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秦大河
2022-07-25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是科学家团体,其基本的规则是八个字:“综合、客观、开放、透明”。气候变化是指气候系统变化,所谓气候系统,是由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五个圈层组成,连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简称气候变化科学。
IPCC每6-7年一个周期,邀请国际一线专家、对气候系统各圈层变化的科学、适应、减缓、相关产业和社会经济、政策相应对策进行科学评估,既为决策者服务,更促进了学科的进步。
IPCC第六次科学评估报告认为,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科学的进展。20世纪中叶以来观测到的全球气候变暖一半以上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人类活动已经引起了大气、海洋和陆地的变暖。当前二氧化碳浓度为过去200万年以来的最高值,气候变化已经通过多种方式影响了地球上的各个区域,目前所经历的变化将随着全球温升加剧。控制全球变暖需要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同时还要考虑减少其他温室气体排放。IPCC提及的“人类活动”,是专指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使用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各类气溶胶、颗粒物和化学物质,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活动,这些活动的总效果,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不仅仅指气温上升,海洋热膨胀、海洋酸化、冰冻圈退缩、生物多样性锐减等气候系统每个组成要素的变化,亦属于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正给自然界造成广泛而危险的损害,对人类本身的影响也非常大,预计全球大概有33亿-36亿人生活在高脆弱的地球生态环境中。未来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将持续增强,对于濒危物种的伤害和损失已经不可逆转。
当前适应性保护措施效果有限,且与理想效果差距较大,未来需要转型性适应。有些措施主要针对近期的气候变化风险,很难应对长期风险。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增加,但增速放缓。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气候减缓行动将取得一定的进展,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协同合作需要权衡后进行选择性的取舍。
复杂的地球系统是“恢复力星球”,即在“正常”环境里,地球系统本身具有自我恢复的能力。所谓地球系统,是指一套相互联系的物理、化学、生物和人类过程系统,该套系统内的物质和能量以复杂、动态的方式循环(传输和转换)。该定义强调两点,一是系统内的反馈,包括生物过程对其作为外部驱动因素的功能同样重要;二是人类活动是系统功能中的组成部分。地球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态系统,即人与自然的耦合系统。在全球变暖的过程中,地球系统存在临界点,如果超过临界点,极易引起“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现在,若干“临界点”已经初露端倪,地球气候环境处在“十字路口”,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是选择正确路径,且势在必行!
要科学对待人类社会发展与地球系统的关系,就要将地球生态系统打造成安全和公平的环境。由此,未来学科工作应当关注以下几方面:一是人类对地球的压力不断上升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二是地球系统内部平衡带来的风险增加的影响;三是人类和地球系统相互影响下,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路径的选择;四是确保地球系统保持稳定和可恢复力的安全空间;五是实现人类未来科学目标的最大挑战是社会生态方法学。(作者系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亚洲地理学会执行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