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29
文图 汪永晨
2009年7月10日,我们还没有起来,牧民已经牵着牦牛来到了我们帐篷前。他们牵来的三头牦牛将驮着我们的行李和我,走向真正的江源。
出发
鲁谷比尼冰川
1998年,我随中国第一支女子长江源科学探险队到江源时,是徒步和骑牦牛到了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姜古迪如冰川。有文献记载长江有600多条冰川,也有记载是300多条。要说原来把一条一条冰川数清楚不容易,那么我们这次走的不管是长江源区的路,长江源区的山,还是水,用杨勇的话说,都是人类第一次踏上的地方。不过现在有卫星,要说数清楚并不是难事,但是这次走江源之前,我仍然无法找到一个长江源到底有多少冰川的准确数据。
没有冰川的准确数据,那么全球气候变化对最敏感地区的影响到底造成了多大的变化,就更无法有准确的数据了。
鲁谷比尼冰川
最初的长江就是这样滴出来的
接一滴长江水
摸摸新生的长江
鲁谷比尼冰川虽然没有人来过,不过藏族牧民还是给它起了名字。
进入鲁谷比尼
鲁谷比尼冰塔林
我们这次江源行有一个额外的任务,就是要接一瓶长江源的水。因为今年的中秋节,沿海城市的电视台将要和台湾的电视台一起把黄河、长江源头的水倒进日月潭。我们已经录下了离长江源最近的小学--岗尼篆小学的孩子们向台湾小朋友问候的画面,今天能接到江源冰川的水,任务就算完成了大半。如果我们能找到的长江新源,当然杨勇还希望能接到新源的冰川水。
接完水以后,我们就走进了鲁谷比尼冰川,按GPS显示,我们今天没有向原来的正源姜古迪如走,而是向20公里开外的新源走去。
长江源,对我来说并不陌生,而且有一些美好的回忆。
11年前,在靠近姜古迪如冰川前时,我们一队女子探险队员手拉着手,从离江源只有三公里的江源第一家出来后,天阴了。
早上出发前,我让各位同路人在我的话筒前描绘一下他们心目中的江源,姜古迪如冰川。
“我觉得可能到处都是白白的冰川,每一个冰川的每一条缝里都流出潺潺的小溪,然后水越来越大。”
“我想象高原的风光要漂亮点,但这几天走下来,觉得挺单调。想着母亲河应该更大一点,更汹涌、更广阔,可到目前为止,看了几条支流,才知道母亲也是这么平凡,这么质朴,是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变得伟大起来的”。
“想象中的母亲本来是慈祥的,可这几天走下来,更感觉到,就像是女人在分娩,母亲河的的蕴育也有这么长的一段痛苦过程。至于冰川,总应该是冰清玉洁,像一座座雕塑吧”这些都是在没有见到冰川前队员们心中的想象。
在高原上,头顶上只要有一片乌云,那下雨、下雹子、下雪就是马上的事。那天,我们刚刚已能看到点影子的冰川很快就被云彩挡住了。接下来就是叮当五四的雹子砸在我们的头上,脸上和身上。不一会,眼前已是白色的世界,冰雹变成了雪。我们是踩着咯吱咯吱的雪走到姜古迪如冰川的。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冰川,迎接了我们。同行的一个队员从地下捧起一把雪,说是在吃大自然的冰激凌,好吃极了。
我们到达姜古迪如冰川时,虽然已快七点了,但高原上的太阳要到8点钟才会离开地平线。就在我还喘着粗气,坐在燃烧着牛粪的帐篷里歇着时,有人在外面喊开了,快出来呀,太阳露脸了,夕阳美惨了!
那天,早上还说想像不出姜古迪如冰川会是什么样的幺妹,一出帐篷就在地上打了三个滚,并当众宣布,将来我的婚礼要在冰川前举行。
冰川最后的辉煌是短暂的,夜里,我们的帐篷上,再次响起了冰雹的敲打声。
第二天早上,没有日出,我们帐篷的拉锁被雪埋着,费了好大的劲才打开。93年到过冰川的陈小邛前一天晚上找了半天那次他们埋下的牌子,可是没能找到。她告诉我们,比起93年,冰川至少退后了100多米。我们这次安营扎寨的地方,他们那次来时是冰湖和冰大板。而现在,我们踩着的已是砾石了。
唐邦兴教授就职于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1986年那次江源行他就是总挥,当时已是60好几的他,站在冰川前同样是感概万千:“姜古迪如,面目全非了。过去简直就是一座冰雕的博物馆,冰塔林,冰笋,冰牙,壮观极了,现在的冰川向后退缩了300多米不说,鬼斧神刀的‘冰雕’都不见了。如此下去,可能用不了多少年,姜古迪如将不复存在。”
“冰川为什么会退缩?”我问唐教授。唐教授拿着手里那张1964年航拍的地图再次感叹到:“全球气候变暖,对冰川的消融会有影响,但影响有多大我们不知道,过度放牧,你看现在牦牛都放到冰川上面去了。这里的植被非常脆弱,草皮一旦被破坏了,就再也长不出来了。说来让人难以置信,被称为中国母亲河的长江源,我们还从来没有进行过一次全面、系统的科学考察。也就没有任何数据来说明,江源的冰川为什么在快速退缩。”
11年过去了,对江源冰川的全面科学考察,显然还是没有进行过。虽然气候变化,已经成了世界上政治家,经济学家、生态学家谈判桌上少不了的话题。
走进鲁谷比尼冰川
走进冰川
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并且具有超前性,即别的地方还没有变化,这里已有反应了,这点已在科学界达成共识。可是要想真正了解江源,认识江源,科学家们还有许多难言之苦。为了了解江源的植被情况,一位科学家曾从山上挖了一片草皮带回家分析研究。让他没想到的是,来年他再去的时候,原本绿绿的一座山,竟成了秃山。一片草皮的取舍真能影响一座山吗?神秘的青藏高原,生态脆弱的三极,科学家只能感叹:你对我们人类来说,真是太陌生了,我们太需要了解你了。唐教授说,1986年他们到江源来时,离江源最近的雁石坪乡还有一个水文观测站,这次来,已经没有了。而我们这次去,虽然水文观测站又有了,但是他们只管记录,其他什么都没做。
一面是冰川,一面是沙石
一个人的行走
冰雹说来就来
本以为可能跟上杨勇他们前面走的几个年轻人,可走着走着,就刮起了狂风,接着大冰雹就下来了。我一个人没地方躲,就坐在冰川前等着冰雹过去再走,忙里偷闲还自拍了一张照片。这样以来就落了队,不过,好在我后面还有两个也在艰难地在冰川的峡谷里走着。
冰雹中的自拍.
在这样的冰川中行进
冰雹下了有20多分钟,再往前走是一座冰墙在眼前立着。
冰墙
走出冰墙
走出了冰墙,却再也找不到了前面走着的杨勇他们,向导也让他们带走了。我们后面的三个人没有GPS,也没有吃的,喝的,只有继续按我们认为的方向走。唯一的一个小伙子陈显新说他爬到山上远望一下,看是不是能看到前面的人。我和另一位女记者伊曼走进了另一个冰川峡谷。
另一条冰川
通向江源
可是伊曼说她要方便,我在前面是边走边等着她,可楞是再也没能把她等来。从上午十点出发,这时已经是下午四点了。在海拔5400米到5600米的山间与冰川的陡坡上走了六个小时的我,已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一个人走的峡谷
走向海拔5600米
继续走
人在面对难以克服的困难时,喜欢展开想象的翅膀,特别是在高原上。
在蓝天白云和冰川面前我想了这样两句话,准备实在走不动时就写在雪地上然后拍下来。
对了,江原的雪真好吃。这是我今生第一次觉得雪那么好吃。六个多小时的高原行走中,那时只有雪是我唯一可以往嘴里放的,可以嚼的,可以咽的物质。
我想写的两句话,一是:为了杨勇;我是参加他的队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中国找水来的。
另一句话是:因为杨勇。我本以为我们是一支队伍,大家即使不一起走,也应该知道走的方向,也应该互相结个伴什么的。这里可是无人区。但是杨勇带着几个年轻人和向导走得无影无踪。我不知道往哪儿走,我也走不动了。
然而,我没有写,我从小就知道一句话:坚持就是胜利。我还可以坚持。
我坚持着向前走,而且还爬上了后来才知道是海拔5600米的大山上时,我看到了一个虽然不大,但是在冰川中蓝蓝的湖泊。
冰川间的湖
没有任何污染的湖
冰墙、冰湖,给了我继续走的力量,它们太美了。
它们藏在高原,深山、峡谷中,在我们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时候,它们对我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我要把它们“带”到人间,让更多的人认识它,欣赏它,研究它,关注它。
江源处处是源头
顺着这条小河能到新源
江源处处是江源
坐在这雪山的怀抱中,我突然觉得有没有和杨勇一起见证新的江源并不重要。此时,我不就坐在一条条冰川,一条条江源的怀抱中吗?群山,群江的汇集,比一个冰川的力量更大,比一条江源更宽阔。
我就这样久久地凝视着那群山,那群江,那如同刚刚从母亲的怀抱中分娩的,自由而任性的江水。它们还要带着我踏上回营地的路。
再次见到杨勇,是在冰川峡谷中,天色已经黑。他们找到了新源。今天我们都在海拔5400-5700米的江源走了12个小时。
杨勇看到我一个人在峡谷里走时说了四个字:你真伟大!其实,他们今天的行走,测量,见证了新的长江源。才真的是非同凡响。
在江源怀抱中,感受母亲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