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绿色空间 资讯纵览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07-7-23

2008-08-07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07-7-23


  入夏以来,太湖、巢湖、滇池相继爆发蓝藻污染,在无锡引发严重的饮水危机。八百里秦川,一千里污染。全长500公里的渭河在宝鸡以下全程污染加剧,到达潼关进入黄河时全部变成劣五类水质。黄河支流延河的监测断面40%为劣五类水质。曾经山清水秀、林草茂密、鸟语花香之地,现在却变得污水成河、垃圾如山、土地退化……面对严重的环保危机,我们需要从更深层面分析。

  环保危机根在哪里?

  第一,地方政府出于发展经济的考虑,往往纵容一些企业“先污染,再治理”,使内部成本外部化。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型发展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一是治理代价高,影响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致使企业界缺乏治理污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治理技术难度大,并存在污染转移的风险;三是无助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四是政府行政监督管理的成本过高。

  第二,由于中国企业长期的产权不明晰,加剧了企业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使得他们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长远的环境利益。煤矿企业不会关心酸性矿水的排放,因为它的任务是采煤,以后有没有机会很难说;电厂也不会关心空气的污染,因为它的工作是供电,先获取利益再说;造纸厂并不为附近的河流污染忧虑,因为他心目中是纸张的成本、市场行情和销路……这样,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破坏环境的成本就转嫁到外部的公共机构或个人身上。

  第三,政府不仅未退出市场,而且更多地直接卷入经营活动,这使得政府的公共性被异化,大大降低了其在环境治理上的效率。地方政府为了狭隘利益,往往与地方污染企业之间结成“同盟军”,出现问题尽量“瞒天过海”。在环保总局组织的一次整治违法排污企业行动中,竟然清理出了208件基层政府制定的地方保护的“土政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了“分税制”,地方政府维持正常运转的费用更多地依赖于当地企业利税。而这些利税大户不少是污染企业。为了经济利益,当地政府不得不倾全力维护企业的发展,对企业损害环境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企业的环境责任没有履行,政府往往会“体谅”其难处,而不予追究,直接导致环境问题层出不穷。

  第四,环境管理差,正为某些官员谋取自身利益提供了“极好”机会。他们为了个人的利益,用权力为污染企业撑腰,自己获得巨大的租金,致使环保机构无法监管,直接导致国家环境政策扭曲。据国家环保总局披露,近期对淮河、海河、黄河、长江及重点湖泊进行专项检查时发现,11个省区的126个工业园区,有110个存在违规审批、越权审批、降低环评等级等环境违法问题,占抽查总数的87.3%。

  第五,对于地方官员而言,经济增长是第一位的,而环境保护是第二位的。因为对官员的考核体系以经济业绩为核心。如果地方官员如期完成了各项经济目标,自然提级,否则会被处罚或降级。对于地方官员而言,经济产值是硬指标,生态保护是软指标,谁也不会“傻”到为了保护生态而降低任期内的经济产出指标,更不会考虑生态对接任者可能带来的衍生收益。结果,地方政府把GDP增速作为头号硬指标,而把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置于脑后。而且,现行的一些政策不是鼓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是鼓励大家粗放扩张。政府管制下土地价格低,能源资源价格低,水价低,资源价格低,资源开采不收费或低收费,污染环境不收费,都是在逆调节。数据显示:2006年,GDP增速达10.7%,大大超出原来8%的预期;而单位GDP能耗则没有达到下降4%的目标,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不降反升。一些省市交出了不合格的环保答卷。

  不合格的环保答卷背后有只手

  一是民选机制没有生根。“百姓跪求治污”的凄惨场景,突出地反映了当地政府在环境保护上的严重失职,反映了公众的权利贫困。一些干部,不是对本地的人民负责,而是对考察、任免他的上级负责,这样,面子工程、政绩工程难以抑制。有人认为,上级可以监督。不错,上级监督对地方官员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个别政府官员总是不断地变换形式,从而使上级监督的实际效果要小得多。扭转一些市县这种不良现象的根本办法就是直接选举,这样,也只有这样做,官员才能对本地的人民负责——因为选票决定着他的“乌纱帽”。只有在竞争性的选举制度中上来的干部才能真正对人民负责。那么,通过人民监督、人民参与,可以大大限制特权。

  二是我国目前仍处于一种赶超式的压力型体制状态,经济增长的压力非常巨大。在这种情况下,各级地方官员无论是从地方公共利益出发,还是从个人政治前途着想,都会优先考虑经济利益而不是环境利益。因为,经济利益比环境利益更直接、也更为明显。环境质量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其效果通常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才能显示出来,而地方政府官员的任期又是不确定的、相对较短,在这种情况下,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利益无疑成为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更进一步分析,即使一些有远见的地方政府官员下决心治理环境,但实际上很难全面衡量其环境治理的“业绩”。因为,环境的改善具有明显的公共品性质,有很强的外部性。即一地环境质量的改善,通常很难判断出有多少“功劳”应归当地官员的努力,又有多少“功劳”应归于相邻政府的努力。于是,地方政府官员谁愿意“为他人做嫁衣”?因此,在以经济目标为主导的考核体制下,地方政府官员之间的环境责任考核制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了。

  三是官员没有环保的责任。他们认为环保是国家的事,环保执法是给地方经济发展找别扭。必须指出:地方政府承担起补充市场失灵的责任,是现代政府的要求。政府只有真正履行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环保责任时才是合法的。责任政府既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又是对政府公共管理进行民主控制的制度安排。作为民主政治时代的一种基本价值理念,责任政府理念要求政府必须回应社会和民众的要求并加以满足,必须积极履行其社会义务和职责。

  地方政府失灵的深层解读

  现代市场经济需要政府从四个方面转型: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秩序的保障,因此,现代政府的核心理念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次,市场存在失灵,要求现代政府由官僚政府转向责任政府,政府应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补充市场失灵的责任;再次,市场经济提高效率的本质,要求政府由注重投入的理念转向注重产出,将节能降排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最后,市场经济的客观发展要求政府从全能政府理念转向有限政府理念,控制政府规模的过度扩张。

  从这四方面分析,目前的环保危机实质上可以归结为地方政府的失灵。政府失灵,指的是政府没有达到克服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的目标,相反,由于角色的错位,影响了市场功能的发挥,产生了负的外部性。正是由于地方政府与其所辖污染企业之间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才使得地方政府在执行环境治理责任时敷衍塞责。正是由于一些政府官员不是从公共利益出发,而是从个人政治前途着想,着眼点不是增进公众的环境利益,而是扩大自身的政治利益,不是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是牺牲环境换取任期的“政绩”,才使得表面文章层出不穷,豆腐渣工程频频上马,小煤矿、小水泥、小化工“四处开花”,造成环境利益的巨大损失。

  环境治理的战略意义

  作为一个后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增长在享受“后发优势”的同时,环境领域却有巨大的“后发劣势”。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把落后国家作为转嫁环境危机的场所,进行公害输出。有关调查显示:中国的外资企业约有1/3是污染严重企业。我们国家不能成为世界的垃圾场!必须规范跨国公司的不当经营行为。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中国人均资源的消耗出现“加权效应”。以能源消耗为例,中国的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费量是中等收入国家的2.5倍,发达国家的4倍,主要能耗产品单位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30%-70%。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目前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家,以煤烟型为主的大气污染导致酸雨的覆盖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0%。世界银行与中国有关部门完成的报告得出结论,中国每年有75万人因为环境污染而早亡。

  环境污染造成国民福利的净损失。有关研究表明:我国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每年造成的损失平均超过GDP的10%。

  环境问题是关系中国国际形象的重大问题。欧盟规定,从2006年7月1日起,在电子电器产品和设备中禁止使用铅、汞、镉等6种有害物质。世贸组织原则中环保标准也是重要的市场准入门槛,直接影响各国的产品进出口额。发达国家近年来设置的贸易壁垒正从关税型转向技术型,表现为掌握核心技术后,再提高进入门槛。

  面对环境危机,我们一方面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真正实行政企分开,改革政府官员的考核方式,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问责制,将环保指标纳入官员考核体系,并成为第一指标;另一方面,必须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步伐,使我国的产品符合国际环保标准。(贾品荣)