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的行动 江河考察 在秘鲁亚马孙中寻找之二――在生命图书馆里分类

在秘鲁亚马孙中寻找之二――在生命图书馆里分类

2011-01-18

2011年1月10日,我们乘车前往亚马孙上的拿托镇。将要带着我们在亚马孙上考察的阿亚普号船在那里等着我们上船。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亚马孙河边的早餐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亚马孙人家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路边

英国作家和自然保护主义者杰拉尔德•达雷尔曾写道:“每个自然主义者都知道,没有什么比热带雨林更能把人们的傲慢变成敬畏的了。”在大自然最后的阵地中,雨林是原始的地方,即使在白天也幽暗神秘。这里生存着难得一见的动植物,它们是“地球上最复杂、最美丽也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达雷尔还说,这些地方“正在被我们破坏,主要是出于贪欲。我们就像喝醉的猿猴闯进美术馆,野蛮残酷而毫无头脑。美术馆的画可以重画,但热带雨林却无法重现。我们迅速毁灭着雨林,这正是地球未来的病症,因为广袤的森林是气候调节器,沙漠的阻止者,也是一个巨大的仓库,储藏着丝毫未动的自然资源”。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路边的雨林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路边的砍伐

从昨晚住的伊基托斯前往亚马孙的路上,我们穿过的是热带雨林。亚马孙探秘项目首席科学家理查德(昨天写成瑞查了,不够规范)让我们注意路两旁,一会儿是白沙质土壤,一会儿是红色粘土,都不太肥沃。而我更着迷地看着热带雨林的树像是一团“乱麻”。这样形容或许用的词不够好。但这里的林子真是太乱了,里面长的大树小树,枝枝蔓蔓,有稀有松,有密有紧。当然我说的乱是和我们人工林来比较的。我们人类有时就是这样浅薄,不分好歹。喜欢把丰富变得单一和趋同。

遗憾的是,车开得快,我不能一一记录下那一路上的丰富,只有等到我们在船上慢慢品味亚马孙的丰富了。

我们行驶在去往亚马孙探秘项目的上船的路上,理查德向我们介绍的还有天上的老鹰,不过,他说的也不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的雄鹰。他告诉我们的是,这些天上飞的鹰是清道夫,专吃地上的垃圾的。

亚马孙河名称的由来,原来亚马孙河没有一个总的名称,每条支流和每一段都有它自己的当地名称,在1502年以后,只是被叫做“大河”,后来在西班牙语中叫"maraña",意思是“纠缠”、“混乱”。

还没有真正走进亚马孙,可眼前看到的,耳边听到的,告诉我的都是:大自然界也不应该神化。它们有美也有丑。或是在我们人类看来不够美,但那是它们自己的生存方式与习惯。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路边的民居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白沙中的植物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路边的绿色

地球观察研究所中国区首席代表谌良仲望着路边那浓浓的绿色,告诉我们:亚马孙流域是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地区,是真正的老大。地球上动植物的五分之一都来自亚马孙。

亚马孙河提供了养育人类生活的食品。如:玉米、土豆、红薯、西红柿、花生、向日葵、菠萝、辣椒、可可豆。

秘鲁,在印第安语里就是玉米之仓的意思。亚马孙食品引入全世界,引入中国,改变了历史,改变了世界。特别是高产的耐寒作物的引入,对人口的增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人以食为天,地球观察研究所的谌良仲说到这里时,特别强调了一下,为什么别的行业的工人都叫师傅,唯独食堂的厨师称为“大”师傅。这就是说明了吃饭是多么重要。他还说,这些食品的引入,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如果没有辣椒,饱誉世界的中国饮食又怎么能像现在这么有滋有味呢。说到这儿,人到中年仍然保持着一颗年轻心的谌良仲又来了一句:如果没有来自亚马孙的可可豆,就没有了巧克力,那情人节不就少了很多的浪漫吗。

亚马孙为世界提供的还有天然橡胶。秘鲁的国树还提供了金鸡纳,使人类战胜了疟疾。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路边的孩子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路边的雨林

对谌良仲来说,第三次走进亚马孙进行野外科学考察,他仍是激情不减。一谈到亚马孙简直就是兴奋不已。为了保护亚马孙这一上苍赐给人类的大自然瑰宝,他说自己还会动员更多的中国野外科研志愿者来亚马孙,以直接参与的形式,支持亚马孙生态监测和保护项目。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阿亚普号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亚马孙河边

我们今天上的阿亚普号亚马孙科考船,是1906年由德国汉堡专家为当年生产和运输香蕉而制造。船身长33米,宽6米。钢架结构。它见证了香蕉繁荣期的兴衰。经改造,现在的“阿亚普”可容纳二十人食宿。虽然它已经是104岁的“老人”,可依然充满了活力。船上的扶手楼梯,仍可看到当年装修的精美与豪华。更让我感叹的还有它的结实与耐用。其实,这不也正体现了当年制造中的可持续精神吗。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船上的楼梯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船上的温度表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探路者康泰

今天起航后,我们要前往位于亚马孙上游的萨米里亚河的帕卡亚-萨米里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实地监测作为生态环境标志性物种,珍惜的亚马孙粉豚、金刚鹦鹉、凯门鳄和包括食人鱼在内的鱼类资源调查。同时展开陆地样带动植物监测。穿越热带雨林,见识奇树异兽。

地球观察研究所的亚马孙考察项目,曾被BBC《野性世界》列为2009年度野外科研志愿者项目第一体验。具体来说,国际志愿科考队的主要任务是帮助科学家收集有关标志性物种(indicator species)的数据。所谓指示物种是指,人们通过了解其存在,缺乏以及生活状况,来了解整体生态系统情况的物种。在雅瓦里河当中,这些物种包括粉河豚和灰河豚,凯门鳄,金刚鹦鹉,红色秃猴和其他灵长类动物,巨型水獭和其他生活在丛林中的有蹄类哺乳动物,如野猪和貘。我们保留了有关这些物种的多样性和种群密度的准确调查记录,用于推动改善以社区为基础的野生动植物管理和保护区管理,以及加快野生动植物保护政策的制定。

帕卡亚-萨米里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2万平方公里。我们北京市的面积是16800平方公里。它是秘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亚马孙流域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我让已经与“阿亚普”一起参加了两次科考的谌良仲讲一件他印象最深的事情,他说印象深的事很多,尤其是第一次看到亚马孙珍稀粉豚时,“那是一群,足足有七八只之多。围着“阿亚普”与船上的科学家及野外科研志愿者们捉迷藏,逗你玩,可爱极了”,亚马孙河真是生物多样性的聚宝盆。他由此联想到长江的白鳍豚,已经十多年在野外见不到了。如果,长江上重现白鳍豚的话,肯定引起公众的轰动。谌良仲说到这时,我不得不给他泼了瓢凉水:那恐怕只是你的一厢情愿了。因为我知道,2006年,世界6个国家的顶级科学家,在长江白鳍豚生活的江段用了最先进的监测设备,找了38天,最后不得不宣布,一头也没的找到。第二天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做为种群白鳍豚灭绝了。

有意思的是说到这儿,谌良仲竟还做了这样一个比喻。他说,当时他的联想中还有,2008年周老虎事件,从反面是不是也说明我们中国对珍惜濒危野外动物的珍惜程度还是很高的。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岸边说再见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开始在亚马孙航行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水上的小舟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谌良仲和美国志愿者苏珊在考察船上

2011年1月10日,我们开船后的第一课,亚马孙科学考察首席科学家理查德给我们讲了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形成。

热带雨林位于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这片和赤道平行环绕地球的广袤地域,阳光炽烈、气候温暖湿润而稳定。亚洲南部、澳州北部、非洲和拉丁美洲都有热带雨林,但谈到激发奇迹这一点,亚马逊雨林是无与伦比的。亚马逊河水在全世界的入海淡水总量中占五分之一。

亚马逊绿色的森林广袤绵延、泥沙滚滚的河流成百上千,呈现出一片原始神秘和亘古不变的风貌。由于地处偏僻、面积广大,亚马逊的秘密被深深埋藏,随着新的动植物种类的发现,其中一些秘密慢慢被揭示出来。但是,由于森林破坏和气候变化,许多雨林的健康正受到威胁。随着物种消失在森林之中,用一位档案管理员的话说:“我们还没有对这座生命图书馆里的书进行分类,就把它们烧掉了。”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热带雨林形成简图

这张照片是理查德在用画图的方式,通俗易懂地把热带雨林里生物多样性的复杂性和相互依存关系阐述了出来。比如,太阳能通过植物的光和作用,转化成生物质,为动植物提供能量和食物。与此同时,在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质的过程的唯一途径就是光和作用。通过光和作用,把二氧化碳吸收进来,在这过程中循环发出氧气。由于亚马孙地处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阳光充沛,加上亚马孙河的水量世界第一,其所制造的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大的氧气来源,因此亚马孙也被称为地球之肺。同时,由于固定了二氧化碳,又被形象地称为地球的空调机组。

理查德告诉我们,亚马孙的水分白水,黑水和清水。2009年我在巴西马瑙斯采访时就看到了白水与黑水的汇合。那也可以说就是亚马孙的泾渭分明。同行的地球观察研究所的谌良仲对这些白水,黑水的来源也很了解,他给了我进一步的介绍:

白水是从亚马孙支流马尔尼翁河流来,挟带着安第斯山脉的冲积物,营养比较丰富。

黑水是从萨米尼亚河,热带雨林泛洪区流入亚马孙,因为流水把热带雨林里的有机质,和树叶里的丹宁融解,水的颜色就成黑色的了。水的营养自然也是比较高了。

清水,是从亚马孙流域北部山区流出,因为是古老的山脉,泥土早已被冲刷掉,目前的山体、河谷都是裸露尖硬的岩石,所以河水清澈而少有营养。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2009年在巴西马瑙斯亚马孙河黑白水汇合处

理查德的课在船上给我们讲亚马孙时让我们想到了,我们中国古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想到我们绿家园的宗旨:走进自然,认识自然和自然交朋友。亚马孙热带雨林可把人们的傲慢变成敬畏。这是我走进亚马孙听到的一个说法。想一想,我们这个世界,应该有多少大自然会给人类这一感受呢。关键是要走进自然。要学会认识自然,感受自然。而且体会到这点,可能也需要些灾难的启蒙。

在亚马孙河上度过的第一个傍晚,我们在船上真可说是看了一场空中的“大戏”,或是一场天空中的“时装秀”。本以为天中的云没有形成火烧,太阳就下山了,不会再有多么精彩的表演。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5点37分的亚马孙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5点47分的亚马孙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5点51分的亚马孙

可是,没有想到在亚马孙看日落,应的是另一句老话:好事还在后头。在我们中国的江河上看日落,不是太阳躲在乌云后天空一片灰蒙蒙,就是天空中只有“鸭蛋黄”的今天,在亚马孙河上看日落,太阳已经消失在地平线下,“大戏”却越来越精彩。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6点23分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6点26分的空中对话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6点42分,天火烧起来了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6点43分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6点44分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6点49分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6点51分

这场空中“大戏”我们是从5点37分拍到6点51分的。从时间表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分钟就是一个“节目”,一分钟就是一件色彩斑斓的时装。那一刻,在亚马孙船上的我,除了大饱了眼福以外,就是深深的遗憾。在中国,在中国的大江大河上,今天还能看到这样宽阔的自然的水面吗?还能看到这样自然流淌着的江水吗?还能看到“不尽长江滚滚来”吗?还能看到这样空气清新的天空吗?是大自然没有恩赐于我们,还是我们自己不珍惜大自然。写到这儿,虽不再想写刚刚结束的绿家园江河十年行我们看到的那些破碎的江河。可是又怎能不想,怎能不写呢?在亚马孙上寻找,寻找的不仅是我们的没有,要寻找的还有,我们为什么没有。

 

一月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天火”何时烧在中国

明天将开始我们在亚马孙河上真正的考察、监测与记录。丰富的亚马孙、神秘的亚马孙、多情的亚马孙在等着我们。

                             地球观察研究所中国首席代表谌良仲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