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志愿行动 “江河十年行2009”参加者感言――辞旧迎新时录

“江河十年行2009”参加者感言――辞旧迎新时录 

2010-01-14

 
张伟琦 汪永晨 周晨

 

徐凤翔(著名生态学家):

徐凤翔

    经过这些的旅程,我深刻感到“江河十年行”是一个尊重科学、关爱民生的旅程。我们常说山是碧玉簪,水是青罗帐。但现在山河是脆弱的,破碎的。我把这些破碎的河山总结成“白帽子(雪山)变小了、绿帽子变破了,绿披肩变残了,绿腰带折断了。

    一路上,我都在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我们不是反坝派,水电建设要搞,但要合理应用水电。

如何合理应用,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要有统一的流域规划。对水系极其流域进行完整的评估,在此基础进行合适合理的水电开发。

    二,要对水电工程的布局和定位有科学的认识。河流有诸多功能和作用,水电只是其中一环,不能超越其他功能。

    三,要突出水系的生态效益。水电开发不能唯利是图,把水就看成电,电就看成钱,从而损害河流的生态效益。

翁立达(水资源保护专家、原长江委水资源保护局局长):

翁立达

    走完2009年的“江河十年行”,我谈两点感想。

    一,我们国家的江河问题已经到了可以提上日程的紧急时刻了。以前我们老是认为,黄河已病危,长江还健康。黄河没水了,我们还可以从长江调水。现在我们发现,金沙江(长江上游)也面临危险了。如果到最后连长江无水可调,那么我们整个国家将面临非常大的问题,这不仅仅是水资源的问题了。

在这方面,NGO的呼吁、NGO的工作,都很有意义。

    二,环保事业在中国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任重道远,比如小南海、虎跳峡问题,都有很大的困难。开发河流要遵循的原则是:在不损害河流生命和健康的前提下,为人类做出贡献。现在有很多人动辄拿发展做借口,当挡箭牌,说环境破坏是不可避免的。我认为,正是因为起步比较晚,所以更需要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教训。以后的路还很长,只要NGO朋友们和我们共同努力,还是看得到曙光的。

杨勇(地质学家,横断山脉首席科学家):

杨勇

2008年12月阿海在等待着国家环评时

路上的午餐

吃得挺香

    “江河十年行”关注的西南江河是中国大部分水源的涵养地,其所处的腹地大多是地质不稳定的高山峡谷地带。西南江河要以保护涵养为主,以生态调节为主,这样才能为下游的人民带去至关重要的水资源。

范晓(地质学家,四川省地矿局区域调查大队总工程师):

范晓

    水电开发的态势不可逆转,包括某些没有通过环评而被环保部叫停的项目。这些项目因为前期投入很大,不可能永远停止下去,否则损失极大。但在地质敏感的地段大规模开发水电,无论对生态环境还是地质环境,都是很大的损害。“江河十年行”至少提供了一个公众参与和监督的平台,让更多的人关注起江河的命运。

占山(著名画家):

占山

    经过和“江河十年行”环保战士“战友”们这几天的摸爬滚打,我对环境问题有了深刻的认知。其实艺术家很大程度上是自私的,他们总是想着把自己多样的生命呈现给大家。但我从各位“战友”身上学到了大家对河山、对家园、对民众的热爱,这种博爱的情怀使我受益匪浅的。

于晓燕(原中国黄金报主编、环保志愿者):

于晓燕

于晓燕

    在“江河十年行”的前一段,我的心情是沉重的,看到破碎的河山和汉源人民的工地新家,我想到两句诗,一句是“绿水青山枉自多”,一句是“哀民生之多艰”。后一段进入怒江之后,看到自由流淌的怒江,我豁然开朗了。虽然说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毕竟暂时保护了怒江。作为NGO,我们要做的是,更准确、更理性、更准确充实我们的记录,完善“江河十年行”项目。

王丽晶(中国国家地理编辑):

王丽晶

    “江河十年行”中,有时为残缺的江河、消失的美景而痛惜,有时为自由的河流、完整的自然而高兴。不管走过那里,都为“江河十年行”团队乐观和执着的精神所感染。

李天社(著名摄影师、四川省艺术摄影协会秘书长):

李天社

    跟随“江河十年行”走这一圈不容易。我们所做的事情不是为我们自己,但有些时候跟拍电影没有差别,还要化妆,乔装打扮才能进入一个地方。我们这帮人资格很高、水平很高、文化很高,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却不被允许做应该做的事。

有时候得这样去走河

    我很高兴我还有机会把这些养育西南人民的江河记录下来,如果这些河流以后变成一段段干河,只能在我的照片中寻找回忆的话,那真是悲哀。

王颖春(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走在汉源的王颖春

    “江河十年行”不是赏心悦目的旅行,“江河十年行”的队员也不是追求浪漫和自我放逐感受的行者;相反,我们的旅程触目惊心,我们的队员胸怀天下。

刘伊曼(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刘伊曼

    我们每个人都是见证者和记录者,见证着河流的变迁,记录着人事的更迭。

李路(中央电视台制片人):

李路

    无形中的“江河十年行”让我获得很多意外或收获,每年都会有一些思考。今年我的思考是:从多种角度去解读江河,将获得多样化的江河记录。

涂重航(新京报记者):

涂重航

    江河是我们的希望,她们也是有生命的,希望每个人关心和爱护,给我们的未来留更多的净水。

吕宗恕 (南方周末记者)

拍照的吕宗恕

在水洛河采访

    在这个经济发展浪潮高歌的时代,绿家园“十年磨一剑”,持之以恒的做着记录西南江河的事业,让人敬佩,每当看到被破坏的江河伤痕累累的时候,顿感媒体人力量的薄弱,也愈加感到“江河十年行”记录的重要。

采访金老板

田野(自由制片人):

田野

工作中的田野

    一路走来,我们用笔,相机,DV记录,记录大江大河及与其相伴的居民的命运,我们用眼睛、语言、心灵观察,思考那些澎湃或者平静的水面下有怎样的暗潮涌动。唯求以绵薄之力,尽一普通公民对社会的责任。

    感谢“江河十年行”给我们这个机会。

李国平(摄影师、资深户外人士):

李国平

为了拍到好景

    我是个在城市呆几天就要生病的人,所以经常游走于山水之间。面对被大规模破坏的山山水水,我尽管喜欢这片土地,却也无能为力。“江河十年行”让我认识了这么多投身环境保护的仁人志士,深感欣慰。

张伟琪(哈佛大学在读学生):

小男孩是伟琦

    我从小喜欢哲学,读古希腊的哲学,知道人生有“思想的人生”和“行动的人生”之别。一直在西方接受教育,很少接触中国低层社会,感谢“江河十年行”,让我开启了从思想的人生到行动的人生的转变。

周晨(文史作者、环保人士):

周晨

    我是“江河十年行”的新人,走过这么多的地方,我痛心的是,走过那些历史文化丰富、人文气息葱郁的地方时,看到由于无序的开发造成的河山破碎。占山老师说,再优秀的画家,面对“国破山河在”的现象也无可奈何。无序开发粉碎了自然景观,也粉碎了山河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自然环境不能承受文学艺术的赞美,最终会造成文化传承的遗失。

    我欣慰的是,有“江河十年行”这样的一群人热爱江河、关注江河、保护江河。特别是到怒江之后,我又了解到由保护怒江而引起的公众参与最终影响了高层决策。由此,我看到环境保护的另一个作用,那就是推动中国公民社会和民主社会的进程。

史立红(纪录片导演):

2004年的史立红

史立红

    作为一个记录者,六年来我一直关注着怒江。六年前,我不知道六年之后的怒江是什么样,当时是很悲观的。慢慢的从悲观到高兴,怒江保住了。我敬大家一杯酒。

周宇(摄像师、纪录片制作人):

周宇

    我穿着当地百姓的服装,住在老乡家里,在怒江生活了四个多月。关于怒江,政府的期望、老百姓的期望、NGO及社会各界的期望各不相同,却各有道理。我常常问,为什么这么大的中国,就留不下一条自由流淌的江河。今年的“江河十年行”,我看到自由奔腾的怒江,想起以前的脸晒黑,嘴起泡,一个字——值。

刘劲松(教育电视台记者):

刘劲松

   “江河十年行”以关注西南江河为己任,是一个火种与希望。如果把思路打开,扩展到所有中国的河流。那么,我们人越来越多、呼声越来越高,江河问题就越来越受到重视。

俞新兵(资深环保人士):

俞新兵

儿时的回忆玩玩水

看我

   “江河十年行”一路走来,我不停的被感动。在萧亮中墓前,看着他美丽的家乡,我明白了这位英年早逝学者为什么执着。路上,看着破碎的河山直到美丽的怒江,我明白了汪永晨为什么说死磕。再难也要干下去。

程立仁:(带队 攀枝花志愿者)

程立仁

    虽然我是个局外人,但我看到“江河十年行”一路是十份辛苦的,队员投入是很大的,当然收获也是颇丰的。我认为收获还是跟投入不对等,社会对环境应该更多一些关注,对环保人士应该更多一些善待。

汪永晨:(绿家园召集人)

汪永晨

    “江河十年行”最让我感慨的不是留住了一条江河,或者帮助了一些移民,而是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特别是年轻的朋友。这些朋友在团队的行走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增加了自己的阅历。最重要的是,从江河的行走中,他们得到了快乐。

看到好景

路上陷车后

震中的牛圈沟

    这是志愿的快乐,这种快乐来自于三个方面。

    一,自身价值实现的快乐。

    二,志同道合者走到一起的快乐。

    三,走进大自然的快乐。

    在行走中,他们不用为评职称而焦急,不用为工作压力而穷于应付,不用为某个心结而不思茶眠。面对无辜、无言、伤痕累累的大自然,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看着怒江的滚滚激流、流动的云海和霞光普照的雪山,快乐油然而生。这就是志愿的快乐,这种快乐对人的一生都是慰藉。

圣诞节在沽泸湖人家的火前

这里叫老虎跳

   “江河十年行”不仅仅为了自然和江河,还为了我们这个群体,我们每个人的情感。这个群体要做的是为中国西部的大江大河中写史。这些情感能把我们聚在一起并产生力量。

雪山下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