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八月二十一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08-08-21

八月二十一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奥运专递:

1、中国环境报:     全面引入碳中和理念践行绿色奥运

2、环境保护部网站:   绿色奥运藏在细节中 

 

环境资讯:

3、新华网:       大气含氧量递减威胁人类生存 

4、财经网:       《财经》环保公益项目拉开序幕

5、新华网:       全球涉水问题现状

6、新京报:       奥运期间空气质量良好 北京拟征机动车排污费

7、新华日报:      太湖流域上下游补偿机制启动 三城市间金钱兑付

 

地方信息:

8、中国环境报:     北京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体系

9、新华网:       700万尾鱼苗放流松花江

10、天山网:       乌鲁木齐市投资700万处理垃圾渗滤液

 

重大水事:

11、河南日报:      黄河干流重要省界河段将建6个水质监测站

 

污染信息:

12、中安在线:      污水横流废气呛人 淮南两家问题加工厂被查处(图)

 

民间环保:

13、八月绿色记者沙龙内容

 

深度报道:

14、中国环境报:     解决白色污染“限塑令”应完善

15、中国经济时报:    环交所应推动建立“中国标准”

 

环境时评:

16、中国环境报:     水立方让人思考什么?

 

 

 

 

1、全面引入碳中和理念践行绿色奥运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8年08月21日

  7年前,中国政府许下了绿色奥运的承诺,7年后,中国政府用行动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如今在北京,“碳中和”行动随处可见,“碳平衡”将成为第29届北京奥运会收获的一份绿色礼物。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清华大学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承担的“碳平衡和绿色奥运”项目日前结出硕果,项目研究员徐华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最保守的估算,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望实现碳排放的基本平衡。”徐华清同时表示,希望通过对“碳中和”情况的评估使公众对奥运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有更清楚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公众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奥运会后的北京乃至整个中国尽快实现“碳平衡”。

  ■绿色规划促进环境改善

  “碳中和”是人们为缓解全球变暖所做的努力之一,指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通过植树或实施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环保目的。

  奥运来了,奥运场馆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和运行,运动员、官员和普通观众等人员的活动,都会带来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据官方初步估算,29届北京奥运会将会产生118万吨的碳排放,中国政府实施了哪些环保措施以确保抵消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否能够实现“碳平衡”?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北京在成功申办奥运会之后,就对奥运会进行了整体的绿色规划。北京奥组委一直在积极地采取措施推进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具体措施包括,在北京奥运场馆的建设中,将能耗指标作为工程建设要求之一纳入场馆建设过程;广泛采用太阳能和风能这两种绿色能源为体育场馆和奥运村供电;采用新型环保建材并通过废物循环再利用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环保组织也在积极行动。2007年3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开始推动一项“夺金路,碳中和”的全球活动,号召各国运动员为自己的碳排放买单,为自己拿一枚“环保金牌”。借此契机,众多环保组织也合作开展“低排放”、“碳中和”活动,鼓励境内外参加奥运会的团体和个人,参与到“碳中和”行动中来,把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和“碳中和”的理念纳入北京奥运会。

通过北京奥运会这一盛大赛事的良好宣传和示范效应,使更多的民众了解“碳中和”理念,国际社会也看到了中国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所做的不懈努力。

 ■科技搭台提供技术支撑

  找遍了整个车身,却没有发现一个排气管,为电动车充电的竟然是机器人。来自美联环球电视的记者在奥运会召开之前参观服务奥运的零排放纯电动车时不禁兴奋地说:“这些车真正做到了零排放,真希望我可以乘坐这些绿色公交车采访。”来自日本读卖新闻的记者也当场表示,“看到申奥成功后北京的表现,看到今天的环保公交车,我觉得非常满意!”

  奥运会期间,在奥林匹克中心区运行着由纯电动、燃料电池等各类新型电动汽车组成的绿色车队,实现了零排放;在周边区域使用了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实现了低排放。这些清洁能源交通工具的使用,预计可以减少碳排放两万吨,而这只是科技为绿色奥运提供技术支撑的一个缩影。

  在北京及周边建成的56个风力发电厂,实现了奥运场馆空调系统绿色能源利用比例达26%的目标;在国家体育馆、五棵松篮球馆、奥运村等7个场馆建成的大功率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为奥运场馆及周边80%~90%的路灯或草坪灯提供了绿色电力;所有奥运场馆都采用了中水回用系统,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率达100%;值得一提的还有鸟巢地下的地源热泵系统、射击馆的生态型呼吸式遮阳幕墙……

在358个绿色奥运项目中,处处体现着科技创新,实现了节能环保和科技创新的完美结合。据环保部门估算,仅168个建筑节能项目所节约的能源,就相当于每年减少2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在北京西大望路的一家网站,记者见到了网站管理员陈辉,他刚刚做了一个小测试,利用网上的碳排放计算器计算自己的碳排放量。经过“居室采暖设施”、“出行方式”等几个环节的测试,陈辉测算出自己一年的碳排放量为12.04吨。“由于家离单位很远,我一般都是开车上下班,我的碳排放量是中国城市居民碳排放量平均值的3倍。”陈辉说,他和几个同事正在考虑通过认养碳汇林的方式来进行“碳中和”。

  目前,垃圾分类、种植碳中和林、少开一天车等京城百姓自发的“碳中和”行动越来越普及,成为绿色奥运的新亮点。“单双号限行,黄标车禁止上路”是北京市政府、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和环境保护部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确保奥运空气质量共同制定的措施,仅此一项措施,就将减少碳排放85万吨。

  除限行外,通过对部分企业进行关闭治理,预计可以减少碳排放15万吨。

  此外,还有7项绿化美化工作指标全部完成,使北京市的林木绿化率达到51.6%,山区林木绿化率达到70.49%。

  提高优质能源比重,加大污水回收力度……中国政府实施的一项项有力措施破解了7年前困扰北京的诸多环境难题。

绿色奥运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焦点的今天,北京借助奥运会推广“碳中和”理念,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应对全球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决心,更使本届奥运会对未来中国如何应对环境问题产生深远影响。(邹静昭)

2、环境保护部:绿色奥运藏在细节中 

来源: 环境保护部网站  2008-08-21 

    北京奥运村日前获得了美国绿色建筑协会颁发的绿色环保金奖“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金奖”。前来颁奖的美国财政部部长保尔森表示,各种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使北京奥运会成为“最绿色”的一届奥运会。

    “筹备奥运会期间,按‘绿色’方式办事,减少奥运筹备工作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城市的环保,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7年前北京向世界郑重承诺,“绿色奥运”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将贯穿赛前、赛中与赛后。如今,中国人实现了自己的承诺,北京奥运会从规划到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中,都把“绿色奥运”理念融入到奥运会“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当中。

    奥运会是人类向自我身体极限的挑战,是人类向内探索的集中体现与展示。随着时代、历史的发展变迁,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单纯挑战人体生理、心理的极限,并不能带给人类光明的前景,人类必须与环境相协调。中国自古以来就倡导的“天地人和”传统哲学,与奥运会“更高、更快、更强”的拼搏精神实现了有机结合,第29届奥运会的“绿色奥运”理念,就是这种人与环境相互协调历史潮流的最好体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绿色奥运”的理念提出开始,北京就在各种细节上展开了一场特殊的奥运会。水质、空气质量、交通等各个方面都力求做到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更快”——建成快速城市交通网络。地铁5号、10号、8号线,北京至天津快速城际铁路等都在奥运会之前开通,如此密集地开通公共交通,这在全世界也是非常罕见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形成,让北京奥运会向着“更快”前进。

    “更高”——让北京的天更高。北京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重点。为了让北京的天更蓝、更高,北京一直在努力。搬迁首钢、汽车单双号限行、推广国Ⅳ排放标准汽车、鼓励利用公共交通出行……如今,这些努力都得到了回报,北京的天比以往更蓝、更高。今年7月,北京的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6天,比去年同期增加3天。大气中各项污染物浓度较去年同期平均下降了20%左右。而今年8月以来,空气质量更是全部达标。

    “更强”——用新技术保证水质达标。水环境也是保证奥运会成功召开的一个重要方面。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人工湖是亚洲最大的以再生水为主要水源的人工湖,为了保证水质达标,北京在清河再生水厂、北小河再生水厂采取了磁分离技术、MBR工艺等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北京用超越前人的勇气和技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而在场馆设计上,“绿色奥运”的理念也一直体现在细节中。射击馆的双层窗户,不仅可以实现隔音、保温的效果,而且在开启时,还会形成空气对流,大大减少了空调的使用;网球场观众席上面的几个几何形的缺口,不仅造型美观,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新鲜空气流通……甚至连国家体育场鸟巢也为了环保重新设计修改。

北京奥运会的主火炬仍在熊熊燃烧,相信中国一定会将“绿色奥运”的理念、管理和技术的细节发扬光大。(中国环境报 文雯)

3、大气含氧量递减威胁人类生存 

来源:新华网 2008年08月21日

    新华网马德里8月20日电 西班牙《起义报》日前报道,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促使人们为扭转全球变暖的态势而展开行动,但很少或者根本没有人关注正逐渐下降的大气含氧量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与史前时代相比,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在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下降甚至超过50%。人们呼吸的空气发生的这一成分上的变化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正在撰写新书《氧气危机》的罗迪·纽曼指出,这种状况最终会威胁到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

 近万年前,地球的森林覆盖率至少是现在的2倍,这意味着目前全球的森林释放出的氧气只有当时的一半。而荒漠化和乱砍滥伐正在迅速加快氧气的损耗。

 海洋的状况也同样不容乐观。美国宇航局报告称,目前北太平洋上能够释放氧气的浮游植物的数量比上世纪80年代减少了30%,这种变化在短短30年中是巨大的。

 此外,200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证实,全球海洋中分布着将近150个“死亡区”。生活污水、工业垃圾、蔓延的农用化肥污染物等大大降低了这些海域的含氧量,使得其中大部分或所有海洋生物都无法继续生存。

 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伯纳通过对附着在化石树上的琥珀中包含的气泡进行化学分析,对史前时代的大气氧含量进行了研究。他指出,人类在1万年前呼吸的空气的含氧量要比现在高得多。

 此外,研究表明,越往前追溯,地球大气含氧量就越高。目前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同史前大气平均含氧量在30%至35%之间,而目前这个数字只有21%。在一些污染严重的市中心、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和工业园区内,大气含氧量可能只有15%甚至更低。

 然而令人吃惊的是,目前还没有一项对大气含氧量下降所带来的具体后果的相关研究。联合国顾问、哲学和系统学教授埃尔温·拉斯洛认为,大气含氧量的降低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他指出,目前的大气含氧水平不足以使人们维持健康的体魄,因为人们需要一个适当的氧气摄取量来保证肌体细胞、器官和整个免疫系统的充分运转。目前人们摄取的氧气水平很可能导致癌症和其他退化性疾病。

 现在急需的是一项以权威证据为基础的研究,以确定目前的大气含氧水平和相关后果,这与人类乃至所有物种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4、《财经》环保公益项目拉开序幕

来源:财经网  08-21  

20位致力于家乡环境保护的民间环保人物应《财经》邀请来到北京进行环保之旅,体验绿色奥运

    【《财经网》综合报道】他们是这样一些人——有的多年来坚持在滇西发动村民从事环保项目;有的设立环保热线、聚集志愿者讨论和传播环保理念;有的引进先进植草技术、为恢复草原生态做出努力;有的组织自己的学生开展各类环保活动……今天,20名多年来默默无闻、坚持以自己一点一滴的行为致力于家乡环境保护的民间环保人物应《财经》邀请,来到北京进行环保之旅,体验绿色奥运,并和资深环保人士和专业环保组织进行交流。  

  2008年5月,《财经》启动“环保人物看奥运”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支持。经过《财经网》用户、《财经》读者的热心推荐,由环保组织、环保专家和《财经》环保编辑组成的专家评审团,从数百名候选人中评选出20名值得尊敬的民间环保人物。

  “环保人物看奥运”活动的举办,标志着《财经》“绿色改变”环保公益项目正式拉开序幕。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淡水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首要议程之一。一直以关注民生、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的《财经》将持续推出系列环保公益项目,旨在以一份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参与和见证中国社会、商业的绿色改变,传播中国的环保意识和最佳实践,让更多的人士关注、参与环保,推动中国环保事业健康发展。

  民间环保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民间环保如何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以获得更好效果?如何借助媒体和网络等媒介,进一步宣传环保理念?如何让自己的行动更加理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如何赢得更大范围民众的支持?为此,《财经》举办了主题为“民间环保如何进行到底?”的环保沙龙,邀请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项目主任何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主任王灿发,自然之友易懿敏,《财经》杂志环保编辑王以超,《光明日报》科技部记者冯永锋等资深环保人士和民间环保人物面对面,分享、交流环保故事,共同探讨民间环保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财经》自诞生之日起,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期望以一份有高度责任感的媒体力量推动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早在十年前,《财经》创刊之初就推出《财经》杂志奖学金项目,期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培养出一批通晓现代经济学理论的青年新闻工作者,为推进中国经济改革尽绵薄之力。目前,已有百位中国优秀新闻从业者从该项目毕业,日渐成为中国财经报道领域的中坚,为迅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而《财经》杂志奖学金项目也成为中国财经新闻界最受尊敬、最有影响力的培训项目之一。■

5、新华网:全球涉水问题现状

来源:新华网2008年8月20日

新华网北京8月20日电 本月18日至23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水周”论坛使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全球涉水问题。国际组织和机构近来发布的材料均显示,水资源过度使用、水污染和浪费等使人类面临的水危机不断加剧。

一、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多少?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

二、有多少疾病与水有关?

斯德哥尔摩国际水研究所在本次“世界水周”论坛上发布报告说,厕所和卫生设施欠缺危及全球大约26亿人的健康,而全球目前约有五分之一的人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88%的疾病可归咎于不安全的用水以及缺乏相关卫生设施。

三、有多少自然灾害与水有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年3月的一份报告指出,90%的自然灾害与水有关。许多自然灾害都是土地使用不当导致水土流失等造成的恶果。不少国际组织指出,水资源萎缩会引发各类恶劣自然反应。

四、农业灌溉在人类用水中占多少比重?

联合国资料显示,农业灌溉占当前全球淡水使用量的70%以上。到2030年,全球粮食需求预计将比现在提高55%,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灌溉用水,农业用水供需矛盾将更加紧张。

五、水资源利用状况如何?

联合国报告显示,全球水资源浪费严重,世界许多地方因管道泄漏等原因,有多达30%至40%甚至更多的水被白白浪费。

六、全球城市用水状况如何?

联合国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城市用水已越来越紧张:2007年,全球一半人口居住在城镇。到2030年,城镇人口比例会增加到近三分之二,从而造成城市用水需求激增。

6、奥运期间空气质量良好 北京拟征机动车排污费

来源:《新京报》2008年08月21日

  本报讯 (记者 马力) 市环保局昨天发布消息,奥运会后北京将筛选一批重污染企业限期治理,治理后仍不能达标的企业将关停。同时,将深入研究机动车排污费征收政策。

  近日,赵凤桐副市长听取了奥运空气质量和环保工作的汇报。他指出,8月7日至9日,市环保局启动空气质量保障监管应急预案成效显著,奥运会开始后,北京的空气质量一直保持良好。

  据介绍,8月7日至9日上午,北京持续高温高湿,7日的预测显示,奥运会开幕的8日,空气质量介乎达标与不达标之间。为此,市环保局当晚召开紧急会议,连夜启动空气质量保障监管应急预案,包括增加暂停多家污染企业和污染工序,增加减排力度。同时,环境保护部还紧急协调天津、河北启动应急预案。在这些应急措施启动后,8日北京的空气质量最终达标。

  赵凤桐还表示,从预报情况来看,近期及奥运会闭幕式期间,北京空气质量总体状况良好。

  据介绍,此次会议还研究了当前及奥运会后的重点环保工作。奥运会后北京还将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加大治理力度,深入研究机动车排污费征收政策。

同时,奥运会后北京将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筛选一批污染较重的企业进行限期治理,对经过治理仍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将采取关停措施。

7、太湖流域上下游补偿机制启动 三城市间金钱兑付

来源:新华日报2008-08-21

    记者昨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江苏省去年下半年在太湖流域率先推出的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办法已悄然启动,上下游试点城市之间进行了金钱兑付。

    去年11月19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江苏省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办法》,省环保厅会同省水利厅和南京、无锡、常州、镇江4市人民政府设置并公布具体考核断面,先期选择了胥河、丹金溧漕河、通济河、南溪河、武宜运河、陈东港等河流开展试点。按照办法规定,如果交界断面水质超标,将依照化学需氧量每吨1.5万元、氨氮每吨10万元、总磷每吨10万元的标准,上游地区政府按这3种主要污染物超标浓度,支付给下游地区环境资源补偿资金。在流域的上下游之间,形成“谁污染、谁付费补偿”机制。

    无锡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经过一段时期的数据采集之后,太湖流域上下游补偿办法在今年第三季度开始实质性的赔付工作。据介绍,通过省水文局监测,南京、常州、无锡三个试点城市之间的交界断面有所超标,因而必须掏出“真金白银”对下游城市予以补偿。记者了解到,南京补常州1.8万元,常州补无锡18万元,补偿资金直接上缴省级财政。记者发现,无锡市此次补了省财政4.5万元。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无锡在市域范围内也引入了赔付机制,先期在京杭运河无锡段等3条河流进行试点。预计经过3个月的“空转期”将正式启动。但无锡有关环保人士补充说,推行这个办法,不能不考虑到太湖流域特殊的“反水”现象,即下游的水有时候反向上游流动。尤其在长江枯水期,反向流动的河流大约占了三分之一,这给上下游的水文界定带来了不小的复杂因素。该负责人建议,在太湖流域推行上下游补偿办法,必须要把这个特殊的水文现象考虑进去。 (燕志华 祖 豪)

8、北京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体系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8年08月21日

支持符合首都特色的节能减排产业和技术

  本报讯 为进一步加大北京市金融机构对实施《北京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环保局、银监会北京监管局4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绿色信贷”建设支持首都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绿色信贷”调节作用,加大金融支持首都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对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企业审慎发放贷款,甚至停止贷款。提高对节能减排企业及项目贷款的审办效率,尝试建立“绿色信贷”评估机制和交流反馈机制,按照融资项目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程度大小给予不同的信贷支持。

  “意见”要求,要充分发挥首都金融业的区位优势,构建符合首都特色的“绿色信贷”机制。发挥政策性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切实支持符合首都特色的节能减排产业和技术,大力挖掘具有商业可持续性的节能减排项目。深入调研和总结节能减排的信贷需求,加强“绿色信贷”管理模式及产品创新。借鉴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先进经验,积极创新和推广节能减排信贷管理模式,研发适合节能减排的信贷产品,加强“绿色信贷”的利率定价机制建设。

“意见”强调,要加快建立并完善“绿色信贷”信息体系,逐步将北京市节能环保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搭建有“绿色信贷”需求的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对接平台,健全“绿色信贷”的担保体系等措施,为“绿色信贷”政策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环境。来源:中国环境报第1版 作者:李辉

9、新华网:700万尾鱼苗放流松花江

来源:新华网2008年8月21日

新华网哈尔滨8月21日电(记者 王建威)记者从黑龙江省渔业协会获悉,为保护松花江生态环境,逐步恢复松花江水域渔业资源,黑龙江省渔业协会近日组织省内水产养殖龙头企业,在松花江肇东段成功增殖放流700万尾鱼苗。

黑龙江省渔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彦生说,本次放流鱼类为黑龙江野鲤原种,放流的亲体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专家选育鉴定,在松花江放流数量为700万尾。这次放流活动对恢复松花江水域渔业资源,还原松花江自然生态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松花江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全流域鱼类品种有79种,松花江特产的五种名贵鱼种更是闻名于世。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水利建设、自然干旱、过度捕捞等原因,松花江水域遭到破坏,渔业资源出现严重衰退,鱼类品种不足40种,直接影响了渔业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由于松花江的渔业资源已严重衰退,单靠鱼类自然繁殖很难使松花江的渔业资源得到快速恢复。近年来,黑龙江省各级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水产科研机构,采取建立常年禁渔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人工增殖放流等措施,修复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优化鱼类区系组成,丰富水生生物多样性。

张彦生说,松花江污染治理工程和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使松花江中上游水质提高,水量丰盈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渔业增殖。协会将推广这次组织企业家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放流模式,以促进黑龙江、松花江、嫩江等流域水域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

此次放流黑龙江野鲤苗种由肇东市东发渔业有限公司提供,这家企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松花江渔业资源的恢复工作。2006年曾向松花江、黑龙江放流鱼苗600万尾;2007年向松花江放流鱼苗1000万尾;此次除在松花江放流700万尾鱼苗外,还在黑龙江放流150万尾。

10、乌鲁木齐市投资700万处理垃圾渗滤液

来源:天山网2008年08月21日

    亚心网讯(记者朱宏昌报道)8月19日,记者从乌鲁木齐市大浦沟固体废物垃圾处理场了解到,乌鲁木齐市投资700余万元建造的乌鲁木齐市大浦沟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场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计划将于今年10月竣工投产。该项目是乌鲁木齐市2007年城市基础设施维护建设项目之一。

    据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该垃圾处理场没有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时,垃圾渗滤液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该项目建成后,将从根本上消除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据了解,该技术每天处理垃圾能力可达100吨,处理标准达到国家污水处理二级排放标准,处理后的水还可用于城区周边绿化和环卫车辆清洗。

11、黄河干流重要省界河段将建6个水质监测站

来源:河南日报2008年8月21日 

记者8月20日从黄河水利委员会获悉,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将在黄河干流重要省界河段建设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以加强对黄河水质的实时监测。

据悉,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近日赴黄河小浪底、三门峡、宁蒙河段对黄河省界水质自动监测站选址与建设情况进行了详尽调研。此次水量调度管理系统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选择的6个站点包括:下河沿、乌素图、万家寨、龙门、小浪底、高村,初步涵盖了黄河干流重要省界河段,同时也是省界水质管理的重要污染控制站。

据了解,这些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重要省界河段的实时水质监测,将为黄河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水资源统一调度提供重要的科学决策依据。

12、污水横流废气呛人 淮南两家问题加工厂被查处(图)

来源:中安在线 2008-08-21

  阴天漏雨的低矮平房,烂泥洼路、污水横流的村庄,冒着青烟、浑浊不堪的空气……这是记者在上湖村和苗林西村交界处看到的。

  家家都有一口很深的井

  沿着优山美地小区的东围墙往北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家塑料颗粒加工厂,隔着一条小路西边还有一家复合肥厂。沿着这条小路,向东大约走50米,有一个水沟,水体呈深蓝色,中间是乳白色浓液体,塑料颗粒加工厂的污水不停地在往水沟排泄,水沟流向的北边就是一片菜地。记者走访附近几户村民,询问平时如何取水。村民告诉记者他们每家每户都有自己打的深井,基本上在100米左右,每天靠井水吃饭、洗漱、种菜,污水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生活。

  苗林西村的赵大妈说:“我们这一直都没通上自来水,每家都靠井水维持生活,这里的井水碱特别大,炊具每天都要用铁刷子清洗,如果两三天不洗,炊具就只能装原来一半的水!”由于污水对当地的土地、水源等造成了污染,附近的居民只能依靠井水和池塘里的水维生,地里种的蔬菜瓜果也只能自产自销,当记者询问为何不拉到菜市场卖时,居民无奈地摇摇头,“用污染的水种出的菜,你敢买吗?”

  夏天刮南风,家里住不了人

  复合肥厂附近的居民说,如果刮北风还好,刮了南风,整个屋里就不能住人,臭死了!据记者调查,优山美地东区的一些住户也对近在咫尺的复合肥厂心有余悸,担心自己的生活会由此被打乱。该复合肥厂前身是一家国营企业,后来转由私人承包。无独有偶,在南边的山脚下并存着多家养猪场,平时养猪场喜欢就地焚烧垃圾,加上猪的粪便,每到夏天,臭味阵阵传来,害苦了周边的群众。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不时会看见拉泔水的农用三轮车路过。当地群众说,养猪场很早就存在了,有10来年了,而且规模、数量一直在增加,因为味道难闻,村民几次三番找村办公室负责人出面解决,但是都无功而返。记者站在苗林西村办公室的楼道上,还能依稀看到远处的烟囱上冒着青烟。如今正值夏季,一刮风就可想而知了,泔水的馊味,猪粪便的骚臭,加上污水的气味会是怎样的空气环境!

  多年无人问津,村民无可奈何

  上湖村和苗林西村正是以污水沟为界,以西是上湖村。从村民口中得知,造纸厂和塑料加工厂、复合肥厂以及山脚下的养猪场都是属于上湖村的地界,苗林西村的居民多次出面找村办公室工作人员出面协调,解决当地严重的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状况,但是均无结果。记者走访了苗林西村办公室,在副主任室里,工作人员解释说,他们也曾找上湖村相关人员协调过此事,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谈妥,他们也希望有关部门过问,但当记者问及为何不找环保部门出面时,该工作人员支吾不语。

  从苗林西村办公室到与上湖村分界水沟这段路上,不时也传来阵阵臭味,路边随处可见倾倒的垃圾,坑洼不平的道路上汽车小心翼翼的行驶着。苗林西村的居民抱怨说,村办公室的人从去年就说要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条件,但是至今也没有结果,大家都这么挨着过。

  有关部门:立即查处,决不手软

  记者就苗林西村长期存在的污染问题走访了市环保局,市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雅军表示:立即安排精干力量前去查处!

  市环境监察支队监察一室的同志首先对违法生产的复合肥厂进行查处,并当场进行实地检查,对当事人进行询问,制作询问笔录,环监支队的同志要求该企业停止一切违法生产,如果其继续生产,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取缔。随后,环监支队的同志又对另一家塑料颗粒加工厂进行查处。接群众举报,该生产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状况,危害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该企业未办理任何环保手续,属于非法生产,且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对当地的空气也有污染。一方面环监支队的同志对该企业当事人进行耐心的批评教育,并指出其违法生产的现状;另一方面对企业作出了处理意见;停止一切生产,补齐市环保局出具的“环境评价”手续,待环保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生产。

  市环保局的同志告诫广大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办齐相关环保手续,禁止“先上车,后补票”的现象出现。同时,记者也希望有关部门对苗林西村的养猪场尽早清理整改。

图一为复合肥厂用于生产的烟囱。

图二为塑料颗粒加工厂将加工废水直接排到水沟内。

图三为塑料颗粒加工厂用于生产的机器。

图四为环保局监察一室同志调查取证。

13、八月绿色记者沙龙内容

 

时间:2008年8月14日下午2点

地点:中国青年报记者之家10层会议室

主办:绿家园志愿者 中青报绿岛

主持人:汪永晨

汪永晨:

    最近我们有八家民间组织评出了今年的绿色银行,希望记者们关注这件事情,因为从贷款这方面就能体现出我们对环保的重视,应该也是我们民间组织推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而且潘岳在去年就开始绿色金融的几个方面,绿色信贷、绿色银行、绿色股票、绿色证券、绿色保险,几个方面一直在大力的推这件事情。我们今年的民间组织做的这件事情,好象很多人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特意请来了参与绿色银行运动,保护中国环境的郭沛源,郭沛源还是大学生的时候,我就认识他,他就参加环保活动,现在他已经有了一家公司,当这家公司的老总,他会从几个角度给我们讲。另外,本来我们今天的第二个内容是杨勇来讲,他从美国一回来就给我打电话,兴奋不已,他看到了很多、了解了很多美国在保护江河上面是怎么做的,但是他从美国回来以后,那边的气候也好,或者说空气也好,和这边可能有点不同,所以他一回来就生病,去了一趟三峡,回来以后提前出院,挣扎着出了医院了,但是最后还是不行,又回医院了。我和冯永锋最近去了一趟三江源,我觉得三江源给我们的震撼可以说真的是没想到,一会儿我们第二轮就由冯永锋主讲,配合我的照片,他带了一个摄影师。我们会把今天的三江源是什么样子给大家看一下。

    我们先欢迎郭沛源。

郭沛源:

    在座还有几个学生,其实我也刚从学校走出来没几年,在座好几位都是我的老前辈,汪老师刚才也说了,我刚开始在清华做环保的时候,那个时候听汪老师讲了很多次,那个时候也曾经来过这个记者沙龙做听众,所以今天很有幸能够有机会来跟大家做一些分享。我想这个话题可能比较新,所以对于我来说可能也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有些地方不见得我的观点就是对的。

    本科的时候我在清华念环境工程,之所以认识汪老师,是因为在学校里面也不安分,搞了一些学生环保活动,搞了一些绿色协会,搞了几年,我觉得环境问题不是一个技术问题,也就是说,我在学校里面学很多空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光是技术能够解决的话,可能全世界的问题都解决了。那个时候我觉得可能不单单是个技术问题,NGO我觉得是有可作为的地方,但是我感觉在中国,NGO可能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才有真正的公众的意识,在这样一个阶段,我当时就在想可能经济的手段、管理的手段会有一定的作用,它不见得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体制、管理、经济手段,可能在这样一个转型期会更重要。所以我就换了一个专业,到了公共管理学院。当时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只是朦朦胧胧觉得应该做一个环境保护,或者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经济之间交叉的领域。我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环境保护和贸易之间的问题,当时还有机会能到WTO去了一趟,做了几个月的实习,也觉得这个话题很有意思,一直到现在,其实这个话题在中国还是没有很好的被挖掘起来,这个话题其实是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的。后来我自己找到了一个更有价值或者是更有兴趣的地方,叫绿色银行,我最后做的博士论文,就是金融机构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这就是为什么开始做这个绿色银行话题。这是一个背景。

    03年开始做这个研究,06年写完博士论文,写完以后发现失业了,自己就创造就业岗位,就搞了一个小公司。我这个公司叫商道纵横,我们有一个网站,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主要做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咨询。至于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我这里就不说了。

    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要是这么几个问题,一个是银行业在环保当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和角色。他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怎么样。第二是国内这些银行在环境方面有没有相应的政策,以及他们做了什么样的问题。第三,刚才汪老师介绍的我们绿色银行创新奖出台的过程。可以给大家讲讲故事,这个过程我很有幸全程参与了。最后就是结合我们大家的特点,大家可能是NGO,或者是媒体,作为这两个身份的朋友,怎么样去看绿色银行这个问题以及怎么样在中国能够推进这个事情的发展。最后我们可以有一些时间来讨论。

    银行和环境保护。

    其实银行分很多种,最简单的就是有商业银行、政策银行和投资银行,这几种业务是完全不一样的。在中国,大家都知道中国的金融正在改革的过程中,所以我们普遍的概念中讲的银行其实是商业银行,而中国的这种特定的情况,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一个业务就是存贷款的业务,商业银行最大的收入来源也是存款和贷款的差额,什么意思呢?大家坐在这里,大家都有钱要存进银行,因为不能放在家里,可能会被小偷偷了,在家里也没有利息,你会存到银行,银行拿到这些钱,再贷出去,大家存到银行,现在活期利率是3%还是4%,我不知道,贷出去可以贷到7%、8%,一百块钱贷出去一年,他就可以有四块钱的收益,一存一贷,金融业在中国以前也是一个垄断行业,我们有那么几家大型的国有银行,这些银行基本上不需要追求什么样的效率,就吃这个存贷差就可以活的很好。银行里头,在中国主要是贷款业务。在国外,现在随着中国的金融改革,银行业开始可以涉足一些投资业务,但是现在这个比重占银行业务比重可能还是不大,但是我没有具体的数据,因为我没有对这个问题做过一个很完整的分析。金融跟环境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基本上可以这么理解,首先银行自己有一个房子,他也要开灯,他也要用电,他也用水,有很多业务网点,他也要有办公的执照等等,他需要有一个企业自身的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同样会产生一些对环境有破坏的因素,比如说他可能到一个地方开了一个新的银行的支行,银行的楼都特别好看,特别漂亮,原来那些房子就要拆掉,就出现土地的占用,人口的再安置等等这些问题。还有他自己也用水,也用电,所以他也涉及到气候变化等等,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但是这只是银行内部经营,其实任何的企业在经营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只不过银行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他有很多业务网点,一般的商业银行都有很多业务网点,所以他有企业内部的环境问题。

    银行产生的最大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呢?应该是他的业务所带来的,我们刚才说了,在中国主要是信贷业务、贷款业务,投资业务相对少。我们可以主要看看贷款。大家都看到那么多工厂,造纸厂、水泥厂,这些厂通常他们是需要融资,需要贷款的,这些钱从哪里来?在中国这样一个融资结构情况下,银行我们叫间接融资,因为他不是直接找存款人的钱,他是通过银行作为一个中介,这叫间接融资,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还不是很发达,所以很多的融资渠道大部分是来自于银行贷款、银行间接融资。这种水泥厂、造纸厂就会成为银行的借款方,这些工厂就会搞生产,搞生产以后他们就会产生污染。我们过去看到的,我们刚开始做环保的时候,比如说我当时在学校里头保护水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保护空气、保护藏羚羊等等,我们看的都是这块,现在我们发现有一些环保组织已经逐步在打企业,跟企业去沟通,比如像PX这样的案件,他其实是属于企业产生了环境问题。现在公众环保大部分是在这个领域,现在有一些NGO他们开始去跟企业进行沟通,或者说批评企业,像APP这样的例子。但是现在还很少NGO会追根溯源,会去问问比如PX,PX在厦门这个,他叫翔龙集团,他自己并没有那么多钱盖这样大的工程,我看了一下大概有十多个银行组成一个银团给这个项目贷款了,我自己感觉这些银行挺冤的,按道理说他们是有国家环保局环评的批文,我看报道是这样的,只不过后来又推倒重来,按道理说银行看到这个批文是可以贷款的,只不过由于公众的反对,他这项贷款现在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激活,现在这个帐户是冻结的。其实银行是受到损害的。这个图能够说明一个银行在环境保护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他有直接的影响,有间接的影响,直接影响就是他内部经营所产生的这种能源的消耗等等。间接影响就是他通过贷款和其他的投资业务,由借款方或者他的商业合作伙伴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我们可以想象哪一个问题会更大,肯定是借款给造纸厂、水泥厂产生的环境污染会更大。所以这个是银行在环境保护当中的作用。我可以给大家看一段视频。这是我昨天在U—tube上面下载下来的,蛮有意思,可以看看国外的这些NGO在做什么。我待会儿再跟大家解释一下。

    这些人组织在花旗银行门口游行,他们组织人把煤放在花旗银行门口。这些其实是志愿者,把煤从车上铲出来,放到地上。这些人是模拟被这些项目毒死了,或者被污染了的环境给毒死了。这个片子我看到片头上写的是在华盛顿拍的,是2007年11月拍的,一年前。这个人是组织者。大家都举着示威的牌子。美国人还是很有意思的,他们说的话都很大,说我们做这个事情不单单是在改变美国,而是改变美国以外的全世界。他们找了很多人。

这个说明什么问题呢?后来我查了一下是什么事儿,因为我一开始看这个视频的时候不太清楚背景,因为我知道他那个组织叫RAN,热带雨林行动网络,他们在金融方面其实是做的蛮厉害的,他们通常都是以攻击为主,攻击性比较强。从他们的网站上可以看出来,他专门有一个网站叫Global  Finance。在这个LOGO里面你就可以知道他们为什么跟花旗干上了,告诉美洲银行和花旗银行煤已经用完了,不要再用了,他们在网页上面做了一个请愿信,每个人可以在上面填一个E—mail,然后发过去。在这个网页上面,他们写了花旗集团都干了什么事情,都写在上面了。这两个LOGO,大家可能都很熟悉这是花旗集团的LOGO,被他们改成这个样子了,加了一团迷雾,说他们用的是煤炭,是火力发电。这是美洲银行,可能大家不太熟悉,本来它的LOGO是没有这个石头的,他们在他们的LOGO中间加了一块石头还是一摊煤,看不清楚是什么东西。

    我刚才说了银行在整个环境可持续发展当中的角色,在国际上已经开始有一些NGO不单单在跟企业谈,而且跟银行谈,因为企业的钱是从银行来的。我们跟银行去说的话,银行通常觉得我们是在威胁他,本来这个项目我很挣钱的,结果因为你来搞我,搞的我做不了这个生意,我很郁闷,但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只是风险的一个方面,他其实还会给银行带来真正的损失。下面这个图,我估计大家会很有兴趣,因为这是在中国发生的,这是我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做的一个图,但是当时我找不到很充分的数据,这个图说明什么呢?大家都知道,90年代的时候,汪老师很清楚关闭15小零点行动,搞了几次我不知道,但是这里头是1997年的那一次,我不记得具体的数字,反正是1997年的12月31号,是淮河的吧,零点行动,关闭了很多小造纸厂、小煤厂,15小,那些乡镇企业。其实乡镇企业在我读中学的时候,在80年代后期,90年代中,我们把乡镇企业说的很好,很伟大,这是创造了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很重要的力量,当时至少我们的教科书上是这么跟我们说的。一直到90年代中,乡镇企业还是农业银行和信用社贷款的重要对象,他们的钱肯定要贷出去,他的钱放在中央银行是没有用的,或者说这个利是很小的,他必须贷出去。乡镇企业,当时90年代初的时候国家的政策那么支持,当然贷给他,他肯定有能力还,大家都知道乡镇企业的生命力是很顽强的。但是银行再贷款的时候,他并没有想到环保局会搞了一个15行动,会搞一个零点行动,也没有人通知他们赶紧把钱收回来,企业关掉以后,人家借了你钱,你还能要回来吗,工厂都找不着了,你还能怎么要回来呢。所以这个我推断,因为没有真正的数据做分析,我推断当时的农业银行和农村合作信用社其实是亏了不少钱的。我当时做博士论文的时候,我找不到很详细的数据,我只能找到几个数据,就是当年信息整改的项目,还有当时关停并转的企业的个数,以及乡镇企业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但是我找不到不良贷款的数字,因为这些数字以前是不公开的,而且好象都保护的像国家机密一样的,这是我自己做的研究,根本就找不到这样的数据。从这个图我们还是可以看出来,在1997年底的时候,由于关停了大量的工厂,这个数量一下子飙升了很多,关停和整改的数量飙升了很多。我们可以看到乡镇企业他们贷款占整个全中国贷款的总额,从70年代一直往上走,到80年代中期开始有一个平稳的过程,一直到1996年这个时候还有一个很快的上涨,估计是当时做经济政策的部门还在不断的去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人民银行还专门发了一个文,要求银行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现在都没有乡镇企业这个提法了,现在都叫中小企业了,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可以看到在这个零点行动以后,他们贷款额急剧下降。我们可以想见,因为有的贷款是贷款几年才还的,这些钱可能都没了,都不知道去哪里了,其实是很大的一块不良贷款的来源。大家如果有渠道去拿到这些数据的话,不妨做一下分析,反正我是搞不到。所以只能这么去看。

    整个淮河贷款损失是14个亿,这14个亿是为环境牺牲了。如果没有搞这个零点行动的话,可能那些企业还能还款给银行,如果环保局之前通知一下这些银行,他肯定立马就去收款,如果他们立马收款的话,这些企业你们不去查,他也会倒掉,他资金链一断也就没戏了。如果我把刚才热带雨林网络去花旗银行示威这个案例告诉那些做银行的人的话,他肯定很瞧不起我,觉得我是在找他们麻烦,但如果我跟他们讲这个案例的话,他们肯定会很重视,因为这也是他们风险管控的部分,在银行风险管控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又出来一个教育员就把银行搞倒了。

    国际上的银行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些问题,所以我们才会有这些很专业的东西,今天不可能讲的特别多,所以我只是点一下在国际上这些银行都在做一些什么工作。大家现在在互联网上看到的,包括IOC现在一直都在推动和倡导的,就是这个Equator  Principles,现在国家环保局正在翻译那些东西,不知道翻译的怎么样了。像刚才所说的,花旗银行、汇丰这些国际银行受到NGO的压力越来越大,怎么办?我们坐下来谈。最后和IFC,就是国际金融公司,应该是世界银行下属的一个主要是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私营部门的发展的金融机构。他其实也像个银行,也像是个投资机构,都有这样的性质。他们在2001年还是2002年就坐下来谈了,说我们做一个原则,列了一二三四,大家去签了。其实一开始的时候银行不多,好象只有几家,到03年做了改版,改版以后就发布说我们有十家银行,十家国际上的大银行参加这个原则,这个原则主要针对的是国际上大的项目融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融资,如果你这个银行加入了赤道原则的话,你对国际上项目投资贷款1000万的话,你就需要通过这个原则的程序。这个程序也分很多细节,比如说他把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项目分成ABC三类,分别是重污染的,或者说叫重大环境影响,轻度环境影响,很小环境影响,不同的行业会进行不同的审核。还包括信息披露,NGO或者是公众参与的程度,都在这上面有体现。中国的公司开始在探讨这个话题,我后面会做一些介绍。

    其实早于这个之前,我们还有联合国的,这个其实更老牌,这个比这个更老牌,而且这个网站有很多新闻稿,而且有同意加入赤道原则的那些银行的链接,大家要看大量的学术资料和研究报告的话,我建议大家看这个UNEP   Finance  Initlative,金融业参与可持续发展,怎么参与呢,就搞了一个银行业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自律生命,类似于这样的。这应该是1992年。后来这个声明又加入了保险业,又推出了一个保险业参加可持续发展的自律声明,那个时候他们每年都会搞一个全球圆桌会议,越搞越大,后来把保险、银行都统称叫Finance,他们最后就成立了这样一个东西。事实上他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众多银行一起成立的一个联合的机构,他并不能说是联合国下属,他是一个联合机构,他有自己的组织架构,他们定期就会更换他们的主席,这个主席通常都是他们会员单位里面的副行长,或者这个银行里头管可持续发展或者社会责任方面的主管。这上面有大量的文献,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中国也有三家银行加入了。

    这个ASrIA是香港的,它的全程叫亚洲可持续发展投资协会,他也是一个会员制组织,他有大量的投资机构,包括银行在内,主要在亚洲地区范围活动,办公室设在香港。也有一些不错的资料,可以去查。

    这是最近的,PRI,这是联合国搞的。大家可能听过联合国全球契约这个东西,这个PRI比全球契约要晚,但是是全球契约和纽约证交所一起搞的,PRI就是责任投资原则。它的范畴就更大了,不仅仅是银行了。

    这边两个和这边四个是不同的类别,如果说这几个是官办的话,这两个就是草根的了,International  River,大家都清楚,Bank  Track这个网站上也有一些信息,最近也翻译过来中文了,大家可以去查一下,就是在国际上应对挑战的一些组织。

    我再给大家看一个视频,是澳大利亚的一家银行,这是他们的一个广告。大家看这句话,他是说在2003年十个世界上最大的银行签署了赤道原则,同意在放贷的时候跟环境或者跟社区进行沟通。只有一个澳大利亚的银行参与进来了,这个银行就是这家,叫“澳大利亚第一银行”,他们已经把这个东西变成了他们的品牌了。这个银行现在在中国还没有业务,只有一个代表,那个代表给我们讲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一些东西,我们觉得这些银行确实做的还蛮不错的,它的中文应该叫“西太平洋银行”。

现在我们再看看花旗集团。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到有NGO在他们门口示威,但是我在05年查他们年报的时候,其实他们在他们的报告上面也已经提到了他们在环境方面做的很多工作,客观说,我自己感觉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在环境保护,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是投入了大量精力的,在国际的众多银行当中。我们可以看看这个例子。这是他们怎么样通过银行内部的管理来加强银行的环境管理。至少我们可以看到有几个工作组是涉及到环境事务的,比如公共事务委员会和环境与社会政策评估委员会,还有一个环境事务工作组。具体执行的时候,他们有ESRM,环境、社会风险管理的一个主管,有这些主管来做管理,有独立信贷和国际项目融资,个人银行,包括他们在采购的时候,他们买东西的时候,买个桌子,买个电脑他们也要进行审核,因为在美国,在欧洲NGO是无孔不入,看到哪一个弱点他们就会揪出来,客观的说还是比较完善的。

    我们再看国内的银行,这并不能代表全貌,这是今年年初的时候,美国的一个机构,叫CERES,这个组织在绿色银行方面也是做了相当多的工作。他们今年年初的时候对全球的综合性的银行做了一个评估,这个评估是什么呢?看看这个银行有没有重视气候变化,有没有在业务里头考虑气候变化和温室效应这些问题。最后的排名,我们可以看到汇丰是排到地区,花旗也不弱,排到第六,看看中国的银行在哪里?找到了没?ICBC工商银行,还有中国银行,分别名列倒数第二和倒数第一。当时国内没有报道。让我想起另外一件事情,两年前财富杂志自己在国际上公布了一个排名,就把中国的三家公司排在最后,其中国家电网是垫底,当时这个事情发出来一个月两个月之后国内的媒体开始报道,当时国家电网很紧张,做了一些正面舆论宣传。

    我自己个人的观点是,我不能根据这个来判断中国的银行就是那么弱,我相信他比4分和8分是要强的,但是这些调查机构根本很难找到渠道和中国的银行进行沟通,根本就拿不到那些可获得的信息,他只能从他们公开的年报上看,年报上写的都是投资者爱看的东西,根本不会涉及到这些东西。如果去翻看他们的报告,可能分数会比这个要高,不至于排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但是我个人观点,这两个银行在国际上排名肯定排不到哪儿去。这是大环境造成的,在中国没有这么多NGO,NGO的焦点还在APP这样的工程当中,没有看到APP后面躲着的银行,他还没有足够的压力做这件事情。这个排名我觉得很说明现在国内的情况。

    去年美国地球之友发布了一个报告,写的是中国的这些银行的环境政策。根据他们的分析,只有两家银行有环境政策,一个是进出口银行,一个是国家开发银行。据我自己的了解,国家开发银行的环境政策,我在他们网站上找不到,进出口银行的环境政策大概也就是被逼出来的,这个故事可能在座有些朋友也知道是怎么被逼出来的,反正我自己的感觉是被逼出来的,只有三页纸,前面一页半是写中国政府的环境政策,跟银行没有关系,后面一页半写的是贷前、贷中、贷后的政策,大话比较多。应该说离真正的执行可能还有差异。

    最近我们也看到国内有很多银行已经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些银行可能在写这个报告的时候脑袋里面没有绿色银行的概念,这里面大概只有工商银行是很明确有一章写绿色银行,其他很少会提到绿色银行,会涉及到一点,但是至少因为国内企业社会责任讲的很多,所以他们也开始发报告了。这四份报告并不全,这一份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他们是国内最早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银行,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是他们第三份报告。这个其实不太准确,这其实是平安集团的一个企业公民报告,他叫可持续的增长,平安集团因为最近他们拿到银行的牌照,所以他们也有银行的业务,在深圳有平安银行。这个是中国建设银行,这个是中国工商银行,除此之外还有中国招商银行也写了。里面讲了一些银行在环境方面的活动,无非是两类,一类是他们怎么评估他们贷款当中的环境业务风险,或者说怎么支持绿色信贷的政策。第二类是他们花钱去支持一些环保活动。我们今天讨论的可能还是集中在第一类。

    这是国内的政府部门在过去这些年当中发布的一些关于绿色银行的政策。前面两个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1995年。我记得当时关闭15小之后,人民银行好象还真发了一个什么通知,就是要求银行开始要注意环境风险了。但是当时根本就不会有人管。中国的银行面临的问题太多太多了当时,所以环境问题是个问题,但是不会有很多人去重视。现在的环境可能不太一样了,尤其是环保部确实比较积极去推进这个事情,在2006年、2007年这两年推的比较快。所以他们最重要的一个政策应该是这个,关于落实环境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这是被民间所称为的“绿色信贷”的文件,是环保部跟人民银行、银监会一起推的。自从推了这个东西以后,就开始很多的银行在讲绿色信贷了。甭管他是真的做了还是没有做,反正他在讲,然后有一些银行开始讲赤道原则。这些银行主要是工商银行,你只要输工商银行绿色信贷可以搜索出来一大堆资料,我觉得你输任何一个银行加绿色信贷都可以找到一大堆资料,因为这是国家发文的,国家发文以后银行就紧张了,至少你面子上、文字上要做出来。

现在再说一下绿色银行创新奖。这是我们八家NGO一起来推动的一个奖项。绿色流域大家应该了解吧,是于小刚老师,做环保的,于老师是比较早关注绿色银行的一个环保人士,所以他曾经办过两次,跟国际河流网络办过两次绿色银行和绿色信贷的培训,有一次他们请我去参加了一下,认识了。今年5月份他找我说经济观察报有一个中国最佳银行的评选,说能不能一起去谈一谈,后来就去谈了,谈了以后我觉得这个事情很好,因为从我自己的理解来看,如果没有NGO这方面的推动,这个事情很难办。我对这个事情是非常支持的,也是和我自己的兴趣非常吻合,所以就搞了这么一件事儿。但是这个过程还是蛮复杂的,也不容易。包括这个名字,原来其实是叫“最佳绿色银行”的。后来大家觉得中国可能现在还谈不上“最佳绿色银行”,这个头衔可能太大了,这个光环太耀眼了,我们还是低调一点,所以叫“绿色银行创新奖”,鼓励说你这个银行做了不少创新的工作,但是可能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叫创新奖。其实最有可能获得这个奖项的有两家银行,一个是工商银行,一个是兴业银行。这两家银行各有各的特点,工商银行确实在绿色信贷方面非常积极,至于为什么那么积极我也搞不清楚,反正就是很积极,网站上有很多都是关于他们绿色信贷这方面的。兴业银行应该说是IFC帮他们一把,因为兴业银行是个小银行,原来就是个福建那边的当地银行,逐步变成一个全国性的银行。他跟法国兴业银行一点关系都没有,他的婆家是福建省财政厅,他跟兴业证券也没有关系,兴业证券今年年初的时候推了一个社会责任基金,我一度认为兴业基金和兴业银行有关系,后来发现他们只是有共同的婆家,就是福建省财政厅出钱的,都叫兴业,但是兴业银行和兴业证券是没有关系的。但是IFC有持股,IFC现在还在跟他们做能效贷款这方面的合作。他们跟IFC能效贷款合作,去年拿了英国金融时报可持续发展的交易奖,交易奖第一名是德意志银行,第二名就是他。所以我觉得还是很有创新的价值的,最后就把这个奖颁给了兴业银行,当然我们是有一系列的评分体系,不是瞎掰出来的。我们NGO最近这些年开始做这种评审和评估,或者说跟企业打交道的时候也变得越来越专业,也开始把一些专业的东西融入进去。如果说只是大家公选出来一个,可能还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证据来说明我们是怎么来评的。当时我们就拿出一个评估框架。

其实这个评估框架就是我一开始讲的那个,就是一个银行他有内部的环境问题,有外部的环境问题,所以分为两部分,内部的环境管理和业务管理。业务管理就是他外部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因为他外部的环境问题比内部的环境问题多很多,而且重要很多,所以他占的比重更大,他有两个部分,一个就是风险评估,另外一个就是新业务的开发。因为环境问题其实对他来说是很好的,也会带来一些新的机遇,比如说二氧化碳,由于京都议定书的出现,我们有CDM,清洁生产机制,一些融资的安排可以通过设置新的安排拓展一些新的业务。兴业银行比如贷款给一个酒店,这个酒店可以用这个贷款做整个建筑能效的改进,改进完了以后,他们得到收益以后,再把这个钱还过去,IFC可以承担一些风险,这个属于新业务开发。首先我们要看他有没有这样的政策,说白了就是他有没有这样的眼光看到这些问题,还是人家告诉他这样做他就这么做,这个不一样的,要看他有没有这样的政策组织和战略。另外,他们有没有真正可落实、可操作的管理模式,最后有没有绩效评估,这些信息是不是可以公开。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框架的纬度。这是国内银行的情况。

    最后还有两个片子。其实是在跟大家进行讨论前抛出两个问题来,这两个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第一个问题,绿色银行这个东西是偶然现象还是必然的趋势。应该说我接触环保其实时间也不长,跟汪老师比起来差远了,但是我自己理解是这样,比如说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不会听到有什么生态设计,97年、98年在国内哪有讲生态设计的,都是讲大家去种树,汪老师带我们去壶口和赤峰种树。到90年代后期到2000年左右,我们开始看到有人倡导绿色消费,说我们水是绿色的水,吃的是绿色的,穿的是绿色的,坐的车也是绿色的,叫绿色消费。而这种绿色消费最后会产生什么呢?其实同步的出来了一些LCA,生命周期评价,绿色执照,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这些概念其实也都是在2000年前后出来的,在中国是这样的。现在才会有我们的绿色银行这个提法。在中国,这个轨迹现在还只是在这个环节。或者说公众舆论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你看现在推广一下塑料袋,还有那么多人有意见,不是推广塑料袋,推广一下环保的购物袋,还有那么多人有意见。其实我们在公众舆论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这个链条并没有很结实。

    我们再去看看国外的情况,国际上的情况。至少在我自己了解的情况来看,60、70年代人家在讲公众环保,地球日什么的,就是那个时候出来的。80年代,他们也在讲生态设计,LCA这些东西是欧美80年代中后期出来的,那整个十年都在搞这些东西,因为大家有这种意识,所以有这样的需求,有这样的消费需求,所以经济结构就会产生这样的变化。所以你生产这些产品就需要满足这些人的需要。9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价值理念,或者说这种压力传递到金融机构,传递到银行,原因就在于如果我是一个生产电脑的公司,以前没有什么NGO找我麻烦,像绿色和平那样还给我排个名,说我这里有阻燃剂,现在有很多NGO来找我。如果这家公司不环保的话,哪天绿色和平就会打他,打他股价就会下来,作为一个投资者收益就会下降,这种压力是通过一步一步传递,传递到了金融领域。现在很明显,在90年代初期,这个压力已经出来了,所以才会有联合国和这些银行一起搞的这些活动。在国外已经走到这个圈子里了,在中国,我们确实十年的时间走了人家30年的路,但是还是在赶路,还没有到这个水平。回过头来看中国银行或者中国工商银行那两个排名其实也不为过,因为中国整个发展还没有到那个程度。我自己的观点是,我觉得这是一个趋势,包括以后大家在银行里头存钱,你可能也要看看我可以存工商银行,我可以存中国银行,我也可以存招商银行,哪个银行环保我就存哪个银行,我相信冯永锋会这样做,其他的我不敢说,如果有这个排名的话。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个东西在中国怎么做?这其实是我在博士论文里面做的分析,分析他们的权重,我对大概十个国家左右的几十个专家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的结果是什么呢?我把这些驱动因素分为社会因素、政府治理因素、公司治理因素,还有资本市场的因素,其实这些因素都会对所谓的绿色银行有很大的影响,每一个我都可以跟大家说出一段来。

    我们现在只看看我在做这个调查的时候发现权重比较大的几个选项。最大的是公众意识的提高,说白了,公众意识不提高的话,整个社会没有这样的氛围,没有这样的氛围就没有这样的压力,也没有人去买这个单。所以我银行做好做坏,没有像冯永锋这样的人存给我的话,我也没有工作激励。所以公众意识的提高还是很重要的,在中国是更加重要的。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可持续发展紧迫性,其实是个废话,如果没有那么紧迫的问题,国家也不会有政策,NGO也不会有行动,大家也不会着急,有一句话很难听,叫不见棺材不落泪。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如果很美好的话,大家也不需要来谈这个问题了。这个紧迫性很重要,但是这个紧迫性,我们没有办法,我们不能说把树都砍倒加强这个紧迫性,我们现在是在缓解这个紧迫性。还有三个因素,分别是媒体和舆论的参与,这可能是在座各位最能体现价值的地方,把这些意识宣传出去,让公众,让NGO,让企业,让投资者都知道这个理念,银行他可能也会在更短的时间内接受这样的理念。再有一个就是市场效率的问题,还有机构投资者。我想机构投资者这个例子,IFC应该是很好的例子,我知道尽管世界银行最近又受到一些批评,但是IFC在整个社会和环境方面的标准应该说还是很高的,而IFC在中国的市场又很活跃,所以我们看到凡是IFC参股的那些企业,其实他们在环境政策方面至少比同类企业要好的,因为IFC投之前是要经过这方面评估的,所以这种机构投资者的压力是有的。其实这给我们一个思路,现在像花旗、汇丰、渣打、UBS、美菱、高盛、德意志银行现在在中国都有合资公司,既然他们在本国这么做,他们在中国也应该遵守相同的操守原则,否则就是地域歧视。大家不妨去跟这些银行或者证券接触一下,说你们在国外这么做的,你们在中国能不能也这么做。这个可能相对来说要更容易一点,比我们先去找那种以前都是国企改制过来的,看起来都是大老板的样子,坐在那儿不理你的要好一点。

    这里有几个网站,我这个网址是瞎写的,因为这个域名是我们公司的域名,但是其实我这两天想做一个专题,把这些相关的资料放上去,大家可以去看。

    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IFC倪欢:

    按照公司的政策来说,我是不能够出来当成专家来讲的,在这里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信息。

    像刚才郭沛源说的,我们公司有很多这方面的政策,我们有一个环境和社会发展的标准,其实赤道原则是基于国际金融公司的这套标准来制定的,现在国家环保部也正在做这样的工作,把赤道原则里面的一些标准按照中国的一些国情和环保部的一些相关部门,看看把这个怎么引入到中国的各个行业中来,这个工作正在进行当中,对中国各个行业也会产生一些深远的影响。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我们还有一个比较大的业务,就是可持续融资这一块,现在在中国做的有影响力的,我们在中国其实业务还是蛮多的,在应对气候变化这方面,做的比较多的还是能效,就是节能减排融资项目,这个项目是2006年开始启动,我们签约的第一家银行是兴业银行,第二家是北京银行,第三家是今年6月跟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签的。我们跟他们签的是一个风险分担,我们用我们的一些资金,我们筹来的捐赠国、捐赠方的资金,作为一个风险分担。我们说的风险分担其实也是一种担保的形式,但是这种形式不是说对每一笔贷款做担保,他是对整个贷款总和做一个担保。这样的话,对这个银行来说,他就要来开发自己的能力,他怎么来开发呢?我们也给他提供大量的技术援助,我们有专门的团队给他做风险控制,业务流程的重组,因为这些银行他没有这方面的政策,对环保项目。有一些项目其实也是在“两高”行业里面,但是你越是不给他提供节能减排这种项目,他就会一直污染下去,他就会一直高污染、高排放这样运行下去,所以我们还是希望银行认识到有这样一些必要性。而且有一些这样的企业,比如水泥、余热发电项目,这种项目是非常好的项目,因为余热发电,用他自己产生的余热发电自给自足,可以节省很多向国家电网购买电的生产成本,所以银行也慢慢认识到其实这种项目不光是做给公众看,也不是说这种项目好象是简单的社会责任,他们也意识到这些项目确实能看到真金白银的利益,有了这些利益的驱使,银行能从中挣到更多的钱,更多的银行也愿意来试试。而且中国的潜力,节能减排这方面带来的财务方面的进帐其实是蛮大的,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也开始进入,包括现在也有一些租赁公司,包括一些私募基金他们也想跟我们做一些合作,但是这个可能是以后要做的一些话题。但是在这方面,这是我个人的一个观点,光是跟那些银行做这些合作好象也不是长久之计,是不是跟经管部门以后长期做一些引导,有些银行做的时候也感觉到有些政策可以做更优惠的政策,对这些银行放贷款能够有一些更优惠的补贴。比如像在深圳,深圳市政府对一些节能减排的项目,只要你贷款,他们政府是可以贴息的。这样的话,银行可以从政府那儿拿到利息,企业技术改造,如果资金链比较紧张的话,他就可以跟政府申请,政府可以帮他牵线搭桥,其实慢慢的这种效益,三方都有利,也是蛮好的。以后能不能也做一些这样的推广,让这个影响面更大一些。

冯永锋:

    中国的银行好象不太愿意给民营企业和个人创业贷款,民营企业和个人企业某种程度上也是污染大户,虽然小,但是合在一起也很大。不给他们放贷,怎么评价银行在环境方面的作为呢?

IFC倪欢: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光是中国。

冯永锋:

    如果说我们认为控制住企业贷款,就能控制住中小企业对环境的行为的话,他不给他贷款,中小企业的钱从哪里融来,本身也是一个不可控的因素。

郭沛源:

    其实绿色银行这个概念,应该说只是资本市场或者金融市场和环境保护之间的一个点,就像我刚才说的,你刚才也说了,从银行贷不了款的话他可以从其他的渠道,在国际上,整个大的范畴,大的概念叫社会责任投资,这个社会责任投资就不仅仅是银行了,他还有保险公司,还有基金公司,还有风险投资,还有私募,这些综合起来就会涉及到大大小小规模的企业,但是在中国的话,我觉得可能还得一步一步来。我做的博士论文当时不仅仅是讨论绿色银行,也有证券,也有保险,但是恰恰是银行在国内走了第一步,我觉得可能也是跟环保部的推动有关系。所以现在我觉得只能一步一步走。你做出一个好的样本,比如像兴业银行这样的,你把它推成一个不错的样本,可能更多的银行愿意跟进,保险可能也会跟进进来,其他的基金公司可能也会跟进进来。需要一个过程。

IFC倪欢:

    我曾经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我们是新闻系的学生,当地的政府请我们去看了一个推介会,去的时候都不知道他讲的是什么,去了以后才知道,其实是几家大的银行为了推自己的一些金融产品,通过当地的政府帮他找当地的企业,但是他也非常明确的说我有一整套的环境和社会发展的标准,然后一家银行一家银行的上去讲我的过程是怎样的,我有哪些标准。讲这些标准的人,有些银行派上去的人反而不是银行的工作人员,是他外雇的环保方面的顾问,完全是独立的咨询顾问。还给我们讲了非常详实的案例,比如说哪一家企业的化学品有污染了以后,导致的风险是什么,对这家企业运营的风险是什么,对银行的风险控制有哪些影响,对当地的环境有哪些影响。非常明确,这也就说明银行其实在做这些项目评估的时候,他自己掏钱请这些顾问帮他看这些项目,说明他已经把这种市场化的成本作为他自己银行产品的成本里面,他自己能够去消化,这里面让人联想到他在制定或者设计某一种金融产品的时候,他已经都考虑到这里面的外雇的环保顾问的费用,已经在他的成本里面,他已经计算进去了。这可能也是跟他们英国的金融体系,和咱们国家的金融体系不一样。他们银行放贷的利率完全是自由浮动的,我们国家毕竟在贷款利率上面都是有上限的,有一个监管,他们完全是自由经济的情况下,银行在这方面可能有更大的,引进先进人才帮他们服务,并且消化这个成本,他们可能有这个能力。我们国家现在不是说你请一个顾问这个层面就能解决的。

汪永晨:

    咱们国家也参与了赤道原则。

郭沛源:

    没有一个正式银行,现在只有兴业银行董事会通过了决议,说我们要参加这个赤道原则,但是在赤道原则的网页上面还没有他们。

汪永晨:

    中国现在在这方面除了环保部的推进,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就是说你在信贷方面应该怎么样。完全凭银行自己去做吗?

郭沛源:

    关于绿色信贷,现在这个话题在银行和环保局之间讨论得很热,因为我也不是内部人士,所以我也不知道他们内部到底怎么样,我只能从外部的角度来猜测他们到底是怎么样的。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其实都很重视这个事情,据说是高层推动的一个工作,银监会出了一个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相对比较具体一点,银行贷款要去看看ABC客户的信用,我们要推动节能减排,你首先要知道A、B、C客户的信用分别是怎么样的,有差异的给他们制定相应的贷款,现在这个问题很麻烦,因为我去年年底的时候参加过当时环保局和银监会一起办的一个关于绿色信贷的会。环保局说绿色信贷是信贷,所以银行应该唱主角,我们辅助一下。但是银行又说,绿色信贷这个事情,企业的环境绩效,我们做银行的我们只知道他们项目的投资回收期,我们只知道他的盈利能力,我们怎么知道他的环境绩效呢,这个环保局要告诉我。所以现在矛盾就在这儿,其实就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怎么去破解这个信息,把这个信息告诉大家。所以为什么马军做那个水污染地图效果那么好,我觉得长久以来中国是缺乏这种信息提供的。一旦有这种信息提供的话,哪怕是正面的、负面的,至少有人关注,如果有人用的话,有价值的话,就会有人付费,慢慢就会走好。但是目前我感觉如果他不能解决这个量化评估的问题的话,绿色信贷说到底还只能是拍脑袋。

汪永晨:

    我觉得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推进这个,现在只是凭觉悟。

郭沛源:

    据工商银行说他们内部有一个具体的一套123456的体系。具体的我也不清楚。

汪永晨:

    中国人不可能像美国人那样跑到花旗银行门前弄一个车,不可能这样。但是我们给银行造成的不良贷款,造成的伤害太多了,包括水库移民,水库现在是最大的贷款,但是水库移民得到的是最最少的利益分享。

郭沛源:

    水坝这个事情很典型。我跟于老师一起在上海参加那个颁奖,参加完颁奖,于老师特别热心,又去跟热爱家园联系了,又跟他们做了一个座谈,当时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很多做绿色的,我当时给他们出过一个馊主意,就是绿色银行这个事情怎么弄。其实在国外看,做企业没有人不怕风险的,但是做企业没有人不会冒风险的,所以关键是这个风险的程度有多高,而且风险的成本有多高,这是他们最害怕的。从国外来看,在美国之所以出现银行或者投资者开始关注环境问题,最早是因为美国有一个叫“爱渠世界”。

汪永晨:

    是一个妈妈带着他们社区的人。化学污染。

郭沛源:

    罗伯茨演的那个就是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那个片子好象叫《永不妥协》。

汪永晨:

    罗伯茨演的是一个记者,但是这个事情的主角是一个妈妈,在纽约州。当时这个地方几十年前还是十几年前盖了一个化工厂,后来搬走了,原来的地方铺的很漂亮,看不出来,但是若干年以后发现地下水污染了,得癌症的很多,这件事情引起的轰动很大,当时政府宣布那个地方是紧急状态,人民要移居。最后有人提出一个问题,谁来买单。按道理当然是那个企业买单,但是又不能说先去追诉那个企业来偿还这个钱,因为马上要处理这个事情。所以美国就出来一个超级基金法案,这对整个环境运动影响是蛮大的。它的全称很长,我不记得了,简称就叫超级基金法案,因为它的基金规模很大。基本原理就是说如果一旦出现这种事情,我先从超级基金里头拿出钱来,把这个环境恢复了,然后我再去追诉那家企业,除非他消失了,只要他还在,我就能告他,告他以后能够追诉回来这笔损失。后来又有人进一步去追诉,这个企业做了错事儿,谁让他有能力做错事儿呢,当然是银行,有人就觉得一块把银行也起诉了。所以就出现了银行承担连带责任这个问题。当时我在上海给他们出馊主意,我说你们都是律师,哪天把他们抓到一起,作为连带责任,舆论效应肯定很好,让银行知道有这个风险,如果他知道我在放贷的时候还要承担这个风险,他当然害怕上法庭,不管是声誉上也好,还是实际的赔偿也好,他都会很害怕的。自然而然他就会去看看到底张三、李四哪一个是好人。如果是不好的,如果是一个坏分子我就要掂量掂量,只有这样才能迫使他们有所改变。

    我不知道这个主意能不能行得通,但是我觉得在中国肯定会有一个银行先吃亏的。但不知道是谁。

汪永晨:

    我们NGO可以联手做一个调查,把这样的银行挖出来。

郭沛源:

    我自己觉得厦门贷款给PX的那些银行挺冤的,原来环保局都批了的,后来又给推倒了。他缺了一个社区的调查,如果他把这一步做了,其实是防范了很多风险,所以其实NGO可以起到这个作用,比如我这个银行在贷款的时候,我先委托汪老师给我调查一下这个社区,看看大家意见怎么样,如果汪老师回来跟我说假话,那就是汪老师有问题,但是一般NGO公信力还是有的。他做了这个程序以后,可能风险就会低。像PX那样的事件就不会发生了。

提问:

    现在在中国,你要做这个调查的话,很多事儿干脆不要干了,人口密度太大,污染的问题,生态的问题非常严重。地方政府又很迫切,急于拉项目,彭州就很典型,即使你地震,我也岿然不动。好主意就是拉两个项目。

IFC倪欢:

    四川彭州那个炼化项目当时在成都也是散布了,那天好多人拍照片,据说散布的人和警察的人数是差不多的,我看他们发过来的一些新闻链接,当地的一些媒体,像成都商报,他毕竟不是党报,成都商报是这么多市民那么爱看的报纸上面居然也登了一篇写的很正经的文章说那个项目不会产生危害。不能报出来不好的,都报出来的是官方语言,所谓专家怎么说的这个项目怎么怎么好。媒体发挥的作用其实让人还是觉得很悲观的。

提问:

    我想问一个关于绿色银行的问题,理论上讲,银行是投资信贷的放贷的责任方,你刚才提到的那个报告里面所谓绿色概念也不强,在我们国家来说,所谓的主体责任方能不能真正的起到主体的责任效应?他有没有这个权力做?我是说银行,在我们国家推动绿色银行,其实它跟政府有很多利益相关的东西。这个情况跟国外应该不是很一样,所以我们推动这个是不是还需要考虑别的东西,银行在事实上他不一定是一个放贷的主体。最后谁来负这个责任呢?

 

郭沛源:

    按道理说,这个趋势我自己判断是市场化会越来越重,政策有政策银行,刚才我一开始说了,银行分好几类,政策银行、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中国有三家政策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这三家是属于政策银行,他贷款的业务主要是按照政府的政策走向做的。但是最近有一个消息是说国家开发银行也慢慢要转变为商业银行,所以以后的趋势肯定是大家自负盈亏。但是话说回来,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当中,政府的声音肯定是存在的。怎么去推动绿色银行?这肯定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可能各个方面都要参与,只不过说我们现在在这里,我去讨论政府能做什么,或者说我让政府做什么,他肯定不会听我。我只能说作为媒体能做什么,作为NGO能做什么。刚才说了,胡萝卜和大棒,现在大棒在国内打不出去,或者打不狠,不痛不痒。那我们就搞一个胡萝卜,但是这个胡萝卜又不能太甜了,太甜了又有麻烦。NGO也挺不容易,在找一条中间的道路去前进。这个奖项推出来以后,我这几个星期一直都在想这个奖项出来以后我们该怎么办,我故意去搜了一下,我们这个奖的信息发布的情况怎么样,有多少媒体在公布,很遗憾,我发现大部分都是我发新闻稿出去的那些。新浪是直播的时候就直接贴出去了,并不是新闻专稿。我们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大家在媒体的岗位工作,也没有必要说一下子抨击的很厉害,我们可以先说一些正面的东西,先把一些好的东西说出来,这也未尝不可。先考虑一下我们自己的岗位能做什么,我们媒体能不能呼吁一下,能不能就把这个绿色银行创新奖的概念再鼓动一下,下一步我们就想我们应该组织八家NGO跟兴业银行做一个对话,跟他们高层做一个对话,让他们知道我们这个奖不是随便评出来的,而且得这个奖也不是白得的,不是说跟你要钱,但是你应该怎么做才能真正对得起这个奖。我们也可以跟工商银行的高层做一个对话,今年你们评不上的话,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个对话,我们看看明年你们能不能评的上。我们把我们的评估都很公开,很透明,整个舆论气氛起来之后,让好的银行得到好处,才会有更多的银行愿意跟进。在座有那么多媒体其实是可以呼吁一下,不要说那条新闻永远转不出这个圈子。

汪永晨:

    也提出来一个问题,就是说不是说八家NGO评完这个奖就完了,后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现在从网上来看评完就完了。

郭沛源:

    搜狐有,如果你搜索一下,能搜到搜狐的,可以搜到我们的,可以搜到中国发展简报的,还有NGO中心还是什么的,基本上都是圈内,圈外的也有,但是少。

IFC:

    是不是应该把这些稿往银行界的媒体里投,比如财经,比如金融时报。还有一些国外的媒体。

汪永晨:

    我们谢谢郭沛源,也希望大家在这上面努努力。其实我们去年倪欢就说要来讲,一推就一年。

冯永锋:

    其实汪老师回来的时候正好是我去的时候,我去的时候刚到西宁就下暴雨,据说是发生了最大的草原暴雨,每条路都断了。当时我们说要去哪里哪里,当地人就跟我们说不能去不能去,当地洪水太大了,但是我们去的时候洪水已经过去了,但是把桥梁和道路冲的特别厉害。

    实际上我十多年前在西藏工作过,按道理来说对藏族和当地有一些想法,但是没想到这次去的时候,去三江源那边待了十多天,我觉得可能跟现在跑环保有关系,觉得还是有一点点新的观点,一些小的想法。

    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很小的东西,叫“三江源的启示”。

    一个是我对藏族重新的理解,他们过去的生活方式更像是一个不产生垃圾的民族,而且我对没有坟墓特别有感触,坟墓某种程度上也是人的欲望的一个延伸,到浙江、江苏漫山遍野都是坟墓,某种程度上是死人对自己权利恋恋不舍的主张。

    近20年来他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住宅比较固化,我们要求他们定居,政府认为游牧是不好的行为,应该定居,定居才是文明,所以就要定居、盖房子。现在很多藏族的年轻人都骑摩托车放牧,不再骑马了,有些人自己有草场自己也不放牧,都雇佣别人放牧。这都是藏族新的现象。像三江源那么大地方,有一部分是核心区,生态移民迁处理,但是又在中间大量修道路,让道路修的特别宽敞、通透,其实也是把草原变得破碎化了。在青海执行很多自相矛盾的政策,你一方面保护他,一方面又希望把地方给圈起来,同时你又搞大道,导致现在藏族也成为一个产生垃圾的民族。扎多在三江源保护区跟每户藏民签定协议,他们自己把垃圾解决,当地主要是两种垃圾,一种是玻璃,一种是塑料,玻璃和金属就拿去卖掉,相对来说比较麻烦一点,但是烧的过程也未必是好事。这是在措池村。

    另外就是一个有限欲望,藏族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他们除了牛羊之外,对周围的花草树木几乎从来没有动过他们,鸟就在他们面前自由的觅食,在他们身边一点都不害怕,包括黑颈鹤,只要你穿着藏族服装过去它根本不会飞,但是你要穿汉族服装,一百米的距离它就会飞掉。作为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环境保护问题首先就是欲望太多造成的,欲望太多导致一方面我们认为是文明的多样化和文明的进展,但是某种程度上也是造成了问题的根源。现在藏族的孩子也觉得上学很重要,就送到全国各地上学,包括外面撒拉族,还有青海的农民跑到藏族去,都有很大的刺激,这些刺激导致他们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藏族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共同意识和信仰,我们认为我们汉族人很大的问题就是因为没有信仰,没有信仰就导致一方面干坏事的时候没有罪恶感,做保护的时候也没有能力。青海政府一直在命令他们要去灭鼠兔,他们认为鼠兔是草原退化的很重要的原因,一般汉族人都不会干这样的事情,政府就高价聘请,包括杀藏羚羊的都是回族。他们很乐意参加,政府就高价聘请他们去灭鼠兔。八几年开始就有很多人跑去猎杀旱獭,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旱獭本身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当地藏民一般不允许他们去猎杀,旱獭带着鼠疫病菌,很容易传播,当地防疫部门认为必须把旱獭消灭掉,只要你当地防疫部门获得一个证明,交一点点钱,就可以去猎杀旱獭,但是藏民看到汉人来了,就不允许他们猎杀旱獭。你跟他们谈自然保护非常容易,我觉得在全中国除了西南部、云南和另外一些少数民族之外,跟藏族人谈论这些事情是最容易的。不是我们去帮助他们,我觉得以后更多的是他们帮助我们。

    这是措池村的一个照片,他们当地的村民成立了一个野牦牛守望者,前面蹲的是当地的一个活佛。这个村委书记同时是这个野牦牛守望者的秘书长,我问他你既然有了寺庙,你又是村书记,这两个系统已经足够保护当地的环境了,你为什么还要成立野牦牛守望者,他说这个很重要,如果这个协会存在把大家的热情都激发出来了,他们认为这个很重要,他们很看重这个,他们每个人胸前特别认真的把那个野牦牛守望者的标牌弄上去。

    第二方面,关于环境。这次对我触动最大的实际上是草胜于水。一开始扎多跟我讲,说我从小就看的是水,水很多,没有问题,我们担心的是草,当时我对这个感觉不深,后来我在那个地方跑了十来天,我发现确实是这个样子,大家很多理解是有错误的,实际上大家认为江河源头的水是冰川融水,绝大部分水并不是冰川融化的,当地的人很高,云垂下来以后,草把水作为凝结体,就把水承接下来,就流到草根,然后就到土壤,释放到小的湿地,再成为一个个小源头下来。实际上说湿地是地球之肾是西方人的说法,肾只是排毒的,高山草地实际上他是聚水的地方,成为一个小的湿地,就成为一个小河流,青藏高原到处都有水,山川上的青草非常重要,草原很重要。青藏高原抬升起来才几千万年,特别脆弱,他上面只覆盖了这么厚一层土壤,实际上是将近几千万年才形成的,他最早肯定是苔藓,土层非常非常薄,这么薄的土层,最重要的生命力就是他们的草原。所以草原才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东西。三江源比我想象的要好的多,我以为退化的很厉害,但是很多地方看来还可以。

    还有一个,气候变暖不是气候变干,暖化更多的时候带来降水的增多和气候的湿润。因此,草原退化未必是气候变暖的结果,更大的可能是人类不适当的做法导致的。

    青藏高原不是像我们这里突然就下一场暴雨,他就是云垂下来,慢慢凝结。你要想把这个草皮破坏了的话,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不仅导致水生系统的紊乱,同时也导致土壤,如果这样破坏下去,中国就会成为世界上的沙源。一个一个小水坑,慢慢越来越多,就汇成一条一条的小河,你都看不出来,都是偷偷渗进来的。

我们过去这么多年一直在做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在破坏,最早的时候种地,我们跟内蒙古草原一样,我们认为草原上生产牛羊是不合适的,应该生产麦子和水稻才是真正的生产粮食,当地有出现几个地方进行种地,到现在为止就寸草不生了,因为土层已经被破坏了。第二个就是开矿,开金矿是现在讨论最多的,可可西里那边一直在开金矿。还有修路,现在修路的热情太高了,因为实际上当地的人大量的聚集到城镇,有些地方村村通那种概念已经不适合在当地实行,当地还要继续做这个东西,很多村民已经搬出来了,一方面是自然的搬迁,很多人还是有喜欢向城市聚集的习惯,慢慢城镇化了。除了生态移民在推行,有些地方已经被搬出来一些人,同时还在修道路,道路修建的过程带来两个结果,一个是道路本身修建破坏原来这个地方的草地,水系就被打乱了。另外修建道路的工人都是当地的人,同时也是当地的生态杀手,修路只需要20个人,他们可能来40个人,白天修路,晚上就去杀藏羚羊,采金也好,干什么事情。他们修路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可能要在这里待三个月,干很多事情。

    底下的红字是我最近这两年才开始做的事情。一个是猎鼠兔,我们一直认为鼠兔是导致草原退化的很重要的原因,我们应该倒过来看,你看一个地方有很多鼠兔,因为退化了才导致有很多鼠兔,其实鼠兔过去的生活环境是这种地方,水自然而然就把他的洞阻挡了,水排干了以后,鼠兔一下就能铺开,更多是因为这个地方退化了,才导致鼠兔大量的扩张。我们政府每年都在给大家钱,发毒药,而且有命令是你不杀鼠兔就不给其他的津贴,导致有些藏民冒险也投一些毒药。每年11月份、12月份,在草原上看到有洞就往里投药。如果你把鼠兔杀掉了,不仅没有遏制住我们所认为的沙化的进程,另外,你导致了当地的猞猁、狐狸、猛禽没有东西吃了以后,就会去吃牛羊,牛羊反而受到很多损失。旱獭也是一样,旱獭是棕熊很重要的食物,也是狼、雪豹这些动物的很重要的食物,这些东西丧失了,对于牛羊和牲畜会产生非常大的压力。根据王大军的说法,他们的研究是鼠兔和旱獭其实是草原生态系统非常关键的物种,只有鼠兔把草、无机物那些东西被他消化之后再排泄出来,促进当地微生物种群的扩充,因为只有粪便这些东西更容易让微生物扩充,当地的能量的累积就变得更加的容易。这样生态系统才是很健康的。还有建围栏,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把牧场分到每个人手上,他们认为草原跟农田一样也要分开,但是草原这个东西按道理就是应该游牧的,三江源2003年成了保护区之后,他们认为很多地方需要保护,就把中间隔开,几万平米或者几百万平米圈起来,不许其他的人类再进去,实际上建围栏的过程就导致了野牦牛也好,家牦牛也好,只能隔着,甚至像措池村有些村民发现,有些区域是野生动物的饮水区,到了冬天,很多野生动物就没有水喝。这些围栏都是发的,可能国家给三江源投的70多个亿里面很多一部分都是发这个,每家3000米,自己去围去。对当地生态健康度非常不好。草原民族本身就是混沌化的东西,你强化他们私有化,等于是鼓励他们互相争斗,过去没有争斗意识,现在海华他们的争斗意识,未必是好事情,非常不适合草原的状态。青海从强卫过去当市委书记以后开始建生态省,又开始大力的推进围栏和杀鼠兔的进程。我们据说都是为了很美好的目标,但是方法都是很不好的方法。

    去年8月份,有个家伙拿了当地的防疫站开的证明到措池村说我要来杀旱獭,村委书记说不行,我们这里没有权力杀,因为我们措时跟三江源保护区签订了协议,我们村民自己有能力保护这个区域的,其他几个村他都可以杀旱獭,唯独在措池村他就没办法。但是这个东西在当地还是一直在推行。在餐馆里我看到今年2月份当地出台的一个关于旱獭的通告,据说好象从今年开始不许人再去猎杀,不许人去运输这个东西,但是底下有一句话叫当地的防疫部门要加强对旱獭的管理,很多都转化为社会力量去做了。

    青藏高原说到底是一个很脆弱的地方,要保护这个地方,一定要看到这个地方的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要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就要尊重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不然的话就会产生不好的后果。所以我认为应该把人围起来。措池村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使没有生态移民,他们村这么多年,他们生小孩很多,村书记有四个小孩,但是他们整体人数跟户数也没有出现很大的上涨,都分流到其他地方了,他们村里一直维持在100多户的水平。我们做生态移民的时候还真的是要顾及到人家的后续生存和后续发展,你把人家扔到格尔木,又不让人家成为格尔木的市民,完全是非地的概念,悬在那儿很痛苦。我跟那个格尔木的生态移民待了很长时间,心里面非常痛苦,这些人某种程度上是被人家欺骗了,弄到那儿去。

    三江源目前为止,国家对他们很重视,也开始要做什么生态功能实验区,不管怎么样,都要根据当地生态承载力制定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尤其要尊重当地藏族的方式,因为草原的方式和藏族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对当地的生态就是一个最好的保护。我当时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这个地方虽然说几千年在那儿待着,但是他们就像昨天刚刚搬过来,他们在那里生活了那么久,那个地方也没有产生任何变化,不像我们去到一个地方就把那个地方搞的那么糟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地人他们其实有能力保护自己的环境,像措池村也好,当地人需要保护自己的环境,要尊重他们自己的自然保护组织。

汪永晨:

    我比较配合冯永锋,他讲了这么多,我用一些照片给他做一下证明。但是他刚才过多的强调的是人为,可是我的这些照片可以让大家看到其实全球气候变化,现在不叫全球气候变暖叫全球气候变化,对江源的影响其实真的是非常触目惊心的。

    我跟凤凰卫视做一个江和水的节目,我们一块去的。这个地方是结古寺,它的宗教保护动物到什么程度,每年5、6月份的时候,他们认为是万物复苏的时候,所以这些僧人都光着脚,他们认为穿着鞋会伤害大地上的万物复苏,他们对大自然已经到了这种程度。这个是他们用马尼石,六字箴言有很多不同的解读,但是对藏族人来说这可能是一种祈祷。

    这个叫通天河的一个支流,这条河就是我们去年,07年绿家园生态游的时候,到那儿是8月份,我这次去是7月份,去年的照片是一江大水,但是现在这个地方就剩这么少的水,这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上面修了一个水电站,可能是长江源的第一个,而且就修在文成公主庙的旁边。这个地方真的是文物。

    当地人,你只要问他们这个河怎么会这样了,这是雨季,我去的时候7月份也是雨季,一直在下雨,但是一边下雨一边就这么干,那些藏族人都挺会说的,他说是雪线上升,那些僧人们给你的解释就是雪线上升。他们当地的僧人就告诉我说,你去问问他们在为谁祈祷,他们不会说我只为我的家人,为我的孩子上学,为我能生一个孩子,他们每个人的转经是为所有的生灵在祈祷,我特别佩服他们的胸怀,我们汉族人别说为所有人了,就为身边的人,就觉得你管那个闲事干吗,但是他们的祈祷是为所有的生灵。这就是文成公主庙。

    这是马尼石,这也是当时文成公主留下来的,一千多年了,他们留下来了这些石头。我当时就在想,大大小小的,有这么大的,有很小的,我想要是在我们汉人的所在地,那块要是很容易去的话早捡光了,没有任何人看着。但是那个地方,刚才举着花的老人,她说这个马尼石就是属于这儿的,为什么要给捡走,我们互相文化上面有差异,我们就会想这么好的你为什么不捡走,他们说就是这儿的,为什么要捡走。这就是这些少数民族所在地至今还能保存的这么完好,我们真的是有不同的理念。

    我自己后来在凤凰台的节目里,我自己也想捡一块小石头,但是听了人家说了这句话,我的手就情不自禁的松了,把小石头搁在底下了。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大家在大学或者中学里面都学过,叫艺海拾贝。但是有一次我们到香港,我们都是很多知名人士,都在那里捡贝壳,香港一个小学生过来跟我们说这个贝壳是属于大海的,你们为什么要捡走,我们当时特别觉得无地自容。我曾经还在夏威夷被人家感动过一次,你跟外国的团队在旅游的时候,他们不会跟你说夏威夷的火山石不能捡,因为外国人全都不捡,人家就觉得这就是夏威夷的东西,但是只要是中国的旅行社,这个东西你们要捡了,这个东西不吉利,会带去灾难。有一个老婆婆把这个石头带回去了,回家就生病了,这就是我们采访夏威夷旅游局的人,他们告诉我们。但是这个马尼石,我真的是觉得几千年这么漂亮的石头,藏族人觉得这个石头就是这儿的,护佑着他们的江河。他们的孩子不像我们的孩子整天就坐在电脑前打游戏,他们就在大山里,在花丛中。

    这是现在江源非常糟糕的,就是江源的挖沙,我们还专门去做过一次,在鄱阳湖的挖沙对长江中下游的影响。但是现在挖沙已经挖到了江源,他们说要搞建筑。但是这个对草原,对河流,刚才冯永锋更多的讲到的是草原是水的所在,但是其实这些河流被破坏的地方,其实比草原被破坏的地方一点儿不差。刚才看的那个是长江源的挖沙,这是澜沧江源的挖沙,因为它周边的地质也是红色的,他们说要不下雨的时候可能会很清,但是我们去的时候因为也是雨季,去年是一江洪水,我去年写文章说像是刚刚分娩出来的带着血水的江,这次我们去杂多县,刚一进去就看到挖沙这么严重的破坏。

    这是黄河源,这就是曲麻莱县,它原来是全国最富裕的一个县,现在成为全国最穷的一个县,它的水草养的牛羊都非常肥壮,非常值钱,但是现在曲麻莱县,当时我们坐在那个车上没有导游,经过一堆残垣断壁,当时想下来拍,可是当时风沙特别大,我们那个司机就不想停车,我在窗户上拍了两张,事后我们才知道其实那就是原来曲麻莱的县城,1975年他们就给迁址了,迁到现在这个县城,但是现在这个县城是我到处走南闯北住的旅馆唯一一个不提供水的旅馆,曲麻莱县没有水,电还有,但是就是没有水,你不能洗脸,你要想洗脸就到外面去,凉水、热水全都没有。

    这是江源的沙化,我1998年去漂长江源的时候一江大水这个地方,叫沱沱河,长江有三源,最后大家认定沱沱河是它的正源,另外两个一个是荡渠,一个是曲马尔河,沱沱河是长江的正源,应该说是长江源头的断流,那天我坐在那儿真的是大哭了一场,我们当年去漂的时候,其实我水性很好,我游泳非常棒的,可是我们1998年去漂流的时候,坐在皮筏子上面非常害怕,因为水非常急,这次去就成这样了。路上就碰到这些磕长头的人,他们磕长头真的不是为了自己,这群人还挺有意思,我记得我曾经在西藏阿里那边碰到这样的磕长头的人,他们不愿意跟你交流,也不愿意让你拍照,这些人就特别开放,而且他们还有很多环保理念,不能杀生,要为改变了的生态环境去祈祷。他们身上都是皮子,脚上也会裹一个皮子,这么磕过去。最小的小孩儿才14岁,从玉树磕到拉萨,准备要用六个月的时间。要磕六个月。

这个是青海黑毛虫,也是刚刚发现的。

冯永锋:

    它自己本身有毒,牛羊要吃了它,会把牛羊毒死,这两年刚刚发现的。

汪永晨:

    以前都没有,一个年纪挺大的藏民说满地都是,水里、草上都是这个,你连走都不敢走。它嘴上是红色。

冯永锋:

    只有红嘴山鸦才是它的天敌,但是我在那里没有看到一只红嘴山鸦。

汪永晨:

    这就是澜沧江,澜沧江的上游就是这样孕育出来的。我真的老是特别感慨,澜沧江是流经下游一共在六个国家,它的源头就这么自由奔放,但是到了下游,从我们云南开始就修了一座一座的电站。这是澜沧江的大拐弯。这是澜沧江的网状水系,我觉得这些地方的人为干扰真的还不像冯永锋说得那么可怕,这些地方基本上老百姓是非常尊重当地生态的。他们现在降雨量,包括他们冬天的雪越来越少。你像去年南方都市报,他们写中国水危机的时候,也是7月份到沱沱河,去年完全没有雨,就造成江源的干旱。全球气候变化就造成了异常,完全改变了。江源中的这种小河特别漂亮,他这种野花到处都是,你在那儿的时候,就觉得没有人真好。

冯永锋:

    这种河就是周围的草浸润出来的。

汪永晨:

    他们现在也有一些放牧的,零零星星也可以看到一些野牛。这是他们的一个盐池,上千年的一个古盐池,现在这个地方之所以到现在还能够保护着,也是因为他们用藏文化,不能过度的开发,他们的开发是非常有限的,所以现在整个康巴地区的用盐都是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叫囊谦。我们走到这块的时候再往前走,就是囊谦的一大片的森林。就是这个小房子里是出盐的口,他们会锁起来,保护着,井盐,那个盐池是晒盐。我们走着走着就可以非常近距离的看到大山里面的石羊。

冯永锋:

    学名应该叫岩羊。

汪永晨:

    跟人接触非常近,也不跑,我们也没穿藏袍。就是囊谦这个地方,海拔差不多4000左右的地方还有这样的森林,这也是很罕见的,叫噶尔斯大峡谷,你根本不可想象在那么高的地方会有这样一片原始森林,这样的森林都长在峡谷里面。以前我老觉得咱们在内地看一个寺庙就是那么一小块地方,这次我们看到寺庙在藏族就是一片山,全是这个寺。这两个老人,一个78,一个85,就在那里跳舞。如果你说要钱的话,他们可能不一定有多少钱,他们家里在我们看来还都是非常原始的,但是他们就是整天唱歌跳舞喝酒,就过着这样的生活。

    其实我们的三江源就是在这样的地方孕育出来的。这就是孕育澜沧江的峡谷,旁边他们就会写着很多六字箴言,他们就会用他们的宗教信仰保护着,我们走到那儿的时候就在想如果三江源住的不是藏民,如果是我们汉族人,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子。也不是说藏族人有这么漂亮的地方,我们汉族也有这么漂亮的地方,但是现在大家想想哪儿还有这么原生态的地方。

    这个人,我在那儿碰见他也很逗,我一直知道王大军、吕直他们在用藏族的神山圣湖来保护,我们在那儿采访的时候,这个活佛一再跟我们讲不能杀生,他就说到一个,他说他们不吃鱼,他们澜沧江扎曲那个地方有很多高原的湖里的鱼,他们不吃,我们说为什么不吃啊?他们说那么小的一条鱼,你吃了就杀了一个生命,这都是生命啊,那么小的生命你就给杀了。后来我跟他聊了一会儿才知道,他是吕直的好朋友,是阿拉善奖的获得者。他们藏族人身上穿一些兽皮,比如老虎、豹子一块皮缝在身上,觉得是一种象征,但是现在他们越来越认为你杀的不是这儿的动物,是别的地方的动物,那也不能穿。后来他们组织过一次把那些衣服全都烧了,但是现在他们表示也不会再烧了,但是就是不再穿了。

    这是他们在打水,打水要先敬天,先敬地,就跟我们喝酒一样。他们平时打水都要敬天敬地敬河,敬完了才能打水。在我们看来可能一个是他们愚昧,一个是他们迷信,但是就是他们的这些东西来保护着,才有我们现在这样的三江源。这是藏獒,他们喂藏獒,藏獒就能这样立起来,也挺好玩的。这是他们做奶酪,这是他在家里念经,这是他的老伴,我们一去就把他们家很丰富的各种好吃的拿出来,一个藏民在那么偏僻的地方。这是我们的活佛在打手机,一边是牛粪,大夏天他们也在屋子里烧着,另一方面是他在打手机,现代文明和他们的生活。这就是他得的阿拉善的奖,保护野生动物。这是他们在做酸奶,你看他们的碗。

    这是我们从扎多一路上看到孕育澜沧江的大山,这就是澜沧江。应该说其实保护的还是挺不错的。这个地方就开始有挖沙了,只要一挖沙,这个河就成这样了。这当年也是一江,跟我们去的县里的人说这里当年也是很大的水,今年也成这样了,他们认为这是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我前天在人民网上跟李博生做了一个绿家园访谈,我就问他,你觉得人为的干扰和全球气候变化到底现在占到什么样的比例?他说现在没有人研究。真正现在做江源有大量需要研究的地方。那天我们俩谈的时候,最最让他气愤的,他说我们现在所有的部门都是管人,但是没有人管资源,我们这些资源可以随便的,谁想开就开,谁想用就用,谁想毁就毁,为什么没有人管管资源。他非常遗憾,现在这么多大的开发,但是这些地方的本底调查没有做过,到底有什么资源,不知道。走到这些大江大山里面,我们这次也是记者们在这儿,我们这样的人就已经被认为是专家了,我们只知道理念上要保护,但是怎么样真的去保护这些地方,现在真的要呼吁。

    这就是刚才说的黑颈鹤的家园,龙宝滩,现在有两种鹤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一种就是黑颈鹤,一种就是丹顶鹤。黑颈鹤夏天最重要的家园之一就是龙宝滩,龙宝滩的知名度在国际上非常高,但是我这次去简直是没想到,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一辆车都没有,唯一的一辆车是一个中学老师对黑颈鹤酷爱,带着他7岁的儿子,俩人有一辆摩托车,天天骑着这个摩托车保护这个地方。这个地方还有一点问题,这个地方被承包了,原来这就是黑颈鹤的地方,是一个自然保护区。但是在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前,这些草原已经划给当地的农民了,他们在这里放牧,牛羊特别多,牛羊也会跟黑颈鹤争草,人也在这里。要说他们对黑颈鹤影响不是太大,但是最让你觉得遗憾的是完全没有科研项目,全世界这么珍稀的物种,整个夏天都在这儿繁殖,但是这样一个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没有任何一个科研项目,我真的是没有想到。而且像我们知道的草海,像我们知道的大山包,国际上有很多很多钱给他们,草海这种小额信贷的,在国际上非常有名,但是在龙宝滩没有。说世界自然基金会给了他们一台电脑,他们现在只能是一种维生的状态。我们去的时候正好是黑颈鹤的小鹤刚出来,他说如果我们要是再晚一点儿去,8、9月份去的时候,母鹤会带着小鹤在天上飞,因为到冬天他们就要迁到云贵高原去了,8、9月份小鹤在天上练飞的时候,是摄影家们拍照的非常好的季节。但是他们也说,我们也害怕来人太多,所以也是很矛盾的。这就是那个7岁的小孩儿,他对黑颈鹤了如指掌,这就是那个中学老师,他的爸爸,文德江措,他讲起来一套一套的,可是那个保护区的领导,他讲起来我觉得也很逗,那个中学老师讲的全都是黑颈鹤的习性,黑颈鹤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他晚上有时候就住在这种小帐篷里面来保护。但是他们的头儿讲的都是没钱,没人,没有项目,全是牢骚,这就是干事儿的人和管理者的不同。他们那里也有很多的马尼堆。这是一张受伤了的黑,现在差不多已经快给它放飞了。聂恰河,那附近也是江源的一个很漂亮的河,但是现在它上面也有一个电站了。这是一群家牦牛和野牦牛杂交的牦牛在山上,后来我写了一篇文章,我说野牦牛和家牦牛这种杂交,当地非常受欢迎,当地人觉得野牦牛跑到家牦牛里生的小杂种对家牦牛的种,会是强壮物种的很重要的方式,我写了这个东西几个小时以后吕直就给我发来一封信,吕直就说这个不应该提倡,假如野牦牛和家牦牛的杂种要去了野生的牦牛群里的话,就对野生种的基因会造成影响。这就是科学家们的想法。记者对这件事情很有兴趣,那天我在人民网里做节目特意给王大军请去了,我问他家牦牛和野牦牛的杂交你怎么看,他说假如要是家牦牛和野牦牛,假如这个是野牦牛跑到家牦牛群里生了孩子,这个野牦牛就走了,这就是好事,假如要是野牦牛把家牦牛拐到野牦牛群里生了孩子,这就是坏事,但是他认为这种很少。而且这些牧民们,他们的牦牛,他们绝对会给找回来。因为我在阿里的时候就碰到过,家牦牛被野牦牛拐到山上去了,这个老太太疯了似的跑到山上给他们家的牦牛弄回来了,路上还把腿给摔断了。杂交的小牦牛特别野性,把整个牦牛的种群都搅合的天翻地覆的。但是在这个地方他们很喜欢。我前天跟李博生做节目,又特意问了问了他,李博生认为这个很好,他说把家牦牛拐到山上的可能性很小,而留下的小杂种他认为对家牦牛的种群的改良,对牧民来说是很好的。

冯永锋:

    现在曲麻莱县就想做这个大工程,把野牦牛引到家牦牛里发展。

汪永晨:

曲麻莱县紧挨着治多县,采访他们畜牧科技局局长,他认为这个不宜过多,认为应该是自然的,野牦牛来了就交配,没有来就不应该推广。这个叫大狂,它是鼠兔最好的天敌,1998年我去的时候,青藏高原上很多地方非常荒,没有任何人类的痕迹,但是还有电线杆子,看到这些电线杆子,你觉得还有人类,那次我们去一路上电线杆子上都是乌鸦,这次电线杆子上很少乌鸦,很多都是这个大狂,就说明其实生态这些年来还是有变化的。

冯永锋:

    他们每个牧民从去年开始,每个牧民要去立三个招鹰的台,他们蹲在上面就喜欢,有的还给他做成塔状的东西,中间可以做巢,他可以在上面繁殖,有很多小狂。藏民都特别喜欢这个大狂,他们自己出钱做那个招鹰的台。

汪永晨:

    这就是黄河第一县。这就是聂恰河的电站,当年毛泽东说的高峡出平湖,本身是这样的水。那个局长就很感慨这个,他是一个康巴汉子,他就特别感慨,他说我们够用了就行了,这个聂恰河这个电站,曲麻莱县和治多县用这一个电站就够了,但是上面一直让我们再建电站,他说为什么?他问我为什么。他说我们这么自然的水为什么非要把它变成水池子。这就是我说的在藏族,他们寺庙的概念其实就是布达拉宫,不是像我们北京最大的喇嘛就是雍和宫,也是就那么一小片地方,但是他这儿整个山谷里全都是他们。而这些寺庙里面就是野生动物很喜欢来的地方,这些僧人在雪天就会给他们一些吃的,这是白唇鹿,这些都是母的,如果拍到公的,都是特别大的。这些中午了,这些母的都在那儿走来走去。这是活佛,已经圆寂了,他们的活佛已经圆寂了好几年了,他们的眉毛和头发还在长。

    我拍这些白唇鹿拍的太得意忘形了,不小心碰了一下藏獒,就被藏獒追着咬了两口,把我吓的,逢人就跟祥林嫂似的,人家说人家那儿的藏獒没有狂犬病,人家那儿就没有狂犬病疫苗,我就哭着喊着要去打狂犬病疫苗,我的腿没有破,只有印儿。那儿的藏獒真的和人非常接近,就是我自己不小心绊了它一下。白唇鹿在你旁边走来走去,过一会儿他们又回家了,很遗憾的是这儿也是垃圾成堆,这些小僧人还挺逗的,我说你们这儿这么多垃圾,他们就喊捡,就跑去捡起来了,但是他们这些垃圾怎么办,没有人管这些事儿。这些小白唇鹿就回山里了。

    这是野驴,本来我们这次去尼玛,我们将来可以组织一次到他们治多县,他说他们那儿有一个乡可以看到,真的是能看到成群的藏野驴、藏羚羊和野牦牛,什么时候去都能看到,特别多。他们那儿有一个“索嘉乡”,那是中国最大的乡,整个可可西里都归他们管。藏羚羊就在车旁边看,猎杀藏羚羊的时候,那儿的藏羚羊也没有人杀他们,所以藏羚羊完全不怕人。这就是草原上的黑毛虫,河里、草原上全都是这样的。现在藏民拿他们束手无策。政府也管不了,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办,我们在路上正好碰到各个县的水务局局长,刚才那个小石头就是他们拿的,他们考察说这是很难弄的。

    这次我就觉得这个太阳能在那儿太有用了,当地政府还先给穷人,给贫困的人,西部光明工程,给这些贫困的人。但是沙化现在特别糟糕,孩子们的运动会也挺好玩的,在高原上的孩子运动会,大家先把蓝衣服脱了,翻过来,拉上拉锁,第一个项目就是把它弄开,拉锁打开再穿上,好多孩子弄不了这个拉锁,跑到前面一个地方,拿着一个乒乓球再跑一段,这跟刘翔的跨栏似的,他们也是五项。最可笑的是什么呢,跑完这个乒乓球以后,就让你穿针,拿一根线,小孩儿的手都哆嗦,老师都帮忙握着,穿完针再跳绳。你看他们的脸,这是曲麻莱县,我们和这些孩子都没法交流,一个是腼腆,一个是他也听不懂你的话,但是都是非常漂亮的孩子们。桌子那儿就是穿针呢。不知道他们老师怎么会想出这样的招儿来。大山上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咱们在北京什么时候能看到这样的云。这就是索南达杰站,我98年去的时候真的是杨新他们在那儿完全靠志愿者,我们那次去8月份,那帮子人冻的都缩在被子里,他们那儿的条件真的是太太艰苦了,现在我们这次去,暖气暖洋洋,西瓜、桃子什么的随便吃。昆仑山原来有一个非常好的碑,是乾隆还是谁写的字,现在没了,现在变成小字了,索南达杰新的塑像还是挺大的。这就是索南达杰站的展厅,全都是全国各地的人的签名,这就是他们救的一些小羚羊,有的是母亲遗弃了,这叫羊爸爸,他喂羊,可以跟这些小羚羊这么接近。这就是藏羚羊的通道,就是我们非常担心的,当年杨新他们写了很多文章,就说这些通道,藏羚羊不走,但是现在藏羚羊不走也不行了。

冯永锋:

    影响最大的还是公路,不是通道。

汪永晨:

    当地保护站的头儿还跟我说,现在很多物资通过铁路,公路上的车少了,对野生动物也是好事。我前天跟李博生谈的时候,他就说青藏铁路对当地植被的影响当时很担心,现在旁边种了一些生物恢复它的草皮还是很成功的,在修这个路的时候我去过那边,惨不忍睹的,到处堆的乱七八糟,他们说那可能比别的地方好了,他们堆放东西还是很在意的,以我们看惯了大自然再看那个还是觉得挺可惜的,这次去周边确实还很不错,李博生特别强调的就是在修建之前真正征求了他们科学家的意见,是由科学家再跟他们一起共同完成的,可是我们现在真的有很多的大项目可能会好一点,但是有很多小项目,包括像怒江的支流,现在全部被开发商给买了,包括阿海,民间的还有学界提出来应该公示他的环评报告,他网上确实公布了环评报告,我们也提出了我们的意见,但是他们去漂流的人看到那儿现在挖的导流洞的土全都堆在江里,垃圾成堆。

    这次我们看到的雪山真的是非常有限,本来我98年去的时候,这样的雪山根本不稀奇,但是这次我们一看到这个,就大呼小叫的“雪山”。这是十年前我拍的沱沱河,当时因为我也不是太爱照相的人,就是一个傻瓜相机,先记住这个水量,同样的位置,现在变成沱沱河大桥了,就成这样了。整个河的沙化已经到了什么程度。这就是沱沱河大桥下边,都长草了。我们采访当地的老乡,他说过去那个水可以一直到山包下边,现在完全是河底的沙化,他们一个60多岁的老头跟我们说的时候,他说原来我们出了家门就打水,现在吃水要走一段了,这是沱沱河,长江源头的河床,有的地方已经成这样了,成盐碱滩了。我们吃饭的时候,那个小旅馆老板我们问他,我说去年雨季的时候什么样,他说也是这样。

冯永锋:

    刚才说没有专家,这就是一个专家,这是当地的活佛拍的,他把当地的物种,一开始拿一个数码相机把当地的花全拍下来,找当地的专家做了说明,今年出了这么一个东西,他把这个叫“圣地”植物乡土档案,他现在把这个书发给当地的小学生。当地教育局很好,一听说他在做这个事情马上给了他20000块钱,今年印了1500本。

    这是措池村,他们村民自己做的生态保护。村民都在当地放牧,任何人进去开矿、打猎,他们马上就报告,看到任何物种他们就记录下来。每年8月15号他们要做一次雪线的监测,如果这个加上这个,再加一定外来科学家的力量去研究他们当地,整个藏族地区的人保护自己本地的环境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这就是我们外地人到那儿留下的脚印,这就是我们长江的源头,格拉丹东乡。这是我1998年拍到的,但是去年杨勇非常遗憾的告诉我说这些已经全都化完了,大家去源头都是去这儿,已经没有了,完全化光了。这是我们在那儿看到的沙化的江源。

    这是1995年,这是我过去的两张老照片,这是1995年杨新拍的和我1998年拍的,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季节。长江源这次我们去这样的网状水系我们都没看到,现在更多的是这样的砾石滩。过去长江源这样的草甸,我们十年前去的时候这样的地方是很多的,但是现在基本上成这样了。

    这是长江沱沱河里面的鸟巢。干了的大江里有了他们。我们从那儿过,等着妈妈喂呢,结果我们过来,它的妈妈不敢过来。我们在那儿还等了一会而,也没看到。

    这就是今天的三江源。

倪欢:

    草场退化,刚才说有一部分原因是过度放牧,同时您也说了藏族对牛羊够了就用,这个过度是他们自己去多养还是什么原因?

冯永锋:

    过度就是政策性过度,80年代,包括曲麻莱县,他们提出要创造百万牛羊大县,他们县里作为一种政策要求底下牧民强烈发展。有两个东西,一个是发展它的量,另外就是增加它的出栏率,他们一直认为藏族人很穷,要增加它的出栏率。但是藏族人本身他们一直认为一个家庭里边生活足够好过的话就不应该去卖他的牛羊,他们对出栏率一直不是特别支持的,但是这种政策性的东西,他们要繁殖多少只多少只,但是曲麻莱县后来也认为应该草场来定这个标。

倪欢:

    今年3月份,全国人大开会的时候,当时央视还专门采访了青海的省长宋秀岩,她对着镜头说现在青海不采矿了,全部保护了,当时就这么说的。

冯永锋:

    我们从格尔木到不冻泉两边的路上都在大量的采矿,包括保护区的核心区里面都在大规模的采矿。现在采矿有一个很好的方式,叫以复垦的名义去采矿。我这次去还真拍到了,你要把草皮掀开,复垦,上面复上草,他们就以复垦的名义,白天推土机进行复垦,晚上就进去挖掘、采矿。我们这次专门冒险去了一条沟,看了采矿的现场,他们外面打的旗号都是恢复大自然,但是实际上他们是在采矿。

汪永晨:

    我这次去,发改委好象要给他们75个亿保护三江源。这次宋秀岩把三江源这三个县,一个县一个县的跑,然后去问当地的人你们认为这个钱应该怎么花,怎么保护,我们去的时候,正好在几个地方都碰上她,我刚才说尼玛局长,他给我们讲的时候刚刚给省长讲完,然后又给我们讲这个。那天李博生也说现在在西藏,国家也给大量的钱要恢复生态,现在就是说怎么用这些钱。你要说像刚才冯永锋说的,都给弄成围栏了。

冯永锋:

    当地人认为钱已经给的太多了。

汪永晨:

    国家现在不是不重视,已经很重视了,但是效果如何。长江源头断流真的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

14、解决白色污染“限塑令”应完善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8年08月21日

  “限塑令”实施以后,有消费者抱怨部分商家服务水平下降,而商家抱怨消费者把食品预包装袋当提携包装袋来用,专用垃圾袋销售量上升也引发新的环境问题。

  “限塑令”实施两个多月来,超市、商场的塑料袋使用量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款式新颖、结实耐用的环保袋。但是让人预料不到的是,“限塑令”也引发了新麻烦:有消费者反映部分商家因“限塑令”而服务质量出现下降;而超市方面反映食品预包装袋被消费者当作提携包装袋来用;超市出售的专用塑料垃圾袋销量明显上升也带来环保新问题。

  食品预包装袋被挪用

  实施“限塑令”以来,记者平时在广东省中山市几个超市采访时经常看到,在生鲜食品区的卷连袋前,不少人一次就扯下几个食品预包装袋。他们除了用于装生鲜食品之外,不少人还用于装非生鲜食品。比如,有的人把两三瓶洗涤用品装一个卷连袋,几瓶饮料又装一个卷连袋,几公斤水果再装一个。

  对于这些卷连袋经常被顾客挪作他用,超市促销员表示,这些卷连袋原本是作为散装生鲜食品的预包装而免费提供的。由于“限塑令”的实施,有些未自带环保袋的消费者贪图小便宜,把这些预包装袋当免费塑料袋使用,让他们哭笑不得。如果他们出面阻止甚至没收滥用的卷连袋,很可能与消费者发生争吵,给超市带来负面影响。

  壹加壹超市竹苑商场郑经理告诉记者,刚开始实施“限塑令”的时候,超市里几乎每天都有人扯卷连食品预包装袋去装非生鲜食品类商品。不少卷连袋就是这样被消耗掉,商场每天所消耗的卷连袋比实施“限塑令”前增加了近一倍。

  对此,超市在提供卷连袋处贴上提醒标语,要求大家节制使用这类食品预包装袋,有时甚至安排防损人员盯住这些包装袋,但效果也不理想,“你要是说他多拿了袋子,他说是用于包装食品,你能不给他吗?但他拿去当提携包装袋,我们能怎么办呢?”

  郑先生说,目前超市免费提供的卷连袋多是不可降解的,如果消费者滥用这些预包装袋,就会对环境造成另一种破坏,违背了“限塑令”的宗旨。他呼吁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这种现象,限塑不能光靠超市单方面的制止,更重要的还是要提高消费者的环境意识和节约意识。

  顾客抱怨收银员不装袋

  家住湖滨路的何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周都要去附近的超市购物一两次。以前买完东西结账时,超市收银员都会主动把各种商品用不同的袋子装好。而现在,收银员通常刷好条码就把商品堆在一边了,让顾客自己处理包装的事。何女士说,“限塑令”的实施,让不少超市收银员轻松了很多,有的收银员连装袋服务也省了。

  针对何女士反映的情况,记者专门暗访了城区几家超市,看到有些超市的部分收银员的确存在这种现象。据记者观察,如果顾客在现场购买包装袋,或自己带有环保购物袋,收银员一般会帮助顾客装袋。但如果顾客不在现场购买包装袋,不少收银员则把已结算的商品推到出口一侧,让顾客自己处理。

  是不是收银员不愿意向部分消费者提供装袋服务?某超市一位收银员解释说,他们并没有不愿意帮顾客装袋,只是因为有的顾客手中没有环保袋,也不买包装袋,他们没法帮顾客装袋,只能让顾客自己处理了。

  这家超市的负责人汪先生认为,超市方面在员工培训过程中确实要求收银员帮助消费者装袋,但并没有做出强制规定。如果消费者没袋可装,收银员也就为下一位顾客结账。这种情况并不能代表超市的服务水平下降。

  但有消费者不认可商家这种解释。一位正在超市购物的普通市民认为,如今不少服务行业都免费为顾客送货上门,超市业为顾客装袋是理所当然的服务项目。现在超市有的收银员省略了这项服务,消费者心里肯定不痛快。

  专用垃圾袋销量上升

  记者还发现,实施“限塑令”后,几大超市出售的专用垃圾袋的销量明显上升。壹加壹超市竹苑商场郑经理说:自“限塑令”实施以后,来买专用垃圾袋的市民比以前增加了许多,目前每月的销量至少比实施前增长了三成。

  据了解,目前在超市里销售的垃圾袋有10多个品种,其中约有一半的品种是不可降解材料制作的,可降解的垃圾袋一般会在包装上标明“可降解”或“含降解材料”字样。相比之下,可降解的垃圾袋价格明显高出不少,几乎比不可降解垃圾袋贵一倍。超市销售人员告诉记者,那些价格便宜的不可降解垃圾袋销量比较大。

  有商家认为,超市塑料包装袋的消耗量下降了,但专用垃圾袋的销售量却在悄然上升。从民生的角度来说,市民的生活对塑料袋有很高的依赖性。从超市和集贸市场里装生鲜食品,到个人家庭里收集垃圾等,现实生活的多个方面目前还都离不开塑料袋。从环保的角度来说,则是旧的环保问题未彻底解决却引出了新的环保问题。

电子科大中山学院经管系相关学者认为,解决“白色污染”的根本办法是找到更环保的塑料袋替代品,并大规模推广应用。要顺利实施“限塑令”,既要加强环保宣传教育,让人们养成自觉使用环保购物袋的习惯,同时也要找到既能兼顾百姓生活便利又环保的塑料购物袋替代品。要解决目前出现的这些新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关措施,完善对“限塑令”以外塑料制品的管理,增加可降解塑料袋的生产和推广应用比例。(作者:黄标)

15、环交所应推动建立“中国标准”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08-08-21

8月14日,环境权益交易的多位行业人士致电本报,就环境交易所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们认为,中国环交所应推动建立环境权益交易的“中国标准”。

争议《杜克标准》

前述报道提到,四川省南充市一些村庄通过沼气替代柴火、旱地免耕等农业减排项目,向美国国际集团(AIG)出售碳减排额度。在这项关于环境权益的直接交易中,农户提供的碳减排额度,由为此提供中介服务的美国环保协会根据《杜克标准》换算、折算后得出。

《杜克标准》原名《农业林业低碳经济应用》文件,由美国环保协会和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等机构共同研究出版,2007年6月在北京发布。该标准为农业减排项目提供了全面的温室气体减排的认证和测量方法。

 “《杜克标准》作为全球第一部关于农业碳排放交易的核定标准和操作手册,将告诉农牧民如何能够增加耕地中的碳含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将这些措施和碳交易市场联系在一起增加农民的收入。”美国环保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杜丹德对《杜克标准》充满信心。

美国环保协会已经在中国新疆、四川开展多项农业减排项目试验。对这些项目,美国环保协会严格按照《杜克标准》进行监测和管理,项目的验收和认证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承担。据新疆自治区、四川省环保主管部门介绍,目前,他们已经利用《杜克标准》,对有关项目进行了实地测定,基本确定了几个试验区的碳减排总量。

但是,“农民的一口沼气井产生的全部气体折算成本次交易中要求的碳汇指标,这个目前只有《杜克标准》说了算”,四川省环保局巡视员邵志军说。在美国国际集团与四川省农村的直接交易中,美方提供的认证测量办法直接决定项目产生了多少合乎美国标准的碳排放额度。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教授认为,在这样的市场化交易过程中,除了定价权,碳排放额度的测量、认证标准对中国农民的环境权益交易收入影响最大,“单一标准显然是不合乎市场原则的。”

就此,本报记者连线采访了美国环保协会经济学家、《杜克标准》起草人之一Zach Willey。他认为,《杜克标准》“主要地完善了《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及有关附件中关于农林业的碳交易核定标准的细则”。而这样的细则在中国的适用是否足够细致,“将是下一个关键问题”。

 “中国标准”谁制定

 “一旦这一标准得到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认可,将可能成为全球关于农林业碳排放交易的统一强制标准。”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任涌向记者透露。

对每年农业碳减排潜力约2亿吨的中国(美国环保协会数据)来说,应该在碳排放交易的测量、认证标准问题上体现自己的利益诉求。

山东省CDM发展中心副主任刘照胜告诉本报记者,由于在减排额的测量、认证上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中国CDM项目的CERs(可核证的减排量)存在严重的价值低估现象。CDM业界早有共识:中国国内迫切需要一个公开的交易平台。

这样的测量、认证标准的制定,“需要通晓国际法、商法,外语能力出色,有必要的渠道、人脉”。“两大环交所应该起到这样一个作用,带领帮助国内业主去集体谈判,专业化地去测量、认定项目方的额度”,科技部全球环境办公室副主任吕学都认为。

环境交易所体系开始建设以后,企业实现低碳经济、交易环境权益的范围将进一步拓展,环交所提供的“产品”将极大地丰富起来。那么,提供什么标准的“产品”成为业界期待。

8月14日,财政部、环保部和江苏省政府联合在无锡市举行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启动仪式。根据环保部此前的调研报告,排污权交易平台“需要在进行企业排污权核定、法律法规制定等诸多方面进一步完善。”

8月18日,一位参与筹备上海能源(15.43,-0.17,-1.09%,吧)环境交易所的人士坦言,尽管上海环交所期望“提供节能减排咨询、项目设计、项目评价等服务,但相关的国际水准的测量、认证标准还是一个难题”。

在环境权益交易的国际市场,体现中国利益的测量、认证标准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北京神雾热能技术有限公司在2006年4月成为了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的第一家中国企业会员。负责该公司在CCX交易的阮立明博士告诉本报记者,要成功完成一项碳排放交易,公司须按照CCX的要求完成减排项目报告的编写,并通过CCX专家委员会的审查。碳减排量待CCX确认的机构核证后,才可以正式进场交易。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没有专业化的队伍,公司常常在减排额度上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阮立明认为,如果有一个专业化、国际化水平的国内的测量标准作为参照,其到CCX认证机构博弈的筹码会加大。

Zach Willey认为,现在是环境权益全球交易取得突破的一个关键时刻,这个突破点就在于减排量的核定标准。后来者应该为《京都议定书》和《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及有关附件提供更加详细的、充分博弈的核定标准细则,以覆盖从农林业到工业的全面的环境权益交易。

■相关动态

江苏太湖流域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启动

据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记者罗沙 韩洁)该项试点旨在通过改革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分配办法和排污权使用方式,建立排污权一级、二级市场和排污交易平台,逐步实现排污权行政无偿出让转变为市场方式有偿使用,加快太湖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目标的实现和水环境质量的好转。

试点主要包括四点内容:一是完善排污权定价机制。以污染治理成本为基础科学确定排污权初始价格,实行排污权初始有偿出让。二是建立排污权一级市场。2008年在江苏省太湖流域率先开展化学需氧量(COD)排污权初始有偿出让,2009年在太湖流域适时推进氨氮、总磷排污权有偿使用试点。三是建立排污权交易平台。2008年——2010年逐步建成排污权动态数字交易平台,形成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市场。四是加强排污权交易市场监管。

武汉即将启动排污权市场交易

据新华社武汉8月16日电(记者戴劲松)武汉市政府称,该市即将于10月挂牌成立节能减排交易所,搭建起排污权交易的平台。

交易所成立后,全市企业将免费获得初始排污权指标,并计划从今年开始实施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所需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有偿使用,启动排污权市场交易。

武汉市政府有关负责人称,节能减排交易所将有力地推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的建立,研究排污权交易的价格支撑体系,建立节能减排市场化运行机制。

16、水立方让人思考什么?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8年08月21日

  水立方成为北京奥运会明星场馆之一,不仅成就了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的“八金梦”,还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节水的效能。

  奥运会期间,北京雨水格外充足,这让水立方在容纳了众多国际泳坛高手的同时,也利用其独特的设计结构,收集了足够的雨水资源。

  按照设计要求,如果遇到下雨天气,水立方屋面上的雨水会被充分收集。经过分流、储蓄、过滤、消毒处理,再进行回用。根据雨水季节特点和水质特点,雨水处理后回用于水景补水、冷却塔补水。水立方屋面雨水收集面积约2.9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可以提供10475立方米的雨水资源,这些雨水量相当于100户居民全年的用水量。

  和水立方一样,鸟巢也拥有一套雨洪利用系统,能够将体育场用地范围内的雨水收集起来。奥运会媒体村,通过利用安装在屋顶、道路和绿地的透水砖、管道和水井,也至少可以获取3000立方米的雨水。

  收集利用雨水,只是北京奥运场馆的一个缩影。奥运场馆的建设,是绿色奥运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场馆,体现了绿色奥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一理念通过一场体育盛会给人们带来的生活变化上的切实感受,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深远。

  实现了绿色奥运承诺的北京奥运会,让人们在绿色奥运场馆中切实感受到了保护环境给生活带来的变化,看到了环境保护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推动。这对于人们环境意识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

  同样,建筑物上环保节能技术的大量应用,能够产生可观的环境效益。和其他建筑物一样,体育场馆的生命周期较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命历程,能够从环保节能措施上积累相当大的一笔财富。

  那么,今后的其他建筑物,特别是具有重大意义或特殊意义的建筑物建设,是不是也能够参考奥运场馆的绿色建设理念,建设更多的绿色建筑呢?

  笔者认为,首先,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订政策和规定,进一步严格要求具有重大意义或特殊意义的建筑物建设必须体现环保节能精神。和绿色奥运场馆一样,在重要建筑物上添加更多环保元素,能够更有效地向人们渗透环境意识。在文明古国埃及,除了金字塔这样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建筑物让人动容之外,一座现代化的建筑物也令笔者记忆颇深,这就是埃及的国家图书馆。新建的埃及国家图书馆随着楼层的升高,空间不断向后缩进,颇有点金字塔层层递升的味道。但它的意义在于,这样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日光的照射,在图书馆每层的阅览室里面,都能够完全利用日光来照明,从而节约了大量的能源。这样的图书馆不仅包容着民族的历史,更显示出社会发展的未来。这种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对步入其中的人们能够产生事半功倍之效。

  其次,应该加快环保节能建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建筑物成形后,对其进行改造会比较困难,且成本较高。因此,在建筑工程设计之初,就应该充分选择和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并通过实际应用鼓励和刺激此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研究。如近年来,为了解决渗漏、隔热、景观等问题,一些城市对屋顶进行“平改坡”的施工。上海在4年中就投入近6.5亿元资金完成了4000多幢公房的“平改坡”;南京市政府也曾斥资18亿元,对全市重点道路两侧和重要景点区域的136幢多层住宅实行“平改坡”;此外,武汉、天津、济南、厦门等许多城市也在纷纷进行这一尝试。这一做法固然值得嘉许,但如果在设计之初就能够充分论证和统一标准,采用环保技术和方式,这种后期改造的工程就可以省略,不仅节约了大量资金,也节省了大量资源和能源。

  此外,还应加大建筑环保节能推广力度,鼓励环保节能的建材的使用。据有关数据显示,今后10年我国城镇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民用建筑每年至少为8亿平方米,环保节能建材的应用将取得巨大的环境效益。说起环保节能材料,笔者想起在日本水俣附近的一家农庄。日本水俣的水污染事件是世界环保史上不能忘记的一段历史。在水俣附近的这家农庄里,一个完全利用回收材料建设的餐厅别有韵味。餐桌是废旧的缝纫机或是废弃的保龄球案,墙面或柱面用废弃的瓦片作装饰。农庄主解释,利用这些废弃材料作建材,成本不比新建材低,但更有意义。

  北京奥运会不仅让人们欣赏到了世界顶尖体育赛事,也让人们在绿色奥运和绿色场馆中享受更多绿色文明。希望这种绿色影响能够持续下去,特别是在建筑物包括重大纪念物的建设上,让绿色精神得到充分彰显,这,才是改善现实生活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最好方式。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2版 作者:刘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