革规划真正执行后,平时的公交出行比率能够争取达到40%以上。”
史其信认为,买车就是用车,有车人的利益要慎重考虑,否则,很可能促使一部份人购第二辆车。
史其信教授的观点,得到有车族的支持。
“我和老婆轮流上夜班,要接孩子上学、放学,送老人去医院看病、接老婆上下班。我们买不起第二辆车,那怎么办?”一位有车族对记者抱怨着。而一位无车族则“举双手赞成”单双号一直限行下去。“我已经适应了限行的日子!”他说,限行给自己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顺畅的出行。”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毛保华就赞成延长限行措施,他认为,“单双号限行是解决北京交通拥堵的唯一办法。”
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305万辆,“北京市城区的路网已经饱和,不可能从扩建道路来解决问题,削减机动车的流量是唯一办法。”毛保华一直在呼吁实施强制性的单双号限行措施。
“中国机动车的使用率太高了!”毛保华说。据统计,即使在被称为“汽车轮子”上的美国,每辆汽车每年的行驶里程平均只有1.9万公里,英国是1.25万公里,日本不到1万公里,而中国是3万。“我们对汽车的依赖程度太高,有的人甚至去买菜都要开车!”
毛保华正在主持有关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国家973项目,他为北京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开出了上、中、下三个解决办法。
“上策就是单双号限行,中策是提高城区的停车费,下策是抬高燃油价格。”毛保华认为,单双号限行在执行中的最大阻力在于“特权车”;只要“特权车”存在,单双号限行的效果就会打折扣。“可以在上班高峰期,在三环内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
“从国内外的经验看,试图用单双号限行来解决交通和环保问题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学教研部教授王满船说。
早在2007年,南京便酝酿长江大桥单双号通行,结果超过2/3的市民表示了反对。市民认为,如果推行单双号通行,每天有一半的私家车主和单位用车将不能过大桥,这对居住在江北的居民极不公平。如今,这一方案事实上已经搁浅。
奥运空气质量保障研究课题组专家、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朱彤把解决北京市的环境污染的目光集中到“黄标车”上。他认为,与其实行对广大市民切身利益产生重大影响的单双号限行措施,不如对各方利益影响较小的黄标车“下手”。“我们研究发现,黄标车才是北京市环境污染的主要罪魁祸首。一辆高排放汽车(黄标车)污染物的排放量相当于5-10辆绿标车。”
而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世秋则给出了另一办法——提高机动车的使用成本。
“使用机动车的人必须明白,必须为占用作为公共资源的其他行人的行路权付出额外费用。”张世秋说,与单双号限行相比,这种方法为开车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他建议对污染物排放量大的旧车加快淘汰力度,并提高它们的各种费用。
11、推进节能减排何处是关键?
来源:安街时报 2008.09.02
中国环境报报道,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攻坚力度,确保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始终把污染减排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检验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成效的重要标尺,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全面深入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把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要求,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自觉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攻坚意识,确保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完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实施节能减排工作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对“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提出了明确要求,省政府成立了由吕祖善省长任组长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并相继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污染减排工作的通知》和《浙江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编制了《浙江省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计划》,并从3个层面落实了污染减排的任务和责任。各地也相继做出了工作部署。加强了对重点行业、重点工程的节能工作,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加大了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力度,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必须清醒看到,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任何别的选择,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施节能减排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我国当前面临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目前我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自然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为了使经济增长可持续,缓解巨大的环境压力,必须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推动经济增长。实施节能减排就是要从源头预防污染产生,最有效地减少资源消耗,不排放废弃物,从而真正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
实施节能减排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一直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2007年以来,从世界环境日、八国峰会、亚太经合组织(A P E C )峰会到夏季达沃斯峰会等,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几乎是逢会必谈的主题。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实施节能减排既是中国自身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实施节能减排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减少排放、保护环境是我们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要求,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浙江省是能源紧缺省份,其中一次能源95%以上靠外省调入,煤炭自给率仅为3%,电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只有实施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才能有效减轻能源消耗对外依存度,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节能减排是引导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倡导正确的政绩观的有效手段。通过节能减排工作,可以在全社会进一步强化节约资源的意识,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从而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行为模式。同时,通过对节能减排指标的考核,塑造领导干部崭新的政绩观。
节能减排的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
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
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是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当前宏观调控的紧迫任务。要按控制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思路加大调控力度。一要严格控制新建 高耗能项目。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项目核准程序,建立相应的项目审批问责制。二要落实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的各项政策。继续采取调整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削减出口配额、将部分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等措施,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三要提高差别电价标准,鼓励地方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差别电价标准,扩大实施范围。四要清理和纠正各地在电价、地价、税费等方面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优惠政策,严肃查处违反国家规定和政策的行为。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落后生产能力是资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的源头。淘汰落后产能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要大力淘汰电力、钢铁、建材、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化工、煤炭、造纸、食品等行业落后产能。抓紧制定落后产能分地区、分年度的具体淘汰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政府有关部门每年向社会公布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名单和各地执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要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有条件的地方要安排资金支持淘汰落后产能。
全面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着力抓好燃煤锅炉改造、热电联产、电机节能、余热利用、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以及节能监测和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节能工程。认真实施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改造、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等重点污染防治工程。同时,要加大其他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交通领域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控制高油耗、高污染机动车发展,严格实施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消费领域要推广应用高效节能产品。农村地区要大力发展户用沼气工程。要努力优化能源结构,大力搞好煤炭洗选等能源清洁利用工作,积极发展核电等清洁能源,加快开发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突出搞好重点企业节能减排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国家今后将启动重点企业与国际国内行业能耗先 进水平对标活动,将推动企业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节能减排管理水平。
推进节能减排科技进步
要组织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采用节能环保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以及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制 定和发布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
完善体制和政策体系
要深化改革,消除制约节能减排工作的体制性障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运用价格、收费、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促进 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按照补偿治理成本的原则,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
加大节能减排的投入
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节能减排项目。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 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解决节能减排的资金问题,主要采用市场机制的办法,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促进企业开展污染治理、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
切实加强节能减排法制建设
加快完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处罚标准,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要制定和执行主要高能耗产品目录、能耗环保限额强制性 国家标准。要加大节能减排执法力度。各级地方政府每年都要开展节能环保专项执法检查,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行为。
强化节能减排监督管理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确保统计数据真实。要认真解决管理体制松懈、监督不力等问题。 一些地方污水处理厂建成后长期不能正常运行,一些企业的污染减排设备只是应付检查,这种状况必须迅速扭转。各地、市和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开展资源使用、污染排放情况的检查,找出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整改,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重点用能单位和污染源要加强经常监督,对恶意排污行为实行重罚,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要确保完成“十一五”期间我省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削减15.1%和15.0%的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3方面工作:
工业污染减排。以“811”环境保护新3年行动为载体,在深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污染防治的同时,进一步加大面上企业污染整治力度。加快淘汰小印染、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小冶炼等落后生产能力,关停单机容量5万千瓦以下的火电机组、年生产能力2万吨以下的黄板纸企业和年生产能力1万吨以下的废纸造纸企业。深入开展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强废水排放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提高中水回用率,到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复用水率达到70%。加快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治理设施建设,2009年底前,所有12.5万千瓦以上燃煤机组要全部完成脱硫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污染源“三量”台账和动态管理信息系统,严格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生活污染减排。加强县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的建设,2007年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要尽快形成实际减排能力,同时逐步对已建成污水处理厂实施脱硫除磷改造。着力推进重点城镇、钱塘江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到2008年6月底前,太湖流域所有城镇都要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到2010年,全省中心镇和钱塘江流域直接面江城镇全面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农业农村污染减排。全面完成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其中2008年要完成15%的行政村的工作任务。积极采用农牧结合、“能源环保配套”等治理模式,实现畜禽粪便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全面完成年存栏猪100头(牛10头)以上规模养殖的畜禽粪便治理任务。在农村畜禽散养高密度区域开展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建设,为年出栏4万头猪的区域配套建设1个处理中心。积极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方式,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和减量增效技术,减轻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有效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
节能减排既是一项现实紧迫的工作,又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不抓落实,再完善的方案也是一纸空文,再明确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发挥作用。为此,必须做到:
统一思想认识。要真正把思想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的政策和部署上来,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和节能减排的关系,真正把节能减排作为硬任务,使经济增长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广泛宣传动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要让全体人民懂得,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每一个人都要负起责任,养成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要进一步加强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宣传舆论工作,宣传国家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全面落实责任。要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把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到各地和重点企业。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进度的考核和监督,环保部门要定期公布各地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要把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搞好协调配合。各部门都要切实履行职责,并要密切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职能部门要抓好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和组织实施,加强指导监督,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要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抓紧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方案,抓好工作落实。
在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决心,知难而进,做到决心不变、目标不变、责任不变,采取有力措施,坚定不移地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2、我国实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调查
来源:中财网 2008年09月02日
"企业的反映还可以,对这个产品比较认可,我们已签了两家。"核保人戴进华在电话里向本报记者介绍他们公司环境污染责任险的销售情况。他所在的平安财险湖南分公司于7月3日在湖南首次推出环境污染责任险。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被誉为"绿色保险",是国家继"绿色信贷"之后于今年推出的第二项环境经济政策。为什么要推行这项保险,这项保险的进展情况怎样,面临哪些问题,怎样更好地推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
环境管理与市场手段相结合的有益尝试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企业就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风险在保险公司投保,由保险公司对污染受害者进行赔偿。
今年2月,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就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向新闻界通报: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7555个大型重化工业项目中,81%布设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45%为重大风险源,相应的防范机制却存在缺陷,导致污染事故频发,严重污染环境,危害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污染事故发生后,由于善后处理没有机制保障,企业应承担的赔偿和恢复环境责任往往没有落实,污染受害人不能及时获得补偿,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这种"企业违法污染获利,环境损害大家买单"的现状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建立有效的环境污染责任险制度迫在眉睫。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市场为主导的一项环境经济政策。从环保部门来讲,推出这项政策,主要想利用行政手段以外的一些经济手段来促进企业环境行为的转变。"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策室主任冯东方向本报记者介绍。
她说,很多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以后,消除事故带来的不良影响是要有经济代价的,实际上是政府在兜底,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负担沉重。因此,政府希望通过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能够对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有一个有保证的长效的经济补偿的渠道,既减轻政府的负担,也能够减轻造成污染事故者自身的负担。
冯东方认为,保险公司从社会第三者角度来帮助企业加强自身的环境管理,加强对环境风险的防控,会减少环境事故的发生,有利于企业改变自身的环境行为。不仅从末端经济补偿的角度,可以减轻所有人的负担,同时通过这项制度保险公司加强自我防控,会有一定的盈利点。
"从政府部门、保险公司、企业三方来说,都是有益处的,这是这项制度很快被推出的重要原因。"冯东方表示。
"国际经验表明,实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维护污染受害者合法权益、提高防范环境风险的有效手段。"中国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向本报记者介绍,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瑞典等发达国家,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都实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探索中出现的问题
2007年12月,中国保监会和原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出台了《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此项保险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空间。
《意见》提出,"十一五"期间,初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到2015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相对完善,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新一轮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政策,激发了各地的热情,尤其是各大保险公司表现得非常积极,包括华泰、大地、人保,都在积极探索。很多保险公司把他们的产品方案拿给我们看,向我们咨询。"冯东方向本报记者介绍。
但是,冯东方认为,目前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地方政府和企业本身对此项保险的推行,存在很多顾虑。
从地方政府来讲,考虑的是如果我这个地方推行,就意味着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影响财政收入,进而会影响地方的经济发展。
从企业来讲,首先不了解这项制度,觉得多交了钱,经营成本会增加;另外,目前推出的一些险种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保费相对来讲比较高,赔付额度相对比较少,企业觉得投保不值。
另外,冯东方认为,现有产品的设计离环保部门所理解的有距离,主要问题是保险范围窄,赔付额低。由于环境修复的成本是比较大的,环保部门希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赔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将修复环境作为赔付的重要对象,提高赔付额度,这样才能达到保护环境、修复环境的目的。
同时,各公司出台的产品对如何赔付,如何进行损害评估,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缺少技术体系的支撑。
找到共赢的节点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我国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现在的问题是定好游戏规则,能让各方都受益。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冯东方说,要让参与游戏的三方--保险公司、企业、环保部门--找到一个节点。
她认为,对这个节点,目前还难以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定,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共识或共赢的目标,现在有这个基础,起码环保与保监部门的沟通是很顺畅的。应让企业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另外,可以在一些特殊行业,比如危险品的运输等,或地方特有的一些高环境风险的行业,探索实施强制责任保险,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实施。
"责任险适合强制,国外强制险基本上是限定在责任险。因为你对别人有责任,你又赔不起,受害者得不到赔偿,才用强制这种制度将保险建立起来,如交强险。"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在国内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最关键的是法律,有了法律其他的都会顺理成章,企业污染了就会受到严厉的处罚,让它知道这个风险必须转嫁出去,否则若干年的辛苦成果很容易毁于一旦,所以它就会主动去买,需求就存在了,供给自然而然地就有了,监管也自然跟上。
中国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实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必须充分发挥国家部门、地方政府、相关企业的积极性。在起步阶段,宜采取在地市以上区域开展试点,由政府统一组织进行。关键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国家立法和地方配套法规建设;二是明确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投保主体。环保部门商保险监管部门共同研究提出投保企业的范围,尤其是易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业、行业,尽快开展试点,积累经验,在此基础上,国家制定并适时调整完善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企业投保目录;三是建立环境污染事故勘查、定损与责任认定机制;四是建立规范的理赔程序;五是提高环境污染事故预防能力。
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保监会和环保部正在就下一步的试点工作进行沟通研究,争取尽快实现试点突破。(李继学)
13、把“奥运道”变为“公交道”如何?
来源:《新京报》2008年09月02日
整个奥运期间,北京的道路被奥运专用车道和公交专用车道占去了这么多,依然比较畅通,说明现有的路权安排,可以满足全市人民的出行需要。将奥运专用车道变为公交专用道,必能吸引更多的有车族加入到公交出行的行列。
这两天的北京,天真蓝。
有关部门表示,北京8月份蓝天创10年纪录,仅有一天轻微污染,并在8月31日出现透明度极高的蓝天,局部能见度超过40公里。几乎没有人不把它和绿色奥运联系在一起,不把它和“单双号限行”这样的“人和”措施联系起来。
越是曾经失去的东西,越发觉得珍贵。畅通、环保这些久违的东西一旦重新回到人们身边,更让人觉得生活的美好、城市的美丽。人们迫切希望这样的蓝天能够长久留驻北京。为了防止空气质量滑坡,北京市环保局表示将采取四项措施:加快对重污染车辆的限制以及淘汰速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同时深入研究机动车排污费征收政策;奥运会期间停工、限产的重污染企业,必须要解决排污问题后才能恢复生产;加大对施工扬尘的控制;动员公众参与到监督防治大气污染的工作之中。同时,奥运会后,该局还将与国家环保部一起,会同天津市、河北省研究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的控制对策。
但很显然,在燃油税开征之前,试图通过征收排污费达到机动车限行的目的,可能不像奥运期间单双号限行一样立竿见影,尤其是对于公车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如何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限制公车的增长和出行,将是巩固奥运环保成果的重要课题。
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亦应该拿出切实有效的细化措施。我有一个建议,就是奥运期间仅仅五环内的奥运专用车道就达到了285公里,比2008年北京全市公交专用车道的规划目标200公里还多。整个奥运期间,北京的道路被奥运专用车道和公交专用车道占去了这么多,依然比较畅通,说明现有的路权安排,可以满足全市人民的出行需要。因此,奥运会后是否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决策:将所有的奥运专用车道全部直接变为公交专用道(具体路段需要微调)。让公共交通甩开小汽车先跑起来!这样,公交状况一定会大为好转,必能吸引更多的有车族加入到公交出行的行列。
同时,光有政府的努力没有公民的自觉行动,北京的蓝天也不会持久。在此,期待中产阶层拿出公民精神和公民行动来,改变依赖小汽车出行的生活方式,能不开车尽量不开车。这样的生活方式,只是减少了一点点舒适享受,但是收获了好空气和好身体,换乘时走走路,对身体有好处。大家都等着别人放弃舒适与享受,自己坐享其成,那是不现实的。那样的结果,只能是大家都长年累月堵在路上,“黑着两片肺叶”呼吸着浑浊污秽的空气。
必要时,有关部门宜在城区收取拥堵费或“进城费”。小汽车的郊区化使用是必然趋势,希望有车族将来不要抱怨。北京拥堵和尾气污染的真正原因,与人口数量、汽车数量都无必然关联,而与小汽车出行率过高密切相关。国际上很多大城市汽车拥有量比国内城市高,却并没有拥堵。东京人口3500万,北京人口1800万;东京的汽车数量550万辆,北京有330多万辆。但是北京的车辆年平均行驶距离是4万公里,东京的车辆年行驶距离是1万公里;东京人一般只把汽车开到就近的地铁站,我们很多人则不直达目的地不罢休。
抬头看蓝天,深深呼吸,是不是沁人心脾?希望这一切,不会是昙花一现。童大焕(北京 媒体人)
14、中国绿色崛起呼唤企业家社会责任
来源:上海金融报2008年09月02日
中秋佳节将至,今年的月饼包装是否会延续往年的“奢华风”,月饼包装应执行什么样的标准?今后一次性餐具和一次性洗漱用品还能否摆上餐馆的餐桌和宾馆的洗手间?今后企业在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还能不能“一弃了之”?这一切在近日颁布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中,都有了明确的说法。经过三年的讨论修改,在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原来的循环经济法草案更名为循环经济促进法草案并终获通过,并将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近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伴随而来的是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浪费资源的问题。根据权威报告,目前,我国钢铁、电力、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20%左右;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以上;木材综合利用率为6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再生资源利用量占总生产量的比重,比起国外先进水平也低很多。这一组数据,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取得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因此,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但要想治本,必须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控制,减少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正是在如此纷繁复杂的背景之下。所谓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对物资能源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简言之,就是强调以较小的发展成本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是国家采取强有力的法律手段来引导、规范和保障发展循环经济,以法律手段逐步建立健全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观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经济正在走上一条绿色崛起的发展道路。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的积极倡导,企业的支持和创新,也需要公众的参与和支持,而其中企业是主导力量。因此,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经营智慧和道德良知,被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与环境和谐共存良性互动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活动的价值判断首先要看是否有利于环境优化和资源再生利用。这就颠覆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个多少年奉为经典的经营圣条。
实际上,对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业界最普遍担心的也是其执行问题。中国过往的经验证明,在大范围的改革措施刚出台的时候,成效总是不大,企业往往会通过做表面文章和政府“玩游戏”。虽然,在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给企业提供了奖惩机制,鼓励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例如,处罚违规的企业,而对引进和使用节能技术和设备的企业进行减税激励等。但是,企业能否真正贯彻执行这一法律,最终还有赖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良知。
事实上,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很好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企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也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思路,使企业开发的产品更加符合经济发展要求,也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排放,使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虽然企业围绕开发循环经济所需要的一些技术需要增加投入,但是它可以通过生产活动收回来。因此,今天,一方面循环经济赋予企业家人格力量和社会责任的要求,比以往的传统经济任一时期都要强烈。而另一方面,企业家的经营智慧和道德良知,在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时代,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只要措施有效、经营得当,企业完全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回报。
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发展阶段,节能降耗的任务十分艰巨。而发展循环经济,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今天,整个中华民族要绿色崛起,那么作为中国的企业家们,也应该切切实实地担当起对社会、对环境的责任,通过推动和丰富循环经济,重塑中国企业家应有的慈善家、社会学家和环保学者的社会形象。
15、中国绿色时报:奥运专题301:从关注到参与还有多远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 2008-9-2
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刚刚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九成以上的北京市民奥运后最关心的仍是环境问题。99.8%的市民认可北京奥运口号对北京产生的影响。问及绿色、科技、人文奥运的具体影响时,55.7%的被访者认为三方面影响都很大;在选择单项中,20.6%的人选择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选择率为15.5%和8%。在回答北京奥运后关心的问题时,对环境的关心为91.9%,超过对物价、交通、国民经济、收入、住房和就业的关注。
这一调查结果令人欣喜。这是绿色奥运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的又一例证。人们之所以能够普遍接受绿色奥运理念,一是日益恶化的环境使人感到了危机,二是公众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三是绿色奥运理念的传播和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以为,将绿色奥运列在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之首,作为北京奥运口号,对其广为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置于首位,就等于强化了其特殊的地位和特别的作用,就易于强化公众对绿色奥运的印象。在迎接奥运的日子里,绿色奥运的宣传加大了力度,且形式多样,公益广告、相关活动层出不穷。更重要的是,绿色奥运落在了具体行动上。生态环境的绿化和美化,场馆建设的节能和减少资源的消耗,纯洁空气质量措施的出台,这些具体而实在的行动,使人切实感受到了绿色奥运的进程和效果,对人们接受绿色奥运理念起到了积极、正面的影响。
这一调查结果又使人抱有新的期待。北京市民对环境的关注程度如此之高,的确是件好事,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种关注进一步转化成切实的行动。在环境问题上,政府有政府的职责,主管部门有主管部门的职责,公众也有公众的职责。生态环境和每个人都紧密相关,每个人都对环境产生着这样那样的影响。离开了广大公众的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很难取得成功。
对环境的关注是重要的一步,但仅仅是第一步。如果仅仅停留在关注上,不积极、不主动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做点什么,而是像个局外人一样袖手旁观、高谈阔论、指手画脚、抱怨指责,或者说上几句风凉话,就等于没有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所以,我特别期待,关注环境的这九成北京市民,能够真正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把对环境的关注变成多栽一棵树、多养一盆花、多出一份力、多捐一点钱,少用一个塑料袋、少开一天车、少破坏树木花草、少浪费水电纸张。如果关注环境的市民都这样做了,赖以生存的环境肯定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宜居,最后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
从对环境的关注到参与环境建设和保护,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但做起来也并不是那么简单,关键是持之以恒。因此,有关部门要借绿色奥运的东风,积极肯定和保护广大市民的“关注”之心,并因势利导,营造参与环境建设光荣的舆论氛围,倡导人人参与的社会风气,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警示、督促和引导,力争有更多的人尽快加入到环境建设和保护的行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