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6-28
主讲人:卢彤景
沙漠怎么变成的?我认为山羊是沙漠化的天敌,一代比一代多,羊为什么穿衣服?它把草吃完了,草根吃完了,牧民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不得不给羊穿上衣服。为什么要穿衣服?就是因为它们互相吃对方的羊毛,所以给所有的羊都穿上衣服。尽管穿上衣服,小羊营养不够,大羊营养也不够。衣服有两个袖子,后面腿上没有袖子,保护不了羊毛,所以它把羊毛吃掉了。这是一个纺织袋,羊互相吃羊毛,你吃我的,我吃你的,肚子上的羊毛吃光了,身上的羊毛吃光了。
我回想一下,羊在吃羊毛,它身上主要缺的一点元素是蛋白质,草里含大量蛋白质。由于整个内蒙古,整个西北地区生态恶化,特别是阿拉善地区,生态严重恶化。草没有了,原先有130多种植物,现在只剩下20多种,110多种植物灭绝了,动物也有很多种灭绝了。 最令我痛心的一种动物是骆驼,尽管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把草、把草场圈起来,把保护区圈起来。但是牧民为了减少自己的开支,不买草,把网打个窟窿,再去放羊。正常的法律法规在牧民身上不起作用。我可以告诉各位朋友,如果仅用法规、法制去约束,往往是不够的,必须要加上几个字,道德与良知。
在阿拉善草原上,到处可以看到死羊、死骆驼、死马、死驴,动物死得很多。
这个画面我想多讲一点,这是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回民,他们的孩子到内蒙古去搂发菜,搂发菜的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4岁。这是去年看到的,他们冬天不上学,为什么?因为他们没钱上学,就去搂发菜。为什么搂发菜,因为必须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回族同胞,特别是银川南部,西海,他们成群结队。搂发菜破坏了大草原,搂一公斤发菜需要40亩地,也就是500克需要20亩地。尽管这么少每年还在搂。过去的甘草,像擀面棍、像胳膊一样粗,再看看现在的甘草,很细很细。
俄罗斯不许出口甘草,中国到2001年才开始禁止出口甘草,但是现在在西部挖甘草的人还大有人在。
这是阿拉善的沙漠,再往东走过了黄河,下面有两个沙漠,一个是库布齐沙漠,一个是毛乌素沙漠,这两个沙漠现在已经连在一起了。内蒙古阿拉善的沙漠和库布齐的沙漠,鄂尔多斯高原和外鄂尔多斯高原,如果治理得好可能连不起来。这五个大沙漠连在一起将近15万平方公里。
我今年3月、4月份在民勤县考察,在阿拉根。那里种了20年、30年的树都死了。这就是我们说的治标不治本。如果想改变西部的生态平衡,想扭转西部的生态,这需要科学家、水利学家、农业专家、政治家、企业家,共同关注。光中国也不够。必须联合世界各国人士共同关注。
这个村我去年去时,八年之内他们搬了三次家。过去我们的政府为了让马背上的民族能安居乐业,有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把游牧民族变成了定居的民族。结果有一个问题我们没有想到,也很难想到,定居与游牧有什么
不同。如果不定居,还是让牧民用游牧的方式在草原生存,也许草原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不会被破坏得这么严重。都定居了,这一块儿是我的,有了钱就买牲畜,怎么能不超载过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我国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了24000个村庄在消失。这个被埋在沙漠里的村庄,叫乌兰图。现在这儿什么都没有了。沙漠里人口增长是负数,家里有钱的,不会让孩子在这里上学,上到高中的,到目前为止,没有回来的。
这是阿拉善一个村庄,过去这个地方住有400余人,1万峰骆驼。后来水位下降,九口水井、一滴水都没有。
沙漠里沙尘暴一来,人很难行走。巴丹吉林沙漠的山海拔是2000~3000米。如果再这样下去,直接和腾格里沙漠连在一块儿。那里的青年小伙子不敢外出打工,他们打工去了家里没人打水,只能在家里靠政府救济,政府发粮食、发大米、发白面。
今年听说那下了雨,我给他们打电话,他们说有的地方下到10毫米,20毫米,下到50毫米以上的地方非常非常少,特别是在阿拉善右旗的西部,靠甘肃的地方,基本无雨。很多沙子把村子都吹跑了,冬天夏天一样地里全是黄黄的。搬家也没有地方去。孩子们怎么办呢?村子里面没有学校,没有幼儿园,没有托儿所,孩子们只能和猪和羊在一起玩耍。他们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状态里,不上学。毛泽东曾指出,一个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西部有很多孩子上不起学。
我今年三、四月间到那里去,他们每天吃的就是面条,是政府发放的。面条煮好后撒一点盐。买不起一块八毛钱一袋的加碘的咸盐,买六毛钱一斤的颗粒咸盐。还有的种辣椒,辣椒放咸盐,用水煮了之后捣碎吃。每天过的就是这样的生活,一点绿的颜色都看不到,一点绿的蔬菜都没有。全村20多户人家,我刚才说小伙子不敢出去打工,就是这样。因为缺水,孩子们去别的地方偷水,结果和别家的孩子打架,把眼睛都打瞎了,因为小孩子不懂事啊,拿个小棍一捅就把眼睛捅瞎了。还有水贩子,从山西那边拉来水,一啤酒瓶水要四毛钱。
那里过去是丝绸之路,骆驼有黑色的、黄色的,我们一般看到黄色的比较多,还有白色的。黑色的比较凶猛,在沙漠里的奔跑速度非常快,每小时能奔跑60公里到80公里。在沙漠里,骆驼营养不良,每天都有死亡。一次,一个老太太家喂的骆驼都死完了,她就跑到政府门口坐在那儿哭,她说家里的骆驼没有了,我们该怎么活?
中国旅行社组织了一些摄影家要到巴丹吉林拍照片,沙漠里的越野车费很高,就让摄影家们骑骆驼去。可是沙漠里分管旅游的领导打来电话,说今年巴丹吉林沙漠里进不去了。为什么?过去骆驼在沙漠里搞运输半个月不吃不喝,能驮200到250公斤。现在,骆驼连一个五、六十公斤重的人都驮不动了。
在草原上,骆驼到了春天,四月五月份要脱毛,现在由于营养不良,毛没有了,皮整个从骆驼后背上,肚皮上,腿上揭下来,鲜红鲜红的嫩肉,看着血淋淋的。
蒙古人一般不杀骆驼。几千年来的生息繁衍,他们始终和骆驼,和马相依相伴。我听一个德国朋友讲,在他们的国立大学有一个专门研究草原的学科:“游牧民族与草原”。我们中国有草原,但没有这个学科,怎么才能保住大草原,又让牲畜生息繁衍下去。
北京广播台一个记者请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的一位教授,也是一个公司的副董事长在节目里谈草场退化的问题。他说,草原没草了,山羊有责任,但主要的责任是不下雨导致的草原生态恶化。我听到这个广播之后,马上给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打热线,我对那个专家说:你只谈对了一半,你是受经济利益驱使。我想问问在座的各位,天为什么不下雨?大家都懂得,森林与草原都是涵养水的。草原上没有草了,森林里没有树了,水和空气不能进行交换了,雨水从哪里来?我再告诉你们,当你们走在沙漠里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你只会出汗,不会流汗,为什么?因为蒸发量太大了,你的汗还没有流下来马上就挥发掉了。
有人说现在牧民发洋财了,真正发洋财的不是牧民,而是羊绒衫厂的老板们,他们发洋财了,这种支柱产业我们还有待探讨,我们将来还能不能发展山羊,你有多大的地盘,应该养多少,不要超载过牧。如果只顾着搂钱,不加以限制,西部大开发又把东部的污染搬到西部,那生态真的就要出问题了。
主持人:熊蕾是从阿里回来,她是新华社特稿社的高级记者,这些年一直关注环境问题。我们听听依她的眼光看看西藏、看阿里,看羊和草原的一些关系。
熊蕾:我在西藏阿里看到一种白山羊,当地要发展。当地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山羊是不是破坏生态?他们讲了山羊的历史,说这种山羊已经养了4000多年了。他们说:大家都知道开司米,认为开司米是从克什米尔来的,实际上开司米的羊毛是我们西藏阿里日土的。十七世纪有个英国人在克什米尔看到了白山羊羊毛绒,他们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就叫开什米。实际开什米是西藏的白山羊绒,西藏人说他们很冤枉,羊毛捐出去了,自己什么名儿都没有捞着,全世界人都不知道这个羊毛是西藏日土的。
关于生态问题,当地人说:阿里那么高,海拔4500到4800半的地方,就是戈壁,草地基本是沙化的,有点草,草根也扎得很深,山羊拔不动草根,跟内蒙的草原不一样。另外,当地的山羊绒之所以好,因为那的羊老是处于半饥饿的状态。有很多地方要他们西藏阿里的山羊做种羊,可羊送到水草肥美的地方,羊绒就退化了,吃饱了的羊的羊绒反而不行了。我觉得,这起码纠正了我们的一点偏见,就是山羊不是那么罪大恶极,而且日土的山羊确实很漂亮。日土县现在人口只有8000人,牲畜是42万头。当地人说,要发展山羊就要淘汰其它的牲畜,总数是不能超过的,这是当地人的观念。
卢彤景
包头矿务局工人。从1995年开始,自费走遍了内蒙古所有沙漠、宁夏、甘肃部分沙漠及山西、陕西黄土高坡等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方,拍摄了大量反映我国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图片。为此,他花光了多年积蓄,还变卖了包头的5间住房。2002年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和6月25日(中国土地日)期间,他的《哭泣的骆驼——沙漠化生态告急》摄影展在京举行,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200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