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
2022-07-01
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成为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根据这个《规划》,江西提出要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鄱阳湖。2009年12月15日,江西省政府召开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工作,专门成立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在2010年正式挂牌成立正厅级的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
在2012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时任江西省副省长姚木根表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势在必行,以期为人类保护好一片“绿洲”,为中国保护好“一湖清水”,也为后人留下一方“净土”。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分别在2016年11月及2022年5月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示和第二次信息公示,并在2022年6月举行了公众参与听证会。据参会代表反馈,目前工程建设方讨论焦点是工程该如何建,而非工程是否应该建,这依然是当年“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势在必行”的论调。
CYCAN从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不认同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并鼓励更多青年关注此项工程建设,通过学习、研究、分享、传播、参与的方式对此进行回应。
人类的生存依赖所有物种,因此,为了适应鄱阳湖的枯水期,而开展对生物多样性有潜在不利影响的工程是不合理的。不良的适应措施,将在短期或长期,导致鄱阳湖在面对气候变化时变得更加脆弱。
气候适应有两种方式,自主(自然)适应、或计划适应以减少当下实际发生、或者预估的气候风险和影响。但实际上,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较强的韧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较少的生态系统相比,生物多样性较高的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生产力、且在外部环境波动时更为稳定,可以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通过生态系统的保护,也有益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增强生态系统对于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有研究表示,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周期的变化在更多样化的地区中更加快速。也就是说,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中的物种能够更快地适应当地的气候变化,提升生物多样性对于适应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效的适应可以减少物种和生态系统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外部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减少生境破碎化,增加自然生态系统间的连通性,并有助于极端气候事件后的生态系统恢复。
生境破碎化指连续成片的栖息地被分割成更小的、孤立的栖息地的过程,是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面积的自然栖息地对于物种,特别是分布广泛及迁徙物种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保持自然栖息地之间的连通性将是让物种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策略之一。然而,鄱阳湖水闸的建设则会加剧鄱阳湖湿地生境破碎化,如果鄱阳湖建闸,将断开长江与鄱阳湖之间的连接,鄱阳湖将因此失去活力。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本身就承受着多重影响。由于近年来的气候变化,鄱阳湖大量的湖汊正在退缩和干涸,湖滨湿地逐渐沙化、甚至失去了湿地的功能。湿地功能的退化也将影响候鸟栖息、觅食和繁殖的过程。湖区降水规律的改变及极端天气的加剧也影响了物种的分布和繁殖,进而影响鄱阳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江河湖泊的连通性在保护鄱阳湖生物多样性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将破坏鄱阳湖湿地的完整性,而这潜在的对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将加剧鄱阳湖湿地的气候脆弱性,在面临气候灾害时,将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涉及多处生态敏感区。其中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2个、省级和县级自然保护区7个 , 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省级湿地公园5个 ;以及长江下游干流及长江河口的 5个敏感区,其中长江干流2个、长江河口3个;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8个 (湖区 3 处、长江干流及长江河口5 处) ,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2处 (湖区 2 处、 长江干流及长江口 10处)。
鄱阳湖是长江流域100多种鱼类的天然种质资源库、东亚最大的冬季候鸟天堂和江豚最大的野生种群栖息地,在全球生态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生态地位。
在《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征集意见稿)》中(以下简称《报告书》),没有邀请实际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研机构参与,也未在学术界进行广泛交流,其建设很有可能造重大的生态风险,危及鄱阳湖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江河湖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相互关联、交互,彼此之间存在着诸如水力、生物空间洄游等密切的生态联系。任何一个部分受到干扰或破坏,都将危及整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因此,鄱阳湖等连江湖泊生境的破坏,也会影响整个长江生态系统的循环。
尽管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设计考虑了用大孔口闸门来保证鄱阳湖和长江之间的联系,但枯季水量小,为了蓄水,彻底隔断江湖不可避免。
三峡工程已经截断长江,鄱阳湖和洞庭湖是最后两个通江湖泊,鄱阳湖建闸将撕开一个口子,洞庭湖很可能紧随其后。如果鄱阳湖和洞庭湖再被隔断,将彻底破碎化整个长江的生态系统,使流域内生境多样性彻底丧失;“河变库”又会导致流域污染滞留、积累,环境容量降低,给流域生境多样性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更重要的是,鄱阳湖和洞庭湖是长江下游重要水源和自然调节单元,能够有效地缓解三峡水库等上游水库汛后蓄水的影响。而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将隔断江湖,必定进一步加剧长江汛后面貌改变,降低河道水位和环境容量,降低河口抵御咸潮的能力。
水闸建设对候鸟的影响
鄱阳湖是一个季节性的湖泊,其水位从4月开始上涨,7-9月达到最高值,从10月开逐渐下降,直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浅水滩、泥滩、草洲渐渐显露,地势高的部分变成草原。这种水位的季节性大幅度变化,非常有利于鄱阳湖洲滩湿地系统的发育,这让鄱阳湖成为了重要的鸟类越冬场所,平均每年有34万只候鸟在此越冬,最多的年份达到73万只。世界上95%以上的白鹤和75%以上的东方白鹤在此越冬。
一直以来,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表示,建设鄱阳湖水闸的原因之一是,近十年来鄱阳湖连续出现枯水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等情况,对湖区生态等多方面造成严重影响,难于满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报告书》认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运行后……将增加平水年和枯水年情境下湖区越冬候鸟的栖息地面积,延长候鸟对栖息地的有效利用时间”(报告下册604页)。
《报告》仅在平水年和枯水年中讨论工程对于栖息地质量的提升,研究显示,高水位反而会导致候鸟取食困难。对越冬水鸟而言,枯水期最佳水位在 8~10m。而按目前鄱阳湖水利枢纽运行方案,最低水位在 10m, 绝大部分时间控制在 11m 以上, 这会影响部分越冬水鸟的食物资源。在丰水年,小天鹅、鸭类、鸻鹬类等代表性冬候鸟,以及鸿雁(世界最大鸿雁越冬地)、东方白鹳(占全球总数的80%)、白鹤(占全球总数的90%以上)和青头潜鸭等珍稀濒危鸟类的适宜栖息地、潜在栖息地的面积有所减少,进而产生不利影响(下册P309页-313页)。
水闸建设对江豚的影响
九江长江大桥和湖口大桥的修建,船舶数量的大量增加,渔业活动的加剧都严重阻断了长江与鄱阳湖之间的通道,已经让江豚再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有效的江湖迁移。水闸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剧这种困境。
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在水闸上留出了4孔60米宽的大闸,让江豚过闸。在《鄱阳湖特大桥工程对长江江豚的影响评价》中,单个桥孔不小于75米的大通道依旧会阻隔江豚的活动,水闸上60米的孔洞是否能让江豚顺利迁徙也需要进一步的论证。
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周建军认为,水闸真正运行起来后,实际情况可能是闸门是部分关上的,只能留给江豚一个60米长的通道。这条通道的水流流速会达到6米/秒以上,江豚是不可能穿过的。
除了影响江豚的自然迁徙,水闸施工带来的水质污染,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江豚的健康。
水闸建设对鱼类的影响
水闸建设后,将隔断原江湖间的水力直接联系,湖泊难以自然吞吐江河,切断了鱼类的河游通道,使得一些需要通过河游来完成生活史(繁殖、索铒和越冬)等的鱼类无法正常完成洄游,严重影响鱼类的自然繁殖,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
鄱阳湖的江湖洄游鱼类有四大家鱼(青鱼、鲢鱼、鳙、草鱼)、鳡、鳤,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水闸建设后,鱼类在鄱阳湖育肥后,将难以进入长江越冬和繁殖;在长江繁殖的鱼苗也不能进入鄱阳湖索饵和育肥。
诚然,水闸建设方案中设计了4条鱼道,但传统鱼道的功能基本只能允许大个体鱼类自下往上洄游,“……有部分鱼道对中小型鱼类有一定的通过效果(例如峡江鱼道),国内以刀鲚亲鱼为过于对象的鱼道有少量先例(例如曹娥江口门大闸鱼道),据报道取得一定过鱼效果”(《报告》下册332页),这说明鱼道的通过效果还待商榷,无法保证鱼类的洄游。
4-8月,水闸打开所有的泄水闸门,基本能够维持江湖连通的自然状态,在此期间,长江四大家鱼幼鱼进入鄱阳湖入江水道基本不受影响。但因为鄱阳湖水闸距湖入长江口约27千米,鱼类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从长江游到水闸处,而水闸在8月底就开始控闸蓄水,8月底经过鄱阳湖入江水道的长江四大家鱼幼鱼,就难以顺利进入湖区,滞留在鄱阳湖入江水道,湖区的四大家鱼资源就会受到一定的损失;秋末,当年幼鱼和成鱼回江越冬也将收到阻挡,虽然鄱阳湖控湖后冬季水位变得平稳,但是鱼类是否能实现就地越冬还要进行进一步的论证。
鳡、鳤生殖洄游习性与四大家鱼相似,亲鱼(指发育到性成熟阶段,有繁殖能力的雄鱼或雌鱼)于春末夏初在长江干流及支流激流中产卵,幼鱼于7月后进入鄱阳湖中索饵、育肥,秋末以后,幼鱼和成鱼又回到干流的河床深处越冬。水闸的建设和运行将会明显地影响鳡、鳤的亲鱼入江产卵和幼鱼及成鱼入江越冬这两个重要的繁殖过程,使鳡、鳤无法完成生活史,危及种群数量。
对于鄱阳湖中珍惜水生生物,比如长江鲥鱼和胭脂鱼,水闸的建设和运行将阻挡其洄游通道,挤压其生存空间,种群自然恢复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例如,鄱阳湖松门山以北的蜈山一带曾是长江幼鲥唯一的索饵育肥场,赣江吉水、峡江、新干江段是其唯一的天然产卵场,每年4月,长江鲥进入长江上溯前从进入赣江产卵场产卵。三峡大坝和峡江水电站的建设不仅增加了长江鲥的上溯阻力,延误了亲鱼到达产卵场的时间,影响正常的产卵和孵化;还把原产卵场拦腰砍断,压缩产卵空间;产卵场水位上升、水流急缓不一、水温下降等因素也会让长江鲥的产卵和孵化条件恶化。如果鄱阳湖水闸真的投入建设和运行,长江鲥的保护工作将会难上加难。
胭脂鱼习惯在秋后退水时期(10月)回归到湖泊或于干流河床深水区越冬,此时属于水闸蓄水期,胭脂鱼无法进入鄱阳湖,因为鄱阳湖胭脂鱼苗种基本源自长江,如此一来,胭脂鱼最后可能完全在鄱阳湖绝迹。(赵高峰, 周怀东, 胡春宏, & 阮本清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对策》)
除了需要评估工程建成后对物种的影响,建设单位还应考虑建设过程对物种的影响。
也就是说,即使水闸的各项“生态保障设施“能够保证鸟类、鱼类和江豚正常的越冬、洄游和迁徙,但水闸工程计划耗时7年4个月,在这期间,湖区人类活动、船舶施工和机械操作将变得非常密集,这将如何影湖区的生境?工程建设期间对物种繁殖及生境破坏的情况如何评估?在能够检验上述“保障设施”是否真的能够产生尽可能小的生态影响之前,工程启动之时,是否就已经开始影响湖区生境?这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和验证。
可能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正当我们准备睡个懒觉、和家人朋友聊天、品茶阅读或无脑看剧时,邻居突然开始装修!那种刺耳、甚至崩溃带来的不适感,10分钟都很难熬,更何况一个7年多的大工程。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水质污染、空气粉尘、噪音、植被破坏、水流阻隔等都会影响当地生物的栖息状况。
青年参与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途径
青年作为公众的一员,其参与权利及途径受到《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支持及保护。
近年来,国家话语体系不断强调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公众已然成为环境治理不可或缺的主体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公众参与成为促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公众可以积极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中,当中重要的两个时间节点分别是:
(1)建设单位组织的第一次和第二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期间
(2)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的环评报告书受理信息公示和审批前公示期间
近期受到大家关注的环评信息公开属于建设单位组织的第二次信息公示,与第一次信息公示相隔六年,因此有人认为不用担心,“时长还长”,还有环评报告书的审批部门的审批公示。但是,与一般建设项目不同,该项目的建设单位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为正厅级单位,与审批部门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平级,因此这个流程可能很慢,也可以很快。
那么,青年可以怎么做?
首先,保持持续的关注。不因为事情在风口上就多看两眼,热度过去就忘记了。你可以找到共同关注的伙伴,互相支持,坚持下去。
第二,花时间阅读及学习。环境影响报告书很长,不同专业的人可以从中读出不同的乐趣,并循着当中见解去找到更多讨论及观点。我们不需要全本阅读,对工程建设感兴趣便重点阅读“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对水文感兴趣则重点阅读“江湖关系及水文情势影响预测评价”,从个人兴趣和专业优势出发,逐步形成知识积累及个人观点,以便与周围的朋友分享。当然,无论对哪部分感兴趣,最终都一定要阅读“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建议”及“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
第三,积极参与信息公开。珍惜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并合理行使。“国家鼓励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被明确写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该办法同时规定“建设单位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应当附具公众参与说明”。
公众具体的参与办法也被明确列出来“公众可以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者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将填写的公众意见表等提交建设单位,反映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有关的意见和建议”,而当一个建设项目受到的质疑声音过多,建设单位则需要组织深度的公众参与。因此,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保持持续关注及保持学习就非常重要。
最后,用你擅长的方式进行分享及表达。我们很难期待每个人都用同样的关心程度来关注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但我们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尽可能影响身边的朋友,例如图文分享、组织讨论会、视频分享、亲身前往现场调研等等。
我们期待你的参与,期待各位青年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